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素素

(明代女畫家)

鎖定
薛素素(約1570前後~1630前後 [10]  ),字素卿,又字潤卿,號雪素 [10]  ,小字潤娘。 [9]  明代歌妓 [20]  、女畫家、棋手,她工小詩,能書,作黃庭小楷。尤工蘭竹,不筆迅捷,兼擅白描大士、花卉、草蟲、各具意態,工刺繡。又馳馬、走索、射彈尤為拿手好戲,被譽為“十能”才女。 [10]  薛素素還是明代唯一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 [19] 
(概述圖參考資料 [10] 
別    名
薛素、素素、薛五、巧巧、五郎、素君、潤娘 [8-9]  [11-12] 
素卿,又字潤卿
雪素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江蘇蘇州
出生日期
約 1570年
逝世日期
約 1630年
主要成就
被譽為明代“十能”才女 [13] 
明代唯一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 [19] 
主要作品
《墨蘭圖》《蘭竹松梅圖》《蘭石圖》《溪橋獨行圖》《蘭竹圖》《吹簫仕女圖》
小楷《黃庭經》
南遊草
花瑣事
本    名
薛素素
職    業
歌妓、畫家、棋手 [12]  [15]  [19] 

薛素素人物生平

薛素素原籍蘇州,早年隨母親流寓嘉興,在嘉興流寓一段時間後,薛素素又隨母親流寓至南京,因迫於生計成為歌妓 [13]  [20] 
因家境貧寒薛素素自幼在江湖馬戲班賣藝,練就了騎馬射彈弓、走繩索的本領,所謂“繩伎”。 [10]  薛素素自稱女俠。她騎馬時喜歡着男裝,相傳她最厲害的絕活是,在騎馬疾馳時,一手拿彈弓,另一手取兩顆彈丸,先彈一顆,再迅速彈出第二顆,用後彈擊前彈,“砰”然一聲,前彈碎於空中。 [10]  [14] 
還在嘉興期間,薛素素遇到了當時不名於世,後來官至禮部尚書的大文士、大書法家的董其昌,當時他還在私塾教書為生。董其昌遇到薛素素時,頓時被這位玲瓏聰穎、清秀靚麗的小姑娘吸引住了。於是,他用小楷抄錄了一部《心經》送給她,兼以題跋。在董其昌的指點下,薛素素畫山水蘭竹,都能落筆而就,且無不意態入神;後又兼擅白描大士、花卉、草蟲。成年後,她的詩、書、畫都擠入了名流。 [10]  胡應麟在他的《甲乙剩言》中讚道:“雖名畫好手,不能過也。” [12]  另一位潘之恆也在他的《畫史》中嘆道:“薛素素才技兼一時,名動公卿,都人士或避席自覺氣奪。” [10]  薛素素還精心學過寫詩,拜詩人王行甫(王同軌)為師。她的詩寫得清麗雅潔,有薛濤風韻,故當時文人又都稱她為“薛校書” [22] 
薛素素自幼學得了一手好刺繡;成年後,她的刺繡本領更是出神入化。一六一二年秋天,李日華的弟子給他帶來了薛素素手繡的一幅觀音像和一卷《般若心經》,世稱“博物君子”一向眼高於頂的李日華評為“精妙之極”,他感慨地説,世人只知道這個女子只會挾彈馳騎,或者塗抹幾筆寫意蘭竹,哪知道才情竟是如此鬱勃,真是萬萬不可小瞧了她。 [10] 
《藝社》寫孫湛與屠隆馮夢楨、虞長孺、曹學佺、俞羨長在西泠雅集,妓薛素素騎馬打彈,孫湛繪《西泠雅集圖》。馮夢禎《快雪堂集》卷六十四有《諸君子以中秋日舉西湖社,分韻得三首》、《十六日,再集西湖,共賦丹霞夾明月》,曹學佺《石倉詩稿》三十一有《復憶西湖堤上,薛潤君走馬放彈,意甚壯之,追詠是作》等,均是記載西泠雅集之作 [21] 
閨秀徐媛也是薛素素的好友,她為薛素素所寫五首工整的系列詩,在這些詩中,她將頗具才華的薛素素與杭州歌妓蘇小小和其他三位薛姓歷史人物進行了比較,如唐代歌妓兼詩人薛濤、三國時期的一位魏國宮廷夫人薛靈雲、及一位薛指揮官,可能説的是著名的唐代大將薛仁貴,他是作為一位神弓手而被銘記在歷史和傳説中的。這三位薛姓之人中的每一位,代表了薛素素不平凡一生的某些方面。薛濤暗指的是素素的歌妓背景和學問;薛靈雲這位能在暗中縫紉並被尊為“針神”的女性,涉及的是作為畫家的素素不可思議的指和腕;至於薛將軍,象徵的是素素作為馬背弓手的著名技巧和她對軍事事務的興趣 [23] 
薛素素曾被一位名叫李徵蠻的將軍看上了,併成了李徵蠻的寵妾。而當她的畫像傳入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時,酉陽(今重慶市酉陽縣)有一位彭姓的宣慰使深深地迷戀上了她。為了能得到薛素素,彭宣慰派了一名姓馮的書生,“費金錢無算”,才把薛素素騙到了酉陽。到了酉陽後,薛素素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所以死活不肯答應嫁給彭宣慰。彭宣慰無計可施,惱羞成怒之下將薛素素羈押了十餘年才放回。 [18]  回到南京後,薛素素重為歌妓 [20]  。她後來遇到江南名士秀水人(今秀洲區王江涇鎮)沈德符,沈德符為她贖身,薛素素便嫁給了沈德符為妾。 [10] 
薛素素在脱離歌妓 [20]  身份後,過上了安逸閒適的閨秀生活,又嫁名士沈德符為妾,隨着身份的改變,她在繪畫選材上也有所變化。由熱衷於蘭、竹題材的創作轉向人物畫和山水畫的創作,對宗教人物畫的繪製,尤多圖繪觀音大士像。《珊瑚網》記載其繪有《花裏觀音像》,並説明此圖是薛素素在“花繁春老後,人情不免有綠陰青子之思”,又因無力得子,便“以繪法精寫大士,代天下有情夫婦祈嗣”。薛素素以圖繪觀音代人祈嗣之舉頗受世人肯定,亦以此稍彌補其曾經淪落風塵之過往。 [15-16] 
徐媛與丈夫範允臨都與薛素素是好友。從薛素素作為歌妓以來,範允臨一直對她的才華十分欽佩,如他附在薛素素於1615年創作的畫作“花”的題署中所證明的:“一次當素君還在歌樓時,從同樣的一條虎丘遊船中,我窺見了她的半張臉,那時我意識到了,她並不只是另一張漂亮的臉。我從一位朋友那裏得到了她畫的一把墨蘭扇,如同得到一塊寶玉一樣,到今天我都像財寶一樣珍藏着它。薛素素是一位非凡的女性,既精通文藝,也擅長軍技。一位目睹了她作為弓箭手的人,描繪了她在奔馳的馬背上的活動及她手中的弩。她將一個彈丸放在遠處的地面上,同時她的身體轉過來,她的手臂交叉於背後,以另一個彈丸擊向地上的這顆彈丸。她是百發百中”。徐媛也欣賞多姿多彩和頗具才華的薛素素,儘管她們之間的友情細節已無從知曉。徐媛和薛素素也同樣與沒什麼名氣的歌妓往來。如在一首“贈歌妓安卿”的詩中,薛素素寫道:“春日寓居湖上,承安卿過我,以春歌相贈,清音逸響,如微風咽簫,四座生色,援筆戲就,聊充纏頭緹錦,以博一噱” [23] 
薛素素與沈德符在一起舞文弄墨,閒暇之時,兩人四處遊逛,飽覽江南秀麗之姿。沈德符的好朋友馮夢禎在他的《快雪堂日記》中記載道:壬寅(萬曆三十年,八月)十五。大晴。屠長卿、曹能始作主唱西湖大會,飯於湖舟,席設金沙灘陳氏別業,長卿、蒼頭演《曇花記》,宿桂舟,四歌姬從,羨長、東生、允兆諸君小敍始散,而薛素君從沈景倩自槜李至,過船相見。夜月甚佳。 [10] 
或許沈德符比薛索素小了好幾歲,或許來自於沈家太大的壓力,薛素素嫁入沈家若干年後又離開了沈家,嫁給了蘇州富商袁微之作妾 [12]  ,並於吃齋唸佛中走完了自己最後的人生路。 [10]  她痛恨人世的不平,自知無力迴天,便信奉佛教,也曾拜過名僧俞羨長(俞安期)為師 [22]  錢謙益在《列朝詩集小傳》中記載薛素素,“中年長齋禮佛,數嫁皆不終。晚歸吳下富家,為房老以死。” [17] 

薛素素詩詞作品

《薛素素小像》王叔暉(畫) 《薛素素小像》王叔暉(畫)
薛素素生前著有詩集《南遊草》《花瑣事》,可惜今已無存;只有零星詩作為朱元亮《青樓韻語》、錢謙益《列朝詩集》、王士祿《然脂集》、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沈季友《攜李詩系》等書收載,共計30首左右。 [10] 
臨江仙
薛素素 〔明代〕
喚起提壺池上飲,春殘滿地紅英。忽聞牆外子規聲,不如歸去也,終是不分明。
自抱雲和彈一曲,曲終還擬湘靈。風前淚眼幾時晴,月高星數點,香冷漏三更。 [4] 
雨夜
薛素素 〔明代〕
江城漏轉夜超超,坐向芳尊嘆寂寥。
挑盡銀燈愁不盡,滿庭疏雨濕芭蕉。 [5] 
畫蘭竹題贈蘇時欽
薛素素 〔明代〕
翠竹幽蘭入畫雙,清芬勁節伴閒窗。
知君已得峨眉秀,我亦前身在錦江。 [6] 
懷人詩
薛素素 〔明代〕
良夜思君歸不歸,孤燈照客影微微。
攜來獨枕誰相問,明月空庭淚濕衣。 [7] 
獨斟
香嘗花下酒,翠掩竹間扉。獨自看鷗鳥,悠然無是非。(其一)
好鳥鳴高樹,斜陽下遠山。門前無客過,數酌自酡顏。(其二)
作品賞析:素素這一首詩,“香嘗花下酒”,五個字中卻是風光旖旎無限,花下嘗酒,嘗的是花香還是酒香,當然還有那未露於字面的美人之香,都是沁人心脾,撩人心思。但如果一味的濃豔筆墨,香脂花月地寫上滿篇,不免成為一篇庸俗之作了。但素素下句峯迴路轉,“翠掩竹間扉”只此一句,就洗盡前面的脂香,轉為一片明淨高潔的情景,翠竹亭亭將香花美酒佳人掩住,頗有“未許凡人到此來”的氣勢,第三句暗用王維詩中“海鷗何事更相疑”的典故,表示自己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態度。
第二首和上一首意境是差不多的,當鳥鳴樹、欲歸巢,夕陽紅、遠山青,無客來擾,獨自悠然的時候,幾杯清酒,半醺酡顏,此時心境,始信未可説與俗人知也。 [3] 

薛素素成就榮譽

薛素素個人成就

薛素素題跋畫像 薛素素題跋畫像 [1]
薛素素,字潤卿,江蘇吳縣人。詩、書、畫、琴、弈、繡無所不能,尤工水墨大士、山水蘭竹,還是明代的女棋手 [19]  。胡應麟《甲乙剩言》雲:“素素姿度妍雅,言動可愛,能書,作《黃庭》小楷,尤工蘭竹,下筆迅掃,各具意態,雖名畫好手,不能過也”。今美國火奴魯魯美術館藏其《墨蘭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蘭竹松梅圖》、《蘭石圖》、《溪橋獨行圖》、《蘭竹圖》,南京博物院藏《吹簫仕女圖》。其《蘭竹圖》與《吹簫仕女圖》尤著名,《仕女圖》題“玉簫堪弄處,人在鳳凰樓。薛氏素君戲筆”,鈐白文印“沈薛氏”。據《藕香簃別鈔》雲:“沈者,沈德符虎臣納之為妾。後不終,復嫁為商人婦”。《蘭竹圖》紙尾有張芑堂(燕昌)跋:“二十年前所得《吹簫仕女》小幅,蓋素素自寫真,上有白文印曰:沈薛氏,素素殆歸沈孝廉德符時筆也”。 [1] 

薛素素自負俠名

素素自負俠名,《列朝詩集小傳》載其軼事:“素素吳人,能畫蘭竹,作小詩,善彈走馬,以女俠自命,置彈於小婢額上,彈去而婢不知,廣陵陸弼《觀素素挾彈歌》雲:酒酣請為挾彈戲,結束單衫聊一試,微纏紅袖袒半韝,側度雲鬟掩雙臂。侍兒拈丸著發端,回身中之丸並墜,言遲更疾卻應手,欲發未停偏有致。自此江湖俠少年皆慕稱薛五矣。少遊燕中,與五陵年少挾彈出郊,連騎邀遊,觀者如堵”。《無聲詩史》更雲:“薛素素善馳馬挾彈,能以兩彈先後發,必使後彈擊前彈,碎於空中。又置彈於地,以左手持弓向後,右手從背上反引其弓以擊地下之彈,百不失一。絕技翩翩,亦青樓中少雙者”。以俠妓呼之,當不過譽。 [2] 

薛素素脂硯懸案

脂硯
王穉登曾送過薛素素、馬湘蘭每人一個硯台,希望她們加強學習,提高文化,不料若干年後,他送給薛素素的那方硯台,竟成了最著名的一樁懸案。
此硯就是著名的“脂硯”。
萬曆元年,蘇州硯匠吳萬有製作了一方端硯。王穉登看它小巧可愛,尤其裏面一點胭脂暈特別嬌媚,突然想起了一個人,就將這方小硯買下。吳萬有問刻什麼硯銘呢,王穉登即興想了幾句,關照他刻上:
調研浮清影,咀毫玉露滋。
芳心在一點,餘潤拂蘭芝。
薛素素的畫
薛素素的畫(5張)
硯台自然是要贈給薛素素,詩暗寫素素小字“潤娘”,是畫蘭花的能手,後面“素卿脂硯王稚登題”的銘文,有共同進步的意義在裏面。王穉登懂得女人,知道光送銀子還不夠,禮物要高雅得體才稱心。這硯台屬端硯裏的上品,後人描述,此硯小才盈握,“硯質甚細,微有胭脂暈乃及魚腦紋,寬一寸五分許,高一寸九分許。硯周邊鐫柳枝,舊脂猶存”。那應該不是磨墨,而是調胭脂用的了,硯盒也精緻,“珊瑚紅漆盒,製作精緻……盒上蓋內刻細暗花紋薛素素像,憑欄立幃前,筆極纖雅;右上篆紅顏素心四字,左下杜陵內史小方印,為仇十洲之女仇珠所畫者。”
顛沛流離
此後,“脂硯”身世頗曲折離奇。據考證,康熙五十五年,廣東人餘之儒為求官,從曹寅的門人處打聽到他有收藏古董的嗜好,便從薛素素後人手中以三間瓦房的代價,買下了脂硯送給曹寅。曹寅敗,脂硯由曹寅之孫曹天佑秘藏,於硯側刻“脂研齋所珍之研其永保”。曹雪芹寫作《石頭記》,曹天佑以“脂硯齋”之名做點評,薛素素的這方硯台從此越發傳奇。
曹家徹底潦倒後,脂硯進了北京一家名“燕軒齋”的當鋪,接着就到了收藏家端方手裏。端方攜帶脂硯入蜀,於綿陽被亂箭射死,此硯流落到四川藏硯家方氏手,從此一度銷聲匿跡。
1953年10月,重慶大學教授、金石家黃笑芸在重慶一舊貨攤上,再次發現了脂硯。按舊貨攤老闆出價,他花25元錢買下此硯,由好友戴吉亮帶至北京請張伯駒先生鑑定。張伯駒時任吉林省博物館館長,考證此硯確實是薛素素的舊物,並以1200元(一説800元)的高價買下收藏於吉林博物館。
1963年春節,張伯駒攜此硯去天津,請周汝昌觀賞品評。1963年夏,故宮舉辦“曹雪芹逝世200週年紀念展覽會”,脂硯尚在。
神秘失蹤
三年後,脂硯由外地展出返京時,居然神秘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