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麻斜

鎖定
麻斜,地理上稱為麻斜半島,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西南部,北連南調,南傍南三島,西面為麻斜海與霞山(西營)隔海相望。麻斜三面環海,海岸線長17公里,總面積20平方公里。 [6] 
湛江市坡頭區麻斜街道包括麻斜村委會、麻新村委會、麻斜居委會共23條自然村。
中文名
麻斜
外文名
Maxie
行政區劃代碼
440804002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湛江市
地理位置
雷州半島東北部
面    積
20 km²
電話區號
0759
郵政編碼
52406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2 萬
著名景點
羅侯王廟、西山村見血封喉樹
車牌代碼
粵G
方    言
湛江雷話閩南語分支)、吳川話
長途區號
0759

麻斜簡介

沒有山,沒有河,卻擁有一片大海;不是島,不是嶼,卻被長長的海岸線包圍。一塊僅有20平方公里的半島地型,像一個初生的嬰兒橫卧在母親懷裏。海風舐舔着它的肌體;海浪觸摸着它的靈魂。這肌體這靈魂,鹹澀的海水磨練着它,澎湃的濤聲洗禮着它。七百多年間,歷史在它身上留下了太多的滄桑痕跡,它,就是麻斜。
麻斜,人傑地靈,源遠流長,擁有一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個市級保護名木古樹。

麻斜歷史沿革

麻斜 早期歷史

南宋末年以前,麻斜一帶地區人煙罕至,草木茂盛。麻斜現今所在地區為俚族部落在麻斜海沿岸所佔領的地方之一,過去有極少數俚族人在此區域活動。

麻斜 麻斜誕生

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王朝在廣東新會崖門港全軍覆沒,福建莆田縣人張蒼顯自動遜位廣東雷州府刺史,3月底,張氏兄弟3家十幾口人在麻斜泊船登岸,發現廣東湛江氣候水土與福建莆田十分相似,並在老家福建莆田在早已被元軍屠城攻佔的歷史情況下,讓張姓兄弟從此與湛江結下不解的因緣,並且讓張姓從此肇基粵西,他們既是進入此地最早的張姓人士,也是最早開發了麻斜方園幾十裏處女地的粵西前人。有資料顯示,生活在這個地域,人數又較多的百姓家居民,如陳、黃、林等姓,是遲了100多年到300年不等,才聚居而來的。

麻斜 明至清代

麻斜碼頭,1903年 麻斜碼頭,1903年
麻斜屬廣東省高州府吳川縣南一都所轄。清朝時期,清政府在麻斜西南海岸設有炮台,用以攻打海賊及可疑進入海灣的外國船隻,麻斜自然村之一的海邊小漁村炮台村因此得名。清末時期的麻斜炮台村是三面環海的小半島,村南是一條至內陸3公里的海河,河寬200米到500米,對岸是麻斜安鋪村。村西北是寬闊的海灣,村南海面有南三、東海等島,當地長輩將南三與東海島之間的海面稱為廣州灣門,是進出海灣的門户,將島稱為洲。

麻斜 廣州灣租界地時期

法國佔領時期
1898年4月22日,法國殖民者侵佔廣州灣,最早據點設在南三島的廣州灣村坊附近的紅坎嶺。因南三是十個連島,水陸交通不便,出入內陸很困難。法國駐軍根據海灣和陸地的交通優勢和擴展地盤的需要,把第一個兵營據點建在麻斜,號稱‘東營’並建立麻斜市。 [13] 
廣州灣時期的相片
廣州灣時期的相片(7張)
1900年,法租借地廣州灣最初的行政首府,選址設在麻斜(Ma-Tché)。麻斜大致呈由北向南延伸的狹長海角地形,麻斜三面臨海,法國侵略者給西南部突出的海角標記為“尼維角”(Pointe-Nivet)。
佔領初期,法殖民當局在麻斜建立總公使署、建兵營、監獄、法式學校、銀行,並嘗試開拓商業。
在侯王廟前100米的沙灘上建一條廣州灣最早的水泥街道,從越南招來民工,運來材料,修建碼頭和公路,從村邊建一條直達吳川中山鎮的公路。人們還習慣叫炮台村為東營村。
麻斜最初的建設似乎頗有成效,英國記者坎寧安(Alfred Cunningham)稱讚麻斜“居住區和商埠佈局十分出色”。但是,法國人最終放棄在麻斜建城,放棄的原因被歸咎於麻斜鄉民的抵抗,而事實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經濟角力失敗不可輕視。白雅特城以北十幾公里的赤坎商埠自清初以來持續繁榮,潮州、廣府等商人羣體以五大會館的形式維持商埠秩序,法國人在廣州灣的商業野心,不可避免地使其與赤坎的華商產生競爭。麻斜海角易遭受颱風等災害打擊,法國人開闢商埠的過程並不順利。而赤坎位於海灣深處,港口條件較好,更易於溝通內陸腹地。
除與赤坎之間的競爭外,法國人在麻斜的建設還面臨與本土鄉民的摩擦問題。麻斜張氏宗族勢力強盛,牢牢掌握着渡口的收益權屬。法國人意在麻斜徵收土地並開展大規模建設,損害了本土居民的利益。1902年6月,雙方因徵地爆發嚴重衝突。一番對峙後,法國決定放棄麻斜,將行政機關遷往坡頭,1912年遷往白雅特城。 [8] 
1940年,法國本土淪陷,日軍增派間諜監視法租借地廣州灣,嚴防物資經由廣州灣租借地進入中國內地。
日本佔領時期和日法共管時期
1943年2月,日軍侵佔廣州灣,麻斜同時進入日本佔領時期。其行政機構仍保持法國佔領時期所設置不變。
迴歸時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法國交回廣州灣。國民政府將廣州灣改名湛江,麻斜結束了長達45年的法、日佔領時期。

麻斜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2月19日,麻斜解放。
1950年4月,湛江市人民政府設置潮滿、新鹿、通平、東海硇洲、濱海等6個區,麻斜劃入濱海區。
1951年,麻斜被劃歸潮滿區管轄,分為麻斜、麻新兩條行政村。
1954年1月~1956年10月,撤村建鄉,建立麻斜和麻新2個鄉。
1956年11月~1958年10月,麻斜和麻新2個鄉合併為麻斜鄉,仍屬潮滿區管轄。
1958年10月,麻斜鄉劃入坡頭人民公社,分為麻斜、麻新2個生產大隊。
1961年,麻斜、麻新2個大隊劃入海頭人民公社管轄。
1983年9月,撤消海頭人民公社,麻斜、麻新劃歸霞山區管轄,分別改為麻斜鄉、麻新鄉、炮台居委會,同時將原麻斜大隊的非農人口劃出成立麻斜街道辦事處(股級)。
1984年6月,麻斜、麻新2個鄉,炮台居委會、麻斜街道辦事處劃歸坡頭區管轄。
1985年5月,麻斜街道辦事處升格為科級,下轄麻斜、麻新2個村委會和麻斜居委會。
1991年9月將張屋、黃屋管理區併入麻新管理區。
1999年8月,撤銷管理區,恢復村委會。 [9] 

麻斜名字由來

據專家推測,麻斜,此地名來自古越語,為海邊村之意,但並無考證。
裔出莆田 ,支分閩水 裔出莆田 ,支分閩水
對於麻斜,很多人自以為耳熟能詳的地名,也不知其竟有如此詩意的出處:南宋末年進士,皇上親選之翰林,雷州刺史張氏始祖張蒼顯在擇麻斜為其安居的風水寶地時所曰“麻生而斜,此地可稱麻斜”,靈感取自“在東南海風中,搖曳的蓖麻枝杆向着西北方向傾斜,勃然盛長着的畫面”。 [11] 

麻斜行政區劃

麻斜村委會
井頭
西山
山尾
山仔
茨角
安鋪
煙樓
煙樓仔
北海仔
大頭嶺
新村環
渡仔
赤後
-
-
麻新村委會
張屋
黃屋
田頭仔
大麻瑤
麻瑤仔
調東尾
山坡裏
垉城
-
-
麻斜居委會
炮台
新屋仔
- [4] 
-
-

麻斜地理位置

麻斜在湛江市中的位置
麻斜在湛江市中的位置(2張)
麻斜街道(北緯21°12′,東經110°26′)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南部,東連坡頭鎮,西隔麻斜海與霞山區(西營)相望,南隔後海與南三島隔海相望,北接南調街道,總面積2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7千米,海灘塗面積620公頃,耕地面積623公頃。 [6] 

麻斜地理環境

麻斜 地形地貌

麻斜的地形屬海積平原地形,地勢平坦。耕地土壤以沙質碎石紅土為主,水田多是圍墾海灘。轄區沒有河流、水庫、山塘,農業灌溉靠打機井抽取地下水。 [9]  麻斜由一個半島組成,半島部分東、西、南三面臨海,地勢較為平緩,無明顯峯谷。

麻斜氣候

麻斜的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麻斜位於北迴歸線以南的低緯地區,三面臨海,終年受海洋氣候調節,夏無酷熱,冬無嚴寒,冬暖夏涼氣候温和。

麻斜社會

街道辦駐麻斜街,轄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3個自然村。城區面積1平方公里,只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麻斜街道。
街道辦內的“羅侯王廟”被列入坡頭區旅遊景點,交通便利,往南是麻斜碼頭,搭乘渡船約10分鐘便可到達湛江市霞山區。街道辦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香附子 [7]  、番薯、木薯、花生、蔬菜和各種亞熱帶、熱帶水果等。耕地6563畝,其中旱坡地3260畝,水田3303畝,林地1118畝。建區以後,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和禽苗孵化業。工業發展緩慢,規模以上的企業只有麻斜船廠。

麻斜文化

麻斜傳統文化

麻斜傳統習俗
湛江麻斜一帶及鄰近的湛江吳川的農村每年都會舉辦年例,麻斜各地舉辦地年例的時間各不相同,集中在過春節的農曆正月。湛江的“年例”是由元宵節衍化而來。自漢唐以來,中原文化習俗逐漸滲透粵西大地,與本地習俗慶祝豐收、祈禱祭祀日子結合後,逐步演變成現今隆重熱烈、是極受重視的民俗節日。仍保留年例這一習俗的湛江麻斜人會在過年後不久各自的年例期忙碌起來。
年例 年例
正月十五元宵夜麻斜海上廟會,船隊載着燈籠、羅侯王塑像舉行海上祀拜祈福活動,巡行於港內,待到吉時,一邊的小船點燃了爆竹遊神隊伍會把抬着神走進海里,接受海水的沐浴。海港兩岸圍觀、參拜者人山人海,場面非常壯觀。抬着神轎快步急走,同時左右擺動神轎這時村民們要抓住時機上前燒香上香為新的一年祈求好運。
每年當羅侯王廟會活動的高潮環節,村民們都要抬羅侯王神像到海上巡遊一番,體現了典型的海洋文化傳統
麻斜遊神 麻斜遊神
舞鷹雄起源於清朝末期,是國內一百多種動物舞蹈中的“稀貴珍品”。麻斜張屋村自古農耕漁獵,水道縱橫,民風淳厚,健身習武,蔚成風氣。張屋舞鷹雄已有百多年的延承,其一雄四鷹爭鋒相鬥,在四張八仙台上角逐釆青,頗具特色。”鷹雄文化傳承,以武術為基礎,融舞蹈的跳躍動作、音樂的旋律和雜技的驚險於一體。
舞鷹雄 舞鷹雄

麻斜文化遺產

麻斜海上廟會 麻斜海上廟會
麻斜羅侯王廟會被列入廣東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羅侯王廟是麻斜民眾為恭祀歷史英雄人物朝列大夫、化洲路總管宋朝名將羅郭佐一家四代人和和麻斜先烈張友明為國捐軀的廟宇。
每年農曆正月初十、二月廿二廟會的當天,香客、遊人都超過十萬人,正月十五元宵夜海上廟會,船隊載着燈籠、羅侯王塑像舉行海上祀拜祈福活動,巡行於港內,海港兩岸圍觀、參拜者人山人海,場面非常壯觀。近年香客、遊客超過十個萬人次,是粵西地區罕見的宗教文化祀拜祈福場所
對羅侯王的敬仰,是麻斜人對英雄的崇拜,紀念英雄、尊崇英雄、維護英雄,也凝聚了對祖國的熱愛,捍衞着民族尊嚴。麻斜人不做五月初五,而做五月初四也有一定關係。
2012年,“麻斜羅侯王廟會”被列入廣東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七百多年來,麻斜的廟堂紀念着保國愛民、戰功顯赫的英賢,同時廟會作為傳統民俗活動一直傳承下來,在民眾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親和力與凝聚力,保守着堅強不屈的海洋民族精神底線,是一份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麻斜文物古蹟

麻斜文物古蹟
麻斜張氏大宗祠
麻斜張氏大宗祠於明朝永樂十二年修建,已有598年曆史。宗祠坐北向南,佔地724平方米,建築面積540平方米。宗祠分內、中、前三進,內進安放太始祖張日星(宋狀元、任江南節度使)、始祖張蒼顯(宋進士,任雷州刺使)等的靈牌。解放戰爭時期,宗祠是南路黨組織和本地革命者開展革命活動的據點。1992年,宗祠又掛上“麻斜革命老區文化室”牌匾。 [2] 
麻斜張氏大宗祠 麻斜張氏大宗祠
羅侯王廟
羅侯王廟,紀念着保國愛民、戰功顯著的英賢,是湛江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粵西道教文化中心,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於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麻斜人感於羅郭佐羅郭佐一家四代人和張友明惠福於民,保家衞國英勇壯烈犧牲的事蹟,立廟恭祀,奉尊羅郭佐為羅侯王。 [12]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法軍侵佔麻斜,農曆五月初四,麻斜青壯年一千多人聚集羅侯王廟誓師抗法,將羅侯王廟作為戰鬥的指揮中心,最後終於取得勝利,成功地捍衞了民族的尊嚴。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羅侯王廟又成為支援前線的活動據點,為湛江市的解放作出了貢獻。 [2] 
羅侯王廟 羅侯王廟
古樹見血封喉樹
麻斜西山村一棵樹齡600多年的國家一級保護古樹“見血封喉樹” 。樹高30多來,樹幹胸圍需四人拉手合抱,樹冠猶如一片綠雲浮在半空,據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專家鑑定,這棵樹是湛江地區最大、最古老的見血封喉樹,樹齡600多年,屬於罕見的國家珍稀重點保護樹木,2004年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定為一級保護古樹。村中還有一棵100多年的小葉榕,一棵200多年的四季青,還有百年樹齡以上的山竹公和古榕幾十棵,也同是國家保護的“珍物”。
麻斜見血封喉樹 麻斜見血封喉樹
井頭古井
麻斜井頭村保存完好、現還在飲用有700年以上歷史的著名方形古井建於明永樂年間的古井,其水甘甜醇和。井旁有一造型獨特被神化膜拜的,清乾隆年間的古石狗,俗稱“石狗公”,保佑路人出入平安。
井頭古井 井頭古井
麻斜張氏陵園
位於麻斜井頭村,葬有“皇天浩命”夫人碑記在內、葬有宋朝進士中憲大夫號陶源公麻斜張氏太始祖張日星,始祖、南宋雷州刺史張蒼顯等9人,始建於南宋德佑二年(1240年)的張氏宗族陵園,佔地面積1814.67平方米。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春,廣州灣法當局要在麻斜一帶建花園及商埠,強令張氏子孫限時遷移此墓園,當地村民1000多人誓死抗爭,與法國當局發生流血衝突,法當局被迫取消強遷行動。同年6月,張氏族人特刻石碑兩塊,紀念此事,一塊立園地上,一塊埋陵園下。陵園民國27年修葺,1968年石碑及外圍建築被毀,1996年重修。張氏陵園被列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對象。
麻斜張氏陵園 麻斜張氏陵園
麻斜小學
麻斜小學是湛江市第一所完全的農村小學,成立80多年來,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張明西提議利用宗族財產在麻斜開辦小學並得到族人支持,從而於1933年秉承先祖教育興邦的遺訓,在張氏大宗祠堂辦學供麻斜子孫開辦學校,名為麻斜小學。也許是為了避嫌,該校拒絕開設法文課,以英語取而代之。農村孩子入讀,學費全免。 [3]  抗日戰爭時期,張炎將軍(也是麻斜張氏後人)為麻斜小學題寫“救國新基”四字。21世紀10年代遭遇颱風天,建築倒塌,已拆除。
麻斜小學 麻斜小學
新村環原始生態林
這裏保存的次生生態森林面積70多畝,是典型的天然農村次生生態林,已被坡頭區設為生態保護區。這裏不但有金剛藤夏枯草百花草飛機草,紅棉木、鴨腳木、潺膠木、苦楝木,竟然還有不少千年的和順木和火煉木、鶯歌木、杜英、胭脂木,構成了一片龐大的天然生態林。次生生態森林是湛江本土植物基因的寶庫,是中藥藥材的生產基地。這片次生生態林原來有100畝左右,大概有近百種鳥類棲息。據介紹,新村環村很早以前就成立了護鳥隊,為了保護這片森林和這些鳥類,村民們不分晝夜輪流巡邏,堅決不賣一棵古樹,無怨無悔地守護着大自然的這座寶庫。 [15] 
新村環原始生態林 新村環原始生態林

麻斜人口民族

麻斜人口

麻斜户籍人口約1.2萬人,其中張姓人數最多,佔總人口的94%。麻斜後裔還有200多人是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同胞。

麻斜民族

2000年,漢族11622人,佔總人口99.75%,11個少數民族共有29人,佔0.25%,分別是蒙古族3人,回族6人,藏族1人,苗族2人,壯族3人,侗族1人,瑤族1人,哈尼族3人,佤族3人,拉祜族3人,土家族2人,另有未識別民族1人。 [9] 

麻斜歷史故事

麻斜 麻斜開拓史

麻斜,這個地名到2017年已有739年曆史了。南宋末期,福建莆田縣人張蒼顯,公元1265年考中進士,進入翰林院當文官,公元1269年,臨危受命,任廣東雷州府刺史。他領導雷州人民,經過艱苦的鬥爭,終於把危害雷州人民多年的倭寇囂張氣焰鎮壓下去,當他靜得下心,到雷州府各地巡視的時候,已經是公元1276年初,春暖花開的時候了。
寒冬剛過,但南國大地已是一派盎然生機。那天行船到達湛江港(霞山地段海灣大橋一帶)的東側,張蒼顯抬頭東望,只見百里平坡緩嶺,荒草萋萋、樹叢簇簇。海風潮潤,野花吐豔,萬頃綠草在海風中猶似波浪翻卷。自由自在翱翔的海鷗不時飛到草地上空,以為那裏也是魚翔的淺海。張蒼顯偕眾人在草地上穿行,碩大的山鼠在腳下鑽來躥去,山坡傳來陣陣山雞的啼鳴。鷂鷹在天空飛來蕩去,不時衝到草地上叼走獵物。徜徉了一個時辰,聞不到人聲,見不到人影。張蒼顯認為,草木茂盛,證明水土旺,試着種幾棵蓖麻,倘若蓬勃如許,也是生靈居住的地方啊。仕途匆匆如過客,田園能養百代人。既然兩位胞弟不遠千里投奔而來,粵西氣候水土與老家福建莆田十分相似。天公有意,造訪登臨也未可知也。張蒼顯這一併不刻意的行動,讓張姓兄弟從此與粵西結下不解的因緣,並且讓張姓從此肇基粵西,發展到如今,成為泱泱大族。 當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皇朝在廣東新會崖門港全軍覆沒,張蒼顯自動遜位,同雷州人民依依惜別時,他第一時間想起了3年前,曾經造訪過湛江港東岸那百里荒原。這一年,張蒼顯39歲,已有3個兒子:張洞微、張洞淵、張洞玄;他的兩個胞弟張蒼富、張蒼誠,也都分別有了妻室兒女。那年3月底,張氏3家十幾口人在此泊船登岸時,孩子們問道,這裏叫什麼地方啊,人影都不見一個。張蒼顯對孩子們説,渾沌初開,乾坤始奠,千萬年以來恐怕從來沒有人類生靈到此居住過,所以一直是山雞、狐狸、田鼠、活動的天堂。3年前,曾向漁民打探過這亙古荒原地名叫什麼,他們也説不出來。
張蒼顯轉身一望,3年前種下的那幾棵蓖麻,老枝枯萎了,又長出嫩綠的新枝,蓬勃茂盛,也快有一人高了,在東南海風的長期作用下,搖曳的枝杆毫不例外的向着西北方向傾斜。張蒼顯找到了靈感,對孩子們説:“這個地方名稱就叫‘麻斜’吧。”他的後人把開基祖給這塊地取名‘麻斜’的趣事,記在了粵西張氏的族譜上。
麻斜,這片瀕臨湛江港灣的古老土地,現代繁榮取代了735年前荒涼落寞的景像,是張、陳、黃、林等多個百家姓氏的居民,通過了幾百年的開拓,才有今繁盛的局面。而對於徐聞、海康、遂溪、湛江、吳川、化州、電白、茂名諸地的200多座張姓村子,15萬多張姓居民來説,麻斜,在他們的心目中具有十分特殊厚重的意義,因為麻斜有他們粵西最早的十代前人的永久紀念古蹟,是粵西張姓居民年年朝拜的聖地。

麻斜 麻斜抗法史

19世紀末法國侵佔“廣州灣”(今湛江舊稱,曾為法國殖民地)後,最早在坡頭區麻斜建“東營”和公使署。1912年法國把“總督府”(廣州灣法國公使署)遷往“西營”(霞山區舊稱)。 [1] 
1898年4月22日,法軍佔領炮台,沒受到任何抵抗,繼而侵佔炮台村,法國人在沒有與清政府簽訂合約前,以炮台村是其領地為名逼迫村民離村,法殖民當局隨後不斷向附近村莊擴張,其種種暴行,遭到了當地麻斜各村村民的強烈反抗,在麻斜各村村民的英勇強烈的抗擊下,最後法殖民當局被迫允許炮台村民回到村裏。
隨後法國繼續入侵廣州灣時,麻斜鄉民在侯王廟設立抗法指揮部,青壯年一千多人於農歷五月初四麻斜聚集侯王廟誓師抗法,將羅侯王廟作為戰鬥的指揮中心,經過艱苦的戰鬥,終於取得勝利,迫使法軍撤出麻斜部分村莊,成功地捍衞了民族的尊嚴。
1901至1902年間,法軍在麻斜井頭村一帶焚燬民房,強佔村民土地,平毀張氏墓園,麻斜人民奮起反抗。法方被迫將廣州灣法國行政首府於1903年前後遷至坡頭。1912年,坡頭農工商各屆代表又在三甲祠召開會議,決定驅逐法軍,後來法國殖民者不得不於同年將廣州灣公署遷至西營(霞山區)。 [14] 
麻斜市規劃圖,1900年 麻斜市規劃圖,1900年
張氏宗族世居麻斜,有張氏大宗、張氏始祖墓等宗族公產建築。張氏牢牢地控制着溝通吳川縣遂溪縣的麻斜渡口和麻斜街上的羅侯王廟,可見張氏宗族之勢力。法當局在麻斜的城市規劃,與張氏宗族的利益直接衝突。從1900年的規劃圖可見,張氏宗族的生存空間全在建設範圍內,雙方在1902年發生了對峙衝突,法當局採取了退讓態度。
法當局企圖在麻斜發展商業,與中國商人所控制的赤坎商埠競爭,然而由於自然條件惡劣、投資不足和民眾反抗等原因,計劃以失敗告終。印度支那殖民地官員Gaston Caillard寫道:“在麻斜建有一條寬敞的林蔭大道,在麻斜計劃要建的新城,會建起四通八達的道路。可是,港口和停泊口沒有被規劃建設,遇上台風這種壞天氣,船無法在麻斜停泊。結果,由於幾乎不可能在麻斜裝卸貨物,船隻像以往一樣繼續駛向赤坎去,赤坎還是保持租借地貿易中心和港口的地位。”

麻斜特產美食

麻斜當地特產

麻斜軟紅米
麻斜軟紅米是廣東省湛江市的特色農產品。麻斜軟紅米栽種於坡頭區麻斜街道,該區域靠近海邊且無工業污染,土壤富含礦物質元素,氣候宜人,水源豐富。麻斜軟紅米為秈米,米粒細長,米粒呈淺紅棕色,顆粒飽滿,質地堅韌,大小均勻,堊白極少。熟飯軟滑爽口,香味濃郁。 [5] 
2021年4月,麻斜軟紅米入選2021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麻斜傳統美食

湛江市流行於民間的傳統食品一直紮根麻斜,如湛江白切雞、粿子、姜醋、酒釀、甜面、木葉搭清補涼、番薯絲粥、沙蟲粥壽桃籺煎堆等等。

麻斜著名人物

麻斜廣州灣時期的法國師爺

張明西(1890-1946),譜名耀庚,麻斜新屋仔村人。小時候讀過鄉間私塾,在“東營”讀過法語,在“西營”就讀“益智中學”。由於成績優秀,被法當局聘為職員,後當為翻譯官,在法當局高官身邊做事,當地人稱他為“法國師爺”。
張明西富有開拓精神,剛毅果斷,而且滿腔愛國熱忱。法國殖民者為了培養法語翻譯和為租界服務的公職人員而開辦了一所“安碧沙羅”學校。張明西也許是名字的契合,他第一個考上而且成績優異,因此也成為第一個法人翻譯官。他居位明義,不阿諛主子,不奴顏婢膝,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他第一個開辦紡織工廠,倡導實業救國;他第一個在農村創辦完全小學,為家鄉啓智育人;抗日戰爭期間,他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帶頭捐款募捐。他曾與麻斜小學師生一起募捐得一萬五千毫銀,還從裕大布廠捐出軍用被服用布三百匹共4.5萬尺。他創辦的麻斜小學,由於平時灌輸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師生同仇敵愾,學校成為鄰近地區抗日救亡活動的中心,中共南路特委陳信材、彭中英多次到學校進行革命活動。他與抗日愛國將領張炎關係密切,張炎每次到赤坎都到裕大布廠下榻。他多次陪同張炎到麻斜小學視察並作抗戰動員,張炎還親筆題詞“救國新基”贈校留念。1945年9月,廣州灣日軍投降,張明西騰出自己開辦的建設酒店作為國民政府接受日軍投降及籌建湛江市的臨時軍邸,並把建設酒店改名為“勝利大酒店”。這些大大小小的時時事事,無不體現着張明西強烈的愛國精神。
張明西和當時本地知名人士許愛周和陳學談有至交,使他在商界不斷髮展,他的企業在廣州灣赤坎(赤坎區)有“勝利大酒店”(後稱建設旅店)和“裕大織造廠”,還有在“東營”(坡頭區)、“西營”(今霞山區)的店鋪等。故居“師爺樓”還保存在坡頭麻斜。 [1] 
張明西提議利用宗族財產在麻斜開辦小學並得到族人支持,從而於1933年在張氏大宗祠堂辦學。由於張明西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財力,而且麻斜張氏宗族有祖償田地、渡口、侯王廟和圍海墾殖等收入,因此麻斜小學能以較高標準辦學,聘請中學畢業生彭煥民擔任校長,是廣州灣第一間鄉村地區的完全小學。
8月18日,中法雙方在重慶簽訂《交收廣州灣租借地專約》,宣告法國在廣州灣的統治終結。1946年1月,湛江市政府成立。春節前夕,暫避香港的張明西決定返回家鄉,途中因乘搭的台山輪在香港海域觸水雷爆炸沉沒,張明西和妻子不幸罹難。
時至此日,“耀庚”之名仍得到麻斜鄉民的稱讚。張明西曾兩次幫助宗族維護麻斜渡口的經營權,抗戰時期亦有賑濟民眾的義舉。而令麻斜鄉民長久銘記之事,則是張明西倡議興辦麻斜小學。
回顧張明西的一生,發跡自“法國師爺”而起,張明西因此身份曾被個別人士斥之為“食番鬼屎”。廣州灣租借地處於法國的殖民統治下,應放眼於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事實,不應將曾為法當局做事之人一概視為“對立人物”。
張明西出身傳統宗族社會,少年時受益於法國殖民者初設行政中心於麻斜,其父把握機會讓他接受法文教育,畢業後擔任公職,成為法國統治下租借地的師爺。由於職位之便,有能力接觸和調動資源。張明西在二十世紀30年代起積極從商,創辦裕大織造廠是廣州灣輕工業發展的重要一筆。
張明西首倡開辦麻斜小學,抗戰時期支持抗日救亡運動和賑濟貧苦民眾和難民,尤其輸送大量資金和物資予張炎將軍,財富可謂“用之有道”,為社會做出貢獻。張明西是廣州灣上層人物,對他的一生值得進一步挖掘和研究。

麻斜攻打納粹的湛江人

張保(1919-1984)張保是迄今為止,僅知的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攻打納粹德國並見證法西斯德國末日的湛江人。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法國擴軍在殖民地越南招兵,張保25歲,為謀生參軍服役,駐防越南。1940年5月,德國突破法國“馬奇諾防線”,閃電襲擊法國,法國淪陷。6月,戴高樂發起“自由法國運動”,號召國民抵抗德國侵略者。張保和在越南的法國軍人,加入解放法國陣線,乘艦艇到達法國,參加抗擊德國法西斯戰爭。他機智靈活,作戰勇敢,屢立戰功,戰鬥中多次負傷,被譽為打不死的中國人,受到戰友敬重。
1944年8月,巴黎解放。1945年3月,張保隨同美、英盟軍從西面向德國挺進,與法西斯德國進行最後決戰。他參加攻打德國重要工業區魯爾,魯爾區德軍被包圍殲滅後,他參加進攻柏林戰役,與東面展開強大攻勢的蘇軍突進柏林市區。戰鬥異常激烈,張保身負重傷。5月2日柏林攻克,5月8日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5月9日歐洲戰場戰爭結束,張保見證德國法西斯滅亡。負傷後的張保留在柏林醫治,大腿傷勢嚴重,嵌鑲不鏽鋼板,需拄枴杖走路,列為一等殘廢軍人。戰後柏林,滿目瘡痍,孤兒流浪街頭比比皆是,感觸自己也曾是孤兒的身世,張保毅然收養一男一女幼嬰帶回法國。
1945年底,張保回到法國,作為反法西斯英雄,他榮獲“法國解放獎章”、“自由法國獎章”、“法國抵抗獎章”,出任軍事顧問。他在法國聲譽很高,很受尊敬。每年的6月18日,法國二戰老兵都彙集在巴黎近郊瓦萊裏安山,紀念法國反法西斯勝利日,他必受邀坐在主席台,接受總統、總理和內閣官員的接見。
張保雖長居法國,但念念不忘中國的根,保持着中華民族的傳統和習俗。他的英國籍太太生有一子,連同收養的一男一女,均取中國名字,分別叫張利、張芬、張大。晚年他居住在法國勒亞佛爾港,常到華人餐館就餐,接觸華人,寄託鄉戀。因思鄉心切,“文化大革命”期間,他曾到香港,計劃回湛江探望鄉親未果。改革開放後,他迫不及待地通過法國駐華大使館聯繫湛江外事辦,於1981年回到闊別40多年的湛江。他回到西山村,拜祭雙親,到處走走看看,追憶苦難歲月。家鄉不再是殖民地時期的苦難廣州灣,而是沐浴改革開放春風,到處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家鄉翻天覆地的鉅變,他由衷地感到高興。家鄉的豆腐花、薯粉索、魚仔煲汁,他吃得津津有味。他在湛江足足住了一個月,才懷着依依不捨的鄉情回到法國。離別時,他一再強調要落葉歸根,百年後骨灰葬在故土。回法國不到3年,他安靜地走完了人生道路,享年70歲。 [10] 
張保收養的兒子張利,不遠萬里,把養父的骨灰帶回麻斜西山村,立下中法文墓碑,完成了張保的心願。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