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州韻

(戲曲術語)

鎖定
中州韻,是中國近代漢族戲曲韻文所根據的韻部。中州韻以河洛地區的中州官話為基礎,成為中國許多漢族傳統戲曲劇種在唱曲和唸白時使用的一種字音標準。
根據南宋佚名《中原雅音》、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明代王文璧《中州音韻》、清代沈乘麐《韻學驪珠》等書所載,字音歸為大約二十韻類。元明以來許多劇種都繼承了這個字音傳統,但又都參酌本地語音加以變化發展。
中文名
中州韻
別    名
韻白
產    地
河南
語言基礎
中州官話
代表作
《中原音韻》《中州音韻》《中州全韻》《韻學驪珠》

中州韻簡介

中州韻基本概念

中州韻書韻部對照表 中州韻書韻部對照表
中州韻,又稱中原韻、韻白,是中國近代漢族戲曲劇種韻文所根據的韻部。“中州”即河南一帶,河洛方言因具有南北過渡的中庸性質,在歷史上曾作為漢語標準音的參考。“中州韻”即以明清中州音(即中州官話)為基礎而編訂的歌曲韻譜。
一般分為東鍾、江陽、支思、齊微、魚模、皆來、真文、寒山、桓歡、先天、蕭豪、歌戈、家麻、車遮、庚青、尤侯、侵尋、監鹹、廉纖等19韻;或將齊微韻分為機微、歸回兩韻,將魚模分為居魚、蘇模兩韻,共計21韻。南曲另設入聲韻部,將入聲字兼收於平聲韻部(包括上聲和去聲)與入聲韻部中。

中州韻韻學理論

古人認為中原河洛地區的語音具有南北過渡的中庸性質,適合作為漢語標準而通行於四方,文人崇尚以中原語音為正。唐代學者李涪曾説:“凡中華音切,莫過東都,蓋居天地之中,稟氣特正。”宋代詩人陸游説:“中原惟洛陽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明代大儒呂坤在其韻學專著《交泰韻》中提到:“中原當南北之間,際清濁之會。故宋制中原雅音,合南北之儒,酌五方之聲,而一折衷於中原。謂河洛不南不北,當天地之中,為聲氣之萃。” [1]  明代文人楊文驄在韻書作品中也提出“得中原之正音,去五方之啁雜”的評論。 [2] 
這種觀點得到音樂學家和戲曲學家的認同。明代音韻學家劉濂認為人聲五音齊備,而中原之人則五音最具中和之氣,他在《樂經元義》中説:“宮如牛之鳴窌,商若羊之離羣,角若雞之鳴木,徵若豕之負駭,羽若馬之鳴野:言一物具一音也。惟人稟中和之性,而備聲氣之全。古人制五音,必本之人聲,又必以中原之人為準。宮本喉,商本牙,角本舌,徵本齒,羽本唇,此五音之原也。”
中原之音在戲曲基本理論的構建中確定了深厚的基礎,即戲曲中應以中州韻進行曲唱和唸白
明代江南地區戲曲學家沈寵綏在其曲學專著《度曲須知》中説:“音聲以中原為準,實五方之所恪宗。今洛土、吳中,明明地分隅正。”主張南曲中應摒除吳中口音,而以中土河洛語音為正。並對明代南曲帶有的南方口音提出了嚴厲批判。沈寵綏在其另一部音樂學著作《絃索辯訛》中強調:“以吳儂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韻,字理乖張,音義徑庭,其為周郎賞者誰耶?不揣固陋,以中原韻為楷!” [3] 
明代詞學家們指出,無論南曲、北曲,還是作詞、唸白都要以洛陽之音為正。比如馮班在曲論著作《鈍吟雜錄》中説:“洛下為天下之中,南北音詞,於此取正。”王伯良在《方諸館曲律·論須識字》提出:“識字之法,須先習反切。蓋四方土音不同,故須本之中州。”
清代曲學家樸隱子在其曲學著作《詩詞通韻》論述了中州音的重要性:“詞嚴聲律,韻必中州。蓋河洛九域之中,其音可通於四方耳。”王德暉在《顧誤錄》中説:“天下之大,百里殊音,絕少無病之方,往往此笑彼為方言,彼嗤此為土語。愚竊謂中原實五方之所宗,使之悉歸中原音韻,當無僻陋之誚矣。”周贇在《山門新語》中説:“夫中國車書一統, 而音韻必葉中州。”

中州韻明清中州韻

元明清之際,曲學家對曲韻進行整理,編撰成韻譜。由於作者所處歷史時間和地域不同,在中州韻的編排上也略有差異,也產生了北曲、南曲兩類風格。

中州韻北曲中州韻

北曲中州韻的代表作有南宋無名氏《中原雅韻》(原本已佚,今人從《韻學集成》中重新集佚復原 [4]  ),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卓從之《中州樂府音韻類編》(又稱《北腔韻類》)等。
北曲中州韻,在中原之音的基礎上,附着了明顯的河北風格 [5]  。明代朱權《雅韻序》中説:“卓氏(即卓從之)中州之韻,中州者,中山趙地。北音惟中山為正。南不過定遠,北不過彭城,東不過江浦,西不過睢陽,四境千里,過其境則土音生矣。惟北方無鄉談,其音謂之台,台從上聲言也。其言無入聲,以入聲為三聲之用。……其中山之音,重之清者也,故為音律之用。” [6] 
元代北曲中州韻字音歸為十九韻類。有陰平﹑陽平﹑上﹑去四種聲調;而入聲分為陰入、陽入、中入三類,分別注為“入聲作平聲”“入聲作上聲”“入聲作去聲”,稱為“入派三聲”。
北曲《中原音韻》《北腔韻類》韻部韻母表
韻部
韻母
四呼
開口呼
齊齒呼
合口呼
撮口呼
東鍾韻
ung
yung
江陽韻
ang
iang
uang
支思韻
ï
齊微韻
i
ui
魚模韻
u
yu
皆來韻
ai
iai
uai
真文韻
en
ien
uen
yuen
寒山韻
an
ian
uan
桓歡韻
uon
先天韻
iên
yuên
蕭豪韻
au
iau
歌戈韻
o
io
uo
家麻韻
a
ia
ua
車遮韻
ê
yuê
庚青韻
eng
ieng
ueng
yueng
尤侯韻
ou
iou
侵尋韻
em
iem
監鹹韻
am
iam
廉纖韻
iêm
北曲中州韻中最能反映北音風格的是入聲字的讀音。除了“入派三聲”之外,北曲的入聲字存在“文白異讀”現象。文讀參考黃河以南地區的讀音,白讀則是黃河以北地區的本土讀音。《中原雅韻》《中原音韻》《北腔韻類》都將入聲字的文讀與白讀一併收錄。
北曲文白異讀韻部表
中原入聲
北曲文讀
北曲白讀
例字
韻部
韻部
韻母
韻部
韻母
例字
屋韻
魚模韻
u / yu
尤侯韻
ou / iou
軸、帚、熟、肉、宿
藥韻
歌戈韻
o / io
蕭豪韻
ao / iao
薄、角、雀、剝、削
陌韻
車遮韻
ê / uê
皆來韻
ai / uai
擇、白、客、責、色
齊微韻
ei / uei
得、忒、塞、勒、克
然而北曲中州韻中濃烈的北方色彩,也遭到了河南、江南地區音韻學家和戲曲學家的質疑。
明代河南戲曲學家桑紹良認為《中原音韻》作於元代,北曲盛行於北方,而有悖於中原之音。他在韻學著作《青郊韻説》中説:“周德清當戎狄亂華之日,𡈼生江右,愍廣閩之語,戾中土之音,著為《中原音韻》,期以南北大同。一時詞林巨擘,莫不靡然從風,取以為的。然學不充志,思未研幾,倚於偏見,畔道益遠。”《南詞敍錄》中作者也提出類似看法,認為北曲來自胡樂,而入派三聲也並非中原正音,對周德清《中原音韻》中的錯誤加以駁斥。《南詞敍錄》雲:“南之不如北有宮調,固也;然南有高處,四聲是也。北雖合律,而止於三聲,非復中原先代之正,周德清區區詳訂,不過為胡人傳譜,乃曰《中原音韻》,夏蟲井蛙之見耳!”

中州韻南曲中州韻

南曲中州韻的代表作有明代曲家王文璧的《中州音韻》、範善溱的《中州全韻》、清代曲家周昂《新訂中州全韻》、沈乘麐《韻學驪珠》等。
南曲中州韻,在中原之音的基礎上參酌江南語音風格而編訂。韻部劃分與北曲基本相同,主要特點是四聲各分陰陽清濁,尤其注重入聲的唱法。
南曲中州韻部韻母表
中州音韻
中州全韻
中州音韻輯要
韻學驪珠
新訂中州全韻
韻母
東鍾韻
東同韻
東同韻
東同韻
東鍾韻
ung / yung
江陽韻
江陽韻
江陽韻
江陽韻
江陽韻
ang / iang / uang
支思韻
支思韻
支時韻
支時韻
支時韻
ï
齊微韻
機微韻
歸回韻
灰回韻
歸回韻
uei
機微韻
機微韻
齊微韻
i
知如韻
i /ʅ
魚模韻
居魚韻
居魚韻
居魚韻
ü /ʯ
魚模韻
ü
蘇模韻
姑模韻
蘇徒韻
u
皆來韻
皆來韻
皆來韻
皆來韻
皆來韻
ai / iai / uai
真文韻
真文韻
真文韻
真文韻
真文韻
en / ien / uen / üen
寒山韻
幹寒韻
幹寒韻
幹寒韻
寒山韻
an / ian / uan
桓歡韻
歡桓韻
歡桓韻
歡桓韻
桓歡韻
uon
先天韻
天田韻
天田韻
天田韻
先天韻
iên /üên
蕭豪韻
蕭豪韻
蕭豪韻
蕭豪韻
蕭豪韻
au / iau
歌戈韻
歌羅韻
歌羅韻
歌羅韻
歌戈韻
o / io / uo
家麻韻
家麻韻
家麻韻
家麻韻
家麻韻
a / ia / ua
車遮韻
車遮韻
車蛇韻
車蛇韻
車遮韻
ê / iê / uê / üê
庚青韻
庚亭韻
庚亭韻
庚亭韻
庚青韻
eng / ieng/ueng /üeng
尤侯韻
鳩尤韻
鳩由韻
鳩由韻
尤侯韻
ou / iou
侵尋韻
侵尋韻
侵尋韻
侵尋韻
侵尋韻
em / iem
監鹹韻
監鹹韻
監鹹韻
監鹹韻
監鹹韻
am / iam
廉纖韻
纖廉韻
纖廉韻
纖廉韻
廉纖韻
iên

中州韻現代戲劇韻白

中州韻 中州韻
明清時代,許多劇種都採用了各個標準的白話傳統,但又都參酌本地語音加以變化發展。表現於舞台上的共同特徵已不甚明顯,大致還共同遵守着某些讀音咬字的方法,在唸白中還保留着一種抑揚頓挫、節奏感特別鮮明的聲調。一般稱這種用中州韻的唸白為“韻白”或“上韻”,以區別於用本地方言的唸白,如“京白”、“蘇白”等。
很多現代戲曲中繼承了明清戲曲中的中州韻傳統,主要體現於在唱曲和唸白兩個方面。戲曲唸白分為以中州韻念法為準的韻白,和以方音念法為準的方言白。其中韻白用於等戲曲行當,方言白用於丑角。韻白與京白、蘇白、廣白四種方言白,也合稱為四大白話。
清代以來,俗曲盛行,雅音衰落,最終雅部唯獨崑曲得以流傳下來,而俗曲成了為各個地方的主要劇種。在戲曲界稱為花雅之爭。地方俗曲並不使用韻白,以方言白為主。崑曲作為雅部戲曲,是對中州韻要求最嚴格的劇種。京劇中吸收了崑曲的成分,傳統京劇也使用中州韻。但現代戲曲中的中州韻較明清以來,越來越有簡化的趨勢。

中州韻京劇中州韻

明清時代,由於京劇源出徽、漢兩地,而早期京劇有影響的藝人,如余三勝、譚鑫培、王九齡等,都是湖北人。為了適合他們自己所創造的唱腔旋律,又要求達到字正腔圓的理想,他們把湖北口音帶進了京劇。沿用元朝建置的湖廣省的舊稱,於是稱之為湖廣音。湖廣音 [7]  ,簡單説就是明清時代湖北一帶的方音,是京劇語音系統裏影響最大的一種,是當時的湖廣地區的方言音。和今天湖北話迥異。湖廣是古代行政區劃的説法,有所謂“湖廣承宣布政使司”,其他稱謂有“湖廣佈政使司”、“湖廣佈政司”,簡稱“湖廣”,民間簡稱“湖廣行省”或“湖廣省”,明朝時期直屬中央政府管轄的行政區,治所武昌(今武漢武昌),為明朝15個“布政使司”(即“承宣布政使司”,即當時的2京13省)之一,轄地為今湖北、湖南全境,下轄16個府。湖南就是湖廣南路,湖北就是湖廣北路。
京劇韻白的特色,一是存在尖團、上口字,一部分源於中州韻,一部分則源於湖廣音,二是表現在在四聲(平、上、去、入)調值以湖廣音(接近今日湖北武漢話)為基礎。
中州韻在京劇中的應用,大約可分為三類:尖團音、上口字、四聲調值。
一、尖團音
中州韻在京劇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尖團音。京劇分尖團是最不成問題的問題,只要對京劇稍有了解的人都能説出點兒道理來,但要是用最簡單的話説清楚也不容易。用兩句話把尖團字説清楚,第一句給想知其然的朋友,第二句給想知其所以然的朋友。為表達清楚,我們找兩個字作代表,“箭”表示尖字,“見”代表團字。
在北京話裏,聲母 j q x 可以拼 i 打頭的韻母,比如 ian(見), iao(交), ie(姐) 等等,其中很多字在京劇的發音裏頭跟北0京話是一致的,如“見”,我們管這些字叫團字;而其他有些字在京劇的發音裏頭跟北京話不一樣,可以跟聲母 z c s 拼在一起,而北0京話裏卻沒有這個語音地位,比如 zian (箭),我們管這些字就叫尖字。只講北京話的人是無法靠任何其他條件分辨團字跟尖字,唯有死記硬背。這是第一句。
在切韻音系所代表的中古語音系統裏頭,也可以列出聲母表來,就如今天的 b p m f, d t n l 一樣,其中有兩套聲母,一套叫“精組字”,聲母代表字是“精、清、從、心、邪”;另一套叫“見組字”,聲母代表字是“見、溪、羣、疑”。這兩套聲母裏來的字在今天的北京話裏都有聲母讀成 j q x 的,如“見”跟“箭”,北京話發音上沒有分別。但是這些字在京劇裏,凡是從“見組聲母”裏來的字跟ian, iao, ie 等 i 打頭的韻母拼在一起的,聲母都是 j q x,就是團字;凡是從“精組聲母”裏來的字跟ian, iao, ie 等 i 打頭的韻母拼在一起的,聲母就是 z c s,就是尖字。這是第二句。
所以説,所謂尖團字,在古代根本就是從不同兩套聲母裏來的字,因為語言的發展,這些字在北京話裏已經合併了,而在在京劇所本的方言裏還是有分別的。目前,中州官話區的很多地區,例如河南洛陽等,尚保留着尖團分明的語言習慣。
二、上口字
一般人認為,京劇的上口字來源於湖廣音,其實並不完全準確。因為固然在京劇形成的早期由於譚鑫培等人將湖北方言帶入京劇唱唸中,但很多發音規則則是中州官話,並且 湖北省內襄陽等地,其自身亦屬於中州官話區。
例如,“藥”與“要”、“腳”與“交”,“月”與“嶽”等等,在中州官話(尤以汴梁音為明顯)中,發音本不相同,分別念“yuo”與“yao”,“jiuo”與“jiao”,“yue”與“yuo”等,而這些字在京劇韻白中上口與不上口的分別,正是依據中州官話(以開封音最為明顯)的語音。
科、課、棵等字,在中州官話(開封音)中念“kuo”,而克、客、刻、渴等字在中州官話(開封音)中念“kɛ”,和、河等字念“huo”,而喝、核等念“he”或“hɛ”,這些字在京劇韻白中上口與否也來源於中州官話。
非、飛、費、廢、肥、肺等字,在京劇韻白中念“fi”,與中州官話(開封音)的發音一致。
戀字在京劇韻白中念“luan”或“lvan”,亦同中州官話發音。
而其他上口字的類型如“庚青韻”併入“人臣轍”,以及部分“姑蘇轍”字發“衣期轍”的音,如出、珠等,則來源於湖廣音。因此,京劇上口字的來源是中州官話和湖廣話兩部分。
三、四聲調值
京劇韻白及演唱的字音,其四聲調值並沒有統一標準,基本上是中州韻、湖廣音及京音三者的雜糅。雖然經過不斷改革,京音(或者説普通話)的比例逐漸加重,但在傳統戲中,中州韻的存在依然相當普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州官話中陽平字調值為“42”,近於普通話的去聲。在京劇韻白及演唱中,如老爺、娘子、親孃、如此、小人、大王等,陽平字均為降調,發低音,接近於中州官話。
其次,中州官話上聲字調值為“55”或者“54”,接近於普通話的陰平。這種上聲字高唱的例子,在京劇中十分常見。如《鳳還巢》中“母親不可心太偏”一段,母、古、臉、枉、倘等上聲字,皆發高音。《荒山淚》“父子們去採藥未見回程”中,程硯秋演唱的“子、採”兩個上聲皆發高音,如陰平。《六月雪》“他把我老婆婆扭到公堂”把“字高唱如陰平等等。
另外,中州官話中去聲字降調幅度較低,同時尾音有小幅度上翹,形成一種類似於普通話上聲的效果,但是幅度較小。在京劇韻白及演唱中,不少去聲字皆有尾音上滑的例子,如《霸王別姬》”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看、大、在、帳、睡等去聲字,都是前低後高,或者先降調,尾音再上挑,符合中州官話的發音。而其餘王字也如中州官話唱降調旋律,穩字也沒有像普通話一樣逢上必滑,而是如中州官話一樣唱中高平調。
總之,京劇傳統戲的四聲是在中州韻的基礎上,雜糅了湖廣音和京音,從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富有韻律感的唸白,及韻白,其演唱也是同樣如此。

中州韻崑曲中州韻

崑曲的藝人都自稱他們唱唸的語言是“中州韻”,所謂“中州韻”,是一個極為籠統的概念。大致的説,它是對字讀斟酌古今、綜合南北,而使之成為通用語的一個籠統説法,並不是某一地區或某一韻書所確定某一種具體語音、字讀。也就是今“曲唱”所謂“中州韻”與元朝卓從之的《中州樂府音韻類編》、周德清《中原音韻》並不是一回事。雖然,受它的影響很大,尤其是《中原音韻》。
中州韻 中州韻
又云:曲唱這種做法,對其後的各種唱,尤其是各地各類、各種戲劇場上的唱,影響很大。其後,凡用文讀,即使是以當地的土音作文讀的唱説,其品種、班社及藝人都自稱“中州韻”。
蘇州崑曲的所謂“中州韻” [8]  ,即是帶有蘇州方言特色。目前六大崑劇團中,蘇州的江蘇省蘇崑劇團、南京的江蘇省崑劇院其唱唸還保留吳音的特色,唱入字也必斷。上海崑劇團其唱唸多已京劇化,入聲字往往不斷,浙江崑劇團(已改製為浙江京昆藝術劇院)也有京劇化的傾向,但還保留一些吳音特色,有時還帶一點杭州音。湖南崑劇團以郴州地區的官話唱唸,北方崑曲劇院的唱唸語音則如同京劇。
説白有所謂“韻白”與“方言白”,韻白是用中州韻的唸白;方言白,即唸白用方言。蘇州崑劇所用的方言白,主要是蘇白,即蘇州方言,但依角色需要,有時也用其他的方言,如《繡襦記,教歌》中揚州阿大就説揚州白;《長生殿,彈詞》聽客中的淨角就説京白。蘇州、南京、上海、浙江四團在劇中人是讀過書的上層社會人物多用韻白,下層人物多用蘇白,蘇白在醜、副行當中用得比較多。北京則改蘇白為京白,湘昆則改蘇白為當地的語言。
參考資料
  • 1.    張偉娥.交泰韻音系研究:山東師範大學,2002
  • 2.    蔡麗華.《音韻日月燈》研究:福建師範大學,2009
  • 3.    李昂.沈寵綏曲學研究:蘇州大學,2009
  • 4.    董冰華. 《中原雅音》與《中州音韻》考論[D]. 吉林大學, 2011.
  • 5.    張玉來. 《中原音韻》所依據的音系基礎問題[J]. 語言研究, 2012(3):29-34.
  • 6.    唐圭璋.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 7.    張再峯 .中州韻和湖廣音:中國戲劇,2011
  • 8.    楊振淇.崑劇與中州韻:戲曲藝術,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