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主世界

(遊戲《我的世界》中的一個維度)

鎖定
主世界(The Overworld),遊戲《我的世界》中的一個維度,是遊戲開始時玩家所在的默認世界和主要活動空間。主世界下方是名為虛空(The Void)的空曠區域。
它是處於發展階段的維度(平行世界),除主世界之外還有其它的維度,主世界是第一空間。下界(The Nether)是充滿岩漿和攻擊型生物、類似巨型洞穴的空間,而末路之地(The End)則是黑暗、隨處可見末影人的空間。另外還有一個未能加入於遊戲的天域(Sky Dimension),被末地代替,由多個浮空島嶼構成。並且,它是在不添加mod的情況下,存在晝夜交替現象的維度。
中文名
主世界
外文名
The Overworld
オーバーワールド
別    名
通常世界
登場作品
遊戲《我的世界》
最高建築高度
320
最低建築高度
-64

目錄

主世界生成

主世界是一個可以進行建設的三維空間,環繞的跨度為從最高建築高度(320格)一直下降至虛空(-64格)並向每一個水平面方向延伸。
它的生成是通過一個秘密過程中製造多個噪聲地圖來創建不同海拔,主要區塊形狀,和複雜的山地和洞穴系統。
雖然Minecraft是建基於地球的地貌上,但是像不可能形成的模型,如浮島之類,還是可以在主世界中發現。
主世界 主世界 [1]
主世界可以使用太陽月亮的位置來導航,的運動,和星星的運動。 [1] 

主世界環境

主世界地形結構

它的生成是通過一個秘密過程中製造多個噪聲地圖來創建不同海拔,主要區塊形狀,和複雜的山地和洞穴系統。
雖然Minecraft是建基於地球的地貌上,但是像不可能形成的模型,如浮島之類,還是可以在主世界中發現。
主世界可以使用太陽月亮的位置來導航,的運動,和星星的運動。 [1] 
主世界有許多不同的地貌:
山脈
山脈是具有極其陡峭的山的地形。在冒險元素更新之前,在山上能發現各種生物羣系,但從冒險元素更新後,在山脈生物羣系上很難找到其它生物羣系了。山脈成為地形生成的一部分。
浮島
浮島(Floating “islands”)是一種飄浮在空中,不與地面、海洋、山脈和懸崖連接的結構。浮島通常只是在懸崖附近的隨機泥土塊和石頭塊,但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它們會非常巨大,以至於飄浮在半空中,甚至有湧泉和樹木在上面。浮島通常能在山脈和蘑菇島生物羣系被發現,但其實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生成。
海洋
海洋(Oceans/Seas)是由大量的水組成的,每個水方塊都是一個獨立的源頭。海的底部可以高出水平面,以形成荒蕪的小島。在冒險元素更新之前,海洋作為地形生成的一部分,但在此更新後,他們成為海洋生物羣系的一部分。
河流
河流(Rivers)是切穿或分離生物羣系的水流。它們沒有潮流。河流也被當作粘土的可靠來源。在丘陵或山區,若地面高於62層,就會產生乾涸的河牀。 由Notch釋出的首張河流截圖,河邊點綴着一朵巨型蘑菇(注:巨型蘑菇不會在蘑菇生物羣系及黑森林生物羣系以外自然生成)
山丘
山丘是地圖中陸地上隨機產生的地形。由於其生成算法的特性,山丘不會很陡峭,每層總是會有地方可以登上更高一層,這意味着玩家可以一層一層爬上山頂而不必藉助任何工具。不能徒手爬上的山丘是很稀有的。
海灘
海灘通常產生於海洋旁,遍佈於其附近所有的海岸線。它們大致分為兩種:沙灘與沙礫灘。沙石墊於沙灘的沙灘下方,而沙礫灘沒有這樣的支撐,因此有可能會陷進下方的洞穴中。
由於在 Beta 1.8 中地形生成算法的改動,海灘完全從遊戲中刪除。不過,在快照 12w21a 和正式版 1.2 後,沙灘重新出現,但其生成和模樣有所不同。在正式版 1.1 中沙礫灘不會出現。在快照 12w07a 後,海灘的生成有了極大的改進。
盆地
有的時候,地形的表面不會被轉換成其它方塊,而是被直接移除,留下岩石裸露的盆地。盆地一般會被玩家誤認作地形錯誤,但實際上這是特意設置的。遊戲中的盆地與地理學上的“地盾”相似。盆地貌似在森林和平原中多見,有時候盆地中還會積水。
裸岩
草地或沙漠(尤其平坦的地方)中,偶爾會出現一片散亂的地面,其表層的一部分沙子消失,而露出下面的石頭。消失的沙子呈不規則排列,以一點為中心,中心部位的沙子幾乎全部消失,而周圍的比較少。有的情況下只有一半沙子會消失,看起來像是出現了分界線一樣。這種情況很容易被認為是程序錯誤,另外,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採煤場所。
洞穴
洞穴(Caverns)是在地表之下廣泛出現的鏤空結構。洞穴大部分由石頭構成,綴以少量的礦石。
峽谷
峽谷(Ravines)是高而長的裂縫,高度在5-20米左右。峽谷比較狹窄,一般不會超過5米,增加了玩家在峽谷底部認路的難度。峽谷壁會有很窄的突出,稍加修整玩家就可以行走。峽谷可以在任何高度找到,也會偶爾露出地面,形成山谷。這樣的山谷有時候會被水淹沒,從而可以安全進出。峽谷有時會很深,有時候會生成史萊姆,甚至會出現裸露的鑽石礦石。
廢棄礦井
廢棄礦井(Abandoned Mine Shafts)是地下生成的有木質支撐架的礦道,礦道中有斷續的鐵軌延伸。廢棄礦井也是遊戲中洞穴蜘蛛大量存在的地方。玩家如果不插火把不做記號,很容易在礦道中迷失。在 Minecraft 1.2 後,空中生成的礦道會有木地板支撐,而不會只剩下懸空的支撐架。廢棄礦井中的運輸礦車中會出現鑽石和西瓜種子,而西瓜種子只能在此天然出現。除了這些,箱子中還會出現鐵錠、煤炭、鎬和其它有用的物品。廢棄礦井中會出現暴露的煤礦石、鐵礦石、金礦石和青金石礦石的礦脈,甚至會出現鑽石礦石。
要塞
要塞(Strongholds)中會包含許多房間、門和其它元素(這些房間可以使是圖書館、噴泉大廳、類地牢的房間,等等)。石磚、苔石磚、裂石磚、鐵欄杆、門和石台階是組成要塞的材料。要塞中也會有蠹蟲,這是玩家在要塞附近挖掘時必須注意的。要塞中特定的房間中可以找到末地傳送門,有少數末地傳送門框架已經被末影之眼激活(通常為1-2個),但大部分還未激活。在1.9中,末地傳送門框架有極小的幾率全部被激活。 [2] 

主世界生物

生物(Mob)遊戲世界中除了玩家(男性Steve和女性Alex)之外的一類實體(Entity,任何具備動態的對象的總稱)。“Mob”的全稱是“Mobile(可移動的)”,這個術語在遊戲中用於形容能自主移動的有生命形式物體。生物死亡時會冒出一股白色煙霧。這就是生物屍體化為塵土或煙霧的畫面效果。 [3] 
遊戲中,生物有幾個分類:被動型(Passive,不會攻擊玩家)、中立型(Neutral,只有被激怒才會攻擊)、攻擊型(Hostile,主動發動攻擊)、可馴服(Tamable,這些生物可以被玩家馴化)、效用型(Utility,可以被玩家創造並且為玩家服務)和BOSS(擁有鉅額生命值)。其中像殭屍與骷髏這些會在陽光下自燃的生物被視為亡靈生物(Undead)。 [3] 
主世界是在遊戲中擁有最多生物的空間,除了部分生物,其餘的都可在主世界找到:豹貓兔子哞菇魷魚、蝙蝠、北極熊殭屍殭屍村民以及屍殼骷髏流浪者蜘蛛洞穴蜘蛛蜘蛛騎士雞騎士蠹蟲末影人爬行者史萊姆守衞者遠古守衞者、女巫、衞道士、喚魔者、掠奪者 [4]  以及NPC角色一般的村民等等。在攜帶版,有一種與村民相似的生物-NPC [3] 
閃電會對部分被擊中的生物造成影響,例如:在主世界的豬會變成殭屍豬人爬行者可以變成高壓爬行者村民則是變成女巫、普通的馬會變成骷髏馬。雖然這些情況很少發生。
在其它空間也有生物,惡魂殭屍豬人烈焰人岩漿怪凋靈骷髏五種生物專屬於下界(下界傳送門在主世界會在其附近生成殭屍豬人),而末影龍潛影貝只可在末路之地出現。
也有不能自然生成的,例如末影蟎(只能通過末影珍珠傳送幾率生成或末影人瞬移幾率生成),洞穴蜘蛛(只能靠廢棄礦井的刷怪箱生成),凋靈雪傀儡以及鐵傀儡(三者可由玩家親手創造,鐵傀儡可在符合村莊條件的地點(包括自然村莊)自然生成)。
在《Minecraft》,存在着未使用、已移除或有計劃的生物,它們不會在正常情況下出現於遊戲。未使用:巨人豬人,已移除:史蒂夫(生物)、黑史蒂夫野獸小子拉娜人類,有計劃:紅龍。殭屍馬和殺手兔可用指令生成;殺手兔似乎可以用命名牌命名普通兔子產生。另外還有兩個傳言人物-Herobrine [3]  (又稱Him)和實體303。

主世界海拔高度

主世界的地貌隨海拔高度改變 主世界的地貌隨海拔高度改變 [5]
海拔高度Altitude)通常指某一點距遊戲環境底部(海拔高度為 -64)的距離,單位長度為一個方塊的稜長。在遊戲中,海平面所在的方塊層數(Layer)是62,(海拔高度為63);遊戲環境最頂層為319(海拔高度為320)。雲出現在191層(海拔高度為192)。
遊戲定義某個點的Y座標的值是其海拔高度。遊戲中最底一層基岩放置在Y=0之上(其上表面Y=1),而處於遊戲允許的最大高度的方塊,其處於第255層,上表面Y=256。玩家可使用F3鍵查看當前腳底和眼睛所在的Y座標;玩家的眼睛離腳底約1.6方塊高。例如,站在海邊的玩家會查看到自己的腳底座標為Y=63,眼睛座標為Y≈64.6。 [5] 

主世界生物羣系

主世界的生物羣系
主世界的生物羣系(15張)
生物羣系Biome)是Minecraft裏有不同的地域特色,植物,高度,温度,濕度評級的地區。在氣候學和地理學上被定義為具有類似氣候條件的地方,比如植物、動物和土壤生物組成的羣落,它經常被稱作生態系統。在Minecraft中,從萬聖節更新開始,它意味着具有不同高度、温度、濕度、葉子顏色的區域。
一共有21種主要的生物羣系,21種生物羣系變種和19種技術性生物羣系。不同的生物羣系可以很容易地用草地和葉子的顏色以及出現的方塊種類(例如沙漠中的仙人掌針葉林中的松樹)來區分。 [6] 

主世界區塊

區塊(Chunk)是Minecraft近乎無限大的地圖裏面的一段。每個區塊由16×16×256,總計65536個方塊組成。當玩家第一次在主世界時會在其周圍生成區塊,而隨着玩家對世界的探索,相鄰的區塊也會被繼續生成。

主世界亮度

亮度Lighting)在Minecraft裏會影響能見度生物的出現,樹木的生長,以及蘑菇會否留下。光可以由陽光,火把岩漿,使用中的熔爐,和某些其他方塊提供。

主世界虛空

虛空The Void)是生成邊界以外的虛無的空間。在萬聖節更新之前,虛空可在最底一層基岩下看到。曾經,岩漿層生成在第2層,而第1層的基岩被石頭替代,這樣玩家可以在生存模式不通過作弊到達虛空。
玩家只能通過地圖編輯器或創造模式在主世界下方、下界頂部或底部的基岩層鑽洞,或者跳下末路之地,來到達虛空。

主世界世界界限

世界界限(World boundary,也就是“邊境之地”) 是Minecraft地圖可用區域的邊界,存在於 X/Z 29,999,999附近。在1.7.9(正式版)之前,靠近該地區會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例如嚴重扭曲的地形,不正常的卡頓)。

主世界日夜交替

日夜交替Day-Night Cycle)是由白天轉為夜晚或由夜晚轉為白天的過程,主世界是擁有日/夜循環的空間。 [7] 
在白天,太陽將充當源。此光強大到足以殺死殭屍骷髏,令末影人消失和令蜘蛛們變中立。白天生存和保持攻擊性的怪物是爬行者史萊姆女巫。在晚上的時間月亮是唯一的自然光源,但它僅提供一個小光源,使得攻擊性生物能生成。
在主世界中,需時20分鐘。
白天是一天週期最長的一節,歷時10分鐘。
日落持續1.5(1 ½)分鐘。
夜晚持續7分鐘。
日出持續1.5(1 ½)分鐘。

主世界

雲(Cloud)出現在主世界的192層;雖然他們沒有實際的作用。不過,雲總是向西邊飄動,可以讓你簡易的辨識方位。

主世界太陽

太陽
太陽(2張)
太陽(Sun)是一個出現在早上的二維動畫。其在天空中時會照亮所有上層的方塊。當玩家在新地圖出生時,太陽會在黎明時在水平線上升起。隨着時間流逝,它會緩慢地劃過天空,直到滑到水平面以下,同時相對地月亮會升起。
白天大概持續10分鐘左右,期間是草生長蔓延的最佳時期。玩家越深入地下,日照亮度就越低,直到最終完全看不到任何東西。天井或間隙能讓陽光從中照射進地底。

主世界月亮

月 [7]
月亮(Moon)是一個出現在晚上的二維動畫。草或樹苗不會在月光下成長,也不會在月光下衰亡。月亮跟太陽都照亮最上層的方塊,但月光的等級只有4,而太陽光的等級則是15。

主世界

夜晚的星空中,與月亮一起出現的還包括恆星(Star)。 恆星們看起來像小白色的方形並覆蓋在虛空中,在夜晚不斷的移動着。
兩個不同的天氣 兩個不同的天氣
天氣(Weather)是遊戲世界中一種時常發生的環境效果,在遊戲中不常見,但在出現時有很多變化。出現的天氣類型依賴於生物羣系降雪會在較寒冷的生物羣系(針葉林和凍原)中出現,而其它地方會出現降雨。而沙漠則不會出現任何降雨降雪過程。
這些天氣會使得天空更暗,並遮擋住太陽、月亮和星星。天氣一般每7個遊戲天出現一次(不同世界有所不同),並會持續15分鐘。當玩家在牀上睡覺後,天氣變化的計時器會重置。即是,如果在入睡時正在降雨或降雪,醒來後這些天氣就會停止。降雨和降雪可以同時發生。 [8] 

主世界降雨

降雨 降雨
降雨(Rain)是一種暫時的、整個地圖會同時出現的隨機天氣,但在針葉林、凍原與沙漠生物羣系中雨並不會出現。

主世界降雪

降雪 降雪
降雪(Snowfall)是遊戲的元素之一。與降雨相同,它是一種天氣變化。
降雪偶爾發生且只會發生在凍原及針葉林生物羣系裏。它會使其上方無方塊的變成,而且還會在透明方塊除外的所有方塊鋪上一層雪。

主世界雷暴

一道閃電擊中一棵樹;一隻爬行者在森林中蹦跳。 一道閃電擊中一棵樹;一隻爬行者在森林中蹦跳。
雷暴(Thunderstorm)是一種在降雨降雪或乾燥的沙漠期間隨機發生的天氣情況。所有這些天氣變化都適用,雖然由於雷電會出現以及亮度水平會下降到7級,但是雷暴是截然不同的。
即使是在大白天,攻擊性怪物仍可以出現。然而,怪物數量會比晚上少得多,因為它只是勉強黑暗得足以讓它們出現。
閃電(Lightning)是雷暴的一種致命元素。它會在地圖中隨機劈下來,製造出短暫的火災。雖然幾乎大多數都由雨水立即撲滅,但是會點燃木頭和其他可燃物品也是可能的。

主世界自然結構

結構(Generated Structures)是遊戲基於某種算法生成的特定的方塊排列次序。
主世界有着許多不同類型和大小的自然結構,包括地形和建築物。詳情見參考資料: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