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吉

(明代首輔大臣)

鎖定
劉吉(1427-1493年12月24日 [1]  ),字祐之,號約庵。 [2]  北直隸博野(今河北博野)人 [3]  ,明代政治人物,於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至弘治五年八月(1487-1492)任內閣首輔
劉吉是正統十三年(1448)進士,曾參與編撰《寰宇通志》《大明一統志》《英宗實錄》等典籍,並曾為明英宗及其太子朱見深講讀經史。朱見深繼位後,漸受重用,成化十一年(1475)成為內閣成員,與萬安共同排擠劉珝明孝宗即位後,出任內閣首輔,任內雖與劉健等閣臣對孝宗多有諫言,但繼續排除異己。雖戀棧不退,終以弘治五年(1492)告老還鄉,一年後去世。
劉吉與萬安劉珝在成化年間因尸位素餐,被戲稱為“紙糊三閣老”; [4]  他本人又因耐受彈劾、穩居內閣(前後長達十八年),被戲稱作“劉棉花”。 [5] 
本    名
劉吉
別    名
劉棉花
祐之
約庵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北直隸博野(今河北博野)
出生日期
1427年
逝世日期
1493年12月24日
主要成就
文獻修撰,參預機務,勸諫孝宗
諡    號
文穆

劉吉人物生平

劉吉早年經歷

劉吉,字祐之,北直隸博野人。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9)考中進士。後又被選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三年學習期滿因成績優異留翰林院任編修。劉吉在任編修的同時,還充任經筵官,給皇帝講讀經史。劉吉參加編撰的《寰宇通志》一書寫成後,晉升為翰林院修撰(翰林院中掌修國史的官職,從六品)。天順四年(1460),劉吉侍候於皇太子朱見深身邊,為其講讀經史,後因遇家喪迴歸故里。 [6] 

劉吉飛黃騰達

天順八年(1464),英宗駕崩,皇太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明憲宗。憲宗即位後,命翰林院的史官參加纂修《英宗實錄》, 劉吉被召回京城。劉吉到京後,因尚在丁憂守制期間而上書請求辭官,憲宗不予批准,升他為侍讀(正六品,翰林院掌講讀經史的官職)。《英宗實錄》一書寫成後,劉吉又被提升為侍讀學士(從五品),在皇宮殿閣內值班與其他翰林官輪留給皇帝講讀經史。其後多次升遷,官居禮部左侍郎 [7] 
成化十一年(1475),劉吉與吏部左侍郎劉珝一同受命兼任翰林院的長官翰林學士,到內閣辦事,參預機務。不久,劉吉又從禮部侍郎升為禮部尚書 [8] 
成化十四年 (1478),憲宗以皇太子朱祐樘出閣讀書,命閣臣萬安、劉珝、 劉吉等三人提督翰林院官員講讀,為表示獎勵,憲宗俱給三人加官, 劉吉進為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 [9-10] 
成化十八年 (1482),劉吉的父親去世,按規定劉吉須回家守喪三年,但憲宗卻下詔繼續起用他。劉吉一方面假惺惺地再三上書推辭,另一方面又暗地裏走貴戚萬喜的門路,皇帝最終沒有同意劉吉的推辭。這一年,劉吉參加纂修的《文華大訓》一書寫成,憲宗進劉吉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 [11] 
成化二十一年(1485),劉吉升為户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12]  憲宗後期日益荒政,而閣臣又無所規正,各部尚書亦多屬平庸,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説法。三閣老指萬安劉珝、劉吉,六尚書指尹旻殷謙周洪謨張鵬張鎣劉昭 [13]  [14]  然而,“紙糊三閣老”中,劉珝又稍稍優於萬安和劉吉, [15]  還曾痛罵萬安“負國無恥”。萬安和劉吉設計陷害劉珝,但表面還裝出搭救他的樣子。 [16]  這年九月,劉珝被迫退休。 [17]  其後,彭華尹直相繼入閣辦事,而萬安、劉吉的朋黨勢力越發鞏固了。 [15] 
成化二十二年(1486),憲宗又晉升劉吉為少保兼太子太傅。 [12] 

劉吉弄權弘治

成化二十三年(1487),憲宗駕崩,皇太子朱祐樘即位,是為孝宗。當時,內閣有閣臣三人,萬安為首輔。其他兩人,尹直得妖人李孜省的援引入閣,劉吉則結好貴戚萬喜。他們只要官位穩固,按年資進級,什麼醜事都幹得出來。 [14]  孝宗即位後,庶吉士鄒智、御史姜洪上書彈劾內閣輔臣,説萬安、尹直與劉吉都是小人,應當從內閣中開除出去。 為此,劉吉對鄒智、姜洪恨之如骨。 [18] 
明孝宗免除了內閣首輔萬安和閣臣尹直兩人的職務,留下劉吉繼任首輔,增補了新閣臣徐溥劉健兩人入值內閣,參預機務。劉吉任內閣首輔後,為了結好科道官,以免他們繼續揭發自己,曾建議超遷科道官。但科道官不吃他這一套,對他的揭發沒有停止。左庶子張升,御史曹璘歐陽旦,南京給事中方向,御史陳嵩等相繼彈劾劉吉。劉吉非常惱怒,找到一個藉口將張升驅逐出朝廷。接着,又數興大獄,將鄒智、方向囚禁起來貶到邊遠地區,姜洪也被貶官。劉吉又和宦官蔣琮合謀,將南御史姜綰等逐出朝廷。由於劉吉利用手中的權力排擠異己,使當時的台署(官衙)都空閒了起來,從此,朝內外大臣都不敢正視劉吉,彈劾他的人也減少了許多。 [19] 

劉吉見風使舵

孝宗即位後,舊閣臣只有劉吉留用,他看到孝宗是個勵精圖治、黜佞任賢的皇帝,新任的閣臣徐溥劉健都是品行高潔的人,所以做事比較小心。因為劉吉在內閣中為首,所以每當徐溥、劉健有建議提出後,劉吉總是署上自己的名字, 而這些建議又往往是正確的,劉吉以此竊取美名來掩蓋自己的短處。 [13] 
弘治二年(1489)二月發生旱災,孝宗讓閣臣帶領儒臣撰寫祈雨的禱文。劉吉等人説:“以前,妖人李孜省、鄧常恩以向先帝(憲宗)獻淫邪方術而受到寵幸和重用,近來,一些奸邪的小人沿襲李孜省、鄧常恩的做法,觀察到天氣有變將要下雨, 便上書皇上請求祈雨,從而顯出神靈應驗的樣子能得到皇上的 寵幸和重用。寵幸奸邪小人的大門一旦敞開,爭着上書請求祈雨以取得皇上恩寵的人越多,卻給國家招來禍害,基於這方面的原因,臣等不敢領命撰寫祈雨的禱文。”孝宗領悟到這裏面的意思,便下令停止了這件事。 [20] 
弘治二年(1489)五月,天下發生災異,劉吉等上書請求孝宗修德政以防止微小的過失,還請求孝宗自始至終都要做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八月,劉吉等又以災異上書陳述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七件大事。當時,代王給朝廷進獻海青,劉吉等人説皇上登位時就已經宣佈。不接受天下送來的貢品,請皇上不要接受。 [21] 
弘治三年(1490)三月,劉吉和其他閣臣一同進諫説: “皇上恭儉仁明,勤求治理,與先帝不同。凡宴樂遊觀,一切嗜好之事,應該全部減省。如果左右近臣請求皇上像先帝那樣荒政,皇上就應該以太祖、太宗為榜樣將他們訓斥、趕走。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是宴樂遊玩應有時間限制,皇上按照祖宗的做法就可以了。” [22] 
弘治三年(1490)四月,吐魯番的使者嚮明廷進貢獅子。 [23-24]  使者們要返回時,孝宗命令內閣起草敕文,派遣中官去歡送他們。劉吉等人説對吐魯番使者的禮節不能過分優厚,以免他們輕視皇上和中原。孝宗接受他們的規勸,停止了這件事。 [25]  接着,劉吉等人又進諫,指出吐魯番作惡多端,只是由於討伐吐魯番的條件尚不成熟,暫不興兵,但仍應當封閉關口;此次吐魯番入貢明廷,乃是緩兵之計,但邊關將領已經按慣例將使臣送往京師,故對使臣只是減等招待而沒有拒之國門外,這樣做實屬迫不得已。劉吉等同時建議餓死吐魯番進貢的獅子,説: “獅子諸獸,每天吃兩隻羊,一年就是七百二十隻,並且每天還要用五十個士兵看守,這都是浪費,應該斷絕這些野獸的食源,讓它們慢慢餓死。” [26-27]  這個餓死獅子的建議,孝宗沒有采納。 [28] 
弘治三年(1490)十二月,星象發生變化,劉吉等人又進言説: “近來災星出現在天空,占卜的人説這是發生戰爭、饑荒和水旱災害的徵兆。今年京城、直隸、河南、山西、陝西發生旱災和蝗災,四川、湖廣收成也不好。如果明年還是這樣,恐怕盜賊大作,戰亂就不可能避免了。希望皇上能節儉用度,罷免宴樂遊觀,摒斥讒言,排斥異教邪説,用心研究經史以尋求治國的道理。關於沙河修橋,江西造瓷器,南海子修補垣牆,都不是眼下必須急辦的,應該都停下來。”孝宗非常讚賞並採納了這個建議。當時,孝宗受迷惑而親近方術之官,非常迷信祈求就能有所應的事情,於是令人發下經牌讓閣臣們寫文讚頌,還讓閣臣們擬定神將的封號。劉吉等人極力勸説皇上對於虛言妄説應當加以排斥。 [29] 
劉吉從孝宗即位起就升為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等到《憲宗實錄》一書寫成,劉吉又晉升為少師、華蓋殿大學士。 [30] 

劉吉致仕而終

劉吉執掌內閣大政為時既久,權勢異常顯赫。孝宗即位之初,對劉吉還比較信任並接受其建議,後來開始疏遠劉吉。然而,劉吉始終沒有辭官的意思。 [31] 
弘治五年(1492),孝宗欲封張皇后的兄弟為伯,命令內閣首輔劉吉撰擬誥命,劉吉上言説應該先詔封周太后、王太后兩家的子弟。孝宗認為劉吉違命,大不高興,派遣中官到劉吉家,委婉地令他致仕,劉吉這才不得不於同年八月告老還鄉。 [32]  孝宗接到辭呈後,立即予以批准, [33-34]  詔賜敕文,並准許劉吉享有一定的待遇,如回鄉的路上可以坐公家的車馬,住公家的驛站等。 [35] 
弘治六年十一月十六日(1493年12月24日,丁未日),劉吉去世,終年六十七歲(虛歲)。(《劉吉神道碑銘》作十一月癸未日 [2]  [36]  ,但該月並無癸未日,故從《孝宗實錄》。 [1]  [37]  )據説劉吉家居被盜,他是受驚嚇而死的。 [14]  劉吉死後,孝宗曾派遣內臣去諭祭,贈加官“太師”,賜諡號 “文穆”。 [14]  [38] 

劉吉主要影響

劉吉文獻修撰

劉吉從翰林編修起家,參與了明廷多部典籍的修撰,其中包括《歷代君鑑》《寰宇通志》《大明一統志》 [39]  《英宗實錄》《文華大訓》《憲宗實錄》等,並先後為憲宗及其太子(孝宗)講讀經史。 [40] 
《歷代君鑑》《寰宇通志》均修撰於景泰年間。後者計一百一十九卷 [41-42]  ,是一部全國性地理總志,由陳循任總裁,而劉吉作為經筵官參與其中。英宗復位後,該書被《大明一統志》取代, [43]  劉吉復參與修撰。 [36] 
《英宗實錄》於成化元年(1465)起修,成化三年(1467)修成,其中包含景泰史事,共計三百六十一卷,同時修撰的還有《英宗寶訓》十二卷。 [42]  [44]  陳文任總裁官 [45]  ,劉吉尚在丁憂期間,因此事起復,參與修撰。 [36] 
《文華大訓》於成化十八年十二月修成,被憲宗頒賜給太子朱佑樘,後於嘉靖年間刊行。 [46-47]  該書分為進學、養德、厚倫、明治四綱,其下又分為二十四目,共計二十八卷,作為太子的教材。 [48-49]  該書由彭華楊守陳等東宮講讀官員編纂而成, [50-51]  而劉吉等三輔臣作為提督講讀的官員,書成俱得封賞。
《憲宗實錄》於弘治四年(1489)修成,計二百九十三卷,同時有《憲宗寶訓》十卷。劉吉作為時任內閣首輔,擔任總裁。 [42]  [52-53] 

劉吉政務建言

孟密歸屬
在明憲宗在位期間,劉吉曾參與決定原屬雲南木邦宣慰司孟密地區的歸屬。他和劉珝反對將孟密割讓給曩罕弄(她是入侵木邦並請求分裂孟密的土官),認為若開此惡例,將使木邦等土官紛紛解體。他們指出,即使因為拒絕割地而導致戰爭,明軍也只需謹守邊境,令周邊的宣慰司合兵討伐即可,不會釀成麓川之戰那樣的戰禍。不久,劉吉因丁外艱離職,事情按內閣首輔萬安的想法辦了下去。 [54]  明廷不公正的處理帶給木邦很大損失,也反過來證明了劉珝、劉吉的意見的正確。 [55-56] 
勸諫弘治
明孝宗登基後勵精圖治,劉吉作為內閣首輔,經常同輔臣劉健等一起上書建言,其中既從皇帝私德方面諫孝宗罷遊樂、節用度、摒讒言、斥異教, [40]  也涉及哈密之爭等政治方略決策事宜 [27]  。不過,劉吉等建議的對哈密閉關封鎖之措施,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哈密問題。 [57] 

劉吉歷史評價

徐溥:公容貌魁偉,舉止凝重,望而知其為巨人。平生處事,精密詳審,尤善記憶,能歷道往事。為文章平實不浮,凡考鄉試一、會試二,廷試讀卷三,能甄別人才。或朝廷大禮,輒持節而使。數有建白, [36]  當改元之歲,所以有裨於新政者尤多。皆謂公有相才。 [2] 
王鏊:時內閣三人,劉珝、劉吉,珝狂躁,吉陰刻,皆為天下所輕。 [58-59] 
《明孝宗實錄》:吉性沉毅,喜怒不形於色,遇事能斷,在內閣最久。上始即位,尤委任之,恩遇最甚。凡改紀政事、進退人才,言率見聽,隱然有內相之重。然所與厚善者多讒諂面諛之人,致不能自聞其過,廷臣有不説者,或使言官劾去之,故議者謂其乏休休有容之量,而其後聖眷亦漸衰雲。 [1]  [37] 
明史》:①時內閣三人,安貪狡,吉陰刻。珝稍優,顧喜譚論,人目為狂躁。②吉多智數,善附會,自緣飾,鋭於營私,時為言路所攻。③陳循以下諸人,雖不為大奸慝,而居心刻忮,務逞己私。同己者比,異己者忌;比則相援,忌則相軋。至萬安、劉吉要結近幸,蒙恥固位。猶幸同列多賢,相與彌縫匡救,而穢跡昭彰,小人之歸,何可掩哉! [40] 

劉吉軼事典故

劉吉紙糊閣老

明憲宗初期,內閣尚有商輅彭時等名臣,後彭時去世、商輅離職,內閣由萬安、劉吉、劉珝三人負責。萬安不學無術,貪婪狡詐,靠結交宦官、討好萬貴妃而把持權柄;劉吉陰險刻毒,也與萬氏聯姻;劉珝喜好誇誇其談,與萬安相互傾軋。三位輔臣對明憲宗和萬貴妃的種種失德之舉無所匡正,放任國庫空虛、官爵濫賜 [58]  ,受到當時人們的譏諷。據《王文恪公筆記 [59] 名山藏 [60]  《明史》記載,人們把劉吉等三位輔臣稱為“紙糊三閣老”,又把六部尚書説成是“泥塑六尚書”。 [40] 

劉吉萬歲相公

萬曆野獲編》記載,明憲宗因略有口吃,召見大臣次數比較少。一日好不容易召見萬安、劉吉、劉珝三人,劉吉等三人對於憲宗關於時事政治的問題卻都無法回答,只知道叩頭並高呼“萬歲”。由此,這三位閣老獲得了“萬歲相公”的戲稱。 [61]  (類似的典故有“萬歲閣老”,但人物、時間有所不同。) [62] 

劉吉棉花耐彈

沈保平飾演劉吉劇照 沈保平飾演劉吉劇照
雙槐歲鈔》《古今譚概》《明史紀事本末》《明史》均記載了“劉棉花”(或“劉綿花” [63]  [64]  )這一對劉吉的戲稱。蓋劉吉其人富於權術,善於看風使舵和自我偽裝,雖經常被科道官所彈劾,但卻一直不失官位 [65]  ,甚至繼續升遷 [66]  ,倒是彈劾他的人被貶官。 [67]  時人因此稱他為“劉棉花”,表示他耐受彈劾 [65]  [67]  甚至越彈越升 [66]  ,好像棉花耐彈甚至越彈越發一樣。 [66]  [63]  [64] 
《雙槐歲鈔》《明史紀事本末》和《明史》並記載,劉吉在輔臣之位時,對“劉棉花”的綽號已有所耳聞。有人告訴劉吉,給他起這綽號的是長年名落孫山的老舉人, [66]  而劉吉本人曾多次擔任考官,也疑心這是會試落榜的舉子給自己取的。 [65]  為了報復,劉吉向孝宗建議: 舉人蔘加會試三次不中者,不能再參加會試。 [65]  [66]  孝宗對劉吉提出的建議沒有多想便同意了。 [14]  這時正值會試,全國各地參加會試的舉子們都已聚集京師,主持考試的禮部為舉子們向孝宗請示。孝宗下詔姑且允許舉子們參加這次會試,此後便實行三次不中便不允參加會試的命令。劉吉被罷免官職後,這條命令便不再實行。 [66]  [65]  [68]  《雙槐歲鈔》還稱,劉吉罷官將行之時,京城有人當街指指點點,説:“唉,綿花去矣。” [63-64] 
按,據《明孝宗實錄》,明代確曾改變舊例,規定“舉人三試不中者不許會試”,不過該規定是在劉吉仍然擔任內閣首輔期間的最後一次會試(弘治三年,1490年)完成後,由禮科給事中王綸提議廢止並獲得准許的(弘治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491年1月30日)。 [69-70] 

劉吉親屬成員

劉吉家世

劉吉高祖父為劉克讓,曾祖父為劉紹先,祖父為劉潔,父劉輔,母齊氏。 [36] 

劉吉配偶

劉吉妻子氏,後被封為夫人,先於劉吉去世。另娶側室吉氏。 [71] 

劉吉子女

劉吉有四子五女。
兒子:劉申,任判官,先於劉吉去世;劉韋,任中書舍人;庶子劉準、劉皋,邑庠生。 [71] 

劉吉史料記載

《故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致仕贈太師諡文穆劉公神道碑銘》 [2]  [36]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八十二 [37] 
《明史·列傳第五十六》 [40] 

劉吉後世紀念

據1996年出版的《博野縣誌》記載,明劉太師劉吉墓,在當時的程委鎮張家莊村西。 [72] 

劉吉文藝形象

劉吉文學形象

蔡東藩《明史通俗演義》第四十三回 [73] 

劉吉影視形象

在2016年上映的、以明代中期為時代背景的電視劇《六扇門》中,有“內閣首輔劉吉”這一角色,該角色由沈保平飾演。 [74] 
參考資料
  • 1.    孝宗敬皇帝實錄 卷八十二 弘治六年 十一月 十六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19-02-13]
  • 2.    《謙齋文錄》卷四“碑銘”之《故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致仕贈太師諡文穆劉公神道碑銘》:惟愽陵劉氏世為邑程委社人其先不可考在元季有諱克讓者生紹先居鄉里有厚徳人稱長者紹先生潔國初舉人材不就混跡戎伍中當太宗靖難時干戈擾攘保全民命陰有徳扵人甚多潔生輔倜儻好義少遊南京娶齊氏實生公諱吉字佑之號約庵幼即沉厚有大志動履異常為大父所愛曰異日大吾門閭者必此子也稍長讀書從江右劉御史克彥學頴敏勤勵甚見稱許正統丁卯登順天府鄉試戊辰第進士選入翰林為庶吉士尋授編修景泰庚午充經筵官預修君鑑再修寰宇通志成升修撰天順丁丑英宗復位命祀漢文帝唐太宗諸陵己卯預修大明一統志庚辰鄭世子及涇陽王以事召至命侍講讀朝廷知公可用時憲宗為皇太子因命侍講讀於青宮癸未丁內艱未幾修英宗實録起復至以公舊宮僚進侍讀成化丁亥實録成升侍讀學士仍充經筵官日侍講讀賜金帯等物人以為榮己丑擢禮部右侍郎壬辰轉左侍郎明年夏旱遣祀東嶽等神有時雨之應乙未始詔以本官兼學士入文淵閣叅預機務丁酉拜禮部尚書仍兼學士明年加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又三年丁外艱去位上特起復公三上章乞終制不允因降敇遣官召還視事時上以今上在青宮命儒臣修文華大訓以資講讀書成進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學士尚書如故尋進階光祿大夫勲柱國甲辰轉户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丙午進少保兼太子太傅丁未憲宗登遐今上即位再進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大學士如故知經筵事及憲宗實録成以總裁之勞加少師兼華蓋殿大學士其冬秩一品降敇獎諭勲加特進兼大學士俸賜賚甚厚公至是以老數上章求退上察懇切允之益加賜賚令有司月給米五石歳撥僕伕八人仍降敇護公還鄉逾年疾暴作竟不起實癸丑十一月癸未也享年六十有七公容貎魁偉舉止凝重望而知其為巨人平生處事精宻詳審尤善記憶能厯道往事為文章平實不浮凡考鄉試一會試二廷試讀巻三號能甄別人才或朝廷大禮輒持節為使數有建白當改元之歲所以有裨於新政者尤多皆謂公有相才既歸於鄉適遇大水憐鄉人病飢作詩傷之其心不忘世如此葢入仕四十五年居內閣者十八年富貴顯榮已極為尚書時猶及封其父如其官尤近世所罕見也三代皆贈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妣皆贈夫人娶叚氏封夫人先卒子男四申判官先卒韋中書舎人叚夫人出凖皋邑庠生側室吉氏出女五長適錦衣衞指揮僉事王義次適府軍衞指揮同知張文淵次適朱瀾彭瓉盧瀚皆指揮使孫男女各一於是公訃至上為輟朝一日遣官諭祭及營塟誥贈太師諡文穆卜以卒之明年二月二十五日塟於程委社韋以予與公同在館閣且久持黃侍講珣之狀請銘於神道不能辭也銘曰赫赫皇明奄有九有文徳誕敷十紀之久列聖在位亦惟輔臣為上為徳左右有民世值英皇號稱極治甲科得人莫如其季偉矣劉公起於其時績學翰林人尚未知乃侍經帷乃握史筆既登禮曹益崇要秩巍巍綸閣地位深嚴先帝簡重克當具瞻大事以臨大義以決以啓以沃亦復補闕建置末歲任心益専志得則行身危則旋有疏乞歸恩典不替策杖懸車愽陵故第既解機務心亦安舒宜躋髙壽何病弗除天子曰籲茲惟耆老卹典亟行達於隧道屹然貞石爰刻茲文歲久地夷以識公墳
  • 3.    博野縣程委鎮獲評河北省民俗文化名鎮  .河北新聞網.2015-03-11[引用日期2018-09-13]
  • 4.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初,吉與萬安、劉珝在成化時,帝失德,無所規正,時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之謠。
  • 5.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吉多智數,善附會,自緣飾,鋭於營私,時為言路所攻。居內閣十八年,人目之為“劉綿花”,以其耐彈也。
  • 6.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正統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充經筵官。《寰宇通志》成,進修撰。天順四年侍講讀於東宮,以憂歸。
  • 7.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憲宗即位。召纂《英宗實錄》。至京,上疏乞終制。不允,進侍讀。《實錄》成,遷侍讀學士,直經筵。累遷禮部左侍郎。
  • 8.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成化十一年與劉珝同受命,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尋進禮部尚書。
  • 9.    憲宗純皇帝實錄 卷一百七十五 成化十四年 二月 十七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19-02-13]
  • 10.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孝宗出閤,加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
  • 11.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十八年遭父喪,詔起復。吉三疏懇辭,而陰屬貴戚萬喜為之地,得不允。《文華大訓》成,加太子太保,進武英殿大學士。
  • 12.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久之,進户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尋加少保兼太子太傅。
  • 13.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初,吉與萬安、劉珝在成化時,帝失德,無所規正,時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之謠。至是見孝宗仁明,同列徐溥、劉健皆正人,而吉於閣臣居首,兩人有論建,吉亦暑名,復時時為正論,竊美名以自蓋。
  • 14.    車吉心 主編.中國宰相全傳·第二十五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
  • 15.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時內閣三人,安貪狡,吉陰刻。珝稍優,顧喜譚論,人目為狂躁。珝既倉卒引退,而彭華、尹直相繼入內閣,安、吉之黨乃益固。
  • 16.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珝性疏直。自以宮僚舊臣,遇事無所迴護。員外郎林俊以劾梁芳、繼曉下獄,珝於帝前解之。李孜省輩左道亂政,欲動搖東宮。珝密疏諫,謀少阻。素薄萬安,嘗斥安負國無恥。安積忿,日夜思中珝。初,商輅之劾汪直也,珝與萬安、劉吉助之爭,得罷西廠。他日,珝又折王越於朝,越慚而退。已而西廠復設,珝不能有所諍。至十八年,安見直寵衰,揣知西廠當罷,邀珝同奏。珝辭不與,安遂獨奏。疏上,帝頗訝無珝名。安陰使人訐珝與直有連。會珝子鎡邀妓狎飲,里人趙賓戲為《劉公子曲》,或增飾穢語,雜教坊院本奏之。帝大怒,決意去珝。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門,出帝手封書一函示之。安等佯驚救。次日,珝具疏乞休。令馳驛,賜月廩、歲隸、白金、楮幣甚厚。其實排珝使去者,安、吉兩人謀也。
  • 17.    《明史·本紀第十四·憲宗二》:秋八月己卯朔,日有食之。九月甲子,劉珝致仕。
  • 18.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孝宗即位,庶吉士鄒智、御史姜洪力詆萬安、尹直及吉皆小人,當斥。吉深銜之。
  • 19.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安、直皆去,吉獨留,委寄愈專。慮言者攻不已,乃建議超遷科道官,處以不次之位。詔起廢滯,給事中賀欽、御史強珍輩十人已次第擬擢,吉覆上疏薦之。部曹預薦者惟林俊一人,冀以此籠絡言路,而言者猶未息。庶子張升,御史曹璘、歐陽旦,南京給事中方向,御史陳嵩等相繼劾吉。吉憤甚,中升逐之。數興大獄,智、向囚繫遠貶,洪亦謫官。復與中官蔣琮比,逐南御史姜綰等,台署為空。中外側目,言者亦少衰。
  • 20.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弘治二年二月旱,帝令儒臣撰文禱雨。吉等言:“邇者奸徒襲李孜省、鄧常恩故術,見月宿在畢,天將陰雨,遂奏請祈禱,覬一驗以希進用。幸門一開,爭言祈禱,要寵召禍,實基於此。祝文不敢奉詔。”帝意悟,遂已之。
  • 21.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五月以災異請帝修德防微,慎終如始。八月又以災異陳七事。代王獻海青,吉等言登極詔書已卻四方貢獻,乞勿受。
  • 22.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明年三月偕同列上言:“陛下聖質清羸,與先帝不同。凡宴樂遊觀,一切嗜好之事,宜悉減省。左右近臣有請如先帝故事者,當以太祖(明太祖朱元璋)、太宗(明成祖朱棣)典故斥退之。祖宗令節宴遊皆有時,陛下法祖宗可也。”
  • 23.    孝宗敬皇帝實錄 卷三十七 弘治三年 四月 二十五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19-02-13]
  • 24.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七:丁未土魯番速壇阿黑麻王遣使來貢獅子方物具雲願獻還哈密城池並金印以贖還先次拘留使者且乞遣使通好甘肅守臣都督周玉言阿麻黑辭雖順而情未實所遣使或以為即罕慎舊部之人恐有異謀請仍留先次使者而徐議處置之宜從之
  • 25.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土魯番使者貢獅子還,帝令內閣草敕,遣中官送之。吉等言不宜優寵太過,使番戎輕中國。事遂寢。
  • 26.    孝宗敬皇帝實錄 卷四十四 弘治三年 十月 十三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19-02-13]
  • 27.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四:內閣大學士劉吉等言臣等所言命將閉關二事蓋謂哈密乃我 太宗文皇帝建立衞分初封脱脱為忠順王俾世守其地以為甘肅之藩籬以通西番之貢路後忠順王死無嗣被逆虜速魯壇阿力將王母並金印搶去又將王女搶佔為妾哈密人民俱逐散來我邊苦峪地方住種罕慎以忠順王外甥間關辛苦二十年餘方仗天威率領夷眾克復哈密歸向朝廷已蒙欽命封為左都督又因其夷眾奏保準封忠順王鑄印給賞俾繼脱脱之後差官未去又被逆虜速壇阿黑麻將罕慎哄誘殺死人民仍復逐回苦峪似此兇惡夷賊欺侮朝廷若命在邊總兵官出兵往正其罪大加誅戮誠不為過緣今狹西天旱薄收人民疲睏未可言兵所謂不能者蓋以天時欠順人力不能也昔漢光武時西域思漢威德鹹樂內屬願請置都護官光武不許後世稱帝王美事今阿黑麻名雖進貢獅子其實設詐緩我兵備邊臣止知循例起送不知阿黑麻之罪在所難容禮部雖嘗參其不先奏請已無及矣所謂不能者蓋以人情事勢有不能止也以此言之其使臣只宜從減相待不宜加厚然臣等愚意又有望於 皇上當施行者聞獅子等獸日用羊二隻飼餋以十年計之計用羊七千二百隻又常撥校尉五十名看守獅子房見今做工缺人以一月計之人五十名日該五十工以年計之該一萬八千工此皆無益之費所當省者 皇上若將此獸絕其羊只免人飼養聽其自死於以省費節工天下人心無不痛快傳之千載實為美談是即周武王珍禽奇獸不育於國之意此誠 皇上聖德之所能臣等懇切顒望乞賜施行由是比隆堯舜又何難哉臣等欽承 聖問二事無任祗懼謹具以聞
  • 28.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既又言:“獅子諸獸,日飼二羊,歲當用七百二十,又守視校尉日五十人,皆繁費。宜絕諸獸食,聽自斃。”帝不能用。
  • 29.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十二月,星變,又言:“邇者妖星出天津,歷杵臼,迫營室,其佔為兵,為飢,為水旱。今兩畿、河南、山西、陝西旱蝗;四川、湖廣歲不登。倘明年復然,恐盜賊竊發,禍亂將作。願陛下節用度,罷宴遊,屏讒言,斥異教,留懷經史,講求治道。沙河修橋,江西造瓷器,南海子繕垣牆,俱非急務,宜悉停止。”帝嘉納之。帝惑近習言,頗崇祈禱事,發經牌令閣臣作贊,又令擬神將封號。吉等極言邪説當斥。
  • 30.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吉自帝初即位進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及《憲宗實錄》成。又進少師、華蓋殿大學士。
  • 31.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吉柄政久,權勢烜赫。帝初傾心聽信,後眷頗衰。而吉終無去志。
  • 32.    《明史·本紀第十五·孝宗》:五年春正月壬午,大祀天地於南郊。······八月癸卯,劉吉致仕。
  • 33.    孝宗敬皇帝實錄 卷六十六 弘治五年 八月 五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19-02-13]
  • 34.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六十六:上曰卿朝廷舊臣正當委身匡輔今乃累陳老疾懇乞退休特茲俞允仍賜敕給驛還鄉有司月給米五石歲撥伕役八人應用
  • 35.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五年,帝欲封后弟伯爵,命吉撰誥券。吉言必盡封二太后家子弟方可。帝不悦,遣中官至其家,諷令致仕,始上章引退。良賜敕,馳驛如故事。
  • 36.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8-28]
  • 37.    明實錄孝宗實錄·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八十二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8-08-28]
  • 38.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吉歸,逾年卒。贈太師,諡文穆。
  • 39.    《劉文穆神道碑銘》:景泰庚午充經筵官預修君鑑再修寰宇通志成陞修撰 天順丁丑英宗復位命祀漢文帝唐太宗諸陵 己卯預修大明一統志
  • 40.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8-06-16]
  • 41.    《明史·藝文二》:《寰宇通志》一百十九卷景泰中修。
  • 42.    明史·志第七十三·藝文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8-09-06]
  • 43.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明初洪武三年,曾敕修《大明志書》,今已無考。其後景泰中,始敕修《寰宇通志》,凡得一百十九卷,至英宗復辟,惡其書成於景帝,乃命李賢等改修《大明一統志》,至天順八年成書,凡得九十卷,而萬曆中尚有增修。考其體例,以京師南京及各布政使司所統之府,為分卷之標準,每府之分目,略如《元一統志》,而增郡名、公署、學校、書院、宮室、關梁、寺觀、陵墓、祠廟諸目,而無坊郭鄉鎮及裏至,蓋有所分合省並,而小有異同者也。《大明一統志》,今頗易得,而《寰宇通志》亦未亡 。
  • 44.    《明史·藝文二》:《英宗實錄》三百六十一卷、成化元年,陳文等修,起宣德十年正月,訖天順八年正月,首尾三十年。附景泰帝事蹟於中,凡八十七卷。《寶訓》十二卷與《實錄》同修。
  • 45.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五:丁巳 上御奉天殿監修官太保會昌侯孫繼宗總裁官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陳文等率纂修等官行禮進 英宗睿皇帝實錄
  • 46.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九十六《子部六》:初,憲宗成化十八年十二月,以御製《文華大訓》二十八卷賜皇太子。嘉靖八年,世宗御製序文頒行。道南因按其篇章,前為之序,次為之解,次為之箴,以嘉靖十四年正月表上。此本僅存三卷,已非完書。
  • 47.    明史·志第七十四·藝文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8-09-06]
  • 48.    《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御製部》:成化十八年十二月文華大訓成以授皇太子其書四綱二十四目四綱曰進學曰養德曰厚倫曰明治上親序之復題其後
  • 49.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三十五:庚午御製文華大訓成序曰朕惟古昔帝王之有天下必立言垂訓以貽子孫俾知修身出治之本聽言處事之要以承基緒於無窮其豫教屬望之意何所不用其極哉稽其教法若唐虞三代之具於書詠於詩見於禮記最詳且密不可尚已秦漢而下寢以疏闊如唐帝範之編宋承華要略之集或舉一而遺十或詳末而忘本視古豫教之意有間矣肆我 太祖高皇帝儲君昭鑑錄 太宗文皇帝文華寶鑑及聖學心法 宣宗章皇帝帝訓四書垂示炳若日星與唐虞三代之意實同一揆朕嗣統迄今十八九年仰賴遺訓餘休海宇寧謐 宗社奠安是豈無所自哉顧念皇太子繼承甚重而身而家而國而天下事幾甚繁未可悉以口講而指示之乃於萬幾之暇博閲載籍自孔孟濂洛諸儒之論述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以及漢唐宋諸賢君之蹈履與我 祖宗之謨烈 皇考之戒飭凡有切於儲副今日之所學與夫異日之所行採匯為編名曰文華大訓以授皇太子其書綱凡四曰進學曰餋德曰厚倫曰明治目二十又四總論以撮其要分言以極其詳每編又各有言以發其端而結其終本末兼該先後交貫展卷之間修齊治平之道瞭然在目俾朝夕觀覽知所造詣必問學日以充德業日以廣帝王之度日以恢弘夫何患不能承 祖宗基緒傳於無窮也哉此朕是編惓惓屬望之心也 祖宗列聖之心也古帝王之心也於戲其熟玩而深體之哉進學篇朕惟人不可以不學學也者所以學修齊治平之道也昔堯舜禹湯文武皆汲汲焉以學仲尼亦皇皇有所不暇在聖人尚如此故人生八歲入小學十有五年入大學公卿大夫元氏之子與凡民之俊秀皆然況為儲副則將有天下國家之寄者可不學乎古人論學多矣有宏綱要旨焉取以為總論而學必稽古然後有淂故進學之目先之以明典訓典訓之要在明義理義理吾性分之所固有而非自外來也我能明而知之則所以用力以求復其本然者自有不容已故窮義理次之然必親近師儒切磋講論庶其有所啓益而易為功故資啓益次之三代以降聖王不世出處士橫議百家紛然雜出乎其間以乘吾道者非一不有以辨而擇之能不惑者鮮矣故又次之以擇習尚焉夫博求古訓內及之於己外資之於人勉焉自勵而不惑於他岐如是而學不進者未之有也學既進則以之修身齊家酬酢天下之事而極參贊之功也何有嗚呼其念之哉餋德篇朕惟人淂天之理於心所謂德也是德也人熟無之而能不失焉者蓋鮮是以自古聖賢大學教人之法故拳拳以明德為言而大易取象於蒙作聖之功亦必自德始矧太子天下之本 宗社生民所繫可不以餋德為先務乎然德之餋不一也故總論其綱而其目則首之以端心志焉蓋心為一身之主宰而志則心之所之天下眾善皆由此出不正其心則所存或牽於外誘之偏不端其志則所守必狃於他岐之惑雖欲勉強以進於善而德非德矣然此特以餋於內者言之彼外焉一言一動與夫衣服食飲之常皆吾心德之寓也苟有一之不謹則為德之累大矣故次之以謹言動慎服食焉夫德之造進有限而人之逸欲無窮或聲色玩好之來田獵遊觀之縱盤樂自恣侈靡弗約皆所以汨吾心喪吾德者尤不可不戒也故又次之以戒逸欲焉誠能自內以達外由精以及粗表裏交修無少間斷則人慾日消天理日著而吾心德之全體立矣全體既立則推而至於家國天下大用之行夫何適而不宜尚敬之哉厚倫篇朕惟人倫有五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即虞書所謂五典周書所謂五教戴記所謂五達道者或詳言之曰七教十義或略言之曰三綱四行或總名之曰人文人紀皆不越此五倫而已此五倫者出於天性皆所當厚而父子長幼夫婦三倫尤所當厚也目中所謂隆孝敬則父子親矣惇友愛則長幼序矣重內儀則夫婦別矣睦宗戚則親與序別之推俱備矣四者乃人倫之切於身行於家而治國平天下之本也此而薄焉則施之君臣朋友賓客與夫民物無有能厚者矣故曰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自古聖帝明王以及我 一祖四宗皆誠格於 郊廟敬行於師傅禮周於百官仁被於萬姓義感乎蠻夷戎狄惠及乎烏獸草木以致久安長治後世莫有追配之者皆由先厚三倫而推之耳爾為儲副當希古帝王法外 祖宗以當天下重任也可不厚於人倫而先其尤當厚者乎凡載於篇者其詳味而力踐之無忽無怠明治篇朕惟古昔帝王之圖治罔不夙夜祗勤誠以天下之大萬幾之繁系乎一人甚重也苟非理明而素定於中求其事至而應之無失者亦難矣惟 天有成命我 祖宗受之以啓丕圖貽我後之人其日監在茲赫然猶 祖宗之時也敢不敬乎況庶政淂失庶徵休咎應焉尤天意之昭灼者也故欲明治道其要必自敬天命始敬之所寓莫嚴於祀 天而尊 祖配天之義 宗廟享祀之制莫不有告焉有報焉有祈焉下逮羣祀亦猶是也其可瀆乎故嚴祀典次之近而朝廷天工之代在羣臣也故辨人才待臣工次之遠而四方天之視聽在民也故恤民隱次之臣民之賢率本於教教化之行必先於餋制禮以端其俗主樂以和其志此教之大方也故崇教餋正禮樂又次之至於聽納審則無壅蔽之患而上下之情通賞罰公則無僣濫之忒而小大之心服制財用則絕侈靡而經費有常飭兵戎則戒窮黷而捍禦有備馭夷狄則廣威德之施而謹夷夏之辨此皆制治宏綱臨御要道不可有一之不明也於是總論其綱條列其目舉而措之如運之掌耳尚其豫講而深究之哉是書既成 上又題其後曰惟我 祖宗定製皇太子既立凡中外諸司政務須奏陳者率令啓聞正欲其廣聞見而達治體也朕侍 皇考日亦嘗奉 命出見羣臣預聞政理迨臨御以來兢業圖回仰答 上天篤佑與 祖宗 皇考付託肅然以承 郊廟之嚴凜乎而處臣民之上十有九年於茲蓋嘗因旱災出禱於郊以星變肆赦海內葺 郊壇寅奉大祀增籩豆樂舞尊禮先師廣進士之額試以民事而後任之台務重老臣之歸優其月祿而復假之力役加餋濟窮民之廩開武學儒生之貢念民之荐饑也內則減價而糶以周給外則遣官四出以賑濟慮獄之不清也每盛暑而於兩京恤刑或間歲而於天下審錄修文史而究武略飭內治以攘外侮戡靖僣竊應寧邦家猶宵旰靡遑懼功業未茂德惠未周而治平之效未臻也夫為治之道舉大綱者必挈其要張眾目者必該其凡是編所述庶幾盡之汝於務學之暇尚究心焉用副朕所以豫教之意也其念之哉
  • 50.    《明史·閹黨·焦芳傳》:先是,詔纂《文華大訓》,進講東宮,其書皆華等所為。
  • 51.    《明史·列傳第七十二·楊守陳傳》:孝宗出閣,為東宮講官。時編《文華大訓》,事涉宦官者皆不錄。守陳以為非,備列其善惡得失。書成,進少詹事。
  • 52.    《明史·藝文二》:《憲宗實錄》二百九十三卷,《寶訓》十卷劉吉等修。
  • 53.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五十四:丁卯上御 奉天殿監修官太傅兼太子太師英國公張懋總裁官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劉吉等率纂修等官上表進 憲宗純皇帝實錄 上起立受之表
  • 54.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四:兵部為之覆奏下內閣臣議學士萬安欲許之劉珝劉吉不然曰孟密木邦所管地方今曩罕弄叛而請命於朝若許之則凡土官宣慰聞之誰不解體是即周天子命三晉之意不可從也安曰不從是矣聞有欲興兵大舉伐之以邀功者往日麓川之事不可不戒珝等曰何以伐為曩罕弄果弗靖但敕雲南守臣嚴謹邊備而敕其旁幹崖孟餋等宣慰令合兵從之以夷攻夷彼蕞爾小丑亦何能為事遂寢既而吉以憂去朝廷因雲南守臣之請起程宗撫諭而序班蘇銓承受安風旨以露於宗曩罕弄復具奏而有是命議者不以為然
  • 55.    《明史·雲南土司三》:成化十年,木邦所轄孟密蠻婦曩罕弄等侵掠隴川,黔國公沐琮以聞。曩罕弄者,故木邦宣慰罕揲法之女,嫁其孟密部長思外法。地有寶井。罕揲法卒,孫落法嗣。曩罕弄以尊屬不樂受節制,嗾族人與爭。景泰中,叛木邦,逐宣慰,據公署,殺掠鄰境隴川、孟養,兵力日盛,自稱天娘子,其子思柄自稱宣慰。黔國公琮奏委三司官往撫,曩罕弄驕蹇不服,且欲外結交址兵,逼脅木邦、八百諸部,琮等復以聞。兵部尚書張鵬主用兵。詔廷臣集議,皆以孟密與木邦仇殺,並未侵犯邊境,止宜撫諭。因命副都御史程宗馳傳與譯者序班蘇銓往。時成化十八年也。逾年,孟密思柄遣人入貢,宴賜如土官例。已,孟密奏為木邦所擾,乞別設安撫司。張鵬以太監覃平、御史程宗撫馭已有成緒,遂命宗巡撫雲南,敕平偕詣金齒勸諭之,其孟密地或仍隸木邦,或別設安撫,區處具奏。初,曩罕弄竊據孟密,貳於木邦。畏鄰境不平,遣人從間道抵雲南,至京,獻寶石、黃金,乞開設治所,直隸布政司。閣臣萬安欲許之,劉珝、劉吉皆以孟養原木邦屬夷,今曩罕弄叛,而請命於朝,若許之,則土官誰不解體。蘇銓私以告於宗。宗復奏曩罕弄與木邦仇殺已久,勢難再合,已喻諸蠻,示以朝廷德意,宥其罪,開設衙門,令還其所侵地,皆踴躍奉命,木邦亦已允服,乞遂行之。部覆,從之。二十年遂設孟密安撫司,以思柄為使。時孟密據寶井之利,資為結納,而木邦為孟密所侵,兵力積弱,不能報,雖屢奏訴,竟不得直雲。
  • 56.    明史·列傳第二百三·雲南土司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8-09-06]
  • 57.    明史·列傳第二百十七·西域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8-09-06]
  • 58.    《王文恪公筆記·萬安》:時內閣三人,劉珝、劉吉,珝狂躁,吉陰刻,皆為天下所輕。時昭德恣橫,好珍玩,中外嗜進者結內臣進寶玩,則傳旨與官。以是府庫竭,爵賞濫,三人不出一語正救,故時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之謠。
  • 59.    王文恪公筆記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9-22]
  • 60.    《名山藏·臣林雜記(四)·萬安》:商輅去位安進為首相所以媚貴妃益至至時私進房中術於上妖僧繼曉所繇得幸皆緣安進江西人李孜省者以能幻術幸上安從學士彭華與深相結也貴妃居昭德宮寵聞中外中外有夤緣內使以寶貨進昭德者即傳旨賞賜或與之官一時府庫竭而爵賞濫安與劉珝劉吉同相殊無諍匡時人為之語曰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 61.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召對》:先是憲宗以天語微吃,以故賜對甚稀。一日召閣臣萬眉州、劉博野、劉壽光等入,訪及時政,俱不能置對,即叩頭呼萬歲。當時有“萬歲相公”之謔。
  • 62.    萬曆野獲編卷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8-27]
  • 63.    《雙槐歲鈔·卷十·劉綿花》:奪情起復,自天順初給事中喬毅奏革後,有李文達、羅一峯論之,得謫。成化庚子,內閣劉吉丁外艱,詔賚以羊酒寶鈔,起復視事如故。吉三上疏辭,託貴戚萬喜得不允。陳編修音上書,勸其力辭,吉不答,人無敢言者。吉每談笑對客,殊無戚容。丁未,今聖上新政,科道交糾,萬安、尹直以次罷遣,吉獨不動,倚任尤專。慮科道言之,乃傾身阿結,昏夜款門,蘄免彈劾,建言欲超遷科道,待以不次之位。會詔量才舉用廢滯,吉特為奏升者,原任給事中賀欽、御史強珍輩十人,部屬惟員外林俊一人而已。時吏部已次第擬用,而吉為此者,媚眾也。凡科道為聖情采納者,悉謂由己,自是人無復有言之者矣。弘治改元,風雹發自天壽山,毀瓦傷物,震驚陵寢。上誡諭羣臣修省,遣官祭告。於是左春坊庶子兼翰林侍讀張昇疏言:"應天之實,當以輔導之臣為先。今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以奸邪尚在樞機之地故也。"因數吉十罪,且謂"李林甫之蜜口劍腹,賈似道之牢籠言路,合而為一,其患可勝道哉?伏望陛下奮發乾剛,消此陰慝,拿送法司,明正其罪,則人心悦而天意回矣"。科道交章劾異,指為輕薄小人。上命謫異南京工部員外郎。其同鄉何喬新贈以詩曰:"鄉邦交誼最相親,忍向離筵勸酒頻。抗疏但求裨聖治,論思端不忝儒臣。自憐石介非狂士,任詆西山是小人。暫別鑾坡非遠謫,莫將辭賦吊靈均。"   由是人目吉為"劉綿花",以其耐彈也。吉聞而大怒,或告以出自監中一老舉人善詼諧者,吉奏允舉人監生三次不中者,不許會試,其擅威福如此。辛亥九月,上命撰皇親誥券,吉稽遲俟賄,始惡之。使中官至吉家,勒令致仕。吉疏上即允,猶令有司月給米五石,歲撥人夫八名,降敕護之還鄉。頻行,京城人攔街指曰:"唉,綿花去矣。"昇尋被召,擢少詹事,而舉人會試亦除禁限。
  • 64.    雙槐歲鈔 · 2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5-22]
  • 65.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吉多智數,善附會,自緣飾,鋭於營私,時為言路所攻。居內閣十八年,人目之為“劉綿花”,以其耐彈也。吉疑其言出下第舉子,因請舉人三試不第者,不得復會試。時適當會試期,舉子已羣集都下,禮部為請。詔姑許入試,後如令。已而吉罷,令亦不行。
  • 66.    《明史紀事本末》卷四十二《弘治君臣》:九月,大學士劉吉罷。時上欲封張皇后弟伯爵,吉言必盡封周、王二太后家乃可。上惡之,使中官至其家,勒令致仕去。初,吉屢被彈章,仍進秩,人呼為“劉綿花”,謂其愈彈愈起也。或告吉監中老舉人為之,吉因奏舉人三次不中者,不許會試。至是禁除。
  • 67.    《古今譚概·口碑部第三十一·劉棉花》: 成化中,內閣劉吉丁外艱起復,百媚科道以免彈劾。弘治改元,侍讀張升數其十罪,反為御史魏璋所劾,左遷。世以吉耐彈,目為“劉棉花”。
  • 68.    明史紀事本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9-20]
  • 69.    孝宗敬皇帝實錄 卷四十六 弘治三年 十二月 二十一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19-02-13]
  • 70.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六:禮科給事中王綸言人君一身萬化之原餋之不可不周保之不可不至······古之窮經致用者歷年深而藴蓄厚沉滯久而諳練多我朝科舉之法最為盡善取之有序進之有等近年拘於例簿舉人三試不中者不許再會試恐中間亦有年富志剛而未衰廢者此例一拘志意消沮不復振作矣乞仍照舊例通許會試為便下禮部議以綸所奏切於治體從之
  • 71.    《劉吉神道碑銘》:娶叚氏封夫人先卒子男四申判官先卒韋中書舎人叚夫人出凖皋邑庠生側室吉氏出女五長適錦衣衞指揮僉事王義次適府軍衞指揮同知張文淵次適朱瀾彭瓉盧瀚皆指揮使孫男女各一
  • 72.    博野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編.博野縣誌.北京:新華出版社,1996:472
  • 73.    第四十三回 悼貴妃促疾亡身 審聶女秉公遭譴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9-20]
  • 74.    《古劍奇譚》班底再拍《六扇門》 林峯迪麗熱巴主演  .中國新聞網.2015-03-30[引用日期2018-09-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