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丕烈

鎖定
黃丕烈(1763—1825),字紹武,一字承之,號蕘圃,紹圃,又號復翁、佞宋主人、秋清居士、知非子、抱守主人、求古居士、宋廛一翁、陶陶軒主人、學山海居主人、秋清逸叟、半恕道人、黃氏仲子、民山山民、龜巢老人、復見心翁、長梧子、書魔、獨樹逸翁等。江蘇蘇州人,清代藏書家、目錄學家。有藏書室士禮居、百宋一廛、陶陶室等。 [1] 
年少讀書,務求精純,所作文章,必以六經為根柢。19歲時補學官弟子,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舉,後屢應會試不果,遂無意科場。嘉慶六年(1801年)擢為直隸知縣,不願就職,援引舊例任户部主事,不久棄官歸裏,杜門著述、校書。平生博學多聞,惟好收聚典籍。其藏書之豐富,為當時東南巨擘,且多精本、善本,尤重宋版;長於校勘 [8]  黃丕烈從二十多歲開始藏書,一直到他去世,共收藏了大約二百多部宋版書和上千種元、明刻本及大量的舊抄本、舊刻本 [9]  是清代“賞鑑派”藏書家的代表人物。 [10] 
概述圖來源: [11] 
紹武、一字承之
蕘圃、紹圃等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蘇蘇州
出生日期
1763年6月21日 [2] 
逝世日期
1825年9月 [3-4] 
本    名
黃丕烈

黃丕烈人物簡介

黃丕烈像 黃丕烈像 [5]
黃丕烈(1763年—1825年),字紹武,號蕘圃、蕘夫,又號復翁,清江蘇吳縣人。少讀書,務求精純;發為文章,必以六經為根柢。嘗仿宋人《春秋類對》之法,摘經語集為駢四儷六之文,以類相從,裒然成編。
年十九,受知學使彭侍郎芸楣,補諸生。
乾隆戊申,舉本省鄉試。禮闈數上不售。大挑一等,以知縣用,發直隸。無意仕宦,乃援例得主事分部,復即告歸,旋丁外艱。性至孝友,父柩在室,會不戒於火,將及寢,則撫棺大慟,誓以身殉,火竟滅。
嘉慶六年(1801)發往直隸知縣不就,有懷才不遇之感而辭官歸,專事收藏、校讎和著述。所藏古今善本、秘本珍本極為豐富,因獨嗜宋本書,自號為“佞宋主人”。藏宋版書達百餘種,專闢一室為“百宋一廛”而藏之,自作有《百宋一廛書錄》1卷。有人作《百宋一廛賦》,他自作註釋,説明版刻源流和收藏傳授。所購之書,按其類別分藏。
藏書室有“士禮居”、“讀未見書齋”、“陶陶室”、“小千頃堂”、“學海山居”、“求古居”、“紅椒山館”、“學耕堂”、“冬蕙山房”等10餘處。
晚年又於玄妙觀前開設“榜喜園書鋪”,以流通書籍。書賈、藏書家雲集。又精於校勘,經他手所校之書,在藏書家、書商界有聲望,學術價值也較高。
1919年繆荃孫編《黃蕘圃藏書題跋》10卷,1933年王大隆編《蕘圃藏書題跋續集》,均為研究版本的參考書。
黃丕烈作品 黃丕烈作品
輯刊有《士禮居叢書》,收書22種,大多數是他所藏較為罕見之書,並附有校勘記。一生與藏書家交往極多,有名者如孫從添顧之逵張燮陳鱣等。藏書之名,與周錫瓚、顧之逵、袁廷檮並稱乾、嘉間四大藏書家。
晚年所藏宋槧元刻、名本佳抄為楊以增汪士鍾所得。其《題跋記》為陸心源所得。原稿被毀,後由潘祖蔭繆荃孫重編成冊。
藏書印頗多,主要有“百宋一廛清賞”、“蕘圃手校”、“天弢居士”、“士禮居精校書籍印記”、“求古居”、“讀未見書齋”等40餘枚。
著有《蕘言》《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錄》《汪本隸釋刊誤》《芳林秋思》等。當代學者姚伯嶽著有《黃丕烈評傳》,1998年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6]  《吳中先賢譜》 蘇 文 編繪

黃丕烈黃氏藏書

黃丕烈肖像 黃丕烈肖像 [7]
平生鮮聲色之好,惟喜聚書。聞有宋元精槧,或舊抄善本,不惜多方購置。久之,得宋刻幾百餘種,顏其藏書之所曰“百宋一廛”。元和顧廣圻為作《百宋一廛賦》,而自為之注。
又築蕘圃,招致四方名宿相與談宴其間。友錢竹汀、段懋堂、程易疇諸先生,與鈕非石、王惕夫交尤善。每獲一書,日夜讎校,研索訂正,有校至三四次若五六次者。故所刻《士禮居叢書》雖寥寥十餘種,率附札記,而得之者幾與“天水”同珍。自著《汪本隸釋刊誤》一卷,辨證頗詳。又著《廣韻姓氏考》未成。道光五年八月(1825年9月)逝世,年六十有三。 [3-4] 

黃丕烈佞宋

“佞宋”是黃丕烈藏書的最大特點。藏書佞宋,始於錢曾。“其書多錢、毛二家之藏,而他姓名本亦間出焉”。“後半歸同縣汪氏士鍾藝芸書舍”,繼而又先後歸藏楊氏海源閣、瞿氏鐵琴銅劍樓、陸氏皕宋樓等,是清代藏書鏈中具有承上啓下意義的重要一環。
如果説標榜“佞宋”並開鑑賞風氣之先者是錢遵王的話,那麼樹“佞宋”之幟並把鑑賞提高到一門學術流派的人就是黃丕烈了。而實際上黃丕烈對宋版書的研究和造詣,……他非但深悉版刻年代等屬於版刻形式的問題,更立足於版本文字的優劣來討論宋本之佳勝。
黃丕烈精於鑑別,經其判明先後,甄別真偽,殆可不鑿而定,因此他被洪亮吉舉為清代“賞鑑”一派藏書家的代表人物,後世以此為特徵的藏書家莫不奉黃為宗。如王欣夫先生評曰:“黃丕烈的流派,先有常熟之張,又分為瞿、楊、丁、陸四大藏書家。”而其餘脈,更有繆荃孫潘祖蔭莫友芝葉昌熾鄧邦述等,影響紛延至今,甚至佔有主導地位。所以黃丕烈的貢獻已遠遠超出他的豐富收藏和精熟鑑賞力。
清嘉慶 顧廣圻撰 黃丕烈注 百宋一廛賦 清嘉慶 顧廣圻撰 黃丕烈注 百宋一廛賦
黃丕烈藏書思想還不只是“佞宋”二字。比如他到晚年轉而重視明本的收藏和研究。
黃丕烈在採用考據學去實施其藏書思想和計劃時,也同時開拓了版本研究、校勘研究和目錄研究的新領域。他對宋元舊本的鑑賞方法和理論,在版本學史上擁有無可置疑的地位。他藏書而校書,守“死校”一派程式。
黃丕烈親手編訂的藏書目錄求古居宋本書目》《百宋一廛賦注》《百宋一廛書錄》等。
長澤規矩也《中國版本目錄學書籍解題》稱黃丕烈於《百宋一廛賦》“自作細注,記各書之流行、行款、存佚”,“可以藏書志觀之”。蕘圃賦注的特點是“注賦”,即其對書的著錄,緊扣賦句,是既起到註釋的作用,又達到目錄的功用。《百宋一廛賦注》於嘉慶十一年刊成,收入《士禮居叢書》。
《百宋一廛書錄》和《求古居宋本書目》是黃丕烈親自編訂的、名副其實的藏書目錄,然而他卻沒有刊行這兩部書目。

黃丕烈適園藏書

張鈞衡字石銘,號適園主人,適園藏書的特點之一就是黃丕烈校跋本。適園以收藏黃跋本一百零一部獨佔鰲頭,比四大藏書家之一的楊氏海源閣還多出兩部。因此,張鈞衡刊印黃丕烈藏書錄的殘稿《百宋一廛書錄》,也可謂是情有獨鍾。
《求古居宋本書目》編成於嘉慶十七年,是黃丕烈當時所藏宋本書目。

黃丕烈後繼藏宋本

自《百宋一廛賦注》刊成後,黃丕烈又陸續收得許多宋本,如殘宋本《中興羣公吟稿戊集》、宋尤袤貴池刻本《文選》等。同時,他也將原藏宋本稍有易出。因此,《求古居宋本書目》收錄了賦後所收的宋本及賦中原有未易出的宋本,共一百八十七種。據粗略統計,黃丕烈在賦後六七年中新收得宋刻又多達七十五種,這確實是個很驚人的數字。我們也因此而知黃丕烈從他三十歲至五十歲的二十二年中,共獲宋刻書二百種。《求古居宋本書目》是一部簡目,只記錄書名、殘存及冊數。書目末附《求古居宋本書目考證》,註明“目有賦無者七十五種”,又註明“賦有目無者十一種”。
《百宋一廛書錄》和《求古居宋本書目》共同反映了佞宋主人黃丕烈收藏宋版書的基本情況,《書錄》更以書錄解題形式反映版本面目,按理説該比《賦注》更有價值,但因此二目刊印較晚,反不如《賦注》知名度高。當然,最具華彩的,還屬黃丕烈的書跋。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記》《再續記》和《蕘圃藏書題識》《續錄》的編集與刊印
黃丕烈在其數十年積書生涯中,經其鑑賞校勘而留下題跋的書,計有九百種以上,一説有千餘部,存世八百餘篇。

黃丕烈藏書輯本及特點

黃丕烈主要輯本

現將主要輯本陳述如下:
黃丕烈題跋《畫鑑》 黃丕烈題跋《畫鑑》
(一)《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六卷。光緒十年潘祖蔭編。據潘序雲,黃氏士禮居藏書散出後多歸汪士鍾藝芸書舍道光中又漸散失,初歸聊城楊氏海源閣,後逸出者入吳平齋、陸存齋之手者亦多。潘祖蔭一叔母嫁與汪閬源長子,因而潘得以從中抄錄黃跋。後又得自吳、陸二家藏本之跋,並繆荃孫等贈送若干。於是按四部排列,編刊此書。卷一經,卷二史,卷三、四子,卷五、六集,凡六卷,收錄題跋二百餘種。此記有光緒十年吳縣潘氏滂喜齋刻本。
(二)《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二卷。繆荃孫編。新收錄蕘圃題跋七十種:經七種、史九種、子十九種、集三十五種。這些黃跋皆由繆荃孫從歸安姚覲元德化李盛鐸湘潭袁芳瑛、巴陵方功惠揭陽丁日昌等處觀書抄錄所得。光緒二十二年,由江標刻印,收入《靈鶼閣叢書》。
(三)《士禮居藏書題跋再續記》二卷。繆荃孫編。補錄黃跋五十種:經二種、史六種、子十九種、集二十三種。據繆荃孫説,此冊補輯在江標借刻《續記》時已編成,江不知有此冊。民國元年,順德鄧實刻印此冊,收入《古學彙刊》第一集。
(四)《蕘圃藏書題識》十卷《蕘圃刻書題識》一卷。繆荃孫章鈺吳昌綬等編。民國八年,繆荃孫合“士禮居題跋三記”,復從烏程張氏適園、劉氏嘉業堂和海鹽張氏涉園松江韓氏讀有用書齋等處抄得黃跋補入。另由章、吳補得若干,總而編纂成此。此編一將刻書題識另卷分出,一則將確知版本流向的藏書處註明。民國八年江陰繆氏刻本。
(五)《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編》。孫祖烈編。民國間上海醫學書局石印本。此編實取前編三記,加上張氏《適園叢書》中的《百宋一廛書錄》。錯誤甚多。
(六)《士禮居藏書題跋補錄》不分卷。李文裿編。輯得前編三記未錄之黃跋二十八種。民國十八年冷雪庵鉛印本
(七)《蕘圃藏書題識續錄》四卷《再續錄》一卷。王大隆輯。大隆字欣夫,原籍浙江秀水,後遷蘇州。生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卒公元1966年。藏書室名“二十八宿硯齋”,著有《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等。此編刻於民國二十二年,與《思適齋書跋》合為《黃顧遺書》。
黃蕘圃題跋與眾不同的最大特點是喜談藏書授受源流和得書經過。餘嘉錫譏之為“賣絹牙郎”,對這種風格持批評或貶責態度的人不少,認為他與骨董商、掠販家無異。其實黃跋的這方面獨特內容和風格還是有意義和價值的。黃跋不僅喜詳述得書經過,而且還盡情地表現自己的心態,以及日常生活起居中的瑣事,多一時興到之語,儘管無規無矩,但讀畢細想,終究還是圍繞着書在談。

黃丕烈品評

當然,黃跋對書本內容的提要、品評和考訂比較忽略,但在學術上仍有較高價值。
其一,集中反映了黃丕烈的版本學研究方法、觀點及理論。比如他判斷、鑑別版本的方法,對宋元舊刻的總體認識,對明刻本、批校本價值的探討,對重本、異本的重視,對稀見古籍的搜訪、利用,都具有無可爭辨的學術意義。黃丕烈是乾嘉學者中把版本研究推上專學的一位頂尖人物。因此,從版本學的學術角度來看,藴含黃丕烈豐富版本學思想的《蕘圃藏書題識》的學術價值,也不是晁、陳二志能簡單相比的。
其二,黃跋對藏書源流的詳細敍述,不僅留下了許多藏書史上的資料,而且還從商品流通的社會經濟領域,為我們研究清代藏書史提供了難得的素材。那些被譏斥為骨董家言論的題跋,如果跳出傳統治學方法的囿限去觀察,就不會以為都是些無聊話了。至於它“可以考百宋一廛散出之書”的功用,就不必贅述了。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