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複方甘草酸苷

鎖定
複方甘草酸苷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疏鬆塊狀物。適應於治療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異常。可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炎蕁麻疹甘氨酸鹽酸半胱氨酸可以抑制或減輕由於大量長期使用甘草酸苷可能出現的電解質代謝異常所致的假性醛固酮症狀。
藥品名稱
複方甘草酸苷
外文名
Compound Glycyrrhizin For Injection
是否處方藥
劑    型
口服常釋劑型; 注射劑 [1-2] 
是否納入醫保
藥品類型
肝臟治療藥, 抗脂肪肝藥 [1-2] 
性    狀
白色或類白色的疏鬆塊狀物

複方甘草酸苷藥品説明

複方甘草酸苷通用名稱

中文名稱:Zhusheyong Fufang Gancaosuangan
其組分為:每瓶含甘草酸苷40mg、甘氨酸400mg、鹽酸半胱氨酸20mg;甘草酸苷80mg、甘氨酸800mg、鹽酸半胱氨酸40mg。

複方甘草酸苷用法用量

臨用前,用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適量溶解後靜脈注射。成人通常一日1次10mg~40mg(以甘草酸苷計)。可依年齡、症狀適當增減。
慢性肝病可一日1次,每次80mg~120mg(以甘草酸苷計),用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後靜脈注射或靜脈點滴。可依年齡、症狀適當增減,最大用藥劑量為一日200mg(以甘草酸苷計)。
給藥濃度以40mg(以甘草酸苷計)/20ml為宜。

複方甘草酸苷藥理毒理

1、抗炎症作用
(1)抗過敏作用
甘草酸苷具有抑制兔的局部過敏壞死反應(Arthus Phenomenon)及抑制施瓦茨曼現象(Shwartsman Phenomenon)等過敏作用。對皮質激素,有增強激素的抑制應激反應作用,拮抗激素的抗肉芽形成和胸腺萎縮作用。對激素的滲出作用無影響。
甘草酸苷可以直接與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的啓動酶——磷脂酶A2(phosphohpase A2)結合以及與作用於花生四烯酸使其產生炎性介質的脂氧合酶(lipoxygenase)結合,選擇性地阻礙這些酶的磷酸化而抑制其活化。
2、免疫調節作用
甘草酸苷在體外試驗(in virto)具有以下免疫調節作用:1)對T細胞活化的調節作用;2)對γ-干擾素誘導作用;3)活化NK細胞作用;4)促進胸腺外T淋巴細胞分化作用。
3、對實驗性肝細胞損傷抑制作用
在in virto初代培養大白鼠肝細胞系,甘草酸苷有抑制由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細胞損傷作用。
4、抑制病毒增殖和對病毒的滅活作用
小白鼠MHV(小白鼠肝炎病毒)感染實驗中,給予甘草酸苷可延長其生存日數。在兔的牛痘病毒(Vaccinie Virus)發痘阻止實驗中,有阻止發痘的作用。在體外實驗系,也觀察到了抑制皰疹病毒等增殖的作用,以及對病毒的滅活作用。
甘氨酸鹽酸半胱氨酸可以抑制或減輕由於大量長期使用甘草酸苷可能出現的電解質代謝異常所致的假性醛固酮症狀。

複方甘草酸苷適應症狀

複方甘草酸苷治療白癜風的研究:白癜風是一種臨牀上較為常見的色素脱失皮膚病,病因不清,主要有自身免疫學説,神經化學因子學説,黑素細胞自毀學説和遺傳學説等,自身免疫學説得到了越來越多實驗結果的支持。
複方甘草酸苷(美能)是以甘草甜素為主要成分的複方製劑,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和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但少有激素樣的副作用,從而直接減少黑素細胞的損傷,恢復黑素細胞的功能。
本研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為動物實驗,用5% H2O2複製白癜風豚鼠模型,觀察複方甘草酸苷治療40天后皮損部位黑素含量的變化,探討複方甘草酸苷對黑素生成的作用。
第二部分為臨牀觀察,49例白癜風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通過比較複方甘草酸苷聯合氮芥乙醇治療白癜風患者與單獨應用氮芥乙醇治療白癜風患者的療效差別,評估複方甘草酸苷治療白癜風的臨牀療效不良反應,進而指導臨牀用藥。
結果:1.動物實驗:肉眼觀察治療組豚鼠皮膚色素恢復情況與模型組有明顯差異(P<0.05),皮膚病理切片(Lillie法染色)顯示,治療組表皮基底細胞、棘層黑色素及毛囊黑色素增多,與模型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1)。
2.臨牀觀察:在治療1、2、3個月後,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高於對照組總有效率。2組療效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且隨着治療時間的延長兩組總有效率均呈上升趨勢。治療未見到明顯的不良反應。
結論:複方甘草酸苷可促進白癜風動物模型皮膚表皮基底細胞、棘層及毛囊黑色素的生成;複方甘草酸苷聯合氮芥乙醇治療白癜風有較好的療效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複方甘草酸苷對白癜風的治療效果隨着治療時間的延長,有效率有所提高

複方甘草酸苷其它信息

【貯 藏】密閉,在涼暗乾燥處保存。
【包 裝】管制西林瓶。10瓶/盒。
【有 效 期】24個月。
執行標準】YBH07022008
批准文號國藥準字H20080415 國藥準字H2008042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