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航民村

鎖定
航民村地處錢塘江南岸,位於浙江杭州市蕭山東部,滬杭甬高速公路依村而過,距蕭山機場5公里。人均居住面積達到80平方米,有的家庭家裏有乒乓球枱,實現了不少城市人難以實現的夢想。
中文名
航民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浙江省杭州市
面    積
2 km²
郵政編碼
311241
地區生產總值
102.65 億元
榮    譽
浙江省文明村、省模範集體

航民村鄉村概況

航民村地處錢塘江南岸,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東部。
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2.65億元,綜合經濟效益9.65億元。職工人均收入66000元,村民人均收入61000元。
全村現佔地面積2平方公里,317户、1219人,可耕土地900畝、山林200畝、精養魚塘60畝。1979年,以6萬元農業積累開始創辦工業企業。隨着村級經濟和社會事業的不斷髮展,1997年8月,組建了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集團現控股、全資、參股工商企業28家,擁有總資產108億元,職工1.2萬人。集團公司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987)在2004年成功上市 [1] 
全村形成以紡織、印染、熱電、建材、冶煉、飾品等行業為主體的多門類工業體系;以賓館、商場和房地產為特徵的第三產業佈局;以集約化經營、機械化生產相配套的現代農業經營模式
經濟的發展,加快了社會各項事業的建設步伐,村莊建設達到了城鎮化水平,文化、教育、衞生及各項福利事業日趨完善。全村從幼兒到大學實行免費教育,上大學享受獎學金;統一推行村民養老金和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村民、職工人人享有醫療保險;電話、有線電視、寬帶網進村入户;村民每人每年發放福利費
在村黨委和村委的同志們帶領下,航民村做到理思路、議大事、謀大局、重長遠、想未來,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帶領全村村民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引導航民村闊步邁向共同富裕。
航民村的發展得到了黨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後被評為浙江省文明村、省模範集體、全面建設小康示範村、綠化村和全國“村鎮建設文明村”,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全國“民主法治村”等稱號,村黨委二度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航民村歷史沿革

解放前,航民人主要以打魚為生,當時的航民村窮得遠近聞名,俗稱“三隻半米淘籮,三十六根討飯棒”。解放後,航民人僅靠400多畝種糧地維持生活,到1978年,全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僅為148元,仍然是一個“倒掛户多、缺糧户多”的貧困村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航民村抓住機遇,憑膽識和勤奮去開拓、去創造。1979年12月,航民人以僅有的6萬元集體積累資金,在萬分艱苦的環境下,購買國營印染廠淘汰的舊設備,買了12口大水缸染缸,創辦了第一個村辦企業——蕭山漂染廠,開啓艱苦創業的歷程。
“百萬富翁”並沒有使航民村的幹部羣眾陶醉,而是朝着更高的目標邁進。航民人把85%的税後利潤用於擴大再生產,採取母雞下蛋的辦法,大廠帶小廠,老廠帶新廠。隨着印染規模的擴大,先後辦起染料廠,紡絲廠,熱電廠,成為全國知名印染基地。
隨着村辦工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二、三產業和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90年代後,航民人先後辦起了商場、星級賓館、農場、養殖場等。
航民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更着力提高文化素質,先後建起了文化中心、幼兒園。
江澤民、李瑞環、喬石、萬里等國家領導人先後視察過航民,胡錦濤總書記、温家寶總理先後接見了村黨委書記朱重慶。航民村先後被授予“全國村鎮建設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全面建設小康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航民村名字來歷

蕭山東部有座航塢山。相傳很久以前,錢塘江流經航塢山歸入大海,越王勾踐修築都城,曾採石於此,江邊設有停泊船隻的船塢。“航民”的先民聚居在航塢山旁,故得名航民村。
當時,航塢山上有一盞日夜閃光的航標燈,指引着在翻騰的江潮上航行的船隻,也指引着航民村從貧窮走向富裕。
如今的航民村猶如一盞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航標,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正奮力搏擊,乘風破浪,閃放着璀璨的光彩。
航民村轄浙江最大規模的村級集團企業——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強有力的經濟後盾支持下,經過四十年的規劃建設,村莊建設達到了城鎮化水平,文化教育衞生及各項福利事業蒸蒸日上。村民生活水平質量顯著提高,羣眾素質也日益提升,不斷追求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形成了健康、文明、進步的社會新風尚,一直位列全國富裕村名單中。

航民村鄉村建設

航民村地處長江三角洲錢塘江南岸,是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轄下的一個行政村。多年來,航民村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不斷創新發展集體經濟的新思路新舉措,有效地推動全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建設富裕和諧新農村的成功路子。先後榮獲了浙江省“全面建設小康示範村”、“首屆魅力新農村”和全國“村鎮建設文明村”、“十大特色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創建文明工作先進村”等光榮稱號。
一、始終堅持發展要務,不斷增強經濟實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航民村的立村之本。多年來,航民村與時俱進,把握機遇,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一是大力發展特色工業。航民村一直把工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村裏的重點企業航民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全資、控股、參股工商企業28家,總資產達108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集團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成功在國內A股市場實現上市,現已是國內紡織印染三十強。在航民集團帶動下,航民村已成為以紡織、印染、熱電、黃金飾品相配套的現代生產項目集聚區,產品銷往國內外市場,印染成品從村裏往北可以鋪到北京,被譽為“航民印染,一日千里”。
二、始終堅持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航民村提出“強工、興商、穩農”的發展策略,在堅持工業主體地位不動搖的前提下,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現代服務業,引導經濟轉型。航民村先後投入上千萬元進行標準農田改造,分片建立了3個農場,以機械化大生產來解放農業勞動力,17個農業工人管理900畝農田和養豬、養雞、養魚等畜牧生產。航民村還充分發揮地處杭州市郊的地緣優勢,大力發展商場、星級賓館、房地產,以及銀行、物流、倉儲等生活和生產性服務業第三產業比重不斷上升,村的經濟結構逐漸由工業“一輪驅動”,向二、三產業“兩輪驅動轉變”。
二、始終堅持改善民生,不斷推進社會和諧。實現全體村民的共同富裕是航民村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航民村通過大力實施“三個提高”,讓村民實實在在地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航民村統一推行了村民養老金和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村民和職工人人都享有一份醫療保險。航民集團還投入過億元,補貼村民建成了擁有300多套整齊劃一的別墅新村。村還投資1800萬元建設了6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免費對村民和外來員工開放,建造了職工公寓2.7萬平方米,建造外來員工居住中心,使外來員工安居樂業。
三、提高村民素質。航民村積極推進12年義務教育,村民的子女從幼兒到高中教育全部實行免費。對考上大學的學生一次性給予1萬元獎學金,並每年給予報銷學費8000元,每月給予200元生活補助。村還成立教育基金會和開辦職工業餘學校,並與浙江絲綢工學院、東華大學進行合作。通過請進來、派出去的方式鼓勵村民深造學習。如今的航民村,真正實現了少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羣眾生活安然,整個村沒有發生一例上訪事件,村民人人都有一種幸福感,呈現出一派社會和諧穩定的局面。
四、始終堅持執政為民,不斷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民主科學決策機制是航民村的成事之基,謀事之道。航民村着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航民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一是堅持選好配強兩委領導班子。航民村每一屆村級領導班子都實行民主選舉,幹部的工作成效由村民評議,接受村民的監督,基層黨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着堅強的戰鬥堡壘作用。二是搭建科學合理的治理架構。村黨委主要負責政治上的領導和引導;村委會負責管理村公共事務和社會各項事業;航民集團在村黨委的領導下負責處理經濟事務,三者相對獨立又互相配合,形成了齊心合力、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三是建立乾淨幹事的工作制度。凡涉及股權量化、福利保障、股金分紅等重大事項的研究,一律由村民集體討論決定。村所有領導班子成員要求做到“三個不準”。即不準接受羣眾的吃請;不準在經營中拿回扣;不準過問家屬的工作安排。航民集團成立規範的董事會、監事會,規定董事會主要由黨員及外部專業人士出任,對航民股份等20多家企業進行統一管理,監事會主要由村委、村民代表出任,以監督企業的經營。近40年來航民村沒有一個幹部因村民不滿而下台,為航民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航民

航民村鄉村特色

航民村成功地走出了農村工業化致富的路子。1979年以6萬元集體積累創建的第一家村辦企業蕭山漂染廠,到1982年利潤突破百萬元,航民成為當時蕭山第一個“百萬富翁村”。此後採用母雞下蛋的辦法,大廠帶小廠,老廠帶新廠,走出去,請進來,成功地辦起一個又一個企業。隨着印染規模的擴大,染料供應日趨緊張,村裏下自己辦了一個染料廠。染料問題解決了,紡織化纖原料又非常緊缺,又上馬了一家紡絲廠。依託印染主業帶動,前後延伸,配套發展,已成為全國知名的以印染、黃金為主,紡織、染料、熱電相配套的大型企業集團。
在工業化的基礎上,航民村逐步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適應村級工業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從原來的承包到户,過渡到土地歸總、規模經營,專門成立了農場和畜禽養殖場。17個農業工人,依靠現代化的機械設備,耕作着900多畝土地,管理60畝魚塘,還飼養禽畜、鴕鳥,種梨、種桃等,2020年生產糧食60.5萬斤,菜籽6.7萬斤。全村村民享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障,老年村民享有退休金養老金。全村液化氣、自來水、電話、有線電視寬帶網普及,户户住上庭園式樓房和別墅。
工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業發展。隨着村民轉變身份務工經商的人日漸增多,一家一户的小農生產已不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1987年,村民主動要求村裏收回承包責任地,村裏順應民意,發揮集體經濟力量大的優勢,建設起機械化農場和養殖場,進行集約化糧食生產經營。生產出來的糧食、蔬菜、禽蛋和水產品,村裏按各户人口供應給村民,剩餘的投向市場。航民一手抓工業、一手抓農業,奔上了既富又穩的共同致富發展大道。
航民村幹部走訪經濟的發展,加快了各項社會事業的建設步子,如今,航民的村容村貌建設已達到現代城鎮化水平,文化、教育、衞生和其它福利事業日趨完善。全村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費用都由集體經費支付;統一推行了村民養老金和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村民、職工人人享有醫療保健條件;電話、有線電視、寬帶網早已進村入户。在分配體制上,航民村既堅持了共同富裕的方向,又不搞平均主義,營造出一個“充分就業+按勞、按股分配+社會福利”的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模式,實現了“全村沒有困難户,家家都是富裕户”的發展目標。航民村先後被省和中央授予“全面建設小康示範村”、“村鎮建設文明村”等稱號,村和公司黨委數度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堅持鞏固發展集體經濟,是航民村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村莊小康建設全面推進的根本保證。航民村之所以能夠在經濟發展、村莊建設、村民社會福利保障、科教文化、生活環境、綜合治理等方面取得較好的成效,小康建設全面推進,根源在於鞏固和發展了集體經濟。現實使幹部羣眾認識到,如果不壯大集體經濟,航民村就不會有如今的面貌,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不可能家家都是富裕户。
1999年在堅持集體資產控股地位和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構建村民、職工、經營者與企業發展利益共同體。根據村民意願,提出了集體控股、量化股權的產權改革方案。把全村的股權進一步明晰,由村集體控股56%,量化44%給村民、職工和管理技術人員。每年按資分紅,把原來集體資產看似“天上的月亮”,天天看得見,就是摸不着,轉化為照亮每家每户的“温暖陽光”。“充分就業+按勞按資分配+社會福利”,讓村民覺得搞集體經濟有出息,有奔頭,也讓人感到依靠集體有前途、有保障。
集體經濟能夠發展壯大,與領導班子及其主要成員的先進性充分發揮密不可分。航民村的帶頭人朱重慶是航民村發展中的關鍵人物,在進行產權改革時他堅持自己同其他職工和村民同樣量化股權,分紅加工資獎金收入不及廠長、經理和銷售人員一半。他穩健低調,嚴於律己,他愛人一直幹着出納員,他一貫不講排場、擺闊氣,一直坐普通轎車。他先後獲得全國新長征突擊手、中國第二屆傑出青年、全國鄉鎮企業家、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曾當選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航民村控股的浙江省最大的村級企業集團,註冊資本55000萬元。
航民集團積極尋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非織造布項目生產效益快速增長,電解銅產銷兩旺,中外合資黃金飾品加工企業產品暢銷國內外。
航民的主業紡織印染業的裝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產品質量與國際主流市場接軌,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印染企業之一。由於印染以及與其配套的熱電等項目都是有污染的,航民村為此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特別重視環境治理,熱電廠實行集中供熱,拆除分散在各廠的小鍋爐,關停水泥廠立窯,淨化大氣環境;建造日處理能力6萬噸的污水處理廠

航民村獲得榮譽

1989年度被評為全國村鎮建設文明村莊
2002年度被中央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
1987年度被獲得省文明村稱號
1995年度被評為浙江省小康示範村
1990年——1999年連續被蕭山人民政府評為紅旗村
2000年——2003年連續被蕭山人民政府評為現代化建設標兵村
2004年被評為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
2002年被評為浙江省文明村
2016年,中國最富有的村子 [2] 
浙江第二批省級農村引型社區 [3] 
2020年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第七位 [4] 
美麗鄉村的畫卷 美麗鄉村的畫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