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裴駰

(南北朝官員)

鎖定
裴駰,字龍駒,裴松之之子。南北朝時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官至南中郎參軍。博學多才,主要著作為《史記集解》。
本    名
裴駰
龍駒
所處時代
南北朝
民族族羣
主要作品
史記集解
主要成就
《史記集解》、註釋《三國志》

裴駰代表作品

裴駰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封建史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史學受到普遍重視,史注隨之盛行。繼裴松之以補充史料為主註釋《三國志》,創新完善了史注的內容和形式後,又出現了以薈萃眾説為特點的集解、集註形式。裴駰的《史記集解》是代表之作。

裴駰簡介

西漢司馬遷所著《史記》問世後,為之作注者歷代有之。最早注《史記》的是東漢延篤。發展到隋唐,已多達20來家。而流傳至今的,主要有3家,即裴駰《史記集解》80卷、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張守節史記正義》,各30卷。3家之中各有特色又互為補充,成為受人稱道的好注本。

裴駰生平成就

裴駰為《史記》作新注

裴駰稱賞司馬遷,認為他確實是“命世之宏才”,能夠廣博涉獵,貫穿經傳,馳騁古今,纂成數千年的通史,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是值得尊敬的,又《史記》“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堪稱一家之言。但是,他經過考校,認為此書也“時有紕謬”,“甚多疏略,或有牴牾”,有時“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辯其實,而世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真偽舛雜。”於是,他決心為《史記》作新注。

裴駰人物貢獻

當時,《史記》注本已有多種,經比較,他選擇晉宋之際學者徐廣的《史記音義》做基礎,然後博採九經、諸子、諸史和漢晉人的《史記》注説成果作集註,稱自己的註釋為“集解”。他所集解的工作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1、並收諸説
裴駰認為徐廣的《音義》“具列異同,兼述訓解。粗有發明,而殊恨省略”。於是他廣泛地吸取了前人對《史記》有關諸書的研究成果,如賈逵、服虔杜預給《左傳》作的注,如淳、張晏給《漢書》作的注,韋昭給《國語》作的注,凡是能補益《史記》的,全都抄入。抄寫中,首先引出作者,註明出處,然後將引文準確詳細地錄出,注意首尾完整、史實連貫,表現出一絲不苟的科學嚴謹態度,不僅準確地註釋説明了原文,方便了閲讀,而且為後人校勘輯佚舊籍,提供了大量的佐證,從而使註文具備了較高的史料價值。
2、未詳則闕
裴注與原文的關係,—般是謹守着“注不破經”的漢儒舊例,只管隨文作注,不對原文提出懷疑。他之所以提出“未詳則闕,弗敢億説”的原則,是認為“人心不同,聞見異辭”。自己“愧非晉臣之多聞,子產之博物”,不敢以“妄言末學,蕪穢舊史”去評論解釋積德多學的司馬遷及其《史記》因此在文義可疑之處,往往並列數家之説,以全其“集解”之意。即使在“疏略牴牾”之處,也往往“依違不悉辯”。有時,對原文出現的明顯錯誤,裴注也只是稍作變通,客觀地引出他説,而自己不作決斷。
對所引註文,也基本取“未詳則闕”的原則,他舉例説:“《漢書音義》稱‘臣瓚’,莫知民姓,今直雲‘瓚曰’。又都無姓名者,但云‘漢書音義’。”這裏顯然是一種“依違不悉辯”的處理辦法。
3、刪浮取實
闕疑者雖可防止望文生義主觀臆斷的弊病,但有拘謹之嫌,裴駰並不一味死守,而是以科學考證做為前提的。他往往是對前人所注之文句異同,悉心考訂辨正,“刪其浮辭,取其要實”。能下判斷的,則以己意斷之,用“駰案”標明。
對《史記》正文出現的謬誤,間或也作正面訂正。對正文的糾正及對註文的刪取,其苦心在於對《史記》起裨補作用。他將這種作用比喻成“慧星之繼朝陽,飛土之集華嶽”。
4、補充史料
裴駰對《史記》的裨補還表現在對原文的史料補充上。即補充大量的歷史、地理、典章制度等史料,擴大註釋範圍,充實註釋內容。在傳統的訓詁注音之外,又繼承發展了其父裴松之補充史料的特點,形成《史記》註釋的新傳統。唐代司馬貞之《索隱》,張守節之《正義》又繼承了《集解》的這一新傳統,形成了《三家注》的特色,實際上是唐以前史籍註釋的綜合性總結。裴駰之開啓之功,不容忽視。
裴駰在我國史注歷史上,是繼裴松之之後,又一位做出重大貢獻的史家。唐代著名史學評論家劉知幾稱他“開導後學,發明先義,古今傳授,是曰儒宗”。承認了他在史註上的宗師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