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圭

(明朝名臣)

鎖定
白圭(1419年-1475年1月27日),字宗玉。北直隸真定府南宮縣(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宮市南白塔村)人 [1] 明朝名臣。
正統七年(1442年),白圭登進士第,授官御史。正統十四年(1449年),隨徵瓦剌,並在土木之變後逃回。之後歷任山西按察司副使、浙江右布政使,又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平定苗民起事。選即再以兵部右侍郎參贊軍務,抵禦韃靼孛來入侵。後升為工部尚書成化二年(1467年),奉命提督軍務,與撫寧伯朱永等討平荊襄流民劉通之亂,以功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又提督十二營操練。
成化十年十二月(1475年1月)卒於任上,享年五十六歲。獲贈少傅諡號“恭敏”。有《白恭敏奏疏》等傳世 [2] 
全    名
白圭
別    名
白恭敏
宗玉
諡    號
恭敏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北直隸真定府南宮縣(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宮市南白塔村)
出生日期
1419年
逝世日期
1475年1月27日
主要成就
平定第一次荊襄之亂
主要作品
《白恭敏奏疏》
最高官職
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少傅(贈)

白圭人物生平

白圭早年仕宦

白圭生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四月癸卯日。 [3]  其祖上為磁州(今河北磁縣)人,後徙居隆慶州(今北京延慶),之後又徙居北直隸真定府南宮縣(今河北省南宮市南白塔村),遂定居於此。 [1]  [4] 
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年),白圭登進士第,授御史 [5] 
正統九年(1444年)正月,英宗惱怒朵顏三衞陽奉陰違,侵擾邊境,於是命成國公朱勇等四路各率精騎萬人出擊。白圭擔任朱勇部的監軍,隨軍屢破三衞軍。史稱此役之後,“三衞從是寢衰”。 [5-6] 
隨後,白圭曾奉命巡按山西,辨析冤獄上百起。 [7] 

白圭死裏逃生

正統十四年(1449年),白圭隨英宗北征瓦剌。同年,“土木之變”爆發,隨行的十三道御史僅有白圭等二人得以生還。 [8]  當時京師戒嚴,選取朝臣分別外出,選兵勤王,白圭前往澤州 [7]  [9] 
北京保衞戰”勝利後,瓦剌退走,白圭回朝,升任山西(一作陝西)按察司副使。 [10] 

白圭南征北討

明代宗景泰(1450年-1456年)年間,白圭升為浙江右布政使。任內協助諸將討平侵襲處州的福建“賊”帥鄭懷冒。 [11] 
天順二年(1458年),英宗擢升白圭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協助南和侯方瑛討伐貴州東苗幹把豬等叛亂(參見詞條東苗幹把豬起義)。白圭認為谷種諸夷是東苗的羽翼,於是先派兵攻破谷種營寨一百四十七座,與方瑛等合兵於青崖,連克四百七十餘寨,乘勝進攻叛軍大營六美山,生擒幹把豬,威震諸苗。戰後,白圭留任湖廣巡撫 [12-13] 
天順四年(1460年),白圭被召入朝,任兵部右侍郎。次年,韃靼哈喇慎部領主孛來入侵莊浪,朝廷命白圭與都御史王竑奔赴邊境,參贊都督馮宗的軍務,分兵巡邊。其中,白圭曾在固原州破敵。 [14]  [15] 
天順七年(1463年),白圭入朝進升為工部尚書,督造裕陵(明英宗陵墓)、修建承天門(即天安門)。 [14]  [15] 

白圭主持兵部

成化二年(1467年),荊襄流民首領“劉千斤”劉通率數萬流民作亂,憲宗命撫寧伯朱永總兵征討,白圭奉命提督軍務。次年,劉通就擒,獻俘京師,適值父喪,白圭還葬父親。其後以功加太子少保,升賜從一品俸兼兵部尚書。驛召至京,又令提督十二營操練,尋賜玉帶、寶刀、織金麒麟服,以寵異之。 [16] 
成化七年(1471年),白圭請求大舉“搜套”,以驅逐定居於河套地區的韃靼部落,但明廷三次換將,屯兵八萬,耗資甚巨,最終不能成功。 [17-18] 
成化九年(1473年),白圭因母親去世而離職服喪,被起復視事。 [19] 

白圭病逝任上

成化十年(1475年)十二月,白圭因病上疏請求致仕。朝廷命他在京調理,不準致仕 [20]  同月辛丑日(1475年1月27日),白圭病逝於任上,享年五十六歲。 [3]  憲宗聞訊後,追贈少傅諡號“恭敏”,賜祭葬及撫卹助喪之財物。 [21]  次年,白圭歸葬於南宮縣“白塔先塋之次”。 [22] 

白圭主要影響

白圭才識過人,遍歷朝廷內外官職,數次參預軍旅之事,在南下征討苗亂、西北抵禦韃靼的戰役中頗有功勞,尤以平定荊襄流民的功勞最為人所稱道。 [23] 

白圭歷史評價

程敏政:“宮保尚書贈少傅南宮白恭敏公,以進士甲科歷四朝,出入中外,顯有文武之俊功,為時名臣。” [35] 《白太夫人六十慶序》
  • 惟公生際明時,天資既厚,加以問學之功,用能樹立勳績;輔相治平,巍然德望,為國名臣。揆之古人,如虎如度,誠有如聖諭者焉。 [24]  《白圭神道碑誌銘》)
  • 維白之先,善積延慶,積厚發宏,於公驗焉。公生磊磊,材長器偉,磋之磨之,有斐君子。夙奮言揚,巍科拾取,持憲刑清,旬宣政舉。帝曰嘉哉,俾職巡撫。威惠並行,厥施愈溥。召貳兵曹,爰整其旅,伐夷討叛,歲無寧處。司空司馬,股肱天子,謀明弼諧,允相化理。崇階屢躋,孤鄉是履,人懷俱瞻,國有憑倚。惟公之亡,愛莫能已,悲貽縉紳,悼叨寧泣。贈諡及賻,典實隆豐。生榮死哀,伊誰與同。南宮之原,水秀土豐。載德於銘,流光無窮。 [24]  《白圭神道碑誌銘》)
  • 圭偉儀狀,有才識。歷官中外,數從軍旅之事,累有勞效。而荊襄之功為最,人稱其能。然乏清譽,既沒,而諸子以分財不均閲訟,聞者嗤之。 [25]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
  • 公器宇英俊,才識優長,裁度邊務,動中機宜。雖羽檄交至,未嘗倉皇失措。嘗以兵行糜費,害及地方,故比年師旅簡出,邊將不敢邀功,四方賴以無事。尤篤於孝友,厚於故舊。與人交,開心見誠,曾無宿怨。同官有喪,竭力為之經營,且捐貲助之。 [26]  《白恭敏公墓誌銘》)
  • 哲人之生,夫豈偶然。實維先世,積厚慶延。南宮善地,豈無才賢。科目寥寥,殆將百年。挺拔自公,振後光前。位隆八座,功着三邊。雄才卓識,稟之自天。運籌決勝,動中機先。簡在帝心,委任益專。彼蒼不愸,胡奪之遄。其身雖亡,其名永傳。吁嗟恭敏,復何憾焉。南宮之山,逶迤蜿蜒。卜葬有石,垂於綿綿。 [26]  《白恭敏公墓誌銘》)
陸容:“白恭敏公圭,凝重簡默,喜怒不形。” [36] 菽園雜記
林時對:至若于謙之御也先,白圭之剿鄖盜,原傑之撫流民,韓雍之斷藤峽,項忠之平滿四林俊之殄蜀寇,王守仁之擒宸濠、平贛盜,田州姚鍈之誅岑猛王崇古之封俺答梅國楨之討哱拜李化龍之滅楊應龍朱燮元之平奢崇明安邦彥,皆師貞丈人謀定後戰,鼓行以出,奏凱而歸,策勳告廟,蔭胄旌功;可不謂隆焉。 [27] 荷牐叢談
張廷玉等:“英、景間,瓦剌逼西陲,邊圉孔棘;而黃蕭養、葉宗留之徒劫掠嶺南、浙、閩境上。其後荊、襄流民嘯聚,則以劉通、石龍為之魁。他若都勻、松、茂、黔、楚諸苗、瑤叛者數起。羅亨信、侯璡(及白圭)諸人,保固封圻,誅虓禁亂,討則有功,撫則信著,宣力封疆,無忝厥任矣。” [28] 明史
龔景瀚:“有明鄖陽之白圭、項忠,先後擒斬劉千斤、苗龍等數萬人,而後原傑得以成撫治之功。” [29] 《撫議四川》

白圭主要作品

皇明經世文編》輯錄有《白恭敏奏疏》1卷,有奏疏5篇:《禦寇方略疏》《四川盜賊疏》《軍務七事疏》《處置荊襄疏》《覆萬翼安邊疏》 。 [2] 

白圭軼事典故

白圭釜鍋自鳴

正統七年(1442年),白圭與好友程信共同赴京參加春闈,住在一家旅舍中。結果這家旅舍的鍋忽然發出很大的鳴聲,白圭和程信都認為這時不詳的徵兆,急忙離開此處,途中仍聽到巨大的鍋鳴聲,一直走到幾里地外才聽不見。當年,二人都考中甲科進士,後相繼任兵部尚書。 [34] 

白圭清譽不佳

白圭狀貌魁偉,才識過人,但清譽不佳。在他死後,幾個兒子因為分配家財不均而爭訟,惹得時人嗤笑。 [23] 

白圭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曾祖父
白文舉
不仕。
祖父
白進忠
祖母
馬氏
後贈夫人。
父親
白友諒
母親
郭氏
白友諒原配,後贈夫人。
何氏
白友諒繼室,封夫人。
原配
秦氏
先於白圭三十年去世,累贈夫人。
繼室
孟氏
累封夫人。
兒子
白鑌
秦氏所生,以其父軍功為錦衣衞百户,後升為千户。
孟氏所生,進士及第,累官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太保諡號“文裕”。
白銓
孟氏所生,為國子生
白鋭
孟氏所生。
白鈁
孟氏所生。
另據《白恭敏公墓誌銘》記載,秦氏、孟氏共為白圭生有三女,生平均不詳。此外,白圭至少還有孫子一人、孫女四人。
以上內容來源 [26]  [30-31]  [32] 

白圭史料索引

《白圭神道碑誌銘》
《商文毅文集》卷8《白恭敏公墓誌銘》 [33] 
明實錄》英宗、憲宗朝部分 [25] 
明史·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六十》 [28] 
參考資料
  • 1.    《明史·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六十》:白圭,字宗玉,南宮人。
  • 2.    《皇明經世文編·卷四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7-01-27]
  • 3.    《白恭敏公墓誌銘》:公生永樂己亥四月癸卯,年五十有六。
  • 4.    《白恭敏公墓誌銘》:先世磁州人,後徙隆慶,再徙真定之南宮,因家焉。
  • 5.    《明史·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六十》:正統七年進士。除御史,監朱勇軍,討兀良哈有功。
  • 6.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設立三衞》:九年秋七月,兀良哈入寇,命成國公朱勇等率諸軍二十萬,分道出塞擊之。朱勇同太監錢僧保由中路,出喜峯口;興安伯徐亨同太監曹吉祥由南路,出劉家口;左都督馬諒同太監劉永誠由北路,出界嶺口;都督劉懷同太監但住由西北路,出古北口。逾灤河,渡柳河,經大小興州,過神樹,破福餘於全寧,復破泰寧、朵顏於虎頭山,出所掠萬計。而都督楊洪出黑山,俘斬安出部。各論功加秩。三衞從是寢衰,然怨中國益刺骨,因糾也先入寇,為之鄉導矣。
  • 7.    《明史·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六十》:巡按山西,辨疑獄百餘。從車駕北征,陷土木。脱還,景帝命往澤州募兵。尋遷陝西按察副使,擢浙江右布政使。福建賊鄭懷冒流剽處州,協諸將平之。
  • 8.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從駕北征,土木之陷,十三道御史得生還者僅二人,圭其一也。
  • 9.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時京師戒嚴,簡廷臣分出,選兵勤王,圭得澤州。
  • 10.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虜退還,升山西按察司副使。
  • 11.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景泰中,升浙江右布政使。
  • 12.    《明史·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六十》:天順二年,貴州東苗幹把豬等僣號,攻劫都勻諸處。詔進右副都御史,贊南和侯方瑛軍往討。圭以谷種諸夷為東苗羽翼,先剿破百四十七寨。遂會兵青崖,復破四百七十餘寨,乘勝攻六美山。幹把豬就擒,諸苗震讋。湖廣災,就命圭巡撫。
  • 13.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天順二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貴州。苗賊作亂,圭帥師討平之。
  • 14.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未幾,召為兵部右侍郎。時北虜孛來寇莊浪,命圭往贊軍務,獲虜二十輩,追戰花馬池等處,又連捷,虜角□羊去,升工部尚書。
  • 15.    《明史·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六十》:四年召為兵部右侍郎。明年,孛來寇莊浪。圭與都御史王竑贊都督馮宗軍務,分兵巡邊。圭敗之固原州。七年進工部尚書。
  • 16.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成化二年,荊襄賊千斤劉通嘯聚,勢甚猖獗,上命撫寧伯朱永總兵徵之,而以圭提督軍務。千斤劉就擒,獻俘京師。適值父喪,還葬。明年,加太子少保,升從一品俸兼兵部尚書,驛召至京。又令提督十二營操練,尋賜玉帶、寶刀、織金麒麟服,以寵異之。
  • 17.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明年遣侍郎葉盛至軍議。時永已召還,越以士卒衣裝盡壞,馬死過半,請且休兵,與盛偕還。而廷議以套不滅,三邊終無寧歲;先所調諸軍已逾八萬,將權不一,迄無成功。宜專遣大將調度。乃拜武靖侯趙輔為平虜將軍,敕陝西、寧夏、延綏三鎮兵皆受節制,越總督軍務。比至,寇方深入環慶、固原飽掠,軍竟無功。
  • 18.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又明年,越以方西征,辭大同巡撫。詔聽之,加總督軍務,專辦西事。然是時寇數萬,而官軍堪戰者僅萬人,又分散防守,勢不敵。永、越乃條上戰、守二策。尚書白圭亦難之,請敕諸將守。其年,寇復連入懷遠諸堡,永、越御卻之。圭復請大舉搜套。
  • 19.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九年,以母喪去位,起復視事。
  • 20.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成化十年十二月)甲午,太子少保兼兵部尚書白圭以疾乞致仕。命在京調理,不允致仕。
  • 21.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至是卒,年僅五十六。訃聞,贈少傅,諡恭敏,賜祭葬賻恤。
  • 22.    《白恭敏公墓誌銘》:鑌等扶柩歸南宮,卜以卒之明年某月日,葬於白塔先塋之次,奉工部尚書王公所述事狀造予請銘。
  • 23.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圭偉儀狀,有才識。歷官中外,數從軍旅之事,累有勞效,而荊襄之功為最,人稱其能。然乏清譽,既沒而諸子以分財不均閲訟,聞者嗤之。
  • 24.    明·劉吉·《明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兼兵部尚書贈榮祿大夫少傅諡恭敏白圭神道碑誌銘》
  • 25.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7-01-27]
  • 26.    明·商輅·《商文毅文集·卷八·太子少傅兵部尚書白恭敏公墓誌銘》
  • 27.    《荷牐叢談·卷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7-01-27]
  • 28.    《明史·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六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27]
  • 29.    魏源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校;賀長齡 輯;魏源 編次;曹堉 校勘.魏源全集 第17冊 皇朝經世文編 卷70-卷89 兵政:嶽麓書社,2004:839
  • 30.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仲子鉞,進士及第,今為編修。
  • 31.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六》:子鑌,以圭軍功,為錦衣百户。
  • 32.    《懷麓堂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8-11-16]
  • 33.    商輅 著;孫福軒 編校 .《商輅集(上下冊)》: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6
  • 34.    《古今奇聞類紀》卷1引《近峯聞略》:國朝程襄毅公信、白恭敏公圭,正統七年偕赴春闈,入旅肆中。其家忽鍋鳴,二公以為不祥兆,出避之,鍋聲甚轟,數里而止。是年,二公皆登甲科,歷官清要,後相繼為大司馬。
  • 35.    《篁墩文集·卷二十七》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13]
  • 36.    《菽園雜記·卷四》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