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荊襄流民起義

鎖定
荊襄流民起義,指的是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發生的陝西、四川、湖廣邊區農民起義。荊襄的流民來源主要宣德至成化年間(1426~1487) 為土地兼併或租税徭役所迫而逃往荊襄山區謀生的農民,又名棚民。
中文名
荊襄流民起義
發生時間
明代成化年間
發生地點
陝西、四川、湖廣邊區
參戰方
官軍和流民

荊襄流民起義事件背景

成化時期不僅朝政荒廢,地方上也並不安寧;邊患內憂屢起。成化時期的邊患主要是韃靼進入河套,不時騷擾北邊自景泰六年(1455年)以來,瓦刺勢力逐漸衰落,韃靼部開始強盛,邊境為擾。河套地處黃河南,自寧夏至偏頭關,延表2000裏,這個水草饒沃的地方一直吸引着韃靼各部,而明廷守備荒廢。因此,至成化元年,孛來、小王子、毛裏孩等部先後進入河套,“掠中國人為嚮導,抄掠延綏無虛時,而邊事以棘。”成化六年(1470年),癿加思蘭、孛羅忽、滿都魯等部又入據河套,明朝廷雖多次派兵進剿,但“敵去輒復來,迄成化末無寧歲”(《明史》卷三二七),並常常深入內地,威脅北京,成為明王朝的心頭之患,每年耗邊費無算。 [2] 
荊襄地區北有秦嶺,南有大巴山,東有熊耳山,中有武當山、荊山,跨連陝西、河南、湖北三省,谷阻山深,人煙稀少,為封建統治的薄弱環節。該地資源豐富,且可逃避賦役,永樂年間(1403~1424)漸有流民進入。宣德至成化年間,流民集結者逾一百五十萬。他們千百為羣,開墾荒地,伐木架棚,流徙不定,故稱棚民。官府視之為“盜賊淵藪”,欲加制裁。 [1] 

荊襄流民起義事件經過

成化元年(1465年)三月,流民首領劉通(號劉千斤)聯合石龍(號石和尚)、劉長子等,在房縣大木廠立黃旗聚眾起義,稱漢王,國號漢,年號德勝,攻略襄、鄧,屢敗官軍。成化元年(1465年),明廷派工部尚書白圭為提督湖廣軍務、撫寧伯朱永為總兵官,會合湖廣總兵李震、河南巡撫王恕入山進討。成化二年(1466年)閏三月,劉通兵敗被擒,死於京師。成化二年(1466年)十月,劉長子、石龍被俘。起義失敗,白圭在流民中推行強制附籍與發還原籍的政策,導致成化六年(1470年)劉通餘部李原(號李鬍子)與小王洪、王彪為首的流民第二次起義。李原稱太平王,攻掠南漳、內鄉、渭南一帶,流民歸附者近百萬。 [1] 

荊襄流民起義事件結果

右都御史項忠受命為總督河南、湖廣、荊襄軍務,挫敗起義軍,俘李原、小王洪等。項忠勒令流民選一丁,戍湖廣邊衞,餘歸籍給田。在官府強行驅迫下,流民不前即殺,戍者舟行多疫死。 [1] 

荊襄流民起義社會影響

朝廷為防事態擴大,於成化十二年(1476年)派左都御史原傑撫治荊襄流民,設置鄖陽府與湖廣行都司,並由都御史吳道宏撫治鄖陽、襄陽、荊州、南陽、西安、漢中六府。流民附籍後,墾闢老林,從事農作,開發藥材、竹木、鐵、炭等資源,荊襄山區逐漸民户稠密、商旅不絕。 [1] 
參考資料
  • 1.    大木廠劉通稱王  .房縣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4-06]
  • 2.    許大齡、王天有,《明朝十六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第1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