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頂

鎖定
曹頂(1514-1557),南直隸通州餘西場(今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餘西古鎮)人,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據曹氏家譜載:北宋末年,曹彬後裔,山東武惠堂曹姓、梁姓、開封府任姓中原季、刁、姜、李等眾姓,攜家譜、典籍,舉家攜莊客南渡;初,避兵火,自金陵句容,經常熟北渡,遷通州餘西場。
本    名
曹頂
所處時代
明代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南直隸通州(今江蘇通州
出生日期
1514年
逝世日期
1557年
主要成就
抗倭英雄
外文名
Tsao Ding

曹頂曹頂生平

史載:餘西場亭户曹大賓莊客,生兒髮旋三頂,遂名“頂”,亦名“鼎”。及長,強悍豪爽,多膂力。受顧鹽販,駕舶往來江海。
曹頂銅像 曹頂銅像
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太倉。總督張經徵兵於通州。曹頂應募,隸千户姜旦。江中戰倭,頂以長叉刺其操舟者墮水,躍登其舟,沉其鐵纜,焚其舟。倭亂,江南兵乘勢奮擊,賊大敗去。由此,頂望著,統哨船30艘,卒500名,駐江南剿倭。
每戰,頂親冒箭矢,率部擊寇。戰酣,寇眾,擊落頂盾,長槍刺來;從卒未及呼喊,頂右腋夾定賊槍,左手飛拾盾,擋賊槍,奮進,寇遁。又,頂入賊陣,救回部卒,且俘一寇。曹頂率軍,倭寇喪膽。
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初二,倭船百艘,自狼山江面乘潮而來,寇3000餘登岸,燒殺擄掠,屠戮老幼數千人,通州遭空前慘禍。
賊鋒鋭,攻計百出。頂率水兵五百壁於城外江面,伺間疊出撓倭。相持兩旬餘,賊惡其逼,退至狼山。又4日,徐、宿、邳援兵至,合兵擊賊。寇乘舟敗走。通州城圍始解。
鼎身被數十創,殺倭百餘,辭賞,解甲還鄉,操業刀切面。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倭寇自掘港登陸,再犯通州。頂偕官軍,自辰至午,激戰寇於通州城北50裏,冒雨追寇於單家店(今平潮鎮),馬蹶壕塹。鼎壯烈殉國,時年44歲。噩耗傳出,天地同悲,萬民敬仰!
尤可貴者,曹頂身為一個燒鹽工的兒子,隨父生長於主人家,依主人之姓為姓;入伍後每論戰功,多讓同輩,每得賞賜,轉酬昔日的主家,從不求利祿,他的一生血染聲光彩,更有泥土般的質樸。舊通州諸志為曹頂立傳於“忠義”類,傳稱:“州人稱頂為長城,聞其死無不痛泣者。”清人朱瑋有《曹頂將軍歌》“將軍歿今三日載,英氣稜稜至今在”,毫無誇張地稱頌了曹頂留給後人的影響是久遠的。

曹頂曹頂墓、祠

曹頂墓 曹頂墓
曹頂殉國後,通州人便在去狼山的路上建了祠和墓,舊志名為“曹義勇祠”和“曹義勇墓”,祠內原杞彩塑的曹頂坐像,後因交通不便,60年代中拆除,唯留下祠前的兩棵銀杏。曹頂殉難地單家店(平潮)建有曹公亭;曹頂故里,餘西鎮武惠堂曹氏宗祠(在餘西小學祠堂溝西岸)供奉有曹頂公祖先牌位。祠前為墓,民國初新增曹頂塑像:高座上,曹頂跨馬橫刀,一手拈鬚,兩目深沉,凝視着南方,彷彿等待着金鼓擊點,越馬出征…… 1956年,餘西地方幹部為建大會堂,(若直白建劇場,南通縣政府不批准,)折除曹氏祠堂,僅存一埭朝西邊屋,曹朝忠一家數口居住,現已圮廢。一對祠門石獅,由季姓後人代管,後轉入餘西小學。
曹頂墓不遠處有一高土墩,為明代抗倭報警的烽火屯遺址。墩上嵌有“倭子墳”三個大字,民間相傳其中埋有曹頂所殺的倭寇屍骸,在人們的感情裏,惟有這樣高聳的記功碑,才能寄託自己對這位為國捐軀的平民英雄的敬意。

曹頂曹頂與跳面

南通跳面,又叫“曹頂面”、“切面”或“小刀面”。由於加工工藝講究,外觀粗細均勻,條長爽滑,柔韌有筋,因而久煮不糊。食時,韌而不硬,耐嚼有味。倘若配以各種不同的澆頭。佐以醬油、豬油、味精等拌炒,味道特別可口,南通跳面,作為麪點上品,載譽已久。
“切面”何時成為“跳面”?相傳與抗倭英雄曹頂有關。在明朝嘉靖年間,曹頂於雲城山路旁開設個麪食店,主營麪條。當時,狼山香火鼎盛,四方香客集。去狼山必經城山路過,因此,此店生意極為興隆。曹頂起早貪黑,全憑雙手擀麪,儘管忙得精疲力盡,仍然供不應求。曹頂邊擀麪,邊思考,如可多出麪條,而又不花多大力,以滿足香客的要求。有一次他回家,看到一村民在鍘草喂牛。這事啓發了他,終於想出一個妙法:在特製的矮桌上,繫上一根牢固的麻繩釦,擀麪杖系在繩釦裏,這樣,舉手輕輕揉麪,隨着麻繩晃動的慣力,身體隨之邊揉邊跳,擀麪速度大大加快。由於麪糰經壓制,麪筋產生,使麪條極為有韌性,條條不斷,吃起來別有風味。一天,一位顧客吃得特別高興,問:“此面叫什麼名稱?”曹頂靈機一動,含笑答道:“跳面”。  嗣後,曹頂帶領南通人民抗倭,取得勝利,自己光榮捐驅。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南通人將“跳面”稱為“曹頂面”。此面隨曹頂名載入史冊,一直傳流至今。 [1] 

曹頂曹頂相關

通州志,人物誌中收有曹頂本傳。建曹公亭時,費範九向全國徵集詩稿,張謇陳衍梁啓超等45人來稿;集53首詩詞賦,彙編成《南通平潮曹公亭詩》一冊出版。張謇還為曹公祠、曹公墓撰寫楹聯
任煥文(任堯章)為曹頂作傳,載入任煥文筆記,編入鄉土教材,有師山顧貴亭為之作序,併成為精進書院、餘西小學、餘中小學、通源小學等小學必讀教材。
顧怡生為餘西小學作校歌:“美哉我校,美哉我校,鄰有夫子堂堂廟,鄉有將軍義勇曹。天風怒號,海潮狂嘯。我保我衞先我教。夫子之道高,將軍胡弗效?學生努力各有造,家邦真正生英豪。”
清末舉人先生為之賦詩:
成仁因殺敵,義勇祀曹公。
碧血千秋烈,丹心萬古雄。
霜鋒刀映月,寶勒馬嘶風。
遺像深瞻仰,英名奕世崇。
[2] 
電影《新忠烈圖
電影信息  新忠烈圖
片 名:《新忠烈圖》
外文名稱 The Valiant Ones New
投資人:吳明台
製片人:吳明台
製片主任:沈志豪
主 演:吳奇隆
黃 奕
實力:深不可測,只是稍微認真便瞬間擊殺了博多金,手中如意神劍劍光就有開闢宇宙的大爆炸威力,劍名如意,威力也是隨心所欲,其威力最大上限甚至可以支配所有宇宙與時空。
由黃奕、吳奇隆、元華尹子維實力派明星主演,劉新導演的《新忠烈圖》即將於近日全國公映。這部作品翻拍了香港武俠電影大師胡金銓導演的《忠烈圖》,它也是由胡金銓的徒弟吳明台斥資近2000萬人民幣完成拍攝的。
投資人兼製片人吳明台是胡金銓的徒弟,也是香港“元家班”的成員。《大醉俠》、《龍門客棧》等一批胡金銓的代表作在全球各大電影節上巡迴展映,受到了國際影壇的關注,《新忠烈圖》正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重拍。影片講述了明朝將領曹頂偕同江湖義士共同抗擊倭寇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年年侵犯我東南沿海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但嘉靖皇帝 新忠烈圖劇照
昏庸,不理朝政,兵部侍郎朱紈一再請求發兵抗倭,嘉靖皇帝為了不受吵擾,派朱紈領軍浙江平倭。朱紈沿水前行,遭到倭人伏擊,得周將軍解圍,周將軍護送寶物時,又遭到倭寇伏擊,江湖鹽販曹頂出手相救,朱紈決定將曹頂收入軍中,共同抗倭。
倭寇入侵李村,曹頂率眾前往解圍,女扮男裝的畲寨郡主阿珠也半途殺出,一番激戰,把倭寇趕下了大海,而曹頂希望打探出倭寇的巢穴,一舉剿滅,即化裝成鹽商,深入倭穴,並將送貢銀的假消息泄露給倭寇,倭寇頭目博多津調動人馬,傾巢出動,而內奸把計劃報告了博多津,博多津撤退之時,周將軍率兵截斷倭寇退路,倭寇軍心大亂,曹頂與朱紈激戰博多津部下,阿珠為保護曹頂中箭身亡,曹頂咬牙切齒,憤怒的劍對上了博多津瘋狂的東洋刀,在海邊展開了一場針鋒相對的廝殺…… 新忠烈圖劇照
無數英烈的犧牲,換來的只是暫時的平安,朱紈被革職查辦,不久懸樑自盡,曹頂辭官而去,率領百姓繼續抗擊倭寇,不幸中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