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吐谷渾

(西晉末年鮮卑人慕容吐谷渾建立的地方政權)

鎖定
吐谷(yù)渾(313年—663年),亦稱吐渾、河南國,是中國古代鮮卑族首領慕容吐谷渾遷徙到西北地區後所建的地方政權。
慕容吐谷渾原遊牧於遼河西昌黎棘城之北一帶,為鮮卑慕容氏一支,後其部西遷至甘肅、青海一帶。其孫葉延始以祖名為族稱。晉義熙元年(405年),其首領樹洛幹自稱大單于、吐谷渾王。南北朝時,先後附屬宋、齊、北魏。梁大同元年(535年),其王誇呂始稱汗,建都伏俟城(今青海湖南鐵卜卡古城),他奉行睦鄰政策,與東魏、隋室相繼通婚。唐初,其政權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由其王伏允子達延芒結波率領,以鄯善為中心,後臣服於吐蕃;東部由伏允長子慕容順率領,以伏俟城為中心,臣服於唐。貞觀九年(635年),慕容順被部下殺,子諾曷缽繼位。次年,受唐封為河源郡王,號烏地也拔勤豆可汗。後尚唐宗室女弘化公主,受封為駙馬都尉。其二子亦娶唐金城縣主金明縣主。龍朔三年(663年),因受吐蕃攻擊,率部逃涼州(今甘肅武威),吐谷渾國滅亡。後部眾散在朔方、河東之境。部族分散,史稱“退渾”。 [1] 
吐谷渾最盛時疆域東起今甘肅南部、四川西北,南抵青海南部,西至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連山河西走廊相接。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地產良馬號“青海驄”,善作兵器。 [1]  南北朝時,吐谷渾所據之青海地區事實上成了中西交通的中心之一,聯繫着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高原、印度等地的交往。 [9] 
(概述圖來源 [18] 
中文名
吐谷渾
外文名
Tuyuhun
別    名
河南
吐渾
時間範圍
343年 至 663年
首    都
伏俟城
主要城市
清水川、赤水、澆河、吐屈真川
主要民族
吐谷渾人(鮮卑人)

吐谷渾國號

“吐谷渾”是鮮卑語,一説意為“泥土、塵土”。 [1]  最早是其開國領袖的名字。公元4世紀初,鮮卑族慕容部首領吐谷渾從居住在遼東的“慕容鮮卑”中分離出來,西遷至今內蒙古陰山一帶。西晉永嘉末(313年左右),吐谷渾又率領部眾從陰山南下經隴山,遷至今甘肅臨夏西北。不久,又向西向南發展,征服並統治了今甘肅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青海地區的羌族氐族等。 [10]  晉咸和四年(329年),其孫葉延始以祖父名吐谷渾為姓氏,以示“尊祖之義”,亦為族稱與國號。至隋初,復以慕容為姓。 [1] 

吐谷渾歷史

吐谷渾建立政權

吐谷渾葉延傳子碎奚。碎奚傳子視連,通聘於西秦,被封為白蘭王。視連傳弟視羆(一説為子),西秦封他為沙州牧、白蘭王。視羆傳弟烏紇提,曾敗於西秦,求保持於南涼。烏紇提傳位於視羆之子樹洛幹,勢力復振,率部落數千家奔慕賀川,自稱大單于、吐谷渾王。曾敗於西秦,被西秦封為平狄將軍、赤水都護。

吐谷渾中興時期

吐谷渾世系圖 吐谷渾世系圖 [1]
自吐谷渾至樹洛幹,經6世8傳,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而其時正當16國割據混亂,吐谷渾部得據甘、青間,實控東至洮河、龍固(今四川省松潘),西達赤水、白蘭,北界黃河,南至大積石山。北鄰南涼,東為西秦。
417年,吐谷渾遭西秦將木奕幹襲擊,兵敗堯杆川,樹洛干與其弟阿豺逃到白蘭山(今青海都蘭一帶)。樹洛幹臨終前以兒子拾虔幼弱,讓阿豺繼位。阿豺兼併氐羌數千裏,居澆河,處諸羌中,號為強部。 [13]  曾登上西傾山,尋找江源,以求至長江下游的通路,派使至建康,通貢於劉宋,被劉宋封為沙州刺史、澆河公。阿豺傳弟慕瞶,宋封為隴西公、隴西王。
慕瞶曾擒獲與北魏為敵的赫連定,送至北魏,魏封慕瞶為西秦王,佔有金城、隴西等郡。慕瞶傳弟慕利延。這時吐谷渾土地廣袤,除總部在沙州外,還有4座大城,分別在清水川、赤水、澆河、吐屈真川等地。慕利延傳位於樹洛乾子拾寅,始邑於伏羅川,總部西移。拾寅受宋封為河南王,又受魏封為西平王。拾寅傳子度易侯。度易侯傳子伏連籌。伏連籌傳子誇呂,居伏俟城,宇文周時始稱可汗。誇呂傳子世伏,娶隋朝光化公主為妻。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立,依照風俗,仍以公主為妻。

吐谷渾兵敗隋朝

隋代,其遊牧範圍“自西平臨羌城(今青海湟源縣東南)以西,且末(治新疆今縣)以東,祁連(今祁連山)以南,雪山(今崑崙山和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以北,東西四千裏, 南北二千里”, 都城伏俟城在青海(今湖)西45裏。
開皇年間(581—600年),吐谷渾數次進擾隋的邊境。不久,誇呂殺太子,立少子訶,“訶復懼其父誅之”,圖謀率領部落15000人户內遷,但遭到隋朝拒絕。名王拓跋木彌率千餘家要求歸化,也未被接納。
大業四年(608年),隋朝進攻吐谷渾,擊敗吐谷渾伏允,隋煬帝設西海、河源等郡,但是除了極短暫的控制最東邊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幾個郡並未被隋朝控制,隋煬帝派慕容順去管理餘眾,才到西平,就不能前進,不得不返回了。幾年之後,吐谷渾伏允不僅收復全部失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抵禦不了。

吐谷渾亡國於唐

貞觀八年(634年)六月,唐遣左驍衞大將軍段志玄率軍擊吐谷渾,伏允攜眾遠遁,唐軍追至青海湖後班師。十一月十九日,吐谷渾再次寇擾涼州。十二月初三,唐太宗李世民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兵部尚書、積石道行軍總管侯君集刑部尚書任城王、鄯善道行軍總管李道宗、涼州都督、且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利州刺史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和歸唐的突厥契苾何力等軍進擊吐谷渾。
貞觀九年(635年)閏四月初八,李道宗在庫山(今青海湖東南)擊敗吐谷渾軍。唐軍分兵兩路,李靖、李大亮、薛萬均等率軍向北,出吐谷渾之右,侯君集、李道宗率軍向南,出吐谷渾之左。李靖的部下薩孤吳仁戰於曼都山,斬殺吐谷渾名王。諸位唐朝將領在牛心堆、赤水源擊敗吐谷渾,俘獲吐谷渾伏允的心膂之臣慕容孝雋,繳獲雜畜數萬。侯君集、李道宗在烏海擊敗吐谷渾,俘獲名王梁屈葱。李靖在赤海大破吐谷渾天柱三部落,收雜畜二十萬;李大亮又俘獲吐谷渾著名將領20人,雜畜五萬,到達且末西境。
吐谷渾伏允逃跑,薛萬均指揮騎兵追擊,擊破吐谷渾餘黨。侯君集、李道宗率軍在荒原行軍兩千裏,路過星宿川,到達柏海之上。執失思力擊破吐谷渾車重。吐谷渾王伏允自縊而死,伏允的兒子伏順率吐谷渾歸附於唐朝。伏順被封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渾成為唐朝屬國。

吐谷渾後裔去向

諾曷缽與弘化公主像
諾曷缽與弘化公主像(1張)
龍朔三年(663年),向北擴張的吐蕃族進入河源地區, 滅了吐谷渾,吐谷渾可汗諾曷缽被迫與弘化公主率數千帳遷入涼州
咸亨元年(670年),為了牽制日益向西域擴張的吐蕃,唐朝派薛仁貴率軍出兵河源地區,並送吐谷渾部迴歸故地。
咸亨三年(672年),由於唐軍大敗,回遷至鄯州浩亶水(今青海大通河)之南的吐谷渾部落“畏吐蕃之強,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狹”,復遷到靈州(治今寧夏靈武縣南),唐於故鳴沙縣地設安樂州(治今同心縣東北韋州)以安之。
儀鳳中(676—679年),部分吐谷渾部落自涼州內遷, 被安置在延州金明縣(治今陝西安塞縣南)西境,設渾州以處。龍朔以後遷入安樂州的部眾不過數千帳,仍有大量的吐谷渾人留在青海湖地區,受吐蕃的控制。
武周長壽元年(692年),王孝傑率軍進攻吐蕃,自河源軍(治今青海西寧市)一帶將吐谷渾耽爾乙句貴部內遷至靈州境內。
聖歷二年(699年),吐蕃內亂,重臣論欽陵兵敗自殺,論欽陵子論弓仁率所統吐谷渾7000帳內遷。不久,論弓仁又派人赴吐谷渾部招降,“從之者七千人”。同年七月,又有吐谷渾部1400帳內遷,疑這些部落即論弓仁招降來的吐谷渾人。
諾曷缽率部落自遷入安樂州之後,即與其子慕容忠長期居住於此。但約在聖歷二年八月(699年),諾曷缽之孫慕容宣超卻率領靈州一帶的吐谷渾人大舉叛亂,繼而逃入青海故地復國。
久視元年(700年)八月, 因不堪吐蕃控制,又自願歸唐,率十萬眾,各部赴河西涼、甘(治今張掖市)、肅(治今酒泉市)、瓜(治今安西縣東南)、沙(治今敦煌縣)等州降唐,並安置在各州附近。
開元三年(715年)正月, 吐谷渾大酋慕容道奴與鐵勒九姓等部族共萬餘帳遷入關內道北部的河南地,一年以後各部落多叛歸漠北。吐谷渾與突厥關係不深,估計仍留在河南地未隨其外遷。
開元十一年(723年),一些吐谷渾部眾詣沙州降,為河西節度使張敬忠所接納。
天寶五載(746年), 河西節度使王忠嗣討伐原遷居在沙州墨離軍(今甘肅安西縣東南)的吐谷渾部,“虜其全部而歸”。
安史之亂(755年至763年)期間,河西和靈州一帶的吐谷渾人,一部分加入唐軍,參加了保衞潼關的戰鬥,一部分因吐蕃的進逼向東遷入鹽(治今陝西定邊縣)、慶(治今甘肅慶陽縣)和夏州朔方縣(治今陝西靖邊縣東,於此置寧朔州)等地。加入唐軍的吐谷渾部落潼關戰後下落不明,但遷居鹽、 慶等州的部落則仍活動在關內道的北部。
資治通鑑》和兩《唐書·吐蕃傳》多次記載,廣德元年(763年)以後吐蕃以吐谷渾、党項等部族侵入唐朝轄境。這些吐谷渾人,一部分應是至德後仍留居河西的部落,一部分則應來自武周以後仍留在河源故地的部落。唐後期貞元二十年(804年),呂温奉使入吐蕃, 還曾見“退渾種落盡在,而為蕃所鞭撻”,因賦《蕃中答退渾詞》:“退渾兒,朔風長在氣何衰。萬羣鐵馬從奴虜,強弱由人莫嘆時。”
開成元年(836年),關內道北部的吐谷渾部三千餘帳又向北遷入豐州(治今內蒙五原縣南)一帶。此外,《新唐書·李匡威傳》載:“(赫連)鐸本吐谷渾部酋也,開成中,其父率種人三千帳自歸,守雲州(治今山西大同市)十五年。至是(昭宗大順二年,891年),失其地。 ”史未載遷入豐州的部落酋長姓名,故無法得知同年是兩支部落同時遷入豐州和雲州,還是同一支部落先遷入豐州爾後再遷入雲州,但豐州的部落遷後即無聞,而云州的部落屢屢在文獻中留下記載,當是後一種可能性較大。
天覆三年(903年),李克用部將又攻佔振武軍(治今內蒙和林格爾西北),殺赫連鐸部二千餘人。據此,毗連雲州的振武軍也是吐谷渾部後期的遷入地之一。赫連鐸丟失雲州以後,逃入幽州(治今北京城南),其部族分散在蔚州(治今山西靈丘縣)界中。後唐莊宗時,白承福代理都督,在中山(治今河北唐縣西南)北的石門建寨,有丁壯數千人,以畜牧業為生,與後唐保持較好的關係。長興二年(931年), 由於契丹族向南進逼,塞外的吐谷渾部落開始向雲、朔(治今山西)二州運動。
後晉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燕雲十六州割屬契丹, 分佈在雁門關以北的吐谷渾人皆役屬於契丹。由於不堪奴役,加上鎮州節度使安重榮的勸誘,吐谷渾部落千餘帳自五台南遷,被安置在並(治今太原市南)、忻(治今忻州)、代(治今代縣)、鎮(治今河北正定縣)四州山區。因契丹指責,天福六年(941年),後晉命供奉官張澄率兵二千,將分佈並、代、忻、鎮四州的吐谷渾人驅回塞北舊地。不過,石敬瑭“亦以契丹誅求無厭,心不平之”,故命出鎮太原的劉知遠“潛加撫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安重榮也收納之,因而仍有相當部分吐谷渾人留在四州。
開運間(944—946年),白承福率部族從晉出帝出兵至澶州(治今河南濮陽市南)作戰,不久部落移居嵐州(治今山西嵐縣北)和石州(治今離石縣)。由於白承福馭下無法,白可久率部分族人北遷契丹境內,不久白承福也被劉知遠殺死。白承福死後,河東境內的“吐渾遂微,不復見”。但在契丹(遼)境仍有一定數量的吐谷渾部落。
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軍伐遼南歸,將山北雲、應(治今應縣)、寰(治今朔州市東北)、朔四州境內的百姓及吐谷渾部族都遷到河東和京西(主要在今河南省西部),估計在遼境仍有一些吐谷渾人。由於與漢族、契丹、沙陀等族人民雜居生活,吐谷渾移民逐漸與各族人民相融合,因而十一世紀以後的文獻中已不再有吐谷渾部落活動的記載。 [2] 

吐谷渾疆域

吐谷渾範圍

吐谷渾全盛時期其疆域包括今青海東部,甘肅隴南地區東部、武威地區東部、敦煌和安西一帶。 [11] 

吐谷渾王城

伏俟城位於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卜加村。分內外兩城,內城東西長200米,南北寬200米。城牆夯土築,保存完好,高12米,基寬17米。只開東門,門寬10米,門外有一折角遮牆;城內自城門向西有一條中軸大道,大道兩旁各有長50米、寬30米三個相連的房屋基址遺蹟,最西端有一東西70米、南北68米的小方院遺蹟,在小院與南部房屋基址之間有一直徑約15米、高9米的夯土台,土台上有建築痕跡;城內散佈有少量的瓦片和陶片。外城南北長1400米,東西殘長700米,系用礫砂泥土堆積而成,現已坍塌,只留遺蹟;外城中部稍偏東又築一牆,將外城分隔成東、西兩部,西部較東部大近一倍,古城居西部中心。1988年,被列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伏俟城遺址 伏俟城遺址

吐谷渾政治

吐谷渾官制

吐谷渾國的官制有兩個不同的階段《舊唐書·吐谷渾傳》載‘其官初有長史司馬、將軍,約自誇呂以來“有王公、僕射尚書、郎中’在誇呂時代以前,吐谷渾最高首領往往 自號某某將軍,某州刺史或某王,史書稱之為大人或將。其下有將軍、長史‘司馬、博士、侍郎、別駕等佐官。除最高首領得稱王外,其他人未見有王公之稱,小王除外,僅有別帥渠帥部大等。自從誇呂始自號可汗後,可汗子弟和有功貴族等被稱為王者開始出現,且數量可觀。史書中除籠統稱名王《漢書·宣帝紀》註名王者,謂有大名以別諸小王也外,還有不少冠以地名或雅號的,如南昌王、高昌王、龍涸王、定城王、鍾留王、廣定王、高寧王、趙王、威信王、嵬王、尊王、大寶王、天柱王等等。稱公者僅見洛陽公一例。這些王公都率有自己的親兵,領有自己的部落,每個名王所統部落大體千户左右。可汗以下佐官除前引僕射、尚書、郎中外,到唐代又出現國相、丞相的官職,各種佐官之職掌大體仿效當時的中原王朝政權。國相、丞相往往能擁權自重,坐大反叛形成王統之患。 [3] 

吐谷渾賦税

吐谷渾“國無常税,用度不給,輒斂富室商人,以取足而止。”《舊唐書·吐谷渾傳 》這種“取足而止,的無定製的任意徵發有的時候可能比有定製的税收還要苛重賦税經富室商人轉手,其實由全體被統治者負擔。 [3] 

吐谷渾刑罰

吐谷渾政權對內的職能首先是保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法律規定“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則徵物以贖罪,亦量事決杖,刑人必以氈矇頭,持石從高擊之。”《魏書·吐谷渾傳 》這種比較原始的法律規定是和比較落後的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 [3] 

吐谷渾經濟

吐谷渾畜牧業

吐谷渾經濟以牧業為主,吐谷渾人擅長養馬。盛產馬、牛、騾、駱駝,其中以良馬“青海驄”最為有名,號為龍種, [19]  所產牲畜曾大量輸往內地。

吐谷渾農業

吐谷渾雖以畜牧業為主,但仍兼營農業,主要依靠河湟地區的羌民及漢人,又以土地肥沃的澆河一帶農業較發達,主要種植大麥、粟、豆、蕪菁等。 [14] 

吐谷渾手工業

吐谷渾的手工業也有較高水平,主要有采掘、冶煉、製造兵器及金銀製作等部門。 [8] 

吐谷渾商業

吐谷渾因地處中西陸路交通要道,北與蒙古高原,西與中亞,南同青藏高原,東同黃河長江流域均有貿易往來。絲綢之路中的青海道,又稱吐谷渾道,就是從吐谷渾的轄區經過,因而吐谷渾一度在中西交通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隨着畜牧業、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軍事上的需要,採礦、冶煉業也有所發展。商業較為活躍,其商隊往來於“絲綢之路”,東到長江、黃河下游,南至成都平原,西往中亞,遠至波斯(今伊朗)。

吐谷渾文化

吐谷渾宗教

吐谷渾璣墓誌 吐谷渾璣墓誌
早期的吐谷渾人信薩滿教,到後來佛教傳入吐谷渾。益州在吐谷渾佛教傳播過程中起過重要的作用。吐谷渾佛教主要源自南朝,另一來源就是西域 [15]  誇呂可汗時曾遣使至,求釋迦牟尼佛像和佛教經論,獲得佛像,及《涅盤經》《般若》《金光明講疏》等佛經。不過因環境的限制,佛教在吐谷渾並未能廣泛流傳,因此吐谷渾對佛教的接受十分有限。 [16] 

吐谷渾文字

吐谷渾通用鮮卑語和漢語。2019年,吐谷渾喜王慕容智墓被髮掘。墓中出土墓誌一合,墓誌左側面還刻有兩行未能釋讀的文字,可能為吐谷渾本民族文字。 [17] 

吐谷渾婚俗

吐谷渾婚俗與突厥大體相同,以妻後母、納寡嫂、妻弟婦的“收繼婚”為婚俗的主要特點。

吐谷渾服飾

吐谷渾男子服飾大致與中原漢人相同,着小袖,小口袴,大頭長裙帽。帽上以羅冪遮住臉容,騎馬可避風沙。吐谷渾婦女服飾與漢族婦女相似。但髮式即辮髮。以金花為首飾,特別是可敦則首戴金花冠,具有鮮卑遺風。束髮縈後,發上綴有珠貝。人們從頭飾上金花與珠貝的多少,可以看出貴賤之別。

吐谷渾民族

吐谷渾境內以鮮卑人羌人為主。前者是統治民族,後者是居民的主要構成部分。從吐谷渾建城郭以居等看,羌與鮮卑間有融合的跡象。藏文文獻中稱吐谷渾為“桑阿夏”“桑即賽”,是藏族最早形成的六氏族之一。將吐谷渾稱之為“賽氏”,似乎也反映了吐谷渾的羌藏化現象。另外,吐谷渾境內尚有突厥人、康居人等。 [8] 

吐谷渾世系

吐谷渾君主世系表
官職、爵位、汗號
名字
在位時間
備註
-
313年―317年
-
-
317年―329年
-
-
329年―351年
-
前秦安遠將軍、漒川侯
351年―376年
-
西秦沙州牧、白蘭王
376年―390年
-
西秦使持節、都督龍涸以西諸軍事、沙州牧、白蘭王(不受)
390年―400年
-
-
吐谷渾烏紇提
400年―405年
-
自稱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大單于、吐谷渾王
西秦平狄將軍、赤水都護
吐谷渾樹洛幹
405年―417年
-
自稱驃騎將軍、沙州刺史
西秦徵西大將軍、安州牧、白蘭王
劉宋安西將軍、沙州刺史、澆河公
吐谷渾阿豺
417年―424年
-
赫連夏河南王
元魏大將軍、西秦王
劉宋隴西王
吐谷渾慕璝
424年―436年
-
元魏鎮西大將軍,西平王
劉宋鎮西將軍、秦州、河州刺史、隴西王,河南王
吐谷渾慕利延
436年―452年
-
元魏鎮西大將軍、沙州刺史、西平王
蕭齊驃騎大將軍
吐谷渾拾寅
452年―481年
-
蕭齊鎮西將軍、領護羌校尉,西秦州、河州刺史、河南王
徵西將軍、西海郡開國公、吐谷渾王
吐谷渾度易侯
481年―490年
-
蕭齊鎮西將軍、領護羌校尉,西秦州、河州刺史
吐谷渾伏連籌
490年―529年
-
蕭梁寧西將軍、護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
吐谷渾呵羅真
529年—530年
-
蕭梁寧西將軍、護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
吐谷渾佛輔
530年—534年
-
蕭梁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
吐谷渾可沓振
534年—535年
-
自稱可汗
535年―591年
娶東魏廣樂公主
自稱可汗
吐谷渾世伏
591年―597年
娶隋朝光化公主
自稱步薩缽可汗
597年―630年
娶隋朝光化公主
唐朝西平郡王、趉胡呂烏甘豆可汗
635年
-
唐朝河源郡王、烏地野拔勤豆可汗
635年―663年
娶唐朝弘化公主
663年,吐蕃攻打吐谷渾。吐谷渾可汗諾曷缽與妻唐弘化公主引殘部數千帳棄國奔走涼州,依附唐朝,高宗封諾曷缽為青海王。吐蕃攻佔吐谷渾全境後,扶持了一位吐谷渾王子為可汗,授其可以承襲的“莫賀”之號,統轄吐谷渾各部。
唐朝安樂州刺史、青海郡王、烏地野拔勤豆可汗
663年―687年
娶唐朝弘化公主
武周青海王、烏地野拔勤豆可汗
688年―699年
娶唐朝金城縣主
唐朝青海王、烏地野拔勤豆可汗
700年―?
娶唐朝姑臧縣主
唐朝五原公燕王、烏地野拔勤豆可汗
?—738年
娶唐朝太原郡夫人武氏
唐朝烏地野拔勤豆可汗
慕容兆
738年—739年
-
唐朝開國伯、烏地野拔勤豆可汗
739年―749年
-
-
慕容政
749年―?
-
唐朝長樂州都督、青海國王、烏地也拔勒豆可汗
798年―?
-
(以上參考資料) [4-7] 
參考資料
  • 1.    高文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66-767頁
  • 2.    薛宗正. 吐谷渾與西域[J]. 西域研究, 1998(3):6-17.
  • 3.    崔永紅. 吐谷渾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初探[J]. 青海社會科學, 1983, (5):74-77.
  • 4.    《宋書·卷九十六·列傳第五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6]
  • 5.    《魏書·卷一百一·列傳第八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6]
  • 6.    《北史·卷九十六·列傳第八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6]
  • 7.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6]
  • 8.    才讓著.吐蕃史稿.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01:第30-32頁
  • 9.    郭聲波, 蘇陽. 吐谷渾交通格局新論[J].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20, (5):134-146.
  • 10.    樊保良著.中國古代少數民族與絲綢之路: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11:第103頁
  • 11.    柔潔,宋和平著.柔然傳奇:中國書籍出版社,2019.05:第137頁
  • 12.    彭嵐嘉.西北文化資源大典:民族出版社,2018.12:第842頁
  • 13.    《資治通鑑 卷一百一十八 晉紀四十》:西秦安東將軍木弈幹擊吐谷渾樹洛幹,破其弟阿柴於堯杆川,俘五千餘口而還。樹洛幹走保白蘭山,慚憤發疾,將卒,謂阿柴曰:"吾子拾虔幼弱,今以大事付汝。"樹洛幹卒,阿柴立,自稱驃騎將軍、沙州刺史。阿柴稍用兵侵併其傍小種,地方數千裏,遂為強國。
  • 14.    周偉洲.《吐谷渾史》: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0頁
  • 15.    姚崇新.吐谷渾佛教論考[J].敦煌研究,2001(01):53-63.
  • 16.    姚崇新.吐谷渾佛教論考[J].敦煌研究,2001(01):53-63+187.
  • 17.    刷新歷史認知 填補考古空白(下)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7-13]
  • 18.    崔永紅,胡芳,關海彤,呂建福,付平.草原王國的覆滅:吐谷渾[J].中國國家地理,2006,(3).76.
  • 19.    張岱年主編.中國文史百科 上: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06:第6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