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超聲間動電療法

鎖定
中文名
超聲間動電療法
適應症
扭傷挫傷落枕瘢痕
禁忌症
活動性結核惡性腫瘤出血傾向、孕婦腹部、骨骺部位
方法舉例
落枕治療法、腰肌勞損治療法
拼    音
chāo shēng jiān dòng diàn liáo fǎ

超聲間動電療法注意事項

1.不同疾病及部位治療,劑量應嚴格掌握,按醫囑執行。
2.聲頭切忌放空,必須在浸水或接觸治療部位後,方可調節輸出。
3.接觸劑要塗布均勻,聲頭應緊貼皮膚。
4.移動法治療時勿停止不動。治療時導線不得捲曲或扭轉。
5.超聲治療機連續工作1~2h後,應休息10~20min。
6.超聲頭把柄如無保護膠層,操作者應戴雙層手套。

超聲間動電療法操作方法

1.患者取合適體位,檢查局部皮膚有無破損。
2.將1個浸濕之襯墊電極置於治療部位鄰近或對置於治療部位,連於輸出導線上(一般為陽極)。
3.治療部位皮膚塗以適量超聲導電接觸劑後,將聲頭(一般使其兼間動電之負極)放於其上。
4.將脈衝、“連續”超聲選擇機鈕置“連續”處,接通電源,撳按超聲及間動電流機鈕,選好間動電流種類,依次調節超聲輸出及間動電流強度,調好計時機鈕。治療按超聲療法操作進行(固定或移動法)。
5.超聲劑量一般為0.5~1.0W/cm(應比單純超聲治療的劑量小),間動電流以有明顯顫麻感為宜,每次5~10min,1/d,6~12次為1療程。

超聲間動電療法常用方法舉例

1.落枕治療法 聲頭置於患部,0.5~1.0W/cm,移動法,10cm×10cm電極置於上臂外側,密波,耐受量,每次4~6min,1/d。
2.腰肌勞損治療法 聲頭置於患區, 0.5~1.0W/cm,移動法,10cm×15cm電極置於腹部,密波,耐受量,每次10~15min,1/d。
3.前臂軟組織挫傷治療法 聲頭置於前臂患區0.5~1.0W/cm,移動法,8cm×10cm電極置於上臂外側,密波,耐受量,每次10~15min,1/d。
注:一般超聲導電接觸劑的成分為:甘油50ml,西黃耆膠1.2g。加75%乙醇2ml,苯甲酸鈉0.1g,聚山梨酸80 2ml,1%糖精鈉0.8ml,蒸餾水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