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季良

鎖定
趙季良(883年-946年),字德彰,濟陰(今山東曹縣西北)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宰相。
趙季良早年曾仕後梁,投奔後唐(初稱晉國)後得到莊宗李存勖的器重,至明宗李嗣源在位時已累升至太僕卿。他奉命前往西川公幹,被西川節度使孟知祥扣留,遂轉而效力於孟知祥,擔任西川節度副使,成為孟知祥的心腹謀臣,輔佐其兼併東川,官至武泰軍節度使。後蜀建立後,以司空門下侍郎之職拜相,後又成為後主孟昶的輔政大臣,最終官至太保
廣政九年(946年),趙季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 [1]  ,諡號文肅。
本    名
趙季良
德彰
所處時代
五代十國
出生地
濟陰
出生日期
883年
逝世日期
約 946年9月 [1] 
所屬政權
後梁→晉國(後唐)→後蜀
最高官職
太保兼門下侍郞、同平章事
諡    號
文肅

趙季良人物生平

趙季良早年經歷

趙季良性情寬厚,喜怒不形於色,而且為人至孝,因母親早亡,對待從母(姨母)如事生母。他“幼涉書史,長於吏治,尤善騎射”,堪稱文武雙全。 [54] 
後梁建立後,趙季良被保義節度使王檀闢為節度推官,後被魏博節度使楊師厚任命為元氏縣令,累升至魏州司錄參軍。 [55] 

趙季良累受重用

乾化五年(915年),晉王李存勖進據魏州(治今河北大名東北),兼併了魏博鎮。趙季良轉而效力於晉國,以“文武才略”得到李存勖的賞識,被授為大理評事,仍為魏州司錄參軍,並充任義勝都指揮使 [2] 
龍德二年(922年),趙季良因魏州賦税短缺,遭到李存勖的問責。但他卻反問道:“殿下何時才能攻滅後梁,平定河南?”李存勖惱怒地道:“你的職責是督辦税務的,又怎敢幹預軍事。”趙季良正色道:“殿下正圖謀攻取河南但卻不能愛惜百姓,一旦百姓離心,殿下恐怕連河北之地都無法保有,還説什麼進取河南!”李存勖頓悟,道:“若不是您這一番話,我險些誤了大事。”他從此更加器重趙季良,讓其參預軍中謀議。 [3]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建立後唐,史稱後唐莊宗。他將魏州升格為東京興唐府(後改稱鄴都),以趙季良為興唐府少尹。是年十月,李存勖攻滅後梁,於次月遷都洛陽。趙季良則改任光祿少卿,兼洛南水陸營田都制置使 [4] 
同光四年(926年),李存勖在興教門之變中遇害,李嗣源即位,史稱後唐明宗。趙季良改任太僕卿。當時,宰相任圜兼判三司,又以趙季良為鹽鐵司判官 [5] 

趙季良留任西川

李存勖遇害前,曾遣軍攻滅了西南方的前蜀政權。唐軍在蜀地徵收了六百萬緡犒軍錢,班師後還有二百萬緡留在了蜀地。任圜在拜相前是伐蜀唐軍的將領,對此非常清楚,便於當年(926年)十月以趙季良為檢校户部尚書 [6]  ,官告國信兼三川都制置轉運使,讓他攜官告到成都冊拜西川節度使孟知祥為侍中 [7]  ,同時負責將二百萬緡犒軍餘錢及兩川賦税輸送至洛陽。 [8] 
孟知祥是李存勖生前所任命的西川節度使,在李嗣源即位後逐漸產生據蜀自立之心。 [9]  他同意輸送府庫中的財物,但拒絕輸送賦税。趙季良遂將西川府庫中的十億金帛運往洛陽,以緩解朝廷財政的匱乏,不敢再提製置轉運等職事。 [10]  孟知祥此前與趙季良曾有舊交,於是將趙季良留在西川,後來還奏報朝廷,請以其為西川節度副使 [11] 
後唐朝廷當時對孟知祥亦有疑忌之意 [12]  ,不但拒絕了孟知祥的奏請,還派遣李嚴為西川監軍。而孟知祥竟誅殺李嚴,隨後自行署任趙季良為節度副使。 [13]  李嗣源只得於天成二年(927年)四月任命趙季良為西川節度副使,但在次年(928年)三月又改任趙季良為果州團練使,以何瓚接任節度副使。孟知祥上表要求讓趙季良留任,被駁回後又遣使到洛陽再三論請。 [14] 
李嗣源迫於無奈,最終只得讓趙季良繼續留任西川節度副使,改命何瓚為西川行軍司馬 [15]  。當時,孟知祥對趙季良非常信任,事無大小都要與其商議 [16]  ,“每有謀議,無不見從”。趙季良亦傾心效力於孟知祥,為其心腹 [17]  。君臣之間終日宴飲敍談,相處極為融洽。趙季良如果入見稍遲,孟知祥都要問左右道:“副使今日怎麼來得這麼遲?” [18] 

趙季良翼輔孟氏

天成四年(929年),朝廷在閬州(治今四川閬中)設立保寧軍,又命武信軍節度使夏魯奇於遂州(治今四川遂寧)整修戰備。孟知祥及東川節度使董璋皆憂懼不已,認為朝廷將要討伐兩川。董璋主動遣使向孟知祥求親,希望能結成兩川聯盟。趙季良也建議孟知祥合縱以“拒唐”。孟知祥於是拋棄舊怨,和董璋聯姻締盟,共同對抗朝廷。 [19] 
長興元年(930年),趙季良代表孟知祥前往梓州(東川鎮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與董璋締結盟約,但在返回成都後稱董璋“貪殘好勝,志大謀短,終為西川之患”。 [20]  是年九月,孟知祥得西川進奏官蘇願上報,稱“朝廷將發兵討兩川”,乃與趙季良商討對策。趙季良道:“應聯合東川軍,先取遂州、閬州,然後兩川合兵守住劍門關(蜀道入川的重要關口,在今四川劍閣東北),則大軍雖來亦無憂矣。”孟知祥乃遣使約董璋一同舉兵。董璋遂起兵反唐,很快便攻破閬州。孟知祥亦遣軍攻遂州。 [21]  當時,朝廷命石敬瑭率大軍進討兩川,卻被兩川聯軍阻在劍門關,無法攻入劍州(治今四川劍閣)。 [22] 
後唐攻兩川之戰後的兩川形勢對比 後唐攻兩川之戰後的兩川形勢對比
長興二年(931年),西川軍攻破遂州。石敬瑭聽聞遂州陷落,且大軍糧運不繼,於是撤軍北歸。 [23]  朝廷因前線戰事不利,於是嘗試與兩川和解。董璋因家屬皆被朝廷誅殺,拒絕和解。 [24]  而孟知祥想接受和解,但卻被東川軍阻斷道路,無法通過綿州(出川必經之路,治今四川綿陽)。他和趙季良等謀議,打算遣使繞道由峽江入朝,但被節度掌書記李昊所勸阻,於是繼續派使者去説服董璋。 [25]  趙季良還建議遣軍攻取壁州(治今四川通江),以防備山南西道的唐軍。但計劃因李昊的反對而未能實施。 [59] 
長興三年(932年),孟知祥因多次遣使都無能説服董璋 [26]  ,於是又派趙季良前去。趙季良回來後,稱董璋必將背盟來攻。而董璋不久果然大舉攻入西川,很快便打到漢州(治今四川廣漢)。董璋素有威名,此次來攻又聲勢浩大。西川震恐,孟知祥也頗為憂慮。趙季良乃勸孟知祥親征以鼓舞士氣,並道:“董璋為人勇而無恩,得不到士卒的擁護,外出征戰必將失敗。他每次用兵,精鋭都在前鋒。您可以用羸兵引誘他,然後用勁兵對付他,起初雖有小敗,但最終必然大捷。” [27]  孟知祥遂留趙季良守成都,自率大軍出征,在雞蹤橋之戰中先敗後勝,最終攻殺董璋,兼併了東川。 [28]  後來,孟知祥在趙季良等軍府將吏的請求下,自領東川節度使。他任命趙季良為武泰軍留後 [29]  ,隨後又上表朝廷,請授趙季良及武信軍留後李仁罕、保寧軍留後趙廷隱、寧江軍留後張業、昭武軍留後李肇五人為節度使 [30] 
長興四年(933年),孟知祥未經朝廷詔令,便以墨制的形式署任趙季良五人為本鎮節度使。 [31]  不久,朝廷正式拜孟知祥為劍南東西兩川節度使,封蜀王,同時授予趙季良為檢校太保、黔南武泰軍節度使。李仁罕、趙廷隱四人也都獲授節度使。 [32] 

趙季良宰執後蜀

應順元年(934年),西川有黃龍、白鵲、白龜等祥瑞出現。趙季良乃率文武百官勸進。孟知祥道:“孤德薄不足辱天命,終老蜀王,於願足矣。”趙季良則道:“將士大夫盡節效忠於殿下,都是希望能攀鱗附翼。大王不登帝位,有負軍民推戴之心。”孟知祥遂於成都稱帝,建立後蜀。趙季良則被拜為宰相,擔任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 [61]  ,仍領武泰軍節度使。 [34] 
孟知祥在位僅半年,便在當年七月病重,乃立長子孟昶為皇太子,並在彌留之際召見趙季良 [35]  ,讓他與李仁罕、趙廷隱以及樞密使王處回、捧聖控鶴都指揮使張公鐸、奉鑾肅衞指揮副使侯弘實一同受遺詔輔政。是夜,孟知祥病逝。 [36]  王處回當時正在宮中值守,秘不發喪,連夜出宮去見趙季良,告知孟知祥的死訊,同時哭泣不已。趙季良正色道:“此非哭泣之時,當速立新君以定大局。” [37]  他隨即又命王處回去見李仁罕,觀察其態度,看其是否願意侍奉幼主。李仁罕卻設武備相見。王處回遂沒有將孟知祥的死訊告訴李仁罕,次日直接宣讀遺詔,讓孟昶在孟知祥柩前即位。 [38] 
孟昶即位後,因年齡尚幼,將政事悉數委託於趙季良、李仁罕等人。 [62]  趙季良以擁戴之功,加拜司徒。 [39]  當時,諸將多自恃先帝舊臣,驕縱不法。李仁罕更是恃功跋扈,強逼孟昶任命其為判六軍諸衞事。 [63]  孟昶乃與趙季良、趙廷隱合謀,於明德元年(934年)十月誅殺了李仁罕。 [64]  後來,趙季良又改領山南節度使、興元尹。 [40] 

趙季良晚年及病逝

廣政三年(940年),時為太保兼門下侍郞、同平章事的趙季良上疏孟昶,請求與同列宰相的張業、毋昭裔分管三司。孟昶於是讓趙季良管理户部司,將鹽鐵司、度支司分別交由毋昭裔、張業負責。 [41] 
廣政九年(946年),趙季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諡號文肅。 [1]  他所上遺表,言不及私,因此頗得蜀人讚譽。 [65] 

趙季良主要影響

趙季良是孟知祥的創業勳臣,輔佐其建立後蜀,與李仁罕、趙廷隱、張業、李肇並稱後蜀開國五節度,後又接受遺詔,成為孟昶的輔政大臣。他在後蜀政權建立、發展過程中的功績主要有:
  • 制定戰略:趙季良起初建議孟知祥與東川董璋結成聯盟,共同對抗朝廷,在之後的後唐攻兩川之戰中又提出聯合東川軍“先取遂閬,然後並兵守劍門”的戰略,成功得將後唐征討大軍阻擋在劍門關外,使得孟知祥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保住了西川根據地。他後來在董璋進攻西川的戰役中,又力勸孟知祥親征以鼓舞士氣,並建議孟知祥在對付董璋時“以羸兵誘之,以勁兵待之”,協助孟知祥攻滅董璋,兼併了東川鎮。 [19]  [21]  [27] 
  • 保障後勤:趙季良在孟知祥出兵迎戰董璋期間,負責在成都保障後勤,力保前線“軍用無闕”。 [52] 
  • 輔保幼主:趙季良在孟知祥病逝後,受遺詔輔佐幼主孟昶。他在李仁罕、李肇等“強將握兵,專伺時變”的情況下 [51]  ,與王處回秘不發喪,直接在柩前擁立孟昶,保障了孟知祥、孟昶之間政權的平穩交接。 [36]  [38] 

趙季良歷史評價

孟昶:漢高帝三傑定海內,朕今得趙季良、趙廷隱、張業、李昊、張虔釗孫漢韶,是六傑也;虞舜舉八元而天下治,朕有王處回、毋昭裔、張公鐸、範仁恕,是四元也。 [53] 
胡三省:① 趙季良者,孟知祥之謀主。 [44]  ② 孟知祥為五帥請節鉞,朝廷依違不報,而許之墨制署授,故知祥因而授丕帥。昔唐之季也,強藩悍將猶知長安本色之為貴,若趙季良等,知稟命於孟知祥而已,豈復知重朝命哉! [45]  ③ 趙季良遂為孟蜀佐命元臣。 [46] 
吳任臣:① 季良通敏善謀略。 [56]  ② 文肅等諸人,故高祖創業勳臣,史所號五節度使是也。景從霸主,豹變雲蒸,可不謂盛焉。而運籌敵愾,克保始終,兩趙之功績茂矣。 [47] 

趙季良軼事典故

趙季良夢扶御座

趙季良早年曾夢見手扶御座,因此常自詡有輔佐之象。 [60] 

趙季良料敵在先

後唐攻兩川之戰時,西川軍將擊退唐軍的消息報告給孟知祥。孟知祥藏起戰報,故意對趙季良道:“唐軍快要打進西川了,這可如何是好?”趙季良道:“唐軍肯定打不進綿州,不久就會撤軍。”孟知祥問其原因,趙季良答道:“我軍以逸待勞,而唐軍孤軍深入千里,一旦糧草耗盡,怎能不撤!”孟知祥大笑,拿出了戰報,對趙季良的智慧極為佩服。 [42] 

趙季良天時之對

孟知祥獲封蜀王后,在宣華苑大宴軍府將吏,道:“假使王衍(前蜀末代皇帝)不荒於政,有賢臣輔佐,李繼岌(李存勖之子,滅蜀統帥)這小子又豈能建此滅國大功?”趙季良則道:“這也是天時啊。不有所廢,君何以興?”孟知祥大笑。 [33] 

趙季良召問術士

孟知祥病重時,趙季良曾召術士周仲明前來,詢問孟知祥的壽數。周仲明道:“陛下理應做真王,食蜀中二十年俸祿,身登九五,於壽無益。”趙季良再問:“可以做金滕祈壽嗎?”周仲明道:“此乃天數,非人力所能扭轉。”趙季良又問後蜀的國祚長短。周仲明道:“二紀(二十四年)多以後當有真人出現,到時天下便會重歸一統。”後來這些果然應驗。 [66] 

趙季良搭救趙進

趙進是鄴都兵變的首謀之一,後來被調到西川鎮的雅州(治今四川雅安)任刺史。孟知祥在節度西川后,面對前來謁見的趙進,有意將其誅殺。趙季良諫道:“莊宗末年,天下各處皆亂,並非只有魏州一處。趙進自知必死,卻歸命於我,可以撫納以觀其後效。”孟知祥於是放過了趙進。 [67] 

趙季良人際關係

父親:趙胤,仕唐為谷熟令。 [48] 
從弟:趙季札 [57]  ,官至客省使,在廣政十八年(955年)的後周攻後蜀之戰時自請出任雄武軍監軍使,結果未及到任便因周軍入境而逃回成都,最終被孟昶處死。 [58] 
從弟:趙季友,史料僅稱其“位清顯”,事蹟不詳。 [57] 
兒子:趙元振,曾任都知殿直。 [49] 

趙季良史料索引

十國春秋·卷五十一·後蜀四》 [43] 
九國志·卷七》 [50] 
參考資料
  • 1.    《十國春秋》卷49《後蜀後主紀》載:“廣政九年秋八月,司徒趙季良卒。”同書卷51《趙季良傳》亦載:“廣政九年秋八月卒,諡曰文肅。”根據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網站的換算,該年八月為公曆946年8月30日至9月27日之間。又據《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載:“廣政九年卒,年六十四。諡文肅。”上推得其生年為883年。
  • 2.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後唐莊宗入鄴,召見與語,以季良有文武才略,即授大理評事,依舊司錄參軍,充義勝都指揮使。
  • 3.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時病革屢興,屬邑租賦逋久,一日莊宗召至,切責之。季良對曰:“殿下何時當平河南?”莊宗正色曰:“爾掌興賦而稽緩,安問我勝負乎?”季良曰:“殿下方謀攻守,復務急徵,一旦眾心有變,恐河南非殿下所有。”莊宗斂容前席曰:“微君之言,我幾失吾大計。”自是益加禮遇。軍中謀議,多以諮之。
  • 4.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遷興唐府少尹,司錄參軍如故。及即位,授光祿少卿,兼洛南水陸營田都制置使。
  • 5.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明宗即位,遷太僕卿。會宰相任圜兼鹽鐵事,薦季良為判官。
  • 6.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明年,授檢校户部尚書,為西川官告使兼三川都轉運制置使。
  • 7.    《十國春秋》卷51《趙季良傳》:明宗天成元年,齎官告拜高祖為侍中。
  • 8.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初,魏王及崇韜率蜀中富民輸犒賞錢五百萬緡,……給軍之餘,猶二百萬緡。任圜自蜀入為相,兼判三司,素知成都所餘錢。冬十月,明宗加知祥太尉,兼侍中,封平原公,乃以鹽鐵判官、太僕卿趙季良為官告國信兼三川都制置轉運使,督蜀犒軍餘錢送京師,且制置兩川徵賦。
  • 9.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魏王繼岌伐蜀,郭崇韜為招討使。崇韜臨訣,白莊宗曰:“即臣等平蜀,陛下擇帥以守西川,無如孟知祥者。”已而唐兵破蜀,因以知祥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都尹,充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頃之莊宗遇弒,魏王繼岌自殺,明宗入立,改是年為天成元年,知祥乃訓練兵甲,陰有王蜀之志。
  • 10.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五》:十月甲辰,季良至成都。蜀人慾皆不與,知祥曰:“府庫他人所聚,輸之可也。州縣租税,以贍鎮兵十萬,決不可得。”季良但發庫物,不敢復言制置轉運職事矣。……十二月,趙季良等運蜀金帛十億至洛陽,時朝遷方匱乏,賴此以濟。
  • 11.    《十國春秋》卷51《趙季良傳》:是時高祖鎮西川,頗不奉詔,會與季良有舊,遂留之不遣,因請為西川節度副使,事無大小,多與參決。
  • 12.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樞密使安重誨頗疑知祥與東川節度使董璋據險擁兵,久將難制,且知祥為莊宗近姻,思有以圖之。
  • 13.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知祥素重其名,一見遂悦,奏留為節度副使,累表不許。會李嚴來為監軍,知祥深懷疑慮,乃誅嚴,而署季良為副使。
  • 14.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二年夏四月,唐以季良為西川節度副使。三年春三月,唐徙趙季良為果州團練使,以何瓚為西川節度副使。知祥得制書,匿之,表留季良,不許。乃遣將雷廷魯至京師論請,唐主不得已從之。
  • 15.    《十國春秋·卷五十三》:未幾,進軼僕射,以為西川節度副使。是時高祖方以副使趙季良為心腹,聞瓚代之,亟奏留季良,遂改瓚行軍司馬。
  • 16.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知祥事無大小,皆與季良參決。
  • 17.    《十國春秋》卷51《趙季良傳》:季良傾身事高祖,布腹心矣。
  • 18.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天成三年,明宗下詔徙季良為果州團練使,知祥匿其詔書,密上表留之。明宗不能奪,遂允其請。自是傾心接待,情好款洽。或入謁稍晚,知祥必顧左右曰:“副使來何遲也?”及至,則宴語竟日。每有謀議,無不見從。
  • 19.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四年冬十月辛亥,割閬、果二州置保寧軍,以李仁矩為節度使。仁矩故為東川董璋所詬,與之有隙。……唐主又使魯奇益治遂州城隍,繕修甲兵。璋已大懼,時道路傳言又將割綿、龍為節鎮,知祥亦懼。知祥本與璋不協,未嘗通問,璋以唐將致討,始遣人來求婚以自結,而知祥心恨璋,欲不許,趙季良謂宜合從拒唐,知祥乃以其女適璋子。
  • 20.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長興元年春正月辛巳,趙季良如梓州修好。二月乙未朔,季良還成都,謂知祥曰:“董公貪殘好勝,志大謀短,終為西川之患。”
  • 21.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長興元年九月癸丑,西川進奏官蘇願白知祥雲:“朝廷將發兵討兩川。”知祥謀於副使趙季良,季良請以東川先取遂閬,然後並兵守劍門,則大軍雖來,吾無內顧之憂矣。知祥從之,遣使約璋同舉兵。璋移檄利、閬、遂三鎮,數其離間朝廷,引兵擊閬州。庚午,遂舉兵於成都,以都指揮使李仁罕為行營都部署,……將兵三萬攻遂州。庚辰,(閬州)城陷,殺仁矩,滅其族。
  • 22.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長興元年九月丁亥,唐以天雄節度使石敬瑭為東川行營都招討使,以夏魯奇為之副。庚寅,又以右武衞上將軍王思同為西都留守兼行營馬步都虞侯,為伐蜀前鋒。十一月,唐都招討使石敬瑭入散關,……前鋒馬步都虞侯王思同、步軍都指揮使趙在禮引兵出人頭山後,過劍門之南,還克劍門。……庚辰,遣牙內都指揮使李肇將兵五千往赴,……董璋遣前陵州刺史王暉將兵三千會李肇等分屯劍州南山。十二月壬辰,石敬瑭至劍門。乙未,進屯劍州北山。……伏兵合擊,大敗之。敬瑭還屯劍門。
  • 23.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長興二年春正月庚午,李仁罕陷遂州。二月己丑朔,敬瑭以遂、閬既陷,糧運不繼,遂燒營北歸。
  • 24.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長興二年夏閏四月,唐殺其臣安重誨,……下詔以離間知祥及董璋、錢鏐為重誨罪。丙午,唐遣進奏官蘇願、進奉軍將杜紹本歸,……知祥聞重誨既死,唐又厚待其家屬,邀璋欲同謝罪。璋曰:“孟公家屬皆存,而我子孫獨見殺,何謝為?”
  • 25.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知祥以朝廷朝廷恩意優厚,而董璋塞綿州路,不聽使者入謝,與節度副使趙季良等謀欲發使自峽江上表,掌書記李昊曰:“公不與東川謀而獨遣使,則異日負約之責在我矣。”乃覆命使語之,璋不從。
  • 26.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是時知祥三遣使説董璋,謂不奉表謝唐,恐復致討,璋皆不聽。
  • 27.    《十國春秋》卷51《趙季良傳》:居無何,高祖疑璋有異圖,遣季良往探之。季良歸,言:“璋為人豺狼之聲,狗鼠之行,……料其訓練兵師,完葺城壘,招我將健,挫我使臣,必行雷電之機,不顧山河之誓。”已而璋果與高祖交惡,興兵破白楊林,聲勢甚盛,高祖有憂色。季良曰:“璋勇而無恩,士卒不附,城守則難克,野戰則成禽。今不守巢穴,公之利也。璋用兵精鋭,盡在前鋒,公宜以羸兵誘之,以勁兵待之,始雖小衂,終必大捷。又璋素負威名,故西川惶懼,公當自出御之,則人心自定。”
  • 28.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三年五月癸未,知祥留季良及高敬柔守成都,自帥兵八千人趣漢州。……左明義指揮使毛重威、左衝山指揮使李瑭守雞蹤橋,為東川兵所殺。時廷隱三戰不利,牙內都指揮副使侯弘實兵亦卻,知祥懼,以馬箠指後陣。張公鐸帥眾大呼而進,東川兵大敗,死者數千人。璋與數騎遁去,……斬璋首及斷光嗣首以授暉,暉舉城降於廷隱。是役也,凡得璋梓、綿、龍、劍、普、果、閬、蓬、渠九城。
  • 29.    《十國春秋》卷51《趙季良傳》:後悉如季良言,而璋遂用是敗。未幾,季良領武泰軍留後。
  • 30.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三年六月戊午,趙季良帥軍府將吏等請知祥兼鎮東川,許之。知祥自是遂並有兩川。……八月甲子,知祥令李昊為武泰軍留後趙季良、武信軍留後李仁罕、保寧軍留後趙廷隱、寧江軍留後張知業、昭武軍留後李肇等草表,……又表請以季良等五留後為節度使。
  • 31.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長興四年春二月戊申,知祥以墨制署趙季良等為五鎮節度使。
  • 32.    《舊五代史·卷四十四》:長興四年二月癸亥,以西川節度使孟知祥為劍南東、西兩川節度使,封蜀王。三月乙酉,以西川節度副使、知武泰軍節度兵馬留後趙季良為檢校太保、黔南節度使;以西川諸軍馬步都指揮使、知武信軍節度兵馬留後李仁罕為檢校太傅、遂州節度使;以西川左廂馬步指揮使、知保寧軍節度兵馬留後趙廷隱為檢校太保、閬州節度使;以西川右廂馬步都指揮使、知寧江軍兵馬留後張知業為檢校司徒、夔州節度使;以西川衙內馬步都指揮使、知昭武軍兵馬留後李肇為檢校太保、利州節度使,從孟知祥之請也。
  • 33.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長興四年三月,宴府僚於王氏宣華苑,謂左右曰:“使衍不荒於政,有賢臣輔之,繼岌小子,豈能遽至此邪!”趙季良曰:“亦天時也。不有所廢,君何以興?”王大喜。
  • 34.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明德元年春正月,黃龍見犍為,白鵲集玉局化,白龜遊於宣華苑。武泰節度使趙季良上表陳符瑞,率文武百官勸進。王曰:“德薄不足辱天命,以蜀王而老,於孤足矣。”季良曰:“將士大夫盡節效忠於殿下,皆望攀鱗附翼,今不正大統,無以副軍民推戴之心。”閏月己巳,王乃即皇帝位於成都,國號蜀。二月癸酉,以趙季良為司空兼門下侍郞、同平章事,領武泰節度使如故。
  • 35.    《十國春秋》卷51《趙季良傳》:既而高祖病甚,彌留之際,召季良與李仁罕、趙廷隱、王處回等同受顧命。
  • 36.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明德元年秋七月甲子,立皇子東川節度使、同平章事、親衞馬步都指揮使仁贊為太子,仍監國,召司徒同平章事趙季良與李仁罕、趙廷隱、王處回、張公鐸、侯弘實同受遺詔輔政。是夕殂。
  • 37.    《十國春秋》卷49《後蜀後主紀》:高祖晏駕,秘不發喪。樞密使王處回夜啓義興門,過司空趙季良涕泣,季良曰:“泣無益也,當速立嗣君,以絕非望。”
  • 38.    《十國春秋·卷五十二》:高祖既晏駕,處回秘不發喪,夜啓義興門奔告季良,季良教處回詣仁罕,審其詞旨同異,方立嗣君。會仁罕設備而出,處回遂不以實告,竟宣遺制,命太子柩前即位。
  • 39.    《十國春秋》卷51《趙季良傳》:以擁戴功,加司徒。
  • 40.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昶襲位,加守司徒,領山南節度使,行興元尹。
  • 41.    《十國春秋》卷49《後蜀後主紀》:廣政三年夏四月,太保兼門下侍郞同平章事趙季良請與門下侍郞同平章事毋昭裔、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張業分判三司。癸卯,命季良判户部,昭裔判鹽鐵,業判度支。
  • 42.    《十國春秋》卷51《趙季良傳》:長興時,進奏官言唐主欲大發兵討兩川,季良請以東川先取遂、閬,然後並兵守劍門,則大軍雖來,吾無內顧憂矣。未幾,唐將石敬瑭因遂、閬已破,燒營北歸,軍前馳驛報高祖,高祖故藏其書,謂季良曰:“北軍漸近,奈何?”季良扣指曰:“不過綿州必遁。”問其故,曰:“我逸彼勞,敵懸軍千里,糧盡,能無走乎?”高祖大笑,出書示之,由是甚服其智。
  • 43.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中華書局,1983:755-757
  • 44.    資治通鑑音注:卷二百七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1-12]
  • 45.    資治通鑑音注:卷二百七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12-20]
  • 46.    資治通鑑音注:卷二百七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1-06]
  • 47.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中華書局,1983:761
  • 48.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父胤,唐谷熟令。
  • 49.    《十國春秋》卷51《趙季良傳》:子元振,明德初為都知殿直。
  • 50.    [宋]路振撰,連人點校.九國志:齊魯書社,2000:72-74
  • 51.    《資治通鑑音注·卷二百七十九》:季良正色曰:“今強將握兵,專伺時變,宜速立嗣君以紀覬覦,(強將,謂李罕之、李肇等。)豈可但相泣邪!”
  • 52.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董璋率眾入廣漢,知祥領兵拒之。季良留守成都,制置經度,軍用無闕。
  • 53.    實賓錄:卷五  .國學典籍網[引用日期2021-03-03]
  • 54.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季良幼涉書史,長於吏治,尤善騎射。……季良性寬厚,居常無喜愠之色。母早亡,事從母如所生。
  • 55.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王檀聞其名,闢為保義軍節度推官。楊師厚鎮鄴,署為元氏令,徙魏州都督府司錄參軍。
  • 56.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中華書局,1983:755
  • 57.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季札、季友皆從弟也,並位清顯。
  • 58.    《十國春秋》卷49《後蜀後主紀》:廣政十八年三月,周人謀取秦、鳳,帝遣客省使趙季札按視邊備。季札素以文武才自任,還奏:“雄武節度使韓繼勳、鳳州刺史王萬迪非將帥才,不足以御大敵。”……帝因問:“誰可往者?”季札請自行。丙申,以季札為雄武監軍使。……趙季札至德陽,聞周人入境,懼不敢進,上書求解邊任還奏事,先遣輜重及妓妾西歸。(五月)丁亥,單騎馳入成都,眾以為奔敗,多震恐。帝問以機事,不能對。帝怒,系之御史台,庚午,斬季札於崇禮門。
  • 59.    《十國春秋》卷48《後蜀高祖紀》:趙季良與諸將議,遣昭武都監高彥儔將兵攻取壁州,以絕山南兵轉入山後諸州者。知祥謀於僚佐,李昊曰:“朝廷遣蘇願等西歸,未常報謝,今輒興師侵逸,公若舍墳墓、甥妷,自可傳檄舉兵直取梁、洋,安用壁州乎?”知祥乃止,趙季良由是惡昊。
  • 60.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嘗夢手扶御座,自謂輔佐之象,繇是頗述天時人事以諷,莊宗深納其言。
  • 61.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明宗崩,知祥建號,加特進守司空、平章事、宏文館大學士,判三司。
  • 62.    《宋史》卷479《西蜀孟氏世家》:明德元年七月,知祥卒,昶襲位,年始十六,止稱明德年號,委政於趙季良、張知業、李仁罕等。
  • 63.    《十國春秋》卷51《李仁罕傳》:是時諸將多高祖故人,事後主益驕蹇不法,務廣第宅,奪人良田,發其墳墓,而仁罕及張業尤甚。……仁罕至是漸有跋扈之志,頗恃功,求判六軍。後主雖曲狥其請,加中書令,判六軍事,而內不勝其忿,
  • 64.    《十國春秋》卷49《後蜀後主紀》:明德元年冬十月,奉鑾肅衞都指揮使、昭武節度使張公鐸與醫官使韓繼勳、豐德庫使韓保貞、茶酒庫使安思謙等譖李仁罕有逆志,帝令繼勳等與趙季良、趙廷隱謀,命武士執仁罕,殺之。丙午,詔暴仁罕罪,並其子繼宏及宋會從等皆伏誅。
  • 65.    《九國志》卷7《趙季良傳》:所上遺表,言不及私,蜀人韙之。
  • 66.    《十國春秋》卷57《周仲明傳》:居成都,以術數擅名。明德元年,高祖病且危,司空趙季良召仲明問高祖壽幾何。仲明曰:“帝合為真王,食蜀中二十年。既登九五,於壽無益。”季良曰:“可為金滕乎?”曰:“此天數也,非人力可為。”季良又問國祚修短,仲明曰:“二紀外有真人出,天下一統。”後其言果驗。
  • 67.    《九國志》卷7《趙進傳》:同光末,與本軍皇甫暉等,共推副使趙在禮相率夜犯鄴城。……莊宗因詔明宗馳往招諭。及入城,乃共推戴,遽有洛中之變。……遷雅州刺史。知祥入蜀,進來謁覲,知祥以進始謀叛逆,將誅之。進大懼,趙季良諫曰:“莊宗季年,天下思亂,非獨貝魏一境。公國之懿親,所宜責以干犯,加其顯戮,進自知必死,歸命於我,所以撫納,以責其後效。”知祥納之。董璋之亂,我師致討,進戎服謁見而言曰:“進荷明公不殺之恩,今日有所報矣,請前蹈白刃,決命破賊!”乃署為前鋒監陣使,先登立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