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章楶

鎖定
章楶(1027年-1102年 [29]  ),字質夫。建寧軍浦城縣(今屬福建省南平浦城縣)人。北宋名將、詩人。 [19] 
章楶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及第。歷任陳留知縣京東轉運判官、提點湖北刑獄、成都路轉運使,在地方政績卓著。後入朝拜考功、吏部、右司員外郎等官。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任環慶經略安撫使。在任上提出以戰為守,扼守要害之處,逐步蠶食西夏疆土的方法,多次擊退夏軍侵擾。期間調知應天府、廣州,並任江淮發運使,旋即重返西北為帥臣。紹聖元年(1094年),出兵西夏,一面根據地形修築工事,鞏固邊防,一面派兵攻取西夏大片地區,取得了宋朝對西夏作戰的戰略主動權元符元年(1098年),於胡蘆河川三戰三捷,襲潰進攻平夏城的夏軍,又奇襲天都山,擒獲西夏驍將嵬名阿埋等,夏主震駭。史稱“夏自平夏之敗,不復能軍”。累官至同知樞密院事,晚年以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致仕。崇寧元年(1102年),章楶去世,享年七十六歲 [1]  。累贈右銀青光祿大夫、太師、秦國公,諡號“莊敏”。 [19]  [36] 
章楶以諸生而躍馬疆場,在西北邊境屢次擊敗西夏入侵,宋徽宗稱讚他“才兼文武,學富古今” [17]  。著有《成都古今詩集》《廣州府移學記》 [22]  等,今已散佚。《全宋詞》輯錄有其詞 [36] 
全    名
章楶
別    名
章質夫
章莊簡
章莊敏
質夫
諡    號
莊簡→莊敏
封    號
秦國公(贈)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建寧軍浦城縣(今屬福建省南平浦城縣
出生日期
1027年
逝世日期
1102年
主要成就
鞏固西北邊防,多次擊退西夏襲擾
胡蘆河大捷,解圍平夏城,奇襲天都山
主要作品
《成都古今詩集》
最高官職
同知樞密院事右銀青光祿大夫太師(贈)

章楶人物生平

章楶早年經歷

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 [39]  ,章楶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祖父章頻,任侍御史時,因觸犯章獻太后而被黜官。仁宗親政後,想要重新起用章頻,但他已經去世。叔父章得象,在仁宗時成為宰相。 [2] 
章楶最初得到章得象的官蔭,被授為將作監主簿,調為孟州司户參軍。他進京考試時,聽説父親章訪入獄,正在河北魏縣對質,於是放棄考試,趕赴魏縣辯冤。 [2]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三十九歲的章楶在禮部試時名列第一,成為省元 [3] 進士及第後,授知陳留縣,歷任提舉陝西常平、京東轉運判官、提點荊湖北路刑獄、成都府路轉運副使(《宋史·章楶傳》作轉運使)。 [4]  後來入朝,於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正月自朝散大夫被任命為吏部郎中,但遭到御史孫升的彈劾。孫升認為章楶在湖北時曲意逢迎內臣甘承立,使刑獄冤濫。同年四月,章楶被外放知越州 [35] 
據《宋史·章楶傳》載,他在這段時期內還擔任過考功員外郎吏部員外郎、右司員外郎等職。 [4] 

章楶禦敵西北

元祐六年(1091年),章楶以直龍圖閣出任環慶經略安撫使,兼知慶州,時年已經六十五歲。哲宗初年,高太后及舊黨急於罷兵,當即戒邊吏勿動,並將葭蘆、米脂、浮圖、安疆四寨割讓給西夏,使歸其永樂之人。西夏得到四寨後,不但不收斂,反倒更加驕橫。 [5] 
此時,章楶提出:西夏嗜利畏威,如不給予懲罰,邊境不得休兵。應當逐步蠶食西夏疆土,“如古削地之制”,然後派各路出兵,扼守要害之處。如此,發動幾次攻勢,西夏必定趨於滅亡。 [6]  章楶便出討西夏,夏人果然包圍了環州,章楶派折可適埋伏於洪德城,夏軍經過,伏兵認出了梁氏的旗幟,出擊打敗了夏軍,斬獲甚眾。宋軍又在牛圈瀦水下了毒,夏軍許多人馬喝了之後便死去。此役之後,大震,被授為權户部侍郎 [7] 
元祐八年(1093年),章楶被除知同州。 [8] 

章楶短暫內調

紹聖元年(1094年)後,章楶改知應天府。次年(1095年)正月十二日,加集賢殿修撰,改為權知廣州 [32]  。再調為江淮發運使。 [9] 

章楶威震夏國

主詞條:平夏城之戰
哲宗諮詢對邊境形勢的良策,章楶提出在胡蘆河川築城堡,佔據有利形勢迫近西夏。哲宗同意,命他出知渭州。章楶於是公開修築數十城,佯示怯弱,暗中率領四路兵馬出胡蘆河川,用二十天時間,在石門峽江口好水河南邊築起二城:平夏城(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原州區西北)、靈平寨。
剛興建時,夏軍出兵爭奪靈平寨。章楶率兵擊敗了他們,又在環慶、鄜延、河東、熙河相繼修築城堡,夏人愕視不敢動。 [10]  西夏主和其母親率數十萬大軍圍攻平夏城,攻打十餘日都沒能攻克,一個晚上就逃走了。 [11] 
西夏六路都統軍嵬名阿埋、西壽監軍妹勒都逋號稱勇悍善戰,當時駐於平夏附近,託名畜牧,實際上是準備等待黃河解凍後再次入侵。章楶通過間諜得知其軍戒備不嚴,於是命折可適、郭成率兩千精騎奇襲天都山,直入大營,擒獲嵬名阿埋、妹勒都逋等,俘獲夏軍三千餘人,繳獲牛羊十餘萬頭(只)。哲宗接到捷報,親坐紫宸殿,接受文武百官祝賀,擢升章楶官職至樞密直學士、龍圖閣端明殿學士,進階大中大夫 [12] 
章楶在涇原為帥四年,共創設一州、九城,舉薦、拔擢人才,不問出身,麾下培養、任用了折可適、李忠傑、朱智用等將領。《宋史》稱“夏自平夏之敗,不復能軍”,不久後,哲宗亦停戰休兵。章楶在這一時期建立的邊功,號稱“為西方最”。 [13] 
當時與章楶同宗的宰相章惇於朝中執政,世人因此認為章楶之所以能夠貫徹其戰略,與章惇等人的支持分不開關係。 [14] 

章楶晚年生活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章楶以年老為由辭官,居住在河南。之後,徽宗召見章楶,加以挽留,並拜他為同知樞密院事,加通議大夫 [34]  ;同時讓章楶的兒子章縡在開封做官,以便就近奉養章楶。同年,應章楶的奏請,徽宗罷省提舉弓箭手司 [31]  [14] 
崇寧元年(1102年)七月二十六日,因章楶極力請辭,徽宗不得已,遂授其為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同意他致仕 [34]  。數日後,章楶去世,享年七十六歲。徽宗聞訊傷悼,於八月一日親臨章楶府第祭奠 [29]  。同月,徽宗下詔追贈章楶為右銀青光祿大夫 [33]  。後加贈太師,追封秦國公,諡號“莊簡” [30]  ,撫卹助喪很優厚 [14]  ;立廟於懷德軍,賜額“忠烈”。後改諡“莊敏”。 [37] 

章楶歷史評價

鄒浩:具官某受知哲廟,擢付帥權,既生致夫酋豪,且廣恢於境土,屢形捷奏,數被褒嘉,眷宥密之須,才越班聯而登用蔽。 [15] 《章楶同知樞密院制》
範純仁:伏審進被寵榮超升,宥密內以謀脩於七德,外將震疊於四夷,應率土之具瞻,喜大賢之登用,伏惟櫃密通議,機籌獨運,文武兼資,挺生杞梓之材,蔚為廊廟之器,果由省闥入踐樞庭,協贊治功久預裁於國論,發揮雄略,遂專決於兵謀,聖時方偃於干戈,寵任爰資於柱石。 [16] 《賀樞密章通議》
趙佶:章楶才兼文武,學富古今。赤心百為,白首一節。 [17] 《章楶贈銀青光祿大夫制》
趙鼎:起諸生,及作帥,頗有可稱,种師道、師中皆出其幕府。 [18] 建炎筆錄
脱脱:神宗奮英特之資,乘財力之富,鋭然欲復河、湟,平靈、夏,而蔡挺、王韶、章楶輩起諸生,委褒衣,樹勳戎馬間。世非無材,顧上所趣尚磨厲奚如耳。觀挺之治兵,韶之策敵,楶之制勝,亦一時良將。 [19] 宋史
宋濂:若莊簡公楶,建功涇原而夏童不敢東牧。 [20] 《故章府君墓版文》
蔡東藩:章楶定計築寨,連破夏眾,擒悍寇,翦夏卒,雖不免勞師費財,而夏人奪氣,悔罪投誠,西陲得無事者數年,楶之功固有足多者。 [21] 宋史演義

章楶軼事典故

章楶曾對呂本中陳説自己剛入川蜀做官時,妻兒隨行。妻子乘一驢,由他在旁牽繮繩;一對兒女年紀尚小,便共乘一驢馱行。呂本中稱讚道:“前輩勤儉不自侈,大蓋如此。” [25] 
章楶教導子嗣非常嚴厲,他擔心幾個兒子放縱鬆懈,於是在閒暇時就將他們關在一個書屋裏面。後來,長子章縡、三子章綡都順利登第,頗有詩文方面的成就。 [26] 
章楶知人善用,能舉賢任能。平夏城之戰時。西夏大舉圍困平夏城,急報傳至開封,宋哲宗頗感擔憂,但章楶卻多次奏稱平夏“決保無虞”。守將郭成堅守半月有餘,西夏始終無法攻克,只得撤圍而去。戰後,哲宗召回章楶,詢問他守城的方略,章楶回答:“初無他術,但如郭成輩皆一路精選,俾守一城,知其可保也。” [18] 
章楶以文臣為帥,頗有能名,北宋末年的大將种師道、种師中都出自其幕下。他曾親自向宋哲宗舉薦种師道,稱其“拙訥,如不能言,及與之從容論議,動中機會,他日必為朝廷名將帥”。靖康初年,种師道入朝為同知樞密院事,主持開封府防務,宋欽宗曾問他:“你還在任小官時,有賞識你的人嗎?”种師道獻上章楶當年的奏章。欽宗感嘆章楶有知人之明,於是授他的孫子章茂、章藎為官。 [18] 

章楶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六世祖
五代時仕於閩王王審知帳下,官至高州刺史。北宋時追封爵位至琅琊王。
高祖父
章仁徹
五代時曾任建州節度推官。
曾祖父
南唐庚午科狀元,入宋後官至工部侍郎。贈太子太保
祖父
北宋初年官至刑部郎中,在出使遼國時去世。後贈司徒
父親
章訪
被授為三班奉職。後累贈太尉等官。
叔父
宋仁宗時宰相,封郇國公。死後累贈太尉侍中諡號“文簡”。
累官太常少卿、銀青光祿大夫等。後贈太師、陳國公。
平輩
長弟
章棻
官至承直郎、知清流縣。
二弟
章柷
生平事蹟不詳。
三弟
章楈
獲贈右承事郎
堂弟
宋哲宗時宰相,章俞之子,封魏國公。累贈觀文殿大學士、太師、魏國公。
——
妻子
和氏
累封秦國太夫人
子輩
長子
宋徽宗時任提點淮東刑獄,因得罪宰相蔡京而被貶謫,終老於宮觀官
次子
章綜
宋徽宗時通判常州,被蔡京排擠,貶至秀州
三子
曾任户部員外郎,被蔡京排擠,出貶温州,晚年復官至龍圖閣直學士
四子
章綰
宋徽宗時知丹徒縣,被蔡京排擠,出貶睦州
五子
章綖
宋徽宗時籤判西安州,遭蔡京誣陷,刺配沙門島。晚年復官內殿崇班
六子
章縯
宋徽宗時籤判蘇州,被蔡京排擠,出貶永州。
幼子
章縝
生平事蹟不詳。
女兒
章氏
章氏
集賢殿修撰劉何。
孫輩
孫子
章傑
曾任龍圖閣直學士、知蘇州。
章茇
曾任承奉郎,被蔡京排擠,出貶處州。後復授“寺監丞”。
章藎
宋徽宗監蘇州税,被蔡京排擠,出貶均州。後復授“寺監丞”。
表格參考資料: [19]  [27] 

章楶主要作品

章楶著有《成都古今詩集》6卷,今散佚。《南海志》稱其撰有《廣州府移學記》 [22] 
全宋詩》錄其詩10首 [1]  ,另有詞作《水龍吟·楊花》《聲聲令》等。宋人朱弁在《曲洧舊聞》中評價:“章質夫作《水龍吟》,詠楊花,其命意用事,清麗可喜。東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呂,徐而視之,聲韻諧婉,便覺質夫詞有織繡工夫。” [23]  近人俞陛雲評:“此詞雖不及東坡和作,而‘珠簾’四句、‘繡牀’三句賦本題極體物瀏亮之能,若無名作在前,斯亦佳制。” [24] 

章楶後世紀念

據説章楶在元豐年間曾任華亭鹽監,因喜愛青龍(今上海青浦)風土,遂定居於此,重固章堰有其故宅。史稱青浦之有章氏,自章楶開始。辭官後又在該地築思堂,蘇軾為之作記。 [38] 

章楶史料索引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 [19] 
《八閩通志·卷六十四》 [28] 
參考資料
  • 1.    北大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12-01
  • 2.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章楶,字質夫,建州浦城人。祖頻,為侍御史,忤章獻後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楶以叔得象蔭,為孟州司户參軍。應舉入京,聞父對獄於魏,棄不就試,馳往直其冤。
  • 3.    《八閩通志》卷64:治平二年乙巳彭汝礪榜……章楶浦城人。省元。
  • 4.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還,試禮部第一,擢知陳留縣,歷提舉陝西常平、京東轉運判官、提點湖北刑獄、成都路轉運使,入為考功、吏部、右司員外郎。
  • 5.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元祐初,以直龍圖閣知慶州。時朝廷戢兵,戒邊吏勿妄動,且捐葭蘆、安疆等四砦予夏,使歸其永樂之人。夏得砦益驕。
  • 6.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楶言:“夏嗜利畏威,不有懲艾,邊不得休息,宜稍取其土疆,如古削地之制,以固吾圉。然後諸路出兵,據其要害,不一再舉,勢將自蹙矣。”
  • 7.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遂乘便出討,以致其師,夏果人圍環州。楶先用間知之,遣驍將折可適伏兵洪德城。夏師過之,伏兵識其母梁氏旗幟,鼓譟而出,斬獲甚眾。又預毒於牛圈瀦水,夏人馬飲者多死。召權户部侍郎。
  • 8.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明年,除知同州。
  • 9.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紹聖初,知應天府,加集賢殿修撰、知廣州,徙江、淮發運使。
  • 10.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哲宗訪以邊事,對合旨,命知渭州。至即上言城胡蘆河川,據形勝以逼夏。乃以三月及熙河、秦風、環慶四路之師,陽繕理他堡壁數十所,自示其怯。或以楶怯,請曰:“此夏必爭之地,夏方營石門峽,去我三十里,能奪而有之乎?”楶又陽謝之,陰具板築守戰之備,帥四路師出胡蘆河川,築二城於石門峽江口好水河之陰。二旬有二日成,賜名平夏城、靈平砦。方興役時,夏以其眾來乘,楶迎擊敗之。既而環慶、鄜延、河東、熙河皆相繼築城,進拓其境,夏人愕視不敢動。
  • 11.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夏主遂奉其母合將數十萬兵圍平夏,疾攻十餘日,建高車臨城,填塹而進,不能克,一夕遁去。
  • 12.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夏統軍嵬名阿埋、西壽監軍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戰,楶諜其弛備,遣折可適、郭成輕騎夜襲,直人其帳執之,盡俘其家,虜馘三千餘、牛羊十萬,夏主震駭。哲宗為御紫宸殿受賀,累擢楶樞密直學士、龍圖閣端明殿學士,進階大中大夫。
  • 13.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楶在涇原四年,凡創州一、城砦九,薦拔偏裨,不間廝役,至於夏降人折可適、李忠傑、朱智用,鹹受其馭。夏自平夏之敗,不復能軍,屢請命乞和,哲宗亦為之寢兵。楶立邊功,為西方最。
  • 14.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時章惇用事,楶與惇同宗,其得興事,頗為世所疑。徽宗立,請老,徙知河南。入見,留拜同知樞密院事,俾其子縡為開封推官以便養。逾年,力謝事罷,授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未幾,卒。徽宗悼之。贈右銀青光祿大夫,諡曰莊簡,賻恤甚厚。
  • 15.    《道鄉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7-11-28]
  • 16.    《範忠宣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7-11-28]
  • 17.    《宋大詔令集·卷第二百二十二》
  • 18.    《建炎筆錄》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11-19]
  • 19.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1-28]
  • 20.    《文憲集·卷二十四》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7-11-28]
  • 21.    宋史演義:拓邊防謀定製勝 竊後位喜極生悲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16]
  • 22.    《南海志·附錄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11-16]
  • 23.    [宋]李廌.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唐宋史料筆記:師友談記·曲洧舊聞·西塘集耆舊續聞:中華書局,2002-08-01
  • 24.    俞陛雲.詞境淺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07:20
  • 25.    《呂氏童蒙訓》:樞密章公楶謂餘曰:某初官入川,妻子乘驢,某自控,兒女尚幼,共以一驢馱之。近時初官,非車馬、僕從數十不能行,可嘆也。前輩勤儉不自侈,大蓋如此。
  • 26.    《中吳紀聞·卷五》“章户部”條:莊敏教諸子甚嚴,恐其縱肆,閒置一書室中。故縡與綡皆中第,而甚有文……晚年詩律益高,清淳雅健,得唐人之風。
  • 27.    黃錦君.章楶年譜.《宋代文化研究》,1994
  • 28.    《八閩通志·卷六十四》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11-16]
  • 29.    《宋會要輯稿·禮四一》:徽宗崇寧元年……八月一日,幸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章楶第臨奠。
  • 30.    《宋會要輯稿·禮五八》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0-13]
  • 31.    《宋會要輯稿·兵四》:三年三月八日,徽宗即位,未改元。……罷提舉弓箭手司。從章楶之請也。
  • 32.    《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紹聖)二年正月十二日,直龍圖閣章楶為集賢殿修撰、權知廣州。
  • 33.    《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崇寧元年正月……章楶 八月贈右銀青光祿大夫。
  • 34.    《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八》:崇寧元年……七月二十六日,通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章楶罷為資政殿學士,充中太一宮使。制書以楶“方資經制之良,遽爽節宣之適,章屢卻而覆上,志愈堅而不回”,故有是命。
  • 3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394:(元祐二年正月)朝奉大夫章楶為吏部郎中。御史孫升言:“楶自成都府路轉運副使有此除授。按:楶昨任荊湖北路提點刑獄司,內臣甘承立在本路肆為貪暴不法,殘虐人命幾千人。臣近聞公安縣僧清願者,經荊南陳狀,於打造上供生活所收拾承立虐死無主工匠骸骨數百副,作大冢以葬之。道路聞者莫不痛憤。豈有仁聖在上,而承立小臣乃敢殘虐人命至於如此!良有章楶在本路迎逢承立,以希進用,隨意上下,無所不至。所部官稍違承立意,楶則隨以他事劾之,故承立肆意虐人,無所忌憚,皆楶所致。臣竊以章楶職按一路刑獄冤濫,身寄朝廷外台耳目,坐視承立殘虐平人性命,以為容縱,成就其惡,格不上聞,按楶之罪,重於承立。今承立雖流嶺表,未足以償冤命萬分之一,而章楶置而不問,復被遷擢進用,何以懲小人之惡,為後來之戒?伏望聖慈詳察,特降指揮罷黜,以慰存沒之冤。”楶尋知越州。(四月二十二日知越州,蓋除吏中未知改命。)
  • 36.    章楶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8-22]
  • 37.    李峯.蘇州通史 人物卷 上 先秦至宋元時期: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06:189-190
  • 38.    上海市青浦縣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青浦縣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04:777
  • 39.    吳雪濤,吳劍琴 輯錄.蘇軾交遊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1:357-35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