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寶應縣

鎖定
寶應縣,江蘇省財政直管縣 [59]  隸屬江蘇省揚州市,位於江蘇省中部,淮河下游,裏下河地區西部,揚州市北緣,東界建湖縣興化市鹽都區,南接高郵市;西連金湖縣洪澤區,北鄰淮安市淮安區,總面積1462平方千米。 [6]  截至2022年10月,寶應縣下轄14個鎮。 [1]  2022年,寶應縣户籍人口84.85萬人,常住人口67.85萬人。 [9]  政府駐安宜鎮寶應大道88號。 [2] 
秦,置東陽縣。1960年,析寶應湖以西置金湖縣 [6]  寶應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地、國家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示範縣、 [3]  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4]  國家衞生縣城。 [5] 
2022年,寶應縣地區生產總值881.65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3.5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34.1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53.93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10.6:49.3:40.1。 [9] 
中文名
寶應縣
外文名
Baoying County
別    名
東陽、安宜、白田
行政區劃代碼
32102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蘇省揚州市
地理位置
江蘇省中部、揚州市北緣
面    積
1462 km²
下轄地區
14個鎮
政府駐地
安宜鎮寶應大道88號
電話區號
0514
郵政編碼
2258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4.85 萬(2022)
著名景點
寶應湖國家濕地公園
寶應革命烈士紀念館
縱棹園
荷園
火車站
寶應站
車牌代碼
蘇K
地區生產總值
881.65 億元(2022年)

寶應縣建置沿革

春秋,屬吳國。戰國,吳亡屬越國,後越亡屬,楚亡屬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東陽縣,屬東海郡
西漢,東陽先後隸屬東陽郡、臨淮郡。高祖六年(前201年),東陽縣以東地方設射陽侯國。惠帝三年(前192年),射陽侯國除,改為射陽縣。後於東陽縣、射陽縣之間設平安縣,王莽新朝(9一23年),改射陽縣為監淮亭,改平安縣為杜鄉縣,東陽縣如故。東漢初期,恢復射陽縣、平安縣原名。東陽縣、射陽縣、平安縣均屬廣陵郡。東漢後期,因兵爽及自然災害,東陽縣、射陽縣、平安縣俱廢。
三國,寶應地域先屬,後屬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東陽縣、射陽縣。東陽縣隸屬臨淮郡,射陽縣隸屬廣陵郡。東晉義熙七年(411年),原東陽縣、射陽縣境地劃入山陽縣,隸屬山陽郡。南齊永明二年(484年),原東陽縣、射陽縣之地設太清縣、永陽縣、安宜縣、豐國縣,隸屬陽平郡。安宜縣因縣治臨安宜溪而得縣名。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安宜縣西北境置石鱉縣。安宜縣、石鱉縣分別隸屬東莞郡陽平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撤銷石鱉縣,併入安宜縣。先後隸屬吳州江都郡
唐上元三年(762年),境內獲八寶上獻朝廷,上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安宜縣更名寶應縣。
唐、五代十國、北宋,隸屬楚州。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升寶應縣為寶應州,領寶應縣、鹽城縣、山陽縣淮陰縣。宋末,升寶應州為寶應軍。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寶應軍為安宜府,寶應縣隸安宜府。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安宜府,改隸高郵府。
清朝乾隆年間,改屬揚州府
民國期間,先後屬江蘇省淮揚道、江蘇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江蘇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江蘇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於寶應湖西、臨(澤)北地區、運河以東設寶應縣民主政府,先後隸屬蘇中第一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
1949年,仍設寶應縣,隸屬蘇北揚州行政區
1950年,寶應隸屬江蘇省揚州專區(揚州地區)。
1960年初,析寶應湖以西置金湖縣
1983年,揚州市和揚州地區合併,改隸揚州市 [6] 

寶應縣行政區劃

寶應縣區劃沿革

1958年4月,高郵縣閔塔區5個鄉劃歸寶應縣。寶應縣汜水區勝利鄉以及夏集區夏集、友映、蔣莊、營北、趙雍(除黃妙農業社)5個鄉和蘇雅鄉的8個農業社劃歸高郵縣。12月,夏集、王營公社復由高郵縣劃歸寶應縣。 [7] 
2017年,黃塍鎮與江蘇省寶應經濟開發區實行“鎮區合一”管理體制。安宜鎮七里村、金灣村為村和社區合一單位,由江蘇省寶應經濟開發區代管。 [6] 
2019年,安宜鎮設立東方紅社區,仍由寶應經濟開發區代管。 [6] 

寶應縣區劃詳情

寶應縣政區圖 寶應縣政區圖
截至2023年6月,寶應縣下轄14個鎮:安宜鎮氾水鎮夏集鎮柳堡鎮射陽湖鎮廣洋湖鎮魯垛鎮小官莊鎮望直港鎮曹甸鎮西安豐鎮山陽鎮黃塍鎮涇河鎮,另有1個開發區管委會。 [1]  共283個村居(委)會,包括:44個社區,222個村,17個村(居)委員會, [2]  寶應縣政府駐安宜鎮寶應大道88號。

寶應縣地理環境

寶應縣位置境域

寶應縣,位於江蘇省中部,淮河下游,裏下河地區西部,揚州市北緣,介於北緯33°02′46″~33°24′55″,東經119°07′43″~119°42′51″之間。東與建湖縣興化市鹽城市鹽都區交界;南與高郵市接壤;西與金湖縣洪澤區相連;北與淮安市淮安區毗鄰。縣城略呈梨形,射陽湖、廣洋湖環其東,寶應湖、白馬湖繞其西,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最北緣自西安豐鎮崔渡村至南端夏集鎮三洋河村,直線距離47.4千米,東端自廣洋湖鎮團頭蕩至西界山陽鎮順河村西白馬湖中,直線距離約55.7千米。總面積146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979平方千米,佔66.7%,水域面積488平方千米,佔33.3%。 [6] 

寶應縣地形地貌

寶應縣屬裏下河淺窪平原區,古地貌原為大型湖盆窪地在第四紀時,窪地經由江、河、海合力堆積,經歷海灣一瀉湖二湖沼水網平原的演化過程,形成多湖蕩沼澤的地貌特徵。地勢低平受地質構造運動和黃泛影響,地形呈西高東低。以京杭大運河為界分為運西、運東兩部分,地面高程分別為4.8~8.8米和0.5~5.6米。 [6] 

寶應縣氣候

寶應縣,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中沛。春季多東南風,夏季多為從海洋吹來的東南到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盛行乾冷的東北風。年平均氣温14.4度,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6] 

寶應縣水文

寶應縣地處蘇中、蘇北之間,淮河下游,裏下河地區西部,境內以裏運河(京杭大運河淮安至江都段)為界,分為運東、運西兩部分,運東屬裏下河腹部地區射陽湖水系,運西屬高寶湖區水系,裏運河、新潼河為主要過境河流。
寶應縣面積較大的湖蕩有7個:白馬湖、寶應湖、氾光湖、射陽湖、廣洋湖、和平蕩、綠草蕩;主要河流16條,分別是裏運河寶應段、新潼河、大溪河、寶射河、寶應大河、朱馬河、蘆匯河、老潼河、寶曹河、澗溝河、大官河、蘆東河、營沙河、大三王河、山陽東西大溝、運西中心排河等,另外有主要支排河27條,河渠密度平均每公頃佔0.09%。 [6] 

寶應縣土壤

寶應縣土壤肥沃,以水稻土、沼澤土和潮土為主。農田植被佔總面積的53%,林木覆蓋率20.8%。 [6] 

寶應縣自然資源

寶應縣水資源

寶應縣年均水資源總量4.71億立方米,河道、湖泊水容總量1.5億立方米,年平均引水量9.54億立方米。運東地區水資源總量人均1650立方米,可用水資源總量人均870立方米。運西地區水資源總量人均6300立方米,可用水資源總量人均720立方米。 [6] 

寶應縣土地資源

截至2022年,寶應縣共有土地總面積14.62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7.7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1.6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4.5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5686公頃。 [6] 

寶應縣生物資源

寶應縣共有野生藻類植物74(屬)種、維管植物256種(含亞種、變種和變形)浮游橈足類和枝角類動物35種、底棲無脊椎動物28種、魚類42種、鳥類70餘種,境內棲息野生動物以野鴨野雞大雁為多。截至2018年,寶應縣野生藥用植物305種,總藴量3560噸。縣域棲息鳥類野生動物以野雞、野鴨、大雁為多。盛產魚蝦、螃蟹、龜鱉等水產品,水產養殖除常規魚種外,龜、鱉、河蟹、青蝦等特種水產養殖面積佔水產養殖總面積80%,年產量6萬噸左右。野生藥用植物305種,總藴含量3560噸,白朮、紅花、生地、丹蔘、玄胡、澤瀉、薏仁等名貴藥材遠銷省內外。 [6] 

寶應縣礦產資源

地下礦產資源主要有泥炭黏土、鐵錳結核、石油天然氣,境域大部分地區鑽孔內部鑽遇比較完整的第三系地層,是富含油氣的遠景層位。温泉資源豐富,水温高、水質好,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天然礦物質。為硅酸醫療熱礦水,對皮膚、關節、心血管等疾病有醫療保健作用,有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6] 

寶應縣人口

2022年,寶應縣户籍人口84.85萬人,比上年減少1.05萬人。户籍出生人口0.30萬人,出生率為3.54‰;户籍死亡人口0.97萬人,死亡率為11.43‰,户籍人口自然增長率-7.89‰。常住人口67.85萬人,比上年減少0.3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8.51%,比2021年上升0.89個百分點。 [9] 
截至2022年,寶應縣共有少數民族33個,其中,漢族人口85.71萬人、與上年相比減少1.1萬人,佔全縣總人口99.8%;少數民族32個,人口2120人,與上年相比減少19人、佔全縣總人口0.2%。少數民族人口中,以回族、苗族、壯族、土家族、彝族等5個少數民族為主,佔全縣少數民族總人口68.5%。 [6] 

寶應縣政治

縣委書記
縣長
截至2023年12月 [16]  [18] 

寶應縣經濟

寶應縣綜述

2022年,寶應縣地區生產總值881.65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3.54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434.18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353.93億元,增長3.5%。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10.6:49.3:40.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29569元(按常住人口計算),比上年增加7735元。
新登記市場主體12496户。其中,新登記企業(含分支機構)3281户,新登記個體工商户9175户,新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20户。實有市場主體76721户,增長12.1%。其中,各類企業20712户,增長3.0%;個體工商户55613户,增長16.0%;農民專業合作社396個,減少2.0%。 [9]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寶應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9%。從產業分佈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70.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2.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9%。新增列統固定資產投資項目526個,其中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265個。
房地產開發投資項目47個,投資34.29億元,比上年下降14.8%。從投資工程用途來看,住宅投資26.01億元,下降12.3%;非住宅投資8.28億元,下降21.7%。商品房竣工面積42.13萬平方米,下降9.6%;商品房銷售面積48.57萬平方米,下降28.2%。 [9] 
人民生活
2022年,寶應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2元,增長6.2%;人均消費支出21652元,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95元,增長5.2%;人均消費支出23895元,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23元,增長7.5%;人均消費支出23895元,增長4.5%。 [9] 
財政
2022年,寶應縣財政總收入81.61億元,增長0.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48億元,下降2.6%。其中,税收收入17.40億元,下降10.7%,税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71.1%。財政總支出161.24億元,增長17.1%。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0.07億元,增長16.0%。 [9] 

寶應縣第一產業

2022年,寶應縣糧食播種面積169.77萬畝,增長0.2%。其中,夏糧播種面積81.42萬畝,增長近0.1%;秋糧播種面積88.35萬畝,增長0.3%。糧食畝產514公斤,與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夏糧畝產408公斤,增長0.7%;秋糧畝產612公斤,下降0.6%。糧食總產87.30萬噸,與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夏糧總產33.21萬噸,增長0.8%;秋糧總產54.09萬噸,下降0.3%。生豬存欄22.58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20萬頭。生豬累計出欄34.8萬頭,下降7.6%。水產養殖面積36萬畝,下降2.4%;水產品產量15.1萬噸,增長1.3%。
新建高標準農田2.41萬畝。新增設施農(漁)業面積1.7萬畝。生態化改造池塘4萬畝。新增綠色食品12個,有機食品9個。新命名縣級示範合作社10個,獲批市級合作社示範社9個、省級合作社示範社6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9%。有效灌溉面積116.07萬畝,旱澇保收面積101.51萬畝。 [9] 

寶應縣第二產業

工業
荷園 荷園
2022年,寶應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574家,營業收入903.70億元,下降0.2%;利潤總額24.23億元,下降7.4%;利税總額43.02億元,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2%。全部工業開票銷售960.25億元,增長2.3%。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975.24億元,增長10.0%。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產值286.65億元,增長6.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值212.23億元,增長20.6%;金屬製品業產值59.62億元,下降16.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產值52.04億元,增長12.5%;汽車製造業產值41.32億元,增長14.3%;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產值39.49億元,增長22.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產值39.26億元,增長20.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產值36.38億元,增長4.0%。
全社會用電量30.38億千瓦時,增長8.2%。分類別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52億千瓦時,增長34.0%;第二產業17.20億千瓦時,增長4.0%,其中工業用電17.02億千瓦時,增長4.3%;第三產業4.78億千瓦時,增長5.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6.88億千瓦時,增長17.2%。 [9] 
建築業
2022年,寶應縣建築業總產值690.82億元,比上年增長7.1%。房屋施工面積9454.09萬平方米,增長29.5%。其中,新開工面積4454.77萬平方米,增長40.4%。竣工產值681.73億元,增長22.6%。竣工面積3123.01萬平方米,增長19.7%。
截至2022年,寶應縣共有各級各類資質建築業企業288家,其中特級施工總承包資質企業1家、一級施工總承包資質企業8家、二級施工總承包資質企業36家、二級專業承包企業121家。 [9] 

寶應縣第三產業

旅遊業
2022年,寶應縣規劃升級4A級旅遊景區2家,組織創建3A級旅遊景區1家。有序推進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創建2家,通過省市品牌複核驗收旅遊企業3家。舉辦“揚州的夏日”系列文旅活動,吸引線上、線下近50萬縣內外遊客。旅遊收入32.5億元,增長8%;接待國內外入住遊客55.3萬人次,增長8.4%。 [9] 
國內貿易
2022年,寶應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5.06億元,增長2.7%。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61億元,增長15.5%。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限額以上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2.10億元,增長14.2%;限額以上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51億元,增長24.8%。分類別看,糧油、食品類5.32億元,增長31.2%;飲料類0.40億元,增長15.6%;煙酒類2.31億元,增長26.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3.96億元,增長117.6%;日用品3.43億元,增長20.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2.19億元,增長15.7%;中西藥品類2.52億元,增長75.7%;通訊器材類0.14億元,增長21.2%;石油及製品4.37億元,增長23.7%;汽車類3.49億元,下降11%。
組織“煙花三月”雲簽約活動,簽訂外資項目3個,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個。開展“金秋十月”促消費活動,發放汽車惠民券122張,金額50.5萬元,購房惠民券99張,金額99萬元。發展夜市經濟,推動寶應體育公園搭建“黑鳳梨”後備箱夜市平台,對外免費開放,累計吸引24萬人次。 [9] 
對外貿易
2022年,寶應縣實際到賬外資7387萬美元。進出口總額90829萬美元,其中,出口總額76322萬美元,進口總額14507萬美元。對外直接投資額1500萬美元。期末實有外商投資企業108家。 [9] 
郵政業
2022年,寶應縣郵政業務收入18118萬元,比上年增長8.2%。 [9] 
電信業
2022年,寶應縣電信、移動和聯通三大運營公司電信業務收入6.53億元,增長13.6%。移動電話用户72.06萬户,增長5.0%。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31.59萬户,增長13.7%。 [9] 
金融業
2022年,寶應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805.68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住户存款餘額545.4億元,增長18.8%。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646.11億元,增長17.3%。保險機構保費收入17.09億元,增長2.5%。 [9] 

寶應縣交通運輸

S414省道、S331省道、344國道、233國道、S264省道、北京—上海高速公路(寶應段) [10] 鹽蚌高速公路 [8]  穿過寶應境內。
2022年,寶應縣公路客運量69.8萬人、旅客週轉量0.3億人公里,比上年分別下降77.6%、86.1%。公路貨運量385.6萬噸、公路貨運週轉量5.9億噸公里,比上年分別下降42.6%、51.8%;水路貨運量2165.3萬噸、水路貨運週轉量107.0億噸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201.2%、238.5%。 [9] 

寶應縣公路

公路里程
截至2019年,寶應縣公路總里程1935.48千米,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131.9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長度40.3千米,為京滬高速公路寶應段;一級公路長度60.88千米;二級公路長度351.94千米;三級公路長度58.95千米;四級公路長度1356.41千米,等外公路長度67千米。
公路客運
截至2019年,寶應縣營業性公路客運量487萬人次,客運週轉量3.87億人千米。道路客運經營企業1家,為寶應縣汽車運輸總公司,有營運客車69輛(不含城市公交、出租車)、客位3017個。開通客運班線50條,
其中省際班線14條、市際班線29條、縣際班線1條、縣內班線6條,客運班線覆蓋全省13個市及全國5個省(市、自治區)。共有國家一級客運站1座,農村客運站10座,農村候車亭100對。設立城區聯網售票點3家,網絡購票數33.4萬張。
公路貨運
截至2019年,寶應縣公路貨運量624萬噸,公路貨運週轉量11.62億噸千米。共有專業道路貨運企業167家、其中道路化學危險品貨物運輸企業3家;廂式貨車155輛、集裝箱貨車29輛,總噸位2095.86噸;危險貨物運輸車輛52輛,總噸730.57噸。
農村公路
截至2019年,寶應縣農村公路總長1661.05千米,其中一級公路9.67千米、二級公路220.93千米、三級公路58.95千米、四級公路1356.41千米、等外公路67千米。 [6] 

寶應縣鐵路

連鎮高速鐵路穿過寶應並設寶應站 [6] 

寶應縣航運

航道里程
截至2019年,寶應縣航道總長590.34千米。其中,二級航道35.22千米,為京杭大運河寶應段;三級航道4.58千米,為金寶(金湖-寶應)線航道;規劃三級航道39.32千米,為鹽寶(鹽城-寶應)線航道。境內河流六級航道7.58千米、七級航道200.44千米、等外航道303.2千米。
通航船閘
2019年,寶應縣共有通航船閘2座,分別是寶應船閘、寶應中港船閘。寶應船閘為四級船閘標準,全年過閘貨運船隊90支、輪船4619艘,總噸位385萬噸,營運收入149.8萬元。
寶應中港船閘為五級船閘標準,全年過閘船舶25艘、總噸位1900噸,營運收入2000元。
水路貨運
2019年,寶應縣水路貨物運輸量615萬噸,貨運週轉量26.56億噸千米。共有貨運港口碼頭13個,碼頭泊位32個,碼頭總延長2800米,港口貨物吞吐量803萬噸,比2018年增加20萬噸。 [6] 

寶應縣社會事業

寶應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寶應縣共有各類學校(含幼兒園)125所,在校生78808人。普通中學30所,在校生28939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12309人;初級中學25所,在校生16630人。小學35所,在校學生32691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學生3805人。特殊學校1所,在校學生208人。幼兒園58所,在校生13165人。義務教育入學率100%,鞏固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9.77%,學前三年幼兒教育毛入園率99.76%。 [9] 

寶應縣科學技術

2022年,寶應縣獲專利授權2096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19件。發明專利保有數825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2件;新增註冊商標2628件,國際註冊商標5件。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0家、省科技企業上市培育入庫企業1家,獲認定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80家,新招引科技型企業65家。獲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新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34人。 [9] 

寶應縣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寶應縣圖書館 [48]  國家一級文化館:寶應縣文化館。 [52]  國家三級博物館:寶應博物館。 [56] 
2022年,寶應縣升級文體中心5家、新建文化大舞台20個、城市書房2家。組織送文化下鄉188場。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次數8.2次,公共數字文化覆蓋率100%。歌曲《從小康起步》獲得市“謳歌新時代•喜迎二十大”主題原創歌曲徵集比賽一等獎,歌曲《花開吉祥》獲二等獎。小戲《桃樹王》獲省第十五屆“五星工程獎”網絡最佳人氣獎。 [9] 

寶應縣體育事業

2022年,寶應縣新增體育場地面積37.7萬平方米,人均新增體育場地面積0.55平方米,更新升級健身路徑105套。舉辦第三屆(中國•寶應)電競足球嘉年華活動,吸引12個國家和地區的180多名選手參賽。組織參加第二十屆省運會比賽,獲得5.5枚金牌。 [9] 

寶應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寶應縣共有共有各類衞生機構34個。其中,醫院14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鄉鎮衞生院14個,婦幼保健院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監督所1個,衞生培訓中心1個。各類衞生機構擁有病牀3679張,其中醫院擁有病牀2181張。共有衞生技術人員4490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1822人,註冊護士1754人。 [9] 

寶應縣社會保障

2022年,寶應縣新增城鎮就業人數7087人,舉辦網絡招聘會51場,現場招聘會38場,採集各類崗位20237個,轉移農村勞動力1195人。舉辦創業培訓班23期,組織創業培訓940人,支持成功自主創業4343人,扶持農村勞動者自主創業2445人,引領大學生創業406人。 [9] 
2022年,寶應縣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58.15萬人、71.10萬人、7.68萬人和9.81萬人。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徵繳基金2.6億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徵繳基金2.7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205元提高到210元。 [9] 

寶應縣歷史文化

寶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4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將京杭大運河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寶應縣境內淮揚運河段、劉堡減水閘、古邗溝東道碼頭等項目被列為世界遺產點。
截至2022年,寶應縣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114處,其中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7處。寶應捶藕與“鵝毛雪片”藕粉製作技藝、寶應淮劇、黃塍跑馬陣先後申報入選“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寶應縣入選“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34項。 [6] 
魯垛亂針繡
魯垛亂針繡,又名魯垛正則繡、魯垛錦紋繡。始創於20世紀30年代,其針法活潑、以線代筆,線條流暢、色彩豐富、層次感強、風格獨特,採用長短交叉線條,分層加色手法表現畫面。主要分人物、風景、動物三大部分,所繡作品栩栩如生、鮮靈逼真、躍然圖上、呼之欲出,不褪色,不黴變,極具收藏和裝飾價值。
2007年,魯垛亂針繡被列為揚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6] 

寶應縣方言

寶應境內方言除方言島外,都在官話大區、江淮方言區洪巢片範圍內。在聲韻調系統,現代漢語拼音中有23個聲母,寶應話中包括零聲母在內有17個聲母,寶應話n、l相混,不起辨義作用,屬音位的自由變體,在實際口語中以l為主。
運西地區安宜鎮金湖漁業村、氾水鎮金寶漁業村等聚居祖籍為蘇、魯交界處微山湖一帶漁民後裔3000餘人,使用中原官話(蔡魯片),被稱為“侉話”,是寶應縣境內的方言島。 [6] 

寶應縣風俗民情

寶應地處江蘇腹部,揚州北緣,夾於江準之間,民風民俗向以敦厚、樸實載於史籍,民眾崇尚禮節,講究信義,勤勉耕織。縣內民俗風情,既有衣食住行和婚嫁、生育、喪葬方面,也有節慶、禮儀、祭祀等方面。很多風俗已經延續千百年,一部分成為可傳承的良風善俗,另一部分帶有封建迷信色彩風俗習慣逐漸被淡化遺棄。
  • 生產習俗
寶應氣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是全國著名魚米之鄉。歷史上,縣內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小麥、棉花為主,兼產油菜、豆類、甘薯等旱作植物。寶應運西從南到北大小湖泊連綿不斷,以漁業捕撈為主;運東東蕩地區地勢低窪,灘塗資源豐富,以荷藕種植為主,兼以漁業生產。傳統農業、漁業生產力低下,靠天時吃飯,故舊時農業生產活動中有開犁、落谷、開秧門、開刀門等習俗,如開刀門即收割前舉行祭拜土地儀式,祈求豐收。漁業生產禁忌較多,習俗繁雜。隨着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生產方式改變,農業、漁業生產中習俗逐漸淡薄。 [6] 
  • 飲食習俗
寶應縣內傳統主食以大米為主,輔以麪食及其他穀物。副食品主要是豬、雞、鴨、鵝肉,禽蛋,魚蝦,豆製品,荷藕、慈姑,水芹,青菜,菠菜,茄子,豇豆,冬瓜,芋頭等。 [6] 
  • 歲時習俗
寶應農曆傳統節日春節習俗,包括臘月二十四送灶,除夕守歲,過年接財神;元宵節習俗,吃湯圓、點花燈、猜燈謎;二月二習俗,舞龍、“帶活猴”(帶女兒女婿回孃家吃飯);清明節習俗,上墳、祭祖、踏青:端午節習俗,吃“五紅和五黃菜”(“五紅菜”指莧菜、茄子、紅蘿蔔、西紅柿和蝦子,“五黃菜”指黃瓜、黃鱔、黃魚、鴨蛋黃和雄黃酒),吃粽子、劃龍船,家中掛放艾草、菖蒲,孩童頸項掛五色彩線蛋網,手腕戴五彩線手環;七月七習俗,傍晚看巧雲、夜晚看牛郎星與織女星“鵲橋會”;中秋節習俗,賞月、吃月餅、祭拜月亮婆婆;九月初九習俗,賞菊花、吃重陽糕;冬至習俗,吃“驢打滾”(鴨蛋形菜餡湯圓);臘月初八習俗,吃八寶粥;等等。 [6] 

寶應縣風景名勝

寶應學宮
縱棹園
縱棹園(6張)
寶應學宮,位於寶應縣安宜鎮小新橋巷25號,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是古代儒學教官的衙署所在,也是元、明、清三朝地方政府設立的專供生員讀書的學校。是江淮地區現存唯一的格局較為完整的學宮,保存了中國古代儒學建築傳統佈局及歷史風貌,為研究淮揚地區乃至中國古代儒學古建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20] 
寶應湖國家濕地公園
寶應湖國家濕地公園,西依寶應湖,東臨京杭大運河,依林傍湖。土地面積533公頃,水面300公頃,有水杉成片林134公頃,林中常年棲息140餘種鳥類,其中國家一、二類保護鳥類9種。園區生態旅遊突出“水”、“綠”、“野”、“趣”四大主題,分七大功能區。2011年10月公園正式獲批“國家濕地公園”,先後榮獲江蘇省旅遊行業文明、江蘇省單位江蘇精品鄉村旅遊區和江蘇省鄉村旅遊二十強等稱號。 [21] 
蘇中公學故址
蘇中公學故址,位於曹甸鎮金吾莊。民國33年(1944年),在原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的基礎上,創建蘇中公學。由新四軍一師師長、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兼任校長。主要培養區以上幹部,內設政治、軍事、文化等課程,為軍隊和地方輸送了4000多名幹部。1946年5月11日,蘇中公學奉命與雪楓大學、蘇浙軍區隨營學校合併為華中雪楓大學。1997年蘇中公學故址被命名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2] 
寶應革命烈士紀念館
寶應革命烈士紀念館 寶應革命烈士紀念館
寶應革命烈士紀念館,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1976年,2001年6月重建。佔地面積4公頃,分為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青少年教育活動區、綜合服務區四個功能區,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館,華克之紀念館,烈士墓區,祭掃憑弔廣場等,是縣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德育教育基地。 [23] 
寧國寺
寧國寺 寧國寺
寧國寺,始建於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由無塵和尚開山,原址在縣城葉挺路東首,名為寧國教寺,後易名寧國禪寺。大雄寶殿匾額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寺藏明萬曆銅鐘,前後共6處,殿堂樓閣數百間,寺後有千佛樓,主供釋迦。清道光六年(1826年),大雄寶殿毀於大火,古寺瀕臨滅跡。1993年3月,寶應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原城隍廟、萬壽庵舊址上重建寧國寺。 [24] 

寶應縣地方特產

廣洋湖青蝦
廣洋湖青蝦,江蘇省寶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廣洋湖鎮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青蝦養殖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國知名的青蝦養殖重要區域,全鎮現有青蝦養殖面積3000餘畝,已實現“產供銷”一條龍。
2016年,廣洋湖青蝦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65] 
涇河西瓜
涇河西瓜,江蘇省寶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涇河西瓜有“特小蘭”“特小鳳”“黑美人”“抗病蘇蜜”等多個優質品種。以皮薄、味美、甘甜、爽口優良品質被命名為“江蘇省知名農業品牌”。種植面積450公頃,其中集中連片優良品種種植面積240公頃。
2015年,涇河西瓜申報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6] 
寶應湖大閘蟹
寶應湖大閘蟹,江蘇省寶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寶應地處裏下河水網地區,東蕩西湖水面生態資源得天獨厚,自古盛產大閘蟹。寶應湖大閘蟹由“中華絨鰲蟹”蟹苗養殖而成,成蟹肉質細嫩,蟹黃蟹膏肥厚味鮮。成蟹上市每隻重量200克~300克,胸甲寬度為7釐米~8釐米。
2018年,寶應湖大閘蟹獲批“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6] 
寶應荷(蓮)藕
寶應荷(蓮)藕,江蘇省寶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寶應縣是中國荷藕之鄉,地處江蘇揚州北部,是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上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寶應成為一個天然的聚寶盤,已逐步形成了種植、加工、外銷的荷藕產業化鏈條,連續多年奪得荷藕種植面積、荷藕產量、荷藕出口量三項中國第一。寶應蓮藕產品主要為水煮蓮藕、鹽漬蓮藕、冷凍蓮藕、保鮮蓮藕等,產品主要出口到日本和韓國,少量出口到美國和東南亞地區。
2004年07月1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寶應荷(蓮)藕”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13] 
寶應慈姑
寶應慈姑,江蘇省寶應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中國栽培的慈姑按照球莖的形態和顏色可分為黃白慈姑和青紫慈姑兩種類型。黃白慈姑球莖卵圓形或扁圓球形,皮黃色或黃白色,肉質較松,基本無苦味二耐貯性較差。生長較快,抗逆性較差。青紫慈姑球莖近圓球形,皮青色或青色帶紫,肉質較緊密,稍有苦味。耐貯性好。生長速度中等,抗逆性較強。寶應慈姑屬青紫慈姑,表皮青色帶紫,肉色乳白,肉質緊密,入水即沉,熟食鮮美爽口、味苦回甘。
2011年1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寶應慈姑”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4-15] 
寶應核桃烏青菜
寶應核桃烏青菜,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7] 
寶應核桃烏青菜又稱烏塌菜、黑菜,因顏色深綠近黑色、葉面皺褶似核桃而得名,其生性活潑,勃發性較好,於秋冬季節種植,口感柔軟,清香微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清熱利尿,養胃解毒,具有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
2012年12月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寶應核桃烏青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9] 

寶應縣著名人物

錢旭紅
錢旭紅 錢旭紅
錢旭紅,1962年2月19生於江蘇省寶應縣。男,漢族,有機化工專家,中國共產黨黨員,1982年畢業於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校長,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1] 
尹澤勇
尹澤勇,1945.02.14生於重慶市,航空發動機專家。原籍江蘇省寶應縣。中國共產黨黨員。1967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器結構力學專業,現任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及國家“兩機”重大科技專項發動機工程總師。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2] 
陳鑑遠
陳鑑遠,1916年6月出生,江蘇寶應曹甸鎮人,中共黨員。1940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曾任化工部第六設計院院長兼總程師,北京化工學院院長。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院士)。 [66] 

寶應縣榮譽稱號

“寶應湖”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寶應湖”牌大閘 蟹獲“最具影響力品牌金獎”和“最 佳生態獎”。2014年,寶應縣獲評“中國河蟹產業先進縣”。
2015年, 寶應縣獲得“全國甲魚生態養殖第一縣”稱號。 [67]  水生蔬菜以荷藕、慈姑、水 芹菜為主,為“中國荷藕之鄉”“中國慈姑之鄉”和“中國水鮮美食之鄉”。是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
城市榮譽列表
中國河蟹產業先進縣 [29] 
全國產糧大縣 [50] 
中國荷藕之鄉 [30] 
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40] 
第六批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 [46]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43] 
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25] 
第四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26] 
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27] 
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8]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36] 
全國綠化模範縣 [38] 
2006年 [31]  、2013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32] 
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4] 
全國品牌農業示範縣 [33] 
全國有機食品基地示範縣 [3] 
2007年國家園林縣城 [34] 
2007年國家衞生縣城 [35] 
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39] 
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 [47] 
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 [42] 
全國甲魚生態養殖第一縣 [44] 
2021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45] 
2021—2023年創建週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41] 
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 [49] 
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創建單位 [55] 
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 [54] 
第二批江蘇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 [53] 
江蘇省文明城市 [37] 
2020年江蘇省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範縣 [51] 
第三批江蘇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58] 
2016-2020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 [57] 
2022年江蘇省地名文化遺產 [60] 
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61] 
2022年省級耕地保護激勵單位 [62] 
2022年度“15分鐘醫保服務圈”省級示範縣 [63] 
全國陽光體育先進縣 [6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