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福霖

(中國工程院院士、抗震隔震減震控制專家)

鎖定
周福霖,1939年06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工程結構與抗震隔震減震控制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廣州大學工程抗震中心主任 [1] 廣東省/廣州市地震工程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
1963年周福霖從湖南大學本科畢業;1983年獲得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之後回國擔任中國機械工業部第四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至2000年擔任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副院長、系主任;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0年出任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2011年當選為國際減震控制學會理事會主席 [2] 
周福霖長期從事建築結構抗震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對中國工程結構隔震減震控制技術體系的建立、應用與發展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3] 
中文名
周福霖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廣東省汕頭市
出生日期
1939年6月12日
畢業院校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工程結構減震控制》
主要成就
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周福霖人物經歷

周福霖
周福霖(4張)
1939年6月12日(農曆),周福霖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高中就讀於聿懷中學。
1958年09月至1963年07月,就讀於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工民建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1963年08月至1981年08月,在機械工業部第四設計研究院工作。
1981年09月至1983年12月,就讀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土木系機構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1984年01月至1986年07月,擔任中國機械工業部第四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主管全院土建設計與研究工作。
周福霖 演講訪談
周福霖 演講訪談(5張)
1984年0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6年08月至2000年06月,擔任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副院長、系主任。
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7年09月,領銜申報廣東省減震控制與結構安全實驗室 [4] 
2008年05月,汶川地震發生後,69歲的周福霖親赴災區進行考察和援建。
2010年12月,出任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2] 
2011年09月,當選為國際減震控制學會理事會主席;10月,擔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專家組組長。

周福霖主要成就

周福霖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周福霖主持建成中國首幢橡膠支座隔震住宅樓,地震安全性提高4-8倍,還能保護室內設備儀器正常運行,可成為大地震中的“安全島”,併成功經受地震考驗,被聯合國工發組織顧問評價為“世界隔震技術發展第三個里程碑”。隔減震技術已在中國推廣應用,已建成近萬幢房屋,包括住宅、學校和醫院,也應用於橋樑、隧道、鐵路、工業設備、核電站、古建築和歷史文物保護、農村民房和舊房屋加固等,使中國地震區的防震技術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從單一採用傳統抗震技術改變為可採用更安全有效和經濟的隔震減震控制技術,開闢了中國防震減災新途徑。主編中國隔震設計規範,技術規程和產品標準,使中國在隔震減震控制領域,形成完整的科學理論和技術體系,並步入世界前沿水平 [3] 
1993年,周福霖設計建成中國首幢採用疊層橡膠支座的隔震住宅樓,被聯合國工發組織顧問評價為“世界隔震技術發展第三個里程碑”;建成中國首座鐵路隔震橋和首座公路隔震橋;主持設計世界建築面積最大的房屋隔震工程 [5] 
  • 學術論著
截至2016年6月,周福霖出版專著《工程結構減震控制》等四部,發表論文百多篇 [6] 
  • 學術交流
周福霖主持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隔震國際學術會議(1994年5月)及中-美國際隔震減震控制學術會議(1999年5月),並擔任會議學術委員會執行主席 [7] 
  • 承擔項目
截至2018年5月,周福霖主持過中國國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項目、中美科技合作項目、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科學技術研究開發項目等11項 [7]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擔任職務
2011年10月
近海重大交通工程地震破壞機理及全壽命性能設計與控制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專家組組長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6年6月,周福霖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建設部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10多個獎項 [6]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96年
中國汕頭多層房屋隔震技術應用研究
建設部科學技術獎
1996年
多層住宅房屋隔震技術應用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1998年
建築結構隔震減震方法及其工程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3年
國家《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01
建設部科學技術獎
2007年
新型隔震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
2008年
新型隔震技術—層間隔震和三維隔震的研究開發與研究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2010年
大型複雜結構隔震減震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周福霖人才培養

2012年6月9日,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和廣州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主辦的“千師萬苗工程——周福霖院士學術團隊選苗”活動複選面試在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舉行,20名青少年參加了該活動 [8] 
2019年6月18日,周福霖參加廣州大學“福霖班”師生見面會,對“福霖班”,通過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從志存高遠、找準人生目標,做人做事做學問,鼓勵“福霖班”學子們追求學術卓越,在理想、學術、生活上爭取做到極致,做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9] 

周福霖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2019年7月
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 [10] 
2011年1月13日
廣東省首屆“南粵創新獎”榮譽稱號
2006年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1] 
2003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3] 

建設部勞動模範

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廣東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廣東省優秀教師、市模範教師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21年6月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16-17] 

周福霖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1年09月
國際隔震與減震控制學會
2011年09月
國際隔震與減震控制學會(ASSISi)主席
2016年01月
湖南大學特聘學術顧問 [6] 
2016年09月
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學者李愛羣教授學術導師 [12] 

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隔震技術顧問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建築學會抗震防災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建築學會抗震防災研究會結構減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工程學術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土木建築學會理事、副理事長

全國高等學校土建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

全國“隔震減震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

清華大學結構工程與振動開放研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際地震工程學會(IAEE)單位成員代表

IAEE世界抗震房屋百科全書編委會委員(亞洲地區專家代表)

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學會(IABSE)成員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自然災害學報》編委會副主編

《世界地震工程》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2] 

周福霖人物評價

周福霖為創立中國“隔震、消能減震和控制理論和技術體系”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3] (中國工程院評)
周福霖在從事的工程結構與抗震減震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中,對中國結構隔震減震控制技術體系的建立、應用與發展做出了奠基性、開拓性貢獻 [13] (中國文明網評)
近20年來,周福霖孜孜不倦、鍥而不捨地為創立、完善和發展工程結構減震控制這個嶄新的結構領域進行了開創性的工作,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如此係統性地研究應用這一新技術,在中國為第一人 [14] (中國科學院院士胡聿賢評)
周福霖為中國結構隔震減震控制技術體系的建立、應用與發展做出了奠基性、開拓性貢獻 [10] (廣州大學評)

周福霖人物影響

  • 廣州大學“福霖班”
2016年,廣州大學創建“福霖班”,是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科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新舉措,以周福霖教授命名。“福霖班”實施完全導師制,由周福霖院士任總班主任和總導師,優秀專業老師擔任導師,全程負責學生的教育與培養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