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蹇碩

(東漢宦官)

鎖定
蹇碩(?—189年5月27日 [11]  [30]  ),東漢末年宦官。中平五年(188年),蹇碩為上軍校尉漢靈帝以蹇碩壯健而有武略,對其特別信任,並以其為西園軍元帥,領導袁紹曹操西園八校尉,以監督司隸校尉以下諸官。蹇碩雖然握有兵權,但對何進非常畏忌,曾和宦官們一起勸説靈帝派遣何進西擊邊章韓遂。中平六年(189年),靈帝在病重時將劉協託給蹇碩。靈帝去世後,蹇碩想先殺何進再立劉協為天子,但因手下司馬潘隱與何進有舊對何進使眼色而失敗。劉辯繼承帝位後,蹇碩與中常侍趙忠宋典等寫信欲合謀除去何進,中常侍郭勝與何進為同郡,且何進及何皇后發跡亦有其功勞,於是親信何氏,慫恿趙忠等人不聽蹇碩之計,且將蹇碩的書信告知何進。何進便派黃門令逮捕蹇碩,將他下獄誅殺,其部下士兵亦被何進所領。 [29-30] 
(概述圖來源: [1] 
全    名
蹇碩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逝世日期
189年5月27日 [11] 
主要成就
密謀擁立劉協,謀殺害何進未成
最高官職
上軍校尉

蹇碩人物生平

蹇碩西園首領

蹇碩是東漢時期的宦官,深受漢靈帝寵信。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漢靈帝開始設置西園八校尉。任命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擔任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擔任下軍校尉,議郎曹操擔任典軍校尉趙融擔任助軍左校尉,馮芳擔任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擔任左校尉,淳于瓊擔任右校尉,都由蹇碩統一指揮。 [2]  [13] 
靈帝自黃巾軍起事以後,開始留心軍事。蹇碩身體壯健,又有武略,靈帝因此非常親近信任他,以他為元帥,典護諸將,督司隸校尉以下,即便是大將軍何進都統屬於蹇碩。 [3]  [12-13] 
蹇碩雖然在朝廷專掌兵權,但忌恨大將軍何進兵強,打算讓何進調到外地,然後離間他和靈帝。於是,蹇碩與諸常侍共同勸説靈帝派遣何進西征韓遂。靈帝同意了,賜給何進兵車百乘,虎賁斧鉞。何進暗中獲悉蹇碩的陰謀後,上奏請求派袁紹到徐州和兗州去調集軍隊,要等到袁紹回來再進行西征,以便拖延行期。 [4]  [14-15] 
蹇碩為上軍校尉時,朝廷徵召天下豪傑為偏裨,幷州刺史丁原曾派武猛從事張楊率兵到蹇碩那裏。 [22] 

蹇碩靈帝託孤

當初,漢靈帝連續死去了幾個兒子,因此,何皇后生下兒子劉辯後,就送到道人史子眇家去撫養,故被稱為“史侯”。王美人生下兒子劉協,由董太后親自撫養,被稱為“董侯”。羣臣請求漢靈帝立太子。漢靈帝認為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不可以作為人主,但何皇后有寵,何進又手握重權,因此猶豫未決。 [23-24]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病重,把劉協託付給蹇碩。蹇碩接受遺詔,又素來輕視厭惡何進兄弟。 [24]  [25]  四月丙辰日,漢靈帝於嘉德殿駕崩。蹇碩當時在皇宮中,想先殺何進,然後立劉協為皇帝。他派人去接何進要與他商議事情,何進即刻乘車前往。蹇碩的司馬潘隱與何進早有交誼,在出來迎接時用眼神示意。何進大驚,馳近道回到營裏,並引兵進駐百郡邸,聲稱有病,不再進宮,蹇碩的計劃失敗。 [5]  [26]  [27] 

蹇碩何進反擊

不久,皇子劉辯即帝位,當時他十四歲。尊稱母親何皇后為皇太后。何太后臨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熹。封皇弟劉協為勃海王,當時他只有九歲。任命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同主持尚書事務。 [26]  [27] 
何進掌握朝政大權,素知中官為天下所怨,又恨蹇碩想謀害自己,暗中計劃將他殺死。袁紹通過何進的親信門客張津,勸説何進將所有的宦官一網打盡。何進因袁氏歷代都有人做高官,袁紹與堂弟虎賁中郎將袁術又為天下豪傑所擁戴,因此相信並任用他們。又廣泛徵聘有智謀的人士何顒荀攸及河南人鄭泰等二十多人,任命何顒為北軍中侯,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把他們都作為自己的心腹。 [6]  [28] 

蹇碩事敗被誅

蹇碩心裏疑慮不安,又認為劉辯輕佻不德,何進兄弟好修虛名,並無股肱之才,擔心他們不能安定社稷,因此欲誅殺何進等人,擁立劉協。蹇碩寫信給中常侍趙忠宋典等人説:“大將軍何進兄弟控制朝政,獨斷專行,如今與天下的黨人策劃要誅殺先帝左右的親信,消滅我們。只是因為我蹇碩統率禁軍,所以暫且遲疑。我觀察他的意圖,他必定要先殺我,然後對諸位動手。現在我欲除私仇,以輔公家。我們應該一起關閉上閤,趕快捕殺何進。”中常侍郭勝與何進是同郡之人,何太后及何進能有貴寵的地位,他幫了很大的忙,因此他親近信賴何氏。郭勝與趙忠等人商議後,拒絕蹇碩的提議,還把蹇碩的信送給何進看。何進便引誘諸常侍共同誅殺蹇碩,有人認為:“蹇碩是先帝所置,所曾倚仗之人,不能誅殺。”郭勝説:“何進是我所成就的,怎麼會出問題呢?可以聽任他。”四月庚午日(5月27日),何進指使黃門令逮捕蹇碩,將他下獄處死,並且把禁軍全部置於自己指揮之下。 [7]  [29-30] 

蹇碩人物成就

黃巾之亂後,被靈帝任命為西園八校尉之首上軍校尉,為國家訓練軍隊,袁紹、曹操都曾是其部下。

蹇碩人物評價

《後漢紀》:“碩壯健有武略。” [11] 
呂思勉:“這蹇碩,大約是有些武略的。當黃巾賊起時,漢朝在京城裏練兵,共設立八個校尉,蹇碩便是上軍校尉,所以靈帝把廢嫡立庶的事情付託他。” [9] 
蔡東藩:“蹇碩一閹豎耳,遽授為上軍校尉,袁紹以下,皆歸節制,試思天下有義勇之將士,肯聽閹人之驅策歟?” [10] 

蹇碩親屬成員

叔父:蹇氏。(據《曹瞞傳》記載,蹇碩有一叔父,名不詳,因夜行而被曹操殺死。) [31] 

蹇碩軼事典故

漢陽太守蓋勳著績於西州。他棄官歸家後,朝廷徵他為武都太守,並詔令大將軍何進、上軍校尉蹇碩為蓋勳祖道 [19] 
蓋勳未到武都,靈帝又徵他為討虜校尉,特意召見他,問:“天下何苦而反亂到這種程度?”蓋勳説:“這是倖臣子弟造成的。”當時蹇碩在座,其子弟尤甚,靈帝回頭轉問蹇碩,蹇碩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記恨蓋勳。 [16]  [20] 
後來,司隸校尉張温舉蓋勳為京兆尹,靈帝方才倚仗蓋勳,還想親近他,而蹇碩等人心中忌憚蓋勳,就勸靈帝批准張温的上奏,拜蓋勳為京兆尹。 [17]  [20] 
小黃門京兆人高望為尚藥監,受皇子劉辯寵愛。蹇碩按照劉辯的意思,向蓋勳建議舉薦高望之子為孝廉,蓋勳不肯用。有人對蓋勳説:“皇子是國家的副主,高望是他的愛臣,蹇碩又是陛下的寵臣,你違背了他們的意願,恐怕三怨成府,這該怎麼免禍?”蓋勳回答:“選舉賢良的人為官是為了報效國家,不是賢良我不會舉薦,死又何悔!” [18]  [21] 

蹇碩史料記載

後漢書 [8] 
後漢紀 [11] 

蹇碩藝術形象

蹇碩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裏,蹇碩是十常侍之一。 [32]  靈帝病重時,欲立劉協為帝,蹇碩便勸靈帝誅殺何進以除後患,靈帝聽從,召何進進宮,但因潘隱告密而失敗。劉辯即位後,袁紹入宮收蹇碩。蹇碩慌走入御園,在花陰下為中常侍郭勝所殺。 [33] 

蹇碩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蘇建宇飾演蹇碩;
蹇碩遊戲圖片 蹇碩遊戲圖片
2013年電視劇《曹操》:程文寬飾演蹇碩。
參考資料
  • 1.    概述圖來自宣紙畫《三國演義人物造型》圖譜
  • 2.    《資治通鑑》:漢靈帝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皆統於蹇碩。
  • 3.    《資治通鑑》:帝自黃巾之起,留心戎事;碩壯健有武略,帝親任之,雖大將軍亦領屬焉。
  • 4.    《資治通鑑》:蹇碩忌大將軍進,與諸常侍共説帝遣進西擊韓遂;帝從之。進陰知其謀,奏遣袁紹收徐、兗二州兵,須紹還而西,以稽行期。
  • 5.    《資治通鑑》:初,帝數失皇子,何皇后生子辯,養於道人史子眇家,號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協,董太后自養之,號曰“董侯”。羣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欲立協,猶豫未決。會疾篤,屬協於蹇碩。丙辰,帝崩於嘉德殿。碩時在內,欲先誅何進而立協,使人迎進,欲與計事;進即駕往。碩司馬潘隱與進早舊,迎而目之。進驚,馳從道歸營,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稱疾不入。
  • 6.    《資治通鑑》: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年十四。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協為勃海王。協年九歲。以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進既秉朝政,忿蹇碩圖己,陰規誅之。袁紹因進親客張津,勸進悉誅諸宦官。進以袁氏累世貴寵,而紹與從弟虎賁中郎將術皆為豪桀所歸,信而用之。復博徵智謀之士何、荀攸及河南鄭泰等二十餘人,以為北軍中侯,攸為黃門侍郎,泰為尚書,與同腹心。
  • 7.    《資治通鑑》:蹇碩疑不自安,與中常侍趙忠、宋典等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掃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閉上閣,急捕誅之。”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故親信何氏;與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庚午,進使黃門令收碩,誅之,因悉領其屯兵。
  • 8.    後漢書 卷六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1-01]
  • 9.    中國通史:後漢的分裂和三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7-06]
  • 10.    蔡東潘.後漢演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第六十四回
  • 11.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3-02]
  • 12.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是時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都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校尉,淳于瓊為佐軍校尉,又有左右校尉。帝以蹇碩壯健而有武略,特親任之,以為元帥,督司隸校尉以下,雖大將軍亦領屬焉。
  • 13.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秋八月,置西園三軍及典軍、助軍。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洪)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初黃巾起,上留心戎事,碩壯健,有武略,故親任之,使為元師,典護諸將,大將軍已下皆令屬焉。
  • 14.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碩雖擅兵於中,而猶畏忌於進,乃與諸常侍共説帝遣進西擊邊章、韓遂。帝從之,賜兵車百乘,虎賁斧鉞。進陰知其謀,乃上遣袁紹東擊徐兗二州兵,須紹還,即戎事,以稽行期。
  • 15.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上軍校尉蹇碩惡大將軍進兵強,欲進在外,因而間之,乃與常侍通謀,説上使進徵邊章、韓約。帝從之,賜進戎車百乘,虎賁斧鉞。進亦知其謀,請中軍校尉袁紹東發徐、兗兵以稽其行。
  • 16.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後去官,徵拜討虜校尉。靈帝召見,問:“天下何苦而反亂如此?”勳曰:“倖臣子弟擾之。”時宦者上軍校尉蹇碩在坐,帝顧問碩,碩懼,不知所對,而以此恨勳。
  • 17.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勳時與宗正劉虞、佐軍校尉袁紹同典禁兵。勳謂虞、紹曰:“吾仍見上,上甚聰明,但擁蔽於左右耳。若共併力誅嬖倖,然後徵拔英俊,以興漢室,功遂身退,豈不快乎!”虞、紹亦素有謀,因相連結,未及發,而司隸校尉張温舉勳為京兆尹。帝方欲延接勳,而蹇碩等心憚之,並勸從温奏,遂拜京兆尹。
  • 18.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時長安令楊黨,父為中常侍,恃埶貪放,勳案得其臧千餘萬。貴戚鹹為之請,勳不聽,具以事聞,並連黨父,有詔窮案,威震京師。時小黃門京兆高望為尚藥監,幸於皇太子,太子因蹇碩屬望子進為孝廉,勳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愛,碩帝之寵臣,而子違之,所謂三怨成府者也。”勳曰:“選賢所以報國也。非賢不舉,死亦何悔!”
  • 19.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初,漢陽太守蓋勳,著績西州,知耿鄙之必敗也,自免歸家。於是徵為武都太守,詔大將軍何進、上軍校尉蹇碩為勳祖道,京師榮之。
  • 20.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未至武都,徵為討虜校尉。上問勳曰:「天下何以反?」勳對曰:「倖臣子弟,擾之使然。」時碩子弟尤甚,天子顧而問碩,碩不能對。帝又謂勳曰:「吾以陳師於平樂觀,多出中藏以餌戰士,何如?」勳曰:「臣聞昔者,先王耀德而不觀兵〔一〕。今寇在遠,而設陣於近,不足以昭果毅,祗足以黷威武耳。」帝曰:「善!恨見卿晚,羣臣初無是言也。」勳與劉虞、袁紹等並典禁軍,勳謂虞、紹曰:「吾見上,上甚聰明,但壅於左右耳。勇力誅嬖倖,然後徵拔英俊,以興漢室,功遂身退,豈不快邪?」虞、紹亦有宿謀,因共相結。未發,而司隸校尉張温舉勳為京兆尹。帝方倚勳,欲親近之,而碩等心憚,並勸帝從温議,遂拜京兆尹。
  • 21.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小黃門高望,〔皇子辯之愛臣〕(皇子愛之辯臣也)也,因碩屬望子於勳,欲以為孝廉,勳不肯。或謂勳曰:「皇子,副主也;望,其保也;碩,帝之寵臣也。三怨成府,豈可救也?」勳曰:「選賢所以報國也,非賢不舉,雖死可悔乎?」
  • 22.    《三國志·卷八·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張楊字稚叔,雲中人也。以武勇給幷州,為武猛從事。靈帝末,天下亂,帝以所寵小黃門蹇碩為西園上軍校尉,軍京都,欲以御四方,徵天下豪傑以為偏裨。太祖及袁紹等皆為校尉,屬之。幷州刺史丁原遣楊將兵詣碩,為假司馬。靈帝崩,碩為何進所殺。
  • 23.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初,何皇后生皇子辯,王貴人生皇子協。羣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然皇后有寵,且進又居重權,故久不決。
  • 24.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初,帝數失皇子,何太后生皇子辯,養於史道人家,故號為「史侯」。王貴人生皇子協,養於董太后宮,號為「董侯」。初,大臣請立太子,辯輕佻無威儀,不可以為宗廟主,然何後有寵,大將軍進權重,故久而不決。帝將崩,屬協於上軍校尉蹇碩。協疏幼,少在喪,哀感百官,見者為之感慟。
  • 25.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六年,帝疾篤,屬協於蹇碩。碩既受遺詔,且素輕忌於進兄弟。
  • 26.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及帝崩,碩時在內,欲先誅進而立協。及進從外入,碩司馬潘隱與進早舊,迎而目之。進驚,馳從儳道歸營,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稱疾不入。碩謀不行,皇子辯乃即位,何太后臨朝,進與太傅袁隗輔政,錄尚書事。
  • 27.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丙辰,帝崩於嘉德殿。時蹇碩在省中,欲誅大將軍何進,使人迎進欲與計事。進即駕往,司馬潘隱出迎進,因而逆之。進馳去,屯百郡邸,稱疾不入。戊午,皇子辯即帝位,太后臨朝,大赦天下。封皇弟協為勃海王。
  • 28.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進素知中官天下所疾,兼忿蹇碩圖己,及秉朝政,陰規誅之。袁紹亦素有謀,因進親客張津勸之曰:“黃門常侍權重日久,又與長樂太后專通姦利,將軍宜更清選賢良,整齊天下,為國家除患。”進然其言。又以袁氏累世寵貴,海內所歸,而紹素善養士,能得豪傑用,其從弟虎賁中郎將術亦尚氣俠,故並厚待之。因復博徵智謀之士逄紀、何顒、荀攸等,與同腹心。
  • 29.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蹇碩疑不自安,與中常侍趙忠等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埽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沉吟。今宜共閉上合,急捕誅之。”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故勝親信何氏,遂共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進乃使黃門令收碩,誅之,因領其屯兵。
  • 30.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上軍校尉蹇碩以帝輕佻不德,二舅好脩虛名,無股肱之才,懼不能安社稷也,欲誅進等,立勃海王。與常侍趙忠、宋典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威權,欲與天下黨人共誅內官,以碩有兵,尚且沈吟,觀其旨趣,必先誅碩,次及諸君。今欲除私讎,以輔公家。」是時上新崩,大行在前殿,左右悲哀,念在送終,碩雖用,有謀策,其事未可知也。忠、典以碩書告大將軍進,進誘諸常侍共誅碩。或曰:「碩,先帝所置,所嘗倚仗,不可誅。」中常侍郭脈與進同郡,素養育進子弟,遇之曰:「進,我所成就,豈有異乎?可卒聽之。」庚午,上軍校尉蹇碩下獄誅,兵皆屬進。
  • 31.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曹瞞傳曰: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後數月,靈帝愛幸小黃門蹇碩叔父夜行,即殺之。京師斂跡,莫敢犯者。近習寵臣鹹疾之,然不能傷,於是共稱薦之,故遷為頓丘令。】
  • 32.    三國演義(第1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4-03-02]
  • 33.    三國演義(第2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4-03-0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