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先民

鎖定
客家先民是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由於受邊疆部族的侵擾輾轉南遷,嗣後又以戰亂、遷海與歷史原因遷徙北地 [15]  逐漸南下,歷經五次大遷移,先後流落南方, [14]  帶去先進的生產力,更帶去了先進的政治文明, [13]  進入贛江流域、閩西及粵東北,順應當地自然條件。 [1]  約在唐中葉、五代十國至宋末這一長達800多年的歷史時期,形成的地區約在鄱陽湖區域、贛中南、閩西、粵東北這一片相連的大三角地帶。由於生活在這一區域的人羣,在語言、習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這一共同區域文化的特徵,而且在長時期的發展過程中 [12]  與畲族等土著居民發生融合而形成的一個獨立的、不混同於周邊區域文化,具有獨特的客家方言系統、文化習俗和情感心態穩定的漢族支系。 [1-3] 
中文名
客家先民
所屬地區
黃河流域

客家先民歷史沿革

客家先民是黃河流域的漢人, [7]  早期在中原主要的居住地北起山西長治縣境,西屆河南靈寶縣南,東達安徽壽縣境內,中至河南新蔡縣、河南潢川、固始等縣,即今河南和山西南部和安徽西北部的一些地方。此外還有關中、山西其他地區和河北等地。 [8] 
由於戰亂等歷史原因, [9]  先民歷3次重大播遷,途經今晉、豫、皖、鄂而進入贛閩兩省, [10]  唐末至北宋已蔓延至廣南東路的韶、梅、 循、惠諸州,南宋以後更大規模地向東南部遷移, [7]  這部分來自中原河洛一帶的漢族移民與當地畲族瑤族等土著居民發生融合而形成的一個獨特而穩定的漢族支系--客家人, [11]  長期保留着強烈的宗族觀念和固有的文化習俗,逐漸形成了粵東、粵北、贛南、閩西及珠江口東岸的客家地區。 [7]  [4-5]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我國南方的一個分支。《辭海》中是這樣解釋的:相傳在4世紀初(西晉末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遷渡江,至9世紀末(唐朝末年)和13世紀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漢人南遷粵、閩、贛、川……即現在的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台灣等省區以及海外。為了與當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區別,這些外來移民自稱自己是“客户”,是“客家人”。 [16]  《論漢族客家民系》提出唐宋時期,中原大批漢人南遷,部分進入閩粵贛邊地區生活並逐漸與當地土著和少數民族結合,成為客家先民,之後,南遷漢人融合了當地土著和少數民族,形成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 [6] 
漢人不少在輾轉大江南北數百年之久,數代之後才遷入粵閩贛客家民系形成的地區。進入客家形成區的南遷漢人有的已經不是離開中原的第一代,甚至不是第二代、第三代······他們有的定居於別的民系形成區,成為其他民系的成員。所以如果把客家人的祖先統稱為客家先民,那麼“客家先民”這一稱謂就沒有特殊內含,或説概念雜亂,因此必須用時空加以限制,時間就是民系形成之前,空間是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區,也就是直接產生客家的祖先,方稱客家先民。

客家先民遷徙歷史

據考證,客家人的先民,有過5次大規模的南遷: [1] 
第一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
第二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逃。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逃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古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致使閩贛邊一帶人口激增。
第三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一批批的漢民遷來贛閩粵三角區,他們在這裏繁衍生息,並與畲、瑤等土著居民發生血緣上和經濟文化上的交融,最終形成客家民系。
第四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鋭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湖廣填四川”。
第五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為避戰亂,有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除以上5次大規模的南遷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他們中只有閩粵贛系和源自這一系的人,才被稱為客家人。

客家先民客家民系的形成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是河洛文化的源頭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客家先民首次大規模南遷出發地。自東晉以降,客家先民因戰亂南遷歷經五次大規模輾轉徒居,擇河谷,逐水草,拓荒墾殖,定居南方後傳播了為源的先進耕作技術 [18]  ,發展農業、採礦業、手工業,汀江流域處處呈現興旺發達景象,土樓林立,肥田沃野,物阜民康,人煙稠密。 [17]  客家先民五次南遷,歷經千年漂泊,逐漸形成遍佈8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一億人口的龐大民系。 [19] 
客家,漢民族的一個分支民系,來自中原。是歷史上由於戰亂、饑荒等原因,中原漢民漸次南下進入閩贛粵三角區,在保持中原古文化原態風貌的基礎上,秉承了儒家讀書為貴的傳統思想,不分貧富,不論貴賤,普遍地勉勵子弟發奮讀書,求取功名,後與當地土著和畲瑤等民族長期融合吸收了原住民文化精華, [20]  形成的一個崇文重教、敬祖睦宗、刻苦耐勞和愛國愛鄉, [21]  具有獨特的客家方言系統,獨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態的穩定的漢族支系。 [2] 
南宋以來,從中原南來的客家先民 [23]  與潮州先民畲族 [22]  對於封建官府的反抗鬥爭接連不斷,他們經過長期的接觸和交流,認識到彼此利益的一致性,採取了一致的立場、一致的行動,互相信任、互相支援,建立了親密關係。
宋元之際,發源於潮州鳳凰山的畲族 [23]  與客家人民進行了長期廣泛的聯合抗元鬥爭,接受了從中原南來的客家先民的語言,受漢文化特別是客家文化的影響,大大加速了畲、漢文化融合的進程, [23]  這一進程的主導方面是畲族被同化為客家。因鬥爭失敗造成的漢人入山及畲民被安插到漢人聚居區,少數未被同化的畲民要麼退進更深的大山中,要麼被迫從閩、粵、贛邊的潮州遷去的 [22]  。此後包括整個粵東和閩西、閩南地區的古代潮州 [22]  成為客家基本住地及各地畲、客錯居的格局,也因此而奠定。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