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醫應用漢方釋義

鎖定
《日醫應用漢方釋義》是2008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湯本求真。本書闡述了仲景經方之精奧旨趣,以期東西醫學之融合。 [1] 
中文名
日醫應用漢方釋義
作    者
(日)湯本求真
出版時間
2008年
出版社
學苑
ISBN
9787507729900
定    價
13 元
開    本
32 開

日醫應用漢方釋義內容簡介

書中方劑多為新身實驗有效者,對機理的認識亦多有實踐基礎為支撐。(應讀者要求,學苑出版社邀請中醫古籍專家錢超塵教授、漢方醫學臨牀專家黃煌教授,聯袂將日本漢方醫學著作中臨牀指導性強、高;的專著進行重新精編、增補成書。)
《日醫應用漢方釋義》是叢書中的一本,《皇漢醫學叢書》是由陳存仁先生主編的日本漢方醫學經典著作之彙編,1936年初刊。由於該叢書卷帙浩繁,讀者閲之不易。

日醫應用漢方釋義編輯推薦

應讀者要求,學苑出版社邀請中醫古籍專家錢超塵教授、漢方醫學臨牀專家黃煌教授,聯袂將日本漢方醫學著作中“臨牀指導性強、有效率高”的專著進行重新精編、增補。《日醫應用漢方釋義》即為其一冊。

日醫應用漢方釋義目錄

原序
自序
一 桂枝湯桂枝芳香性神經藥之通性芍藥生薑緩和藥之通性糖質大棗甘草
二 甘草湯治驗與麻黃湯證衄血之別與桂枝茯苓丸證衄血之別適應症
四 桂枝加芍藥湯適應症
五 桂枝加芍藥大黃湯適應症
六 桂枝加附子湯
七 桂枝去桂加苓術湯茯苓術適應症
八 桂枝加苓術附湯附子附子、烏頭應用之法則適應症
九 真武湯
甘姜苓術湯與八味丸之鑑別適應症
十一 甘桂術苓湯本方與八味丸之別適應症
十二 苓桂甘棗湯
十四 芍藥甘草湯腹證
十五 芍藥甘草附子湯腹證適應症
十七 當歸建中湯當歸
十八 歸芪建中湯腹證治驗
十九 黃芪桂枝五物湯適應症
二十 五苓散適應症
二十一茵陳五苓散適應症
二十二 豬苓湯腹證適應症
二十三 麻黃湯適應症
二十四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適應症
二十五 小青龍湯腹證適應症
二十六 大青龍湯治驗
二十七 越婢加術湯治驗
二十八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連翹赤小豆桑白皮適應症
二十九 葛根湯葛根本方與桂枝湯之別本方與當歸四逆湯之別適應症
三 十 葛根加苓術附湯(著者之創方)適應症
三十一 葛根加半夏湯適應症
三十二 葛根黃連黃芩湯適應症
三十三 小陷胸湯腹證
三十四 小柴胡湯腹證適應症治驗
三十五 小柴胡湯加大黃湯適應症
三十六 小柴胡加石膏湯適應症
三十七 柴胡桂枝湯適應症
三十八 柴胡桂枝幹薑湯牡蠣炭酸鈣腹證適應症治驗
三十九 大柴胡湯枳實腹證適應症
四 十 大柴胡加石膏湯適應症
四十一 四逆散腹證適應症
四十二 排膿散腹證適應症
四十三 排膿湯適應症
四十四 白虎湯石膏知母適應症
四十五 白虎加人蔘湯適應症
四十七 竹葉石膏湯竹葉麥門冬適應症
四十八 小承氣湯腹證適應症
四十九 大承氣湯大黃厚朴芒硝硫酸鈉腹證適應症治驗
五 十 調胃承氣湯腹證
五十一 茵陳蒿湯茵陳蒿梔子適應症 治驗
五十二 瀉心湯腹證適應症
五十三 桃仁承氣湯腹證適應症
五十四 大黃牡丹皮湯牡丹皮冬瓜子腹證適應症
五十五 桂枝茯苓丸腹證適應症
五十六 澤瀉湯腹證
五十七 當歸芍藥散芎蓊腹證適應症瘀血主在於身體左側之原因
五十八 下瘀血丸腹證
五十九 抵當湯丸
六 十 大黃磨丸適應症肺結核黴毒淋疾癌腫血行器血液病及新陳代謝病癩病
六十一 甘麥大棗湯腹證
六十二 酸棗仁湯適應症
六十三 八昧丸腹證適應症治驗
六十四 三物黃芩湯腹證適應症
六十五 炙甘草湯腹證適應症治驗
六十六 膠艾湯艾葉腹證
六十七 黃土湯腹證適應症
六十八 人蔘湯腹證適應症
六十九 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腹證適應症
七 十 半夏瀉心湯適應症
七十一 生薑瀉心湯
七十二 黃芩湯腹證適應症治驗
七十三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適應症
七十四 白頭翁湯適應症
七十五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七十六 小半夏湯
七十七 小半夏加茯苓湯本方與五苓散之別
七十八 虎翼飲伏龍肝湯適應症
七十九 生薑半夏湯
八 十 半夏厚朴湯紫蘇葉適應症
八十二 橘枳生薑湯橘皮
八十三 橘皮湯
八十四 橘皮竹茹湯竹茹適應症
八十五 茯苓飲腹證適應症
八十六 木防己加茯苓湯腹證適應症
八十七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湯著者之創方腹證適應症
八十八 大建中湯蜀椒飴腹證適應症
八十九 附子粳米湯粳米腹證
九 十 當歸四逆湯腹證適應症
九十一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腹證適應症
兼用方
一 伯州散適應症疳病之解
附 伯州散之類方
二 走馬湯
三 備急丸
四 紫圓
五 桔梗白散
七 十棗湯
八 滾痰丸
九 控涎丹
十 桃花加芒硝湯適應症
十一 芎黃散
十三 參連湯適應症
十四 鷓鴣菜湯適應症
附錄
熊膽
雄黃
治帶球

日醫應用漢方釋義前 言

湯本求真是20世紀初日本漢方醫學古方派的一代宗師。1901年畢業於金澤醫學專科學校,從事西醫治療;1906年,長女患疫痢而死,“恨醫之無術,中懷沮喪,涉月經時,精神幾至潰亂”,對西醫的信念逐漸動搖。1910年和田啓十郎《醫界之鐵椎》出版,抨擊“洋醫萬能論”,宣傳漢方醫學的優越性。湯本求真由此尊和田啓十郎為師,立志復興漢方醫學。1927年6月至1928年9月,所著《皇漢醫學》三卷陸續出版,“補正現代醫術之謬誤缺陷,故無論矣;又將醫界之寶庫漢方醫學之真諦一一揭出,負啓導後進之大任”(《皇漢醫學·跋》)。又著《應用漢方醫學解説》以羽翼《皇漢醫學》,書中薈萃吉益東洞、囗井囗、尾台榕堂等著名漢方醫家言論,並引用當時之現代科學理論,闡述仲景經方之精奧旨趣,以期東西醫學之融合。作者延承古方派“實證親試”的學術風格,書中方劑多為親自實驗而有效者,對機理的認識亦多有實踐基礎為支撐。華實孚先生翻譯本書時,定名為《日醫應用漢方釋義》,1944年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發行。 湯本求真著述本書,正值現代科學精進勇猛之時代,漢方醫學受到質疑,乃至面臨生存危機,不得不求助於現代科學以證明自身合理性。作者對西醫持審視態度,而非曲意逢迎;對於西醫病證的解讀,可以看作立足漢醫而主動融合西醫之努力。此中最可珍貴者,是始終保持着自我獨立性,始終掌握着話語主動權。
對於現代科學之崇信,中國更甚於日本,如華實孚先生所作序言,儼然以仲景經方原理合於現代科學為心安理得;今日中國,更是科學精神橫行之天下。湯本求真在東西融合方面的努力探索,對於今日中醫研究者而
言,皆是難得的學術經驗;甚至於那些今日看來頗為牽強附會者,亦不失為前車之鑑。湯本求真以堅實之臨牀
經驗與學術自信,指點西醫短長,即不免自負之嫌,然此種風範身姿,為今日中醫界所希有,故不禁令人心生
仰慕之情。
徐長卿
2007年11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