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是山西省轄縣級市,由運城市代管,位於山西省西南部,總面積1208
[1]
平方千米。
[1]
永濟市轄3個街道、7個鎮,
[2]
市政府駐城西街道。
[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永濟市常住人口為394935人。
[33]
永濟歷史沿革
編輯唐武德三年(620年),改郡為州。開元八年(720年)屬河中府,置中都。同年,復屬蒲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屬河東郡。乾元二年(759年)復屬河中府。寶應元年(762年)復為中都。元和二年(807)罷中都,復河中府治。
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州為府,置永濟縣,屬蒲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撤府制,直屬山西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省下設道,屬河東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道屬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山西省第七行政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25日解放,9月同虞鄉縣合併,稱永虞縣。先後屬太嶽區第三專署。晉綏區臨汾工委第十一分區,陝甘寧邊區晉南行署運城分區,山西省晉南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屬山西省運城專區。
1954年屬晉南專區。
1958年永濟、臨猗、解虞、安邑四縣合併為運城縣。
1961年分運城縣,復置永濟縣,將原虞鄉縣轄境劃歸永濟縣。1970年屬運城專區。
1994年1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永濟撤縣設市。屬運城地區。
[5]
永濟行政區劃
編輯街道 鎮 | 下轄社區、行政村 |
---|---|
永濟地理環境
編輯永濟位置境域
永濟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盆地西南角,介於東經110°15′00″~110°45′33″,北緯34°44′50″~35°04′20″之間,西臨黃河與陝西省大荔縣、合陽縣隔河相望,以黃河中心為界,邊界線長50.27千米;南依中條山與芮城縣接壤,邊界線長73千米;東鄰鹽湖區,邊界線長36.2千米;北接臨猗縣,邊界線長64千米。市域東西長49千米,南北寬43.5千米,總面積1208平方千米。市治設在市府西街4號,距運城市56千米,距省會太原市468千米,距首都北京市982千米。
[1]
永濟地質
永濟市地層分佈特點是:除中條山區外,其它均屬新生界地層分佈。山區出露巖性為:太古界麻巖、花崗岩侵入體、震旦系石英砂石、寒武系及奧陶系灰巖。
神潭大峽谷處於涑水盆地,受燕山時期形成的汾渭塹地的控制,運城凹陷貫穿包括永濟在內的整個涑水河盆地,呈東南—西北向展開。從重力測量和地震測量資料看,北西側沉降小,南東側沉降大。沉降中心位於本市東部與運城市接壤地帶。
中條山北麓大斷裂出現在燕山期,以後受喜馬拉雅山期構造運動的影響,斷裂大大加劇,第四紀至今仍有劇烈活動,該斷裂在全市境內長達50千米,走向呈NEE,為一高角度正斷層,斷面傾角67°以上,斷距近千米,控制了盆地的基本特徵,即南淺北深,南陡北緩的地勢。
[7]
永濟地形地貌
永濟氣候
永濟自然資源
編輯永濟礦產資源
永濟生物資源
永濟土地資源
截至2017年末,永濟市耕地保有量80.91萬畝,全市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1213.95畝,其中商服用地18畝,工礦倉儲用地225畝,住宅用地18.75畝,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924.6畝,交通運輸用地19.5畝。
[4]
永濟人口
編輯永濟人口數量
截至2017年末,永濟市總户數143040户,常住人口458920人,比上年增加3097人。在總人口中男性235333人,女性226774人,女性與男性比例為100:104;城鎮人口242011人,鄉村人口220096人,城鎮化率為52.37%;出生人口5330人,死亡人口2825人,出生率13.05‰,死亡率6.13‰,人口自增率6.92‰。
[4]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為394935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44724人相比,十年間減少了49789人,下降11.20%,年平均增長率-1.18%。
[31]
永濟民族構成
2017年,永濟市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20個少數民族共499人,其中回族281人、滿族95人、蒙古族42人、藏族1人、壯族19人、傈僳族7人、朝鮮族2人、土家族9人、苗族9人、布依族5人、黎族10人、彝族6人、侗族4人、瑤族1人、白族2人、畲族1人、拉祜族2人、納西族1人、布朗族1人、京族1人。其中回民有111人分佈在城北街道趙伊村五組,其他各族羣眾主要分佈在虞鄉、卿頭及永濟電機廠、永濟紡織廠等。
[4]
永濟宗教
永濟經濟
編輯永濟綜述
2020年,受疫情持續影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項指標完成年度計劃,其餘經濟指標穩中有增,整體經濟運行呈現了止降趨穩、穩中向好態勢。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8.3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由上半年-5.5%轉為增長1.1%),低年度計劃5.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9.3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由上半年-11.1%轉為增長3.2%),低年度計劃2.8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0152億元,同比增長3.4%(增速由上半年-7.4%轉為增長3.4%),高年度計劃0.4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99億元,同比增長9.6%(增速由上半年1.7%增長為9.6%),低年度計劃1.9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1.3億元,同比下降3.9%(增速由上半年-13.7%收窄為-3.9%),低年度計劃11.4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3251元,同比增長4.5%(增速由上半年1.8%增長為4.5%),低年度計劃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833元,同比增長7.4%(增速由上半年2.5%增長為7.4%),高年度計劃0.4個百分點。同時,各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
[32]
2017年,永濟市生產總值13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2.3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57.9億元,同比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1.5億元,同比增長7.0%。三次產業比重為:16.9:44.0:39.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8578元。
[4]
財政
2017年,永濟市財政總收入79591萬元,同口徑比上年下降11.1%。其中中央兩税18638萬元,同口徑下降31.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861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3.0%。分部門完成情況:國税局43476萬元,同比下降19.2%;地税局19097萬元,同比下降25.2%;財政部門17018萬元,同比增長66.9%。
[4]
2017年,永濟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09801萬元,同比增長6.4%。其中主要支出類:教育事業費支出49404萬元,同比增長10.5%;科學技術支出1050萬元,同比增長11.2%;文化體育和傳媒支出6250萬元,同比增長63.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4061萬元,同比下降5.3%;醫療衞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8529萬元,同比下降37.8%;節能環保支出4948萬元,同比增長77.2%;城鄉社區事務支出8658萬元,同比增長66.9%;農林水事務支出29673萬元,同比增長13.3%。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5%,比上年上漲0.5%,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9%;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0.9%;服務項目價格指數上漲0.4%;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上漲3.3%;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上漲1.3%。
[4]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永濟市固定資產投資57.2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項目投資53.5億元,同比增長6.6%;房地產投資3.7億元,同比增長3%。一產完成投資16.9億元,同比增長3.9%;二產完成投資16億元,同比增長3%;三產完成投資24.3億元,同比增長11.3%。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97%。全市房屋施工面積69.7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5.4萬平方米;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6.2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9%;商品房銷售額5.61億元,同比增長5.60%。
[4]
2019年,生產總值完成126.9億元,增長2.3%;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4.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3.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0.4億元,增長7.8%;財政總收入7.96億元,增長4.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5億元,增長6.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19元,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42元,增長9.2%。
[34]
永濟第一產業
2017年,永濟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44.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6%;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23.69億元,增長3.52%其中農業19.11億元,增長4.04%;林業2378.8萬元,增長33.52%;牧業22040.2萬元,下降0.78%;漁業6944.5萬元,增長10.11%;農林牧漁服務業14410.5萬元,增長4.07%。
2017年,永濟市農作物種植面積114.63萬畝,比上年增長1.1%。糧食種植面積104.42萬畝,下降1.2%。其中,夏糧48.81萬畝;增長1.3%;秋糧55.61萬畝,下降2.6%(玉米49.41萬畝,下降9.1%);棉花種植面積1.3萬畝,增長57.2%;油料面積2.53萬畝,增長66.7%;蔬菜面積4.56萬畝,下降0.4%;果園面積28.02萬畝,增長6%(蘋果園面積4.43萬畝,下降0.4%);設施農業面積2.24萬畝,比上年增長222.9%。其中:蔬菜4042畝,比上年增長29.3%;瓜果類1360畝,比上年增長18.1%;水果1.7萬畝,比上年增長103.4%。
2017年,永濟市糧食總產量4.22億公斤,比上年減少500萬公斤,下降1.2%,其中,小麥2.01億公斤,增加700萬公斤,增長3.6%;秋糧2.21億公斤,減少120萬公斤,下降5.2%。全年肉類總產量1620萬公斤,下降29.3%,其中豬肉產量1110萬公斤,下降8.5%;牛肉產量30萬公斤,增長7.72%;羊肉產量60萬公斤,下降28.9%;禽肉產量420萬公斤,下降56.4%;禽蛋產量830萬公斤,下降11.5%;奶類產量1450萬公斤,下降3.8%;水產品產量1580萬公斤,增長3.9%。
2017年,永濟市造林面積6405畝,其中年末全市擁有森林面積73.5萬畝,森林覆蓋率27.8%。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33.37萬千瓦,比上年下降14.5%。機械耕地面積81.54萬畝,機械播種面積85.52萬畝,機械收穫面積84.15萬畝。全年農機化經營總收入1.56億元,同比增長0.6%。
[4]
永濟第二產業
2017年,永濟市全部工業增加值50.03億元,比上年增長7.6%,在第二產業中所佔比重為86.5%,比上年下降3.9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個,完成工業增加值28.2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7.2%,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五大支柱行業增加值26億元,比上年上升8.3%,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及鐵路運輸設備製造業同比上升26.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4.22%,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7.14%,化工專用設備製造業上升6.3%,電力生產業上升37.5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97.8億元,比上年下降9.6%;實現利税5.4億元,比上年下降53.1%;實現利潤2.2億元,下降72.6%。
[4]
永濟第三產業
零售業
2017年,永濟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2.2億元,同比增長7.3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完成57.53億元,同比增長6.99%;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4.67億元,同比增長11.66%。按行業統計,批發業商品銷售額15.81億元,同比下降20.87%;零售業商品銷售額53.56億元,同比增長11.95%;住宿業營業額3.23億元,同比增長10.24%;餐飲業營業額10.14億元,同比增長0.26%。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7599萬元,比上年下降13.5%。其中,進口14712萬元,增長3.8%;出口12887萬元,下降27.4%。
[4]
2017年,永濟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1552萬元,同比增長8.4%。年末全市民用車輛擁有量達到112928輛,其中轎車59618輛。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2293萬元,同比下降0.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3282萬元,同比增長29%;移動公司業務總量10615萬元,同比下降2.7%;電信公司業務總量2138萬元,同比下降12.6%;聯通公司業務總量6258萬元,同比下降3.7%。全市固話用户29412户,同比下降18.6%;手機用户355821户,同比增長8.4%;寬帶用户91736户,同比增長13.6%。其中年末移動公司固話用户3100户,手機用户243000户,寬帶用户27356户;電信公司手機用户28138户,寬帶用户16067户;聯通公司固話用户26312户,手機用户84683户,寬帶用户48313户。
[4]
金融保險
截至2017年末,永濟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44.9億元,同比增長7.7%;各項貸款餘額71.92億元,同比增長2.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20.4億元,同比增長8.4%。全年壽險、財險保費收入39859萬元,支付各類賠款7151萬元其中: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4802萬元,支付賠款807萬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永濟支公司保費收入2309萬元,支付賠款1420萬元;太平洋財險保費收入927萬元,支付賠款305萬元;太平洋人壽險保費收入2312萬元,支付賠款346萬元;平安人壽險保費收入9249萬元,支付賠款407萬元;平安財險保費收入3300萬元,支付賠款1508萬元;大地保險保費收入1224萬元,支付賠款768萬元;新華保險保費收入1727萬元,支付賠款365萬元;永安保險保費收入480萬元,支付賠款260萬元;太平人壽保險保費收入1900萬元,支付賠款213萬元;太平財險保費收入1199萬元,支付賠款387萬元;合眾人壽保險保費收入2175萬元,支付賠款250萬元;陽光保險保費收入213萬元,支付賠款115萬元。
[4]
永濟社會事業
編輯永濟教育事業
2017年,永濟市學校總數182所,其中幼兒園94所,小學62所,初中19所,高中3所,職業中學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師進修校1所。全市在校學生55107人,其中幼兒園入園幼兒14236人,小學在校學生21618人,初中在校學生10147人,高中在校學生6459人,職業高中學生2547人,特殊教育學校學生100人。全市專任教師5210人,其中幼兒園專任教師721人,小學專任教師2019人,初中專任教師1484人,高中專任教師727人,職業中專專任教師234人,特殊教育學校專任教師25人。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3所,在校學生5518人。
[4]
永濟科學技術
永濟醫療衞生
截至2017年末,永濟市共有衞生機構54個,其中市直醫院3個,鄉鎮衞生院15個,社區服務機構9個(中心4個,務站5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衞生監督所1個衞生技術人員1218人,醫院和衞生院牀位1992張,其中公立醫院530張,民營醫院570張,鄉鎮和社區623張。三級醫療衞生機構達標率縣級100%,鎮(街道)級100%,村級100%。2017年,全市參合農民339018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67%。
[4]
永濟體育事業
2017年,永濟市在省運會比賽項目中,體操、摔跤、舉重獲得銀牌3枚參加省摔跤分齡賽,摘取團體第一;參加運城市青少年比賽,奪得金牌36枚,榮獲摔跤團體第一名,田徑團體第二名;參加運城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榮獲初中組第一堅持“體育+旅遊”的工作思路,成功舉辦第17屆五老峯登山節活動;成功舉辦第三屆全民運動會,長跑、跳繩、游泳、拔河、羽毛球、籃球、足球、象棋、登高和乒乓球10個項目進入鐵牛館、鸛雀樓等景區。
[4]
永濟社會保障
2017年,永濟市居民收入19352元,同比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75元,同比增長6.1%;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5元,同比增長6.4%。年末全市參加各類保險468787人,基金徵繳94408萬元。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46451人,基金徵繳73099萬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37543人,基金徵繳3464萬元;失業保險參保33986人,基金徵繳1581萬元;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51678人,基金徵繳14163萬元;工傷保險參保64500人,基金徵繳1580萬元;生育保險參保34629人,基金徵繳521萬元。全市確定城市低保18061户44145人,發放城市低保金1215.64萬元;農村低保19740户48564人,發放農村低保金836.47萬元全市城鄉貧困對象大病醫療救助人數1322人,發放大病醫療救助金439.24萬元;全市符合五保條件並已納入五保人員1206人,全年發放供養金457.36萬元。
[4]
永濟交通運輸
編輯永濟市境內南同蒲鐵路貫穿東西,過黃河與隴海鐵路接軌,大西高鐵在永濟建有永濟北站,運風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一條高速路、五條二級路、五條三級路和200餘條農村道路縱橫交織的公路網絡格局已經形成。永濟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200千米,距運城張孝機場60千米。
[6]
截至2017年末,永濟市公路通車裏程1581千米,其中省道2條78千米,高速公路1條65千米,縣道8條198千米,鄉道72條592千米,村道418條648千米,公路密度達1.29千米/百平方千米。
[4]
永濟風景名勝
編輯永濟普救寺
普救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禪院,座落在永濟市境內的峨嵋塬頭。這裏地勢高敞,視野開闊,南望巍巍中條山翠若屏障,與中條第一禪林“萬固寺”南北對峙、遙相呼應。西眺滔滔黃河水,白如銀帶,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和國寶“唐開元鐵牛”也近在咫尺。因中國古典戲劇名著《西廂記》動人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裏,這座千年古剎早已成為名揚海內外的遊覽和愛情聖地。
[7]
永濟五老峯
五老峯風景名勝區,位於市東南16千米的中條山上。五老峯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為帝王授《河圖》、《洛書》而名。《周易》成書之前,這裏是河洛文化早期傳播的聖地。唐宋以來,宗教的興盛進一步繁榮了五老山的道教文化,山中觀庵簇擁,寺院林立,香火繚繞,仙人飛昇,朝客雲集。大明萬曆19年,明神宗亦慕名而至,朝山進香,於農歷七月初一至十五朝山廟會,所以,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稱,被譽為中國北方道教文化名山。
[7]
永濟鸛雀樓
鸛雀樓景區位於黃河岸畔。景區內鸛雀樓始建於北周(557~581年),該樓歷唐經宋,金元光元年(1222年)毀於兵燹。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特,氣勢雄偉,風景秀麗,前瞻中條太華山,下瞰巍巍黃河水,唐人留詩者甚多。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千古絕唱《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即誕生於此。
新建鸛雀樓為仿唐形制,四檐三層,總高73.9米,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充分體現了唐代風韻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意境。景區規劃以古典園林式分佈,形成“四區十二點”的空間結構,是一個國家級旅遊景區。
[7]
永濟歷史文化
編輯永濟道情
永濟道情由來已久,漢代已有萌芽,沿至唐代時基本形成雛形,是流行在古蒲坂(今永濟市)的小劇種之一。永濟道情詞句淺顯易懂,曲調優雅柔和,古往今來廣大羣眾喜聞樂見。道情,源於道教,原是道士雲遊四方,傳播道義時又唱又吟的一種勸化形式,故又稱為“道曲”、“悟聲”。道教創立於東漢,盛行於隋唐。隨着道教的發展,道教逐漸吸收了雅樂、散樂和民間音樂,發展成為“哼哼調”流行各地,又和各地的風土人情、方言土語、習慣愛好結合起來,形成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永濟道情就是其中的一種。
[12]
永濟蒲劇
也稱“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因興盛于山西晉南古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一帶而得名。蒲劇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種,約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流行於山西及陝西、河南、甘肅、青海、內蒙、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區。
蒲劇在晉南分為南路和西路,在劇目與表演風格上各具特色,人稱“南路文雅,西路火爆”。蒲劇音調高亢激昂,音韻優美,長於表現激情,其旋律跳躍幅度大,起調高,大小嗓兼用,以“慷慨激昂,粗獷豪放”著稱。
[13]
永濟名優特產
編輯蒲州青柿
蒲州青柿種植於低坡山區或河流兩岸,產區地處呂梁山脈南段的西坡,氣候温和,雨量適中,所產柿果屬中熟品種,10月中旬前後成熟,它的特點是,果型大皮薄,肉細多漿,味甜無籽,易脱澀。當地果農取成熟青柿,經日曬夜露,濃縮壓扁,貯放生霜等工序,製成柿餅,甘甜綿軟掛霜,永濟柿手撕開,即有蜜絲綿聯,置碗中用沸水沖泡,即迅速溶為湯汁。
[14]
桑落酒
以每年桑椹熟落時釀製,來年桑椹熟落時取用故名屬清香型大麴白酒酒質清澈透明,清香純正,人口醇香清冽,落口綿甜爽淨,回味餘香悠長,酒體醇和協調桑落酒選用當地黃河沙濾極甘之清泉為釀造用水,以優質高粱為原料,以稻皮為輔料,用大麥、豌豆和當地特產的綠豆踩制的中温大麴為糖化酵劑,採用清蒸清渣,一清到底的清香型釀酒工藝,發酵期長21天以上,這樣釀出的桑落酒,與別家酒有着不同的風味桑落酒因採用古籍秘方,佐以桑落泉精心釀製,故此種酒飲後具有逐寒蓄勢、祛風明目、順氣活血的功效。
[14]
永濟榮譽稱號
編輯永濟市還榮獲“全國平安縣”“中華詩詞之鄉”“中國詩人之家”“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全國食品工業百強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農村信息化電商惠農先進集體”“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山西省省級園林城市”“山西省農民增收先進集體”“山西省城鄉衞生整潔行動先進市”“山西省衞生城市”“山西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山西省文化強縣(市)”“2020中國最宜置業百佳縣市”等榮譽。
[19-20]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1]
7月,入選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級平安縣(市、區)名單。
[22]
12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3-24]
2021年1月4日,入選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第六批)名單。
[25]
1月28日,入選“2021—2023年創建週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
[26]
2月18日,入選“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7]
2月,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中國殘聯、全國老齡辦公佈的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示範市縣村鎮名單。
[28]
- 參考資料
-
- 1. 自然地理 .永濟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4-03]
- 2. 行政區劃 .永濟市人民政府.2020-05-09[引用日期2020-07-04]
- 3. 永濟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0-04-03]
- 4. 永濟市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永濟年鑑[M].山西:三晉出版社,2018:66-71.
- 5. 歷史沿革 .永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3]
- 6. 永濟交通 .永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3]
- 7. 永濟旅遊景區 .永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3]
- 8. 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18-11-23]
- 9. 視力保護色: 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 關於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4-06]
- 10. 烏傑主 編.中國城市概覽.改革出版社,1996:182.
- 11.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編.山西通志 第1卷 總述.中華書局,1999:897-898.
- 12. 政協山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山西文史資料 1999年 第3-4期 總第123-124輯.政協山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9:173.
- 13. 代璐遙 主編.中國雅俗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124.
- 14. 張榜成 編.中國名特產風味大全 上.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188.
- 15.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名單 .中國網[引用日期2020-04-06]
- 16. 201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04-06]
- 17.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命名2017年國家園林城市的通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引用日期2020-04-06]
- 18. 2018魅力中國城十大魅力榜單發佈 明年年假走起來 .新浪網新聞中心[引用日期2020-04-06]
- 19. 永濟概況 .永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6]
- 20. 2020中國最宜置業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6-12]
- 21. 四部門公佈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09]
- 22. 我省命名49個省級平安縣(市、區) .山西日報數字報[引用日期2020-07-27]
- 23.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0-11-19]
- 24.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0-12-17]
- 25. 農業農村部關於公佈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第六批)名單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1-11]
- 26. 中央文明辦確定2021—2023年創建週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中國文明網 .中國文明網[引用日期2021-01-28]
- 27.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關於通報表揚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2-21]
- 28.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表彰 全國無障礙環境市縣村鎮的決定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引用日期2021-02-27]
- 29. 永濟概況 .永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4-22]
- 30. 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水利部[引用日期2021-07-23]
- 31. 公示公告-永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永濟市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1-07-29]
- 32. 規劃計劃-永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永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7-29]
- 33. 運城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運城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7-31]
- 34. 政府工作報告 .-永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7-31]
- 35. 2021年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名單公示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8-04]
- 36.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公佈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的通知 .國家能源局[引用日期2021-09-16]
- 37. 60個!2021年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首批名單公佈 .鄉村振興工作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10-31]
- 38.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市、縣擬授牌命名名單的公示通知-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荊楚網[引用日期2021-12-03]
- 39. 運城3地縣(市)委書記新任播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3-30]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