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

鎖定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是使用比較廣泛而有效的左心室輔助治療方法。其方法是由動脈系統植入一根帶氣囊的導管至降主動脈內左鎖骨下動脈開口遠端,進行與心動週期相應的充盈擴張和排空,使血液在主動脈內發生時相性變化,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中文名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
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適應症
心源性休克、頑固性心絞痛等
禁忌症
中度以上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1)患者術前排空大、小便。
(2)選擇右股動脈穿刺者予腹股溝區備皮。
(3)準備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導管、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機、一次性麻醉手術包、手術刀片、針線包、滅菌治療巾、滅菌方紗、滅菌手套、16號針頭、30ml和10ml注射器、穿刺鞘1套、電極片5個、加壓袋、彈力繃帶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適應證

2.頑固性心絞痛
4.冠心病高危患者的介入治療
5.缺血性頑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7.體外循環脱機
8.心肌頓挫。
9.過渡至其他左心室輔助裝置
10.糾正心臟解剖缺陷手術後的心臟支持。
11.高危心臟患者施行重大非心臟手術。
12.危重心臟病手術前的預防性措施。
13.術後心功能異常或低心排血量綜合徵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禁忌證

1.中度以上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4.嚴重出血傾向出血性疾病(特別是腦出血者)。
5.主動脈、髂動脈嚴重梗阻性病變。
6.不可逆性腦損害。
7.心臟畸形矯治不滿意。
8.惡性腫瘤發生遠處轉移。
9.終末期心臟病不宜施行心臟移植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手術步驟

手術大致步驟如下。
1.為患者行中心靜脈置管,於股動脈放置一根持續心排血量(PiCCO)專用監測導管,中心靜脈導管及温度感知接頭與壓力模塊相連接,動脈導管連接測壓管路,與壓力及PiCCO模塊相連接。
2.測量開始,從中心靜脈注入一定量的冰生理鹽水,經過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血管外肺水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動脈腹主動脈→股動脈→PiCCO導管接收端。
3.監護儀可將整個熱稀釋過程描繪成曲線,再對曲線波形進行分析,得出一參數,再結合測得的股動脈壓力波形,計算出一系列數值。熱稀釋測量需進行3次,取平均值作為常數,以後只需連續測定主動脈壓力波形下的面積,即可得出患者的連續心排血量。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注意事項

1.使用反搏裝置前應按操作手冊的程序先測試該裝置,待運行正常才可插氣囊導管。
2.根據動脈粗細選擇合適的氣囊導管,檢查氣囊是否漏氣。氣囊充氣不宜過分膨脹,氣囊內灌注CO2,能避免氣囊漏氣發生空氣栓塞的危險。
3.穿刺和切開動脈前3分鐘靜注肝素以防凝血。
4.將心電信號和橈動脈波信號輸入反搏裝置的相應接收插口。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術後併發症

1.插管側下肢缺血、插管困難。
2.插管過程中造成主動脈夾層分離
4.穿刺部位感染、導管感染或菌血症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護理

1.術側肢體制動,防止導管脱出。患者體位取平卧位或抬高≤30°。
2.監測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圖形變化,觀察反搏的效果。
3.監測血壓、心率、心律、體温、實驗室檢查結果的變化。
4.每天評估導管置入處的傷口,有滲血或敷貼鬆動時立即更換。
5.若氣囊導管內出現血液,提示球囊破裂,應立即拔管,停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
6.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輔助期間觀察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及時調整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劑量。
7.觀察患者的尿量,如突然鋭減則需要評估是否為導管移位所致。
8.觀察術側肢體的感覺、温度、皮膚顏色、動脈搏動。若温度降低、皮膚蒼白、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則提示可能發生下肢血栓。
9.遵醫囑逐漸減少反搏頻率,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