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1号线(Shenzhen Metro Line 1)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第一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0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于2011年6月15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其标志色为绿色 [17]。
截至2022年6月,深圳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线路总长40.876千米,共有30个站点,其中28座地下站,2座高架站,列车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 [17]。
截至2023年10月,深圳地铁1号线单日最大客流量为2019年12月31日的143.9万人次 [20]。2023年12月,深圳地铁1号线月客流量为3190.3万人次 [22]。
2024年12月24日获悉,深圳地铁1号线行车间隔首次突破2分钟。
- 中文名
- 深圳地铁1号线
- 外文名
- Shenzhen Metro Line 1
- 开通日期
- 2004年12月28日
- 轨道类型
- 地铁
- 所属地区
-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 运营时间
- 06:30-23:00
- 线路长度
- 40.88 km [17]
- 车站数量
- 30座(地下28座、高架2座)
- 日最高客运量
- 143.9 万人次 [20]
- 运营机构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别 名
- 罗宝线
- 标志色
- 绿色
- 车辆编组
- 6节编组A型列车
- 最高时速
- 80 km/h
- 供电方式
- 接触网供电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1992年12月,深圳地铁1号线勘察设计总承包公开招标,开始进行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 [2]。
1998年5月,深圳地铁1号线工程经原中国国家计委批准后立项,时称深圳地多臭海员铁一期工程。
1999年4月,深圳地铁一洒樱期工程开工建设获批。
2001年2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2002年4月,提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延敬耻笑长段通过评审。
2003年11月30酷奔杠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实现全线电通。
2004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25]。
2005年3月7日,根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渗规划》,深圳地铁1号线西延段项目列为第一建设时序。
2008年,深圳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改名为“罗宝线”。
2009年9月,深圳地铁1墓弃燥号线(世界之窗—深大站)开通 [24]。
2011年6月15日,深圳地铁罗宝线西延段开通运营,复名为“敬境多深圳地铁1号线” [1]。
2024年12月24日获悉,深圳地铁1号线行车间隔首次突破2分钟,工作日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达到1分55秒,成为深圳市地铁线网第一条行车间隔突破2分钟的地铁线路 [23]。
线路站点
播报编辑
车站命名
站点名称 | 地理位置 | 名称原由 |
---|---|---|
罗湖站 | ||
国贸站 | 深圳市商业中心人民南路与嘉宾路交叉路口处 | 国际贸易大厦 |
老街站 | 解放路与建设路相交汇处的东南角 | 东门老街商业区 |
大剧院站 | 解放路与深南东路交叉口处 | |
科学馆站 | 福田区上步路与松岭路之间的深南中路 | 深圳科学馆 |
华强路站 | 深南中路呈东西向布设 | 华强路 |
岗厦站 | 福华路与彩田路交汇处 | |
会展中心站 | 深圳市中心区福华路与中心五路交汇处 | |
购物公园站 | 深圳市益田路与民田路间的福华路地下 | 购物公园商场 |
香蜜湖站 | ||
车公庙站 | 深南大道与香蜜湖立交桥交叉口西侧 | 福田车公庙古迹 |
竹子林站 | 深南大道南侧的绿地外缘,距深南大道道路边约20米 | 深南大道竹子林 |
侨城东站 | 深圳华侨城东部 | |
华侨城站 | 深圳湾大酒店以北的深南大道地底 | 深圳华侨城公园 |
世界之窗站 | 景区世界之窗中轴线以西,深南大道下 | 世界之窗公园 |
白石洲站 | 深南大道地下 | 白石洲村 |
高新园站 | 铜鼓路与科技南路与深南大道交口处 | 深圳南山科技园 |
深大站 | 深南大道与科苑南路交界处 | |
桃园站 | 南山大道与桃园路交叉路口 | 桃园路 |
大新站 | 前海路与桃园路交叉口 | 大新新村 |
鲤鱼门站 | 向西延伸的桃园路中线方向(规划桃园路立交桥)北侧及平南铁路西侧 | 鲤鱼门街 |
前海湾站 | 前海湾区 | |
新安站 | 新湖路与新安一路交叉口和新圳河下方 | 新安故城古迹 |
宝安中心站 | 新湖路与创业一路交叉路口下方 | 宝安区中心 |
宝体站 | 罗田路与新湖路的交汇处 | 宝安区体育中心 |
坪洲站 | 新湖路与海城路交叉路口 | |
西乡站 | 新湖路与悦和路交叉路口 | |
固戍站 | 宝安大道与固戍二道交叉路口 | 固戍社区 |
后瑞站 | 宝安大道和机场南路交口以南 | 后瑞村 |
机场东站 | 航站四路和宝安大道中间的绿化区内 | |
参考资料: [5] |
线路走向
2024年6月28日,岗厦北枢纽南区通道以及8-11号出入口正式开通,至此岗厦北枢纽实现了深圳地铁1、2、10、11、14号线的“五线换乘”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21]。
沿线站点
截至2025年6月,深圳地铁1号线共有30个站点,分别是28座地下车站、2座高架车站,其中市内地铁换乘站9座 [5]。
管理运营
播报编辑
运营时刻
车站 | 机场东方向 | 罗湖方向 |
---|---|---|
06:20-23:00 | -- | |
国贸站 | 06:22-23:02 | 06:30-次日00:06 |
老街站 | 06:24-23:04 | 06:20-次日00:05 |
大剧院站 | 06:26-23:06 | 06:17-次日00:03 |
科学馆站 | 06:28-23:08 | 06:15-00:00 |
华强路站 | 06:30-23:10 | 06:13-23:58 |
岗厦站 | 06:33-23:13 | 06:10-23:55 |
会展中心站 | 06:35-23:15 | 06:09-23:54 |
购物公园站 | 06:36-23:16 | 06:07-23:52 |
香蜜湖站 | 06:39-23:19 | 06:04-23:49 |
车公庙站 | 06:41-23:21 | 06:02-23:47 |
竹子林站 | 05:49-23:23 | 06:00-23:45 |
侨城东站 | 05:52-23:26 | 06:05-23:42 |
华侨城站 | 05:54-23:28 | 06:03-23:40 |
世界之窗站 | 05:56-23:30 | 06:01-23:38 |
白石洲站 | 05:58-23:32 | 05:59-23:36 |
高新园站 | 06:00-23:34 | 05:57-23:34 |
深大站 | 06:02-23:36 | 05:55-23:32 |
桃园站 | 06:06-23:40 | 05:51-23:28 |
大新站 | 06:08-23:42 | 05:49-23:26 |
鲤鱼门站 | 06:10-23:44 | 05:47-23:24 |
前海湾站 | 06:12-23:46 | 05:45-23:22 |
新安站 | 06:01-23:49 | 06:32-23:19 |
宝安中心站 | 06:03-23:51 | 06:31-23:17 |
宝体站 | 06:05-23:53 | 06:29-23:15 |
坪洲站 | 06:07-23:55 | 06:26-23:13 |
西乡站 | 06:09-23:57 | 06:24-23:11 |
固戍站 | 06:13-次日00:01 | 06:28-23:07 |
后瑞站 | 06:18-次日00:06 | 06:24-23:03 |
机场东站 | -- | 06:21-23:00 |
备注: 1、休息日罗湖站、机场东站首末班车时间分别为06:14-23:00、06:15-23:00; 2、节假日罗湖站、机场东站首末班车时间分别为06:14-00:00、06:15-00:00; [5] | ||
数据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5] [19] |
客运流量
2015年,深圳地铁1号线客流强度达到每千米2.46万人次 [7]。
(深圳地铁官方网站会公布各线路最近4个月里的客流数据,可在“运营服务‘每月客流’”中查询。) [9]
设备设施
播报编辑
车辆设施
深圳地铁1号线采用A型地铁列车,构造速度80千米/小时,每列车由4节动车和2节拖车组成,最大载客量可达1920人;车体为鼓形,由大断面铝合金型材整体焊接而成;列车牵引系统采用了VVVF变频变压网络控制技术,制动系统采用了EP2002阀网络控制技术,使车辆的控制传输安全可靠;车厢采用电动塞拉门,使车体有良好的密封性;车内照明应用LED集中供电专利技术,相对于常规照明节电30%以上;车内空调运用智能技术,能根据乘客数量自动调节空调冷风的档位 [1] [10]。2014年,深圳地铁1号线新增列车的最大载客量为2400人 [11]。
深圳地铁1号线增购车项目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商业运行的国产化A型地铁车项目。A型车具有车体宽长、载客量大的特点,更适用于大客运量的城市交通,平均每辆A型车的载客人数比B型车多100人左右。此次下线的首列深圳地铁一号线增购车运行速度为80km/h,整列车为6辆编组。该车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隔音降噪、绿色环保;以人为本、量身打造;模块设计、维修便利以及自主研发、国内首创五大特点。2008年9月19日上午,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首列国产化深圳地铁A型车辆下线 [12]。
运行系统
深圳地铁1号线设有竹子林控制中心、竹子林车辆段 [10]、前海车辆段;其中,竹子林车辆段位于华侨城区域,段内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控制中心的中央计算机系统可满足全线AFC系统的运营管理需求 [1];前海车辆段占地约总用地面积39.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1]。深圳地铁1号线搭配了准移动闭塞系统 [13],最小行车间隔为2分钟 [14]。
服务设施
深圳地铁1号线各车站出入口均与地面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和行人过街地道等衔接;车站内设有智能化售票和检票设备,配有齐全的公共卫生间、咨询台、公共电话、盲道、电动扶梯以及无障碍电梯等服务设施 [1];各站点还提供了银行ATM和免费租伞等便民服务 [14];全线路段车站均实现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的4G信号全覆盖 [15]。
建设成果
播报编辑
- 主要工程
深圳地铁1号线工程沿途地质条件复杂,尤其在西延段,线路从淤泥、巨石、河沙混杂的填海区穿过,先后穿越大沙河、新圳河、西乡河等河流;沿线部分地段上软下硬,水文、工程地质条件恶劣;部分站点地处闹市街区,距离地面建筑近,施工场地狭小;常年面对台风暴雨天气。前海站、鲤鱼门至前海区间位于海积软土地层,该地层开挖容易坍塌,盾构穿越容易产生较大偏差及地面沉降,盾构机穿越全断面硬岩、孤石及建筑群,易出现盾构卡壳或超限风险 [1]。
文化特色
播报编辑
- 车站文化
深圳地铁1号线每座车站都有特殊的内饰设计,如竹子林站的立柱以绿色竹子状条纹包裹;香蜜湖站的立柱有湖光水色的绿意;大剧院站的立柱采用黑白相间的琴键设计。深圳地铁1号线不同站点的基本色彩各不相同 [10]。
- 文化列车
2020年8月3日,一列几米艺术列车在深圳地铁1号线开始运营 [4]。
价值意义
播报编辑
深圳地铁1号线沿东西向客运走廊及深圳西部发展轴布设,深圳站与深圳空港无缝接驳,实现铁空联运;线路所覆盖区域客流密度大,是贯穿深圳特区及其西部发展轴的客运干线,是横贯深圳市东西方向的交通大动脉,是承载深圳市东西向主客流的一条黄金走廊。深圳地铁1号线向西带动南山、前海片区和宝安机场区域发展,中间疏导城区客流,向东缓解深圳站区域交通运输压力;对调整城市结构,引导城市空间布局,拉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交通矛盾,优化客运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1]。(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评)
地铁事件
播报编辑
2025年7月7日,深圳地铁1号线早间冲上微博热搜,列车在运行中频繁临时停车,导致多站滞留大量乘客。对此,深圳地铁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地铁1号线出现故障,预计候车时间超过10分钟,有需要的乘客可以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或换乘其他地铁线路。一小时后,深圳地铁官方微博表示,经紧急处置,深圳地铁1号线故障已排除,全线列车正逐步恢复正常运行。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