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話

(言語形式)

鎖定
白話(英文:Vernacular),指相對於文言而言,日常生活語言的表達形式。從詞彙、句法、韻味等方面看,顯然與文言區別。是平常的口語會話交流的語言表達形式。
古代的白話文經五四的現代白話文到現代文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現代人用西方的語法給它做了條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詞彙。
中文名
白話
外文名
Vernacular
定    義
相對於文言而言,日常生活語言的表達形式

白話歷史發展

白話 白話
中國五四運動前,語文分為文言和白話。在讀音方面,可以分為讀書音和白話音;在文體(包括詞彙和語法)方面,可以分為文言文和白話文。白話音,實際上就是民間的方言,和讀書音(如《廣韻音》、《洪武正韻》)相對;白話文,是相對文言文而言,是接近日常生活語言的文字表達方式,從詞彙、句法、韻味等方面看,顯然與文言有區別的。
漢語自古以來就有文言和白話之分。文言,是官方的表達形式,是公卿文人的語言和文體形式。白話是民間百姓會話所用的語言。
由於古代沒有錄音機等設備,我們最初瞭解古代的文體形式——文言文。但是隨着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的深入,我們也意識到:在古代,官方口頭用語也並非是首都當地的白話,而是有專門的正音標準的,這就是讀書音。例如,在明朝的時候,官方的書面語言是文言文,官方的口頭語言是以當時南京白話為基礎的《洪武正韻》這本書為參考。顯然,《洪武正韻》的發音體系比當時任何一種方言都顯得更加規範和嚴謹。
中國古代文字之多、音域之闊遠遠超出現代人所使用的狹小的幾千個字的範圍,現代文就是從這個平行的漢語中演變而來的。我們可以從現存的唐宋白話文文學、元代的戲曲、明代的象《三言兩拍》等文學鉅著中窺視到古代的白話文跟現代文其實並沒有象跟文言文一樣的太大的差別。如果不能考證它們的發音,起碼它們的語法和文字的使用在紙面上是一目瞭然的。古代的白話文經五四的現代白話文到現代文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現代人把西方的語法給它做了條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詞彙。

白話主要白話

古代白話沒有標準,由於漢語各地的方言差異,衍生出多種白話。在清代之後戲曲的流行以及地區之間交流開始逐漸頻繁,最早被人們廣泛認識到並形成規範的主要有韻白京白蘇白、廣白四種,也稱四大白話四大白話的特點就是皆有相應的白話文,用於記錄。不過目前,閩白也開始有規範的白話文。 [1] 
韻白指的是中州韻,按照《中原音韻》為語言規範。後來又受到明代官話洪武正韻 [2]  的影響。聽感類似於湖北話、湖南話廣東話的雜糅,是明代的中原主流的白話。韻白的音系叫做韻書系。在清代主要使用於戲曲當中。在京劇 [3]  和崑曲中,有身份的人講話都是使用韻白的。
京白是以北京話為準。京白的音系叫做新音系(相對韻書音系而言)。包括在戲曲唸白中。京劇中,普通百姓對話是使用京白的。
蘇白是以蘇州話為準,蘇白主要流行於當時的江浙,而蘇白衍生出來的讀書音在全國都有影響。江浙地區不同縣域交流是採用蘇白的,崑曲中普通百姓對話採用蘇白。蘇白的音系叫做讀書音系,相對明代之後的北方而言,是一種比較經典的音系。它的特點就是保留了濁音。由於古代南方戰爭較少,江浙地區仍然保持以前的讀音。由於當地讀書人較多,在全國各地都有做官或者教書,讀書音就影響了很多官宦世家和書香門第。
廣白(粵白是以廣州話為準,廣白主要流行於當時的嶺南地區。廣白的音系叫做舊音系(相對韻書音系而言),這種舊音系更接近宋代的韻書《廣韻》。由於古代北方對嶺南的影響比較小。所以廣白長期獨立發展。廣白是從廣信地區來的,廣信大致在今天的廣西梧州賀州與廣東封開一帶。而廣信又是從封中而來,秦朝的封中是南越國趙佗建置的郡國制軍事式古城大致在今賀州鋪門,封開南豐一帶至漢朝時改置封陽縣
實際上,在清代,也存在其他的方言區,如閩語白話(閩白)、客家語白話(客白)也是長期存在的,當時由於交通不便,很多南方方言的白話沒有得到廣泛流傳,也就缺乏主流的認同,沒有形成規範,故只有四大白話。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北方方言是獨立的白話,如南京白話、太原白話等等,但是往往會被認為是京白一種地方形式而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
除了生活中使用白話,白話也可以出現在戲劇中:例如京劇中有兩種唸白使用,京白、韻白,崑曲有韻白和蘇白,越劇使用蘇白,粵劇使用廣白;白話也可以出現在小説中,例如四大名著、《何典》。不過,這裏的京白、蘇白、廣白不是指北京話、蘇州話和廣州話,而是指廣義的北方話吳語粵語。例如在小説中如《海上花列傳》中的對話是發生在上海的,但是卻也是蘇白;金庸的武俠小説中,京白蘇白皆有,但卻不是北京話、蘇州話;四大小説以京白為主,《紅樓夢》對話中也有部分也蘇白,但是發生的事件不在北京;越劇使用蘇白但不是蘇州話,而是以嵊州話為基礎的越劇音。
民國初,出現了漢語標準音,那麼其他“白話”這個稱呼就為“方言”所取代。到了現在,“白話”這個名詞也就專門用作指清代的方言。在戲曲中,還存在白話的叫法,指的是清代當時的方言。
參考資料
  • 1.    張再峯 .中州韻和湖廣音:中國戲劇,2011
  • 2.    丁治民.從《韻會定正》論《洪武正韻》的得失——兼論明太祖“中原雅音”的性質:語言科學,2009
  • 3.    謝魯.京劇“韻白”的“聲”、“韻”、“調”:戲劇之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