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擬古十二首

鎖定
《擬古十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組詩作品。這十二首詩非一時一地之作,內容亦不統一,反映的思想也很複雜:有寫行旅之苦的,也有嘆遇合之難的;有感恨人生苦短的,也有勸人及時行樂的。全詩或借題發揮,或直抒胸臆,頗得《古詩十九首》韻味。
作品名稱
擬古十二首
作品別名
擬古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擬古十二首作品原文

擬古十二首
  • 其一
青天何歷歷1,明星如白石2
黃姑與織女3,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4,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遊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5,霜露欺遠客。
客似秋葉飛,飄搖不言歸。
別後羅帶長,愁寬去時衣。
乘月託宵夢,因之寄金徽6
  • 其二
高樓入青天,下有白玉堂7
明月看欲墮,當窗懸清光。
遙夜一美人,羅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彈作陌上桑8
絃聲何激烈,風捲繞飛樑9
行人皆躑躅10,棲鳥起迴翔。
但寫妾意苦,莫辭此曲傷。
願逢同心者,飛作紫鴛鴦。
  • 其三
長繩難系日11,自古共悲辛。
黃金高北斗12,不惜買陽春。
石火無留光13,還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夢,後來我誰身。
提壺莫辭貧,取酒會四鄰。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 其四
清都綠玉樹14,灼爍瑤台春15
攀花弄秀色,遠贈天仙人16
香風送紫蕊,直到扶桑津17
取掇世上豔,所貴心之珍。
相思傳一笑,聊欲示情親。
  • 其五
今日風日好,明日恐不如。
春風笑於人,何乃愁自居。
吹簫舞綵鳳18,酌醴鱠神魚19
千金買一醉,取樂不求餘。
達士遺天地,東門有二疏20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
無事坐悲苦21,塊然涸轍鮒22
  • 其六
運速天地閉23,胡風結飛霜。
百草死冬月,六龍頹西荒24
太白出東方25,彗星揚精光26
鴛鴦非越鳥,何為眷南翔。
惟昔鷹將犬27,今為侯與王。
得水成蛟龍,爭池奪鳳凰28
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揚29
  • 其七
世路今太行30,回車竟何託31
萬族皆凋枯32,遂無少可樂。
曠野多白骨,幽魂共銷鑠。
榮貴當及時,春華宜照灼33
人非崑山玉34,安得長璀錯35
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36
  • 其八
月色不可掃,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螢飛百草。
日月終銷燬,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37,安見此樹老。
金丹寧誤俗38,昧者難精討39
爾非千歲翁,多恨去世早。
飲酒入玉壺40,藏身以為寶。
  • 其九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41
天地一逆旅42,同悲萬古塵。
月兔空搗藥43,扶桑已成薪44
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
前後更嘆息,浮榮安足珍?
  • 其十
仙人騎綵鳳,昨下閬風岑45
海水三清淺46,桃源一見尋47
遺我綠玉杯,兼之紫瓊琴。
杯以傾美酒,琴以閒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論珠與金。
琴彈松裏風,杯勸天上月。
風月長相知,世人何倏忽48
  • 其十一49
涉江弄秋水50,愛此荷花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裏,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由見,悵望涼風前。
  • 其十二
去去復去去,辭君還憶君。
漢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人生難稱意51,豈得長為羣。
越燕喜海日52,燕鴻思朔雲53
別久容華晚,琅玕不能飯54
日落知天昏,夢長覺道遠。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55 [1] 

擬古十二首註釋譯文

擬古十二首詞句註釋

1.歷歷:分明可數。
2.如白:一作“白如”。
3.黃姑:星名,又稱河鼓,即牽牛星。《太平御覽》卷六引《大象列星圖》:“河鼓三星在牽牛北。”
4.鵲橋:《白孔六帖·鵲部》引《淮南子》:“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歲華紀麗》卷三引《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按:今文《淮南子》《風俗通》無此文。
5.“瓶冰”句:語本《淮南子·説山訓》:“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6.金徽:瞿蜕園朱金城注:“金徽指琴。李商隱詩云‘金徽自是無情物,不許文君憶故夫’是也。”
7.白玉堂:喻指富貴人家的邸宅。
8.陌上桑:樂府相和歌曲,是漢代著名的民間敍事詩。內容寫一太守在路上調戲採桑女子羅敷,遭到拒絕的故事。
9.繞飛樑:《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10.躑躅:徘徊不進貌。
11.“長繩”句:傅玄《九曲歌》:“歲暮景邁羣光絕,安得長繩系白日?”
12.“黃金”句:王琦注:“《舊唐書·尉遲敬德傳》:王曰:公之心如山嶽然,雖積金至斗豈能移之?’又唐人詩:‘身後堆金柱北斗。’疑當時俚語有此。”
13.石火:敲石發火,喻人生短暫。《文選潘岳《河陽縣作》:“人生天地間,百歲孰能要?熲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飆。”李善注:“古樂府詩:鑿石見火能幾時?”
14.清都:天帝所居的宮闕,也指帝王所居的都城。《列子·周穆王》:“王實以為清都紫徽,鈞天廣樂,帝之所居。”
15.灼爍:光彩貌。瑤台:神話中西王母居處,在崑崙山。見《太平御覽》卷六七三引《登真隱訣》。
16.天仙:《抱朴子·論仙》:“按仙經雲: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
17.扶桑津:日出之處。《文選》木華海賦》:“翔陽逸駭於扶桑之津。”呂延濟注:“扶桑之津,日出之處。”
18.“吹簫”句:用蕭史吹簫致鳳事,形容歌舞之盛。
19.“酌醴”句:言酒餚之美。嵇康《雜詩》:”鴛觴酌醴,神鼎烹魚。“
20.二疏:指疏廣疏受。漢宣帝時,疏廣為太子太傅,其侄疏受為太子少傅。太子復朝,廣在前,受在後,朝廷以為榮。後同時告老還鄉,帝賜金,公卿大夫祖餞於長安東門外,送者車數百輛。見《漢書·疏廣傳》。
21.坐:《詩詞曲語辭匯釋》:“猶徒也,空也,枉也……李白《擬古》詩:‘……無事坐悲苦,塊然涸轍鮒。’言不必徒悲苦也。”
22.塊然:孤獨貌。涸轍鮒:乾涸的車轍裏的小魚,比喻處於困境而待援助的人。事出《莊子·外物》。鮒,一作“魚”。
23.運速:指四時運行甚疾。天地閉:《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
24.六龍:神話中為太陽駕車的六條龍。西荒:西方極遠之地。
25.太白:即金星。《漢書·天文志》:“太白出西方失其行,夷狄敗;出東方失其行,中國敗。”
26.“彗星”句:古人稱彗星為“妖星”,認為彗星出現就會興起戰爭和自然災害。
27.將:與。
28.鳳凰:即鳳凰池,指中書省。《晉書·荀勖傳》載,荀勖自中書省遷尚書令,有人向他祝賀,勖曰:“奪我鳳凰池,卿諸人何賀我耶?”
29.“北斗”二句:《詩經·小雅·大東》:“惟南有箕,不可以簸揚;惟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大東》是“刺亂”之作,李白用此亦是抨擊社會的動亂和人材不得其用的現實。
30.“世路”句:劉孝標廣絕交論》:“世路險,一至於此!太行、孟門,豈雲嶄絕?”
31.回車:迴歸,回頭。何託:無所依託。
32.萬族:萬物。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
33.春華:少年時光。
34.崑山:《韓詩外傳》卷六:“玉出於崑山。”
35.璀錯:光輝燦爛。
36.麟閣:即麒麟閣,在漢未央宮內。漢宣帝甘露三年,畫功臣霍光、張安世、蘇武等十一人圖像於閣上。見《漢書·蘇武傳》。
37.蟪蛄:即寒蟬。
38.金丹:道家之仙藥。
39.昧者:昧於仙道之人。精討:求得其精髓。
40.入玉壺:《神仙傳》卷五載,壺公賣藥於汝南,常懸一壺,夜則跳入壺中,中有“仙宮世界,樓觀五色,重門閣道”。
41.歸人:《列子·天瑞》:“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夫言死人為歸人,則生人為行人矣。”
42.逆旅:寄宿處,客舍。《莊子·知北遊》:“悲夫,世人直為物逆旅耳。”
43.“月兔”句:樂府古辭《董逃行》:“教敕凡吏受言,採取神藥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藥可得神仙。”
44.扶桑:神話中木名,為日出之處。《淮南子·天文訓》:“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
45.閬風:《水經·河水注》:“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日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謂大帝之居。”岑:小而高的山。
46.“海水”句:《神經傳》卷七載,仙女麻姑説曾見東海三為桑田,前到蓬萊,又見海水淺於往日略半,將復為陸地。
47.桃源:即陶淵明《桃花源記》所寫之世外桃源。此指仙境。見尋:猶相尋。
48.倏忽:指極短的時間。
49.其十一:此詩一作《折荷有贈》,版本有所不同:“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期彩雲重,欲贈隔遠天。相思無由見,惆悵涼風前。”
50.涉:本義是步行渡水,這裏有泛舟遊歷之意。弄,賞玩,欣賞。
51.“人生”句:鮑照《擬行路難》:“人生不得常稱意。”
52.越燕:越地之燕。
53.燕鴻:燕地之鴻。
54.琅玕:《文選》張衡南都賦》:“珍羞琅玕,充溢圓方。”李周翰注:“琅玕,玉名,飲食比之,所以為美。”
55.“望夫”二句:《太平寰宇記》卷一〇五:“望夫山,在太平州當塗縣北四十七里,昔有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為石。其山臨江,周圍五十里,高一百丈。” [1]  [2-3] 

擬古十二首白話譯文

  • 其一
浩瀚的夜空,羣星閃耀。
黃姑與織女,咫尺之內。
銀河之上無喜鵲,不是七夕,可如何渡橋?
閨婦織錦於屋內,遊子悲嘆在行道。
瓶水結冰可見冬寒,遠行的遊子身受嚴霜淒寒之苦。
遊子如同風中的秋葉,飄向四方,無處可歸。
分別後,人因憂愁瘦損,羅帶日長,衣裳漸寬。
趁着月色託之魂夢,把我的思念傳到邊關。
  • 其二
高樓聳入青天,下有白玉廳堂。
明月似欲下落,窗户上懸着它的清光。
長夜之中美人難眠,錦羅衣衫沾上了秋霜。
含情脈脈撥弄琴瑟,彈奏一曲《陌上桑》。
寄情深濃絃聲悽切,風捲琴聲繞樑不絕。
行人感懷駐步傾聽,入巢鳥兒又展轉回翔。
是我心情的悲苦,所以才有那曲調哀傷。
希望能夠遇到知音,比翼雙飛,作一對鴛鴦。
  • 其三
長繩難系西飛的白日,自古以來人們就為此而悲辛。
黃金堆積高過北斗,不惜買得陽春的光陰。
石頭上的火花轉歇便逝,正如世間的人。
往事流逝已如夢境,死去轉世又會變成什麼人?
提起酒壺,不要説貧,取酒設宴邀請四鄰。
仙人的事情實在渺茫,不如豪飲大醉才是真。
  • 其四
清都的綠色玉樹,閃耀着瑤台豔麗的春光。
折花欣賞那秀美的顏色,遙遙贈給天上的仙人。
幽香的和風帶着紫色的花蕊,一直飄飛到日出的扶桑。
採掇世上的豔色,珍重心中的真誠。
相思時傳去一笑,聊以表我想念的深情。
  • 其五
今日風光美好,明日恐怕就不及。
春風對人而笑,為何哀愁獨居?
吹起蕭聲,似綵鳳起舞,斟滿美酒,膾好神魚。
不辭千金買來一醉,只圖歡樂何論其餘。
曠達之士遺身天地之間,東宮門外二疏離朝而去。
愚人如同瓦石,聖賢才懂得曲伸。
不必獨自悲苦,孑然獨處,似那車轍裏的枯魚。
  • 其六
天地閉塞賢人潛隱,胡風為災結成飛霜。
百草枯落於冬天,聖駕奔亡到邊遠的西荒。
太白星出於東方,彗星發出耀眼的精光。
鴛鴦本非越地的鳥,為什麼又要飛向南方?
只為昔日的鷹與犬,而今都作了侯與王。
得水的變成蛟龍,爭權奪利互不相讓。
北斗為鬥卻不盛酒,南箕稱箕空在簸揚。
  • 其七
世路艱難如同太行,路不可行,回車何託?
自古以來萬物都要凋落枯死,從來世人難得暫時歡樂。
曠野處處堆滿了白骨,幽靈孤魂也同沉沒。
榮華富貴當及時,如同春花及時開放。
世人不是那崑山玉石,怎能如玉光永久閃熠?
身死期待聲名不滅,早題英名在麒麟閣上。
  • 其八
滿地月色不可掃除,遊子哀愁難以傾吐。
秋衣已沾上玉露,草叢中流螢飛舞。
日月終將毀滅,天地自然也會凋枯。
寒蜂在青松樹上哀鳴,它怎麼能看到此樹衰老?
即使金丹不能誤人,愚昧的人也難以精心研討。
你不是那千歲壽仙,徒然抱怨棄世太早。
不如飲酒,醉入這壺中天地,在其中藏身珍惜如寶。
  • 其九
活的人是世間過客,死去者為歸家的人。
天地之間如同一個旅店,可悲呵,人都將化為萬古的塵埃。
月中白兔徒然搗藥,扶桑神木已變成了薪柴。
地下白骨寂寞無言,青松豈知冬去春來?
思前想後更加嘆息不己,功名富貴不值得珍愛。
  • 其十
仙人駕着綵鳳,剛從閬風山下凡。
他曾三次見到海水變淺,我們相遇在桃源。
贈我一隻綠玉酒杯,還有一把紫瓊琴。
杯子用來傾注美酒,琴聲用以清閒本心。
這二物並非人世所有,珍珠金玉不能比擬。
在松林裏迎風彈琴,在夜晚的清光中舉杯遙勸明月。
清風朗月是我終生的知己,世間凡人的生命何等短促。
  • 其十一
划船到江中去盪漾秋天的江水,更喜愛這荷花的鮮豔。
撥弄那荷葉上的水珠,滾動着卻總不成圓。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雲裏,要想贈給她鮮花,又遠在天際。
苦苦相思而相見無期,惆悵遙望在淒涼的秋風裏。
  • 其十二
走了一程又一程,送你遠行卻又思念你。
漢水也會分流,楚山亦非一脈。
人生很難如意,哪能長久相伴?
越燕嚮往那大海上的太陽,燕鴻只牽掛着朔方的白雲。
別離日久容顏衰老,雖有佳餚,卻無心享用。
太陽西下知道日色已昏,歸夢漫長更覺路途遙遠。
登上高山極望丈夫,化成石頭千古不返。 [3] 

擬古十二首創作背景

這組詩非一時一地之作。根據《新唐書·天文志》載:“至德二載十一月壬戌五更,有流星大如鬥,流於東北,長數丈,蛇行屈曲,有碎光迸空。”《擬古十二首》其六有“彗星揚精光”之句,可知組詩其六等詩當作於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十一月之後。 [3] 

擬古十二首作品鑑賞

擬古十二首整體賞析

這十二首詩非一時一地之作,內容亦不統一,反映的思想也很複雜:有寫離別行旅之苦,有嘆遇合之難;感恨懷才不遇,人生苦短;既欲及時行樂,又要早建功名;如此等等。
(一)
李白常將想象、誇張的手法綜合使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的意境。《擬古十二首》其三的前四句就是運用豐富的想象與誇張的手法,極言人們自古就試圖要用超長的繩子系日,要用堆到接天高度的黃金買光陰。雖然是極度的誇張和驚人的幻想,讓人感到的卻是高度的真實,引讀者共鳴,感受到詩人不絕的憂思和萬古的愁緒,體現出李白想象豐富,誇張豪放的寫作風格。
“提壺莫辭貧。取酒會四鄰”表達了詩人不慕榮華富貴,安貧樂道、率性灑脱的生活態度。他樂觀自信,放縱不羈,以酒會友,把飲酒之樂看得高於一切的生活態度。
“未若醉中真”一句中“真”字,體現了作者在醉酒之後,可以感受到無拘無束的自由,獲得精神的解放,此時可以酣暢淋漓地散盡心中的抑鬱、孤憤,可以拋卻塵世的一切羈絆,超越現實社會,活出一個真實的自我。
(二)
李白曾一度熱衷於追求功名,在《擬古十二首》其七就説:“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然而經過“賜金放還”、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榮華富貴的虛幻,有時不免流露出一種人生易逝的感傷情緒。《擬古十二首》其九就是這種情緒的流露:“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意思是活着的人像匆匆來去的過路行人,死去的人彷彿是投向歸宿之地、一去不返的歸客。天地猶如一所迎送過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來有無數人為此同聲悲嘆。
“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古代神話傳説,后羿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之藥,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藥,飛入月宮;月宮裏只有白兔為她搗藥,嫦娥雖獲長生,但過着寂寞孤獨的生活,沒有什麼歡樂可言。扶桑,相傳是東海上的參天神樹,太陽就從那裏升起,如今也變成枯槁的柴薪。埋在地下的白骨陰森悽寂,無聲無息,再也不能體會生前的譭譽榮辱了。蒼翠的松樹自生自榮,無知無覺,不可能感受到陽春的温暖。詩人縱觀上下,浮想聯翩,感到宇宙間的一切都在倏忽變化,並沒有什麼永恆的榮華富貴。“前後更嘆息,浮榮何足珍?”其九結尾以警策之言結束了全篇。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時榮華實在不足珍惜。《古詩十九首》的某些篇章在感嘆人生短促之後,往往流露出一種及時行樂,縱情享受的頹廢情緒。李白在這首擬作裏雖也同樣嘆息人生短暫,卻沒有宣揚消極頹喪的思想,反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榮的虛幻。
這《擬古十二首》其九的想象力特別新穎、詭譎,有如天馬行空,縱意馳騁,在藝術表現上好似鬼斧神工,匠心獨具。如月兔搗不死藥本來令人神往,可是在“月兔空搗藥”句中,詩人卻着一“空”字,一反神話原有的動人內容,這就給人以新鮮奇異的感受。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餘圍的神樹,詩人卻想象為“扶桑已成薪”,一掃傳統的雄奇形象。再如,陽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蒼綠的樹木,這本來是春季生機勃勃的景象。在詩人的想象裏竟是“青松豈知春”。這種藝術構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給人以特別深刻的印象,富有創新的藝術魅力。
(三)
《擬古十二首》其十一則是一首富於濃厚民歌韻味的擬古詩,詩中以女子的口吻,表現了對遠方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涉江弄秋水,愛此荷花鮮。”秋高氣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給人以清新、涼爽及高雅、純潔之感。此時江上弄舟,領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夠愜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勝、最逗人喜愛的,還是那婷婷玉立的鮮紅的荷花。從字面上看,這是通過寫景而點明瞭時間地點。但從詩歌意象的沉積所藴含的內容看,這已不是單純描景,而是暗含了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體貌及純潔高雅,堅貞自守的品格。“涉江”一詞,最早見於《楚辭·九章》,那是屈原藉以抒沒債世憂國之情並表現其純沽高雅、堅貞自守的品格。這裏雖無債世憂國之意,但藉以表現女子純潔高雅,堅守貞操的品格和嚮往專一的愛情,也是未嘗不可。梁元帝《賦得涉江採芙蓉》詩云::“葉卷珠難溜,花舒紅易傾。”孔德昭同上題詩云:“朝來採摘倦,詎得久盤桓。”辛德源《芙蓉》詩亦云:“涉江良自遠,託意在無窮。”就都是藉以表現女子對專一愛情的渴望與嚮往。當然,這一點還需結合下句“愛此荷花鮮”理解。梁吳均《擬古四首》其三《採蓮曲》雲:“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採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荷花鮮”,就已完全象徵着年輕貌美的女子及其純潔堅貞的品性。可見李白《擬古》中作“愛此荷花鮮”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可以説,李白的這首詩,與上引吳均詩有着極為密切的內在聯繫。從整首詩的佈局來看,首二句還只是興起,但它在感情的抒發與意境的創造上,已為整首詩奠定了基調。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圓大的綠荷之上,滾動着穎顆品瑩的水珠,仔細把玩之中,才突然發現盪漾中的水珠並不是圓的。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實際上,這兩句詩巧妙地暗寓了這位女子細微的內心活動。這裏,既受到梁元帝“葉卷珠難溜,花舒紅易傾”的啓發,同時與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的詩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人運用了南朝民歌中常用的叶音與雙關的藝術手法,“荷”諧音合,“攀荷”即有希望匹合成雙之意。。不成圓”的“圓”,又雙關為團圓之圓。那麼山“攀荷”到“不成圓”,已非簡單的動作與物象描寫,而是重在刻畫這位女子由對專一愛情的渴望而感發的焦慮與苦悶的心態。
詩歌由開始輕鬆愉快的賞秋玩荷,到感物而發後的焦慮苦悶,這在意脈上是一次轉折,在情感上是一次跌宕。因而,下面便很自然地過渡到直抒對“佳人”的思念之情。
“佳人彩雲裏”,可以説是受到《西洲曲》“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的啓發。然而在李白的詩中,‘彩雲”,卻帶有一種虛無飄渺、行蹤不定的意象,如其《宮中行樂詞八首》:“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就有相似之處。“欲贈隔遠天”,則更明顯是受到了《涉江採芙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庭中有奇樹》“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及吳均“遼西二千里,欲寄無因緣”等詩的影響,藉以表現對遠方情人無限思念而又無可奈何的強烈情感。末二句是進一步抒發相思之苦與惆悵無奈的悲哀情思。“悵望涼風前”,不僅有外貌的描寫、心理的刻劃,而且與首句“涉江弄秋水”遙相呼應,並與整首詩的情感、氣氛相統一。這就使得詩歌意境自然渾成,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李白的《擬古十二首》其十一所受前人的影響是不小的,把它歸入“擬古”之組詩亦不無道理。但是,在完整、統一的意境創造上,這首詩卻不為前人所囿,具有獨自的風格特徵。其一,詩歌雖然始終並沒有對女主人公作正面的描寫,但從詩歌意象及意脈中可以看出,這位女主人公除具有年輕貌美的特徵外,對專一愛情的追求與嚮往是執着的,其內心情感是細膩而又複雜的。其二,在詩歌意脈的變化上,由賞秋玩荷經情因物牽到相思苦悶的過程,過渡自然巧執毫無人工的痕跡。詩歌緊緊圍繞“攀荷”這一短暫的細節,把女主人公由“愛此紅菜鮮”到“相思無因見”的整個內心的細微變化,揭示得一覽無餘。這與前人相比,就顯得更為凝鍊、更為集中。運用委婉含蓄的藝術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物的內心情感,這也是值得今人學習的。 [4] 

擬古十二首名家點評

清代吳瑞榮《唐詩箋要》:前輩謂太白《擬古》文詞清麗,從鮑、謝來,非《十九首》風格,良然。 [5]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漢代五言,裏辭多質直,然如《十九首》之類,各具機杼,變化不測。非盡尤作用者也。陸機、江淹《擬古》,善矣,論者謂如搏猛虎、捉生龍,急與之較而力不暇,誠為氣格悉敵。白之諸作,體雖仿古,意仍自運,其才無所不有,故辭意出入魏晉,而大致直媲西京,正不必拘拘句比字擬以求之。又,其辭多有寄託,當以意會,更不必處處牽合,如舊注所云也。 [5] 
  • 其一
元代蕭士贇李太白集分類補註》卷二十四:此篇傷時窮兵黷武、行役無期度;男女怨曠,不得遂其家室之情,感時而悲者焉。哀而不傷,怨而不誹,真有國風之體。此晦庵之所謂“聖於詩者歟?” [5] 
  • 其三
明代張含楊慎李杜詩選》:梅禹金曰:是達生語,錢奴可憐。 [5] 
明代李沂《唐詩援》:“即事如好夢,後來我誰身”,與子美“萬古一骸骨,鄰家遞歌哭”,俱是見道之言,非流俗而知。 [5]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後來我誰身”,鑄為奇句,巧不累理。 [5]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雲:常情必謂世人如石火,令反以石火為如世人,更可思。嚴滄浪曰:“即事”二句,道人之識,達人之言。末句雲:“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白至此始悟,翻下一級,轉入醉鄉。 [5] 
  • 其六
明代高棅唐詩品彙》:蕭雲:此篇似是諷永王璘不從,知王不足與有為而作。 [5]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此詩其作於流夜郎之前耶?……“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揚”,傷己無人薦達,如彼天星之中北斗,雖有鬥名,而不可用之以酌酒,南箕雖有箕名,而不可用之以簸揚米穀。徒有高才不為人用,其自悲之意深矣。 [5]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惟晉”四句,如為我今日設者,使人失笑。一結,奇想奇語。 [5] 
  • 其八
明代高棅《唐詩品彙》:劉雲:其初未有此意,肆言及此,達之又達。蕭雲:此篇是反古詩“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蓋白之素志,欲學神仙,猶反《騷》雲。 [5]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存天地終歸枯槁,況乎人生,正當及時行樂。 [5]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起句妙語天然,不由思索而得。 [5]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雲:興、情皆從《三百篇》來,直是無可奈何。又云:草化螢,乃雲“飛百草”,靈變之極。又云:五、六句,見大。嚴滄浪曰:一結用費長房事,乃入渾冥。 [5] 
  • 其十一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蕭士贇曰:喻賢者慕君,始得位而害之者至,欲有獻而為讒所間也。辭微意顯,怨而不誹。 [5]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秀色鮮倫(“攀荷”二句下)。 [5]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雲:只須起四句,成古樂府。 [5] 

擬古十二首作者簡介

李白像 李白像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最具個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6]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26
  • 2.    管士光.李白詩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4:513-518
  • 3.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85-893
  • 4.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54-355
  • 5.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722-724
  • 6.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