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476年

鎖定
世紀:15世紀 年代:70年代 年份:1476年 傳統紀年:明憲宗成化十二年;日本后土御門天皇文明八年(猴年)
中文名
1476年
性    質
時間
歷史年代
明憲宗成化十二年
事    件
線膛槍

目錄

1476年出生

邊貢(1476年-1532年)字廷實,號華泉,山東濟南人,1496年高中進士的他,不但是官至太常丞的明朝官員,更是明朝知名文學家。因為文學理念相近,加上同時尊崇復古文風,因此與李夢陽等人並列為前七子之一。
顧璘(1476年-1545年),字華玉,號東橋,上元(今南京)人。
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世居蘇州吳縣,高祖顧通由蘇州遷上元。少有才名,與同裏陳沂、王韋並稱“金陵三俊”,又與寶應朱應登稱為四大家,亦是十才子之一。
燕山君(???;1476年-1506年,在位期間:1494年-1506年),姓李名?,是朝鮮王朝第10代君主。第11代君主中宗異母兄、第7代君主世祖曾孫,也是朝鮮歷史上第一位廢君。
宗保祿四世,又譯保羅四世(1476年6月28日-1559年8月18日),原名Giovanni Pietro Carafa;於1555年5月23日—1559年8月18日在位。
明睿宗朱祐杬(1476年-1519年),為明世宗生父,明孝宗異母弟、 明武宗的叔父。他是明憲宗第四子、母親是邵宸妃、妻為蔣氏。

1476年逝世

弗拉德四世·採佩什(羅馬尼亞語:Vlad al III-lea ?epe?,1431年11月或12月—1476年12月)瓦拉幾亞大公(1448年,1456年—1462年,1476年11月—12月)。“採佩什”在羅馬尼亞語中的意思是「穿刺」,他被人稱作穿刺公。是著名的吸血鬼德拉庫拉伯爵的原型。尚圓1415年(永樂十三年)-1476年(成化十二年)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一代國王,也是琉球國曆史上第七位國王。1469年(成化六年)至1476年(成化十二年)在位。即位前原名金丸,童名思德金,神號金丸按司添末續之王仁子。約翰·繆勒(Johannes Müller,1436年-1476年),德國天文學家。繆勒是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喬治·普爾巴赫的學生,曾經到意大利學習托勒密的天文學。繆勒後來回到德國,在紐倫堡定居下來後,和他的朋友兼贊助人柏那德·瓦爾特(Bernhard Walther)一起進行天文觀測。兩人一同編印航海曆書,他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者有極大的幫助。

1476年事件

線膛槍
據文獻記載,意大利至遲在1476年就已有螺旋形線膛的槍支。螺旋形膛線可使彈丸在空氣中穩定地放轉飛行,提高射擊準確性和射程。“膛線”英文為refile,音譯為“來複”,線膛槍也因此稱為“來復槍”。17世紀初,丹麥軍隊最先裝備使用了來復槍。但由於來復線製作成本高和從槍口裝填彈藥不便,所以許多國家的軍隊不願裝備使用有螺旋形的槍。
羊泉村
羊泉村
《羊泉村》 《羊泉村》
羊泉村》(1609-1613)是維加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描敍1476年羊泉村人民反抗領主的史實。劇中寫卡拉特拉瓦騎士團隊長費爾南·戈麥斯在駐地羊泉村企圖污辱當地村長的女兒勞倫夏,勞倫夏被青年農民弗隆多索救出。隨後費爾南又破壞這對青年的婚禮,劫走新娘,要把弗隆多索絞死。勞倫夏逃回村中,呼籲鄉親起來抗暴。全村人民起義,攻佔城堡,殺死了費爾南。事後,國王赦免全村人民,把羊泉村收歸自己管轄。劇本取材於15世紀西班牙一次農民起義。騎士團軍官費爾南·戈梅斯是個暴虐好色的貴族領主,在領地上經常欺壓百姓,糟踐民女,激起公憤,村民們拿起武器,殺死了費爾南。國王派法官來到羊泉村辦案,用刑逼供,問是誰殺死了領主,村民眾口一詞回答:“羊泉村。”國王細加考察,瞭解到費爾南不僅在村裏作惡多端,而且背叛國家,想投靠葡萄牙,於是赦免全體村民,並將羊泉村歸國王直接管轄。
劇作家把反對封建壓迫的農民起義與阻撓國家統一的騎士貴族叛亂這兩個歷史事件熔鑄在劇情之中,進而擴大了劇本的社會政治意義,深化了劇本的主題思想。劇本的主要特點在於,劇作家不是把農民寫成愚昧的羣氓,而是把他們塑造成一個英雄的集體。這在十七世紀的歐洲文學中是不多見的。
位於平江路衞道觀前16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初名會道觀,始建於元初,道士鄧道樞所創,地本宋代上官氏廢圃。明初歸於玄妙觀。成化十二年(1476年)主持張復淳重建,嘉靖二十年(1541年)長洲縣令吳世良捐俸修葺,更今名。清康熙四年(1665年)周宏教重修擴建,嘉慶十五年(1810年)再修。光緒十四年(1888年)、1917年和1953年又幾度修繕。
哥倫布與新大陸
公元1476年,24歲的哥倫布向葡萄牙國王建議,向西環行探索通往東方印度和中國的海上航路。當時,許多有學問的教授和哲學家,都譏笑這位大膽的年輕人,説他向西方行駛,只能掉進地球邊緣的深淵,而企圖到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簡直是傻子説的瘋話。

1476年歷史記載

四川播州苗民起義
成化十二年(1476)三月,四川播州宣慰司苗民起義,佔領了天壩、乾地等五十三寨及重安(今貴州黃平南)長官司之灣溪等寨,憲宗詔令巡撫四川右副都御史張瓚撫捕,起致仕播州宣慰使楊輝協理。十一月,張瓚督軍攻破苗寨十六處,斬首四百九十六級,義軍失敗。成化十五年九月,苗民不堪忍受安寧宣撫使楊友之壓迫重新起義,聚至萬人。兵部仍起楊輝統兵剿撫,並敕川、貴兵為助。
李震等破靖州苗六百餘寨。荊誤用流民入禁區者日眾,無法禁陰,乃於鄖縣鄖陽府,增置竹溪、鄖西、白河三縣,連同竹山、上津、房縣屬新府管轄,另增山陽、南召、桐柏、伊陽四縣,分屬他府,流民均編入户籍。始命宦官汪直偵事。餘子俊改任陝西巡撫。在任期間,鑿餘公渠,開通南山道路,直達漢中。
林鶚逝世
林鶚(1423-1476),字一鶚,浙江太平(今温嶺)人,景泰二年(1451)進士,授御史。英宗初出為鎮江知府,頗有治績,調任蘇州知府。成化初遷江西按察使,歷左、右布政使。成化六年(1470)擢南京刑部右侍郎,再轉京師刑部,執法不撓。成化十二年十二月八日病卒,年五十四。嘉靖中贈刑部尚書,諡恭肅。有《畏齋存稿》。
周洪謨著《流民説》
成化十二年(1476)五月,憲宗詔命左副都御史原傑前往荊襄等處撫治流民。右都御史李賓乃將國子監祭酒周洪謨所著《流民説》呈給憲宗。其説曰:東晉時,松滋之民流至荊州,乃設置松滋縣荊江之南,陝西雍州民流聚至襄陽,乃設置南雍州於襄水之側。其後松滋隸於荊州,南雍並於襄陽,迄今千載,百姓相安。今荊襄山谷曠遠,民遭水旱而不能得到賑恤,則轉徒於荊襄之勢必不能禁。不如因而撫定,在其地置官吏,編裏甲,寬徭役,則流民皆可為齊民。驅逐之法誠不可取。憲宗准奏。其後,原傑在荊襄地區設置府縣,為明廷一大患的流民問題方得以暫時解決。
原傑撫治荊襄流民
荊襄流民起義被鎮壓後,明廷企圖以嚴刑峻法和築堡戍守的辦法來防止流民的重起流入,但社會矛盾沒有解決,飢寒交迫的農民入山就食,勢不可止,至成化十二年(1476),在荊襄地區的流民又集聚到數十萬人。同年五月,憲宗命左副都御史原傑前往規劃撫治。於是十一萬三千餘户、四十餘萬流民於當地附籍。十二月,原傑又以襄陽府所屬鄖縣居竹山、房縣、商縣、洛南、上津中,道路四達,且距襄陽甚遠,山林深阻,將吏鮮至,遇事發難以馭制,便拓寬其城,設置鄖陽府,以上述各縣附轄。還置湖廣行都司,增兵設戍。另於西安府增山陽縣,南陽府增南召縣、桐柏縣,汝州增伊陽縣原傑另薦舉御史吳道宏撫治鄖陽、襄陽、荊州、南陽、西安、漢中六府。經過原傑規劃撫治,荊襄流民問題暫時得到解決。
馬昂逝世
馬昂(1399-1476),字景高,一字伯顒,直隸滄州人,由舉人入國子監選授鴻臚寺序班正統二年(1437)拜御史,整飭大同兵備。正統八年升刑部右侍郎,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參贊甘肅軍務,景泰初致仕,景泰五年(1454)起復,總督軍務,前往剿撫兩廣,升右都御史,轉左都御史。天順初掌都察院事,天順二年(1458)遷兵部尚書,後以平曹欽功加太子少保,改户部尚書。成化四年(1468)因被劾賣鹽贖貸而致仕,成化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卒,年七十八,贈少保,諡恭襄。
商輅建言時政
成化十二年(1476)七月二十二日,太子少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商輅等建言時政:一為節財用,二為卻貢獻,三為開言路,四為慎刑罰,五為省工役,六為足軍餉,七為飭邊備,八為重地。憲宗詔令施行。七月二十六日,遣兵部右侍郎馬文升、户部右侍郎程萬里整飭邊備。八月,遣南京户部左侍郎王恕左副都御史巡撫雲南,治太監錢能貪贓通敵之事。
京軍逃亡罪例的制定
成化十二年(1476)七月初九日,英國公張懋上言説:近來京操官軍屢有逃亡缺班者,因處罰太輕,有越演越烈之熱。乞視景泰年間事例,量其逃亡日月長短,或發邊衞罰操、或發遠邊墩堡哨瞭。事下兵部,兵部上言説:京操官軍承平日久,雖存調集之名而無教練之實,加以工役煩多,侵利辱迫,致使逃亡者日眾。但現在與景泰年間情況下同,邊患稍息,因而立法亦不可太嚴,以使其可以常行。凡缺一班者,仍準近例,罰班半年;兩班不到者,發附近居庸、密雲、山海等關,罰班半年;餘各量其久近,發大同宣府等邊衞。憲宗詔命依允實行。
彭誼致仕
彭誼(?-1497),字景宜,東莞(今廣東)人。正統中由鄉舉除工部司務,景泰初改御史,景泰五年(1454)從大學士王文巡視江淮,擢大理寺丞,景泰六年擢為右僉都御史,提督紫荊(今河北易縣西)、倒馬(今河北滿城西)諸關,天順初下遷紹興知府,歷九年,多有惠政,復擢為山東左布政使,入為工部左侍郎。成化四年(1468)改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鎮八年亦有治績。成化十二年七月十五日致仕,家居二十餘年,於弘治十年(1497)九月初九日卒。
董興逝世
董興(?-1476),直隸長垣人。初為燕山右衞指揮使,累遷署都指揮同知,正統中進署都指揮使、京營管操。復擢署都督僉事,充右參將,參加征討鄧茂七起義,以功進都督同知。廣東黃蕭養起義勢不可擋,憲宗急遣董興為左副總兵率江西、兩廣軍前往鎮壓。景泰元年(1450)二月,義軍被董興部屠殺一萬餘人,黃蕭養中箭而死。董興以功進左都督,留鎮廣東。後召還分督京營,與曹吉祥結姻,因“奪門”功封海寧候,未幾充總兵官鎮遼東。曹吉祥被誅,被革爵,發廣西立功。後復爵,總兵宣府。憲宗即位後被罷職,家居十餘年,至成化十二年(1476)十一月十六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