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腳

鎖定
小腳,又名“三寸金蓮”,特指纏足女子的腳,因其“小”而得名。纏足開始於宋朝,興起於南宋,後傳於民間。 [1] 
中文名
小腳
別    名
三寸金蓮
概    念
特指纏足女子的腳
拼    音
xiǎo jiǎo

小腳涵義

通常纏足女子的腳在三寸左右,故又名“三寸金蓮”。纏足始於北宋後期,興起於南宋。大量史料證據標明宋代開始出現纏足、纏足習俗。宋代詩人蘇東坡的《菩薩蠻》(“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説應難。須從掌上看”)是中國詩詞史上專詠纏足的第一首。 [1] 
北宋初年婦女尚未纏足。《輟耕錄》説,纏足在“熙寧元豐之間,為之者猶少”。熙寧:1068年至1077年。元豐:1078年至1085年,他一方面使我們知道在熙寧、元豐年間已有纏足習俗,但那時“為之者猶少”,從而也可推知纏足風俗當時出現不會太久,因此可以這樣説,婦女纏足風俗產生於宋朝公元十一世紀。
到了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年)纏足風俗有了一個較大的發展。《楓窗小牘》説宣和以後汴京閨閣“花靴弓履”,更重要的是這是出現了專門的纏足鞋——“錯到底”並在社會上了流傳開來。進入南宋,纏足風俗得到發展。從圖繪上看,南宋時代婦女穿弓鞋的就較多。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搜山圖》和《雜居人物圖》中婦女的腳都很纖小。考古中,南宋婦女纏足鞋也有發現。福建福州南宋墓出土的六雙女鞋,長13.3-14釐米,寬4.5-5釐米。《夷堅乙志》“三王夫人齋僧”條雲“我以平生洗頭洗足分外用水,及纏帛履襪之累,陰府積穢水五大甕,令日飲之。”南宋婦女纏足已經比較多了。到了南宋末年,小腳已成為婦女的通稱。 [2-3] 
女孩7歲便開始纏足。一旦開始纏足,雙足即成為小腳,無法如正常女子一般行走。小腳女子若離開了纏足所用的長布條,甚至無法站立,因而古時有一種專門針對女子的刑法就是解開女子的裹腳布令其用小腳直接站立於平地上,通常僅半個時辰女子便大汗淋漓疼痛難當。同時小腳也是纏足女子最為隱秘的地方,甚至連丈夫都不能看見,睡覺時亦着“睡鞋”,若被其他男子看見小腳則視同失節。

小腳三寸金蓮的説法

小腳為何稱“金蓮”講到“三寸金蓮”,人們不禁要問,婦女因纏裹而成的小腳為什麼被稱為“金蓮”?“金蓮”與小腳是怎樣聯繫起來的?長期以來,人們對這個問題也是倍感興趣,卻並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回答。
一種説法認為,金蓮得名於南朝齊東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蓮花的故事。東昏侯用金箔剪成蓮花的形狀,鋪在地上,讓潘妃赤腳在上面走過,從而形成“步步生蓮花”美妙景象。但這裏的“金蓮”並不是指潘妃的腳。還有一種説法認為,金蓮得名於前述五代娘在蓮花台上跳舞的故事。但這裏的金蓮指的是舞台的形狀,也不是孃的腳。
對此,有學者認為,小腳之所以稱之為金蓮,應該從佛教文化中的蓮花方面加以考察。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門中被視為清淨高潔的象徵。佛教傳入中國後,蓮花作為一種美好、高潔、珍貴、吉祥的象徵也隨之傳入中國,併為中國百姓所接受。在中國人的吉祥話語和吉祥圖案中,蓮花佔有相當的地位也説明了這一點。故而以蓮花來稱婦女小腳當屬一種美稱是無疑的。另外,在佛教藝術中,菩薩多是赤着腳站在蓮花上的,這可能也是把蓮花與女子小腳聯繫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什麼要在“蓮”前加一個“金”字呢,這又是出於中國人傳統的語言習慣。中國人喜歡以“金”修飾貴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鑾殿”等。在以小腳為貴的纏足時代,在“蓮”字旁加一“金”字而成為“金蓮”,當也屬一種表示珍貴的美稱。因此,後來的小腳迷們往往又根據大小再來細分貴賤美醜,以三寸之內者為金蓮,以四寸之內者為銀蓮,以大於四寸者為鐵蓮。於是言及金蓮勢必三寸,即所謂三寸金蓮。後來金蓮也被用來泛指纏足鞋,金蓮成了小腳的代名詞。
參考資料
  • 1.    高洪興.纏足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16
  • 2.    吳自牧《夢粱錄》:小腳船……則但言其小,宋時幾以為婦人通稱。
  • 3.    高洪興.纏足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