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蘄黃四十八寨

鎖定
蘄黃四十八寨,明清之季,清朝初年,羅田王𤐣、麻城周承謨等聚眾抗清,建立“蘄黃四十八寨”。後來天平天國部隊也在此與清兵作戰。蘄黃(清代前蘄州、黃州地)山寨林立。歷有大小山寨三百餘座,皆建寨城,寨堡。其中最名寨四十八,號為“蘄黃四十八寨”。主要分佈於羅田、黃岡麻城、黃梅。
中文名
蘄黃四十八寨
別    名
寨城
年    代
明清之季
意    義
頗具開發價值

蘄黃四十八寨山寨的名稱

羅田有天堂寨、石柱山寨、鶴皋寨、烏雲寨、黃獅寨、仙女巖寨、韭菜巖寨、李蟒巖寨、周家山寨、揚旗寨、古(鼓)羊寨、薄金寨、富主(亦名“富豬”)寨、大堖寨、大龍寨、白馬寨、尖峯寨、觀音山寨、大羅寨、獨龍井寨。
黃岡有金盆寨、響水潭寨、天馬山寨、淋山河寨、桃花洞寨、馬家潭寨、白雲山寨、何家山寨、寨雲堖寨、大崎山寨、小崎山寨、保安寨
麻城有東山寨、石馬(亦名什子)寨、雲霧山寨、塔子山寨、東義洲寨、朱山寨。
黃梅有鼓角寨、挪步園寨、卓壁寨、紅花寨。
其他有蘄水三角山寨、斗方山寨、石門山寨,黃安天台山寨、大騰堡寨,蘄州大桴山寨,廣濟四望山寨。(英山三角尖寨、望江山寨不在其列)。
以上不少山寨寨址、寨城、寨門尚存,多半風光秀麗既是歷史陳跡,又為旅遊勝景,頗具開發價值。

蘄黃四十八寨山寨的前奏

山寨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民情狀況、歷史條件下形成的。
大別山南山勢崇隆,蜿蜒伸展、山形奧折起伏無端;層巒復澗,秀谷相迭;林木蓊翳,物產豐阜,引為地利。
宋元明季,這裏每為政治風雲旋轉之區,社會矛盾糾角之地。郡民久經戰爭風暴的磨鍊,養成沉毅果決,勇敢頑強的精魄,富有奮力抗爭的傳統,危難時表現出強大的凝聚力。是故,近代羅田籍著名方誌學家王葆心在《蘄黃四十八寨紀事》中説:“蘄黃一戰地也,而六朝南北宋遷移尤甚。以故,其民質沐戰鬥之餘風,富於九罅悍之魄力與戰爭毅力每大亂出輒聯合,策與進取,策與乘時。會元季進展,其爭鋒南逮於江介;明季進取,其爭鋒北直於淮。此皆因時因地收召其英俊。……由今觀之範勢於江介者,利用黨羽初成其氣勢,幾乎宰割東南之大半,何其雄也。”此為天時並人和。
蘄黃民眾憑藉地利條件,結寨召民,抗暴自保之義舉起於南宋度宋之初(1266年)時,羅田三吳鄉人(今屬英山縣)段朝立結寨於英山尖,召集鄉民據險阻擊蒙古阿術軍進犯蘄黃。宋度宗嘉之。次年,段朝立請割羅田直河鄉三吳鄉建英山縣,乃為首任知事。後劃屬六安州
至元十四年(1277年),蘄州人張德興、羅田人傅高不滿蒙古人的高壓統治,分別以蘄州、太湖交界的司空山,羅田天堂寨為據地,聯合淮西六寨義兵反元。宋端宗右丞相文天祥遣程綸、程晃來蘄州助之。端宗授張德興為淮西安撫使,授傅高、劉源為招撫使,蘄黃興國(今陽新)、壽昌(今鄂州),民眾起兵響應,連克蘄州、黃州、壽昌、陽邏。轉戰數月,於是年秋,元朝湖廣宣慰使統兵來攻。張德興戰死,傅高敗於天堂寨。蘄、黃、英、霍、六安、太湖義士家屬萬人被拘。
至正十一年(1351年),羅田多雲鄉(今湖北羅田)布販徐壽輝麻城西鄉人(今湖北麻城)鄒普勝聯合袁州(今江西宜春)彭瑩玉天堂寨以紅巾為號起義反元。同年十月攻佔蘄水縣並黃州路。旋在蘄水清泉寺擁徐壽輝為帝,以彭瑩玉為軍師,鄒普勝太師倪文俊大將軍國號天完”。建蓮台省,設六部。翌年分兵攻佔鄂、浙、湘、江、皖、贛等省,一時擁兵百萬,戰將百員,一舉撼動元朝統治。後因起義軍發生內訌,徐壽輝陳友諒謀殺,朱元璋戰敗陳友諒,“天完”告終。
明朝末年是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朝廷內部矛盾交織的時期。蘄黃各種勢力都借亂登台表演,演出威武雄壯的活劇。
崇禎七年(1634年),高迎祥起義軍攻入黃陂、黃安、麻城黃州蘄水、廣濟。次年羅汝才率義軍攻下英山、羅田。接着,張獻忠率部到黃安、麻城。旋與明朝副總兵馬人龍戰於麻城陰山畈,明軍大敗。明朝退任官吏、甘肅巡撫梅之煥召眾結寨自保。此為明季蘄黃之寨之始。
爾後10年間,張獻忠,革裏眼、左金王三出蘄黃。崇禎十六年(1643年),麻城“里仁會”首湯志舉起義旗,率兵數萬迎投張獻忠。張改麻城為長順州,命麻城人周文江領州事,湯志為遊擊。並佔蘄黃二州及壽昌、武昌、置巡撫知州、總督等官守之。張在黃州稱西王。其時,明朝退任宰相姚明恭於巴河結水寨對抗義軍。各地豪紳紛紛效尤。 各山寨倚憑險阻,“壘石砌城,按户籍而任版築役,集避地氓座丁壯而守之……蘄州固荊藩王封地,有故王朱藴儼者為楚王之裔。不知何時領寨王職。大抵始事之豪士假以號令羣寨之故。”(見《蘄黃四十八寨紀事》)
為此目的所建的山寨得到明廷及其遺老支持。崇禎十年(1637年),朝廷擢史可法右僉都御史,巡撫安慶廬州、太湖、池州四府及河南光州,湖廣蘄州,江西德安、湖口,提督軍務。史可法聯絡諸寨抵禦義軍。宋一鶴躬蒞蘄州、羅田、資助山寨炮火、軍械,委任縉紳為寨主。至清軍南下、南明小朝廷發生內亂時蘄黃山寨更為火熱。

蘄黃四十八寨山寨的鼎盛

清順治二年(1645年)英王阿濟格追李自成部至九江,乘勢佔領蘄黃,乃至黃州、黃岡,蘄州、蘄水廣濟、黃梅。隨將黃安、麻城及安徽英山納入版圖。
初建的清朝八旗貴族趾高氣揚,政治上抬滿壓漢,強迫尊滿人,漢從滿俗,漢改滿服,並行“留髮不留頭”的鐵血政策,時頒詔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民之寇。”廣濟縣民胡俊因在病中未曾剃髮,被查出,“立正典刑”。所在地保、鄰里皆受鞭笞。廣濟縣令以“失察”罪受制裁。如此嚴重傷害漢民,激起眾怒,遂羣起結寨連營,訓練義壯,據險抗爭。
順治二年冬,黃岡白雲山寨公然蔑視新制。寨主易道三串聯小崎山寨長王光淑等夥同英山尖寨兵“阻逋糧餉,抗違剃令”,勇舉義旗,對抗清廷。
黃州總兵徐勇統軍鎮壓。十一月十五日猛攻白雲寨。小崎山寨長王光淑“召各寨兵數萬”欲解白雲山寨之圍。因各路寨兵未如期趕到,雖激戰經日,終致不敵。易道三為保寨中老幼只得出降。王光淑亦被俘。山寨遂破。未幾,黃岡泉華山陳於藻殺死差官李成等人。
與此同時,樊山王朱常炎與周從助起兵蘄水斗方山,旋轉司空山。斗方山寨長周從助舉兵反清。明英小知縣劉時敍及副將陳福率兵四百人支援斗方山寨。周從助聯絡麻城東山等寨約於十二月十二日先取蘄州、蘄水,再取黃州。不期陳福被清軍收買,叛變,泄露了計劃。敵裏應外合,攻破斗方山。周從助、劉時敍被俘致死。
翌年五月,麻城周文江聯絡黃安耿應衢,傳檄約眾,號召反清,各寨紛紛響應。五月十五日圍攻黃安,六月四日攻麻城,黃州總兵徐勇命副將唐國臣堅守黃州府城,自率清軍進剿麻城塔子山寨。周文江被俘,耿應衢得逃。其時,黃岡陳於藻率寨兵取黃州,清千總田龍見與把總鄧克剛起義反正。
耿應衢逃回天台山寨準備再起。清把總祖可法會同徐勇領七千人至黃安,一剿一撫,黃安鄒墩、大佛等寨眾剃髮歸順。姚公等寨堅持鬥爭,至秋月,彈盡糧絕,突圍與清兵血戰致敗。清軍降服諸寨後合兵圍剿天台山寨。耿應衢棄寨逃往光山,屯駐紅巖寨又堅持了一段時間。
順治三年十二月,明永曆小王朝在廣東肇慶建立。蘄黃山寨復振。何騰蛟等反清武裝在洞庭、鄱陽湖一帶大舉反攻,節節勝利。江西金聲桓在南昌倒戈反清,黃安王晉功聚眾十萬響應。麻城周承謨聯合英霍寨眾與清軍決戰。湖、贛、皖、豫總督同時出剿。
同年,南明弘光小朝廷官宦專權,大吏擁兵自重。大軍閥左良玉以誅馬士英阮大鋮為名統軍數十萬自武順江而下,沿途燒殺搶擄,屠毒生靈。300餘里黃廣大堤被鐵騎踏成坑塹,城鎮村莊盡成赤土。黃梅下鄉百姓避於太白湖中,上鄉民眾結寨堡以圖生存。蘄黃三百餘寨並起。
這時湧起的名寨及寨主有:
黃岡白雲山寨王光淑、楊繼善,小崎山寨易道三、易名甫,馬家潭寨馬士英,大崎山寨王之經,馬鞍山寨戴瑾,桃花洞寨樊維章;麻城雲霧山寨魯元孫,梅候山寨周檬,塔子山寨周文江,拜郊堡胡公國,黃安大勝堡程繼善,磨盤山寨吳載瑜,大峯寨江中清,風水山寨吳國宇,天台山寨耿應衢;蘄水斗方山寨周從助,三角山寨秦自輝,石門山寨何彬然;蘄州策山寨張相飛,旗寨朱統琦,大桴山寨張旦熙,黑石寨梁重其;廣濟四望山寨張光環,燕子巖寨胡之黑,武山寨吳士英、吳凱;黃梅壠頭寨阮思槐,舒城山寨黃景松、胡君孚,峨峯寨胡之鬱,獨山寨李大來;羅田李蟒巖寨雷正顯,雲峯山寨胡海若,大羅山寨葉常學,仙女巖寨肖熹高,獨龍井寨江萬琮,高明山寨郭良甲等。 以上山寨寨城堅固,儲糧亦豐,寨兵逾千。各寨互通音息,相與呼應,多舉文武雙全之士為首領。
恰於此時,羅田舉人河南洧川知縣王鼎解組還出,發奮精治山寨,決心抗清。他與原羅田知縣白乃忠召集鄉兵,聯合本縣山寨二十餘座,訓練丁壯。王鼎父子自治的天堂寨為諸寨之首,後聯蘄黃三百餘寨,乃被諸寨推為四十八名寨總寨主。
亦於此時,麻城進士周損、曹胤昌(原為明朝御史)結寨縣西之朱山,擁有寨兵上千,馬匹數十,戰鬥力頗強。同邑李有實結寨東山與之相應。周損、曹胤昌被推四十八寨總寨副。
四十八寨陣容甚壯,各有山兵成千上萬。南明賴以抵禦清兵南進,幫助它收復失地。特於順治六年(1649年)令石城王朱統琦派英山尖寨長張福寰聯絡四十八寨。寨中文職王鼎、周損、曹胤昌,武職李有實、陳於藻會各路寨主胡玉良、常近樓、劉奉宇、陳元、蕭新宇等往石城王。石城王表奏南明帝,授王鼎兵部尚書,總督鳳陽義軍,以圖謀皖。同進周損為兵部尚書,曹胤昌為僉部御史,督四寨義旅,以圖謀鄂豫。其他皆授官職。
周損率領義兵與寧國陳鬍子,桐城範大、範二之鳥槍隊。突擊江淮間。
王率部萬餘人“破廬州,不守,轉戰蘄黃、英霍間,屢有戰獲”。他會同霍山寨主侯應龍攻取霍山縣城果,轉取英山縣城,殺死知縣史良植。後兵分兩路,侯應龍之皖兵退出霍山,進取潛山,舒城。王鼎揮兵江南、江西。周損元從子周羽儀之參將沈某率六千人取商城。這是蘄黃四十八寨義兵離開本寨向外進擊的大好時期。
但是清廷調集鄂、豫、皖、贛人馬,採取各個擊破戰略對蘄黃山寨及邊山寨大舉進剿,許多山寨相繼踏平。有的山寨雖固守多時,終因兵糧不濟而遭屠毒。然農民可歌可泣的鬥爭事蹟則萬古流傳。
羅田鼓羊寨兵在被圍困之日,將山羊懸系寨城之上。羊頭上方置草料,腳下置鼓。它飢餓之時引頸食草,後蹄踏鼓,晝夜發生咚咚聲,使敵遲疑不敢近。後人以此名寨。
羅田七道河富豬寨受困日久,糧食將絕。寨中廚子將糯米一斗蒸熟盡喂一頭肥豬,然後將豬逐出寨城外,故意讓敵人獲得。敵得豬屠宰,見其腹內皆為糯米飯,疑寨上糧足,知難而退。如此事例頗多。
寨兵與強大的清軍對抗經年,農事荒廢,生計艱難。王鼎為解其困,領兵向外突擊,順治七年二月,他安置次子光斡於英山,自率舊旅連戰潛山,太湖間。兵敗被俘至江寧(今南京)不屈而死。自是蘄黃四十八寨相繼瓦解,鬥爭波瀾暫時平息。

蘄黃四十八寨山寨的餘興

然則蘄黃山寨火種並未熄滅,一遇風吹立即復燃。順治十年,黃岡李有實再起攻克黃州府。順治十六年(1659年),鄭成功張煌言起兵進攻蘇皖。蘄黃漢沔諸寨雲合響應。旋因鄭張皆敗,山寨無依,再度冷落。
康熙十三年(1674年),蘄黃山寨再起波瀾。前一年雲南吳三桂反清自立,河南人(亦説大冶人)黃金龍潛入黃州鼓動山寨呼應。三藩事件後,黃金龍與麻城劉啓禎、劉青藜聯合河南譚以從、周鐵爪,江西楊寡婦及黃岡、黃安、大冶、英山、六安、商城、固始義士自立將軍、元帥,擁眾數萬,約於七月舉起義旗。後提前到五月在麻城東山曹家河嘯起。清軍聚精鋭前往鎮壓,幾次被義軍打敗。清廷震恐。湖廣巡撫張朝珍急調武昌知府于成龍領兵進剿。于成龍一面收買寨中變節者劉啓禎作內應,一面微服探寨,竟然控制了指揮中心。黃金龍被迫逃往羅田紙棚河繼續堅持鬥爭。七月,黃岡李集奴僕起義,其首領方公孝率眾至歧亭寨堅守。他分三路寨兵同清軍展開激戰,不敵,遇害,歧亭寨長鄒君升星夜退至羅田項家廟與黃金龍會合。八月,黃金龍等在轉移時落入清軍圈套,全都遇害。
十月,江西反清義兵取湖口、興國。蘄黃四十八寨復起響應。陳鼎業於黃岡陽邏,何士榮於黃岡永寧鄉,周鐵爪、鮑世榮於蘄州白水畈起義。他們相約攻黃州,取武昌、漢陽。冬月,何士榮攻佔黃土坊。十二月,于成龍遣兵反撲。義軍退守保山、牧馬寨。旬日,何士榮率數萬人自牧馬寨兩路卻敵,擊退清將吳之蘭。不意義兵帥旗被敵射倒,義兵慌亂,何士榮右臂受傷,陷於泥中,被俘。寨兵大挫,其勢遂衰。
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即在清朝鼎盛時期,蘄黃四十八寨之旗座——羅田天堂寨又發生馬朝柱領導的農民義舉。
馬朝柱系蘄州張家塝人,全家租得羅田白廟河江家畈江氏在天堂寨的一片林地。他以墾荒作掩護醖釀起義。天堂白雲庵和尚正修假託馬朝柱為“天命神授”,“二十歲即得天書寶劍”,並傳“西洋寨”(今四川峨眉)出有幼主,名硃紅錦,系明後裔。又有大學士張錫玉、大將吳乘雲統兵三萬七千為輔。朝柱改名太朝,系其軍師,因是正修商於朝柱,廣募四方義士,即制書札,散發告示。正修又寫討清檄文和《囤糧》、《敬神》文,擬定“統掌山河,普安社稷,即受天命,福祿永昌”的起義口號。
朝柱命其長兄朝仕、朝貴與劉廷佐等在羅田僧塔,英山石頭嘴、大坳溝、過路灘、五顯廟等地開店結交義士,皆以“辮外圈蓄披髮”為記。經過數年準備,聯絡甚眾。湖廣、安徽太湖、桐城、亳州,河南開封,四川峨嵋西洋山寨等地皆有黨人。他們還倡布讖應,煽取資金,羣相結約,編名策籍,儲備軍火以待。1752年正月,馬朝柱分派鐵匠王廷錫、徐文略趕造兵械,孫舜購買硝磺,不意走漏消息。三月十四日,蘄州知州李泌到張家塝王廷錫家查得刀片、白布等物。起義計劃暴露。
馬朝柱倉促刻制“太朝軍令”散發各地,定於四月三日在天堂寨頂祭旗起義。 清廷詔令湖廣總督永常趕駐羅田跨馬墩,兩江總督尹繼善駐英山金家鋪,堵卻起義軍退路。兩面夾攻,將馬朝柱母親、妻小及僧正修並羅田知縣胡濟修等一百餘人逮捕,就地處死。馬朝柱有幸逃匿,起義告終。
持續百餘年的蘄黃四十八寨至此沉寂。唯農民的反抗精神永存。(作者:餘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