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后

(黃帝宰相)

鎖定
風后,伏羲後裔,風姓上古時代中國神話傳説中黃帝的宰相,黃帝臣三公之一。宰相、軍事家、發明家,為黃帝統一中原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文名
風后
外文名
Feng Hou
別    名
風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華夏族
職    業
宰相軍事家
主要成就
輔佐黃帝
發明指南車
出生地
山西解州風陵渡
信    仰
代表作品
《風后八陣兵法圖》,《奇門遁甲》,《握奇經》
所處時代
上古時期

風后詞語信息

【名稱】風后
【拼音】fēng hòu
【注音】ㄈㄥ ㄏㄡˋ
【解釋】相傳為黃帝臣之一。
【出處】《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裴駰集解 引鄭玄曰:“風后,黃帝三公也。”張守節正義:“四人皆帝臣也。” [1]  [1]《史記·孝武本紀》:“黃帝時雖封泰山,然風后、封巨、岐伯令黃帝封東泰山,禪凡山,合符,然後不死焉。”
【示例】唐楊炯《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借如風后、力牧,左右軒皇,蕭何曹參,謀猷漢室。”《雲笈七籤》卷一百:“﹝黃帝﹞得風后於海隅,得力牧於大澤,即舉風后以理民,初為侍中,後登為相。”

風后相關資料

風后,伏羲之後,《路史·國名記》:上世式國於風而為姓,故伏羲之後,有風后。又鄭樵通志·氏族略》:風氏姓也,伏羲氏之姓。黃帝臣三公之一也。
三公見本紀註明於天道,故使配上台,而職天官。《職官要錄》雲:以風后配上台。
初黃帝夢大風吹天下之塵垢皆去。帝寤而嘆曰:“風為號令,執政者也,垢去土,後在也。天下豈有姓風名後者哉。”於是依佔而求之,得風后於海隅,登以為相,翼佐帝德以治民,裁割萬方,畫野分土,得小大之國萬區,而神靈之封,隱於其中。
且善伏羲之道,因八卦設九宮,以安營壘,定萬民之竁。蚩尤之滅,多出其徽猷。
帝在位久,喜天下戴己,乃放萬機,舍宮寢,振轡訪道,車轍半天下。愛民而不戰,四方之盜,起而謀之,各隨方色為號,邊城日警。帝焦然嘆曰:“朕之過淫矣。”爰命風后正軍結壘,處山之軍居高,水上之軍就卑,近澤之軍依水草,平陸之軍擇坦易,遂滅四盜,而定天下。當蚩尤既北也,風后復以輕兵,剿其餘惡於輞谷。人賴其利,後世祀為金川之神。
同時大撓正甲子,探五行之情,而納以五音。風后釋其藴義以致於用,而三命行矣。風后著有《握奇經》一卷,《風后》十三篇,圖二卷,《孤虛》二十卷。
黃帝 黃帝
一日,至田中耕鋤,見天日晴和,乃唱歌曰:
上天圓圓,下地方方。生逢斯世,得遇明王。
歌罷又耕。帝車駕人馬至近,風后不顧,只躬身鋤地。帝觀之良久,自思曰:“其人雖一耕夫,堂堂儀表,必有可取。”即命近臣去問何處人氏。近臣領命問之,風后對曰:“君臣別途,各安其事,何勞問焉!”近臣以風后之言回奏,帝嘆曰:“此乃賢者,非農夫也!”遂下輦步行至田畔。風后見帝步行前來,忙棄其鋤,俯伏于田中,口稱萬歲。帝扶起問曰:“賢士何隱於此,不出代天行道?請問賢士高姓大名?”風后奏曰:“臣姓風名後,才疏學淺,不堪世用,惟躬耕而已。”帝聞奏大悦,命隨駕入朝,以扶社稷。風后不辭,領旨同行。
正行之間,只見大澤旁一樵夫,在山林中四顧而行,帝視良久,見其人威風凜凜,志氣昂昂。帝命住輦,即步入林中,上前問曰:“賢士,何人在此閒遊,不出輔國安民?”力牧俯伏奏曰:“臣駕鈍之材,不足用世,故避於此。”帝曰:“願聞賢士姓名!”力牧奏曰:“臣姓力,名牧。”帝聞奏大悦。顧謂羣臣曰:“卿等今日方信夢不虛矣。”遂扶起,命隨駕回朝。次日升殿,文武朝賀畢,帝命宣風后、力牧入朝。二人山呼拜舞於階下。帝曰:“朕今得二卿,乃上天夢應所賜,如左右手矣。”即封風后為上相,封力牧為上將,以為左右輔弼之臣。原有太常察乎地利,封為稟官廩,掌管農事;蒼龍辨乎東方,封為士師祝融辨乎南方,封為司徒;太鴻辨乎西方,封司馬;后土辨乎北方,封為李師。力牧乃為武職,不在內,風后在內,為六相
《河圖》 《河圖》
帝自得六相以來,國家大治,天下太平。一日,大宴羣臣而散,退宿宮中,夜至三更,忽得一夢,夢見二龍於江中蟠蜒,挺白圖以授帝。帝覺,自思曰:“前夢既應,後夢不虛。龍,水中之物,必有奇異。”遂齋戒沐浴,早朝升殿,將夢龍事與羣臣言之。天姥出班奏曰:“陛下試往河邊視之,天其授帝圖乎?”帝允奏,即命排駕往河邊。至翠媯川,只見一大魚溯流而來。帝謂天姥曰:“子見河中物乎?”天姥曰:“正應夢也。”帝命排香案,親拜告祝曰:“朕幸得六相,今輔佐分理天下,人民稍安。昨夜蒙神復賜朕夢,謹具香花燈燭祈禱吉凶。如兇,朕自當之;如吉,普施天下黎民!”祝罷,那大魚溯流而上,揹負白圖箱蘭葉龜文,近岸踴躍授帝。帝知祥瑞,拜而授之,其魚翻遊而去。帝又望河拜謝。舒展視之,名曰《圖籙》。命侍臣捧定其箱,排駕回朝。
至次日升殿,羣臣朝畢,帝語羣臣曰:“昔聞伏羲帝始受《河圖》,得其五要,設靈台,立五官,以敍五事。今朕得者亦名《河圖》,內與前《河圖》不同,皆日月星辰之象,教朕立星官之書,以傳後世,朕何敢不從耶!”
即命羲和佔日月之出沒,常儀佔月之盈虛,車區佔風之定息
又命大撓探五行之情、佔鬥綱所建、定干支甲子。
容成作蓋天渾天儀,以像用天上形。帝問鬼臾蓲曰:“上下週紀,其可數乎?”對曰:“天以六節,地以九制。周天氣者,六期為備;終地紀者,五歲為周。五六合者,三十歲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六十歲一千四百四十氣為一週,太過不及期可見矣。乃因五量治五氣之消息,察法以作朝歷,歲紀甲寅,日紀甲子,而時節定。是歲己酉,朔旦日南至而獲神數,日月朔望而可推也。”帝聞奏大悦。又問之曰:“卿言此是得天之紀終而復始矣?”對曰:“然。”又奏曰:“天之紀雖終而復始,更要造十六神推餘分置閏月,以定四時。”
帝曰:“何以為閏?”蓲曰:“察天時三歲一閏,多一月三十日也。五歲再閏,共多六十日。十有九年七閏,造歷皆起甲子,於是時順而辰從之。”帝曰:“善。”
命隸首定數,以率其羨,要其會。而律度量衡,命伶倫自大夏之西、阮隃之陰,取竹於嶰溪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間,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筒以聽鳳凰之鳴,而別十二律——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生六律、六呂,候氣之應,以立宮、商、角、徵、羽五音之聲,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變,推律歷之數,起消息,正餘閏也。
又命勞緩鑄黃鐘太簇十二鍾,以為十二律。每月氣至,則葭管飛灰古人燒蘆管成灰,置於十二律管內,放密室中,以佔氣候。某一節候至,某律管中的葭灰即飛出,表示該節氣已到應之,以和五音,立天時,正人位焉。
又命大容、容成、車區,占星象。各領旨而行。

風后相關故事

八陣圖 八陣圖
歷史上有關八陣圖的來源卻鮮為人知。那就是黃帝大臣風后在有熊作八陣圖。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鄭縣誌》載:“風后,伏羲之裔,黃帝臣三公之一也。善伏羲之道,因八卦設九宮,以安營壘,定萬民之竁(cui)。蚩尤之滅,多出其徽猷。……風后著有《握奇經》一卷……風后將伏羲八卦原理運用到軍事上作八陣圖是首創,其中所説的“九宮”,是在八卦離、艮、兑、乾、巽、震、坤、坎之中加一卦為中。關於黃帝與風后研製的八陣圖,最早見於《握奇經》,其內容在《宋史·藝文志》和《新鄭縣誌》中有詳細記載。其中總佈陣為“八陣四為正,四為奇。餘奇為握奇,或總稱之。先出遊軍定兩端,天有衝圓,地有軸,前後有衝,風附於天,雲附於地。衝有重列四隊,前後之衝各三隊。風居四維。故以圓。天居軸單列各三隊,前後之衝各三隊。風居四角,故以方。天居兩端,地居中間,總為八陣。陣訖,遊軍從後躡敵,或驚其左,或驚其右,聽音望麾,以擊四奇。”
參考資料
  • 1.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第一》.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