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韃靼

(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名稱)

鎖定
韃靼(Tatar或Tartar),被譯作“塔坦、達達、達怛、達靼、阻卜、塔塔兒、大檀”等。廣義的韃靼是國家名稱,也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泛稱;狹義的韃靼是指北方遊牧民族的一個部族。 [6-8] 
韃靼最早記載見於開元二十年(732年)《闕特勤碑》,稱三十姓韃靼(Otuz-tatar);另有九姓韃靼(toquz-Tatar)。 [9]  唐時,韃靼住地周圍遍佈多個部族,包括室韋突厥回鶻鐵勒党項吐谷渾等。 [2-3]  [10]  8世紀中期,韃靼為突厥統治下的部落。突厥衰亡後,韃靼一部分歸附回鶻、黠戛斯;另一部分逐漸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滲透。回鶻滅亡後,韃靼進入大漠南北,成為蒙古高原的主體居民。政權建立後,韃靼成為遼廷屬部。由於歲貢沉重, 韃靼多次反叛。韃靼與一直處於敵對狀態,時常侵擾金朝的邊界。 [5]  [11]  嘉泰二年(1202年)秋,鐵木真徹底征服了韃靼部。之後又經過多次分裂。達延汗在位時,削平各勢力的反抗與叛亂,統一了韃靼各部。 [5]  [11-12]  隆慶五年(1571年),韃靼受封明朝,恢復貢奉關係。韃靼東遷後,在1558年~1592年圖們汗時代曾一度強盛。金帳汗國韃靼人突厥人保加爾人等一起改稱“塔塔爾”。15世紀中葉,金帳汗國瓦解後,韃靼分化成三部分。一部分韃靼與俄國上層聯姻,另兩部分則建立了喀山汗國克里米亞汗國。近代韃靼人主要分佈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部分居民散居在克里米亞西伯利亞等地,少數分佈在蒙古國。中國的塔塔爾族,一部分散居在牧區,一部分集中在新疆的塔城烏魯木齊伊犁 [5]  [11]  [13-14] 
中文名
韃靼
外文名
Tatar [1] 
別    名
達靼、達達、達怛、塔塔兒、阻卜、大檀等 [2-3] 
通用語言
突厥語 [4] 
信    仰
薩滿教 [5] 
起源地
中國北方呼倫貝爾地區 [4] 

韃靼族稱起源

中國北方遊牧各部族之間長期處於戰爭與融合、分裂與統一的交替狀態。當新興強盛的部族建立新的政權,取代以往統治部落的地位時,這一新興部族的名稱也就逐漸演變為被統轄各部族的泛指名稱。隨着北方民族各部族之間勢力和地位的交替,韃靼名稱的內涵和外延也發生了變化,其指代範圍和意義也有了狹義—廣義—狹義的變化過程。廣義的韃靼是國家名稱,也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泛稱;狹義的韃靼是指北方遊牧民族的一個部族。 [6-8] 
“韃靼”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名稱,源於南北朝柔然之別稱“檀檀”。 [10]  自唐迄元先後有“達怛、達靼、塔坦、韃靼、達打、達達”諸譯,其指稱範圍隨時代不同而有異。 [1]  [22-23] 
唐朝以來,北方最強盛的部族“韃靼”一度統治北方草原,其名稱也成為各部族的泛稱。唐時,記載“達怛”是北方遊牧部族中的部落或部族名稱,見於《闕特勤碑》,“廣明元年六月,李涿率領大軍進攻蔚州,當時的局勢十分緊張。儘管獻祖努力戰鬥,但戰局發展並不利。因此,獻祖決定帶領他的族人逃往韃靼部尋求庇護。數月後,吐渾赫連鐸密遣人賄賂韃靼人以離間獻祖和他的族人,這導致了他們對獻祖的猜忌和疏遠。 中和元年二月,為了重新聯合家族並恢復自己的地位,獻祖決定從韃靼部率族返回代州。”唐朝史料中的韃靼都以部落或部族名稱出現,是狹義的韃靼名稱。 [6-8] 
遼契丹人統治勢力的發展壯大,使韃靼勢力逐漸衰弱,韃靼名稱也逐漸失去泛指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地位。遼朝“阻卜”的強盛與蒙古人的崛起,使韃靼完全失去了統治北方草原的地位,韃靼逐漸演變成為蒙古民族的一個部落名稱。 [6-8] 
在《史集》中記載,“韃靼極其偉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儘管種類和名稱各不相同,也逐漸以他們的名字著稱。”在遼宋書記中達怛多以國名出現,充分反映了其勢力範圍的發展壯大。《遼史》記載,“遼太祖神冊三年,二月,達旦國來聘。遼統和二十三年,六月己亥,達旦國九部遺使來聘。開泰二年正月,達旦國兵圍鎮州,州軍堅守,尋引去。”這時,韃靼名稱從部落演變為國名,從狹義演變為廣義。 [6-8] 
宋時期,韃靼名稱為廣義的用法,是北方民族的泛稱,韃靼分生熟兩種。生者又可分為白黑不同,漠北蒙古是其中的一部分,是黑韃靼。漠南汪古部被稱為白韃靼和熟韃靼。這一時期隨着蒙古汗國的成立,北方遊牧民族都稱為蒙古,而在北方韃靼名稱已經演變為狹義的民族名稱。“塔塔兒”該部曾是一個強大的部落,包括蒙古部(漢籍稱為“黑韃靼”)在內的不少其他部落也都曾經稱塔塔兒。12世紀,蒙古汗國建立後,原本在遼朝已經衰敗的北方強大的部族塔塔兒最終被成吉思汗所滅,塔塔兒部成為蒙古民族的一個部分。北方各部族統稱為蒙古,塔塔兒名稱從泛稱演變為蒙古統轄的一個部落名稱。 [6-8] 

韃靼種族

“韃靼”這一詞彙最早在中國的記載中出現,它通常是用來指代蒙古民族。西方記載“韃靼”為“Tatar或Tartar”,多指中國北方諸族的通稱,也有指亞洲北方諸族的總稱。其一,最廣義是指亞洲北方諸民族的統稱;其二,較廣義是指中國北方諸民族的總稱;其三,較狹義是指蒙古民族之別稱;其四,最狹義是指蒙古民族之一部塔塔兒之專稱。 [24] 
韃靼民族歷史悠久,有關其來源有多種説法。最早記載見於9世紀末至12世紀初,唐末遼代的韃靼諸部包括阻卜、梅里急、萌古、斡朗改、敵烈、烏古、黑車子室韋等部。韃靼人種紛繁複雜,包括室韋人、突厥人、回鶻人、鐵勒、党項、吐谷渾、沙陀、蒙古人和滿人。 [2]  [10]  [15]  [25] 
阻卜,又稱阻䪁、術不姑等名,為分佈於北起今克魯倫、土拉、鄂爾渾河流域,南至陰山一帶蒙古大草原上的眾多室韋系蒙古族遊牧部落的泛稱。“阻卜諸部”意即‘‘草原遊牧民”、 ‘‘草原遊牧部落”。本為蒙古大草原上室韋系蒙古語族遊牧民的自稱,轉而成為契丹人對蒙古大草原上最初尚無部落專名或部落專名不為契丹人熟知的室韋系諸遊牧部落的泛稱。 [15] 
萌古,即蒙古,遼時為人數不多的半狩獵、半遊牧小部落。分佈於今鄂嫩河及貝加爾湖東南面。到遼末金初時逐漸強大起來。 [15] 
梅里急,又稱密兒紀、篾兒乞惕等名。分佈於今色楞格河下游。遼金時為強悍好戰的半狩獵、半遊牧部落。 [15] 
斡朗改,是指森林兀良合惕諸部。分佈於貝加爾湖地區。斡朗改為遼時貝加爾湖地區森林狩獵部落的總稱。 [15] 
敵烈,又稱為敵烈德、迪烈得、迪列子等。遼時是由八個分部組成的大部落,分佈於今克魯倫河中、下游及呼倫、貝爾兩湖之間。即金代塔塔兒部的前身。該部從原室韋人分佈區外遷不遠,一部分仍居於原室韋人分佈區的西南部。但其經濟生活已不同於原室韋人。該部主要從事遊牧,放牧羊馬等。 [15] 
烏古,又稱於厥、羽厥、於厥裏、於骨裏、烏古裏、嫗厥律等名。為人數眾多的部落集團。分佈於今克魯倫河中、下游、呼倫湖、哈拉哈河以及額爾古納河東岸、根河、海拉河等地。該部落集團一部分仍在原室韋人分佈區境內,另一些部分則稍向西、向南外遷。但其經濟生活已頗不同於原室韋人。該部落集團主要從事遊牧,兼營狩獵,有些部落還兼營捕魚業。 [15] 
此外, 9世紀後葉南遷至今內蒙錫林郭勒盟及烏蘭察布盟東部大草原上的黑車子室韋又名黑車子達怛者,也是韃靼諸部之一。 [15] 

韃靼歷史沿革

韃靼唐末時期

韃靼族稱最早見於突厥如尼文闕特勤碑文中。該碑文東面第4行和第14行都提到“三十姓韃靼”(Otuz-Tatar)。其碑立於732年,則“塔塔爾”見 於記載的最早時間是732年,立於735年的毗伽可汗碑除了“三十姓韃靼”外,東面第34行還記有“九姓韃靼”(Tokuz-Tatar)。九姓韃靼(toquz-Tatar)曾與九姓烏古斯(Toquz-Oghuz)聯合反抗突厥。漢文譯名則最早見於9世紀40年代,音譯作“達怛”。主要指蒙古中的一些部落。漢文史籍中曾有“韃靼”、“達怛”、“達靼”、“達達”、“塔坦”等均系不同譯名。 [5]  [11]  [24]  [26] 
8世紀中期,韃靼分佈於突厥以東、契丹以北,為突厥統治下的部落。突厥衰亡後,韃靼一部分曾歸附回鶻、黠戛斯。 [5]  [11] 
9世紀,回鶻汗國衰敗,至840年被黠戛斯部所滅,回鶻種族由此離散或西遷。但黠戛斯沒有在回鶻屬地建立政權,而是在取勝後回到劍水(今葉尼塞河上游)的故鄉。此時,韃靼乘機進入回鶻屬地,其活動地域已到達色楞格河下游及其東南一帶。此後,韃靼逐漸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滲透,漠北迴鶻汗國滅亡後,他們開始更大規模地進入大漠南北。 [5]  [11] 
唐朝末年,漠南九姓韃靼數萬之眾被李克用父子招募為軍進人中原,參與鎮壓農民起義。同時,九姓韃靼則據有原回鶻汗國腹地鄂爾渾河流域,逐漸取代突厥語部落成為蒙古高原的主體居民。 [27-28] 

韃靼遼朝時期

政權建立,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遼太宗耶律德光相繼經略韃靼,盡收諸部為契丹屬部,在其地設卜國大王府、西北阻卜大王府和述不姑大王府,派節度使統領諸部民眾,並置鎮(今蒙古鄂爾渾河上游哈達桑東北)、防(今蒙古哈達桑東南)、維(今蒙古哈達桑)三州,作為鎮守援應。 [29-30] 
在統和末年(1011年),遼朝派遣官員擔任各分部節度使以加強對韃靼的統治。然而,韃靼需要每年向遼朝進貢馬匹、駱駝、貂鼠皮等物品,並應徵出兵,這使得他們不堪重負,多次反叛。 開泰元年(1012年),韃靼部長殺死了節度使並發動叛亂,圍攻鎮州。太平六年(1026年),西北路招討使蕭惠出征甘州失利,韃靼各部乘機反叛。大安十年正月(1094年),韃靼各部聯合進攻遼朝。遼朝動員所屬各部進行反擊,韃靼首領烏古札、達裏底、拔思母被擊敗投降。 由於韃靼的反遼行動和遼朝的出兵鎮壓,遼西北地區的戰事不斷,百姓流離失所,邊境地區極不安定。 [29-30] 
遼壽昌元年(1095年)正月,達裏底、拔思母投歸遼廷又復叛,攻入遼朝遼西境地。壽昌三年(1097年)五月,遼帝耶律洪基以西北路招討使斡特刺為主帥,領兵向韃靼部落首領磨古斯統領的叛眾發起進攻,韃靼諸部節節敗退。壽昌五年(1099年)正月,遼朝遣使西夏,請求西夏帝李乾順發兵配合遼西北路招討司、統軍司,征討韃靼諸部,以儘快平定西北邊境。壽昌六年(1100年)正月,在遼軍和西夏軍的夾擊下,韃靼諸部潰不成軍,磨古斯被生擒。二月,被斬於市。磨古斯領導的韃靼反遼鬥爭最終失敗。遼亡前夕,遼宗室耶律大石(西遼德宗)退據漠北,後率部西遷,其中就有一部分韃靼人。 [29-31] 

韃靼金朝時期

金興起後,韃靼各部臣服於金,受金東北路、西北路、西南路三招討司統轄。韃靼與金一直處於敵對狀態,時常侵擾金朝的邊界。金朝則在邊界廣設榷場,對韃靼進行政治上的羈糜與經濟上的互市。當時,韃靼的西北部是蒙古族,蒙古族的鹹補海漢和鐵木真的父親都被韃靼所滅。金明昌六年(1195年),韃靼部叛金。金遣丞相完顏襄統兵北征,在今克魯倫河大敗韃靼。韃靼部餘眾逃往今蒙古國境內烏爾札河。完顏襄派兵乘勝追擊。鐵木真出兵助金討伐韃靼,大獲全勝。金朝封賞鐵木真可以號令蒙古各部並統轄其他貴族,為他後來統一蒙古高原提供了有利條件。 [5]  [11-12] 
韃靼部落聯盟解體後,韃靼部本身的力量仍很強大,他們的活動範圍在今呼倫貝爾盟一帶,主帳設在貝爾湖。這時的韃靼部分為六個小部,有都答兀惕部、阿勒赤部、察罕部,忽因部,迪列土部,備魯兀惕部。這六部之間經常互相爭鬥,但當他們與其他部發生戰爭時則團結一致對敵。金滅遼後,他們曾獻羊於金,與金保持了長期的臣屬關係。 [5]  [32-33] 
嘉泰二年(1202年)秋,鐵木真徹底征服了韃靼部。嘉泰四年(1204年),蒙古軍隊在攻打乃蠻部時,經過斡兒寒河,與太陽可汗、篾裏乞部長脱脱、克烈部長札阿紺孛、阿鄰大石、斡亦剌部長忽都花別吉以及札木合、禿魯班、塔塔兒、哈答斤、散只兀等部落聯合作戰,最終擊敗了乃蠻部。在這個過程中,朵魯班、塔塔兒、哈答斤、散只兀等部落也紛紛投降。蒙古族擊敗韃靼的四個部落。從此,韃靼人成為蒙古族的組成部分。 [5]  [11-12]  [32] 
1206年,鐵木真被推舉為全蒙古的大汗,尊號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汗國。之後,成吉思汗大規模地發動對外征服戰爭,使大蒙古汗國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地域遼闊的強大帝國。成吉思汗將蒙古高原的草原部民和蒙古高原以東、以西的草原授予家族成員以建立封國。然而當成吉思汗、窩闊台汗相繼去世之後,位於西域、中亞的諸王封國逐漸擺脱了對大汗的依附,分裂為欽察、伊利、察合台、窩闊台四大汗國。其中,由成吉思汗孫拔都,在伏爾加河一帶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保加爾人、欽察人和韃靼人均為其屬民。 [34-36] 

韃靼明朝時期

明朝人把退居蒙古高原的北元政權及其統治下的蒙古族稱為韃靼。洪武元年(1368年),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棄大都逃回草原,兩年後死於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裏諾爾西),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退到漠北,仍用大元國號。由於明朝的多次進攻和蒙古貴族內部的激烈鬥爭,其勢力逐漸削弱,愛猷識理達臘以後的四代可汗(脱古思帖木兒至坤帖木兒)都在內爭中被殺。 [4]  [37-39] 
永樂六年(1408年),貴族鬼力赤篡奪了汗位,因非汗裔,部眾不服,被部將阿魯台殺害,另立元裔本雅失裏為可汗,阿魯台自任太師,專擅朝政。其後,阿魯台與蒙古西部的瓦剌部貴族攻戰不已,明朝利用雙方矛盾,先封瓦剌首領馬哈木等三人為王,繼亦封韃靼太師阿魯台為王,使其相互抗衡。馬哈木子脱歡統一瓦剌各部後,出兵攻殺阿魯台所立可汗,之後另立脱脱不花為可汗,治韃靼諸部。脱歡繼子進一步擴展勢力,完全兼併了韃靼,並殺可汗自立。也先以異姓貴族篡奪汗位,部下離心,紛紛背叛,不久亦在內爭中被殺,瓦剌勢衰,韃靼復起。但各部異姓貴族仍爭權奪利,操縱可汗,相互混戰。 [4]  [37-39] 
成化十五年(1479年)滿都魯汗去世後,巴圖蒙克被滿都魯汗的遺孀滿都海夫人擁立為可汗,號達延汗。達延汗在位時,對蒙古各部展開了一系列的征服互動,擊敗瓦剌,削平各勢力的反抗與叛亂,統一了韃靼各部,分六户以治之,自掌察哈爾、喀爾喀、烏梁海左翼三萬户,而以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右翼三萬户與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號賽音阿拉克濟農,汗權大大加強,結束了權臣專政、諸部紛爭局面。 [4]  [37-39] 
正德十二年(1517年),達延汗死後,韃靼又陷於分裂。巴爾斯博羅特次子、土默特萬户俺答汗控制了右翼三萬户,稱司徒汗,與大汗(達延汗的繼承者)分庭抗禮,進而吞併左翼一些部落,迫使汗廷東遷義州(今遼寧義縣)邊外。俺答汗大舉進攻明朝,隆慶五年達成協議,受明朝封為順義王,恢復與明朝的貢奉關係,土默特的中心地豐州灘“板升’被命名為歸化城。他還遠征瓦剌及甘、青、藏交界地區,將西藏佛教(黃帽派)傳入蒙古,封其主鎖南堅錯為達賴喇嘛三世,達賴喇嘛之號自此始。 [4]  [37-39] 
韃靼部落東遷後,在圖們汗時代曾一度強盛。明初對韃靼用兵,使瓦剌首領猛哥帖木兒乘時而起。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即派使臣告諭瓦剌部。永樂六年(1408年),馬哈木等遣使嚮明朝貢馬請封。七年,其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受明封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三王中馬哈木勢力最強。為爭奪蒙古汗位,瓦剌與韃靼部頻繁爭戰,勢力各有消長。八年,明成祖北征,韃靼勢衰,瓦剌乘機南下。十年,攻殺韃靼的本雅失裏,進而南下攻明。十二年,明成祖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翌年,馬哈木等貢馬謝罪。不久馬哈木死,傳子脱歡。 [14]  [40] 
宣德九年(1434年),脱歡襲殺韃靼部的阿魯台,正統初又殺賢義、安樂兩王,統一蒙古高原。他立元皇室後裔脱脱不花為可汗, 自為丞相。正統四年(1439年),脱歡死,子也先嗣,稱太師淮王。至此,瓦剌勢力極盛。正統十四年(1449年),也先大舉攻明,宦官王振挾英宗親征,敗於土木堡,明英宗被俘,也先直犯京師,但被于謙所卻,只好與明講和,送還英宗。此後,也先與脱脱不花間的矛盾加劇。也先恃強,殺脱脱不花, 自己取而代之, 日益驕橫,景泰六年(1455年)被殺。也先死後,瓦剌部落分散,逐漸衰落,內部事態鮮為人所知。 [5]  [11]  [14] 

韃靼15世紀以後

14世紀,這些金帳汗國的韃靼人與這一地區的突厥人、突厥化蒙古人、當地的欽察人、保加爾人等一起改稱“塔塔爾”。15世紀,塔塔爾民族逐漸形成。 [36]  [41] 
15世紀中葉,金帳汗國瓦解後,韃靼分化成三部分。一部分韃靼貴族與俄國上層聯姻,繼續對俄國的政治軍事活動產生影響,譬如讓拿破崙吃了敗仗的將軍庫圖佐夫沙皇之父”鮑里斯、哲學家沙阿達耶夫。另兩部分則經過無數次戰役的洗禮,最終分別建立了喀山汗國和克里米亞汗國。 [39]  [42-43] 
16世紀初又因封建割據分裂為喀山韃靼人、阿斯特拉罕韃靼人、克里米亞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等地方集團。16世紀中葉被沙皇俄國吞併。自16至19世紀,俄國文獻將其境內諸多操突厥語民族,諸如阿塞拜疆人及北高加索、中亞和伏爾加河流域操突厥語各族,統稱為“韃靼人”。1920年5月成立韃靼自治共和國,今屬俄羅斯。 [36]  [41] 
中國新疆境內的塔塔爾族是19世紀二三十年代先後從沙俄統治下的喀山、烏法、圖麥、西伯利亞、烏拉爾等地遷來的。 [36]  [41] 
近代塔塔爾族主要居住在歐洲和亞洲的交界地帶,烏克蘭和俄羅斯工農業區與中亞、西亞牧業區之間,特別擅長經商。中國的塔塔爾族,一部分散居在牧區,與哈薩克、烏孜別克牧民雜居交融,從事畜牧業和養蜂業生產;一部分散居於城市,與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回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和漢族雜居共處,大多從事教育事業。 [36]  [41] 

韃靼人口與分佈

韃靼人口

在蒙古族崛起之前,韃靼族居捕魚湖(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貝爾湖),地近女真邊境。當時共有人口七萬户,分六部,“曰禿禿哈里兀惕、曰亦勒赤、曰察罕、曰忽因、曰帖剌惕、曰塔兒灰,各有其長,常互相侵略,曾與蒙古人交惡。”公元十三世紀初,韃靼被蒙古族兼併。 [44] 

韃靼分佈

韃靼之名,始見於唐朝中葉。開元二十年(732年),突厥文《闕特勤碑》中記載有三十姓韃靼(Otuz-tatar);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突厥文《芘伽可汗碑》記載九姓韃靼(toquz-Tatar)。唐時,韃靼住地周圍遍佈多個部族。三十姓韃靼皆在黠戛斯、骨利幹之後,契丹、白雹之前。黠戛斯在突厥西北,骨利幹又在其北,契丹、白雹皆在突厥之東。此時的三十姓韃靼在突厥東北,與金元之塔塔兒方位同,稱為東韃靼。 [2-3]  [9] 
九姓韃靼城的正北如東80裏有呼延谷,谷南口有呼延柵,北口有歸唐柵的車道,是通往回鶻的必經之路。住地距離鷓鵜泉500裏,又10裏入磧,經糜鹿山、鹿耳山、錯甲山,800裏至燕子井;其西北方經密粟山、達旦泊、野馬泊、可汗泉、橫嶺、綿泉、鏡泊,至回鶻牙帳700餘里。九姓韃靼族地距回鶻牙帳東南數百里,後世稱此部為西韃靼。之後,漠南韃靼族興起,其族地東起陰山,西逾黃河、額濟納河流域。公元916年,契丹人在建立遼朝,韃靼部落聯盟中的一些部落被征服,從此分為“白韃靼”、“黑韃靼”兩大部分。白韃靼包括三十姓韃靼、九姓韃靼、汪古、翁吉剌、扎剌亦爾等突厥部落,遷至陰山以東一帶,黑韃靼則包括蒙古諸部,西遷至斡難河源。至北宋中葉,漠南韃靼散居於傳統上認為韃靼聚居地的南部廣大地區,後世稱為南韃靼。 [9-10]  [25] 

韃靼政治

韃靼在西遷過程中,吸收其他部族人為自己部落成員,在長期的融合過程中,逐漸形成新的室韋系部落。他們經過多年的繁衍生息,逐漸發展壯大起來,以鄂爾渾河流域為中心,分佈於東起大興安嶺,西及阿爾泰山,北至貝加爾湖,南到陰山的廣袤土地上,是遼王朝西北邊陲主要部族。 [15]  [17] 
9世紀末至10世紀初期,契丹對韃靼諸部發動了多次戰爭,俘獲大量戰俘帶到契丹本土。這些韃靼俘虜大部分成為契丹皇室各斡魯尕(諸宮)的奴隸(宮帳奴隸)及皇親貴戚大臣的奴隸;一部分則被編成部落,成為契丹國家的部落奴隸。 [15]  [17] 
神冊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機將所俘獲的六千於骨裏(烏古)户分編為分編為烏古涅刺、圖魯二部,設置契丹節度使進行管轄,分屬於西南路招討司和東北路統軍司。到遼聖宗時契丹社會封建化,宮帳奴隸被釋放編成部落,原為韃靼各部俘虜的宮帳奴隸也被編成部落,如北敵烈部、迭魯敵烈部、斡突盌烏古部、室韋部、涅刺越兀部等,成為契丹國家的編民。頭下軍州的韃靼奴隸也轉變為既向其本主、又向國家納税的雙重身份農奴(二税户)。 [15]  [17] 
遼天贊三年(924年)阿保機率軍大舉西征,將韃靼諸部征服,自此韃靼諸部成為遼的屬部或屬國,每年定期向遼廷進獻馬、駝、貂皮、青鼠皮等。期間韃靼諸部與遼廷基本上保持着朝貢關係,有時一年三貢、四貢,最多時一年六貢。因為,韃靼諸部距離遼廷統治中心上京較遠,從遼聖宗朝開始,在向遼廷朝貢的同時,也不斷地與遼廷發生着戰爭,以期借遼廷與北宋戰爭之機,擺脱遼廷的控制。遼廷雖然不斷派兵對韃靼叛部進行征討,並在西北邊境建築鎮州等邊城來鎮撫韃靼諸部,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韃靼反遼問題,韃靼諸部反遼鬥爭一直延續到遼末。韃靼反遼鬥爭,加速了遼王朝的衰敗。女真人滅亡遼王朝建立金政權後,並沒有對韃靼諸部實施有效統治,韃靼諸部得到較快發展,逐漸演變為蒙古先部,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推翻女真人的統治,建立蒙元政權。 [15]  [17] 
遼金時期,由於韃靼部成為蒙古高原最強的部族,韃靼於是成為蒙古高原各部的通稱。韃靼大約有7萬户,主要由六部構成,阿亦裏兀惕塔塔爾、備魯兀惕塔塔爾、察阿安塔塔爾、阿勒赤塔塔爾、都塔兀惕塔塔爾、阿魯孩塔塔爾。他們的牧地和屯營地主要在今貝加爾湖地區。其中前兩部駐牧於今貝加爾湖與呼倫湖之間的烏爾遜河地區,後四部駐牧於今貝加爾湖東南的訥墨爾根河地區。15世紀,韃靼部落的古代保加爾人、欽察人和突厥化的蒙古人等,經過長期融合發展而形成塔塔爾族。 [45] 
大約到19世紀末期,這些塔塔爾族的後代絕大多數為了擺脱喀拉喀斯部落的束縛,向準噶爾盆地東緣遷徙。歷經坎坷,約在20世紀初遷徙到新疆吉木薩爾和奇台縣交界的白楊河兩岸,從而形成了一個以白楊河為中心塔塔爾族集中居住區域。 [45] 

韃靼經濟

隋唐時期的韃靼分佈在今內蒙呼倫貝爾盟、黑龍江省西部及其附近地區,主要從事漁獵業。南部的韃靼由於受靺鞨等鄰族的影響,兼營粗放農業和養豬。8世紀初,一部分韃靼西遷,到了今蒙古國腹地。9世紀中期,回鶻潰敗後,大量的韃靼西遷或南遷,進入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和內蒙古西部各盟草原。改變原來以漁獵為主、兼營粗放農業和養豬的生活方式,成為草原遊牧部落或半遊牧半狩獵部落。 [15] 
這些韃靼在外遷的過程中,不斷吸收突厥、回鶻及其他突厥族人作為自己的部落成員,在語言、習俗、生活、種族成份等方面經歷了很大程度的突厥化過程。 [15]  他們大量使用黑車、氈帳,並逐漸學會和善於製作車帳。被征服的韃靼諸部需歲貢馬兩萬匹,還要接受契丹的徵調,自備武器和馬匹,隨從契丹軍出征。 [15] 
韃靼部落中的烏古等屬部的歲貢物除了部落自產物外,還需貢納並非出自自產的珍貴物品,這些物品需從遠處購買,如歲貢貂鼠、青鼠皮等非土產。韃靼等部向契丹學習駐屯軍、農耕技術,在漠北軍屯區於契丹人共同長期從事農耕。 [15] 
遼朝對於韃靼限制販賣生鐵,對於兩次大規模的叛亂,都採取軍事鎮壓。韃靼生活之地不產熟鐵,生熟鐵是古代製造武器的必備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材料,韃靼部落只能通過朝貢貿易獲得,於是遼禁止向韃靼販賣生鐵,以對其軍事和生活上實行嚴格限制。 [46] 
近代韃靼人主要分佈在東歐伏爾加河中游地區,尤其是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部分居民散居在克里米亞、西伯利亞等地,少數分佈在蒙古國。他們主要從事農業,阿斯特拉罕韃靼人則從事畜牧業。此外,部分人還從事靴子等皮革製品、首飾以及紡織等手工業。遷居中國的塔塔爾族,除少數人從事手工業外,大多數人為行商坐販。中國的塔塔爾族商人主要集中在新疆的塔城、烏魯木齊和伊犁,在東北的哈爾濱、齊齊哈爾和沿海的天津、上海也有一定的勢力。 [13]  [47] 

韃靼軍事

唐末,陰山韃靼曾隨沙陀首領進入內地鎮壓龐勳起義,後來又隨李克用鎮壓黃巢起義。作為唐朝政府的屬部,有的蒙古部落已經卷入了國內戰爭。916年,契丹人崛起於遼河上游的西拉木倫河流域,建立契丹政權。契丹人把蒙古各部稱為“達怛”,或稱為“阻卜”。他們不斷對蒙古各部用兵,並征服了蒙古各部,後來設府、衞、司等機構進行管轄。由於契丹統治者對韃靼諸部的殘酷奴役、掠奪剝削,使得阻卜、敵烈、烏古等韃靼部落在10世紀至12世紀初各個時期不斷掀起反抗契丹統治者的鬥爭。 [15]  [48-49] 
應歷十四年十二月(965年1月),烏古部起義。契丹詳穩僧隱與起義者交戰,敗死。應歷十五年正月(965年2月),契丹統治者派樞密使雅里斯等統率軍隊鎮壓, 未能摧毀起義軍。到應歷十六年七月(966年8月),契丹統治者增派肖斡等征討烏古起義者。又經過半年,肖斡等人才討平烏古返回。 [15]  [48-49] 
開泰二年正月(1013年2月),阻卜諸部起義,圍攻西北路招討使肖圖玉於鎮州城。之後,北院樞密使耶律化哥率軍來援,肖圖玉又遣人誘降諸部,才將這次起義平定。 開泰三年九月(1014年10月),敵烈八部起義,鄰近其他部落也響應起義。遼巨母古城被起義者攻佔。到次年四月(1015年5月)才被北院樞密使耶律世良討平。 [15]  [48-49] 
太平六年(1026年),西北路招討使蕭惠征討甘州回鶻,各路徵兵,只有阻卜酋長直剌遲滯晚到,蕭惠便立即將他斬首示眾。造成阻卜諸部憤怒起義,攻殺契丹都監涅魯古、國舅帳太保曷不呂等人,這次起義延續了數年。契丹軍征討累年,未能成功。後來改用招撫的辦法,阻卜諸部才逐漸降順契丹。 [15]  [48-49] 
從遼興宗時起,分散的阻卜各部落逐漸形成了部落聯盟。契丹為招撫阻卜諸部,封阻卜諸部聯盟長屯禿古斯為大王、其弟撒葛裏為太尉。遼道宗時,磨古斯擔任阻卜諸部聯盟長。大安八年(1092年),由於西北路招討使耶律何魯掃古誤襲磨古斯部,磨古斯殺死契丹金吾(武官)吐古斯掀起反抗契丹鬥爭。何魯掃古戰敗,他所統率的二室韋、六院部、宮分等軍及特滿羣牧全部陷沒。遼廷改任耶律撻不也為西北路招討使,征討磨古斯。磨古斯假降,誘殺撻不也。 [15]  [48-49] 
大安十年(1094年),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斡特剌等統率契丹大軍討伐磨古斯,打敗磨古斯所率領的阻卜四個部落,斬首千餘級。磨古斯儘管戰敗遭受重大挫折,但在此後六年間繼續堅持反抗契丹的鬥爭,直到道宗壽昌六年(1100年)才被斡特剌擒獲,押回遼廷處死。 [15]  [48-49] 
磨古斯死後,阻卜、烏古、敵烈等韃靼部落的反抗契丹統治者的起義繼續此起彼伏,不斷髮生,一直到遼末為止,成為對契丹統治者的嚴重威脅。 韃靼諸部在遼末各族人民的大起義中逐漸衰亡、瓦解,最終為新興的女真族所建立的金朝所取代。 [15]  [48-49] 
明朝時期,在河套地區在河套地區的控制問題上引發多次衝突戰鬥。正統末年發生“土木堡之變”,明王朝罷廢了東勝衞,蒙古部落貴族對內地的侵擾日益嚴重。當時北元已經解體,蒙古部落中逐漸崛起了韃靼與瓦剌兩大勢力。其中在陝西邊外活動的主要是韃靼部。它對明朝發動侵擾,多次劫掠。因此民族鬥爭加劇。韃靼部對陝西的侵擾主要是以河套為基地進行的。在景泰年間(1450年至1456年)蒙古遊騎雖也多次入犯延安、慶陽等地,但尚未在河套立足,因而“不敢深入”。天順六年(1462年)春,蒙古韃靼部毛裏孩、阿羅出、孛羅忽三部將邊境的人掠走作為他們的嚮導,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得知河套的位置。此後,他們從漠北舉部南遷,佔據河套。此地三面環河,水草豐美,適合牧業的發展。因此,河套成為韃靼諸部侵擾內地的主要基地。 [16] 

韃靼文化

韃靼語言

突厥是中國北方遊牧民族中最早創制自己文字的民族。 [21]  “突厥”指公元6—8世紀遊牧於漠北廣大地區、在語言上同屬一個語族的古代部落聯合體,其語言稱突厥語,它包括有關的古代碑銘語言以及後來各期文獻語言、現代幾十種活的語言及其方言,成為有親屬關係的突厥語族語言的通稱。 [21] 

韃靼文字

史書記載,韃靼本無字書,在韃靼當地的人們,只用小木,長三四寸,刻掉四角。且如差十馬,則刻十刻,大率只刻其數也。凡發命令派遣使者往來只是刻指以記之,使者一個字也不能增加或減少,至今文書中自用於他國者,皆用回鶻字。 [18]  [50] 
1204 年,蒙古部鐵木真滅乃蠻部時,俘獲塔塔統阿,命其以畏兀語的書寫形式作符號直接記錄蒙古人的口語,創制蒙古文。9~13 世紀,在畏兀兒字母的基礎上形成了蒙古文字 。又因為與回鶻相鄰,蒙古文字又受到了回鶻文字的影響。從12~16 世紀,蒙古文經過多次調整,逐漸形成拼音文字。 [51-54] 

韃靼宗教信仰

早期的韃靼信奉薩滿教。薩滿教的宗教信仰與眾多的原始宗教信仰相同,是基於萬物有靈論和靈魂不滅論的思想之上,因此在其信仰崇拜方面既有自然崇拜,也包含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他們用毛氈、絲織物模仿人的模樣製成偶像,分列放在帳營門的兩邊,或者放在漂亮的有篷大車上,都被當作畜羣的保護神,備受崇拜。 [55-57] 
薩滿教的自然神系統主要以無生命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現象之神為主。在薩滿教的觀念中,宇宙萬物,人世禍福都是由鬼神來主宰的,其中天地神佔首要地位。而敖包是聚居神靈最多的地方,每年按季節舉行祭祀儀式,由薩滿司祭,他們祈求敖包保佑牧業生產。除此之外,認為土地、山川、丘陵、湖泊等均由各神靈分別掌管。 [55-57] 

韃靼外交

韃靼與宋的關係

韃靼與宋朝的交往始於宋太宗時期,雍熙元年(984年),宋朝派遣王延德出使高昌國,從韃靼部落經過。之後在元豐六年(1083年),宋神宗敕書稱,命韃靼、回鶻等四部首領歸族下點集結兵馬,前去御賊。對韃靼的首領李察爾節為都軍主,蕃官官號,意欲徵調韃靼的軍隊,並按照宋朝蕃官的升遷制度予以封賞,實際情況中韃靼並未出兵助戰。韃靼各部與宋朝的朝貢關係,在神宗之後便中斷了。韃靼各部對宋朝的消極表現,與遼朝的強權有關,以致韃靼對宋朝朝貢出現斷續性。 [58-59] 

韃靼與遼的關係

遼朝以屬國屬部體制治理韃靼各部。屬國屬部體制之下,遼朝主要通過在韃靼各部設立屬國屬部建置,統轄韃靼各部。同時,遼朝以西北路招討司節制韃靼各部的屬國屬部官員。屬國屬部體制之下,遼朝在韃靼各部設立的屬國屬部官員由韃靼各部的豪酋擔任,具體人選由西北路招討司負責舉薦。 [58-59] 
韃靼各部需對遼朝貢以示臣服,遼朝對貢物的具體數量和類型是有具體要求的。其次,韃靼酋長也要對遼朝皇帝進行純粹的朝見活動。韃靼各部進貢方物的地點與朝見地點並不一致。 [58-59] 

韃靼與西夏的關係

韃靼與西夏關係密切。西夏在開國之初,設立黑水鎮燕與黑山威福兩監軍司以防禦韃靼的侵擾。當時韃靼在西夏境內賀蘭山一帶活動頻繁,夏仁宗在“大破之虜”後,嘗試用“變俗用夏”的方法來治理降服韃靼。韃靼克烈部首領札阿紺孛原名客列亦台,幼年曾被唐兀惕部俘去,在他們那住了一些時日,成為他們當中有實力者,受到尊敬。由於他聰明能幹,獲得了札阿紺孛的稱號,札阿紺孛後又嫁女於西夏國主,雙方關係緊密。 [60] 

韃靼與金的關係

金朝是以朝貢體制治理韃靼(阻䪁)各部。韃靼歲時入貢,金朝設置東北招討使統一治理。朝貢體制之下,金朝冊封歸附的部落,專設一官。此後,金朝在招討司之內設有勘事官用以處理歸附諸部的糾紛。此外,對於歸附的韃靼部落,金朝還要求其提供軍事力量參加金朝在北部的軍事行動。韃靼各部貢獻方物時,金朝常常回賜,作為交換的貿易行為。章宗朝,李愈曾言,金朝回賜韃靼的物產比較豐厚,以致給金朝帶來相當的經濟壓力。韃靼各部的進貢地點一般在諸部與金朝交界處。韃靼各部在進獻方物時,還會藉此機會與金朝開展榷場貿易。 [58] 

韃靼與明朝的關係

明朝對西北地區的經營,是明朝對北部邊境防禦體系的一部分。明初,每次派兵出征蒙古,其西路軍的進軍方向就是西北地區。瓦剌部衰落以後,韃靼部在達延汗時代崛起。達延汗大行分封,形成了以後的蒙古諸部。 [61-63] 
達延汗本部分為五大營,其中一營名為察哈爾。達延汗死後,察哈爾部東遷至今遼河河套地方,此後一段時間,對明朝的遼東及京畿邊界構成連綿不斷的麻煩。到萬曆年間,察哈爾部在這裏建造了喇嘛廟,定居下來。 [61-63] 
瓦剌勢力衰退後,韃靼諸部開始活躍起來。天順年間,開始有蒙古韃靼部落寇掠今陝西境內的河套地區。成化初年,韃靼部的滿都魯等侵佔河套,使之成為他們的根據地。到了亦不剌掌權的時代,達延汗的勢力開始向這一區域滲透。正德四年(1509年),在與達延汗的鬥爭中敗北,亦不剌退出河套,逃亡青海,佔據了青海地區,原來在此遊牧的藏族部落被迫遷離。取而代之的河套新主人是達延汗屬下的土默特部。萬曆七年,明請索南嘉措勸説俺答汗東歸河套。俺答汗答應迴歸,但其部屬永邵卜等卻留在了青海。永邵卜等和丙兔等聯合起來,不斷侵擾明的西北邊境。萬曆十九年,明軍對青海蒙古諸部展開了強大的攻勢。蒙古部向青海湖西北部撤退,明軍退兵之後,永邵卜等復還西海,重與明軍開戰。 [61-63] 
喀爾喀蒙古部落也屬於達延汗分封之一部。他們的分封地大約是在內蒙古的北端或外蒙古境內。還在察哈爾部東遷之前,他們已經南下,而在察哈爾部東遷之後,他們就已進入遼東的邊外之地了。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冬天,在明軍強大的攻勢下,喀爾喀蒙古的南侵勢力稍稍受挫。但他們對遼東邊外地區的控制卻絲毫沒有減弱。 [61-63] 

韃靼社會風俗

唐代時期的韃靼(室韋人),比較普及的是用魚皮製作夏裝。居住草舍,捕魚為食,着直簡衣。夏天用魚皮,冬天用狗皮製作衣物。早期韃靼從事狩獵業,用獸皮製作衣物,男女都穿着白鹿皮褥袴;後來畜牧業經濟的發展,通過飼養狗和豬,用皮製作衣物,男人、女人都穿這種衣物,披着頭髮,衣襟向左敞開,有錢的人帶着五色雜珠。之後吸收了契丹人的服飾文化,開始穿着以皮毛、裘皮製成的服裝。多數穿毛皮衣、帶暖帽或笠帽、穿袍服、衣袖窄小、穿高筒皮靴等。五代時期,開始穿布衣,喜歡赤珠,多為婦人裝飾,以多為貴,其中富人以五色珠裝飾在衣領處。 [19-20]  [64-65] 

韃靼相關研究

韃靼阻卜與韃靼

在對早期蒙古史的研究過程中,關於阻卜與韃靼的族屬問題,有諸多學者提出相關意見。 [66] 
最早將阻卜與韃靼聯繫起來的是晚清學者高寶銓。 [66]  中國學者中王國維首先系統研究了阻卜與韃靼問題,他在《韃靼考》中提出 了阻卜即韃靼和避諱説與倒誤説。此後學者開始關注此問題,並相繼發表了很多文章。如徐炳昶《阻卜非韃靼辯》對王國維阻卜即韃靼一説表示懷疑,並提出了阻卜即唐古特部一説。王靜如《論阻卜與韃靼》一文對王國維的倒誤説提出疑問, 接着提出一種假説:阻卜源於藏人對白韃靼的一種稱呼,如宋人稱蒙古人為黑韃。 [67] 
唐長孺《阻卜之異譯》主要列舉了阻卜的不同異譯,並做了相應的解釋。 [67] 
蔡美彪《遼金石刻中的“韃靼”》一文利用遼金石刻文獻,證實了王國維阻卜即韃靼一説的可靠性,同時又反駁了王國維的一些錯誤説法。亦鄰真《中國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族源》一文通過研究《遼史》《金史》中的蒙古語族部落, 發現阻卜是對室韋(達怛人)為主的原蒙古人的泛稱。餘大均《關於“阻卜”的語源、對音及語義》探討了阻卜一詞的詞源及語意,他通過排除諸説,得出結論:阻卜指《元朝秘史》中出現的主不兒一詞,是蒙古高原草原部落的泛稱。 [66] 

韃靼突厥與韃靼

韃靼民族分支甚多,致使其他突厥民族亦自稱韃靼,族源關係也有具體討論。 [34] 
岑仲勉《達怛問題》主要論述了韃靼一稱的由來及韃靼一稱的演變,考證其為突厥人的一種稱呼。劉迎勝《西北民族史與察合台汗國史研究》一書中提到了阻卜,認為阻卜一詞源於突厥語。 [67] 
劉浦江《再論阻卜與韃靼》一文中通過利用契丹字和女真文的資料做了相應的考釋,逐漸得出一種結論為:阻卜是契丹人對蒙古高原西部室韋——韃靼人的他稱或泛稱。此外,張久和《原蒙古人的歷史——室韋—韃靼研究》中涉及到了韃靼問題,他認為突厥人稱蒙古高原的室韋人為韃靼人,進而認為蒙古高原上的大部分部族可以用室韋——韃靼人來概括。室韋——韃靼人的歷史就是原蒙古人部族的發展史。 [67] 
國際學者方面,松井《契丹可敦城考(附阻卜考)》主要涉及了對可敦城地望的研究,同時也提到了阻卜。箭內亙《韃靼考》、白鳥庫吉《室韋考》中認為遼金時代的阻卜與唐宋時代的韃靼都是室韋系民族的異稱。 [66] 
參考資料
  • 1.    利家興. 莊延齡《韃靼千年史》與18—19世紀歐洲學界的“韃靼”研究[J]. 全球史評論, 2023
  • 2.    紀宗安, 湯開建主編. 暨南史學 第2輯[M]. 廣州: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3.12: 125-130
  • 3.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台灣史研究室, 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輯. 清代台灣史研究的新進展 紀念康熙統一台灣330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M].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5.07: 425-445
  • 4.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主編, 方麟選編. 王國維文存[M].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4.04: 594-601
  • 5.    林超民著. 雲南文庫 學術名家文叢 唐宋民族史[M]. 昆明: 雲南大學出版社, 2016.04: 393-398.
  • 6.    那順烏力吉. 論“韃靼”名稱的演變[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 7.    高洪雷著. 另一半中國史[M]. 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0.08: 300-305.
  • 8.    那順烏力吉. 史觀變化與阻卜、韃靼名稱之演變[J]. 西部蒙古論壇, 2014
  • 9.    李鴻賓, 馬保春編, 陳海燕, 董耀會總主編. 中國長城志 環境·經濟·民族[M].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08: 641.
  • 10.    孫秀仁, 孫進已, 鄭英德, 馮繼欽, 幹志耿. 室韋史研究[M]. 1985.10: 110-112.
  • 11.    席會東. 時空交錯的內陸亞洲 ——1620年洪迪烏斯《韃靼地圖》[J]. 資源導刊(信息化測繪), 2022.
  • 12.    (元)脱脱等著. 遼史 卷1-115[M]. 北京: 大眾文藝出版社, 1999.04: 遼史卷十四本紀第十四 52-55.
  • 13.    《塔塔爾族簡史》編寫組, 《塔塔爾族簡史》修訂本編寫組編. 塔塔爾族簡史[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07: 15-17.
  • 14.    (清)張廷玉等撰. 明史 點校本二十四史精裝版 第28冊 卷323至332 傳[M].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07: 卷三百二十八 瓦剌傳.
  • 15.    中國民族史學會. 中國民族關係史論集[M]. 西寧: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8.08: 171-181
  • 16.    秦暉, 韓敏, 邵宏謨著. 明清卷[M]. 西安: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03: 114-118
  • 17.    齊濤主編, 張金銑, 趙文坦, 齊濤著. 中國政治通史 7 恢宏與草昧的元朝政治[M]. 濟南: 泰山出版社, 2003.08: 50-63
  • 18.    邱樹森主編, 邱樹森, 陳偉明, 王獻軍著. 元代中國少數民族新格局研究[M]. 海口: 南方出版社, 2002.06: 29-30
  • 19.    任國英著. 滿-通古斯語族諸民族物質文化研究[M]. 瀋陽: 遼寧民族出版社, 2001.05: 210-215
  • 20.    包銘新叢書主編, 李甍副主編, 曹喆分卷主編, 曹喆, 車玲撰稿. 中國北方古代少數民族服飾研究 6 元蒙卷[M]. 上海: 東華大學出版社, 2013.12: 151-154
  • 21.    王遠新著. 突厥歷史語言學研究[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5.07: 1-10
  • 22.    張婷婷主編. 中國歷史百科 第3卷[M]. 北京: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14.10: 898-891
  • 23.    吳凌昕 . 啓蒙時期歐洲的“韃靼敍事”研究. 上海師範大學 , 2023
  • 24.    內蒙古自治區文史研究館編. 遼金時代蒙古考[M]. 1984.11: 43-50
  • 25.    馬力克·恰尼西夫著, 穆合塔爾·艾山譯. 中國塔塔爾族教育史[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07: 1-2
  • 26.    孫秀仁, 孫進已, 鄭英德, 馮繼欽, 幹志耿. 室韋史研究[M]. 1985.10: 110-129
  • 27.    韃靼斯坦共和國[J]. 韃靼斯坦共和國[J]. 重慶與世界, 2014
  • 28.    李克鬱著. 李克鬱土族歷史與語言文字研究文集[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06: 8-15
  • 29.    商務印書館編. 遼史[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無記載: 道宗紀 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
  • 30.    許嘉璐主編, 曾棗莊分史主編, (元)脱脱等撰). 二十四史全譯 遼史[M]. 上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4.01: 175-215
  • 31.    王文光著. 中國古代的民族識別[M]. 昆明: 雲南大學出版社, 1997.05: 117-118
  • 32.    內蒙古自治區文史研究館編. 遼金時代蒙古考[M]. 1984.11: 21-22
  • 33.    (波斯)拉施特主編. 史集[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6.11: 15-17
  • 34.    呂思勉著. 中國民族史[M].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8.06: 128-133
  • 35.    杜飛舟. 大蒙古汗國分裂和中亞四汗國形成的歷史進程[J]. 新疆地方誌, 2010
  • 36.    《塔塔爾族簡史》編寫組, 《塔塔爾族簡史》修訂本編寫組編. 塔塔爾族簡史[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07: 7-12
  • 37.    李大龍, 李元暉著. 遊牧行國體制與王朝藩屬互動研究[M]. 呼和浩特: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2018.09: 232-254
  • 38.    王國維著. 觀堂集林 外二種[M].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11: 321-345
  • 39.    內蒙古自治區文史研究館編. 遼金時代蒙古考[M]. 1984.11: 1-22
  • 40.    葛劍雄主編, 曹樹基著. 中國移民史 第5卷 明時期[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07: 434-435
  • 41.    周建華, 郭永瑛著. 塔塔爾族[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6.08: 8-15
  • 42.    管守新, 梁俊燕, 張文亞編著. 新疆 喀什風物誌[M].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1.10: 110-111
  • 43.    孛兒只斤·蘇和, 孛兒只斤·蘇晶娜編著. 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後人[M]. 呼和浩特: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08: 55-66
  • 44.    王黎明著. 犬圖騰族的源流與變遷 第2版 下[M].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12.01: 710-712
  • 45.    周建華, 郭永瑛著. 塔塔爾族[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3.11: 7-14
  • 46.    趙天舒. 論遼道宗朝的阻卜之亂[J].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
  • 47.    孛兒只斤·蘇和, 孛兒只斤·蘇日娜編著. 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後人[M]. 呼和浩特: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08: 41-54.
  • 48.    關中人編. 中國通史 第3冊 圖文版[M]. 延吉: 延邊人民出版社, 2002.02: 1517-1518
  • 49.    張習孔, 林岷主編朱筱新編著. 中國歷史大事本末 第3卷 宋遼夏金[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07: 443-451
  • 50.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編. 中國民族古文字[M].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 1982: 125
  • 51.    蔡志純, 範玉梅撰, 中華文化通志編委會編. 中華文化通志 023 蒙古、東鄉、土、保安、達斡爾族文化志[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12: 20
  • 52.    劉揚忠, 蔣寅主編, 王筱芸著. 文學與認同 蒙元西遊、北遊文學與蒙元王朝認同建構研究[M].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4.12: 34-35
  • 53.    王國維. 蒙韃備錄箋證[M]. 1983: 159
  • 54.    王國維著. 王國維遺書 8[M].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1.07: 一五九
  • 55.    克那木格1, 汪璽2, 張德罡2, 師尚禮2. 蒙古族草原遊牧文化(I):蒙古族的形成、語言文字、教育及宗教信仰[J]. 草原與草坪, 2013
  • 56.    巴音. 從薩滿教到藏傳佛教——古代新疆地區衞拉特蒙古宗教信仰的轉變[J]. 法音, 2015
  • 57.    陸迪雅. 淺析蒙古—韃靼統治對俄羅斯的積極影響[J]. 寧夏師範學院學報, 2015
  • 58.    田曉雷. 遼金阻卜、阻䪁治理體制差異述論[J]. 西夏研究, 2020
  • 59.    張習孔, 田珏主編, 劉佔武等編著. 中國歷史大事編年 第3卷 五代十國宋遼夏金[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7.10: 194-196
  • 60.    王龍. 從出土文獻看西夏與韃靼的關係[J]. 西夏學, 2021
  • 61.    白壽彝總主編, 王毓銓主編. 中國通史 15 第9卷 中古時代 明時期 上[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06: 306-313
  • 62.    曹樹基, 葛劍雄. 中國移民史 第5卷 明時期[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22.01: 385-390
  • 63.    葛劍雄主編, 曹樹基著. 中國移民史 第5卷 明時期[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07: 435-440
  • 64.    寶力格主編, 喬吉, 德力格爾, 劉蒙林副主編. 草原文化研究資料選編 第7輯[M]. 呼和浩特: 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2012.06: 85-91
  • 65.    蓋山林編著. 蒙古族文物與考古研究[M]. 瀋陽: 遼寧民族出版社, 1999.12: 201-205
  • 66.    劉曉著. 元史研究[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01: 218-232
  • 67.    方壯猷著. 韃靼起源考. 1932.06: 1-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