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電油

鎖定
白電油(120號溶劑汽油)主要由C5、C6、C7、C8的烷烴組成,以C6和C7為主,可能還含有少量甲苯 [1]  白電油是無色透明的液體,不溶於水,溶於無水乙醇、苯、氯仿、油類等多數有機溶劑 [2]  白電油作為原料、清洗劑以及稀釋溶劑,廣泛用於製鞋、印刷、粘膠、皮革、電子等行業。白電油易揮發,可經呼吸道、皮膚和胃腸道進入人體,急性吸入高濃度白電油可造成中樞神經功能紊亂呼吸麻痹。白電油中正己烷含量的多少決定白電油毒性的大小。 [1] 
中文名
白電油
別    名
120號溶劑汽油 [1] 
熔    點
-73 ℃(以下) [2] 
沸    點
40 至 120 ℃ [2] 
水溶性
不溶於水
密    度
0.64 至 0.66 g/cm³ [2] 
閃    點
-20 ℃(以下) [2] 
用    途
用作溶劑稀釋劑
危險標記
7(易燃液體) [2] 

目錄

白電油性質

白電油具有高脂溶性和高揮發性,而且去污能力強,常在工業上用作清洗劑,是五金、電子、印刷和製鞋等行業廣泛應用化學物品。近年來,隨着白電油在工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它所引起的職業性中毒事件也越來越多,這也是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的事情。
白電油中毒常見症狀
白電油以慢性中毒為多見,主要表現為人體的周圍神經損害。它的發病症狀較隱蔽,進展也緩慢,停止接觸致病源後病情仍可發展。早期的主要症狀為手腳麻木、乏力,行走困難,繼而還會出現四肢感覺的減退或消失,肌力地減弱、肌肉地萎縮,體重地減輕和垂足,乃至肢體癱瘓等典型症狀。

白電油危害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其蒸氣或霧對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現可有燒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氣短、頭痛噁心和嘔吐。本品可引起周圍神經炎。對皮膚有強烈刺激性。
急性毒性:LD5040mg/kg(小鼠靜脈);LC503400ppm,4小時(大鼠吸入)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燃燒時產生大量煙霧。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高速衝擊、流動、激盪後可因產生靜電火花放電引起燃燒爆炸。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着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白電油應用

預防為先 治療趁早
由於白電油中毒的症狀表現進展緩慢,初期的乏力和肢體麻木等症狀會被人們誤解為工作勞累,難以引起重視,直會等到症狀加重、無法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後,才去就醫,但為時已晚。白電油中毒後一旦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再去治療的話將會耗時長且花費多。所以,做好白電油中毒的預防尤為重要,正所謂“防範於未然”!
怎樣預防白電油中毒
要做好白電油中毒的預防,要做到以下幾點:
最好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用KX-240W有機溶劑複合溶劑、KX-104H碳氫清洗劑,
首先,應找到引起白電油中毒的原因,以現有材料來看,引起慢性白電油中毒的原因有:企業負責人對白電油的危害認識不足,不瞭解白電油中毒的嚴重後果;他們在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在項目的引進、設計、施工和投產等環節中,沒有認真考慮和落實到有關的防護措施,以致車間內通風、特別是局部通風不良現象的普遍存在;
其次,企業負責人沒有組織在崗工人進行定期的職業健康體檢,因而不能及時發現可疑的早期白電油中毒病人;
最後,工作人員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工作人員習慣於徒手操作,甚至用白電油洗手;還有多數人因嫌麻煩,不願使用防毒口罩,還隨意堆放浸過白電油了的抹布,並沒能及時蓋好裝有白電油的膠桶等;工作人員長時間地加班加點、超時作業,都會加重毒物的吸收。
用人單位要確保勞動者健康
用人單位要有足夠的認識,高度重視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因為《職業病防治法》規定:保護勞動者健康是用人單位的責任和義務。
另外,用人單位還應改善作業環境:1.加強車間通風,對需直接接觸白電油的崗位加裝局部抽風;2.合理安排工休時間。此外,用人單位還應定期組織觸毒工人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及早發現有職業禁忌或可疑職業病患者,及早對其進行診治。同時,還應加強對工人的職業衞生教育,增強他們的自我防護意識,提高個人防護效率,工人工作時應戴口罩和手套,並且仔細留意自己有沒有類似症狀,如發現異常應馬上到職業病防治機構檢查一下,以保證自身健康。(北京市職業病慢性病防治院)
白電油分為6#或120#兩種
6#是快乾常用於清洗東西
120#是慢乾性
鉑重整抽餘油(93-102℃)餾分中正庚烷含量達57%以上,用5A分子篩氣相吸附基中的正構烷烴,然後用蒸汽脱附,分離得到正構烷烴。經鎳催化加氫,使其中少量正構烯烴飽和轉化為正構烷烴,碘值降至0.1g碘/100g以下為合格。最後經精餾而得純度達99.9%的標準正庚烷。工業級正庚烷提純也可採用濃硫酸洗滌、甲醇共沸餾等方法。
參考資料
  • 1.    吳邦華,陳利平,童映芳,葉能權.白電油成分的色譜/質譜聯用分析[J].中華勞動衞生職業病雜誌,2001(05):72
  • 2.    劉遠鋒.急性白電油中毒救治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0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