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陽朔漁火節

鎖定
“灕江漁火”是陽朔八大美景之一。昔日,灕江中的漁民夜間捕魚,常常有數十上百的竹筏出動,彙集白沙河灣中,漁翁們點亮竹筏上的漁燈,以此引魚上鈎。那盞盞漁燈,陣陣水花,猶如夜空中繁星點點,映耀着穿梭在水面上的竹筏和在水中時隱時現的魚鷹,令人歎為觀止。
中文名
陽朔漁火節
特    點
“灕江漁火”是陽朔八大美景之一
背    景
灕江中的漁民夜間捕魚
性    質
夜間捕魚方式
設立時間
1999年

陽朔漁火節節日簡介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漁火捕魚是陽朔民間傳統的。漁民着一 葉竹排,排頭掛着汽燈(最原始的是燃起火把),利用魚在夜間趨光的習性,劃排於江中,引魚匯聚,然後放下絲網將其團團圍住,繼而放下鸕鷀,漁夫在排上蹬排呼喊,並以漿擊水,鸕鷀在水中箭一般穿梭,叼上魚兒就露出水面引頸而吞(頸子被繩索套住,魚兒吞不下),這時,漁夫伸竹篙把鸕鷀挑上竹排,把魚兒擠吐進魚簍。這種圍漁方法一般是羣體出現,少則八九張竹排,數十隻鸕鷀,多則幾十張竹排,成百隻鸕鷀。竹排在江上游弋,江面燈火輝煌,水下波光形成游龍晃柱,夜空迴盪着人聲拍水聲,與四周的青山巖壁構成一幅有聲有色的立體圖畫,別有一番詩情畫意。不知多少詩人畫家為之傾倒。澳大利亞學者奧格特姆説:“陽朔漁火文化來自江中,昇華於江上,把自然和文化很好地‘婚配’交融。這是一種綠色旅遊活動,很有審美價值和鑑賞價值。”

陽朔漁火節節日舉辦

自1999年起,陽朔縣政府開始舉辦“灕江漁火節”,以灕江“漁火”“煙火”“篝火”三把火為主線,加上文藝聯歡,廣場民間文藝表演,以及美術、書法、攝影展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出,球賽、棋賽、自行車賽等文體賽事活動,使整個縣城呈現出歡騰景象。“灕江漁火節”在每年金秋時節舉行,為期3天,每到那時,“灕江漁火”以“三把火”為主線,與碧蓮峯腳下河面的“四龍出水”“千盞蓮燈”連成一片,構成了一幅“一江燈火滿江紅”的絕妙佳景。
2007年陽朔第九屆灕江漁火節已定於12月7日開幕!
本次漁火節內容更加豐富,亮點紛呈。開幕式當天將舉行“漁火傳情、共舞奧運”大型文藝演出和第二屆西街十大形象大使決賽,開幕式融入了奧運元素,將邀請唐林生等幾名歷屆奧運冠軍參加,“西街十大形象大使”決賽首次吸引了外國女青年參加,通過各項才藝展示,將選拔產生十名中外女青年為西街形象大使;十二月八日上午,屆時陽朔鎮居民將以社區為單位組成兩個五百人的宏大隊伍,在縣城蟠桃路上演陽朔西街·東街千人拔河大賽;十二月八日晚上在西街舉行“仙境陽朔,魅力西街”熱烈慶祝陽朔西街榮獲廣西十個最好玩的地方揭牌暨陽朔二○○七年第五百萬名遊客歡迎儀式、“美的陽朔”攝影大賽頒獎·西街啤酒狂歡夜等。

陽朔漁火節陽朔簡介

陽朔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縣。位於灕江西岸,風景秀麗,有“陽朔堪稱甲桂林”(出自近代愛國人士吳邁詩《桂林山水》)之譽。面積1428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541900。縣人民政府駐陽朔鎮。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陽朔以其獨特秀美的風光吸引眾多遊人,有“中國旅遊名縣”的美譽,旅遊業已經成為陽朔經濟的支柱產業。

陽朔漁火節風俗活動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每當夜幕降臨,灕江邊的漁民們乘上竹筏,點上火把,帶上幾 只鸕鷀,成羣結夥地在江上捕魚。江面上,漁火穿梭如流螢飛舞,夜幕中,漁歌陣陣似天籟縈迴,構成一幅迷人的畫圖———在宋代就被列為“陽朔八景”之一的“白沙漁火”,如今已成為陽朔的一個民俗旅遊拳頭產品,而11月29日至12月1日舉行的第四屆“錦繡灕江”陽朔漁火節,又用現代的聲、光、歌、舞,把這幅民俗風情圖演繹到了極致,展示出灕江上有史以來最壯觀的漁火場面。 著名的書童山29日晚有了從未有過的輝煌:高懸的大綵球在夜空中輕輕地搖曳,探照燈的光柱劃開夜的帷幕在天上水面交織成美麗的圖案,岸邊的600多盞射燈為寬闊的江灣戴上了五彩斑斕的項鍊。數千名嘉賓、媒體記者和遊客、市民,帶着剛剛在陽朔外事碼頭結束的“灕江神韻”竹排大賽的忍俊不禁,帶着文化廣場“仙境陽朔”攝影美術展的餘韻,帶着新西街“歡聚陽朔”啤酒狂歡節的微醺,早早地趕到這裏,在濛濛細雨中,等在排列江中的遊船上,候在書童山下的沙洲旁,爭睹由陽朔縣政府主辦、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錦繡灕江”陽朔漁火節開幕式暨“白沙漁火”大型風情表演的盛況。
7時30分,亮如白晝的燈火突然熄滅,江岸邊的一排焰火隨之點燃,那飛瀉而下的耀眼的火瀑,拉開了實景風情表演的序幕。《劉三姐》的歌聲在山水間縈繞,無數星星點點的燈光出現在臨江而建的舞台上,那是由近200位演員組成的燈陣。蝦燈、蟹燈、七色燈,隨着身着豔麗民族服裝的姑娘小夥的翩翩起舞,在夜幕中劃出了奇妙的光的軌跡。兩條由燈組成的長40米的火龍奔騰而出,在台上穿梭翻飛,昂揚的激情點燃了山,點燃了水,點燃了滿江的風情。
火龍和燈陣漸漸隱去,幾百把五顏六色的花傘、燈傘又出現在水上、岸邊,構成一幅羣景式的“煙雨灕江”畫面。“打起漁鼓我就是灕江小漁娘,蓑衣斗笠扮出個俏模樣。風情萬種藏眼底,竹篙一點走四方。青山綠水間唱曲桂花謠,歌謠唱醉的灕江四季都飄香……”甜甜的桂林文場韻味的歌聲,從江面上飄出,一位美麗的“小漁娘”在眾漁民的簇擁下,乘着一條綴滿鮮花的竹筏緩緩地駛入江心。淳樸的“漁哥”們,撐着竹筏載着持傘的姑娘在她周圍變換出美妙的隊形。勞動和愛情的歡樂,在這詩情畫意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藍色多瑙河》的旋律奏響了。150名灕江邊土生土長的漁民,用嫺熟的駕馭竹筏的技藝,在藍色的燈光中,伴着音樂“跳”起了前所未有的水面“圓舞曲”,以全新的手法演繹出“白沙漁火”的優雅和壯觀。隨着藍、紅、黃燈光的變幻,滿江的竹筏時而組成圓圈,時而變成隊列,竹篙在水面拍打出動聽的節奏,撐開的漁網霎時間像在江中鼓滿了風帆。傳統和時尚在灕江上匯流,勞動的頌歌在書童山下譜寫出最輝煌的生命禮讚……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6張)
禮花在空中綻放開絢麗的花朵,鰲魚洲上燃起了熊熊的篝火。演員和觀眾們圍着篝火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人們看呆了。來自陽朔白沙的老廖在灕江上打了差不多一輩子的魚,他從未想到過他那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謀生手段,居然還這麼“好看”。他告訴記者,打陽朔漁火節從1999年舉辦起,他每一屆都要來看。來自區內外的幾十位老記在一個多小時的演出中,相機快門幾乎一直沒有停過。桂林晚報的一位女記者想搭乘竹筏趕到對岸搶鏡頭,一腳未跨穩滑落江裏,心愛的手機連同挎包浸在江水裏也顧不上,卻死死地舉起相機抓緊筏邊,在撐筏“漁哥”的救援下爬上竹筏,然後渾身濕淋淋地到對岸按快門。鰲魚洲上,五六堆篝火串起的三四米高的火苗,映紅了大家的笑臉,與狂歡的人們一同舞蹈……

陽朔漁火節旅遊特色

陽朔的八種玩法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陽朔位於廣西東北部,隸屬廣西桂林市。建縣始於開皇 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餘年。全縣總面積1428平方公里,人口30萬,轄6鎮3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陽朔的自然風光在世界上所佔有的重要位置。“山清、水秀、峯奇、洞巧”為天下四絕。 縣內旅遊資源可分為一環、二帶、五景區。陽朔百里山川,處處奇山秀水,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譽為“中國旅遊名縣”。陽朔是一個製造夢幻的地方,陽朔是單身者的旅遊聖地,陽朔是小資們的集中營。
旅行社桂林陽朔遊線
桂林陽朔、古東瀑布雙卧五天生態遊(價格960元)
第一天:廣州乘火車硬卧前往桂林。 宿:火車上。
第二天:抵達後乘車前往有“九級懸瀑”之稱的古東瀑布,還可在景區內品嚐地道的農家風味,繼而參觀茶博苑,共同沐浴大自然風光,與採茶姑娘一起享受採茶、製茶、品茶的樂趣,品嚐桂林茗茶。然後乘車赴陽朔。 宿:陽朔。
第三天:早餐後乘船遊覽灕江鑽石水道——電影“劉三姐”的拍攝地“劉三姐”水上公園,船行江面,沿途盡情欣賞灕江兩岸新景風光。在遊江過程中,有妙趣橫生的《劉三姐攔路對山歌》等民俗項目,增添情趣。隨後遊覽世界岩溶藝術寶庫銀子巖,繼而前往充滿異國情調的陽朔西街,可以購買到你所心儀的物品,品嚐當地的特色小吃。 宿:陽朔。
第四天:沿着桂花之路返回桂林,沿途車上觀賞劉三姐和阿牛哥定情地大榕樹、奇特的月亮山。遊覽桂林中央公園,觀象山水月全景,欣賞榕杉湖景區,觀雙子塔,遊畢乘火車硬卧返廣州(晚餐自理)。 宿:火車上。
第五天:抵達廣州後結束愉快旅程。陽朔“自遊人”參考行程
第一天:廣州——桂林。乘當日18:00的K36次旅遊列車,由廣州火車站至桂林,第二天上午7:30到達桂林市區(當晚宿火車卧鋪)。
第二天:桂林——陽朔——興坪早上7:30到達桂林,由專車接送至桂林市區用早餐之後,前往陽朔入住酒店(約1小時車程),建議入住西街帝都酒店,臨近灕江而且設施比較好。放下行李後直接前往楊堤(約30分鐘車程),在碼頭坐船遊覽興坪——楊堤段灕江。
游完灕江後,如有時間可爬碼頭隔壁的“老寨山”。乘車回到陽朔西街,晚餐建議品嚐西街的樂得法餐廳的法式大餐,這個餐廳的老闆文雙福是法國人,在非洲當了兩年的特種兵,1991年來到陽朔,1993年後就再也沒回過法國。
消夜可以選擇到陽朔夜市,可以找到幾元錢一個燉盅或是大魚頭煲,最大的好處是各取所需,如燉雞腿、高粱湯圓、牛肉餛飩、大魚頭火鍋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天:陽朔。早餐建議品嚐桂林米粉,或是選擇西式早餐,如法式麪包或是蘑菇雞肉蛋卷都是不錯的選擇。早餐過後可以到西街租單車遊覽陽朔景點,線路為陽朔——大榕樹——月亮山——高田——白沙縣(走小路),行程較為辛苦,約六七個小時車程,但這是陽朔田園風光與桂林山水結合得較佳的線路。行程中可自備乾糧或是請導遊準備農家飯。晚餐建議到西街“玫瑰西餐吧”品嚐,這家餐廳是香港人開的。
第四天:陽朔——福利——陽朔。乘車前往福利(或騎單車),租船前往克林頓曾光臨過的漁村,這是個保存得較好的陽朔漁村,值得一遊。村裏出品的沙田柚十分清甜可口。晚餐建議品嚐當地著名的啤酒魚
第五天:桂林——廣州。桂林市內新景點或桂林一日遊。由桂林返廣州,火車飛機皆可。

陽朔漁火節景區簡介

陽朔漁火節西街小住

走在西街暮色中的石板路上,鞋跟輕輕叩打着路面,你會有一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種奇怪的衝動,一種居住的衝動。來自美國的一位遊客説:“西街的建築奇巧、精細,單這一項就可使你花上好幾天時間。”如今在西街,你能看到的外國人比中國人還要多。這條長僅517米的小街,本是最傳統的南國小鎮街道,石板路面,灰磚騎樓;可它又是最洋氣的:幾乎所有的招牌都是英文,小街上至少有近10家商店有“Internet”、“E-Mail”服務,店裏有多媒體電腦——這台電腦很可能就放在一張油漆剝落的農家方桌上。西街上幾乎只有三種商店,咖啡店、T恤店、工藝品店。所以來陽朔,你不能不來西街。
20世紀80年代,西方一本被揹包旅行者奉為“聖經”的《孤獨行星》裏面介紹了陽朔西街獨特的風情。漸漸地,這裏便成了國外揹包旅行者的聚集地。隨着外國遊人的增多,一些迷戀西街風土人情的老外乾脆在這裏“安營紮寨”,開起了旅館、飯館。
住在西街的人或三三兩兩,或獨自一人在不同的吧坐着,點一杯capchino,或是要一瓶酒邊喝邊看電影,要不就靜靜地坐着也很閒適。在陽朔泡吧的人多數不會拘束,所以當有人邀請你喝杯酒或是加入他們的談話沒有拒絕的必要。吧裏還有書,如果想一個人安靜也可以看看書。
西街每户民居和店面的背後,你都能找到一些傳説,比如有“西街畢加索”稱呼的林棟,比如每晚只生產三隻烤雞或三條烤魚的“陽朔第一燒”周汝雲。
西街就像一個寶藏,你會發現你有越來越多的朋友,聽到越來越多的故事,每天你的眼裏會是不同的西街,不同的陽朔。

陽朔漁火節單車漫遊

到了陽朔,讓自行車奔馳在風光交織的鄉間小路上,嗅着青山綠水中的鄉野氣息,深呼吸一口大自然最清甜的空氣,一路聞鳥語花香,一路盡歡聲笑語
陽朔街頭有眾多的自行車出租檔口,而且出租的單、雙人座自行車皆有。陰朔自行車旅遊線路成熟的有10條,比較經典的一條線路是:早餐後,騎自行車出發觀賞陽朔陸地風光並前往遇龍河。遇龍河也稱“小灕江”,此地非常適合徒步,河邊山水如詩如畫,漫步鄉間的阡陌小道,走走停停,一路享受徒步的快感,自在的喜悦以及騎自行車的悠閒樂趣。隨後再騎車前往與大榕樹相隔不遠的月亮山,登上山頂,遊客可以俯瞰陽朔全景,登高望陽朔山水,別有一番風味,之後騎車返回陽朔。午餐後,從陽朔出發沿桂花之路前往廣西少數民族集中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先到銀水侗寨去聽一聽被譽為“上帝音符”的千年大歌;去看一看中國古代四大橋樑建築之一的風雨橋。還有年輕寨主為您訴説侗族滄桑歷史。隨後泡泡龍勝矮嶺温泉,沿途還可見到廣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奇妙佳景。

陽朔漁火節攀巖鬥勇

陽朔是世界攀巖愛好者的聖地,因為陽朔是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別發育的區域,這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裏有成千上萬拔地而起的奇峯怪巖,也造就了成千上萬條可以攀爬的路線。陽朔一般向遊客開放的比較簡單的攀巖線路有:月亮山(上月亮山前得在景區門口買票,攀巖場地在山頂,有一石砌小道直通山頂,需走二三十分鐘。月亮山是陽朔最早,也是最具吸引力和有特色的自然攀巖場)、大榕樹(大榕樹比月亮山要近一些,離縣城約6公里,也為陽朔一著名景點。路線所在的巖壁在景點以西,穿過一村莊即到)、銅門山(位於遇龍河邊,從大榕樹向遇龍河上游方向步行約20分鐘)、拇指峯(此峯位於金貓洞和大榕樹之間的公路邊,離縣城約5公里)、金貓洞(此處緊靠公路,離縣城約4公里。那裏有5條打好膨脹錐的路線,適合初學者)。
導遊帶我們去的是蝴蝶泉附近的攀巖線路,據説這是陽朔最具挑戰性的線路之一。

陽朔漁火節徒步行走

徒步灕江,從陽朔灕江楊堤碼頭出發,到達興坪,十幾公里的路程,5-6小時基本可以完成,這樣零距離接觸灕江山水,感受自然非同一般。
陽朔徒步灕江的線路有5條,比較成熟經典的一條是,楊堤——望夫山——九馬畫山——冷風渡——興坪古鎮,徒步的時候一定不要只顧着埋頭走路,而應該極力張望,張望這畫家筆下最愛的景緻,可以伴隨着想像劉三姐的歌聲。這條路線有三個地方一定不要錯過,一是九馬畫山。這是灕江有名的景點,傳説是人在這裏看出的馬匹越多那麼你就越厲害,據説周總理當年就看出了九匹駿馬;一是找尋新版人民幣20元的背面的那段灕江風景。就在距離興坪古鎮不遠,一個名叫黃布倒影的地方。這黃布倒影美到什麼程度,我形容一下,層層疊疊青翠的山峯倒映在一江春水中,若有若無的水霧籠罩着在春風中輕輕搖曳的竹林,一葉竹筏老是飄蕩在江中;一是興坪古鎮。興坪很小,老街是石板路、老房子,新街是水泥路、新房子,有很多小吃攤和兩三家旅館。
走完可以在興坪住上一晚,第二天有體力和興致的話再走回陽朔,這又是一條道路了。興坪鎮西側臨江,有碼頭,通向碼頭的路南有一個陡峭高聳的近200米的石山,有小路可以上到觀景亭,爬上去還得小小的費一下力。再往南是螺螄山,江的對面就是因克林頓來訪而出名的漁村。從漁村繞到龍頭山就可以望見陽朔了。

陽朔漁火節遍賞民情

陽朔居有、苗等11個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習俗、節日外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擅長對山歌。其中尤以壯鄉高田的中秋節對歌、福利龍尾瑤民的“歌堂願會”最富特色。從陽朔出發,往桂林方向16公里處,有一個地方叫石頭城,這石頭城其實是個村莊,因村莊外的一堵石頭城牆而得名。歲月的滄桑,將這個城牆雕刻得很有歷史感。石頭城裏村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用石頭蓋的,屋頂的瓦都是石塊來完成,屋子藏在樹陰裏,與自然融為一體
興坪的老屋也一定要仔細觀察,你隨隨便便就能發現一條街的老房子,看外形就知道都是幾百年的老東西了,從斑駁腐朽的木質和長滿青苔的青黑的瓦片上透露出過去歲月的流逝。
興坪漁村是絕對要去的。那可是克林頓青睞的地方。漁村是古老東方農耕文明的縮影,坐落於距陽朔興坪古鎮約1.5公里的灕江邊,是典型的華夏嶺南文化古村,已有近500年曆史。
村子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傳統民居48座,青磚黑瓦,坡屋面、馬頭牆,飛檐畫棟雕花窗,具有典型的中國明清時期桂北民居特色。村前灕江環繞,如悠悠玉帶青羅。
想住在農家的話,建議找一個灕江邊或者是遇龍河邊的住所,吃過豐盛的農家晚餐,端上一杯茶,坐到絲瓜藤下,靜靜地聽着河水在前方兩百米的地方平靜而歡快地流着,空氣中瀰漫着柚子的清香,心情是晃晃悠悠的輕鬆。農家的夜靜謐安詳,面對黝黑的一切,你彷彿能聽見樹葉的竊竊私語,水邊竹林裏的竹筍們在歡快地成長。
距離陽朔縣城不遠有個叫“世外桃源”的景點,是體會陽朔民俗民風的不錯地方,你既可以坐船穿過桃源洞後,找到與世幾乎隔絕的小村莊,據説村莊裏的人十分長壽,不過遊客最好不要去打擾它的寧靜;還可以發現一羣來自中緬邊境的土人部落,甚至陽朔主要少數民族壯、瑤、苗等民族的風俗以及特殊技藝也能在這裏找到。

陽朔漁火節夜遊灕江

夜遊灕江更別有一番風味。夜裏乘船從桂林至陽朔,暮色中奇峯夾岸,碧水鶯回,江中漁火,夾岸舍燈,星星點點,詩意盎然
尤其是後者,晚飯後在陽朔碼頭上船,可容10人左右的中等機船,25元/人。開出幾公里,然後來回在灕江上游弋,會有一到兩葉小竹排表演魚鷹捕魚,遊船側開一盞小燈照明,江水清淺,可以清晰看到魚鷹在水底潛游的景象,熱愛大自然生命的人不容錯過。看完表演後,遊船停在一個淺灘上,漁公、魚鷹均可讓人照相留念。
灕江水清潭深魚多,漁民一年四季收穫豐裕。每年的10月30日,陽朔都將舉辦漁火節,在楊堤月光島旁,在興坪榕樹潭中,在縣城白沙灣處,在月亮山潘莊腳下,每當夜色朦朧,遠山近岫僅存剪影,一隻只燃着漁燈的竹筏便漂在江上,鸕鷀在漁人“魚、魚、魚”的號令下,不斷地在水面、水下翻飛、捕魚,或三五小時,或通宵達旦,漁人總是要滿載而歸的。
建議大家別忘記欣賞陽朔的日落,那是所見過的最美麗的日落,也是陽朔山水最美麗的時刻之一。

陽朔漁火節外語進修

陽朔每年的外國遊客的數量是當地居民的十倍還多,所以很多人認為,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陽朔是治“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好去處。有人説,西街是全中國最大的外語角。在這裏,很多時候説英語的人比説漢語的人多,除了英語,還有人説法語、瑞典語、丹麥語。西街上每間店鋪的主人,每個咖啡館的服務員,都習慣了用英語招待客人。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名叫歐文的人,一個和我所鍾愛的球星同名同姓的人。歐文在陽朔創立了很多個第一:第一個IDD(國際長途直撥)使用者,第一個FAX(傳真)使用者,第一個上網、開網吧的人,第一個PC(電腦)培訓者,第一個開辦外國語學校的人,第一個招聘外國人當義務外語教師的人,第一個招收外國留學生的人,第一個開辦英文書院的人,第一個引進外國公司AWC來陽朔落户的人,第一個獲得英國劍橋大學認證的人,第一個獲得教育部認證的陽朔外語學校辦學者,第一個開展世界流行的KAYAK(獨木舟)運動的人,第一個與海外聯合辦學的人。我見到他的時候,他還在忙着好幾件事:組織國外的留學生,建立起全國的志願者網絡,幫助那些需要英語交流的人。去陽朔3個月,保證開口説英語,雖然不乏誇張,但確也可行。

陽朔漁火節順水而行

碼頭前有兩三家飯店,吃完後,跟老闆娘商量,説要去興坪,她會安排用機動小船來接你們遊覽,這種小船最多隻能坐四人,最好坐兩人。
山和水是陽朔的精華,陽朔的水路遊覽線在我看來,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傳統的桂林——陽朔楊堤——陽朔興坪,這條線路是當年美國總統以及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遊覽路線,因為是直接到陽朔的,所以走的只有陽朔楊堤——陽朔興坪段,來回約3個多小時,票價約100元。我們坐的是稍大的,頂上有鋼板的那種,好處是我們自始至終都呆在船頂鋼板上,或趴或坐或躺或站,視野略無礙滯,灕江秀色盡在四周,江岸鳥啼牛戲,小孩子水邊玩耍,令人有出世之想。
水路遊覽線的第二個部分是竹筏漂流,竹筏漂流是在遇龍河進行的。遇龍河是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樹工農橋段,長約16公里,寬38—61米,深0.5—2米,常年水質清澈,水流緩緩。
遇龍河漂流不同一般漂流的地方在於它不是激流勇進式的,而是平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靜的漂流,漂流的主要目的不是刺激,而是躺在竹筏上的躺椅上享受寧靜的河流,享受牧歌般的田園,享受時間似乎停滯了的感覺,只偶爾衝下小水壩,讓你平靜中也有歡笑。這種平靜的漂流有利於你觀賞陽朔的山水,遇龍河兩岸山峯清秀迤邐,連綿起伏,形態萬千,江岸綠草如茵,翠竹葱鬱,樹木繁蔭。遇龍河的水清澈透亮,魚兒閒遊,水筏飄搖,一一可見。微風拂過水麪,泛起陣陣漣漪,立於江岸之上,任清風拂面,一切煩擾便會釋然,隨之而來的平靜、豁達,心裏得到一種愜意的慰藉。
遇龍河的田園風光也堪稱一絕。河岸兩側,田疇平整開闊,綠意逼人,稻花飄香。這景緻和感覺,是在山水甲天下的灕江也找不到的。
漂流的工人很有意思,他會跟你一邊劃,一邊講述一些傳説故事,還記得關於遇龍河的來歷,他是這麼説的:很久以前,東海有一條,巡遊到此,看到如此勝景,覺得東海黯然失色,便潛藏下來不走了。這條龍晚上浮出水面貪婪地觀賞美好的風光,後來忍不住有時白天也偷着出來,許多村民都曾見過,遇龍河因此得名。
注:該線路十分搶手,如果是在“五一”和“十一”期間去遇龍河漂流,一定要記得預定。

陽朔漁火節交通方式

陽朔漁火節火車

交通圖 交通圖
廣州至桂林36次列車早上7時半到桂林火車站(總站),出站 後在火車站廣場右側有中巴車到陽朔,車票5元。回廣州可在陽朔電影院門前的國旅訂票,提前3天,手續費40元,如在青年旅館訂票手續費要70元。如果沒有火車票,可在陽朔車站搭豪華大巴,每晚8時左右一班,翌日早上抵穗。

陽朔漁火節民航

陽朔距離桂林市僅63公里,二級水泥公路,行程1小時左右,陽朔交通依託桂林而輻射全國。桂林民航四通八達,現已開通國內外44條航線,來去方便。

陽朔漁火節公路

廣東省的大部分城市均有豪華大巴、卧鋪汽車直達陽朔。陽朔縣內交通也十分發達,有班車到達各個鄉鎮,另外有三輪摩托車、小麪包車出租。

陽朔漁火節楓橋夜泊

陽朔漁火節原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漁火對愁眠。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陽朔漁火節註釋

①.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此詩題一作《夜泊楓橋》。
②.江楓:水邊的楓樹。漁火:漁船上的燈火。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後人因此詩而將當地一山名為"愁眠"。
③.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於南朝梁代。相傳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④.孟薰:當時僧寺有夜半敲鐘的習慣,也叫“無常鍾”。歐陽修《六一詩話》曾雲:“詩人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語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説者亦云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 《庚溪詩話》於此辨曰:“然餘昔官姑蘇,每三鼓盡,四鼓初,即諸寺鐘皆鳴,想自唐時已然也。”後觀於鵠詩云:“定知別後家中伴,遙聽緱山半夜鍾。白樂天雲:“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後。”温庭筠雲:悠然旅榜頻回首,無復松窗半夜鍾。'則前人言之,不獨張繼也。宋人孫覿絕句《過楓橋寺》: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 《詩藪》雲:張繼'夜半鐘聲到客船,談者紛紛,皆為昔人愚弄。詩流借景立言,唯在聲律之調,興象之合,區區事實,彼豈暇計?無論夜半是非,即鐘聲聞否,未可知也。《唐詩摘鈔》:夜半鐘聲,或謂其誤,或謂此地故有半夜鍾,俱非解人。要之,詩人興象所至,不可執着。必曰執着者,則晨鐘雲外濕,鐘聲和白雲,'落葉滿疏鍾'皆不可通矣。

陽朔漁火節鑑賞

這首七絕,是大曆詩歌中最著名之作。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前二句既描寫了秋夜江邊之景,又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後兩句意象疏宕:、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夜行無月,本難見物,而漁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闐寂之時,卻聞烏啼鐘鳴,如此明滅對照、無聲與有聲相襯托,景皆為情中之景、聲皆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錯落,渾融幽遠,一縷淡淡的客愁被點染得朦朧雋永,在姑蘇城的夜空中搖曳飄忽,為那裏的一橋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風情,吸引着古往今來的尋夢者。全詩以一愁字統起。 《唐詩三集合編》:全篇詩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説出。《磧砂唐詩》:“對愁眠'三字為全章關目。明逗一'愁'字,虛寫竟夕光景,輾轉反側之意自見。” 《古唐詩合解》:“此詩裝句法最妙,似連而斷,似斷而連。”意思
月亮已落下,烏鴉不停啼叫,秋霜滿天, 江邊楓樹映襯着船上漁火點點,只剩我獨自對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裏敲響的鐘聲悠揚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裏。
賞析《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
陽朔漁火節 陽朔漁火節
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這位懷着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為什麼詩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瀰漫着滿天霜華。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着“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陽朔漁火節小結

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後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鐘聲傳到船上的情景。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後兩句是詩人聽到的,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卧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首詩採用倒敍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