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史

(二十四史之一)

鎖定
《南史》是中國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共八十卷,含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589年)。《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南史》起於公元420年,終於公元589年,記述了南朝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共一百七十年的歷史。實際上是宋、齊、梁、陳四書的刪並本,作者突出門閥士族的地位,常將《列傳》中不同朝代的—姓一族人物集為一編,如—家數世歷仕各朝的,—概列入家傳,以致顧此失彼,猶如世家大族的家譜。該書刪繁就簡,雖有失當之處,但文字簡潔易讀,並增入四書以外的材料,還是具有很重要的史料價值的。 [4] 
書    名
南史
作    者
李大師
李延壽
類    別
正史
成書年代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
體    裁
紀傳體
卷    數
80
載史起年
420年
載史至年
589年

南史內容簡介

《南史》有本紀十卷,分為《宋本紀》、《齊本紀》、《梁本紀》、《陳本紀》。宋自永初元年(420)劉裕稱帝建國至升明三年(479)宋順帝被廢黜,齊代宋為止,歷八代皇帝,共五十九年,史稱劉宋。齊,歷史上又稱南齊,自建元元年(479)蕭道成廢宋建國至中興二年(502)齊和帝被廢,梁取代齊為止,歷七代皇帝,共二十三年。梁自天監元年(502)蕭衍代齊至太平二年(557)梁敬帝被廢,陳代梁為止,歷三代皇帝,五十六年。陳自永定元年(557)陳霸先稱帝建國至禎明三年(589)隋大軍南渡長江,攻下建康,陳後主被俘,陳朝滅亡為止,歷五代皇帝,共三十二年。《宋本紀》、《齊本紀》、《梁本紀》、《陳本紀》分別以各朝的每代皇帝為中心,概括敍述了每朝代各個時期的大事。 [3] 
《南史》所記載的一百七十年的歷史,正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又一動盪變動時期。在經歷了秦漢盛世之後,中國社會先是步入三國鼎立,繼而出現了西晉的短暫統一。公元376年,在內外種種壓力與打擊下,西晉王朝覆亡。中國社會出現了長達二百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北方經歷了十六國、北魏、北周與北齊等王朝;南方則依次出現了東晉、宋、齊、梁、陳諸王朝。《南史》所記一百七十年的歷史,就是在南方存續的宋、齊、梁、陳四朝的歷史。
《南史》沒有采取編年體,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紀傳匯合起來,刪繁就簡,以便閲讀。列傳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孫,以家族為單位合為一卷,對於瞭解門閥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會,有一定的方便。對各朝正史以刪節為主,但有應刪而未刪的,如宋、齊、梁、陳四朝受禪前後的九錫文和告天之詞等官樣文章;有過求簡練以致混亂不確切的,如把都督某某幾州諸軍事、某州刺史官銜,一律省成某某州刺史加都督;也有由於對原書史文未能很好領會而把重要字句刪去的。
《南史》中也有沈約《宋書》、蕭子顯南齊書》等書中所未載的材料。雖然記載細微瑣事較多,而且雜以神怪迷信,但也不乏有意義的史料。《宋書》未立文學傳,《南史》以因襲為主,因而文學傳不包括宋而從南齊丘靈鞠開始。這説明李延壽撰寫《南史》《北史》的體制是彙集正史的紀傳,因而拘泥於原書,沒有達到李大師橫則溝通南北,縱則貫串幾代,綜合成為新著的意圖。《新唐書》李延壽傳的評語説,“其書頗有條理,刪落釀辭,過本書遠甚”,是不恰當的。

南史作品目錄

南史本紀

卷次
目次
題目
卷中人物(括號人物為附傳)
卷1
宋本紀上第一
武帝、少帝
卷2
宋本紀中第二
文帝、孝武帝、前廢帝
卷3
宋本紀下第三
明帝、後廢帝、順帝
卷4
齊本紀上第四
高帝、武帝
卷5
齊本紀下第五
鬱林王、海陵恭王、明帝、東昏侯、和帝
卷6~7
梁本紀上中第六七
武帝
卷8
梁本紀下第八
簡文帝、元帝、敬帝
卷9
陳本紀上第九
武帝、文帝、廢帝
卷10
陳本紀下第十
宣帝、後主

南史列傳

卷次
目次
卷中人物(括號人物為附傳)
卷11
列傳第一
后妃上-宋孝穆趙皇后 孝懿蕭皇后 武敬臧皇后 武張夫人 文章胡太后 少帝司馬皇后 文元袁皇后 孝武昭路太后 明宣沈太后 孝武文穆王皇后 前廢帝何皇后 明恭王皇后 後廢帝陳太妃 後廢帝江皇后 順陳太妃 順謝皇后 齊宣孝陳皇后 高昭劉皇后 武穆裴皇后 文安王皇后 鬱林王何妃 海陵王王妃 明敬劉皇后 東昏褚皇后 和王皇后
卷12
列傳第二
后妃下-梁文獻張皇后 武德郗皇后 武丁貴嬪 武阮修 容簡文王皇后 元徐妃 敬夏太后 敬王皇后 陳武宣章皇后 文沈皇后 廢帝王皇后 宣柳皇后 後主沈皇后
卷13
列傳第三
卷14
列傳第四
宋宗室及諸王下-宋文帝諸子 元兇劭 始興王劉浚孝武帝 南平穆王劉鑠 廬陵昭王劉紹 竟陵王劉誕 建平宣簡王劉宏 東海王劉褘 晉熙王劉昶 武昌王劉渾 宋明帝 始安王劉休仁 山陽王劉休佑 海陵王劉休茂 鄱陽哀王劉休業 臨慶衝王劉休倩 新野懷王劉夷父 桂陽王劉休範 巴陵哀王劉休若 紹出繼廬陵孝獻王劉義真
孝武諸子 廢帝劉子業、豫章王劉子尚 晉安王劉子勳 安陸王劉子綏 皇子劉子深 松滋侯劉子房 臨海王劉子頊 始平孝敬王劉子鸞 次永嘉王劉子仁皇子劉子鳳 始安王劉子真 皇子劉子玄 邵陵王劉子元 次齊敬王劉子羽 皇子劉子衡 淮南王劉子孟 次皇子劉子況 次南平王劉子産 次晉陵孝王劉子云 次皇子劉子文 次廬陵王劉子輿 淮南王劉子孟 次南海哀王劉子師 次淮陽思王劉子霄 次皇子劉子雍 次皇子劉子趨 次皇子劉子期 次東平王劉子嗣皇子劉子悦 安陸王劉子綏
孝明諸子 明帝十二男:後廢帝 皇子劉法良 宋順帝 第四皇子 皇子劉智井 次晉熙王劉燮 邵陵殤王劉友 次江夏王劉躋 武陵王劉贊 隨陽王劉翽 次新興王劉嵩 始建王劉禧 [8] 
卷15
列傳第五
卷16
列傳第六
卷17
列傳第七
卷18
列傳第八
卷19
列傳第九
卷20
列傳第十
卷21
列傳第十一
卷22
列傳第十二
卷23
列傳第十三
卷24
列傳第十四
卷25
列傳第十五
卷26
列傳第十六
卷27
列傳第十七
卷28
列傳第十八
卷29
列傳第十九
卷30
列傳第二十
卷31
列傳第二十一
卷32
列傳第二十二
卷33
列傳第二十三
卷34
列傳第二十四
卷35
列傳第二十五
卷36
列傳第二十六
卷37
列傳第二十七
卷38
列傳第二十八
卷39
列傳第二十九
卷40
列傳第三十
卷41
列傳第三十一
卷42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蕭嶷
卷43
列傳第三十三
齊高帝諸子下-蕭映蕭晃蕭曄蕭皓蕭鏘蕭鑠蕭鑑蕭鋒蕭鋭蕭鏗、蕭豇、蕭鉉
卷44
列傳第三十四
齊武帝諸子 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廬陵王蕭子卿、魚復侯蕭子響,安陸王蕭子敬、建安王蕭子真,晉安王蕭子懋、衡陽王蕭子峻,隨郡王蕭子隆,西陽王蕭子明,南海王蕭子罕,巴陵王蕭子倫,邵陵王蕭子貞,臨賀王蕭子嶽,庾西陽王蕭子文,南康王蕭子琳,永陽王蕭子珉,湘東王蕭子建,南郡王蕭子夏
文惠諸子 廢帝鬱林王蕭昭業 廢帝海陵恭王蕭昭文 巴陵王蕭昭秀,桂陽王蕭昭粲
明帝諸子 廢帝東昏侯蕭寶卷、江夏王蕭寶玄、鄱陽王蕭寶寅、巴陵隱王蕭寶義、晉熙王蕭寶嵩,廬陵王蕭寶源,邵陵王蕭寶攸,桂陽王蕭寶貞 [7] 
卷45
列傳第三十五
卷46
列傳第三十六
卷47
列傳第三十七
卷48
列傳第三十八
卷49
列傳第三十九
卷50
列傳第四十
劉瓛明、僧紹庾易劉虯
卷51
列傳第四十一
梁宗室上-蕭景蕭懿蕭敷蕭暢蕭融蕭宏
卷52
列傳第四十二
梁宗室下-蕭秀蕭偉蕭恢蕭憺
卷53
列傳第四十三
梁武帝諸子-昭明太子蕭綜蕭績蕭續蕭綸蕭紀
卷54
列傳第四十四
梁簡文帝諸子 南郡王蕭大連 尋陽王蕭大心 南海王蕭大臨、安陸王蕭大春 瀏陽公蕭大雅 新興王蕭大莊 西陽王蕭大鈞 武甯王蕭大威 建平王蕭大球 義安王蕭大昕 綏建王蕭大摯 臨川王蕭大款、桂陽王蕭大成、汝南王蕭大封、樂良王蕭大圜 皇子蕭大訓
元帝諸子 貞惠世子蕭方諸、 始安王蕭方略 湣懷太子蕭方矩 [9] 
卷55
列傳第四十五
卷56
列傳第四十六
卷57
列傳第四十七
卷58
列傳第四十八
卷59
列傳第四十九
卷60
列傳第五十
卷61
列傳第五十一
卷62
列傳第五十二
卷63
列傳第五十三
卷64
列傳第五十四
卷65
列傳第五十五
卷66
列傳第五十六
卷67
列傳第五十七
卷68
列傳第五十八
卷69
列傳第五十九
卷70
列傳第六十
卷71
列傳第六十一
儒林-伏曼容 何佟之 嚴植之 司馬筠 卞華 崔靈恩 孔僉 盧廣 沈峻 孔子驅 皇侃 沈洙 戚袞 鄭灼 全緩 張譏 顧越 沈不害 王元規
卷72
列傳第六十二
文學-丘靈鞠 檀超 卞彬 丘巨源 王智深 崔慰祖 祖沖之 賈希鏡 袁峻 劉昭 鍾嶸 周興嗣 吳均 劉勰 何思澄 任孝恭 顔協 紀少瑜 杜之偉 顔晃 岑之敬 何之元 徐伯陽 張正見 阮卓
卷73
列傳第六十三
孝義上-龔穎 劉瑜 賈恩 郭世通嚴世期 吳逵 潘綜 張進之 丘傑 師覺授 王彭 蔣恭 徐耕 孫法宗 範叔孫 卜天與 許昭先 餘齊人 孫棘 何子平 崔懷順 王虛之 吳慶之 蕭叡明 蕭矯妻羊 公孫僧遠 吳欣之 韓系伯 丘冠先 孫淡 華寶 解叔謙 韓靈敏 劉渢 封延伯 吳達之 王文殊 樂頤之 江泌 庾道湣
卷74
列傳第六十四
孝義下-滕曇恭 陶季直 沈崇傃 荀匠 吉翂 甄恬 趙拔扈 韓懷明 褚修 張景仁 陶子鏘 成景雋 李慶緒 謝藺 殷不害 司馬暠 張昭 [1] 
卷75
列傳第六十五
隱逸上-陶潛 宗少文 沈道虔 孔淳之 周續之 戴顒 翟法賜 雷次宗 郭希林 劉凝之 龔祈 朱百年 關康之 漁父 褚伯玉 顧歡 杜京産
卷76
列傳第六十六
隱逸下-臧榮緒 吳苞徐伯珍 沈麟士 阮孝緒 鄧鬱 陶弘景 諸葛璩 劉慧斐 範元琰 庾詵 張孝秀 庾承先 馬樞
卷77
列傳第六十七
恩幸-戴法興 徐爰 阮佃夫 紀僧真 劉系宗 茹法亮 呂文顯 茹法珍 周石珍 陸驗 司馬申 施文慶 沈客卿 孔範 [6] 
卷78
列傳第六十八
卷79
列傳第六十九
卷80
列傳第七十

南史編寫背景

早在《南史》問世之前,有關宋、齊、梁、陳的歷史著作已先後問世。齊武帝永明六年(488)沈約編定《宋書》,主要記載了劉宋政權六十年的歷史;齊武帝蕭道成的孫子蕭子顯編有《齊書》(後改名《南齊書》),主要記載了南齊二十三年的歷史;唐太宗貞觀十年(635),姚思廉編定《梁書》與《陳書》,以上兩書,分別記載了梁、陳兩朝的歷史。《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也都是二十四史之一。
《南史》的編纂始於李延壽的父親李大師。李大師曾在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建立的夏政權中做過尚書、禮部侍郎。竇建德失敗後,他曾被唐朝流放,後遇赦返回。他曾仿照《吳越春秋》的編年體,編纂南朝史與北朝史,但書未成而身亡。其子李延壽在唐太宗時就先後參加了《隋書》紀傳、十志和《晉書》的編寫工作,也參與過編輯唐朝的“國史。並著有《唐太宗政典》,特別是在他父親編纂的南、北兩朝史的基礎上,李延壽改用紀傳體寫成《南史》與《北史》。這兩部書在唐高宗顯慶四年(659)間,經唐政府批准流傳。
《南史》系刪節宋、齊、梁、陳四書,並補充若干史料而成。與宋、齊、梁、’陳四書比較,從史料的角度看是長短互見的。“四書”保存史料較多較詳,經過《南史》的刪節,篇幅只有原書總和的二分之一,自然不免缺略。它所刪掉的,在本紀中多屬敕文、詔令,在列傳中多屬奏議、文章。刪節以後,敍事部分相對突出,讀起來朗朗上口。另外,《南史》並非單純節抄“四書”,也曾根據當時所能見到的史料作了不少補充,如補了王琳等人的專傳,在循吏、文學、隱逸、恩幸等類傳中,也補了若干人的整篇傳記,對原有傳記也補入不少史料,如《範縝傳》增加了他不肯“賣論取官”的一段對話,表現了這位唯物主義思想家的戰鬥精神。就所補史料而言,李延壽在自序中説他補充的史料,很多出於當時的“雜史”,即所謂“小説短書”。這些“雜史”,故事性較強,且多口語材料,增補入傳,常常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更能反映當時的真實情況。 [2] 

南史作品鑑賞

南史作品思想

南朝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徵是門閥士族對政治的壟斷。《南史》為了突出門閥士族的地位,在列傳中較多地採用了家傳形式:一姓一族,不論時代早晚,集為一篇,子孫後代一律附在父祖的傳下,實際上等於世家大族的譜牒。這是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
南朝社會的另一顯著特徵是思想文化的活躍。自宋文帝時起,西方的佛教大師就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大量的佛經被譯成漢文。佛教的各宗派也在中國相繼出現。齊竟陵王蕭子良與梁武帝是南朝帝王中篤信佛教的兩人。梁武帝曾多次捨身佛寺,均由臣下出錢把他贖回。這一時期的南朝,也出現了傑出的無神論者範縝,他曾與佛教展開尖鋭的鬥爭。南朝文學與科學成就也十分突出,如:謝靈運的山水詩,鮑照的言志詩,在文學史上都有獨特的地位;鍾嶸的《詩品》是評論詩歌的第一部專著;昭明太子:所編《文選》三十卷!,集先秦以來精采文章為一冊,對後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劉勰的《文心雕龍》五十篇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部文學評論專著。至於祖沖之在科學上的貢獻,則具有世界意義。 [2] 

南史文學特點

《南史》文字簡明,事增文省,在史學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不足處在於作者突出門閥士族地位,過多采用家傳形式。例如將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於一篇中敍述,實際成為大族族譜。
以王、謝等大家為主,《列傳》多附傳,附傳的人物多屬家族成員,例如《南史·袁湛傳》附傳人物達12人,《北史·陸俟傳》附傳多至20人,前後相去百餘年,乃至於有大量的神怪迷信,王鳴盛批此甚謬妄。《南史》《北史》中,某些傳文亦有重複現象。

南史後世影響

《南、北史》得以完整的流傳,因《南、北史》獨特而濃郁的文學色彩,是它行世日久、影響益深的主要原因。明人王渙的《兩晉南北奇談》、周詩雅的《南北史鈔》、清人梁玉繩的《南史摘略》、沈名蓀和朱昆田的《南北史識小錄》等作品,都是摘錄《南、北史》的史蹟名語、奇聞異事等供文人“漁獵”之作。這些著作的出現緣於《南、北史》濃郁的文學性和小説色彩,而它們反過來又促進了《南、北史》的流傳。 [5] 

南史作品評價

錢鍾書:“《晉書》出於官修,多采小説;《南史》、《北史》為一家之言,於南、北朝斷代諸《書》所補益者,亦每屬沒正經、無關係之閒事瑣語,其有乖史法在此,而詞人之喜漁獵李延壽二《史》,又緣於此。” [5] 

南史相關文獻

宋書音義4卷(清洪亮吉)見南獻遺徵書目答問雲未刻
宋書考證4卷(清孫?)北平圖書館館刊第9卷第1-4期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251-472頁題宋書考論
宋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73-482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25-433頁民國印本
宋書州郡志校勘記1卷(清成孺)南菁書院叢書六集本歷代地理彙編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叢書集成第169冊
申範1卷(清陳灃)菊坡精舍刊本古學彙刊本申宋書范曄傳之誣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83-498頁
宋書夷貊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
宋書補表4卷(清盛大士)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南京??裏國學圖書館寫本
補紀元表、諸侯王表、王子侯表、功臣侯表、外戚侯表、恩幸侯表六種
宋諸王世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宋將相年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宋方鎮年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補宋書宗室世系表(近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補宋書刑法志1卷食貨志1卷(清郝懿行)嘉慶21年自刊本光緒10年刊郝氏遺書本
粵雅堂叢書二十九集本附刊胡承珙校語(以下各本同)廣雅書局刊本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叢書集成第766、781冊
補宋書藝文志1卷(清汪仁俊)上海圖書館稿本
補宋書藝文志1卷(近人聶崇岐)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稿本
晉宋書故(清郝懿行)嘉慶21年自刊本郝氏遺書本粵雅堂叢書二十九集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孫: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99-519頁
補校宋書州郡志札記(楊守敬)楊守敬集第7冊續羣書拾補金陵書局本,已見迻校者不錄
禹貢半月刊第6卷第7期
齊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齊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齊方鎮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南齊書校勘記(清周星詒)上海文管會藏稿本
孫:南齊書校議(今人朱季海)中華書局1984年版,相當於中華點校本之校勘記
南齊書夷貊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0-523頁
補南齊書藝文志4卷(今人陳述)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據稿本
補南齊書經籍志(陳鴻儒等編)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33-459頁民國間?印本、抄本
梁書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4頁
梁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61-469頁
毛本梁書校議(清陳灃)信古閣小叢書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5-530頁
梁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31-541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59-461頁
補梁疆域志4卷(清洪齮孫)道光15年李兆洛刊本歷代地理志彙編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叢書集成第3080-82冊
梁書夷貊傳地理考證(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補梁書藝文志1卷(清王仁俊)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梁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梁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陳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69-477頁
補陳疆域志(近人臧勵龢)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據稿本
陳州府職官備考1卷(清朱撰卿)1916年淮陽縣誌附刻本
陳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陳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
南史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42頁
讀南史記疑1卷(清王懋竑)讀書記疑卷8
南史存校1卷(清王懋竑)讀書記疑卷13
南史札記1卷(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43-557頁
宋齊梁陳方鎮年表4卷(近人吳廷燮)景杜堂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58-683頁
魏書校勘記1卷(清王先謙等)思賢講舍刊本廣雅書局刊本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叢書集成第168冊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684-701頁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89-525頁
魏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52-859頁
魏書宗室傳注12卷世系表2卷(近人羅振玉)1924年東方學會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702-832頁題傳注12卷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537-669頁民國印本
魏書宗室傳注校補1卷(近人羅振玉)貞松老人遺稿乙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33-851頁實冊數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669-687頁
魏書鐵佛劉虎傳注(近人羅振玉)
魏書地形志校錄3卷(清温曰鑑)道光16年拾香草堂刻巾箱本題作校異有附錄適園叢書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據適園叢書本
讀魏書地形志隨筆1卷(清温曰鑑)北京圖書館藏管廷芬輯花近樓叢書抄本
延昌地形志20卷(清張穆)傳抄本
稿本舊藏祁氏,後歸陳士可,僅存卷1-3司州及目錄1卷。各家傳抄本多從何秋濤抄本轉錄。
北魏地形志札記(楊守敬)歷代輿地圖·北魏地形志圖,楊守敬集第7冊郗志羣校注〈續羣書拾補〉第1399-1424頁
魏書外國傳地理考證1卷西域傳地理考證1卷外國傳補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955-985頁
魏書校補1卷(清盧文弨)羣書拾補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魏書禮志校補1卷
補樂志缺文,未全,後經陳垣冊府元龜補足,已印入百衲本魏書。
魏書源流考(李正奮)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77-489頁抄本
魏諸帝統系圖1卷魏諸王世表1卷魏異姓諸王世表1卷魏外戚諸王世表1卷魏將相大臣年表1卷西魏將相大臣年表1卷東魏將相大臣年表1卷(清萬斯同)
歷代史表原刊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魏書官氏志疏證1卷(清陳毅)光緒23年刊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補魏書兵志1卷(清?今人谷霽光)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補後魏書藝文志(近人李正奮)北京圖書館有抄本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687-733頁民國抄本
元魏方鎮年表2卷(近人吳廷燮)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據排印本
西魏書(清謝啓昆)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733-911頁清刻本
北齊書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4頁
北齊書疏證(清杭世駿)見南獻遺徵書目答問雲未見傳本
北齊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11-917頁
北齊書校證(願學齋主人)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17-947頁稿本
北齊書旁證(願學齋主人)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47-1019頁稿本
補北齊書疆域志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1019-1031頁
北齊諸王世表1卷北齊異姓諸王世表1卷北齊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歷代史表原刊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周書校勘記(清周星詒)見宋本北周書跋
周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1031-1037頁
周諸王世表1卷周公卿年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北周公卿表(清練恕)多識錄卷2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周書緩案(陳故章)中華書局1959年石印線裝本
周書異域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986-991頁

南史作者介紹

南史李大師

李大師(公元570年--628年),字君威,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歷史學家。他熟悉前代歷史,長於評論當代時事,他認為南北朝時期各朝的斷代史,彼此孤立,記事重複,又缺乏聯繫,打算仿《吳越春秋》體例,採用編年體撰寫《南史》與《北史》,使南朝與北國各代的歷史,分別統編於這兩部史著之中,後因事一度中輟。
他在隋末參加了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建立的夏政權,任禮部侍郎。因此,在唐初流放到西會州(今甘肅境內),後遇赦放回。當他再執筆從事史書撰述時,已是武德九年(626),貞觀二年(628)去世。他在臨終之前,因“所撰未畢,以為沒齒之恨”。此後,由其四子李延壽繼續撰成。

南史李延壽

李延壽,字遐齡,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史學家。他的生卒年月史書失載,大約卒於唐高宗儀鳳年間(公元676-679年)。他任過東宮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御史台主簿,兼直國史符璽郎、兼修國史等官職。他在政治上沒有什麼作為,修史是他一生的主要事業。
李延壽 李延壽
他參加了唐代官修史書《隋書》《五代史志》(即《隋書十志》)《晉書》和唐朝當代國史的修撰工作。還獨自撰寫了30卷的《太宗政典》(已佚),又繼承其父李大師遺志,以十六年功夫,獨立修成《南史》和《北史》,《新唐書》對兩書評價頗高,稱“其書頗有條理,刪落釀辭,過本書遠甚。”
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命大臣組織修撰梁、陳、北齊北周、隋五代史魏徵主修其中的《隋書》,年輕的李延壽和其他一些知名學者參加了該書的修撰。貞觀五年(631年),李延壽丁母憂去職,回家守喪。服闋,即被派往蜀中做官。公事之餘,“以所得者編次之”,對前幾年蒐集的一些史料進行初步的編排。
貞觀十五年(641年),李延壽調回西京長安任太子典膳丞。由於令狐德棻的推薦,他再次進入史館。當時,五代史早已在貞觀十年(636年)寫成。但這部史書只有紀、傳,而無志書,因此,唐太宗於貞觀十七年(643年)又命褚遂良等人修撰梁、陳、北齊、北周、隋五朝典章制度的《五代史志》,李延壽也參加了該書的編撰。
經過十二、三年的時間,《五代史志》於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成書。《五代史志》共十志三十卷,後併入《隋書》刊行,其中的《經籍志》成於李延壽和敬播之手,記錄了從古代到隋朝的歷代著作。《經籍志》亦簡稱《隋志》,是專指《經籍志》而言的。《經籍志》正式創立了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對後世書籍的分類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代以前,史家所撰晉史多達20種左右,但“才非良史,事虧實錄”,修撰者多不是良史之才,所記史事也往往失實,唐太宗對這些晉史都不滿意,於是,他於貞觀二十年(646年)下詔重修《晉書》。參加重修的共有21人,李延壽是其中之一。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晉書》即重修告成。李延壽除前後3次參加修撰前朝史外,還於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參與撰成當朝國史80卷。
此外,李延壽還獨力撰成了3部史書,即成書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的《南史》80卷和《北史》100卷,以及最後撰成的《太宗政典》30卷(已佚)。《太宗政典》寫成後不久,他就去世了。調露年間,唐高宗讀了《太宗政典》,“嘆美久之”,給了李延壽後人許多獎賞,並命人抄寫了兩部,一部由皇家圖書館收藏,一部賜給皇太子。李延壽早年即懷有“思欲追終先志”之抱負,他要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先人的未竟事業。
《南史》和《北史》是李延壽以其大半生的時間寫成的歷史著作,這兩部史書的編撰,李延壽説是“始末修撰,凡十六載”,這裏説的16年,是從他貞觀十七年(643年)參加修撰《五代史志》這一年作為開始時間的。其實,在此很久以前,亦即從貞觀三年參加修撰《隋書》時,他就開始了“二史”編撰的準備工作。那時,他利用“編輯之暇”,“晝夜抄錄”“五代舊事所未見”者,為將來編撰“二史”積累資料。如果從蒐集史料之時來計算,“二史”的完成則經歷了整整30年的時間。
李延壽的“二史”所依據的歷史文獻,主要是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八代“正史”,但他並未拘限於此,另外還參考了各種“雜史”1000多卷,正如他自己説的“鳩聚遺逸,以廣異聞”。對於八代史書,他採取“除其冗長,捃其菁華”的原則,“其煩冗者,即削去之”。他刪削的“煩冗者”,主要是一些詔書和表文,而史實部分則儘量保留,這就使“二史”比“八書”簡約多了。
《南史》和《北史》後來被列入“二十四史”中,在中國史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自有南北二史之後,《宋書》《南齊書》《魏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被稱為八書,史稱“二史八書”。《南史》與《北史》均廣為流傳,致“學者止觀其書,沈約魏收等所撰皆不行”。
李延壽的一生在仕途上是平穩的。既未飛黃騰達,也未貶斥流離。貞觀初,延壽曾任太子典膳丞(負責太子的膳食事務)、崇賢館學士(掌管經籍圖書,教授生徒);貞觀中,延壽為符璽郎(掌管皇帝印璽及國家符節);貞觀末,延壽為御史台主簿(管理御史台文書事務)。
延壽專注於史學,似乎對於做官沒多大興趣,儘管官職屢有變動,始終沒有做到大官,以致他的《南史》《北史》寫成後,當時人還因為他地位不高而“不甚稱其書”。延壽不修南史志。南史的研究,明以前人不很注意。
參考資料
  • 1.    南史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7-07]
  • 2.    《中國史籍精華譯叢》編委會編.中國史籍精華譯叢  三國志  晉書  南史  北史  隋書:青島出版社,1993.08:第609-611頁
  • 3.    陳佩雄主編.二十四史: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04:第534頁
  • 4.    五角叢書編委會編.袖珍中外名著手冊: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10:第98頁
  • 5.    鄧武蓉.試論《南史》與《北史》的史傳文學成就[J].船山學刊,2009,(第4期).
  • 6.    南史·列傳·卷七十七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3-10-30]
  • 7.    南史·列傳·卷四十四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3-11-18]
  • 8.    南史·列傳·卷十四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3-11-18]
  • 9.    南史·列傳·卷五十四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