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惔

鎖定
柳惔(462年-507年),字文通。河東郡解縣(今山西永濟)人。南北朝南齊南梁初年名臣,南齊尚書令柳世隆之子 [1] 
柳惔出身“河東柳氏”東眷房,自少與長兄柳悦並稱“柳氏二龍”,受南齊開國名臣王儉賞識。十七歲時出仕,為中軍將軍蕭賾(即齊武帝)的幕僚,後歷任尚書三公郎、巴東王友、中書侍郎、新安太守等職。齊明帝時,被擢升為西戎校尉兼梁、南秦二州刺史。荊州蕭穎胄奉南康王蕭寶融舉義後,柳惔舉州響應,成為西朝要臣。南梁建立後東行入朝,累遷至尚書右僕射,以功封曲江縣侯。臨川王蕭宏督軍北伐時,柳惔出任副帥。他晚年多病,因此在洛口戰後,被授以閒散官職。天監六年(507年),以使持節、安南將軍出鎮湘州,數月後病逝,年四十六。獲贈侍中、撫軍將軍諡號“穆”。
柳惔承襲家學,博通諸藝,工於詩文,尤通音律。著有《仁政傳》等,今已散佚。
本    名
柳惔
別    名
柳文通
文通
所處時代
南北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東郡解縣
出生日期
462年
逝世日期
507年
主要作品
《仁政傳》等
主要成就
南梁開國功臣
官    職
使持節安南將軍、湘州刺史
爵    位
曲江縣侯
追    贈
侍中撫軍將軍
諡    號

柳惔人物生平

柳惔早年仕途

柳惔出身“河東柳氏”東眷房,是南齊名臣柳世隆之子。 [1]  柳惔自幼好學,十七歲時,被中軍將軍蕭賾即後來的齊武帝)任命為參軍,轉任主簿 [2-3] 
南齊初年,柳惔進入朝中,任尚書三公郎,經屢次升遷,為太子中舍人、巴東王(蕭子響)友。 [4]  齊武帝永明七年(489年),蕭子響出任荊州刺史,柳惔隨之就鎮。蕭子響親近小人,屢做不法之事,柳惔認為大禍將至,於是稱病回京。不久後,蕭子響果然引發動亂(蕭子響之亂),其幕僚有數人遇害,柳惔因為先回京,得以倖免於難。後來,他歷任中書侍郎中護軍長史新安郡太守等職,在新安郡時,因政績不聞而被罷官歸家。許久後,柳惔又被起用為右軍將軍諮議參軍 [5] 
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四月,時任寧朔將軍的柳惔出任梁、南秦二州刺史,兼西戎校尉 [6] 

柳惔西朝要臣

東昏侯即位後,誅戮重臣,收回朝權,又“委任廝小”,致使內部動亂頻繁,“方鎮各懷異計”。永元二年(500年)十一月,掌理荊州事務的宗室遠支蕭穎胄府主、南康王蕭寶融舉義,反對東昏侯的統治。不久後,雍州刺史蕭衍即後來的梁武帝)亦舉兵起義。柳惔聞蕭穎胄起義後,舉梁州響應。 [7-8] 
永元三年(501年)正月,蕭寶融自稱相國,置僚屬,選百官。身在雍州的蕭衍多次上表勸蕭寶融稱帝,柳惔與竟陵郡太守曹景宗蕭衍親將)也一同勸進 [9]  三月,蕭寶融登基,即齊和帝。柳惔被和帝任命為侍中前軍將軍,成為西朝(齊和帝名義下與東昏侯相抗衡的政權)的要臣。 [10]  據《南齊書·和帝紀》載,大約在同月,和帝曾有授“徵虜將軍”柳惔為“益、寧二州刺史”的任命。 [11] 

柳惔勳封曲江

天監元年(502年),蕭衍接受和帝禪位,建立南梁。南梁建立後,蕭衍以護軍將軍之職召柳惔入朝,尚未拜官,改調為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又因為舉義的功勳,被封為曲江縣侯食邑一千户。 [12] 
天監三年(504年)正月,柳惔調任尚書右僕射《南史》作尚書左僕射 [13]  )。 [14] 

柳惔協贊北伐

天監四年(505年)十月,蕭衍命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都督北討諸軍事,率領眾軍北伐,柳惔隨軍出征,擔任副帥。 [15-16] 
蕭宏等進駐洛口(今安徽懷遠境)。至天監五年(506年)下半年,梁軍前鋒已攻克梁城,諸將都想乘勝深入敵境。但身為梁軍統帥的蕭宏怯懦愚劣,尤其是在得知北魏援軍已至,即將與北魏中山王元英合攻南梁的消息後,甚為恐懼,立即召開軍事會議。在會上,蕭宏同意大將呂僧珍“知難而退”的撤軍主張,遭到了自裴邃馬仙琕昌義之、朱僧勇、胡辛生以下諸將的激烈反對,柳惔也認為:“自從我大軍出征以來,哪座城不被攻克,如何能説進軍難呢?”蕭宏礙於眾議,不敢撤軍,只是停駐不前,不準繼續前進。 [17]  同年九月,洛口“暴風雨,軍中驚”,蕭宏趁勢拋下眾軍逃跑,致使梁軍損失慘重。 [18] 

柳惔久病逝世

梁軍回師後,柳惔仍任右僕射一職。柳惔長年患病,因此在戰後不久,他便被授以“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的閒散官職,獲賜“親信二十人”。尚未拜官,蕭衍又於天監六年(507年)六月外調柳惔為使持節安南將軍湘州刺史,命他出鎮湘州。 [19] 
天監六年(507年)十月,在湘州任職僅數月的柳惔因病逝世,時年四十六歲(一作六十歲 [13]  )。蕭衍聽聞訃訊後,為他“素服舉哀”,追贈其為侍中撫軍將軍諡號“穆”,並賜鼓吹一部。 [20] 

柳惔主要成就

柳惔在南齊末年舉梁州起義,以響應反對東昏侯蕭寶卷的統治的宗室遠支蕭穎胄雍州刺史蕭衍梁武帝)。 [8]  之後,柳惔參與勸進相國蕭寶融稱帝,促成西朝(齊和帝名義下與東昏侯相抗衡的政權)的建立,為顛覆東昏侯政權確立了法理上的基礎。 [9] 

柳惔藝術造詣

柳惔擅寫文章,齊武帝稱其詩文“遒麗 [21]  ,著有《仁政傳》及詩、賦各篇,史稱“粗有辭義”,至今已全部散佚。 [22]  又承家學淵源,愛好音樂,尤為通曉音律,惜無樂作傳世。 [3]  [23] 

柳惔人物評價

王儉:柳氏二龍柳惔、柳悦),可謂一日千里 [24] 南史》引)②賢子俱有盛才……。 [24] 《南史》引
蕭賾:(柳)惔非徒風韻清爽,亦屬文遒麗。 [24] 南史》引
姚察:昔竇融河右歸漢,終為盛族;柳惔舉南鄭響從,而家聲弗霣,時哉! [25] 梁書
李延壽:(柳)世隆文武器業,殆人望也,諸子門素所傳,俱雲克構。 [24] 《南史》

柳惔軼事典故

柳惔名聞齊朝

柳惔自少博通諸藝,與長兄柳悦齊名。南齊開國名臣、士族領袖王儉曾對人説:“柳家的‘二龍’(指柳悦、柳惔兄弟),可以説是一日千里意指其進展極快)。” [3] 
王儉任尚書左僕射時,曾經前往柳世隆的府邸拜訪,柳世隆以為王儉是來造訪自己,過於驚喜,猶豫徘徊許久。誰知,王儉進門後,只求見柳悦、柳惔兄弟二人,並不見他人。王儉還派人對柳世隆曰:“您的賢子都有大才,他們曾有一天來拜訪我,所以我今天特地前來還禮。之後他們如果還來我家造訪,似乎就不是出自本意了,恐怕是年輕人窺探別人了。” [26] 
柳惔曾經參加齊武帝在烽火樓舉辦的宴會,武帝喜愛他作的詩,特意對豫章王蕭嶷説:“柳惔不僅風度清爽,文章也寫得遒勁壯麗。” [21] 

柳惔懼內成勢

柳惔心胸寬廣,喜怒不形於色。但他十分敬重自己的妻子,甚至已經到了懼內的地步。柳惔喜愛音樂,家中的樂妓美豔精麗,他卻一眼都不敢觀賞。僕射張稷和柳惔交情很好,並且受到柳惔妻子的賞識與敬重。張稷每次去拜訪柳惔,必定先去問候柳夫人。柳惔一到想見樂妓的時候,總是通過張稷向妻子求情。待到柳夫人隔着帳幔端坐,樂妓才外出演奏,如此情況,柳惔才能看到她們。 [23] 

柳惔君臣巧對

齊明帝時,蕭衍出鎮雍州,柳惔祖道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相送,蕭衍解下自己佩帶的茅土玉環贈給他。等到蕭衍稱帝后的天監二年(503年)元會時,蕭衍問劉惔:“您身上所佩的玉環,是朕當初在新送給您的那件嗎?”劉惔答道:“臣佩帶了這個玉環後,美玉感動了神明,臣要鄭重地佩帶它,不會感到厭煩(既而瑞感神衷,臣謹服之無斁 [26]  。”蕭衍趁勢向他勸酒,柳惔當時還沒有喝完杯中的酒,蕭衍調侃説:“朕常常把您和劉越石(西晉名將、音樂家劉琨)相提並論,您近來戒酒了嗎?”宴會結束後,蕭衍下詔封柳惔為曲江縣侯。 [27] 
蕭衍在宴會上,作詩贈給柳惔:“爾實冠羣后,惟餘實念功(您實在是諸侯的冠冕,而我只是想念您學業文章的功力 [26]  )。”蕭衍又曾經對柳惔説:“徐元瑜在嶺南違抗朝廷詔令,《尚書·周書》中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朕已經放了他的幾個兒子,您看如何?”柳惔答道:“罪罰不牽連他的後代,獎賞卻延及他的後人(罰不及嗣,賞延於後),這種善政如今又重新在聖明的朝代見到了。”時人都認為柳惔善於言辭。 [28-29] 

柳惔親屬成員

柳惔家族

主詞條:河東柳氏
柳惔出身於“河東柳氏”的東眷房。柳氏本居河東解縣,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南遷,其中汝南郡太守柳卓僑居於雍州襄陽郡,子孫因此號稱東眷。柳卓之孫柳憑,仕東晉為馮翊郡太守。柳憑即為柳惔的曾祖父。 [30] 
河東柳氏世系表(柳憑支)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柳憑
柳元景(宋·尚書令)
柳慶宗


柳嗣宗(宋·車騎從事中郎)
柳暮

柳紹宗


柳茂宗


柳孝宗


柳文宗


柳仲宗


柳成宗


柳秀宗


柳承宗


柳僧景



柳僧珍(宋·衞軍諮議參軍)



柳叔宗(宋·建威參軍)
柳世隆(宋·尚書令)
柳悦(齊·中書郎)

柳惔
柳昭(梁·中書侍郎)
柳明(梁·義興太守)
柳暉(梁·都官尚書)
柳惲(梁·吳興太守)
柳偃(梁·鄱陽內史)
柳憕(梁·蜀郡太守)

柳忱(梁·五兵尚書)
柳範
柳叔政



柳叔珍(宋·義陽內史)
柳慶遠(梁·雍州刺史)
柳津(梁·太子詹事)
柳仲禮(梁·司州刺史)
柳敬禮(梁·護軍將軍)
柳季遠(梁·宜都太守)
柳遐(周·霍州刺史)
柳靖(周·德廣郡守)
柳莊(隋·饒州刺史)
柳叔仁(宋·梁州刺史)



注:柳世隆共有十五子,除柳惔等知名者外,其餘十人皆早卒,史料未載其名。
表格參考資料:《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30] 

柳惔親屬

祖母:郭氏 [31] 
母親:閻氏 [31] 

柳惔相關爭議

年齡
關於柳惔去世時的年齡,《梁書》與《南史》所記不同,且相去甚遠:
  • 姚思廉所著《梁書》記載,柳惔卒於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十月,享年四十六歲 [20] 
  • 李延壽所撰《南史》記載,柳惔逝世年已六十 [13] 
按:《南史》所記“尋遷尚書左僕射,年六十,卒於湘州刺史,諡曰穆”內容過於簡略,聯繫下文柳惔的軼聞,似摘自小説之言,而《梁書》成書更早,且內容更為詳實,故暫採《梁書》“時年四十六”之説。

柳惔史料記載

梁書·卷十二·列傳第六》 [25] 
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24] 
參考資料
  • 1.    《梁書·柳惔傳》:柳惔,字文通,河東解人也。父世隆,齊司空。
  • 2.    《梁書·柳惔傳》:惔年十七,齊武帝為中軍,命為參軍,轉主簿。
  • 3.    《南史·柳世隆附柳惔傳》:惔,字文通,好學,工制文,尤曉音律,少與長兄悦齊名。王儉謂人曰:“柳氏二龍,可謂一日千里。”
  • 4.    《梁書·柳惔傳》:齊初,入為尚書三公郎,累遷太子中舍人,巴東王子響友。
  • 5.    《梁書·柳惔傳》:子響為荊州,惔隨之鎮。子響暱近小人,惔知將為禍,稱疾還京。及難作,惔以先歸得免。歷中書侍郎,中護軍長史。出為新安太守,居郡,以無政績,免歸。久之,為右軍諮議參軍事。
  • 6.    《梁書·柳惔傳》作“建武末,為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此處從《南齊書·東昏侯紀第七》“永元元年……四月……甲戌,以寧朔將軍柳惔為梁、南秦二州刺史”的説法。
  • 7.    《南齊書·蕭赤斧附蕭穎胄傳》:和帝為荊州,以穎胄為冠軍將軍、西中郎長史、南郡太守、行荊州府、州事。東昏侯誅戮羣公,委任廝小,崔、陳敗後,方鎮各懷異計。永元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山陽至江津,單車白服,從左右數十人,詣穎胄,穎胄使前汶陽太守劉孝慶、前永平太守劉熙曄、鎧曹參軍蕭文照、前建威將軍陳秀、輔國將軍孫末伏兵城內。山陽入門,即於車中亂斬之。副軍主李元履收餘眾歸附。遣使蔡道猷馳驛送山陽首於梁王,乃發教纂嚴,分部購募。東昏聞山陽死,發詔討荊、雍。
  • 8.    《梁書·柳惔傳》:及高祖起兵,惔舉漢中應義。
  • 9.    《南齊書·蕭赤斧附蕭穎胄傳》:(永元)三年正月,和帝為相國,穎胄領左長史,進號鎮軍將軍。於是始選用方伯。梁王屢表勸和帝即尊號,梁州刺史柳惔、竟陵太守曹景宗並勸進。
  • 10.    《梁書·柳惔傳》:和帝即位,以為侍中,領前軍將軍。
  • 11.    《南齊書·和帝紀第八》:中興元年春,三月,乙巳,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壬子,以徵虜將軍柳惔為益、寧二州刺史。
  • 12.    《梁書·柳惔傳》:高祖踐阼,徵為護軍將軍,未拜,仍遷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論功封曲江縣侯,邑千户。
  • 13.    《南史·柳世隆附柳惔傳》:尋遷尚書左僕射,年六十,卒於湘州刺史,諡曰穆。
  • 14.    《梁書·武帝紀第二》:(天監)三年春正月……癸丑,以尚書右僕射王瑩為尚書左僕射,太子詹事柳惔為尚書右僕射,前尚書左僕射沈約為鎮軍將軍。
  • 15.    《梁書·武帝紀第二》:(天監四年)冬十月丙午,北伐,以中軍將軍、揚州刺史臨川王宏都督北討諸軍事,尚書右僕射柳惔為副。
  • 16.    《梁書·柳惔傳》:天監四年,大舉北伐,臨川王宏都督眾軍,以惔為副。
  • 17.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六·梁紀二》:(天監五年)九月……臨川王宏以帝弟將兵,器械精新,軍容甚盛,北人以為百數十年所未之有。軍次洛口,前軍克梁城,諸將欲乘勝深入,宏性懦怯,部分乖方。魏詔邢巒引兵渡淮,與中山王英合攻梁城。宏聞之,懼,召諸將議旋師。呂僧珍曰:“知難而退,不亦善乎!”宏曰:“我亦以為然。”柳惔曰:“自我大眾所臨,何城不服,何謂難乎!”裴邃曰:“是行也,固敵是求,何難之避!”馬仙琕曰:“王安得亡國之言!天子掃境內以屬王,有前死一尺,無卻生一寸!”昌義之怒,鬚髮盡磔,曰:“呂僧珍可斬也!豈有百萬之師出未逢敵,望風遽退!何而目得見聖主乎!”朱僧勇、胡辛生拔劍而退,曰:“欲退自退,下官當前向取死。”議者罷出,僧珍謝諸將曰:“殿下昨來風動,意不在軍,深恐大致沮喪,故欲全師而返耳。”宏不敢遽違羣議,停軍不前。魏人知其不武,遺以巾幗,且歌之曰:“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虎。”虎,謂韋睿也。僧珍嘆曰:“使始興、吳平為帥而佐之,豈有為敵人所侮如是乎!”欲遣裴邃分軍取壽陽,大眾停洛口,宏固執不聽,令軍中曰:“人馬有前行者斬!”於是將士人懷憤怒。
  • 18.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六·梁紀二》:(天監五年)九月……己丑,夜,洛口暴風雨,軍中驚,臨川王宏與數騎逃去。將士求宏不得,皆散歸,棄甲投戈,填滿水陸,捐棄病者及羸老,死者近五萬人。
  • 19.    《梁書·柳惔傳》:軍還,復為僕射。以久疾,轉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給親信二十人。未拜,出為使持節、安南將軍、湘州刺史。
  • 20.    《梁書·柳惔傳》:六年十月,卒於州,時年四十六。高祖為素服舉哀。贈侍中、撫軍將軍,給鼓吹一部。諡曰穆。
  • 21.    《南史·柳世隆附柳惔傳》:嘗預齊武烽火樓宴,帝善其詩,謂豫章王嶷曰:“惔非徒風韻清爽,亦屬文遒麗。”
  • 22.    《梁書·柳惔傳》:惔著《仁政傳》及諸詩賦,粗有辭義。
  • 23.    《南史·柳世隆附柳惔傳》:惔度量寬博,家人未嘗見其喜愠。甚重其婦,頗成畏憚。性愛音樂,女伎精麗,略不敢視。僕射張稷與惔狎密,而為惔妻賞敬。稷每詣惔,必先相問夫人。惔每欲見妓,恆因稷請奏。其妻隔幔坐,妓然後出。惔因得留目。
  • 24.    《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3-28]
  • 25.    《梁書·卷十二·列傳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3-28]
  • 26.    許嘉璐 主編.二十四史全譯 南史.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1:846
  • 27.    《南史·柳世隆附柳惔傳》:武帝之鎮襄陽,惔祖道,帝解茅土玉環贈之。天監二年元會,帝謂曰:“卿所佩玉環,是新亭所贈邪?”對曰:“既而瑞感神衷,臣謹服之無斁。”帝因勸之酒,惔時未卒爵,帝曰:“吾常比卿劉越石,近辭卮酒邪。”罷會,封曲江縣侯。
  • 28.    《梁書·柳惔傳》:高祖因宴為詩以貽惔曰:“爾實冠羣后,惟餘實念功。”又嘗侍座,高祖曰:“徐元瑜違命嶺南,《周書》罪不相及,朕已宥其諸子,何如?”惔對曰:“罰不及嗣,賞延於世,今復見之聖朝。”時以為言。
  • 29.    《南史·柳世隆附柳惔傳》:帝因宴為詩貽惔曰:“爾實冠羣后,惟餘實念功。”帝又嘗謂曰:“徐元瑜違命嶺南,《周書》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朕已放其諸子,何如?”惔曰:“罰不及嗣,賞延於後,今復見之聖朝。”時以為知言。
  • 30.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3-28]
  • 31.    《南史·柳世隆傳》:道存購之甚急。軍人有貌相似者,斬送之。時(柳)世隆母郭、妻閻並見縶襄陽獄,道存以所送首示之。母見首悲情小歇,而妻閻號叫方甚,竊謂郭曰:“今見不悲,為人所覺,唯當大慟以滅之。”世隆竟以免。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