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湖站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軌道交通車站)

鎖定
羅湖站(英語:Lo Wu Station)是港鐵東鐵線的一座地鐵站,位於中國香港新界北區羅湖,是港鐵系統中最北端車站,為地面站。羅湖站位處邊境禁區內,鄰近深圳河梧桐河交界處,其附屬出入境管制站(“羅湖管制站”)接駁中國內地羅湖口岸;過境乘客必須持有有效旅遊證件,非過境乘客須持有指定分區的邊境禁區通行證(俗稱禁區紙),而前往管制站的非過境乘客則需另外持有由港鐵簽發的“羅湖站限制區通行證”才可使用此站。未持有有效證件者前往此站可能會被檢控。
中文名
羅湖站
外文名
Lo Wu Station
車站代碼
LOW
投用日期
1949年10月14日
所屬地區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主要線路
港鐵東鐵線
區域管理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站台規模
4台3線
車站地址
香港新界北區羅湖羅湖道
車站色系
淺綠色、白色
車站類型
地面車站
月台類型
西班牙式月台佈局
出口數目
2個
首末車時間
5:55—次日0:30

羅湖站車站歷史

通車時臨時車站
廣九鐵路(英段)(現為東鐵線)通車時(1910年10月1日),政府在羅湖設置以木頭搭建的臨時車站,位置處於山坡旁,並有邊防人員把守,車站採用環路設計以保持分流,並作為“軍事目的或緊急的補給站”。在廣九直通車開通後(1911年10月5日),政府將此臨時車站取消並清拆。
羅湖側線臨時車站
1923年,由於廣東省政局不穩並受到軍隊控制,在4月16日起火車不能駛經深圳,多次須以羅湖側線作為終點站,直至1926年10月25日為止。
抗日戰爭期間臨時車站
1938年抗日戰爭期間,廣九鐵路華段由於被日軍倒退至英段及華段交界,為保障乘客安全起見,九廣鐵路局於11月10日起暫停駛入深圳,並以羅湖作為終點站,直至再縮短上水站為止。再於12月6日以羅湖作為終點站,直至1939年元旦再駛入深圳為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臨時車站
1945年9月21日,九廣鐵路復辦來往九龍及羅湖,於羅湖設置臨時車站,每天只有一班列車停靠,直至同年11月15日九廣鐵路全線通車為止。
注:在羅湖永久車站啓用前,由於接近中國深圳交界,其雛形可追溯至早年因四種不同情況,例如廣九直通車開通前、廣東省政局問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等等,而在羅湖設置的臨時鐵路車站。
永久車站正式啓用
原羅湖站 原羅湖站
早年中國內地與香港兩地居民可以自由通過邊境,沒有羅湖車站,列車亦不會於羅湖停留。中國政權更替後,九廣鐵路局於1949年10月14日宣佈終止跨境列車服務,在羅湖再次設置終點站。乘客自此需要於羅湖車站下車,然後沿羅湖橋步行進入內地。當時車站並沒有月台;售票處由一座舊鐵路房屋改建而成,並在售票處及購票處設置3個小鋁棚以保護乘客,位置處於山坡傍。為提供保護和更好的舒適。九廣鐵路局於1952年在羅湖站興建一幢由高100米、34米“洛錫安式”棚和高36米、16米售票處組成的新建築。同時建造了兩個低月台,長550英尺。為有效管理出入境旅客,於1954年在車站興建亭台,附設售票室及候車室,並有警員駐守。由於車站候車室狹窄及減輕旅客擠迫,當局將車站擴建,包括在車站河邊空地填平,以興建小型花園及加建2條上蓋,於1957年竣工。
1965年8月1日,人民入境事務處從警務處接管羅湖管制站,並興建以混凝土建成的新羅湖車站,取代原有車站,該建築具有先進的票室設施和大型候車室;同時改建入境事務辦公室,以便騰出更多的空間給乘客,並提供更有效的管理。為旅行者更加適合和方便,於向政府提交建議,要求對現有宿舍進行大量改建(相等於完全重建)。新車於1965年9月動工興建,新車站佔地4300平方呎(另一説法為4350平方呎),長200呎,上層設有站長室及辦公室等;而地面則設有售票室、公共電話室、候車室、洗手間,頂篷長1,200平方英呎,覆蓋乘客月台。而邊境橋上的鋁拱屋頂亦延伸至32英尺,使長度達152呎,以便從中國邊境到入境事務辦公室提供一條有蓋的行人道。新車站於1966年3月22日開放予公眾使用。
1966年12月,人民入境事務處開始重建羅湖管制站,包括通關通道,辦公室和候車室,以及為員工提供休息室。
九廣鐵路局於1974年將軍隊哨站改建為人民入境事務處的離境大堂,同時建造一個約450平方英尺的混凝土路面,以用作乘客行李收集區。
由於車站不能容納14節車卡,第二年決定耗資港幣350萬元擴建車站,將車站南面月台表面延長約500英尺(另一説法為興建450呎)及加建5000呎上蓋,以免候車乘客受日曬雨淋之苦。同時修建一條長100英尺的有蓋通道,通往入境辦公室的離境大堂以及月台天篷延長200英尺。
車站電氣化
因應九廣鐵路電氣化,以及應付日益增加的旅客,政府於1980年宣佈耗資港幣2億6000萬元重建羅湖車站。新車站四大特色是月台長度可容納12節車卡的列車。列車的一半亦有上蓋;車站可以安裝自動售票機;亦設有餐廳、商店、票務室及員工室;洗手間亦有殘疾人士專用的部份。車站設有3個月台,首2個是島式月台,月台上是車站大樓,而第3個月台則供直通車及特別班次列車使用,所有月台都連接行人隧道。
鐵路電氣化工程進行期間,羅湖車站在1982年8月17日至19日暫停列車服務,並改為上水終點站。九鐵於1983年接管近羅湖管制站的行人隧道,並增設月台以提升車站運轉能力,第2個月台於同年12月18日啓用。同時為增加旅客流量,決定在羅湖橋以東興建兩層行人天橋。
羅湖管制站
當局隨後著手羅湖在興建全新的管制站,作為鐵路電氣化工程計劃之一,並耗資港元1億7500萬元興建羅湖車站大樓,作為羅湖火車站重建工程第二階段。車站大樓由瑞安建築有限公司承建,造價達港元105,280,000元,包括興建車站大樓、行人隧道、月台、月台上蓋,以及其他輔助設施如出入境和海關櫃位、警署、九廣鐵路公司辦公室。車站設計容量可供約一萬名旅客使用,附設酒樓、小食店、洗手間,以及新型行李處理設備,海關及出入境大堂更裝設空調。
當時環境司指新車站特色是抵港及離港的旅客可以使用站內不同樓層,換言之出入境旅客會分開處理,經過寬闊的行人天橋橫跨深圳河步行進入內地境內。羅湖橋於1985年6月13日進行剪彩儀式,並於6月14日率先啓用,當時只開放其中一層予乘客使用。
全新羅湖車站大樓於1987年1月15日開幕,由署理港督鍾逸傑(Sir David Akers-Jones)主持開幕禮,並於1月16日啓用。車站大樓佔地約5000平方呎,樓高6層,大堂設有小賣店、免税店、旅行社及4部自動售票機;出境和入境大堂各設11部閘機,每小時最高可分別處理6,600名及8,580名旅客;海關檢查方面,出境大堂有10個,入境大堂則有24個。
車站擴建
羅湖車站大樓啓用後,往來深港的旅客人數節節上升,政府旋即計劃擴建車站大樓,並委託顧問公司研究第三階段工程。路政署於1992年耗資2億3000萬元進行羅湖總站大樓第三階段擴建工程,包括興建車站大樓東南面擴建部份,增加離港大堂及抵港大堂面積,以增闢約1800平方米的輪候空間;改建和翻新車站大樓內部和附屬設施,以及建造一條緊急通道。另外,九鐵於1993年將車站有蓋等候區密封,以便安裝空調設備及增設摺椅,工程於1994年完成。
車站擴建部份在1994年12月竣工,並於1995年1月23日啓用,旅客處理量由1萬4,200名增加至2萬6,000名;亦同時為入境事務處提供多72個櫃枱,而為海關檢查則提供多30個櫃枱,此舉令處理入境事宜的櫃枱總數增加至160個(92個為處理入境事宜,68個為處理出境事宜),而作海關檢查的櫃枱總數則增加至64個(48個為處理入境事宜,16個為處理出境事宜)。一樓設有抵港大堂讓人民入境事務處辦理內地旅客的入境事宜,以及擴充車站售票範圍,令乘客更方便及舒適。
當時車站設有1個島式月台及1個側式月台,大部分列車均使用2號及3號月台,而1號月台則供直通車通過羅湖車站,有時是用作“紅磡至羅湖直通車”的落客月台。紅磡至羅湖直通車是從紅磡站離境月台出發,中途不停站直達羅湖的特別班次,當列車到達羅湖站1號月台後,車站職員會使用以下其中一種方法帶領乘客前往離境大堂:
  • 由1號月台北端盡頭走落路軌,直達離境大堂“已離境”區域,因為乘客在九龍車站已辦妥離境手續;
  • 利用1號月台下的隧道返回2號月台,乘客經過2號月台時,警察、海關及入境處等職員,會要求九鐵職員用鐵馬或拉繩分隔已離境的乘客。第一次擴建第二次擴建
  • 經羅湖管制站往返內地及香港兩地的客量有增無減,自1998年10月15日起,羅湖過境通道服務時間,由上午7時至下午11時延長一小時至上午6時30分至下午11時30分;1999年4月4日起再延長一小時,由上午6時至凌晨12時。
  • 九鐵1999年更耗資3100萬元進行改善工程,興建兩條扶手電梯連接出境與入境大堂,以便車站過於擠迫時,實施潮水式人流管理措施(Contra Flow Scheme),加快疏導過境旅客。當出境旅客人數較多時,旅客可乘電梯往位於上層的入境大堂,利用入境櫃位辦理出境手續,然後再乘扶手電梯往下層的出境大堂,直接過橋前往深圳。如回港旅客眾多的時候,旅客則可進入入境大堂後,乘電梯往下層的出境大堂,利用出境櫃位辦理入境手續。此外,出境大堂的櫃位亦重新改裝,由側向輪候大堂改為面向輪候大堂,改動後可增闊四米,從以擴大旅客排隊的輪候區。
  • 為應付潮水式措施分流出入境旅客,九鐵於2000年在3號月台增建出口,設有6部閘機,以增加運作效率。
  • 兩年後,九廣鐵路公司於2002年8月耗資2億元再次進行羅湖站改善工程,大規模重整各個月台,以便在月台實施新的上落車安排,把北行和南行旅客分開。為此,九鐵拆除原有2號月台路軌以擴建2號及3號島式月台,安排北行旅客在這兩個月台下車。與此同時,九鐵在3號月台路軌旁加建全新4號月台和重建1號月台,安排南行旅客在這兩個月台登車。九鐵亦拆除舊有連接抵港大堂至2號及3號月台的通道,改建為全新通道連接1號和4號月台。
  • 新落成的4號月台於2003年7月10日啓用,2號月台隨即關閉,以便興建一條接駁1號月台的行人天橋,並於同年10月完成;經重建的1號月台於2004年3月9日啓用。
  • 全新4號月台毗鄰山坡,進一步擴闊有一定困難。九鐵於是遷移第五卡的機房,並在月台劃上紅格及安裝活動鐵鏈,引導乘客步往月台南面部份,亦改建月台長室、遷移部份在北面月台的廣告牌及更改月台逃生門位置,以騰出更多空間供乘客候車。
其他改善工程
  • 羅湖管制站方面,有關工程擴闊管制站大樓二樓的入境大堂,並建造附設自動電梯和升降機的接駁橋,把入境大堂與月台連接起來。九鐵又將離港大堂的職員休息室、儲物室及洗手間悉數遷移,從而增加了1,100平方米的輪候空間。為方便團體及自由行旅客候車,九鐵在入境大堂興建旅行團候車室,於2004年7月31日啓用;候車區面積達600平方呎,可容納八百人,有助改善大堂的擠迫情況。等候區附設一個露天觀景台,旅客可眺望深圳河一帶景色,而因深圳河治理工程而在2004年6月拆卸的舊羅湖鐵路橋,整座橋身亦已擺放在觀景台下的公園中。
  • 羅湖站貨運路軌改善工程亦已於2004年7月26日完成,所有直通車及貨運列車可以改用新路軌,無須再佔用羅湖車站月台,客運列車在月台上落客將會更方便。當發生緊急事故時,客運列車亦可使用貨運路軌進出羅湖站。
  • 為應付不斷增加的過境人潮,九鐵2005年耗資7400萬元進行第二期改善工程,包括在車站旁進行削坡工程以騰出空間擴建4號月台,將月台擴闊兩米至六米,令月台面積增加八成至940平方米,以及加建兩條扶手電梯連接入境大堂。2、3號月台亦加裝自動行人道,並擴闊月台通往出境大堂的通道;4號月台的自動行人道及扶手電梯於2006年11月20日啓用。
港鐵改善工程
  • 港鐵於2015年進行羅湖站離港及抵港大堂改善工程,並就工程進行招標,包括:
  • 在抵港大堂增建客務中心及480平方米的售票機;
  • 改建連接2樓至地下的內部樓梯,並重新開放新樓梯;
  • 翻新及加設位於抵港大堂的商店;
  • 翻新抵港大堂的地板、牆身和天花板;
  • 提供和重新加設現有車站設備和營銷組件,如廣告板,電視牆和自動售貨機;
  • 改建位於地下的客務中心。

羅湖站車站設計

羅湖站樓層

L2
票務大堂
客務中心、車站商店、洗手間、自動櫃員機、“會員服務站”、免費Wi-Fi熱點、
旅客諮詢及服務中心、港鐵旅遊
L1
行人天橋
由深圳返回羅湖站抵港大堂
抵港大堂
香港入境事務處及香港海關檢查
夾層
-
羅湖站報案中心
G
行人天橋
往深圳羅湖聯檢大樓
離港大堂
香港入境事務處及香港海關檢查、羅湖居民通道、客務中心、洗手間、車站商店、
鐵路免税店、自動售賣機、“會員服務站”
直通車路軌
側式月台開右邊門(只供上客)
←❶東鐵線往金鐘 / 落馬洲上水
❷東鐵線落客月台
島式月台開左 / 右邊門(只供落客前往離港大堂)
❸東鐵線落客月台
←❹東鐵線往金鐘 / 落馬洲上水
側式月台開左邊門(只供上客)

羅湖站大堂

羅湖站分為三個主要大堂,包括在島式月台中部北側的離港大堂(G)、抵港大堂(L1)以及票務大堂(L2);為了方便人流管制,本站實行單向人流管制措施。車站內設有鐵路免税店,供過境旅客購買煙、等課税品。
另外,羅湖站三個主要大堂共設有三個洗手間,其中票務大堂在付費區和非付費區均設有洗手間。
行人通道至離境大堂全景圖(2018年4月) 行人通道至離境大堂全景圖(2018年4月)
  • 車站商店及自助服務
羅湖站離港大堂和票務大堂均設有車站商店,例如便利商店、麪包糕餅店、糖果店、餐廳、外幣兑換店以及旅客服務中心等。另外,羅湖站還設有自動櫃員機和自動售賣機等自助服務。2017年12月起,車站大堂的其中一台自動售票機開始提供支付寶(包括內地版和支付寶HK)和微信支付購票服務。 [1] 
  • 出境
步驟:月台→離港大堂(均位於G層)
當列車到達羅湖站,離港乘客須從島式月台處落車並前往月台北端的離港大堂,惟乘客只能單向前進不能折返月台。乘客出閘後須經過香港海關,辦妥出境手續後,將會經由一條橫跨深圳河的行人天橋步行至深圳市的羅湖口岸聯檢大樓,完成中國內地海關(需要用回鄉卡自助檢查)及邊防檢查程序後,可離開大樓轉駁市區公交車及深圳地鐵1號線、發往廣東省內的客運班車等交通工具,或者徒步前往深圳站乘坐廣深城際動車組前往東莞及廣州,以及乘坐從深圳站始發的普速列車前往全國各地。
出境行人天橋附近設有免税店,供過境旅客購買煙、等免税品。
離港大堂 離港大堂
通往出境櫃位的通道 通往出境櫃位的通道
羅湖橋往深圳 羅湖橋往深圳
  • 入境香港
步驟:抵港大堂(L2/L1(訪港旅客))→票務大堂(L2)→月台(G)
反之,回港乘客則須經香港入境事務處及香港海關檢查才能前往票務大堂。從大陸回港的旅客,經天橋抵達羅湖站後會先到達抵港大堂,辦好入境手續後,必須前往位處上層的羅湖站票務大堂,購票(沒有八達通者)和入閘後再按照票務大堂付費區內的列車抵站時間信息,由上而下前往1號月台或者4號月台乘車。
車站入境大堂的星巴克 車站入境大堂的星巴克
1號月台﹙往金鐘方向﹚ 1號月台﹙往金鐘方向﹚

羅湖站月台

本站現時為西班牙式月台。抵站的列車會先開啓2號/3號月台的車門落客,然後關門,再開啓1號/4號月台的車門上客。這種設計被稱作西班牙式月台佈局
自從2004年第二次擴展工程完成後,人流組織採用完全單向方式,列車一到達羅湖站,所有乘客必須落車並前往離港大堂,車站有職員強制乘客落車,不可以返回往金鐘站等車站,必須出閘前往中國內地,故此當時一旦錯誤地前往羅湖,亦要先出閘過境,在深圳走回港通道,再入境香港才能再入閘乘坐回頭車。在落馬洲支線通車後,乘客如果於其他車站誤乘往羅湖站的列車,可在本站直接乘坐反方向的列車,列車也有廣播指可以坐回頭車返回上水或落馬洲。
同時,由於此月台佈局的緣故,入境側車站大堂設有兩條通道分別通往1、4號月台,月台通道前設置閘門以控制人流。一旦乘客錯過該班列車,則需要等候多十段較長達8分鐘時間。
各月台之間原設有行人隧道相連,但現已封閉。
2號月台與3號月台﹙落客專用﹚ 2號月台與3號月台﹙落客專用﹚
4號月台﹙往金鐘方向﹚ 4號月台﹙往金鐘方向﹚
限制區通道 限制區通道
1號月台全景圖(2018年7月) 1號月台全景圖(2018年7月)
2號月台全景圖(2017年9月) 2號月台全景圖(2017年9月)
3號月台全景圖(2018年4月) 3號月台全景圖(2018年4月)
4號月台全景圖(2018年7月) 4號月台全景圖(2018年7月)

羅湖站出入口

出口編號
建議前往目的地
圖片
A1
得月樓、料壆村
羅湖站A口 羅湖站A口
A2
羅湖村、沙嶺
B
羅湖管制站、羅湖口岸、羅湖站、深圳火車站
羅湖站B口及抵港票務大堂 羅湖站B口及抵港票務大堂
過境耕作專用出入口
羅湖農田
羅湖站過境耕作專用出入口 羅湖站過境耕作專用出入口

羅湖站使用狀況

羅湖站為東鐵線北面的終點站,連接廣東省深圳市,亦是香港從陸路進入中國大陸的最重要及最繁忙關卡,平均每日有25萬人次使用羅湖站。2005年使用羅湖站的乘客超過8600萬人次。羅湖站為世界第二最繁忙的陸路過境口岸(於2011年被拱北口岸以9400萬人次打破)。持有邊境禁區通行證的人士或於羅湖學校就讀的學生,亦可利用羅湖站前往羅湖村、沙嶺或料壆村。這些人士如合資格,亦可申請“羅湖特價證”,享用以本地線收費結構計算的車費,而不需繳付較昂貴的跨境線收費。
車站出境閘機處,中間可望見車站出口 車站出境閘機處,中間可望見車站出口
由於來往本站或落馬洲站的車資較來往其他車站相對地高出很多,例如,粉嶺站來往上水站的成人八達通車資為3.7元港幣,而上水站來往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成人八達通車資為24元港幣,同樣只乘搭一個車站,但車費卻昂貴逾6倍。本站的逃票問題非常嚴重,這些逃票人士包括部分經常往返粵港兩地的平行進口貨品攜帶者(俗稱“水貨客”) [2]  。2008年更有29名員工因上前截查,而遭逃票人士襲擊受傷。2008年11月中,一名站務員在該站入境大堂閘口發現有數名乘客企圖衝閘逃票,站務員見狀上前截查,卻遭對方拉扯衣服、推撞,而與對方同行人士更加入戰團,對站務員拳打腳踢,多名站務員一度上前阻止。雖然港鐵已通知駐站警崗,但警員要在事發後三、四分鐘才趕至,警方拘捕了兩名疑犯。因此,為防止乘客逃票,港鐵於2009年3月至4月期間,將本站所有新式活板閘機更換為傳統的轉棍閘機,而少數幾部闊閘機亦有職員把守,以防止多名乘客只繳付一名乘客的車資卻同時通過閘機。 [3] 
部分東鐵線的港鐵列車在本站清客後,便會暫停服務,返回何東樓車廠或前往羅湖編組站上水屠房停泊。屆時,有關列車廣播會在進站前提醒所有乘客下車,列車抵站後只打開島式月台那邊的車門,不會打開側式月台那邊的車門。
雖然港鐵並無公佈每日上下車人次的資料,然而由於使用本站出入境來往深圳市的客量佔了壓倒性多數,以下列出由香港入境事務處統計的羅湖管制站全年過境旅客人次資料:
年份
全年過境旅客人次
日均過境旅客人次
2011年
92,829,105
254,326
2012年
95,681,866
261,426
2013年
92,100,545
252,330
2014年
87,147,159
238,759
2015年
83,207,483
227,966

羅湖站事件

1998年8月31日,一條供應九廣鐵路羅湖站及上水泵房11,000伏特的地底電纜,於上水屠房地盤一項挖路工程中遭意外挖斷,結果即時引致羅湖站月台電力(包括出入境大堂電力)中斷,所有電腦無法處理出入境過關手續,令大批旅客被迫滯留於出入境大堂及月台上,情況至中午隨着電力的全面恢復逐步得到改善。 [4] 

羅湖站接駁交通

從深圳望向車站 從深圳望向車站
深圳地鐵1號線羅湖站
廣九鐵路/九廣鐵路:深圳站

羅湖站發展歷史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前,因為中英邊境可以自由通過,九廣鐵路通車時並沒有羅湖站,列車亦不會停靠。
因應廣州市東莞縣於1949年10月14日被中國共產黨控制,香港九廣鐵路局於同日宣佈終止跨境服務,並於羅湖設置終點站。乘客需要於羅湖站下車,然後要步行過羅湖橋進入中國大陸。由於羅湖站的設施比較簡陋,而不能處理日益增加的過境旅客,所以於1981年增設行人天橋,並於1987年擴展車站,增設一號月台。
兩鐵合併前的月台全景圖(2007年12月) 兩鐵合併前的月台全景圖(2007年12月)
後來九廣鐵路為了防止乘客由上水站至羅湖站之間遊蕩,並於2004年完成羅湖站第二次擴展工程,把由抵港大堂至島式月台之間的扶手電梯及樓梯拆除,並改建一號月台、擴建二、三號月台及增設四號月台。
2023年2月,港鐵東鐵線羅湖站已準備就緒重新投入服務。 [6] 
大堂(1997年) 大堂(1997年)
兩鐵合併前的月台(2006年) 兩鐵合併前的月台(2006年)
港鐵化前的月台(2008年) 港鐵化前的月台(2008年)

羅湖站未來發展

羅湖站研究安裝月台閘門

裝設於此車站2號月台並在試用中的月台伸縮踏板 裝設於此車站2號月台並在試用中的月台伸縮踏板
九鐵公司曾經研究安裝月台閘門兩鐵合併後由港鐵公司繼續研究),以減輕乘客墜軌的風險。但是部分車站月台彎度及空隙較大,乘客可能因為月台閘門關閉後被困於閘門與月台邊緣之間的空間,以致有誤墮縫隙而跌入路軌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先安裝月台伸縮踏板,於列車到達後,自動伸出以填補列車與月台間的空隙,以解決該問題,效果理想的話方能加設月台閘門。羅湖站成為月台伸縮板的試點,伸縮板的工程已經完成裝設,分別於2009年4月14日至5月25日以及同年8月21日至10月15日試用,但是測試效果未如理想,列車抵達車站時,踏板需額外時間對認列車車門位置才可以開啓,因此列車大可能因而延遲開啓車門而影響乘客及班次。

羅湖站擬闢免税城

2014年初,羅湖及落馬洲站的過境客量近年持續上升,由2008年約9000萬人次,增至2013年的逾1.1億人次,增幅超過兩成。港鐵眼見羅湖站的鋪租、廣告收入等利潤豐厚,正計劃擴建站內現有的免税店外,更構思在車站加建四層高的免税店及倉庫大樓,並會一併翻新車站大堂及月台等,擬打造羅湖站成為“免税城”,增加出售免税品的種類,料可吸引大批內地旅客到免税店購物,商鋪租金收入亦會水漲船高。有關工程的顧問合約於2014年5月招標,設計連工程料需時四年。 [5] 

羅湖站未來樓層

L2
票務大堂
客務中心、車站商店、洗手間、自動櫃員機、“會員服務站”、免費Wi-Fi熱點、
旅客諮詢及服務中心、港鐵旅遊
L1
行人天橋
由深圳返回羅湖站抵港大堂
抵港大堂
香港入境事務處及香港海關檢查
夾層
-
羅湖站報案中心
G
行人天橋
往深圳羅湖聯檢大樓
離港大堂
香港入境事務處及香港海關檢查、羅湖居民通道、客務中心、洗手間、車站商店、
鐵路免税店、自動售賣機、“會員服務站”
直通車路軌(此路軌可前往深圳站)
側式月台開右邊門(只供上客)
←❶東鐵線往金鐘 / 落馬洲上水)(此路軌可前往深圳站)
❷東鐵線落客月台
島式月台開左 / 右邊門(只供落客前往離港大堂)
❸東鐵線落客月台
←❹東鐵線往金鐘 / 落馬洲上水)(盡頭式路軌)
側式月台開左邊門(只供上客)

羅湖站所獲榮譽

2023年2月,入選“第七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推介項目錄。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