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566年

鎖定
丙戌年(狗年
南朝陳天嘉七年,天康元年
北周天和元年
北齊天統二年
西梁天保五年
中文名
566年
外文名
566 AD

566年紀年

丙戌年(狗年
南朝陳天嘉七年,天康元年
北周天和元年
北齊天統二年
西梁天保五年

566年本年年表

大事件
郭彥被拜為民部中大夫。
上生寺由名僧清輝創建於北齊天統二年(公元566年)。
北朝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武帝因宕昌國,吐谷渾騷擾邊境,便派大將田弘率兵攻打宕昌,俘宕昌羌王,攻拔76寨,滅掉宕昌國,並改宕昌國為宕州,設置宕昌郡
公元566年,北周武帝天和元年置北川縣,至今已有1455年的歷史。
公元566年,印度高僧智約將娑羅樹移植到潭柘寺。
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北周大將田弘宕昌國
公元566年,北齊天統二年,在開化寺東甘泉寺處建甘泉寺,傳有“先有開化古大巖,後有甘泉五百年”的民諺。
公元566年,鮮卑大貴族、柱國大將軍獨孤信意識到楊堅前途無量,便把自己14歲的七女兒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堅。
出生名人
蕭皇后唐高祖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635在世,618~626在位),唐朝開國皇帝,漢族。高祖李淵,陝西人,世襲為唐公。靜寧成紀人(今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鮮卑姓大野,字叔德。先世本為趙郡(今河北趙縣)李氏。祖父李虎,西魏時官至太尉李淵生於長安,母為隋文帝獨孤皇后姐。淵累任州刺史,煬帝時,被召為殿前少監、衞尉少卿。徵高麗之役,任督運於懷遠鎮(今遼寧遼陽西北),大業十一年(615年)任山西河東撫尉大使,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農民起義時,時李密瓦崗軍與洛陽王世充正相峙戰鬥,李淵乘機進取關中。十一月攻克長安,建立唐朝。李淵是一個酒色之徒,並無雄才大略。退位後死於635年,時年70歲。
隋煬帝蕭皇后是後梁孝文帝蕭巋之女,約生於天寶五年(公元566年)。愍皇后,蕭姓,隋煬帝皇后。父西梁孝明帝蕭巋,母張皇后。蕭氏出生於二月,蕭氏是楊廣之妻,封晉王妃。
逝世名人
陳蒨陳文帝陳蒨(公元522年~公元566年),大陳世祖文皇帝,一作茜,又名荃菺,字子華。中國南北朝時期陳朝第二位皇帝(560年~566年在位),在位7年,年號天嘉。陳蒨是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長兄陳道談的長子,深受陳霸先的賞識與栽培,更令其總理軍政。後來武帝駕崩,皇后稱武帝遺詔命陳蒨入纂皇統,遂即帝位。陳蒨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這時陳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比較強盛。是南朝歷代皇帝中難得一見的有為之君。公元566年崩,享年44歲,諡號為文帝,廟號世祖。葬於永寧陵(在今南京郊區)。
甄鸞(約公元535-566年)甄鸞,字叔遵,無極(今河北無極縣)人,在北周王朝陳武帝任司隸大夫、漢中郡守。甄鸞信佛教,通天文曆法、撰天和曆法,於天和元年﹝公元566年﹞起被採用頒行。甄鸞對數學很有研究,曾註釋不少古算書,一般認為《五經算術》是甄鸞所作。

566年史料記載

北周改元
五六六年春正月,北周武帝字文邕大赦,改元天和
陳改元
天嘉七年(五六六)春二月,陳文帝陳蒨下詔大赦,改元天康
陳文帝陳蒨卒,太子伯宗立
陳文帝陳蒨(?至五六六),字子華,陳霸先侄。起家為吳興太守。梁末,陳霸先討王僧辯、卻北齊進犯之師,陳蒨皆帥兵助徵,以攻授使持節、都督會稽等十郡諸軍事、宣毅將軍、會稽太守,封長城縣侯。霸先建陳,立為臨川郡王,拜侍中、安東將軍。永定三年(五五九)武帝卒,蒨即帝位,是為文帝。時,各地豪強擁兵一方,文帝封官進爵以籠絡之。後逐一討平起兵為亂的熊曇朗留異陳寶應周迪等,擊敗割據長江中游的王琳,使陳的江山得以穩固。天康元年(五六六)四月,陳蒨病卒。諡文帝,廟號世祖。臨終,文帝恐太子柔弱,不能守位,欲將帝位讓於弟安成王頊,但尚書僕射到仲舉五兵尚書孔奐等仍堅持應傳位太子。當日,太子伯宗即位,是為廢帝。伯宗,字奉業,文帝嫡長子。永定三年(五五九)立為皇太子。
吐谷渾別部附周
周武帝時,吐谷渾與周相睦。保定(五六一至五六五)中,可汗誇呂於元年、五年正月、十一月前後三次遣使贈送方物。天和元年(五六六)五月,吐谷渾龍涸王莫昌率眾來附,周以其地為扶州(今四川松潘)。
周迫降信州蠻冉令賢、向五子王
天和元年(五六六)八月,信州蠻冉令賢、向五子王等據巴峽(今長江中游、奉與巴東之間)反,攻陷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黨與連結二千里。周遣開府儀同三司元契、趙剛等前後進討,不克。九月,又遣開府儀同三司陸騰等討之。令賢在長江南岸據險要,置十城,且遠結涔陽蠻為聲援,自帥精卒固守水邏城。陸騰與眾將定計,先取江南,翦其羽毛,然後進軍水邏。騰部將旬日間拔其江南八城,捕虜、納降各以千計。然後集中力量攻水邏,眾潰,斬首萬餘級,捕虜萬餘口。令賢被迫獲,斬首。水邏既平,陸騰揮師向據石墨城的向五子王,勸降無效,遂進擊,皆擒之,盡斬諸向酋長,捕虜萬餘口。
齊始以士人為縣令
北魂末年國亂政淆,權移於下。縣令多用廝役,士流恥為之,入齊更甚。天統二年(五六六),元文遙遷尚書僕射,對此弊端深惡之,奏言,縣令乃治民之官,請革其選。遂密擇貴遊人家子弟充任,恐其不去,悉召集於神武門外,令趙郡王叡宣旨唱名,厚加慰諭而遣之。齊以士人為縣令長自此始。
趙文深以題榜擢升
趙文深,字德本,南陽宛人。父遐,以醫術進,仕魏為尚藥典御。文深少學楷隸,年十一,獻書於魏帝。雅有鍾、王之則,筆勢可觀。入周,當時碑榜,唯文深及冀雋而已。至江陵書景福寺碑,漢南人士,亦以為工。武帝天和元年(五六六),露寢等殿宇初成,屬文深題榜,因此之功,增邑二百户,除趙興郡守。雖外任,朝中每須題榜,亦使還題書。

566年大事

(1)春季,正月,已卯(初二),出現日食。
(2)癸未(初六),北周大赦全國,改年號為天和
(3)辛卯(十四日),北齊國主到圜丘祭天;癸巳(十六日),在太廟舉行袷祀。
(4)丙申(十九日),北齊任命吏部尚書尉瑾為右僕射。
(5)已亥(二十二日),北周國主在藉田舉行耕種儀式。
(6)庚子(二十三日),北齊國主去晉陽。
(7)北周派小載師杜杲來陳朝聘問。
(8)二月,庚戌(初三),北齊太上皇武成帝回鄴城。
(9)丙子(二十九日),陳朝大赦全國,改年號天康
(10)三月,已卯(初三),陳朝任命安成王陳頊為尚書令。(11)丙午,周主祀南郊。夏,四月,辛亥,大雩。
(11)丙午(三十日),北周國主到南郊祭天。夏季,四月,辛亥(初五),因天旱而舉行盛大的雩祭。
(12)陳文帝生病,台閣等官署的事情,令尚書僕射到仲舉五兵尚書孔奐共同決定。
(13)癸酉(二十七日),陳文帝去世。
(14)乙酉(初九),北齊任命兼尚書左僕射武興王高普為尚書令。(15)吐谷渾龍涸王莫昌帥部落附於周,以其地為扶州。
(15)吐谷渾龍涸王莫昌率領部落歸附北周,北周在他們的居住地區設置扶州。
(16)庚寅(十四日),陳朝以安成王頊為驃騎大將軍、司徒、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丁酉(二十一日),任命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度為司空,任命吏部尚書袁樞為左僕射,吳興太守沈欽為右僕射,御史中丞徐陵為吏部尚書。
(17)已亥(二十三日),北齊立太上皇帝的兒子高弘為齊安王,高仁固為北平王,高仁英為高平王,高仁光為淮南王。
(18)六月,北齊派兼散騎常侍韋道儒來陳朝聘問。
(19)丙寅(二十一日),陳朝把文帝葬在永寧陵,廟號世祖。
(20)秋季,七月,戊寅(初三),北周修築武功等城池設置軍隊。
(21)丁酉,立妃王氏為皇后
(21)丁酉(二十二日),陳朝立妃子王氏為皇后
(22)八月,北齊太上皇武成帝去晉陽。
(23)北周信州的蠻人冉令賢、向五子王等據有巴峽叛變,攻陷白帝城,黨羽連結有二千多里。北周派開府儀同三司元契、趙剛等前後對他們進行討伐,都沒有攻克。九月,北周武帝下詔派開府儀同三司陸騰督率開府儀同三司王亮司馬裔去討伐。
(24)冬季,十月,北齊任命侯莫陳相為太傅,任城王高為太保婁睿為大司馬,馮翊王高潤為太尉,開府儀同三司韓祖念為司徒。
(25)庚申(十七日),陳廢帝陳伯宗到太廟祭祀。
(26)十一月,乙亥(初二),北周派使者來陳朝弔喪。
(27)丙戌(十三日),北周國主巡行視察武功等新城;十二月,庚申(十八日),回長安。
(28)齊河間王孝琬怨執政,為草人而射之。和士開、祖譖之於上皇曰:“草人以擬聖躬也。又,前突厥至幷州,孝琬脱兜鍪抵地,雲:‘我豈老嫗,須著此物!’此言屬大家也。又,魏世謠言:‘河南種穀河北生,白楊樹上金雞鳴。’河南、北者,河間也。孝琬將建金雞大赦耳。”上皇頗惑之。
(29)這一年,北齊賜侍中、中書監元文遙姓高,不久,又升職為尚書左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