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

鎖定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XinHai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坐落於江蘇省連雲港市,學校有延安和蒼梧兩個校區。擁有學生6000餘名,教職工近500名。 [2] 
學校的前身是由1924年愛國人士蕭隱慈在原新浦地區創辦的普愛平民義務學校於1930年增設的中學部(普愛中學)。2001年初、高中分離,由江蘇省新海中學初中部融合了原連雲港新浦中學初中部的部分教職工、師專一附小部分教師共同組建了九年一貫制的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 [3] 
學校先後獲得國家巾幗文明崗、省示範初中學校、省基礎教育改革先進集體、省基礎教育百校數字化學習試點學校等榮譽300餘項,在2014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代表江蘇省奪得總冠軍。學校多次獲得連雲港市“初中教育教學質量獎”。 [2] 
中文名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
外文名
XinHai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簡    稱
新海實驗中學
創辦時間
1930年
創辦人
蕭隱慈
辦學性質
市直屬重點中學
校    訓
普愛·修遠
校慶日
10月15日
地    址
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南極南路43號
主要獎項
省示範初中學校
省基礎教育改革先進集體
省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先進學校
現任校長
王旭彤(語文特級教師)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辦學歷史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本部(延安校區)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本部(延安校區)
1924年,愛國人士蕭隱慈在原新浦地區創辦了普愛平民義務學校(今連雲港市建國路小學)。 [3] 
1930年,學校增設了中學部(普愛中學),普愛中學即為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起點。 [3] 
1948年11月,學校與東海縣立初級中學、私立新民中學合併,更名為山東省立新海中學。 [3] 
1949年,私立啓新中學、山東省立連雲中學(前身系國立第二十一中學)先後併入學校。 [3] 
1953年1月,學校更名為江蘇省新海中學。 [3] 
2001年,學校實行初、高中分離,由江蘇省新海中學初中部融合了原連雲港新浦中學初中部的部分教職工、師專一附小的部分教師共同組建了九年一貫制的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 [3]  江蘇省新海中學高中部與原連雲港市新浦中學合併,易地重建為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 [4] 
2010年,新海實驗中學東校區投入使用。
連雲港市新浦中學(新浦分校) 連雲港市新浦中學(新浦分校)
2010年6月22日,為進一步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連雲港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在新海城區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委託管理”模式,由新海實驗中學託管新浦中學初中部,成立新海實驗中學新浦分校 [5]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蒼梧校區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蒼梧校區
2013年,東校區遷至新建的蒼梧校區,同年小學部獨立建制(今連雲港市新海小學)。 [3] 
新海實驗中學鳳凰校區 新海實驗中學鳳凰校區
2014年9月1日,新海實驗中學教育集團鳳凰校區、蒼梧校區、延安校區揭牌儀式在鳳凰校區舉行。 [6] 
2017年,連雲港市教育局統籌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將新海實驗中學與猴嘴中學進行集團化合作辦學,連雲港市猴嘴中學更名為新海實驗中學開發區校區。 [7] 
2020年,在連雲港市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的背景下,按照連雲港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新海實驗中學與連雲區西苑中學開展結對共建幫扶工作,連雲港市西苑中學更名為新海實驗中學西苑校區。 [8]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授級高級教師3人,省特級教師5人,市港城名師3人、市“333工程”名師4人,市“333工程”標兵12人,市“333工程”教學能手48人,近200位教師在國家、省、市級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多年來,學校堅持派出教師分批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學習交流,每年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等各級各類培訓百餘人次,發揮“名師工作室”的示範作用,堅持實施“青藍工程”。 [2]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文化傳統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辦學理念

學校以“讓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為辦學宗旨,秉承“普愛於心,責任於行”的精神傳統,堅持“用目標引領人,用知識發展人,用文化完善人”的辦學策略,努力培養學生“崇尚真善、追求卓越、學思相濟、言行致美”,力求讓學校成為温馨和諧的精神家園和求知創新的成長樂園。自2001年獨立建制以來,學校先後獲得國家巾幗文明崗、省示範初中學校、省基礎教育改革先進集體、省基礎教育百校數字化學習試點學校等榮譽300餘項,在2014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代表江蘇省奪得總冠軍。學校多次獲得市“初中教育教學質量獎”。 [2]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辦學特色

為了培養學生人文向善、科學求真的精神,豐富學生的思想文化內涵,學校堅持開展以“真善”為核心的德育教育。認真落實“真閲讀工程”,充分發揮思品學科在德育中的主要作用,並對思品學科的考試評價進行改革,實施多元化、校本化的評價策略,將真善德育真正融入教育教學中,切實培養學生崇尚真善的品行修養。學校“擦亮雷鋒車志願者服務隊”成員成功入選第四屆江蘇省“百名美德少年”。 [2] 
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豐富素質教育內涵。創設科學完備的國家課程體系同時,開發豐富多彩的特色精品校本課程,增加人文素養、科學素養、生活技能、身心素質、藝術修養、信息技術和學科競賽共7大類近30門選修課程,建設英語閲讀訓練營、文學社、航模、網球、書法、健美操箭術等多個學生社團,每年舉辦傳統的校園科技體育節和文化藝術節,開展多項精品文化活動。 [2] 
作為首批“江蘇省華文教育基地”,學校重視開展國際交流學習,經常邀請外籍教師和友人來校授課和開設講座,每年組織學生赴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進行友好訪問達到千餘人次,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高和全面發展。學校獲得江蘇省初中課程建設特色學校,學生在全國、省、市各類競賽中獲獎達600餘人次,獲獎人數遙居連雲港市初級中學之首。 [2] 
學校不斷加強內在品格精神建設,延安校區通過建設漢字英雄館、漢字體驗中心等,全力打造以漢字文化為主體的校園文化氛圍,蒼梧校區充分利用物聯網實驗室、數字星球館、生命科學館等多個現代化功能教室,打造科技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提升科技內涵,在兩個校區實現高品質的素質教育,促進學校優質教育品牌的形成。 [2]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學校標識

  • 學風:學思相濟 言行致美
  • 教風:教途日新 師情如海
  • 校風: 崇尚真善 追求卓越
  • 校訓: 普愛修遠
  • 服務理念:普愛於心 責任於行
  • 管理原則:人文與制度並重 規範與特色並存
  • 辦學目標:温馨和諧的精神家園 求知創新的成長樂園
  • 辦學策略:用目標引領人 用知識發展人 用文化完善人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23日,被教育部辦公廳認定為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1]  [9]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九十週年校慶

九十週年校慶視覺標識(LOGO) 九十週年校慶視覺標識(LOGO) [10]
原定於2020年10月16日舉行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建校九十週年發展大會,因受疫情影響,經研究決定延期至2020年12月30日在新海實驗中學(延安校區)舉行。 [10] 
2019年12月31日下午,新海實驗中學在延安校區第二會議室舉行喜迎90華誕活動新聞發佈會。學校老校長代表、校友代表、媒體代表、小記者代表及全體中層以上幹部出席會議。發佈會由宋凱副校長主持。王旭彤校長在發佈會上致辭。史春林副校長髮布學校90週年校慶公告。90週年校慶啓動儀式結束後,部分代表參加了學校漢字體驗館開館儀式和體驗活動。此次新聞發佈會的召開,標誌着新海實驗中學90週年校慶活動各項工作正式啓動,相關部門將陸續開展系列活動。 [11] 
九十週年校慶活動,將徵集歷史資料,新建校史館,展現學校辦學成就;將彙編校友回憶錄、校友名冊,印製學校發展畫冊等;校慶活動期間,學校還將舉行各屆校友聯誼活動、教育教學展示活動、建校90週年慶典等活動。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