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服飾

鎖定
客家服飾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和載體。客家先民在唐宋時期南遷,把優秀的漢民族文化藝術帶到遷徙地,服飾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特點是取材於自然,既環保又健康。 [1] 
客家服飾,顧名思義就是客家人的服飾。主要是指閩粵贛三地的客家人的傳統衣着,主要由大襟衫、大襠褲、頭巾等組成。 [1] 
與上衣相關聯的,就是圍裙。客家人的圍裙裙身上及胸口,下至膝蓋,常用一塊花色耐髒的單布做成,多為客家女子勞作時穿着。嚴格説來,圍裙並不是上衣,一般不可單用,常穿於大襟衫表面,為勞作時防止弄髒衣衫而穿戴的附屬服飾。帽子也是衣服的一部分。客家人最有特色的帽子,要數女人夏天戴的“涼帽”(涼笠)和秋冬時期戴的“冬頭帕”。 [2] 
2022年,客家服飾製作技藝入選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3] 
(概述圖片來自 [3] 
中文名
客家服飾
所屬分類
民俗
組成部分
內衣、上衣、褲子、鞋襪等
流行地區
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台灣等

客家服飾歷史文化

客家服飾緣起

客家服飾是客家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以中原漢服為基礎,吸收了生活在贛閩粵邊區民族的服飾元素,並逐漸適應地理環境而發展起來的藝術結晶。 [17]  客家服飾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末及兩宋時期由於中原戰亂南遷,客家先民把優秀的中原文化藝術、人情風俗帶到了贛閩粵,並與當地土著風情文化不斷交融,形成了由中原文化藝術元素為基礎變化發展而來的文化藝術形式,客家服飾也毫不例外地在這時期得到了較全面的充分的傳承、發展,創造了以簡潔大方、舒適耐磨的客家服飾,成為中華文化多元化展示藝術寶庫當中的最重要一員。 [4] 
客家服飾包括大襟衫、對襟衫、琵琶襟衫、圍身裙、涼帽、童衣、童帽等,其布料多為藍色和黑色,所以也被稱為“客家藍衫”,是客家文化的表象特徵,是傳承漢民族優秀文化的“活化石”。它以樸素、節儉、方便、實用、耐穿而根植於客屬地區,為多元的客家文化注入了豐富的歷史與內涵,是客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載體之一。 [16] 

客家服飾演變

客家人作為中原衣冠土族南遷而來的一個民族,其服侍與中原漢族服侍從總體來説沒有太大的差異。基本沿用“唐裝”演變而來。客家人傳統的以中原漢族為正統的觀念根深蒂固,這種意識也反映在客家人的衣飾打扮上,但是,由於客家民系形成的客觀原因和客家人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慣等特定因素,客家服飾與中原服飾相較,在形制和文化內涵上也產生了一些變化。 [14] 
中原服裝自古以來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寬鬆肥大,從先秦開始,先人們總是深衣大袍,寬大博帶。這種服裝,穿着舒適,顯得輕鬆瀟灑。客家服飾的形制基本保持了中原服飾的特點,但也產生了一些變化,中國古代的服飾,帶有強烈的“禮”的色彩,具有鮮明的等級制度的標誌,客家服飾在顏色、紋飾上沒有中原傳統服飾那樣明顯甚至嚴格的等級意義。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藍、黑、白色最為流行,質地多為粗布,漂藍緞。寒暑服式無多大區別,只是暑天穿薄布,苧麻衣(俗稱“夏布”),冬天用厚布,自織夏布做帳,客家服飾她分為男裝和女裝。 [14]  客家服飾色彩鮮豔,款式獨特,多由客家婦女親手紡制而成。 [15] 
客家服飾元素斜襟亮相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 客家服飾元素斜襟亮相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 [5]
清朝時男女老幼幾乎全部穿“側襟衫”,長袖,直領,佈扣,開襟由領口斜向右脅,裏襟裝袋。褲是一律“大襠褲”,又寬又大,另接四五寸闊的腰頭,腰不開口,多餘部分摺疊於肚前,以帶繫住。褲管又稱褲腳,寬約0.3米。婦女衣服領邊加滾飾,開襟、袖口、褲腳加花邊等。
清末上層社會的男子出外或會客多穿長衫,有時加馬褂套在長衫上面。農村女子普遍繫着的一種圍裙“掩腹”,其實可以掩胸,下襬寬及兩側,上端縫花刺繡,另加“頸鍊”、“腰鏈”和“牙牌”、“手鐲”等服飾。姑娘梳辮,少婦盤髻。另外,小腳婦女還有穿繡花鞋、系羅帕的裝束。在清朝社會影響下客家婦女仍然堅持不纏腳,老婦則系羅帕。 [6] 
清末民初上層社會男子戴有帽頂的禮生帽。普通男人戴棉線織的筒狀爪子帽,後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婦女冷天包羅帕,很少戴帽子。 [6] 
民國時期,男子的側襟衫逐漸淘汰,長衫馬褂增多,後來出現中山裝,在知識界開始盛行。勞動者則多穿對掛短衫的,俗稱褂哩。婦女則仍保持側襟衫為主,只有少數讀了書的女性改穿旗袍或藍衣黑裙,衣袖明顯縮短至掌根。讀了書的男子多改着西式褲,用皮帶或吊帶,女褲則一直以大襠為主。
鞋襪方面,清朝時多穿布鞋,是家庭婦女自制的。婦女鞋加繡花,小腳女人的鞋尖而翹,長度僅14-15釐米。雨天多打赤腳;或穿木屐底布鞋,稱“鞋屐”;或布鞋底加厚並塗以桐油。
出遠門或上山割草砍柴,穿稻草編的草鞋。到了民國,外地運進來膠鞋雨鞋、皮鞋,只少數人穿用。一雙雨鞋,往往全家人使用。襪子舊時用布縫製,清末開始有了紗織襪子。 [6] 
2020年7月著名歌唱組合客家三寶,他們用自己設計的客家服飾帶上廣東衞視,體現了客家人勤儉節約的美德,展示了客家人的風貌。 [7] 

客家服飾結構功能

客家服飾主要由內衣、上衣、褲子、鞋襪等幾部分組成,客家婦女的服飾還有擋風遮日的冬頭帕、用以蔽胸腹的圍裙。男裝是正面開縫,用布作紐扣,女衫比男衫稍長,開襟由領口斜向右腋,沿側縫直至下襬。
其內衣多為白色,其外裝為藍色或黑色,但冬頭帕和圍裙又是由紅、綠、藍、白、黑幾種顏色的線交織成條狀彩紋的,為客家服飾添上了亮麗的一筆。 [4] 

客家服飾展示

2020年7月19日客家三寶參加廣東衞視《見多識廣》欄目,馬上就給觀眾朋友送上了由梅州鬆口山歌改編的《客家山歌刮出名》,三人在舞台上一唱一和, 朗朗上口的新客家山歌,讓台下的觀眾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了起來, 展現出濃濃的客家味道,獲得了文化嘉賓以及觀眾熱烈的掌聲 [12] 
他們身上穿的客家服飾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也是全場嘉賓最有特色的服飾,他們用自己設計的客家服飾,體現了客家人勤儉節約的美德,展示了客家人的風貌,據瞭解梁姍姍老師是高級形象設計師,客家三寶成員的服裝均由梁姍姍設計。 [12] 

客家服飾分類

主詞條客家涼帽、客家涼衫
男裝常見樣式有:
(一)對襟短衫。其樣式上窄下寬,對襟衫,俗稱唐裝,式樣大體與對襟長衫相似。
(二)馬褂。與對襟短衫相同,但特別短。
(三)長衫。又名“灑衣”、“四圍齊”、“四皮齊”,其特點是上部像衣,下部像裙,長度以能遮蓋“腳眼仁”為準。
(四)短褂。俗稱背心,分大襟和對襟兩種,無袖,衣領可有可無。
(五)棉襖。分大襟和對襟兩種,布料的顏色一般為外層黑色,裏層灰色。
(六)大襠褲。特點是闊褲腳,深褲襠。 [14] 
女裝常見樣式:
(一)大襟衫,俗稱“搭襟”,其特點是衫闊袖大,長及於膝。
(二)褂子。即內衣,一般為大襟,無領
(三)大襟棉襖。有短裝和中長裝兩種。年輕女子一般多穿短裝,中老婦女多穿中長裝。
(四)大襠褲。顏色、式樣等方面與男式無大的區別,只是長寬的尺寸有別,褲腳較短。
(五)抽頭褲。是相對於交頭褲的一種褲子,因其褲頭上折邊,包着布帶子(俗稱“褲頭帶”,)穿着時需將褲頭帶抽緊打結而得名。 [14] 
客家涼帽 客家涼帽
客家服飾的種類繁多。先説衣服。客家人稱衣服為“衫褲”。“衫”指上衣,褲指下衣。“上穿大襟衫,下着大襠褲”是客家人最常見的衣着打扮。 [8] 
蘇公笠 蘇公笠
大襟衫是客家人男女老少最常穿的上衣。其服裝結構的特點是:直領、斜襟、佈扣、寬袖、無口袋。客家人的大襟衫按照服裝的長度,可分為長衫、中長衫和短衫3類。長衫亦稱長袍,因衫長至腳踝而得名,多為老年男性天冷時穿。
短大襟衫與平常短衫差不多,為便於勞作,又在下襬處開小襟。中長式大襟衫的長度介於長衫與短衫之間,一般長及腿部,多在休閒時如逢年過節、走親戚、辦喜事時穿。一般來説,年輕婦女的大襟衫裝飾較多,美觀亮麗,中老年婦女的則稍為樸素、莊重。 [8] 
除了大襟衫之外,客家人也穿對襟衫。對襟衫與唐裝相似,在前面中間開襟,把前襟平均分為左右相對的兩襟,所以稱為“對襟”。對襟衫與大襟衫的區別在於,大襟衫是在頜下至腋下斜開,前部是為大面襟,而對襟衫則把前襟於中間對開,分為左右兩襟。
對襟衫多為短裝,多為客家漢子勞作時穿着,女子則多用作睡衣或內衣。無論大襟衫,還是對襟衫,都分為夏、冬裝夏裝為了涼爽、透氣,則是單衫;冬裝則為了禦寒,則用雙層,是為夾衫,有的還在中間鋪以棉絮,成為棉襖。 [8] 
與上衣相關聯的,就是圍裙。客家人的圍裙裙身上及胸口,下至膝蓋,常用一塊花色耐髒的單布做成,多為客家女子勞作時穿着。嚴格説來,圍裙並不是上衣,一般不可單用,常穿於大襟衫表面,為勞作時防止弄髒衣衫而穿戴的附屬服飾。 [8] 
大襠褲是客家人最為常見的下衣,幾乎在各種場合下都可以看到。客家人的大襠褲的特點是褲腰褲腿均寬鬆、肥大,褲腿直筒裁剪,通風透氣,便於上撏下放。這種設計,是為了適應客家人田間勞作的需要,如果緊了,就不適於勞作時的彎腰邁腿。 [8] 
還有一種叫“水褲”的褲子,是客家男人在夏天穿的便褲。這種褲子用較薄的軟布做成,長者可及膝蓋,短者僅遮臀部,類似平角短褲,不過要寬鬆得多。 [8] 
清代客家人戴的帽子有多種:勞動者戴束帽(俗稱和尚帽),富人和讀書人戴平頂的緞帽子,小市民多戴尖頂的瓜皮帽,老人戴風帽、棉紗帽,有功名的戴“頂子”和“纓帽”。
民國時期出現氈帽軍帽和工人帽,女人裹頭巾、出工戴涼帽,男人戴竹帽。建國後,盛行五角帽及工人帽。20世紀70年代後,戴帽的人逐漸減少,部分人戴風雪帽、絨帽和草帽。
20世紀80年代,青年男女開始戴太陽帽。但是,頭戴涼帽,身穿大襟衫,揹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先進在田野,是傳統的客家婦女形象。客家婦女戴涼帽的習俗始於宋末
當時,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為了生存,婦女亦和男人一樣耕作勞動。但婦女走出深閨,拋頭露面有失體統,於是頭戴竹笠,並罩上一塊開有兩個小孔的黑布遮面。後來,在實際使用中感到這樣不方便,便把布剪短,並縫在帽沿的四周,成為既實用又好看的涼帽。再後來,索性連布簾都除掉,只戴竹笠。 [9] 
客家女服飾流傳至今已有1000多年,最初起源於中原,後流傳到廣東、江西、湖南等地。惠州所處東江岸邊,這一帶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原分流下來的客家人,而最有代表性的是客家女衣服和涼帽、木屐,在一些農村仍保留至今。

客家服飾文化特性

客家服飾冬頭帕 客家服飾冬頭帕
在長期逐步形成的觀念習俗中,對於服飾的顏色,作為一種象徵的符號,有它自身的一套規矩。如金黃色,在封建社會裏作為皇帝制服的專用色,百姓若用以做服裝,便會有想“黃袍加身”的大罪,
誰也不想去惹,客家服裝中便無此顏色:深紫色,是官宦“紫袍玉帶”的專用色,客家平民也不用;黑、白,玄、青、紅、藍便成了客家平民的常用色。在客家習俗中,紅色象徵喜慶、大紅大綠搭配象徵吉祥富貴、黑色藍色象徵嚴肅莊重、白色青色象徵素雅高潔。 [10] 
客家服飾是客家文化的表象特徵,也是折射其歷史的一面鏡子。清末時期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因其上層乃至士兵大量為客家人,所太平天國衣裳皆以客家服飾為主要參靠。客家服飾的款式結構、首飾佩件、裝飾圖案,都有一定的意義、一定的來源,形象而含蓄地承載着本民族的歷史。
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在色調方面遍喜穿素色,尤以藍、黑、灰色(一説白色)最為流行,質地多為粗布,漂藍緞烏成衣,自織夏布做帳。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這也許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體現。 [4]  [6]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