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裴仁基

鎖定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蒲州河東縣(今山西永濟市)人。隋朝時期將領,北周驃騎大將軍裴伯鳳之孫,上儀同三司裴定之子。
驍勇善戰,善於騎射。開皇初年,起家左親衞,保衞皇宮安全。參加滅亡陳朝、攻打吐谷渾靺鞨的戰爭,屢建戰功,授光祿大夫。大業十三年(616年),奉命攻打瓦崗軍時,受到監察御史蕭懷靜牽制,被迫投降李密武德元年(618年),跟隨李密決戰王世充,兵敗被俘,擔任禮部尚書。
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弒君稱帝后,聯合宇文儒童等謀刺王世充,事泄被殺。 [1]  [16] 
中文名
裴仁基
國    籍
隋朝
民    族
漢族
逝世日期
619年
職    業
將領
官    至
上柱國、禮部尚書
爵    位
河東郡公
追    贈
原州都督
諡    號
葬    地
洛陽北邙山

裴仁基人物生平

裴仁基越級提拔

裴仁基年少時就很驍勇,善於騎馬射箭。開皇初年(581年),擔任隋文帝楊堅的侍衞。 [2] 
裴仁基 裴仁基
開皇九年(589年),在隋朝消滅陳朝的戰役中,裴仁基衝鋒陷陣,因功被授任為儀同,賜縑彩一千段。後來裴仁基以儀同的身份兼任漢王楊諒王府的侍衞。 [3]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他的次子隋煬帝楊廣繼位。隋文帝第五子漢王楊諒因不滿隋煬帝繼位,於是舉兵謀反。裴仁基苦苦勸諫楊諒不要謀反,楊諒大怒,把他關進牢裏。不久,楊諒謀反失敗,隋煬帝誇獎裴仁基,越級提拔他擔任護軍 [4] 

裴仁基據守虎牢

數年之後,裴仁基改任武賁郎將,跟隨將軍李景在黔安討伐反叛的蠻賊向思多,因戰功升任銀青光祿大夫,賜奴婢百人,絹五百匹。裴仁基又在張掖打敗吐谷渾,加授金紫光祿大夫。斬殺、俘虜進犯的靺鞨,被授任為左光祿大夫。跟隨隋煬帝征討高麗,升任光祿大夫。 [5] 
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初十日,隋煬帝巡幸江都 [6]  ,當時瓦崗寨首領李密佔據洛口。朝廷命令裴仁基為河南道討捕大使,據守虎牢以抵抗李密。 [7]  十月,滎陽通守張須陀被李密所殺,裴仁基全部接收他的部下,每次與李密作戰,都殺死俘虜李密的不少人馬。 [8] 

裴仁基投靠李密

裴仁基 裴仁基
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當時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士兵有功也不被記錄獎賞。裴仁基見強敵在前,部隊疲勞,因此所得的軍用物資,全部賞賜給士卒。監軍御史蕭懷靜反對這樣做,士卒們都怨恨蕭懷靜。蕭懷靜又屢次蒐羅裴仁基的過失上奏彈劾他。在洛口倉城之戰時,裴仁基誤期未到,他聽説劉長恭等人被打敗,懼怕李密而不敢前進,就屯兵在百花谷,加固營壘自守,但又害怕被朝廷治罪。李密知道裴仁基進退兩難的狼狽處境,就派人勸説他投降,並以厚利來誘惑他。賈閏甫勸裴仁基投降李密,裴仁基説:“蕭御史怎麼辦?”賈閏甫説:“蕭君就象棲身在樹枝上的雞,如果他不知道隨機應變,就在於您的一刀了。”裴仁基採納了賈閏甫的建議,派他去向李密請降。李密大喜,任命賈閏甫為元帥府司兵參軍,兼任直記室事,派他回去向裴仁基覆命,並帶給裴仁基書信,對他表示撫慰,接受他的歸附。裴仁基退回仍駐軍虎牢。蕭懷靜秘密上表奏報此事,裴仁基知道後,就殺死蕭懷靜,率領他的部眾以虎牢城向李密投降。李密封裴仁基為上柱國、河東郡公;裴仁基的兒子裴行儼驍勇善戰,李密也封他為上柱國、絳郡公。 [9-10] 
四月十三日,李密派裴仁基與孟讓率兵二萬多人(《舊唐書》作三萬多人)襲擊並攻取回洛倉,乘勝攻進洛陽,燒燬天津橋,縱兵大肆搶劫。洛陽隋軍乘混亂的機會出兵反攻,裴仁基等人大敗逃走,退保鞏縣。 [11-13] 
十一月初九日,王世充與李密在石子河兩岸列陣,李密陣列南北長十餘里,翟讓先和王世充交戰,不勝而退。王世充追擊翟讓,王伯當與裴仁基從旁橫斷隋軍的後路,李密統率中軍進擊王世充,王世充大敗,向西逃走。 [14] 

裴仁基兵敗被俘

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因洛陽糧盡,率領全部兵馬到偃師,與李密決戰。李密向諸將詢問計策,裴仁基回答説:“王世充全部精鋭部隊都帶來了,洛陽必定空虛,可以分派軍隊守住各重要通道,讓他無法東進,我們再挑選三萬精兵,沿黃河西進,以逼近洛陽。如果王世充退回,我們就按兵不動;如果王世充再次進軍,我們就又逼近洛陽。這樣,我方可以有充裕的體力,而敵方則疲於奔命。兵法上所説的對方出戰我退回,對方退回我出戰,多次挑戰使敵人疲勞,使用這策略迷惑敵人。”李密説:“裴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洛陽的軍隊有三方面難以抵擋,器械精良是其一,為了決戰而來是其二,糧食吃完而戰是其三。我方按兵不動蓄積力量而尋求敵人的弱點,對方求戰而找不到機會,想走又無退路,不超過十天,王世充的人頭可以懸掛在我的軍旗之下。”單雄信等將領輕視王世充,都請求出戰,裴仁基苦苦勸阻而不能阻止。李密難以違背諸將們的請求,於是與王世充決戰,結果瓦崗軍大敗,裴仁基父子被王世充俘虜。 [15] 

裴仁基謀反遭殺

裴仁基父子被俘後,王世充因他們父子都是驍將,很是禮遇他們,把兄長的女兒嫁給裴行儼。武德二年(619年)四月,王世充稱帝,任命裴仁基為禮部尚書,裴行儼為左輔大將軍。裴行儼每有攻戰,都所向披靡,號稱“萬人敵”。王世充忌憚裴行儼的威名,對他很有些防範和猜忌。裴仁基知道王世充的意思,心中很是不安。同年五月,裴仁基與兒子裴行儼、尚書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長陳謙、秘書丞崔德本等數十人謀反。裴仁基命陳謙在給王世充進食時,拿匕首劫持王世充,命裴行儼率兵在台階下接應。等大局已定,就復立越王楊侗為皇帝,並輔佐他。事變將要開始時,將軍張童仁得知他們謀劃,便向王世充告發他們,王世充將裴仁基等人全部殺死 [16]  ,並滅他們的三族。 [17]  洛陽平定之後,羅士信感念裴仁基的知遇之恩,於是自己出資將其收斂,安葬在洛陽的北邙山 [18] 
唐武德年間(618年—626年),裴仁基被追贈為原州都督,賜諡號忠。 [19-20] 

裴仁基歷史評價

魏徵等《隋書》:①“仁基少驍武,便弓馬。” [21]  ;②“世充以其父子並驍鋭,深禮之” [21] 
李延壽北史》:“仁基以武略見知,自升顯級,竟而蹈履非所,身名隳壞,時也。” [22] 
張説《贈太尉裴公神道碑》:“考仁基,隋左光祿大夫,以陰圖王充,仗義舊主,遭時不利,玉折名揚。聖唐龍興,旌淑勵節,贈原州都督,命諡曰忠,蓋《春秋》之褒也。” [23] 
司馬光資治通鑑》:“王世充以禮部尚書裴仁基、左輔大將軍裴行儼有威名,忌之。” [24] 

裴仁基家庭成員

裴仁基父祖

祖父:裴伯鳳,官至驃騎大將軍、汾州刺史,封琅邪郡公。 [20] 
父親:裴定(一作裴定高),官至上儀同、馮翊郡守,襲封琅邪公。 [20] 

裴仁基子孫

  • 兒子
裴行儼,隋末將領,官至左輔大將軍,封絳郡公。
裴行儉,唐初名將,官至禮部尚書、檢校右衞大將軍,封聞喜公。
  • 孫子
裴延休,裴行儉之子,官至幷州文水令。
裴慶遠,裴行儉之子,官至協律郎。
裴光庭,裴行儉之子,官至侍中。

裴仁基藝術形象

裴仁基文學形象

在小説《説唐》裏,裴仁基原為隋朝山馬關總兵,奉隋煬帝之命征討瓦崗寨,但因被監軍張大賓迫害,和兒子裴元慶投奔了瓦崗寨軍。後來涿州留守孽世雄興兵來犯瓦崗寨大本營金墉城,老將軍裴仁基戰死金墉。 [25]  另外,裴仁基在小説中還有一女兒裴翠雲,嫁予混世魔王程咬金。

裴仁基影視形象

2012年電視劇《隋唐英雄》:遲威王飾演裴仁基。
參考資料
  • 1.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河東裴仁基,字德本。祖伯鳳,周汾州刺史。父定,上儀同。
  • 2.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仁基少驍武,便弓馬。開皇初,為親衞。
  • 3.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平陳之役,先登陷陣,拜儀同,賜物千段。以本官領漢王諒府親信。
  • 4.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煬帝嗣位,諒舉兵作亂,仁基苦諫。諒大怒,囚之於獄。及諒敗,帝嘉之,超拜護軍。
  • 5.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數歲,改授武賁郎將,從將軍李景討叛蠻向思多於黔安,以功進位銀青光祿大夫,賜奴婢百口,絹五百匹。擊吐谷渾於張掖,破之,加授金紫光祿大夫。斬獲寇掠靺鞨,拜左光祿大夫。從徵高麗,進位光祿大夫。
  • 6.    《隋書·卷四·帝紀第四》:甲子,幸江都宮………
  • 7.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帝幸江都,李密據洛口,令仁基為河南道討捕大使,據武牢以拒密。
  • 8.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及滎陽通守張須陀為密所殺,仁基悉收其眾,每與密戰,多所斬獲。
  • 9.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三》:裴仁基每破賊得軍資,悉以賞士卒,監軍御史蕭懷靜不許,士卒怨之;懷靜又屢求仁基長短劾奏之。倉城之戰,仁基失期不至,聞劉長恭等敗,懼不敢進,屯百花谷,固壘自守,又恐獲罪於朝。李密知其狼狽使人説之,啖以厚利。賈務本之子閏甫在軍中,勸仁基降密,仁基曰:“如蕭御史何?”閏甫曰:“蕭君如棲上雞,若不知機變,在明公一刀耳。”仁基從之,遺閏甫詣密請降。密大喜,以閏甫為元帥府司兵參軍,兼直記室事,使之覆命,遣仁基書,慰納之,仁基還屯虎牢。蕭懷靜密表 其事,仁基知之,遂殺懷靜,帥其眾以虎牢降密。密以仁基為上柱國、河東公;仁基子行儼,驍勇善戰,密亦以為上柱國、絳郡公。
  • 10.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時隋大亂,有功者不錄。仁基見強寇在前,士卒勞敝,所得軍資,即用分賞。監軍御史蕭懷靜每抑止之,眾鹹怨怒。懷靜又陰持仁基長短,欲有所奏劾。仁基懼,遂殺懷靜,以其眾歸密。密以為河東郡公。其子行儼,驍勇善戰,密復以為絳郡公,甚相委暱。
  • 11.    《舊唐書·卷五十三·列傳第三》:隋虎賁郎將裴仁基率其子行儼以武牢歸密,拜為上柱國,封河東郡公。因遣仁基與孟讓率兵三萬餘人襲回洛倉,破之,入東都,俘掠居人,燒天津,東都出兵乘之,仁基等大敗,僅以身免。
  • 12.    《新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九》:四月,隋虎牢將裴仁基、淮陽太守趙佗降,長白山賊孟讓以所部歸密。以仁基為上柱國,與讓率兵二萬襲回洛倉,守之。入都城掠居人,火天津橋。隋出軍乘之,仁基等敗,還保鞏。
  • 13.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三》:癸巳,密遣裴仁基、孟讓帥二萬餘人襲回洛東倉,破之;遂燒天津橋,縱兵大掠。在都出兵擊之,仁基等敗走,密自帥眾屯回洛倉。
  • 14.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四》:丙辰,世充與密夾石子河而陳,密佈陳南北十餘裏,翟讓先與世充戰,不利而退;世充逐之,王伯當、裴仁基從旁橫斷其後,密勒中軍擊之,世充大敗,西走。
  • 15.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王世充以東都食盡,悉眾詣偃師,與密決戰。密問計於諸將,仁基對曰:“世充盡鋭而至,洛下必虛,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東。簡精兵三萬,傍河西出,以逼東都。世充卻還,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則此有餘力,彼勞奔命,兵法所謂“彼出我歸,彼歸我出,數戰以疲之,多方以誤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東都兵馬有三不可當:器械精,一也;決計而來,二也;食盡求斷,三也。我按甲蓄力,以觀其敝,彼求斷不得,欲走無路,不過十日,世充之首可懸於麾下。”單雄信等諸將輕世充,皆請戰,仁基苦爭不得。密難違諸將之言,戰遂大敗,仁基為世充所虜。
  • 16.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世充以其父子並驍鋭,深禮之,以兄女妻行儼。及僣尊號,署仁基為禮部尚書,行儼為左輔大將軍。行儼每有攻戰,所當皆披靡,號為“萬人敵”。世充憚其威名,頗加猜防。仁基知其意,不自安,遂與世充所署尚書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長陳謙、秘書丞崔德本等謀反,令陳謙於上食之際,持匕首以劫世充,行儼以兵應於階下,指麾事定,然後出越王侗以輔之。事臨發,將軍張童仁知其謀而告之,俱為世充所殺。
  • 17.    《舊唐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五月,世充禮部尚書裴仁基及其子左輔大將軍行儼、尚書左丞宇文儒童等數十人謀誅世充,復尊立侗。事泄,皆見害,夷其三族。
  • 18.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七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士信初為裴仁基所禮,嘗感其知己之恩,及東都平,遂以家財收斂,葬於北邙。
  • 19.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三十三》:裴行儉,字守約,絳州聞喜人。父仁基,隋光祿大夫,自王世充所謀歸國,被害。贈原州都督,諡曰忠。
  • 20.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裴行儉,絳州聞喜人。曾祖伯鳳,周驃騎大將軍、汾州刺史、琅邪郡公。祖定高,馮翊郡守,襲封琅邪公。父仁基,隋左光祿大夫,陷於王世充,後謀歸國,事泄遇害;武德中,贈原州都督,諡曰忠。
  • 21.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25]
  • 22.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25]
  • 23.    《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八》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06-13]
  • 24.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25]
  • 25.    《説唐》:涿州留守孽世雄,興十萬大兵,來犯金墉,老將軍裴仁基戰死金墉。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