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大切花

鎖定
四大切花為月季菊花香石竹(即康乃馨)、唐菖蒲(即劍蘭)。切花(cut flowers) 通常是指從植物體上剪切下來的花朵、花枝、葉片等的總稱。它們為插花的素材,也被稱為花材。用於插花或製作花束、花籃、花圈等花卉裝飾
中文名
四大切花
外文名
cut flowers
別    名
花材
作    用
插花的素材
四大切花
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

四大切花主要種類

世界四大切花是指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

四大切花月季

簡介
月季 月季
廣義來説,月季包括月季、薔薇和玫瑰,用於切花的主要是現代月季。月季以絢麗的色彩、碩大的花朵、千姿百態的花型,以及香味吸引着眾人。近百年來,不少國家的園藝工作者培育出了數以千計的優秀品種。有粉紅、紅、黃、橙、紫、白、複色七大色系,色相種類數不勝數,品種多達萬種,居世界花壇之首,所以有“花中皇后”之美稱。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此乃古人讚美月季的著名詩句。中國傳統月季,具有花型大、瓣數多、色澤豐富的特點,而且一年四季花開不斷。18世紀末葉以後,歐洲人將中國月季作為主要親本進行有性反覆雜交,使中國月季和歐洲玫瑰薔薇的優點融合到一起,育成婀娜多姿的現代月季。多數國家月季栽培十分普遍,亦能做到月季常年供應。
四大切花
四大切花(5張)
長期以來,月季被視為幸福、富貴、愛情的象徵,因此,月季非常適合用於喜慶、禮儀場合的插花裝飾,也是最常用的贈送花束及婚車上的花材。不管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國家,月季都是最受歡迎的大眾花卉。
栽培
切花月季的栽培,至今不過200多年的歷史。1867年法國人育出了一個現代月季的新系統—雜種香水月季,後成為現代月季的主要品種羣。由現代月季進行雜交,培育出適於作切花用的品種羣,便是當今廣為流行的切花月季品種。
當前我國應用的切花品種,但絕大多數由國外引入,主要來自法國、意大利、德國、美國、荷蘭等國家。
形態特徵
紅色月季花 紅色月季花
月季為常綠或落葉灌木,小枝綠色,散生皮刺,也有幾乎無刺的。奇(單數)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一般3--5片,橢圓或卵圓形,長2--6cm,葉緣有鋸齒,兩面無毛,光滑,托葉與葉柄合生。花生於枝頂,花朵常簇生,稀單生,花色甚多。品種萬千,多為重瓣也有單瓣者,花有微香,花期4--10月,春季開花最多,肉質薔薇果,成熟後呈紅黃色,頂部裂開, “種子”為瘦果,慄褐色。
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微帶酸性沙壤土最好。喜歡陽光,但是過多的強光直射又對花蕾發育不利,花瓣容易焦祜,喜歡温暖,一般氣温在22--25℃最為花生長的適宜温度,夏季高温對開花不利。
喜日照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風的環境,盛夏需適當遮蔭。多數品種最適温度白晝15~26℃夜間10~15℃。較耐寒,冬季氣温低於5℃即進入休眠。如夏季高温持續30℃以上,則多數品種開花減少,品質降低,進入半休狀態。一般品種可耐-15℃低温。要求富含有機質、肥沃、疏鬆之微酸性土壤,但對土壤的適應範圍較寬。空氣相對濕度宜75%~80%,但稍幹、稍濕也可。有連續開花的特性。需要保持空氣流通,無污染,若通氣不良易發生白粉病,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氯,氟化物等均對月季花有毒害。

四大切花菊花

簡介
它是世界上最大眾化的切花。菊花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自晉代起人們就將菊花作為觀賞對象,並留有不少讚美的詩句,如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四大切花 四大切花
切花用的菊花因花期不同,有寒菊夏菊國慶菊秋菊等,品種十分繁多,據南京農業大學收集調查和整理,中國菊花品種已逾3 000種,其中絕大多數為傳統盆栽秋菊。國際花卉市場上作切花用的品種多數由日本培育而成。菊花以花色鮮豔、光澤好,花型多姿,花瓣不脱落,水養觀賞期長為特長,菊花長將其瓶插清供於案頭。
菊花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它品種繁多,色彩豐富,花形多變,姿態萬千。每年深秋,不少地方都要舉辦菊花展覽會,供人們欣賞。它可配置在園林的花壇,花境或假山上,還可以製作盆花、盆景花籃、花圈、大麗菊懸崖菊、塔菊、樹菊、扎菊等。更可作插瓶切花,近年來,開始發展地被菊,它被作為“開花地被”等用。此外,菊花還有藥用價值,滁菊、黃菊、亳菊、茶菊等藥用菊花,對於治療某些病症,均有一定的療效。有些菊還可作為蔬菜食用。如南京一帶的菊花腦Dnankingense系一大眾化的蔬菜,其嫩梢幼葉,清爽可口,且富有營養。
在藝術插花中,菊花常與南天竹、紅葉、秋果等材料組合,用於表達“秋韻”或“豐收”;也與梅、蘭、竹配作傳統的文人插花“四君子”。菊花還因其花瓣有至幹不落的特點,所以,自古以來就有“晚節寒香”、“清風晚節”、“寒英晚節”等讚譽的詩句,故對於值得敬重的老人,贈送菊花很適合,但在顏色上應講究。
栽培
切花菊居世界“四大切花”之冠,約佔總量的30%。
菊花切花的週年供應鮮切花生產,須做到週年均衡上市。常規栽培的有春菊、夏菊、秋菊和冬菊(寒菊),品種極多。不開菊花的月份,則通過人工催延花期,來解決供應問題。菊花的花芽分化與開花,和葉數、株高、日照及温度都有關係。花芽分化需要生長到展葉10片左右、株高25釐米以上,至開花尚須45—60天時間。一般秋菊、冬菊在短日照條件下花芽迅速分化(10—15天),在長日照條件下,則花芽不分化。而夏菊品種,則在長日照的條件下,花芽能完成分化。
在常規栽培的條件下,廣州地區夏菊最遲開花品種為六月黃、六月白、貴妃紅等,但夏日氣温高,日照強烈,開花時這些品種也應置於蔭棚下。秋菊最早開花的為早黃、早白、白蟹爪、黃泥金,一般10月下旬或11月初就已開花。7.8.9.10月四個月需用人工加光或遮光,調節氣温及濕度等即能將秋菊提前開花,將夏菊延遲開花,使切花生產全年分批均衡上市。人工加光,一般用100瓦或60瓦電燈泡吊在植株上方1米處,每盞照射面積4平方米。加光及遮光的方法有三種:一是間歇或短暫加光,即在黑夜裏加光0.5—1小時,二是白天給以若干小時的黑暗處理(即日間遮光);三是早、晚提前加光,以增加日照時數,或遮光以延長黑夜時間。
和一般栽培方法大同小異,最緊要的是選擇排水良好的肥沃砂質壤土。切花輔地每畝約栽6000株,即每平方米種8—9株。每株留5枝,定植後20天去頂,經常剝除側芽,至現蕾期則要及時剝蕾。每畝約可收穫3萬枝切花。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及根腐病等。以上幾種病的病原菌均屬真菌,皆因土壤濕度太大,排水及通風透光不良所致。故宜選生態條件良好處栽培,並需注意排澇,清除病株、病葉,燒燬殘根。盆土宜用1:8福爾馬林液消毒,生長期中再用波爾多液,80%可濕性代森鋅液,或50%可濕性託布津液噴治。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尺蠖、菊虎(菊天牛)、蠐螬潛葉蛾幼蟲等,可通過人工捕殺及噴藥進行防治。
形態特徵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菊科菊屬植物的栽培種,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又稱鮑菊。品種已達千餘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200cm,通常30-90㎝。莖色嫩綠或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舌狀花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平、匙、管、畸四類,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綠、橙、粉、棕、雪青、淡綠等。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託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複色、間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有單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長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實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樣繁多,品種複雜。根據花期遲早,有早菊花(九月開放)(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一月至元月)八月菊、7月菊、五月菊等。根據花徑大小區分,花徑在10釐米以上的稱大菊,花徑在10—6釐米的為中菊,花徑在6釐米以下的為小菊。根據瓣型可分為平瓣、管瓣、匙瓣三類十多個類型。
生長習性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温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温適於花芽發育。

四大切花香石竹

簡介
康乃馨 康乃馨
又稱康乃馨、荷蘭石竹、麝香石竹,原產於歐地中海北岸及法國到希臘一帶,世界各地廣泛栽培。康乃馨有香氣,花瓣多皺摺,花色豐富而鮮豔,開花時間長,裝飾效果好、品位高。因此,在裝飾花籃、花環花束胸花頭飾花、婚車等時,都廣泛的應用康乃馨。
康乃馨: 祝母親健康長壽
淺紅色康乃馨:代表欽佩、 深紅色康乃馨:代表深深的愛和關懷 粉色康乃馨: 祝母親永遠年輕,美麗。黃色康乃馨:長久的友誼。純白色康乃馨:純潔的友誼。花紋康乃馨:代表拒絕求愛時的道歉。
康乃馨象徵母親的愛,國際母親節規定,母親健在贈送紅色康乃馨,亦表示對母親的熱愛;母親以去世則送 白色康乃馨,以寄託哀思。
康乃馨花語——熱情、魅力、使人柔弱的愛、真情、母親我愛你、温馨的祝福、熱愛着你、温馨、慈祥、不求代價的母愛、寬容、母親之花、濃郁的親情、女性之愛、親情思念、清純的愛慕之情、熱戀、熱心、傷心與懊悔、痛苦、偉大,神聖,慈祥,温馨的母親、慰問、心靈的相通、真摯、走運,思念。
形態特徵
常綠亞灌木,作多年生宿根花卉栽培。因花瓣具繸緣及香郁氣味,而廣受栽培(現代香石竹已少有香氣)。一般分為花壇康乃馨與花店康乃馨兩類;莖叢生,質堅硬,灰綠色,節膨大,高度約50㎝。葉厚線形,對生。莖葉與中國石竹相似而較粗壯,被有白粉。花大,具芳香,單生、2-3朵簇生或成聚傘花序;萼下有菱狀卵形小苞片四枚,先端短尖,長約萼筒四分之一;萼筒綠色,五裂;花瓣不規則,邊緣有齒,單瓣或重瓣,有紅色、粉色、黃色、白色等色。
花期4月至9月,保護地栽培四季開花。
生活習性
喜陰涼乾燥,陽光充足與通風良好的生態環境耐寒性好,耐熱性較差,最適生長温度14--21℃,温度超過27℃或低於14℃時,植株生長緩慢。宜栽植於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土壤。喜肥。
原產地地中海沿岸,喜涼爽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炎熱、乾燥和低温。宜栽植在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土壤裏,花期4月至9月,保護地栽培四季開花。 康乃馨是優異的切花品種,花色嬌豔,有芳香,花期長,適用於各種插花需求,常與唐菖蒲、天門冬、蕨類組成優美的花束。
喜好強光是康乃馨的重要特性。無論室內越科、盆栽越夏還是温室促成栽培,都需要充足的光照,都應該放在直射光照射的向陽位置上。
栽培
1.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保肥性能良好而微呈鹼性之粘質土壤。
2.澆水:康乃馨生長強健,較耐乾旱。多雨過濕地區,土壤易板結,根系因通風不良而發育不正常,所以雨季要注意鬆土排水。除生長開花旺季要及時澆水外。平時可少澆水,以維持土壤濕潤為宜。空氣濕潤度以保持在75%左右為宜,花前適當噴水調濕,可防止花苞提前開裂。
3.施肥:康乃馨喜肥,在栽植前施以足量的烘肥及骨粉生長期內還要不斷追施液肥,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肥水,採花後施一次追肥。
4.其它:為促使康乃馨多枝多開花,需從幼苗期開始進行多次摘心:當幼苗長出8至9對葉片時,進行第一次摘心,保留4--6對葉片;待側枝長出4對以上葉時,第二次摘心,每側枝保留3--4對葉片,最後使整個植株有12--15個側枝為好。孕蕾時每側枝只留頂端一個花蕾,頂部以下葉腋萌發的小花蕾和側枝要及時全部摘除。第一次開花後及時剪去化梗,每枝只留基部兩個芽。經過這樣反覆摘心,能使株形優美,花繁色豔。
喜好強光是康乃馨的重要特性。無論室內越科、盆栽越夏還是温室促成栽培,都需要充足的光照,都應該放在直射光照射的向陽位置上。

四大切花唐菖蒲

簡介
唐菖蒲 唐菖蒲
又名菖蘭、劍蘭、扁竹蓮、十樣錦、十三太保,為園藝雜交種,世界各地園藝品種非常多,我國約有數百個品種。唐菖蒲多為夏秋開花的大花種,但通過栽培,也可在冬春供應市場。
唐菖蒲葉片似劍且挺拔,花序穗狀,通常排成兩列,但側向一邊,每花序着花12—24朵。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單花直徑8—12釐米 ,花色有白、黃、粉紅、紅、紫及五彩。其花色鮮豔、多彩,穗狀花序剛正大方,開花自花序基部逐漸向上,水養觀賞期長。花語——高雅、長壽、康寧
栽培管理
生產上以栽種球莖為主,春季按球莖大小分級,並用70%甲基託布津粉劑800倍液或多菌靈1000倍液與克菌丹1500倍液混合浸泡30分鐘,然後在20~25℃條件下催芽,1周左右即可栽植。病毒侵染嚴重,退化明顯的品種,可採用莖尖脱毒使植株復壯。
唐菖蒲的常規栽培係指自然條件下的栽培,一般選擇直徑2.5釐米以上的種球。種植方式有壟栽和畦栽兩種,栽深5~10釐米。唐菖蒲在抽生第2片葉時,正是花芽分化的時候,對環境因素特別敏感,如遇低温和弱光,則"盲花"數量增多。
一般在整地時,每畝施入氮6~9公斤、磷6~12公斤、鉀7~12公斤。整個生長季節需追肥3次,即在抽生2~3片葉時,花序從葉中抽出時和開花15天后各追肥1次。
唐菖蒲促成栽培,需先打破種球休眠。種球收穫後,在自然條件下,從晚秋到初冬,經過低温影響,才能打破休眠。促成栽培必須人工打破休眠,即種球收穫後,先用35℃高温處理15~20天,再用2~3℃的低温處理20天,然後定植,即可正常萌發生長。如要求1~2月份供花,則於10~11月份定植;若12月份定植,則3~5月份開花。即從定植到開花,需歷時100~120天。促成栽培的株行距為15釐米×15釐米或25釐米×7釐米,每平方米種植種球40~60個。定植後白天氣温應保持20~25℃,夜間15℃左右。
亦可用延後栽培。種球收穫後貯於3~5℃乾燥冷庫中,翌年7~8月份再種植於温室中,管理工作與促成栽培相同。
特徵特性
生物特性 唐菖蒲原產非洲熱帶與地中海地區。喜涼爽的氣候條件,畏酷暑和嚴寒。要求肥沃、疏鬆、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
具體習性蠍尾狀聚傘花序,着花8~24朵,花朵碩大。唐菖蒲喜涼爽、不耐寒、畏酷熱,要求疏鬆、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最適温度白天20~25℃,夜晚10~15℃。唐菖蒲為長日照植物,以每天16小時光照最為適宜。
唐菖蒲地下部分具球莖、須狀根和收縮根。球莖為休眠器官。春天栽種一粒母球,秋天可收得一個或若干個2cm以上的新球莖。球莖扁圓形或卵圓形,球莖的外部包有4—6層褐色膜被,對球莖起保護作用,球莖上有芽眼3—6個,成直線排列,中間的為主芽,旁邊的為側芽。主芽、側芽均可形成新的植株,側芽形成的植株亦可抽穗開花。球莖的底盤周圍佈滿根原基,萌動後形成鬚根。當植株生長具3片葉時,
在母球莖上開始形成新的球莖,在新球莖上又長出多條新根——收縮根。隨着新球莖和收縮根的形成,母球與須狀根逐漸萎縮、乾枯,新的球莖長成後,在新球莖和收縮根之間着生仔球。由於種球大小和品種不同,仔球着生量也不一樣,大紅袍品種着生仔球可達50一70粒,而紫氣祥雲品種只有4—8粒。仔球多數為卵圓形或桃形。庸菖蒲的花莖從葉叢中抽出,穗狀花序,長30—75cm,每個花穗着花8—24朵,通常側向一邊,排成兩列,花冠直徑8一16cm花冠由下向上漸小,花朵由下向上漸次開放。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喇叭形,鐘形等,稍向上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