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氣化三清

(道教術語)

鎖定
一氣化三清是一個道教術語。
晉魏時道教的重要力量,在江南有三支,除了張天師代表的天師正一天道外,還有茅山派與靈寶派。茅山派這個名字聽起有點土鱉,但換成“上清派”立刻高大上了,供奉的祖師也不是張天師,而是女仙魏華存。陶弘景就是茅山一系的。靈寶派的代表人物是許遜、葛洪一系,這不去説他們。三派的主神大家都明白了吧,上清派供元始、靈寶派就是供靈寶,而正一派還是供原汁原味的老君。上清派這靈感是從佛教來的,當然,從道士的口中説出來也沒啥區別,也就是元始分化出老君,老君下凡成為老子。區別就是先後有差別,次序被顛倒了,現實是老君化為元始,宗教上説是元始變成了老君。而靈寶,從他的另一個名字“太上大道君”,就可以知道其本來面目了。這就是“一氣化三清”的真相。
中文名
一氣化三清
屬性
道教術語
來    源
太上老君

一氣化三清歷史典故

當張天師創立道教後,對於神靈的祭拜本來也是採用傳統的方法,那就是同時尊奉黃帝與老君,至於黃帝在道家的影響可以在莊子的文章中看到。
黃帝的崛起和道家黃老有着密切的關係,經過齊國楚國的大力發展,到了漢代黃老道家鼎盛之時,黃帝正式確定為始祖神。但做為中華共祖的黃帝實在太敏感了,和黃老道家不同新興的道教無力控制這尊大神,於是在後來的宣傳中,黃帝一般是被做為人王成仙的楷模而宣傳的。對老君的信仰則被傳承了下來。
然而當時空轉到南北朝時,道士們忽然發現自己面對一個大敵,那就是佛教。
藉助南北朝的亂世,佛教以“救苦救難”的旗號取得了大發展。這個宗教從思想領域看,遠比道教成熟精妙。佛教一開始傳播就佔了上風,把孱弱的本土宗教道教打得滿地找牙。
道士一看,這不行啊,得頂住,可好漢佔不住人多,自己的主神就太上老君孤零零一個,而佛教橫三世佛豎三世佛不夠又來個五方佛過去七佛……拉幫手吧?問題是黃帝他老人家不樂意了:“你們把俺地位排那麼低,我能出啥力?”
這的確是個問題,但不是還有句話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道教走上了創造新神的路子。當時江南有個著名道士陶弘景,他就動起了腦筋。
那個時代,道教的重要力量,在江南有三支,除了張天師代表的天師正一道外,還有茅山派與靈寶派。茅山派這個名字聽起有點土鱉,但換成“上清派”立刻高大上了,供奉的祖師也不是張天師,而是女仙魏華存。陶弘景就是茅山一系的。靈寶派的代表人物是許遜、葛洪一系,這不去説他們。
三派的主神大家都明白了吧,上清派供元始、靈寶派就是供靈寶,而正一派還是供原汁原味的老君。為什麼叫“原汁原味”呢?因為事實不是老君是元始天尊的化身,相反,元始天尊是老君的化身!
上清派這靈感是從佛教來的,當然,從道士的口中説出來也沒啥區別,也就是元始分化出老君,老君下凡成為老子。區別就是先後有差別,次序被顛倒了,現實是老君化為元始,宗教上説是元始變成了老君。而靈寶,從他的另一個名字“太上大道君”,就可以知道其本來面目了。這就是“一氣化三清”的真相。南宋大儒朱熹認為:“道家之學,出於老子。其所謂“三清”,蓋仿釋氏“三身”而為之爾。佛氏所謂“三身”,法身者,釋迦之本性也;報身者,釋迦之德業也;肉身者,釋迦之真身,而實有之人也。今之宗其教者,遂分為三像而駢列之,則既失其指矣。而道家之徒欲仿其所為,遂尊老子為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僣逆,莫此為甚!”實際上,道教“三清”神靈體系的形成與佛教的“三身”理論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與佛教的“三乘”判教的思想有關。道教借鑑佛教“三乘”的觀念開始於東晉末年的古靈寶經中。南朝至隋唐的上清派,則最終確立了洞真上清經、洞玄靈寶經、洞神三皇經與大乘、中乘、小乘的對應關係。在唐朝前期“三清”神靈體系正式確立之後,道教經教的敍述開始出現一種新的現象,那就是元始天尊(天寶君)、太上道君(靈寶君)、太上老君(神寶君)各説聖道(洞真上清經)、真道(洞玄靈寶經)、仙道(洞神三皇經)。仙道是道教修行的初級階段,是小乘初法。真道又進一步,是中乘中法。聖道則宣説道教的極致,是大乘上法。 [1] 

一氣化三清來源

老君一氣化三清的説法出現在兩晉南北時期,但佛教有個三寶佛 ,所以道教就針對這個弄了三清,三清的概念是唐朝才有的。
自從漢末黃巾失敗,張魯降曹後,曹操令天師部眾北遷,天師道眾逐散佈天下。魏晉時期,由於統治者對道教活動的限制,五斗米道的發展暫時停滯。但是社會上的一些散落各地的天師道教徒仍然十分活躍,漸漸形成了一些新的道派。
雖然當時張魯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但曹操立刻將天師教連根拔起“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户以實長安及三輔”張魯和大批漢中教民北遷到三輔,自曹操令天師部眾遷移,天師教的教徒也從而遍佈天下。於是都功靖治荒廢,羣龍無首。天師教的教團在失去了教主張家還有些凝聚力,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各種分裂而出的新興團體開始快速滋生髮展。特別是魏晉的統一,天師道組織戒律渙散,不斷萎縮分裂成各種小團體。各個團體逐漸壯大就再也忍不住了,因此開始獨立。上清派的祖師魏華存,本是天師道的祭酒,造神貶低太上老君,得以自立。有段時間,甚至認為天師道是“三張偽法,當以革除”。認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師道的“太清”更高,《真靈位業圖》是陶弘景個人和早期上清派的部分觀點,比較混亂,也不為後世道家完全沿用,比如所謂原始天王的説法等等,從他將老子的各種神號區分開來拆分於各階,並作為“下臨萬民”的“太清道主”放在整個七階神系的第四階,僅僅與一些傳説中的著名道士、名臣之列放在一起就看出其故意壓低老子以打壓天師道,實現得以自立的目的。
關於“一氣化三清”這個説法,其實很多道經都有提。至於是誰化的呢?剛才説了,上清崇原始,天師崇老子,所以看到元始天尊一氣化三清的,就差不多是上清派的説法啦,老子一氣化三清的當然就是天師道的説法。

一氣化三清三清形成

魏晉時期道教神仙已十分龐雜,但散亂無序。到了南朝梁代,著名道教理論家陶弘景寫的《真靈位業圖》作為第一個較為系統的道教神譜,開始出現。在這神譜中,陶弘景將神仙分為七個等級,每個等級設一中位,有一個神仙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設左位,右位若干席位,安排諸神。七個等級高低有別,以第一等級為最高,以此分級,秩序井然。各等級除了中位主神外,還有左右諸位神仙,數量各不相等,如第一等級左位29神外,右位19神。第三等級左位50餘神,右位30餘神。這些左右諸神仙,有的是歷史上的帝王、將相或聖人先賢,如第三等級的孔子顏回、莊子、第七等級的秦始皇漢高祖、齊桓公、晉文公、魏武帝、劉備、李廣、韓遂孫策徐庶等。有的是道教著名領袖,如第二等級的魏華存、許穆、許擁是道教上清派的創始人,徐來勒、葛玄是靈寶派的創始人,而第四階次的張陵是天師道的鼻祖,葛洪是道教大理論家。有的是神話傳説人物,如第三階次的黃帝、唐、虞、夏,第四階次的赤松子等等。總之,神譜中各色各樣的人物都有,且大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也有無人知曉的人物,難以考其來源,有的與道教關係不大,像孔子也拉進神譜,顯得不倫不類。除陶的神譜外,還有各種不同的神譜,其結構和內容也互有出入。
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神譜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它奉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金闕帝君等為最高神,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位為最尊,而天師道則尊老子為最高神。三派各行其是,在最高神問題上彼此不完全認同,隨着道教的發展和各派的互相交融,大概在南北朝末期,出現了統一的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的出現,標誌着道教神仙譜系的最終定型。
“三清”尊神的建立,卻經歷了一較長的發展過程。道教初創時,是以老子為其始祖,稱之為太上老君又稱太上道君,尊奉為最高神靈。例如於吉等人所編的《太平經》和張陵等人所造作的道書,皆託名為老君所授,直至北魏寇謙之所撰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和《錄圖真經》以及他的“天師”稱號,皆託名老君所賜。這是包括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內的早期道教的一個共同特點。乃至以後的全真道道統淵源,仍稱太上老君傳於金母,金母傳白雲上真,白雲上真傳王玄甫,王玄甫鍾離權,鍾離權授呂洞賓劉海蟾,呂洞賓授王重陽,重陽授北七真。將全真道統上溯到老子,並尊王玄甫為全真道的始祖。及至東晉中後期上清、靈寶等道派出現後,對道教最高尊神的觀念便發生了變化。這些新起的道派,便不再尊奉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了,而是以元始天王或元始天尊與太上大道君的地位最尊。在這兩派的經書中也提到太上老君,但往往把它擺在一個次要的地位,有些經書甚至把它作為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和太上道君的弟子看待。這種分歧,在《魏書·釋老志》和《隋書·經籍志》對道教的介紹中,便可明顯地看出來。《魏書》卷一百一十四《釋老志》説:“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3]②這顯然是反映了天師道以老子為最高尊神的思想。《隋書》卷三十五《經籍志》四則稱:“道經者,雲有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以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窮桑之野,授以秘道,謂之開劫度人。所度皆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①這明顯是以元始天尊為最高尊神,太上老君也是元始天尊所傳度的弟子之一,代表上清派的思想。
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三個主要道派在道教最高尊神的觀念方面,分歧既然有如此之大,即道教經書既有大中小之分,則造説這些經書的教主也勢必會有先後等級的差別,在《雲笈七箋》卷六《三洞經教部》之《三洞並序》裏即稱:“三洞既降,遂有大小中乘、初中後法三種分別。”③那末,在三洞尊神之間,如何劃分先後等級的差別呢?故道教又有“一氣化三清”之説。在上引《九天生神章經》裏即含有三清皆由道氣所化之意,在《三洞並序》中説:“又三洞之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應用分三,皆以誘俗修仙,從凡證道,皆漸差別,故有三名。”④即是説,三洞的本元,都是來自同一的道氣,只是應用不同,才分為三個不同的名稱。儘管如此,但具體到究竟是由誰一氣化三清呢?則又有不同説法。一種意見是認為,道教的三清是由大羅天的玄、元、始三氣所化而成。如大約為東晉或南北朝初年出世的《太真科》就説:“三天最上號日大羅,是道境極地,妙氣本一,唯此大羅生玄元始三燕,化為三清天也。一日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日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①這種説法,並未解決三清尊神之間先後等級的實質問題,而且還會引來住大羅天的尊神是誰,三清尊神是否為這位尊神所化而成等一系列的問題,故道教通常又有另外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認為,三清是由元始天尊一氣所化,上清派道士多主張之。《三洞並序》引證《業報經》和《應化經》説:“天尊日:吾以道氣,化育羣方,從劫到劫,因時立化。吾以龍漢元年,號無形天尊,亦名天寶君,化在玉清境,説《洞真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聖,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號無始天尊,亦名靈寶君,化在上清境,説《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號梵形天尊,亦名神寶君,化在太清境,説《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②這就説,三洞尊神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時期的化身,三洞經書也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時期所説,這樣對道教各派便不會產生等級高下之分,導致教派之間的矛盾了。不過這很明顯是代表上清派的説法,《隋書·經籍志》採用之。道教的另一種説法是認為,三清是由老子一氣所化,這主要以天師道為代表的道士們的思想。這種思想,其淵源甚早。早在道教正式產生之前,就開始對老子進行神化。東漢明帝(57~75在位)、章帝(76~88在位)之時,益州太守成都人王阜所作的《老子聖母埤》即稱:“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4]①這裏便把老子與道合而為一,而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因而老子也就自然成為造物主,當然也就是至高無上的神靈了。早期道教繼承並繼續發揮了這一思想。在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中便説:“老子者,得道之大聖,幽明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元不在。……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5]②傳為張陵(或張魯)所作的《老子想爾注》,也把老子作為道的化身,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6]③。《雲笈七簸》卷一《道德部》之《總敍道德》引葛玄《五千文經序》説:“老君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窮手無窮,極乎無極也,與大道而輪化,為天地而立根,布氣於十方,抱道德之至純,浩浩蕩蕩,不可名也。……堂堂乎為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稟之得生……故眾聖之所共宗。”④其後南宋謝守灝所撰編的《混元聖紀》、《太上老君年譜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等著作中更反覆地説:“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其隨方設教,歷劫為師,隱顯有無,罔得而測。然垂世立教,應現之跡,昭昭然若日月。”⑤又説:“太上老君,乃大道之宗祖,三才之本根也。”⑥又説:“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萬道之宗,乾坤之根 本,天地之精源。”⑦又引唐尹文操的話説:“老子者,即道之身也,跡有內外不同,由能應之身或異也。”①並稱他“秉生成之柄,鎮造化之原,故在天為眾聖之尊,在世為萬教之主。謂之老子者,道之形也,應既不一,號亦無量,或三十六號,或七十二名。”②又説:“老君在天皇時,號玄中大法師,亦日通玄天師,出《洞真經》一十二部,以無極大道下教人間。在地皇時,號有古大先生,出《洞玄經》一十二部,化人以無上正真之道。在人皇時,號盤古先生,出《洞神經》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無為之道。”③
按照這種説法,則是三洞經書,皆由老子所造作。不僅如此,甚至還説:“老君於三皇時説經,世謂之《三墳》之書,久失其傳,兼累世所説經,多藏瓊室瑤台,或秘龍宮海藏,神真保護,世莫得聞,今所傳者,太山一毫芒爾。”④這就是説,三洞之外的眾多經書,也系老子所造。我們知道,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為最終目的,這是一切道派的共同思想,也是道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天師道一系從東漢以來即將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老子與道是一是二、二而一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因而作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老子,自然也就成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當然也就是道教的最高神靈了。那末,老子一氣化三清之説,也就不言而喻了。但在《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下又有“老君日:夫三洞寶經,皆三清之上道也,吾昔受之於元始天尊”⑤的一段話與全文主題不類,應是宋朝上清派昌盛掌權編輯《道藏》時所添改的觀點。魏晉道教有另兩種創世説存在,一種也就是元始天王創世。另一種是太上老君創世。不過,唐代四川“三寶窟”開始供奉道教神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