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啓臣

鎖定
黃啓臣 [1]  ,1938年1月生於廣東省靈山縣(1965年劃入廣西),1956年靈山中學高中畢業,1961年中山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65年在中山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師從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梁方仲教授,深耕明清社會經濟領域。中共黨員,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中山大學法政學院副院長兼社會學系主任,兼任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國明史學會、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等16個學會的理事和顧問,中國商業史學會對外貿易分會副會長、廣東文史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著有《貨殖華洋的粵商》《澳門通史》《明清廣東商人》等書。與人合編合著了《廣州外貿史》《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梁經國天寶行史蹟》《廣州十三行之一:潘同文(孚)行》《海上絲路與廣東古港》等書。
中文名
黃啓臣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廣西靈山縣
出生日期
1938年1月
畢業院校
中山大學
學位/學歷
碩士
專業方向
歷史學
學術代表作
《黃啓臣文集》系列
《明清經濟史論集》
《澳門通史:從遠古至2019年》
《十四-十七世紀:中國鋼鐵生產史》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黃啓臣人物經歷

黃啓臣近照 黃啓臣近照
1938年1月生於廣東靈山縣(今屬廣西)平山鎮大碰村人。1956年靈山中學高中畢業,1961年中山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65年在中山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師從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梁方仲教授。先後出任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校教員、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明清經濟史研究室主任、法政學院副院長兼社會學系主任。兼任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國明史學會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分會、廣東農史學會、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廣州地方史學會理事;中國商業史學會對外貿易分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國經濟史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民政學會理事、廣州市警察學會顧問、《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嶺南文化研究叢書編委會委員。曾應邀到美國加拿大日本香港澳門等國家長地區訪問、講學和考察。

黃啓臣研究方向

明清社會經濟史、澳門史和社會學史。
黃啓臣訪學 黃啓臣訪學

黃啓臣相關作品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前言
黃啓臣
絲綢之路”一名,在中國古代典籍未見記錄。在《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有“絲綢之路”條目。《辭海》解釋説:
古代橫貫亞洲的交通道路。亦稱絲路。其主要路線:東端起自渭水流域,向西通過河西走廊……等地……約自公元前第二世紀以後千餘年間,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皆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其它的商品以及東西方各種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在整個古代和中世紀時亦多通過此路。絲綢之路……亦有取道海上者,或自中國南部直接西航,或經由滇、緬信道再自今緬甸南部利用海道西運,或經由中亞轉達印度半島各港再由海道西運。絲綢之路在歷史上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
《中國大百科全書》解釋是:
中國古代經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信道。因大量中國絲和絲織品多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簡稱絲路。
絲綢之路不僅是東西商業貿易之路,而且是中國和亞歐各國間政治往來、文化交流的信道。西方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等藝術,天文、歷算、醫藥等科技知識,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等宗教,通過此路先後傳來中國,並在中國產生了很大影響。中國的紡織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制瓷等工藝技術,繪畫等藝術手法,儒家、道教思想,也通過此路傳向西方,或多或少地給某些國家以影響。至今,絲綢之路仍是東西交往的友好象徵。
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的界定更為詳盡,雲:
出(甘肅玉門關往西的商路有兩條:一條是從鄯善旁南山(崑崙山)北麓至沙東,西逾葱嶺到大月氏安息諸國,稱為南道,再往西行可以到大秦(指羅馬帝國)。漢的大批貨物主要就是由這條道路運往西方的。另一條是沿北山(天山)南麓西行,越葱嶺的北部西向,可以到達大宛康居奄蔡諸國,稱為北道,再往西也可以到大秦……這南北兩條商路,是當時中國和中亞、西亞經濟交流的大動脈。因為運往西方的貨物主要是絲和絲織品,所以後來把這條路稱之為“絲綢之路”。
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在“絲綢之路的開闢”一目中,界定大意也是如此,雲:
漢為了發展同中亞西亞南亞各國的交往,修築了令居(今甘肅永登)以西的道路,設置亭驛,便利商旅。根據文獻記載,當時通西域的道路大致為通過河西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到樓蘭(即鄯善),自此分南、北兩道。北道自此向西,沿孔雀河至渠犁(今新疆庫爾勒)、烏壘、輪台、再經龜茲(今新疆庫車)、姑墨(今新疆阿克蘇)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南道自鄯善的?泥城,西南沿今車爾臣河,經且末、?彌、于闐(今新疆和田)、皮山、莎車至疏勒。自疏勒往西,越葱嶺,向西南,到大月氏(主要地區在今阿富汗境),再往西到達安息(即今伊朗),更西到達條支(今伊拉克一帶),最後可直達大秦(羅馬帝國東部)。自疏勒越葱嶺往北,可到大宛(前蘇聯費爾幹勒)、康居(前蘇聯撒馬爾罕)。東漢時,與北匈奴多次交戰,迫使北匈奴西遷,漢遂開闢了新北道。這條信道的路線是:由敦煌向北到伊吾,然後西經柳中、高昌壁、車師前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經焉耆,越天山至龜茲。再循原北道西行抵疏勒。這些溝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稱於後世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從西漢一直到以後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終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為我國與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歐洲國家和人民加強聯繫,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信道。
絲綢之路,有的研究者稱為“皮貨之路”、“瓷器之路”、“絲香之路”;也有的研究者以運輸工具或所經過的地域而名之曰“駱駝之路”、“沙漠之路”,諸如此類。實際上,“絲綢之路”,就是古代東方和西方國家之間經濟、文化交流道路的一個代名詞。
最早提出“絲綢之路”名稱者並非是中國學者。根據公元前4世紀印度孔雀王朝月護大王的侍臣璫胝釐耶着《治國安邦術》所記“奢耶和產生在脂那的成捆的絲”,説明至遲公元前4世紀中國絲可能已輸入印度了。而最早記錄中國“絲綢之路”者,是公元前4世紀的意大利作家克泰夏。但正式提出“絲綢之路”的學術名稱者,則是普魯士(德國)的自然地理學、地質學家李希託芬。他於1860年曾隨同德國經濟代表團訪問、考察包括中國在內的遠東地區,後於1887~1912年期間,陸續出版其五卷本著作《中國親程旅行記》書中,於1887年出版的第一卷談到中國經西域到希臘、羅馬的陸上交通路線時,首次使用了“絲綢之路 ”的名稱,並加詳細的論述。又在一張地圖上提到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但未作闡釋。之後,法國著名漢學家沙畹在其着的《西突厥史料》一書中提出“絲綢之路”有陸、海兩條,雲:
絲路有陸、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為通印度諸港之海道,以婆廬羯泚為要港。又稱羅馬謀與印度諸港通市,而不經由波斯,曾於五三一年遣使至阿剌伯西南yemen與Hinyarites人約,命其往印度購絲,而轉售之於羅馬人,緣其地常有舟航至印度。
1910年,德國曆史學家阿爾伯特·赫爾曼率先接受“絲綢之路”的命題,並把自己的一部專着定名為《中國和敍利亞之間的古代絲路》。但至此時,“絲綢之路”一名仍未被人們所公認和普遍接受。
到了1933年10月21日,以國民黨南京政府鐵道部顧問、“鐵道部西北公路查勘隊”隊長、瑞典斯文·赫定率領的考察隊從北京出發,到西安,經河西走廊,然後沿着羅布泊北岸和孔雀河直至庫爾勒,最後北上烏魯木齊回北京,對“絲綢之路”進行了歷時三年(1933~1935年)的考察,最後編著了三本探險著作:《大馬的逃亡》、《絲綢之路》和《遊移的湖》,稱為有關“戰爭”、“道路”和“湖泊”三部曲,共70多萬字。其中《絲綢之路》一書於1936年在斯德歌爾摩出版瑞典文版;在德國萊比錫出版德文版;1938年在紐約出版英文版;1939年在日本出版日文版,向全球介紹了“絲綢之路”,雲:
絲綢之路全程,從西安經安西、喀什噶爾、撒馬爾罕和塞流西亞,直至推羅,直線距離4200英里,如果加上沿途繞彎的地方,總共約有6000英里,相當於赤道的四分之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