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肇慶

鎖定
肇慶,古稱端州。廣東省轄地級市,是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廣佛肇經濟圈”、“廣州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1-2]  肇慶市轄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3區,廣寧縣德慶縣封開縣懷集縣4縣,代管四會市 [3]  總面積約14897.45平方千米。 [22]  祖籍肇慶的海外華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70多萬人 [32]  。2021年末肇慶市常住人口412.97萬。 [31] 
肇慶背靠祖國大西南,是東南沿海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樞紐。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肇慶城區的七星巖,素有“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鼎湖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星湖風景區為中心,沿西江綏江溯江而上,盤龍峽、“天下第一石”、千層峯、廣寧竹海大觀燕巖等景點次遞展開,構成了千里旅遊走廊的絢麗畫卷。 [3]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西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廣府文化的流行地區 [48-49]  ,廣府宜居山水城市。 [22]  肇慶扼兩廣之咽喉,有着“嶺表南來第一州”之譽 [47]  ;歷史上曾五次成為嶺南或大西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4-5]  [40]  漢(前111)設置廣信 [38]  ;隋(589)置端州;宋(1118)設肇慶府;明(1564)至清(1746),肇慶是兩廣總督府駐地;明清之際,肇慶成為南明永曆王朝首都 [40]  [3] 
2021年,肇慶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649.99億元,同比增長10.5%,兩年平均增長6.7%。 [28] 
中文名
肇慶
外文名
Siuhing,Zhaoqing
別    名
端州
行政區劃代碼
441200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
地理位置
廣東省中西部,珠三角西北部,西江中游
面    積
14897.45 km² [22] 
下轄地區
3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政府駐地
端州區城中路49號
電話區號
0758
郵政編碼
526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12.97 萬(2021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星湖旅遊景區
硯洲島
六祖寺
宋城牆
閲江樓 展開
機    場
珠三角新幹線機場
火車站
肇慶站肇慶東站
車牌代碼
粵H
地區生產總值
2649.99 億元(2021年) [28] 
港    口
肇慶港 [33] 
市委書記
張愛軍
市    長
許曉雄

肇慶歷史沿革

肇慶名稱由來

宋元符三年(1100年),端王趙佶立為皇帝,即宋徽宗。因端州曾是他的封地,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趙佶親筆題字改“端州”為“肇慶”,設肇慶府,意為“開始帶來吉祥喜慶”。 [43] 

肇慶建制沿革

秦朝至清朝
秦朝前,現肇慶區域屬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平定百越,建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時所置四會縣為廣東省4個最早建制縣之一,區域含現高要區四會市廣寧縣的全部及懷集縣的一部分,還包括今江門市東半部、佛山市三水區西半部;隸南海郡。德慶縣封開縣域屬桂林郡。 [41]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區域所設置的廣信、高要、端溪、封陽等縣隸屬蒼梧郡;四會縣隸屬南海郡;統屬交趾刺史部 [41]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行政區劃承襲西漢,改屬交州。西晉太康三年(282),此區劃屬廣州。四會縣隸南海郡;廣信、端溪、高要3縣隸蒼梧郡。東晉永和七年(351)四會縣隸南海郡;廣信、高要2縣隸蒼梧郡;端溪縣隸晉康郡;統屬廣州。東晉元熙二年(420)置封興縣,屬晉康郡。 [41] 
南北朝宋元嘉三年(426)分封陽縣置開建縣。梁天監六年(507)九月,高要由縣升郡,置廣州都督府高要郡。梁普通四年(523)析廣州置成州,治所梁信縣。 [41] 
隋朝廢郡置州。開皇三年(583)廣信改稱蒼梧縣;開皇九年(589)置端州,高要廢郡改為縣,端州轄高要、端溪等4縣。開皇十年(590)改成州為封州;開皇十八年(598)改梁信縣為封川縣。大業三年(607)改端州為信安郡。大業五年(609)肇慶境設17縣,分屬5郡。 [41] 
唐朝武德四年(621)廢郡置州,信安郡複稱端州,轄高要等2縣。開元二十九年(741)全境設20縣,分屬7州。天寶元年(742)改端州為高要郡。至德三年(758)廢高要郡,復置端州,仍以高要為治所。 [41] 
五代十國時期,肇慶區域屬南漢,四會、懷集、化蒙、洊水4縣隸興王府;端溪、悦城等4縣隸康州;高要縣隸端州;封川縣、開建縣隸封州 [41] 
宋朝,肇慶區域屬廣南東路。開寶五年(972)廢平興縣入高要縣;廢康、瀧、勤等州置端溪(並晉康、悦城、都城入端溪,治今德慶縣)、瀧水2縣,端州轄高要端溪瀧水3縣。熙寧六年(1073)端溪縣從端州分出,復置康州;原屬廣州的四會縣劃入端州,端州轄高要、四會2縣。元符三年(1100)改端州為興慶軍。政和元年(1111)高要縣、四會縣隸興慶軍;懷集縣隸廣州;封川縣、開建縣隸封州;端溪縣隸康州;統屬廣南東路。政和三年興慶由軍升為府。政和八年(1118)十月興慶府易名肇慶府,轄高要、四會2縣。紹興元年(1131)康州升為府,稱德慶府,轄端溪、瀧水2縣。 [41] 
嶺表南來第一州——端州古城
元朝,今肇慶區域稱肇慶路,屬廣東道。至元十六年(1279)肇慶改“府”為“路”(轄高要、四會2縣),置總管府,隸廣西道[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屬廣東道]。至順元年(1330)設5路8縣:端溪、瀧水2縣隸德慶路;高要、四會2縣隸肇慶路;封川、開建2縣隸封州路;懷集縣屬廣西兩江道的賀州路;新興縣新州路,統屬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治南昌縣)。至元十五年(1278)懷集縣改屬湖廣等處行中書省賀州;至正二十三年(1363)屬廣西行中書省之賀州 [41] 
明朝,洪武元年(1368)複稱肇慶府,屬廣東布政司。肇慶府領5縣1州:高要、四會、新興、陽春、陽江5縣及德慶州(轄封川、開建、瀧水3縣)。成化十一年(1475)析高要地置高明縣;成化十四年(1478)置恩平縣。嘉靖五年(1526)析高要東面部分置三水縣;嘉靖三十八年(1559)析四會西北的太平等4都置廣寧縣。萬曆五年(1577)劃高要西部置東安縣。萬曆十年(1582)肇慶府領1州11縣:德慶州(轄封川及開建縣),高要、四會、廣寧、新興、陽春、陽江、高明、開平、恩平9縣。時懷集縣屬廣西布政司梧州府 [41] 
清朝,沿襲明制。肇慶府為廣肇羅道治所,隸廣東省。雍正八年(1730)封川、開建2縣改隸肇慶府;肇慶府轄德慶州高要四會廣寧、封川、開建、新興陽春陽江高明恩平開平鶴山12縣。光緒三十四年(1908)懷集縣由梧州府改隸平樂府信都廳 [41] 
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廣東廢府設綏靖處,現肇慶地屬肇羅綏靖處。民國3年(1914)廣東設6道,其中粵海道駐番禺縣,轄30縣,屬粵海道的肇慶區域設高要、四會、廣寧、德慶、封川、開建、新興、羅定、雲浮、鬱南10縣。民國9年(1920)廢道設善後督辦處,今肇慶地屬肇慶善後督辦處(轄地不變,下同);民國12年(1923)改稱綏靖公署,肇慶屬西區綏靖公署。民國14年(1925)肇慶屬地改稱西江行政區。民國21年(1932)春改隸西北區綏靖委員會公署,在高要縣設行署,轄高要、四會、廣寧、德慶、封川、開建、新興、羅定、雲浮、鬱南10縣。民國25年(1936)春西北區綏靖委員會公署改稱廣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高要縣肇市鎮[民國24年(1935)設,29年(1940)改稱肇慶鎮],轄區未變。民國27年(1938)10月設西江行署,轄原第一、三行政督察區,行政機關駐廣寧縣,轄區不變。民國36年(1947)改稱第四專署行政督察區,轄縣未改,駐高要縣肇慶鎮。民國38年(1949)5月廣東省重新劃分政區,第十一區行政機關駐高要縣肇慶鎮,轄高要、四會、廣寧、新興4縣;第十二區行政機關駐鬱南縣都城,轄德慶、封川、開建、羅定、雲浮、鬱南6縣。民國元年(1912),懷集縣屬廣西省梧州府;民國2年(1913)6月廣西廢府置道,懷集屬蒼梧道;民國23年(1934)屬廣西平樂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9年(1940)隸屬廣西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4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10月18日高要縣肇慶鎮解放,高要縣屬西江專區管轄。11月11日西江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機關駐肇慶鎮城中路174號(麗譙樓西側);11月20日肇慶鎮改為肇慶市(縣級市)。西江專區轄肇慶市(縣級)和高要、四會、廣寧、德慶、封川、開建、新興、羅定、雲浮、鬱南10縣。1950年3月西江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廣東省西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肇慶市併入高要縣改稱城關區。同年9月廣東省西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廣東省人民政府西江區專員公署,轄區不變;城關區改稱肇慶鎮。1951年5月政務院批准廣西省懷集縣委託廣東省西江專區代管;1952年3月政務院批准懷集縣正式由廣西平樂專區劃歸西江專區管轄。 [41] 
1952年11月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決定撤銷西江專區,所屬縣併入粵中行政區,粵中區行政專員公署駐地江門市(1955年9月遷至佛山市)。粵中行政區轄高要、四會、廣寧、德慶、封川、開建、懷集、新興、羅定、雲浮、鬱南、新會、鶴山、高明、中山、順德、南海、三水、番禺、東莞、寶安、博羅、龍門、增城、漁民25縣和三埠鎮(縣級鎮)。 [41] 
1956年1月撤銷粵中行政區,成立高要專區,轄高要、四會、廣寧、懷集、封川開建、德慶、鬱南、羅定、雲浮、新興10縣。高要專區行政專員公署駐高要縣肇慶鎮城中路原西江專區大院。1958年4月肇慶鎮改稱肇慶市(縣級);12月肇慶市併入高要縣,複稱肇慶鎮(縣級)。1958年12月高要專區所轄各縣與佛山專區管轄的新會、台山、開恩、高鶴4縣及江門市(縣級)合併,成立江門專區。江門專區管轄高要、廣四、德封、懷建、新雲、羅南、新會、台山、開平(含恩平)、高鶴10縣及江門市(縣級)。江門專區行政專員公署駐高要縣肇慶鎮城中路原高要專區大院。1960年3月江門專區機關駐地從高要專區大院遷至地委黨校(原兩廣總督署遺址,今城中路49號市政府大院)。 [41] 
1961年4月江門專區改稱肇慶專區(10月國務院批准);肇慶鎮從高要縣劃出改為縣級肇慶市;各合併縣恢復合併前建制。肇慶專區轄高要、四會、廣寧、德慶、封開、懷集、新興、雲浮、羅定、鬱南10縣和肇慶、江門2市(縣級,1963年6月江門市劃歸佛山專區)。機關駐肇慶市城中路49號。 [41] 
1968年3月肇慶專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取代肇慶專區行政專員公署職能。機關駐地初在正西路45號綠瓦樓,1969年搬遷至天寧北路80號。1970年10月肇慶專區改為肇慶地區,轄肇慶市(縣級)和高要、四會、廣寧、懷集、德慶、封開、新興、雲浮、羅定、鬱南10縣。1971年肇慶地區革委會與中共肇慶地區委員會合署辦公,機關駐天寧北路80號(現市委大院)。1979年4月撤銷肇慶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肇慶地區行政專員公署;9月起實行黨政機關分設,肇慶地區所轄縣、市不變;肇慶地區行署機關駐城中路49號。 [41]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肇慶地區,將肇慶市升為地級市,設立端州區和鼎湖區,肇慶市轄端州、鼎湖2區和高要、四會、廣寧、德慶、封開、懷集、新興、雲浮、羅定、鬱南10縣。肇慶市人民政府駐城中路49號。1992年9月至1993年11月,雲浮、羅定、高要、四會縣撤縣設市(縣級),由肇慶市代管。1994年4月,羅定市雲浮市鬱南縣新興縣從肇慶市劃出設雲浮地級市。 [41] 
肇慶夜景
1992年12月設立大旺綜合經濟開發區,賦予縣級行政、經濟管理職能。1998年4月設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賦予地市級的經濟管理權限。2008年12月17日國務院批准《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肇慶市列入珠三角區域,成為珠三角9個城市之一。2010年9月國務院批准肇慶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2年10月27日肇慶新區掛牌成立。2014年4月17日廣東省、廣西區政府聯合發文批准成立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9月9日設立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理委員會;10月14日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正式啓動。 [41] 
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高要市撤市設區。至此,肇慶市轄端州鼎湖高要3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四會市(縣級)。 [41] 

肇慶行政區劃

至2020年12月31日,肇慶市管轄3區4縣1市: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廣寧縣德慶縣封開縣懷集縣,代管四會市,另設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3個功能區。全市設87個鎮、1個民族鄉、16個街道,含1255個行政村、294個社區。 [41] 
 肇慶市地圖 肇慶市地圖

肇慶地理環境

肇慶位置境域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東部和東南部分別與佛山市江門市接壤,西南與雲浮市相連,西部及西北部分別與廣西的梧州市賀州市交界,北部和東北部與清遠市相鄰。全境位於北緯22°47′~24°24′和東經111°21′~112°52′。土地總面積1.49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31%。 [41] 

肇慶地貌

星巖日出 星巖日出
肇慶市地勢西北高,南部和東部較低,以中低山丘陵為主,平原較少,呈西北往東南傾斜走向。中低山丘陵佔全市土地面積的81%,山地和丘陵主要分佈在北部的懷集、東北部的廣寧和西部的封開與德慶等縣。 [41] 
平原和河川水域佔總面積的19%。岩溶地形發育較好,形成石林、溶洞、孤峯等地貌,如端州城區的七星巖、懷集縣的燕巖、封開縣的白石巖等。 [41] 
1000米以上的山有40多座,主要山峯有大稠頂、北嶺山鼎湖山百冊山爛柯山(斧柯山)、螺殼山三宿山麒麟山,其中位於懷集縣北部新崗林場境內的大稠頂是全市最高峯,海拔1626米;海拔最低點位於高要區金利鎮士隆村,海拔1.4米。 [41] 
境內還有兩條喀斯特岩溶地帶:一條由懷集縣的梁村鎮、橋頭鎮向封開縣的金裝鎮、漁澇鎮延伸;一條從肇慶城區的七星巖往南偏西走向高要區。 [41] 

肇慶水文

肇慶水文分局轄區各江河
流域名稱
河名
綏江北江支流)
參考資料 [41] 

肇慶植被

肇慶市是南亞熱帶地區的物種寶庫,有不少馳名於世的珍貴種類,是廣東省主要林區之一。自然植被基本上屬南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其代表是鼎湖山和封開縣的黑石頂自然保護區。

肇慶氣候

肇慶山水 肇慶山水
肇慶市處於廣東省中西部,受南亞熱帶季風影響,冬半年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乾冷,夏半年盛行西南和東南季風,高温多雨。由於北迴歸線橫貫中部和地理環境影響,境內丘陵、盆地、谷地、台地縱橫交錯,地形複雜,形成多樣化的氣候。 [41] 

肇慶自然資源

肇慶水資源

2020年,肇慶市轄區水資源總量127.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水源供水量127.12億立方米,地下水水源供水量38.49億立方米,用水總量為18.11億立方米。 [41] 
肇慶市境內水資源較為豐富,轄區內多年平均地表水徑流量和地下水資源量分別為140.21億立方米和40.18億立方米,但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勻,降雨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汛期,通常佔年降水量的80%左右。由於轄區內有西江綏江賀江新興江等幾條大江大河,來水量大。 [41] 
西江是徑流量僅次於長江的中國第二大河,以西江及北江支流綏江為中心,可東通廣州深圳香港,西抵廣西梧州,南達江門珠海澳門,北上韶關;全市江河年徑流量2613億立方米。 [6] 

肇慶土地資源

肇慶土地肥沃,農林資源豐富。2020年,肇慶市土地總面積為148.91萬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133.66萬公頃(包括:耕地面積14.78萬公頃,園地面積7.45萬公頃,林地面積104.19萬公頃,草地面積8.58公頃,其他農用地面積7.24萬公頃),建設用地面積9.89萬公頃(包括: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7.93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1.17萬公頃,其他建設用地面積0.79萬公頃),未利用地面積5.36萬公頃(包括: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18萬公頃,其他草地面積1.67萬公頃,其他土地面積0.51萬公頃)。 [41] 

肇慶礦產資源

肇慶市地處粵西重點成礦區帶北東段,礦產資源比較豐富。至2020年已發現礦產60種,累計發現礦產地(礦點)458處。主要金屬礦種有:金礦、鉬礦、銅礦、鈮鉭礦、鐵礦、稀土。非金屬礦種有:建築用花崗岩、建築用砂岩、水泥用灰巖、飾面用花崗岩、陶瓷土、端硯石、地熱等。其中,建築用花崗岩分佈廣、資源豐富,累計探明資源儲量約6.01億立方米,主要分佈在高要、四會、德慶、封開。 [41] 

肇慶生物資源

肇慶市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生物豐富多樣,是廣東省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境內生物物種起源古老,種類繁多,區系複雜,特有種多,植被類型豐富多樣,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 [41] 
全市植物區系科的地理成分以熱帶成分科數量比例最多,温帶成分科次之。市域範圍內分佈有維管束植物254科1242屬3134種,其中包括國家Ⅰ級保護植物台灣蘇鐵、水松、水杉等6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有金毛狗、黑桫欏、水蕨等24種,廣東省重點保護植物有穗花杉、觀光木等7種,《中國植物紅皮書》(1991)珍稀植物雞毛松、長葉竹柏等9種,CITES附錄II蘭科保護植物有多花脆蘭、金線蘭、竹葉蘭67種,以及肇慶市特有植物草地越桔、鼎湖魚藤等10種。 [41] 
全市有野生陸生脊椎動物433種,其中哺乳綱70種,鳥綱267種,爬行綱63種,兩棲綱3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8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有中華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黃胸鵐等11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中華鬣羚、鳳頭鷹、黑疣大壁虎等76種,省重點保護有省重點小麂、白鷺、金環蛇、封開角蟾等62種;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有版納魚螈、赤狐等90種;被列入IUCN紅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有豺、小爪水獺等17種;被列入CITES附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有遊隼、短尾猴等55種。根據《中國動物地理》區劃標準,肇慶市屬東洋界華南區閩廣沿海亞區,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均呈現出以東洋界種類為絕對優勢的區系特點。鳥類以東洋界成分最多,其次為廣佈種,具有明顯的熱帶、亞熱帶特徵。 [41]  已經發現了中華穿山甲的新鮮洞穴,並拍攝到了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 [62] 

肇慶人口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12.9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4.37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1.91%,比上年末提高0.89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4.74萬人,出生率10.38‰;死亡人口1.45萬人,死亡率3.18‰;自然增長人口3.29萬人,自然增長率7.20‰。 [4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肇慶市常住人口為4113594人。 [21] 
2020年,全市户籍總人口數455.41萬人,城鎮人口數174.59萬人,鄉村人口數280.82萬人,城鎮化率38.34%;0—17週歲108.24萬人,18—34週歲117.35萬人,35—59週歲157.68萬人,60歲以上72.14萬人;出生人口6.83萬人,死亡人口4.4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數2.3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25‰;年度遷入3.01萬人,遷出3.84萬人,機械增長-8381人。常住人口411.6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0.04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1.02%,提高2.5個百分點。 [41] 
2020年末,肇慶市漢族户籍人口452.6萬人,佔總人口99.4%。全市有壯、瑤、回、土家、苗、滿、維吾爾、烏孜別克、錫伯、蒙古、保安、東鄉、塔塔爾等少數民族類別47個,人口2.2萬人。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是全省7個民族鄉之一,也是肇慶唯一的民族鄉,人口1.16萬人,其中壯族6702人、瑤族1332人,壯瑤兩族佔總人口的69%。懷集縣中洲鎮會龍村是全市唯一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全村總人口1892人,其中壯族936人,約佔總人口的50%。端州城區現有世居回族居民600多人。 [41] 

肇慶百歲老人

據肇慶市民政局統計,截至2022年9月,肇慶市共有百歲老人246位。其中懷集縣人數最多,有70名,其次是高要區、四會市,分別是42人和41人。百歲老人中,100歲至110歲老人有5人,120歲以上有3人。 [57] 

肇慶政治

肇慶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愛軍 [25] 
肇慶市長:許曉雄 [27]  ;副市長:李興文何婧董信奇管偉劉涇波謝桂坤 [24]  [27] 
肇慶市政協主席:黃忠幸 [26] 

肇慶經濟

肇慶綜述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2649.99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8.46億元,增長7.6%,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3.5%;第二產業增加值1101.48億元,增長15.3%,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6.3%;第三產業增加值1090.04億元,增長7.5%,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30.2%。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7.3:41.6:41.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4269元,增長10.0%。
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6.46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其中,税收收入90.33億元,增長15.7%。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96.80億元,下降7.8%。其中,教育支出79.04億元,增長0.7%;衞生健康支出47.44億元,下降7.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9.80億元,增長4.8%。民生類支出291.33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73.4%。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5605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標的114.01%,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2080人;促進創業2989人;農村勞動力培訓17473人。2021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同比回落0.02個百分點,實現4%以內的控制目標。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0%。分類別看,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3.9%,居住類價格上漲2.1%,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1.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8%,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0.5%,衣着類價格下降0.2%,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0.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下降3.9%。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5.8%,其中輕工業上漲2.0%,重工業上漲7.1%。全市產值佔比前十的工業行業累計指數“七升三降”,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24.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上漲12.3%,金屬製品業上漲9.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上漲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上漲3.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上漲2.6%,橡膠和塑料製品業上漲1.9%,汽車製造業下降0.8%,傢俱製造業下降1.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0%。 [42] 

肇慶農業

2021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9.34萬畝,比上年增加0.51萬畝,比上年增長0.2%;糖蔗種植面積0.22萬畝,增長4.9%;油料種植面積41.49萬畝,增長2.2%;蔬菜種植面積137.83萬畝,增長3.1%;中草藥種植面積10.66萬畝,增長6.7%。
全年糧食產量122.43萬噸,比上年增加1.21萬噸,比上年增長1.0%;糖蔗產量1.12萬噸,增長5.3%;油料產量8.89萬噸,增長5.6%;蔬菜產量312.57萬噸,增長4.2%;水果產量209.16萬噸,增長5.2%;茶葉產量0.72萬噸,增長2.8%。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42.74萬噸,比上年增長19.6%。其中,豬肉產量24.58萬噸,增長49.8%;禽肉產量17.32萬噸,下降6.6%。水產品產量52.06萬噸,增長0.6%。 [42] 

肇慶工業和建築業

2021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4%,其中,國有企業下降6.0%,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6.9%,股份制企業增長23.4%,集體企業下降2.6%。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24.4%,重工業增長15.6%。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10.4%,中型企業增長24.1%,小微型企業增長18.7%。
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0.7%,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0.5%,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64.8%,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29.3%,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增長13.3%,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1.1%。
先進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2.3%,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3.8%,比重與上年持平。其中,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業增長60.9%,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增長26.4%,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23.7%,先進輕紡製造業增長18.1%,新材料製造業增長16.1%,石油化工業增長14.1%。
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1%,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6.1%,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其中,專用設備製造業下降1.1%,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20.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2.2%,汽車製造業增長40.2%。
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0.1%,其中,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下降21.9%,建築材料增長24.7%,金屬製品業增長23.5%,食品飲料業增長18.0%,傢俱製造業增長21.1%,紡織服裝業增長22.8%。
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8%,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7.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5%,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下降18.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13.7%,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8.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9.0%,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流動資產週轉次數2.74次;成本費用利潤率5.27%,下降1.1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95.84%,增長0.0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33.42萬元/人年,比上年提高27.4%。實現利潤總額188.6億元,比上年增長4.2%。虧損企業虧損總額25.37億元,增長112.8%。其中,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1.2億元,增長1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9億元,下降8.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6.9元,比上年增長0.79元。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43.59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168個,比上年增長18.3 %;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10.15億元,增長14.6%;利税總額10.3億元,下降4.0%。 [42] 

肇慶服務業

2021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63.62億元,比上年增長14.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45.92億元,增長8.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81.71億元,增長15.6%;金融業增加值116.79億元,增長0.7%;房地產業增加值158.71億元,增長0.8%。現代服務業增加值518.81億元,增長5.1%。
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3.98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利潤總額9.82億元,增長33.2%。10大行業門類營業收入呈“九增長一下降”態勢: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78.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61.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48.4%;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18.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4.1%;衞生和社會工作增長13.3%;教育增長11.7%;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經營)增長10.9%;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0.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下降0.4%。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1.54億元,比上年增長33.4%。其中,郵政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計算)21.98億元,增長34.4%;快遞業務量1.7億件,增長33.9%;快遞業務收入16.4億元,增長28.1%;電信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計算)39.56億元,增長32.9%。年末電話總用户466.3萬户;其中,固定電話用户58.4萬户;移動電話用户407.9萬户。 [42] 

肇慶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6%。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下降19.7%,民間投資增長14.9%,港澳台、外商經濟投資增長11.8%。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7.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3.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6%。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7.9%。工業投資增長23.2%,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3.3%。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8.5%,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0.0%,其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下降36.7%、道路運輸業投資下降21.3%、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14.3%、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40.3%。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49.2%,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7%。先進製造業投資增長18.7%,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2.8%,其中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8.2%。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40.22億元,比上年增長3.2%。按用途分,商品住宅開發投資426.43億元,同比增長4.0%;辦公樓投資8.22億元,同比下降33.1%;商業營業用房投資53.10億元,同比增長34.4%。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691.4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5%;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586.1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7%。 [42] 

肇慶國內貿易

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0.82億元,比上年增長9.3%。分經營地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48.95億元,增長9.5%;農村消費品零售額211.87億元,增長8.3%。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1101.16億元,增長9.3%;餐飲收入59.66億元,增長9.2%。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比上年下降8.2%,飲料類增長3.2%,煙酒類增長41.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5.2%,化妝品類下降19.3%,日用品類增長3.6%,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37.3%,書報雜誌類增長30.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80.8%,中西藥品類下降0.3%,通訊器材類增長36.0%,汽車類增長13.2%,建築及裝潢材料類下降3.1%,金銀珠寶類增長167.8%,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42.8%,石油及製品類下降5.9%。從限額以上零售業業態看,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6.9%。 [42] 

肇慶對外經濟

2021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05.42億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出口271.99億元,下降9.3%;進口133.43億元,增長17.8%。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38.56億元,比上年減少47.86億元。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135.1億元,下降10.1%。全市實現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額16.08億元,增長1.58倍。
全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21家,比上年增長34.4%。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8.1億元,增長39.0%;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肇慶直接投資金額0.5億元,下降53.4%。全年經核准境外新增中方實際投資額6021.29萬美元,增長8.5倍。 [42] 

肇慶金融

2021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052.7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5%;各項貸款餘額2639.61億元,增長6.2%。年末全市農村合作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955.37億元,增長5.2%;各項貸款餘額650.10億元,增長7.6%。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年利潤(税後)43.23億元,同比增長2.74%。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0.99%,上升0.06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證券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0家,比年初增加1家。全市證券營業部22家,股票賬户110.86萬户,證券交易額7160.08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股票交易額4611.48億元,增長14.1%。期貨營業部2家,全年代理交易額2409.39億元,比上年增長11.1%。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77.46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人身險業務保費收入55.26億元,增長2.9%,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22.20億元,增長8.5%;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15.78億元,增長6.4%,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2.69億元,增長8.7%。全年共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21.53億元,增長5.0%。其中,人身險業務賠付支出9.93億元,增長7.9%;財產險業務賠付支出11.60億元,增長2.7%;健康險賠付支出5.82億元,增長22.2%,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0.43億元,增長4.3%。 [42] 

肇慶社會事業

肇慶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94元,比上年增長 10.5%。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91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89元,增長10.0%。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095元,比上年增長13.8%。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028元,比上年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997元,比上年增長17.3%。全市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8.1%,比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36.5%,農村為40.8%。全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3.7平方米,其中城鎮為37.1平方米,農村為49.5平方米。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85.13萬人,比上年增長5.98%。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63.59萬人,增長0.85%。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78.90萬人,增長0.3%。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36.33萬人,增長0.02%。參加工傷保險65.97萬人,增長27.48%。參加失業保險50.64萬人,增長8.46%。參加生育保險59.14萬人,下降1.0%。
全年全市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基金總收入156.00億元,比上年增長62.9%,年末累計結餘69.42億元,下降6.2%。全年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收入59.12億元,增長14.4%,年末累計結餘42.83億元,增長18.6%。年末城市低保人數0.39萬人,農村低保人數6.19萬人。全年城鎮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1.2萬人。
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牀位0.99萬張(其中:養老機構牀位9264張,兒童福利機構417張,救助機構181張),收養救助人員0.35萬人。城鄉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0.45萬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104個。全年共發行銷售福利彩票3.33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03億元。
年末全市共有社會組織2438個,其中社會團體1013個、民非1423個、基金會2個。註冊志願者人數達74.2萬人,註冊志願者人均參志願服務時數累計達70.15小時。
年末享受低保救濟的困難羣眾達2.99萬户,共6.58萬人,其中城鎮0.23萬户,0.39萬人;農村2.76萬户,6.19萬人。 [42] 

肇慶教育和科學技術

2020年4月22日,廣東省肇慶市與香港都會大學(時名“香港公開大學”)在肇港兩地遠程簽署香港都會大學(肇慶)合作辦學協議。 [39] 
2021年各級各類教育(不含非學歷培訓,不含技工學校)招生數31.6萬人,比上年增長0.1%;在校生107.60萬人,增長3.7%;畢業生26.80萬人,增長0.4%。其中,特殊教育學校招生198人,在校生944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16.39萬人。
年末縣級以上國有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情報和文獻機構13個。全年專利授權量7584件,增長19.8%,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602件,增長56.4%。《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3件,比上年下降39.5%。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092家;擁有國家級創新平台8家;新增省級創新平台18家,各類各級創新平台數量達到269家。市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32家,其中省級新型研發機構5家。
全市共有建成或在建的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7個。全市共有在建的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7個,特種設備綜合檢驗機構1個;法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1個。
截至2021年底,獲得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實驗室175家,獲得質量、環境、職業健康三大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分別為1048、532和344家,獲得3C產品認證的企業186家。 [42] 

肇慶文化、旅遊、衞生和體育

2021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公有制)2個,文化館9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 9 個,博物館16個(其中國有博物館12個,非國有博物館4個)。全市有廣播電視台10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有線廣播電視用户42.16萬户,有線數字電視用户42.15萬户,分別比上年末下降4.6%和3.7%。2021年報紙(西江日報)每日發行量為4.6萬份,全年發行量共1679萬份;全年出版各類期刊1.4萬冊。
全市共有檔案館10個,館藏檔案196.49萬卷,其中綜合檔案館9個,館藏檔案76.97萬卷。2020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84.82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
全市接待入境過夜遊客1.3萬人次,比上年下降63%,國際旅遊外匯收入0.062億美元,下降63.4%;國內過夜遊客616.8萬人次,增長23.9%,國內旅遊收入102.3億元,增長51.4%。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衞生計生機構3215個(含村衞生室),其中,醫院67個,衞生院90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35個,婦幼保健機構9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衞生監督機構7個,村衞生室2149個。全市醫療衞生機構擁有在崗職工3.6萬人,比上年增長6.8%,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9644人,註冊護士12912人;擁有醫療牀位20185張,其中,醫院15418張。全市90家鄉鎮衞生院擁有衞生技術人員4694人,牀位2752張;7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擁有衞生技術人員324人,7家衞生監督機構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04人。甲乙類傳染病10781例,死亡61人,發病率為262.08/10萬,死亡率為1.48/10萬。
全市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得18項全國冠軍, 1項亞洲冠軍。 [42] 
三級醫院: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肇慶市中醫院肇慶第二人民醫院(肇慶市婦幼保健院)、肇慶市端州區婦幼保健院、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懷集縣人民醫院 [44] 

肇慶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686.79萬噸標準煤(當量值口徑),比上年下降1.2%。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6.6 %(當量值口徑)。全社會用電量210.63億千瓦時,增長15.6%。其中,工業用電量137.02億千瓦時,增長15.3%。
全市35個市考及以上水質斷面,Ⅰ-Ⅱ類水質的斷面比例60.0%,Ⅲ類水質的斷面比例17.1%,Ⅳ類水質的斷面比例5.7%,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2.9%,劣於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14.3%。
全市平均降水量1194.2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偏少近三成,比上年偏少15.1%。全市平均氣温22.6℃,比常年平均值偏高1℃,比上年偏高0.1℃。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853.1小時。肇慶城區空氣質量達到二級及以上天數比例為93.7%,比上年下降3.6個百分點。
全市城市(縣城)累計建成污水處理設施17座,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68萬噸,增長11.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2021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861.2公頃,低效林改造1125.9公頃,人工更新3811.4公頃,其中林業重點工程完成人工造林面積205.2公頃。全市義務植樹完成634.94萬株。森林覆蓋率70.77%。全市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1133公頃。
全年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21起,死亡84人,受傷84人,直接經濟損失650.14萬元,比上年分別下降23.4%、8.7%、31.7%和82.3%。全年發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523起,下降3.9%;死亡223人,下降21.8%;受傷1563人,下降11.2%;直接經濟損失582.45萬元,下降27.0%。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1.22人。 [42] 

肇慶交通運輸

肇慶交通
2021年公路和水路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量9705萬噸,增長19.9%,完成貨物運輸週轉量80.94億噸公里,增長19.4%。全年公路和水路完成旅客運輸量813.48萬人,比上年下降34.7%,完成旅客運輸週轉量7.41億人公里,增長16.6%。全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4657.13萬噸,比上年下降2.8%。港口集裝箱吞吐量56.14萬標準箱,下降2.5%。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69.45萬輛,比上年末增長7.0%;其中私人汽車63.16萬輛,增長6.2%。民用轎車保有量40.54萬輛,增長8.1%;其中私人轎車39.11萬輛,增長7.9%。 [42] 

肇慶公路

普通公路
2020年,全市公路里程1.44萬千米、密度為96.94千米/百平方千米。 [41]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里程689.9千米、密度為4.6千米/百平方千米,途經肇慶高速公路7條,分別是G80線廣昆高速、G94線珠三角環線高速、G55線二廣高速、G78線汕昆高速、S8廣佛肇高速一期、S14汕湛高速、S59懷陽高速。 [41] 
國道
途經肇慶的國道有G234、G321、G324、G355、G358線,里程638.91千米。省道有S118、S266、S350線等21條,里程1555.78千米。 [41] 

肇慶鐵路

途經肇慶的鐵路有廣茂鐵路、貴廣高鐵、南廣高鐵廣佛肇城際鐵路,鐵路營業里程336.1千米,其中高速鐵路里程201.5千米、城際鐵路里程50.6千米、普通鐵路里程84千米。 [41] 

肇慶水運

2020年,肇慶市有西江北江綏江賀江等主要通航河流,通航里程691千米,其中西江肇慶段225千米達到內河I級(3000噸級)標準,北江正進行III級(1000噸級)航道升級。 [41] 
全市港口企業23個,船舶412艘,完成水路貨物週轉量24.08億噸千米。有碼頭泊位59個,其中3000噸4個、5000噸3個,重點碼頭有肇慶新港、三榕港、馬房港、高要港、德慶港、封開華潤水泥碼頭等,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789.14萬噸,集裝箱吞吐量57.59萬標準箱。 [41] 

肇慶歷史文化

肇慶西江文化

西江文化是以古蒼梧文化為根源,體現土著文化與中原文化相結合、漢民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相結合、山地文化與水上文化相結合、現代先進文化與傳統優秀文化為主要特徵的區域性文化。西江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八桂文化的重要內容。 [50] 
西江地區作為嶺南開發自西往東空間推移的第一站,文化發生比許多地區要早,故封開梧州一帶有“初開粵地”之説(轉見廣東省科學院丘陵山區綜合科學考察隊主編:《廣東山區國土開發與治理》第85頁,廣東省科技出版社,1990年),後來又成為嶺南文化的一箇中心。 [35-36] 
西江文化作為一個地域文化,產生於西江流域特定地理環境之內。西江流域在廣東境內包括封開鬱南懷集廣寧德慶羅定雲浮新興高要四會、肇慶等縣市(原肇慶地區),分屬西江及其支流賀江、新興江、羅定江、綏江等流經範圍。這些河網比較稠密,且多為河流中下游,與北方南下交通線聯繫非常方便。其北可溯桂(灕江)、賀江通荊楚中原;南下北部灣東南亞印度洋沿岸;西聯滇黔,與大西南溝通;東可直下番禺 [35-37] 
廣信(封開)為中心的這個水陸交通網絡,非常利於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先進文化,融合、吸收為西江文化的構件,故廣東春秋到戰國晚期墓葬發現的青銅器主要分佈在西江沿線附近,顯示受中原文化影響所致。秦始皇進軍嶺南,在湘漓二水分水嶺間開鑿興安運河(靈渠),首先打通與嶺北交通。西漢初南越國巴蜀的枸醬貿易也是假道西江上游河道,東下番禺的。此外,還有“從漲海(南海)出入”的海道,其中最重要一條是經南、北流江,從合浦徐聞港出發的海上交通線,《漢書·地理志》記載頗為詳備。這都成為歷史早期西江文化發展先於其他地域文化的一個優勢所在。 [37] 

肇慶龍母文化

龍母文化是西江文化的代表,而傳説中的龍母則是西江之神。廣東德慶悦城龍母祖廟建於秦漢期間,已有一千多年,位於悦城河與西江交匯處。 [51]  龍母誕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一至初八,德慶縣的悦城龍母祖廟都會有一個被譽為四海朝宗的盛會,那就是悦城龍母誕的祭祀儀式。據《悦城龍母廟志》記載,龍母姓温,生於楚懷王辛未年(公元前290年),卒於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龍母原是廣西滕縣人,由於家境貧寒,出生後父母將她放在一個大盆裏,放在西江上漂流,被德慶程溪一個姓梁的打魚人拾起收養,龍母長到十幾歲的一天,在西江河邊拾到一個巨卵回家,孵出了五條小龍,從此她便養了這五龍子,因而人們稱她為龍母。 [52]  白沙龍母廟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城西街道辦事處白沙居委會,始建於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清光緒八年(1882),奉旨敕封白沙龍母並建廣蔭牌坊,將廟宇全面修葺。白沙龍母廟歷代香火鼎盛,由於年久失修,在新中國成立前已毀,2002年至2005年,在原基礎上全面修復。 [53] 

肇慶山歌

封開山歌可謂千姿百態。由於生活環境、勞動條件、風俗習慣和語言差異,封開山歌產生了多種獨具特色的歌種。按地域劃分,封開的山歌有封川山歌、泗科山歌、羅董山歌、文德山歌等30多種。曲調方面主要有二友調、四平調、木魚調、吟詩調、看花調、缸魚調、花枝調等。按內容劃分則主要有出嫁(新娘)歌、新客(新郎)歌、送雞(滿月)歌、鸞鳳歌等。 [54] 
懷集橋頭山歌是橋頭民歌的一種,當地人也稱“南歌”,是橋頭鎮獨有的特色山歌,自明清時期就一直流傳在民間,特別是李屋村、譚坑村、舊墟村、豐大村、金星村。由於是屬於本土特色文化,用方言演唱,所以保持自身獨立發展的態勢。 [55] 
廣寧山歌,廣寧縣北市鎮客家人居住在山區,日常生活與“山”密切關聯,所以唱山歌成了客家人的喜好。特別是客家婦女與男子同樣擔負着各種農活,在長期的山間勞作中,男女之間互訴衷腸,唱山歌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56] 

肇慶包公誕

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升任端州知軍州事,在其主政端州的三年歲月中,勤政為民、公正廉明,百姓呼之為青天。他去世不久端州即建祠以紀念。據包公文化園館藏明代碑刻"宋包孝肅公新祠記"所載,因包公有功於民而祀之,古端州有官民春秋兩祭包公的規例。農曆二月十五在端州舉辦的"包公誕"也成為傳襲千百年的節慶習俗,現已被列為肇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8] 

肇慶五馬巡城舞

五馬巡城舞是廣東封開縣獨具特色的優秀民間舞蹈。宋朝末年,《五馬巡城舞》就已經在封開縣大洲鎮的鄉間流傳。它是當地羣眾最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1988年曾代表肇慶市參加“廣東省民間藝術歡樂節”;1994年參加在肇慶市舉行的廣東省第九屆運動會開幕式;2006年在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肇慶民間藝術匯演中獲金獎;在省嶺南民間藝術展演中獲優秀表演獎,受到國內外觀眾的好評。並多次參加市、民間藝術大遊行活動和各種大型文化活動的演出。五馬巡城舞作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跳進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 [59] 

肇慶祭孔大典

德慶孔廟是中國南方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孔廟,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孔廟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重建於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德慶孔廟莊嚴肅穆的大成殿,是德慶孔廟內最重要的建築,是嶺南唯一現存的宋元兩代木結構古建築,歷經七百多年,大成殿仍巍然矗立。大成殿殿高19.4米,面闊17.36米,進深17.53米,是典型的宋元風格建築。大成殿因其三個“獨創”所聞名:四柱不頂、減柱四根、斗拱出跳長為現存唐宋古建之冠,被當代建築學家稱為“國之瑰寶”。 [60] 

肇慶浴佛節

嶺南四大名剎之一的鼎湖山慶雲寺,其浴佛節定於農曆四月八日,和我國漢地佛教浴佛節的時間相同。是日清晨,佛教徒在各殿堂焚香張彩,然後聚集在大雄寶殿內舉行誦經法會(又叫灌佛會)。誦經法會開始,先由佛教徒誦經,接着由大師捧出釋迦牟的化身--一尊小玉佛,再由住持按照釋迦牟降生時有雙龍分別吐温水和涼水為之沐浴的故事,仿龍吐水為小玉佛沐浴,並用預先以各種名香浸得之香水為小玉佛灌頂。禮畢,佛教徒便用剩餘的香水澆灌各種花卉。浴佛節前一兩日,各地的善男信女便紛紛前來,他們等待着四月這一吉日參謁浴佛,以祈求佛的庇佑和結善果。 [61] 

肇慶廣府文化

迎春花市是廣府年俗,春節臨近,肇慶人素有“行花街”的傳統。大人挑對聯,買年桔,小朋友尋找美食與玩具,迎春花市承載了滿滿的年味。 [49] 
肇慶市粵劇團始建於1960年,歷史悠久,成績斐然。曾獲中國戲劇節·中國曹禺戲劇獎、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廣東省藝術節等多個國家級及省級獎項。堅持開展送戲下基層、到農村、進校園、開辦粵劇培訓班等惠民活動,弘揚、振興粵劇藝術。 [63] 
醒獅是廣府文化的代表之一,每當新春佳節尤其是元宵節,德慶縣城乃至各個鎮村,隨處都可以看到醒獅隊到每家每户拜年賀歲。鑼鼓一響,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會聞聲而動,紛紛出來摸一摸獅子,沾沾獅子的旺氣,祈求新的一年闔家幸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64-65] 

肇慶方言

肇慶市主要流行粵方言和客家方言。
粵方言,又稱廣州方言、廣府話(俗稱白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廣府片,分佈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第二部分是羅廣片(又稱勾漏片),分佈四會市、廣寧縣、德慶縣、封開縣、懷集縣和肇慶高新區。全市總人口90%以上使用粵方言,但各地又有地方色彩,在語意、詞彙等方面存在差異,如懷集縣就有“上坊話”與“下坊話”之分。
客家方言,全市35萬多人使用,以四會市最多,有15萬多人。
懷集、封開2縣部分人使用少數民族語言壯語標語。使用壯語的主要居住在懷集縣西北部的下帥壯族瑤族鄉和中洲鎮的部分村莊,有7000多人,屬壯語北部方言,因與操粵語的漢族同胞交往密切,故又與壯語北部方言有所區別。全市操標語的20萬多人,分佈在懷集縣永固、詩洞、橋頭、大崗、梁村等鎮和封開縣河兒口鎮、金裝鎮、長安鎮的一些村寨。
改革開放後,隨着外來人口的增多,肇慶語言也發生變化,學校普遍使用普通話教學,普通話逐漸成為公務活動的主導用語,轄區百姓可用普通話與非粵方言民眾作簡單交流。 [41] 

肇慶民俗

肇慶市的風俗源於傳統禮法,各地大同小異,形成別具一格的風俗民情。 [41] 
特色習俗有端州區伍丁寶誕(四月初八),鼎湖區包公誕(二月十四)和鼎湖區蘇真人誕(四月二十),四會市貞仙誕(九月初九),高要區茶果節(正月、二月、八月的初五、初八、初十、十二)、高要春社(二月)、高要區河台鎮的開耕節(二月初二),德慶縣悦城龍母誕(正誕五月初八,潤誕八月十五),懷集縣下帥鄉牛王誕(四月初八)和橋頭鎮燕子節(六月初六)等10多種。 [41] 
民間藝術德慶的德慶學宮祭孔活動、“雄雞舞”(又稱鳳雞舞)“蝴蝶舞”(又稱“舞蝴蝶”),封開的“五馬巡城”“麒麟白馬舞”,懷集的“春牛舞”“壯獅舞”“龍魚舞”,流傳各地的“舞龍”“舞獅”等。 [41] 
民間戲曲以懷集的“貴兒戲”最具特色,被列入中國的稀有地方劇種。 [41] 
傳統手工技藝有端硯製作、草蓆編織、玉石雕刻、花燈扎制、古法造紙等;裹蒸疍家糕、竹篙粉、大船糕等食品加工技藝遠近聞名。 [41] 
肇慶美麗鄉村

肇慶文物古蹟

全市有文物古蹟300多處,其中梅庵德慶學宮、悦城龍母祖廟、肇慶古城牆七星巖摩崖石刻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6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20處。鼎湖山慶雲寺建於明朝,是“廣東四大名剎”之一。 [41] 

肇慶非物質文化

2010年,端硯入選“嶺南文化十大名片”;端硯文化(肇慶市)、端州文化(端州區)、“地下森林之都”(四會市)、“廣竹文化”(廣寧縣)、“封開人”與“廣信文化”(封開縣)、“燕都文化”(懷集縣)入選廣東省首批“珠江文化星座”。 [41] 
肇慶市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個:端硯製作技藝悦城龍母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4個:端州區的端硯製作技藝、肇慶裹蒸製作技藝、疍家糕製作技藝、包公傳説,鼎湖區的中秋節(燒番塔),高要區的金渡花席編織技藝高要春社、加冠命字、端午節(金利龍舟習俗),四會市的四會玉雕古法造紙貞仙誕四會民歌,廣寧縣的廣寧玉雕,德慶縣的悦城龍母誕雄雞舞德慶學宮祭孔活動,封開縣的五馬巡城麒麟白馬舞、封開採茶戲封開山歌,懷集縣的龍魚舞貴兒戲春牛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肇慶市七星巖傳説、高要傢俱製作技藝(大灣紅木傢俱傳統雕刻技藝)、廣寧縣“舂白餈”等51個。 [41] 

肇慶風景名勝

肇慶人文地圖 肇慶人文地圖
肇慶市山巒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星湖旅遊景區(含七星巖景區和鼎湖山景區)是首批國家風景名勝區。鼎湖山是新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我國第一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享有“北迴歸線上的綠寶石”“天然大氧吧”“城市森林”等美譽;七星巖宛如北斗七星降落在萬頃碧波之上,被譽為“嶺南第一奇觀”。
肇慶市旅遊資源要素基本可歸類於以下7個大類:
一是以鼎湖山、七星巖、大斑石、燕山、燕巖寶錠山竹海大觀貞山為代表的山嶽與地質景觀資源;
二是以星湖西江賀江封開段、硯洲島古水河綏江為代表的水體島嶼景觀資源;
三是以鼎湖山、黑石頂、大稠頂自然保護區等為代表的生態資源;
四是以端硯六祖寺宋城牆閲江樓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資源;
五是以德慶龍母祖廟德慶孔廟梅庵為代表的文化和宗教景觀資源;
六是以德慶盤龍峽貓爪谷為代表的休閒度假資源;
七是以高要八卦村(黎槎村)、德慶金林水鄉(金林村)、封開楊池古村、懷集浪美村、廣寧羅鍋村、四會鄧村為代表的鄉村旅遊資源。
2020年,全市有A級以上景區(點)28個。如,城區有七星巖包公文化園等;西線有德慶學宮、悦城龍母祖廟、三元塔盤龍峽封開龍山千層峯大斑石廣信文化園等;北線有廣寧竹海、康帝茶油基地,懷集燕都、華辰玫瑰園等;東線有鼎湖山、新區硯陽湖、四會奇石河瀑布、萬興隆翡翠園、玉器博覽城、山湖生態旅遊度假景區等,南線有高要恆大世紀夢幻城貓爪谷金鐘山等。
其中星湖旅遊景區為AAAAA級旅遊景區,德慶悦城龍母祖廟景區、德慶盤龍峽景區、德慶學宮封開龍山景區是AAAA級旅遊景區。 [41] 

肇慶地方特產

端州區有端硯、裹蒸、肇實(芡實)、七星劍花、雞蛋花、疍家糕;鼎湖區有裹蒸、肇實(芡實)、文㞧鯉、文㞧鯇、紫背天葵;高要區有花席、肉桂、麥溪鯉、麥溪鯇、羅非魚、羅氏沼蝦、活道粉葛、活道米、洋籃、端硯、紅木傢俱;四會市有玉器、柑桔、沙糖桔、茶油雞、人面子;廣寧縣有竹子、沙糖桔、廣綠玉、竹筍、竹蟲、冬菇、清桂茶葉;德慶縣有貢柑、柑桔、何首烏、巴戟、佛手、肉桂、鴛鴦桂味荔枝、竹篙粉、大船糕等;封開縣有松脂、油慄、杏花雞、賀江米、黃煙、蜂蜜、冬菇、蓮都羊、猴頭菇、白馬茶、麒麟李;懷集縣有竹子、茶稈竹、燕窩、六十日黃菜、崗坪切粉。 [41] 
公佈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17種:肇慶市的裹蒸端硯,鼎湖區的文㞧鯉、文㞧鯇,高要區的麥溪鯉麥溪鯇活道粉葛巴戟天,廣寧縣的廣綠玉,封開縣的油慄杏花雞,懷集縣的茶稈竹汶朗蜜柚譚脈西瓜橋頭石山羊新崗紅茶崗坪切粉 [41] 

肇慶著名人物

肇慶市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對中國歷史發展有重大影響和重要貢獻。 [40]  歷史上,漢代廣信縣陳欽陳元父子被稱為“嶺海之儒宗”,這是嶺南漢族地域文化最早在肇慶地域出現的標誌。牟子在廣信撰寫中國第一篇佛教論文,首先將梵文Buddha譯為“佛”。六祖惠能在肇慶地區誕生、活動。中國清官典範包拯在端州清廉公正事蹟、傳説流傳千年。“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利瑪竇在肇慶繪製了第一張中文世界地圖。南北朝時期,陳霸先曾駐高要郡八年。宋朝時期,端州曾為宋徽宗趙佶封地,康州曾為南宋高宗趙構封地。明清之際,朱由榔在端州成立南明永曆王朝。明清兩廣總督府駐肇慶共182年,期間明代兩廣總督設置澳門為中國對外商埠。孫中山為謀劃統一中國大業三到肇慶;將在肇慶的李濟深粵軍第一師作為國民革命的中堅力量。葉挺獨立團在肇慶閲江樓成立;該團是當時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第一支正規軍隊。 [40] 
古代有禪宗一代宗師石頭和尚希遷,嶺南第一位狀元莫宣卿,翰林直學士李積中,兵部尚書李大性,刑部尚書李質,江南提督張國樑,書法家、詩人彭泰來,東河總督蘇廷魁,陝西巡撫、書畫家馮譽驥,翰林院編修吳桂丹。近代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李炳輝,中國同盟會早期會員黎仲實,廣東四大農運領袖之一周其鑑,中共中央候補委員薛六,中共廣西特委書記鄧拔奇,肇慶第一位留學博士、孔學大師陳煥章,中共粵桂湘邊工委副書記錢興,華僑領袖彭澤民,中國第一個共產國際代表劉澤榮,國民黨中央常委梁寒操,篆刻大師吳子復,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敏求,陸軍一級上將餘漢謀。現代有開創專業承包經營的先鋒陳志雄,南拳王邱建國,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鄧兆祥,昆蟲學家趙善歡,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名老中醫梁劍波等等。 [40-41] 
古往今來,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唐代書法家李邕、日本入唐留學僧人榮睿、唐代宰相、詩人李紳,北宋名臣包拯,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利瑪竇,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葉挺,黨和國家領導人陳毅朱德張聞天郭沫若葉劍英胡耀邦習仲勳等,均在肇慶留下足跡。 [41] 

肇慶榮譽稱號

國家森林城市(2016年)
中國硯都 [46] 
中國最美的綠道城市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10] 
2019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 [11]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8] 
202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14-15]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16] 
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17]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18] 
“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示範市縣村鎮” [19] 
中國地級市百強品牌城市 [20] 
2020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23]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30] 
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縣區) [34] 
-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