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東人

鎖定
通東人,指江蘇南通市通東地區(通州東部,舊南通縣東鄉 [4-7]  )吳語通東話使用者。
通東話,屬於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擁有29個聲母以及49個韻母。受到南通話的影響,吸收了不少的南通話的詞彙,但固有詞彙仍然是以吳語詞為主。 [1-3]  通東話主要通行於江蘇南通老運鹽河之北及河之南老通呂公路(通呂線)兩側地區,即通州區東部、海門區北部、啓東市北部,如東縣東部南場話亦屬廣義通東話範疇。 [4]  [6]  [8] 
通東人是海門最早的居民。早在唐宋之際,通東人的祖先——常州湖州等地居民便從長江南岸遷至通州地區(彼時仍為長江口沙洲),形成了今日通東人的基礎,也就是古海門人。在其後的一千多年中,從南方不斷遷來的江南移民逐漸融入了當地古通東人中,其中尤以明代江南移民勢力最大,對古通東話之影響亦最深。 [6] 
中文名
通東人
外文名
Eastern Nantonese (Tongdong People)
分佈地區
通東地區(通州東、海門北、啓東北)
使用方言
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通東話
所屬族羣
吳越人
所屬民系
江浙民系
所屬文化
吳越文化

通東人區域分佈

南通地區部分漢語方言分佈圖 南通地區部分漢語方言分佈圖
通東人分佈於江蘇省南通市通東地區,具體由西向東依次為通州的二甲鎮餘西鎮三餘鎮東社鎮五甲鎮及通州灣的一部分等,海門的包場鎮東灶港鎮餘東鎮正餘鎮四甲鎮貨隆鎮王浩鎮劉浩鎮樹勳鎮、六甲、江心沙農場、大東農場、海門鹽場的絕大部分以及常樂鎮萬年鎮德勝鎮的一部分,啓東的呂四鎮天汾鎮等。 [11] 

通東人民系人口

約70萬。

通東人文化遺產

通東人通東號子

通東地區人民在勞動中隨着;勞動節奏自編自唱形成口頭音樂。凡集體性的勞作,如車水打麥、挑泥、拔花秸、打夯、扛棒、木工、拉船、採耥等,都有與之配合的號子。勞動號子是通東民歌中形式最豐富,內容最生動的部分 [9-10] 
通東號子一般為一唱一和的對歌號子,還有一些較長敍事號子;每段有十多句乃至數十句,如蒔秧和利市歌。
通東號子調式多樣,曲式多樣,有的抒情優美,節奏自由,如車水號子;有的雄渾開闊,高亢有力,如挑泥號子;有 的起伏和緩,節奉規整,如拉船號子;有的節奉規整和自由相間,如挑糞號子等。
建國後,有專人對通東號子進行挖掘整理。1979年5月,《海門民歌選》中收錄各類通東號子21首,其中拉船號子、拔錨號子和挑糞號子被選編進《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蘇卷》。1984年,號子獨唱《新嫂嫂領了獨生證》在上海電視台播放。

通東人藍印花布

元末明初,餘西場先民為避兵火,攜家譜、典籍舉族自江南羣體遷來,夾雄厚財力,同時,也將藍印花布傳統工藝帶來南通。城南染坊園藍印花布染坊最多。
解放後,餘西鎮區,主要藍印花布染坊有:王子標染坊,季長春染坊,馮家染坊,衙門口染坊。公私合營時,季長春染坊合營至南通城;馮家染坊合紅營至餘西區二甲鎮,該企業體制幾度變遷延續至今,藍印花布工藝也從餘西古鎮傳至餘西區二甲鎮,最終成為南通頗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和工藝,再在南通市名揚海內外。

通東人歷史淵源

六朝時期的古東布洲 六朝時期的古東布洲
一般認為,通東人是唐代以前古常州人的後代,儘管後來因為土地坍塌,海水倒湧,兵亂等原因古通東人人口曾經一度下降很多,最少時僅數千人,但不斷從湖州、常州方向沿着長江下游過來的移民一直在補充着通東人的構成成分,彼時安徽、山東等地的移民亦是通東人一個不小的組成部分。

通東人古東布洲時期

唐朝時期的古東布洲 唐朝時期的古東布洲
大約公元7世紀初,胡逗洲(壺豆洲)以東和東南長江口黃海上相繼出現了南布洲、布洲、東洲等幾個較大的沙洲。其中南布洲約當今南通市通州區金沙鎮以東至通州區忠義鄉一帶;布洲則約當今啓東市北部呂四港以南一帶;東洲在布洲以南,原地已坍沒,約今海門區東南部和啓東市西南部。到了公元9世紀後期,布洲與東洲漲接,始稱東布洲
常熟地圖 常熟地圖
唐末,東布洲為東洲鎮遏使姚存制割據。五代,姚氏家族繼續統治着長江口上諸島。由於軍事地位的重要,東布洲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吳和吳越兩國交戰,吳越攻佔常州東洲鎮。不久,吳軍救東洲,大破吳越軍,收復了東洲。南唐代吳,海門島成為南唐地。公元956年,後周南唐交戰,周兵大破唐兵於東布洲,這一帶成了後周地。顯德五年(958年),周師克淮南,據南唐長江以北地,始置海門縣,治東洲鎮,改隸通州。從《太平寰宇記》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鹽為業”和《輿地記勝》謂宋初海門島仍為人犯煎鹽苦役之所的記載推測,東布洲當亦為犯人流放之地。由於東布洲的形成與開發較晚,它一開始即屬江南常州管轄,因此,最初的流人當主要來源於古代常州一帶。最初的東布洲方言基本上是一種古吳方言,與融合古吳方言和古江淮方言而形成的胡逗洲方言當具有一定的差異。
公元10世紀初,胡逗洲(靜海島)與大陸漲接,不久改屬海陵郡(治今泰州市)管轄,靜海人與江南人的交往日減,而與江北海陵,尤其是與其毗連的如皋縣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漸頻繁,最終導致了靜海方言由吳語向江淮話的轉化。而東布洲(海門島)直至公元1041-1048年間始與通州東南境漲接,在古代交通相對閉塞的情況下,島上居民與島外來往比較地少,因而方言並未受到江淮方言的直接影響,始終保持了吳方言的特色。

通東人白茆抽丁與洪武趕散

公元14世紀中葉,海門曾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壯縣。公元14-15世紀間,由於地球氣候一度轉暖,海面上升,長江主泓曾一度北移,引起了北岸的大坍削。元至正十年(1350年)左右,海門縣開始坍削,縣治地遷禮安鄉。明洪武八年(1375年),大潮氾濫,呂四場被淹,三萬餘鹽丁淹死,鹽灶被迫停火,國庫收入減少,於是明太祖便將一部分擁戴過張士誠的江南士民強遷至海門呂四,杜、盧、、周、毛、彭七姓,連同祖宗枯骨,舉家遷往呂四,並於常熟白茆集結渡江。這就是民間所説的“白茆抽丁”,同一時期,江南大量移民被遷入江北淮河流域,史稱“洪武趕散”。這些江南移民帶來了江南地區的方言,使古老的海門方言有了新的發展。明正德七年(1512年)七月,海潮氾濫,溺死千餘人。是年,縣治地被迫遷通州餘中場(今南通市海門區四甲鎮餘中村)。以後連年海潮侵襲、土地坍塌 ,死亡人數以萬計。清朝年間流傳的民謠有“九尺皇岸三尺蒿,蒿枝頭上浪滔滔”,即潮高一丈五以上。今天看來,或許是海嘯,史書上稱“海溢”,老百姓叫洪潮。到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人口只剩下不到5000人。是年八月,縣治地不得不西遷至今南通市通州區金沙鎮進鮮港村西,借通州部分地與海門坍剩的地,重新建縣。以後又連年受災,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門縣大半坍入江中,人口僅剩下2200人,不得不裁縣歸併通州,成為通州的一個鄉,稱為海門鄉。後又改稱靜海鄉。古海門縣廢置併入通州後,一直為通州和後來的南通縣轄地,直至抗日戰爭時期民主政權始析其地分歸啓東、海門、南通三縣管轄 。因此,古海門方言一直受到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影響,越往西受到的影響越大,最終導致了方言的分化:隨縣治地西遷和被迫逃亡至金沙場的海門人,因世代與説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當地人相處交往,方言受到通州方言(南通方言)較大的影響,最終形成了以金沙鎮為分佈中心的金沙方言(金沙話);而居住故土的海門人,因距通州城較遠,方言受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影響相對地比較小,最終發展成為今天的通東方言。

通東人通東名人

曹頂(1514~1557),南直隸通州餘西場(今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餘西古鎮)人,明代抗倭將領。
崔桐(1478~1556),南直隸通州海門縣(今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餘東鎮)人,明代進士、大臣。
柳敬亭(1587~1670),南直隸通州餘西場(現餘西古鎮)人,明末清初著名評話藝術家揚州評話的開山鼻祖。
丁有煜(1683~1764),江南省通州海門鄉人,祖籍海門縣(今屬江蘇省南通市)。清代著名書畫家詩人南通州貢生
李芸暉(1827~1900),江南通州人,生於靜海鄉,世居呂四場(今江蘇省南通市啓東市呂四港鎮)。清代詩人。
李磐碩(1850年~1908年),江南通州人,生於靜海鄉(今為江蘇省南通市啓東市呂四鎮)。李芸暉之子,清代進士、大臣。
張蓁(1880~1932),江南通州人,原住餘西古鎮,後遷金沙鎮十六總橋東首。晚清畫家。
朱理治(1907~1978),生於江蘇省南通縣餘西鎮的一個中醫世家。是大革命時期由清華園中走出來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朱佳木(1946~),江蘇通州人,生於黑龍江佳木斯市。朱理治之子,學者
潘蘭珍(1908~1949),江蘇通州人,生於餘西鎮大悲殿北(今屬二甲鎮)。陳獨秀的第三位夫人,
盧今元(1932~),生於江蘇省南通縣呂四鎮(今江蘇省南通市啓東市呂四港鎮)。方言專家,教育工作者
許寶華(1933~),生於江蘇省南通縣四甲區高山村(今屬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四甲鎮)。教授語言學家
陳達(1937~2016),江蘇通州人,生於東社鎮。核科學與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陸鳳彬(1939~),江蘇通州人,生於東社鎮。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將領。
曹建明(1955~),江蘇通州餘西鎮(今二甲鎮)人。曾任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等職。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
姜博洋,江蘇通州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青年編劇,導演。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