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賽格大廈

鎖定
賽格廣場,位於深圳市交通幹道深南中路華強北路交匯處,由深圳賽格集團投資興建,是深圳市跨世紀的標誌性建築。總高355.8米,總建築層79層,地上75層,地下4層,總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 [2] 
深圳賽格大廈由高級工程師 ,著名建築師陳世民大師設計,在2001年被評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賽格形體挺拔,在樓羣中高出一大截,如飄在半空的行囊
2021年5月18日,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街道賽格大廈出現搖晃,大廈已經封閉,大廈內人員已全部撤出 [1]  。5月20日12時30分左右,在35樓、55樓、60樓等多個樓層感受到晃動 [6]  。5月21日零時起,賽格大廈寫字樓和電子市場,待相關檢測工作完成後再有序開放,有關事宜另行通知 [8] 
2021年9月8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權威發佈平台“深圳發佈”通報稱,賽格廣場大廈桅杆順利拆除,大廈主體結構安全,滿足使用規範要求。自2021年9月8日起,賽格大廈裙樓及塔樓商户開始有序回遷,大廈正式恢復運營。 [12] 
中文名
賽格大廈
外文名
SEG Building
設計人
陳世民
榮    譽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總建築面積
達17萬平方米

賽格大廈大廈簡介

深圳賽格廣場位於深圳市交通幹道深南中路華強北路交匯處,由深圳賽格集團投資興建,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鋼管混凝土結構大廈,是深圳市跨世紀的標誌性建築。總高345.8米,總建築層79層,地上 75層,地下4層,總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
位於深圳繁華地帶——華強北商業區賽格廣場。賽格廣場是深圳主體樓層最高的大廈,共79層,地上75層,賽格觀光位於賽格廣場的71、72層,登高臨望,深圳和香港的都市風貌盡收眼底,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賽格觀光位於賽格廣場的 71、72層,廳高8米,呈八角形分佈,總面積達 1380.6平方米,視野遼闊、環境幽雅。東看羅湖密集的高樓大廈;南望香港的青山綠水,鱗次櫛比的建築羣和落馬洲羅湖橋;西眺福田中心區、華僑城旅遊名勝和波光粼粼的大海;北觀鬱鬱葱葱筆架山,華強北商業街。
賽格大廈
賽格大廈(3張)
美景佳境,俯拾皆是,瓊樓玉宇,觸手可及。燦爛迷人的朝霞和落日,瞬息萬變的藍天和白雲,美麗繁華的都市風光和流光溢彩的萬家燈火。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天氣,賽格觀光都將給你不同的奇妙感受。

賽格大廈建築設計

深圳賽格大廈72層,全高度(天線鋼針端高)345.8米。採用鋼管混凝土結構。這種鋼管混凝土結構有着很高的科技含量,也是當時國內最早採用的高科技技術。這使得大廈柱子變得苗條起來,地面空間也省出來了。

賽格大廈交通信息

地鐵一號線至華強路站下。公交路線 101、113、328、N5、N8

賽格大廈晃動事件

2021年5月18日13時許,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街道賽格大廈出現搖晃 [1]  。14時40分消息,大廈已經封閉,大廈內人員已全部撤出,外來人員已禁止進入,各出入口(含停車場出入口)已有保安或物業人員值守。深圳消防已接警並出警,公安部門已經介入,詳細情況及原因待查明 [3]  。詳見
2021年5月19日,大樓在下午一點半到兩點之間出現過晃動,大廈原則上只能讓商家等內部工作人員出入。 [4] 
2021年5月20日12時30分左右,在35樓、55樓、60樓等多個樓層感受到晃動,12點31分,賽格廣場值班人員接到租户反映感覺大樓晃動,大樓管理處迅速通過樓層廣播通知樓內人員應急疏散,並安排工作人員引導人員有序撤離。 [6] 
2021年5月19日,經廣東省市專家研判,初步認為:一是深圳賽格大廈繫上下震顫而不是左右擺動;二是造成震顫的原因是多種因素耦合,主要是風的影響,還有地鐵運行(兩條地鐵從樓下經過)和温度的影響(近兩天氣温升高,温差達8度,對鋼結構影響大);三是經專家現場踏勘會商研判,賽格大廈主體結構是安全的,內部結構堅固,各種附屬設施完好。面對大樓商户提出的大樓是否有傾斜和大樓開放時間的問題。經專家測量,賽格大廈傾斜率位於0.01%-0. 02%之間,小於允許傾斜0.2%, 遠遠小於規範要求,專家一致認為賽格大廈沒有傾斜。深圳市將根據樓體結構排查情況,研判大廈恢復開放時間。專家建議,下一步可以考慮安裝阻尼器以提高防風防震能力和舒適度 [5] 
2021年5月21日,封面新聞記者從賽格大廈商户處獲取的一份落款為深圳賽格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顯示:賽格集團研究決定,自2021年5月21日零時起,暫停所有業主、商户、租户進出賽格大廈寫字樓和電子市場,待相關檢測工作完成後再有序開放,有關事宜另行通知。 [7-8] 
2021年9月8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權威發佈平台“深圳發佈”通報稱,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賽格廣場大廈桅杆順利拆除,大廈主體結構安全,滿足使用規範要求。自2021年9月8日起,賽格大廈裙樓及塔樓商户開始有序回遷,大廈正式恢復運營。 [11-12] 
2022年1月6日,深賽格發佈公告,經公司核算,因“5·18”賽格廣場大廈振動事件應急搶險工程而引起的經營損失對公司2021年度淨利潤的影響約5500萬元。 [13] 

賽格大廈監測結果

2021年5月25日,專業機構對賽格大廈的房屋沉降、傾斜率、加速度等情況持續進行實時監測。專家組表示,截至當天中午各項監測數據正常,未超出相應標準要求。賽格大廈房屋沉降、傾斜率、加速度監測結果如下:
房屋沉降量在-0.38~0.28mm之間,房屋沉降穩定;
房屋傾斜率在0.000%~0.030%之間,小於0.2%規範允許值;
房屋加速度在0.0000m/s-0.0086m/s之間,小於0.25m/s的規範允許值。
專業機構已結合最新技術條件完成大樓整體結構體系建模和複核驗算,認為大樓結構整體性能滿足要求。 [9] 

賽格大廈專家迴應

大廈安全嗎?
權威專家認定大廈結構安全,可以繼續使用
市住建局負責人迴應:該局按照“科學、精準、嚴肅、穩妥”的原則,組織多方力量做好技術處置工作。一是組建由嶽清瑞周福霖聶建國陳政清陳湘生5位工程院院士和勘察設計大師等參加的專家組,負責技術統籌把關,專業領域涵蓋工程診治、振動控制組合結構風工程岩土工程等。二是由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作為總技術牽頭單位,組織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建設工程質量檢測鑑定中心“背靠背”開展檢測監測鑑定,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分別對有關方案和技術成果提供諮詢意見,清華大學廣州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湖南大學同濟大學深圳大學等16個科研團隊提供技術支持,開展專業論證分析。三是由原設計單位、第三方權威機構、專家團隊,對安全論證和原因分析成果進行三重審核把關。
專家組迴應:一是原設計單位華藝設計公司依據原設計規範和現行設計規範,對大廈進行了結構安全複核驗算,並經廣東超限委審查通過;二是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建設工程質量檢測鑑定中心對大廈進行了系統地結構動力性能測試,並採用了包括激光多普勒測振、超聲相控陣測試、音頻加速度測試等技術,對大廈結構構造、結構損傷、材料性能、組合結構共同工作性能、節點連接、剪力牆核心筒設置等進行全面檢測分析,分別獨立地依據檢測數據,按原設計規範和現行設計規範進行驗算分析和評估,出具了結構安全鑑定意見;三是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對設計複核和檢測鑑定工作出具了通過論證意見。
5月18日以來,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對賽格廣場大廈的振動、傾斜、沉降等指標進行了實時、持續監測:加速度最大值為0.067m/s2,小於國家《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頂點風振加速度限值0.25m/s2的相關規定;傾斜率在0.00%~0.05%之間,小於規範允許值0.2%;每日沉降變化量在-0.45mm~0.42mm之間,累積沉降量在-0.62mm~0.42mm之間,建築物沉降穩定。
專家組意見:通過以上大量檢測、監測、試驗和分析論證,並經多方複核、鑑定,賽格廣場大廈在設計荷載範圍內和正常使用情況下主體結構是安全的,可繼續使用。
大廈為什麼出現有感振動?
桅杆風致渦激共振是直接原因
專家組通過技術調查、環境和設備運行調查與測試,排除了地鐵運行、周邊工程施工或爆破、空調機組運行等影響因素。通過對風致振動與結構累積損傷的重點分析,專家組認為:桅杆風致渦激共振和大廈及桅杆動力特性改變的耦合,造成了賽格廣場大廈的有感振動。
1.桅杆風致渦激共振是引發大廈有感振動的主要外因
一是對桅杆開展專項動力性能測試和分析。採用了多普勒激光測振、振動視頻圖像識別等技術手段。結果表明:桅杆在5月18日-20日發生了21次頻率為2.12Hz反相位從靜止開始的非對稱風致渦激共振。 二是對大廈開展持續的動力性能監測和分析。從大廈地下室到頂層桅杆進行了加速度等實時監測,實測了振動形態、頻率、阻尼比等各項動力參數,得出了前20階的各種振動條件下的主要振動模態。結果表明:5月18日-20日大廈發生的有感振動為高階彎扭組合模態,與桅杆振動頻率同為2.12Hz。三是激振測試驗證了桅杆的振動可以帶動大廈振動。對桅杆和大廈開展了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不同頻率共26個工況、63組的激振測試。結果表明:在2.12Hz頻率下,桅杆的第四階非對稱振動可以帶動大廈發生高階彎扭組合振動。
綜上,在穩態且持續一定時間的特定風場條件下,大廈桅杆產生了頻率為2.12Hz的第四階反向位非對稱渦激共振,激發了大廈主體結構頻率同為2.12Hz的高階彎扭組合模態,進而引起大廈主體結構有感振動。
2.大廈及桅杆動力特性的改變是引發大廈20餘年後才發生有感振動的主要內因
大廈使用20餘年後,局部樓層壓型鋼板組合樓板及桅杆連接點等累積損傷使結構頻率、阻尼比等動力特性發生了改變,桅杆和大廈主體結構具有了2.12Hz的共同振動頻率,形成了共振的必要條件。上述局部累積損傷只是對結構動力特性產生了影響,不影響主體結構安全。
如何解決大廈有感振動問題?
實施桅杆拆除工程,修復結構局部累積損傷
專家組認為,拆除桅杆可以有效解決大廈有感振動問題,桅杆原有的防雷、航標功能可在桅杆拆除後在樓頂重新佈設。
市住建局負責人迴應:該局組織制定的桅杆拆除施工方案經過了三重把關:一是原設計單位就拆除施工對主體結構安全的影響進行了複核;二是根據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對施工方案提供的諮詢意見,進一步完善了拆除方案;三是拆除方案通過了由住建部、省住建廳推薦的專家以及深圳市知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論證。
拆除工程將於近期擇機實施,並同步開展損傷修復工程有效工期約32天。如受暴雨、颱風、高温等極端天氣影響,將適時停止施工作業,工期順延。為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拆除期間,將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對賽格廣場大廈及周邊部分道路進行封閉管理。
商户如何安置?
提供臨時經營空間,依法依規解決訴求
市應急局負責人介紹,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上級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市委市政府按照“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要求,成立市級專班統籌組織處置工作,市應急、住建、宣傳、公安和福田區等單位組成現場指揮部,每日分析研判風險,及時研究解決處置相關事宜,迴應社會關切。
福田區政府負責人介紹,事件發生以來,福田區多渠道協調商鋪、地下商城等經營空間,為商户生產經營提供便利條件。為妥善解決羣眾合理訴求,福田區搭建溝通平台,設置接訪諮詢點,併成立1個臨時黨支部、28支黨員志願先鋒隊和6支工作隊伍下沉一線,解決了一批羣眾“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
福田區政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為廣大商户提供臨時經營場所,有臨時經營需求的商户可向賽格廣場大廈管理處提出申請。本着“同舟共濟、互幫互助”的原則,引導各方依法依規進行協商,妥善解決商户訴求。桅杆拆除工程和累積損傷修復工程完成後,將組織商户租户回遷,儘快恢復大廈常態化經營。
大廈業主方賽格集團負責人表示,在大廈恢復使用後,將進一步加強大廈物業管理,為商户提供更好服務。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