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永芳

(明末將領)

鎖定
李永芳(?-1634年),遼東鐵嶺(今遼寧鐵嶺)人。明末將領。 [1] 
李永芳原為明軍遊擊,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投降努爾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後金的邊將,被授為三等副將,並娶貝勒阿巴泰之女。後隨努爾哈赤伐明,授三等總兵官。
天聰元年(1627年),李永芳隨貝勒阿敏征討朝鮮,締盟而回。天聰八年(1634年),李永芳病逝。
別    名
撫順額駙
撫西額駙
所處時代
明末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遼東鐵嶺
逝世日期
1634年
本    名
李永芳
主要經歷
助後金佔領遼東

李永芳人物生平

李永芳早期事蹟

李永芳原為明朝撫順千户所備禦官,由於明朝在遼東採取軍衞管理體制,李永芳也就是撫順的最高長官。1613年(萬曆四十一年),努爾哈赤攻克烏喇部,烏喇部貝勒布佔泰逃往葉赫。努爾哈赤又征討葉赫,葉赫部嚮明朝求援。 [2]  後來,明朝遣使告誡努爾哈赤,不許他侵犯葉赫。努爾哈赤修書給明朝,表示葉赫背盟悔婚,藏匿布佔泰,自己是不得已而用兵,並親自前往撫順千户所。李永芳出迎三里,將努爾哈赤引入教場。努爾哈赤將回書交給李永芳,拒絕赴李永芳所設之宴就率軍返回。 [3-4] 
1614年(萬曆四十二年),明朝加強撫順邊防,將李永芳的軍銜由備禦升至遊擊。 [5] 

李永芳投降後金

《滿洲實錄》中的撫順遊擊李永芳降清插畫 《滿洲實錄》中的撫順遊擊李永芳降清插畫
1618年(後金天命三年)四月,努爾哈赤入侵明朝,圍困撫順,並致書給李永芳道:“明朝發兵幫助葉赫,我才率軍來攻,你只是一個遊擊,能夠戰勝我嗎?你很有才智,識時務,我國正需人才,像你這種人才我怎能不加以重用?你要是想戰的話,我軍弓箭可不認識你。你若出降,我便保城中百姓安寧。你不要以為我在嚇唬你,我若連你這區區一城都打不下,還出什麼兵?降不降,你好好考慮。” [6] 
李永芳看完書信後,便登上南門請降,但仍命士卒準備防禦戰具。後金軍以雲梯攻城,很快就登上城池,斬殺守備王命印。李永芳於是出城投降,並匍匐在地,拜見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在馬上答禮,命士卒勿殺城中百姓。 [7] 
次日,努爾哈赤摧毀撫順城,將城中百姓編為千户,遷到赫圖阿拉,並按照明朝官制設置大小官屬。李永芳被任命為三等副將,並娶努爾哈赤第七子貝勒阿巴泰之女為妻,因此被稱為撫順額駙、撫西額駙或李額駙。撫順是努爾哈赤打下的第一座明朝邊城,李永芳則是第一個投降的明朝邊將。 [8] 
此後的努爾哈赤侵明戰爭中,李永芳幾乎每戰必隨,參與攻取清河、鐵嶺、遼陽、瀋陽,因功授為三等總兵官,他不僅多次拒絕明朝遼東巡撫王化貞的招降,還策反了許多明朝官民投降後金。努爾哈赤為嘉獎李永芳的忠心耿耿,賜他“免死三次”的特權。 [9]  據説其麾下的軍隊(漢人組成)“不下萬餘”。 [10] 

李永芳從徵朝鮮

《滿洲實錄》中李永芳投降圖 《滿洲實錄》中李永芳投降圖
1627年(天聰元年),皇太極繼位,並派貝勒阿敏征討朝鮮,朝鮮稱為“丁卯胡亂”。李永芳也隨軍出征。皇太極對阿敏等人道:“朝鮮理應徵討,但不是一定要攻取,凡事見機而行。”後金軍接連攻克鐵山、定州、安州、平壤,渡過大同江朝鮮國王李倧逃到江華島 [11] 
李倧遣使請和,諸貝勒歷數其罪,答應只要朝鮮派大臣會盟,便班師回國。朝鮮使者走後,後金軍繼續進軍,駐兵黃州,李倧又派人告知已派大臣前來。這時,阿敏要攻打朝鮮首都漢城,李永芳道:“我們此前曾説朝鮮遣使會盟便即班師,如今卻要食言,是為不義。不如暫且駐兵,等待朝鮮會盟的大臣到來。” [12] 
諸貝勒都贊同李永芳的意見,阿敏大怒,叱責道:“你這個蠻奴,怎麼這麼多話,難道我不敢殺你嗎?”於是率軍攻打平山。後來,阿敏還是採納李永芳的建議,命劉興祚庫爾纏前去面見李倧,締結盟約。 [13] 
1631年(天聰五年),後金初立漢軍旗,李永芳僅轄六個佐領,勢力已大不如前。 [14] 
1634年(天聰八年),封三等子,世襲罔替。同年,李永芳病逝。 [15] 

李永芳主要影響

李永芳是明朝第一位降清(後金)的邊將。他的投降不僅使後金兵不血刃佔領了撫順,對明戰爭得以首戰告捷;其後他又在後金國家建設,特別是對明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曾受努爾哈赤特別優待和重用
後金天命三年(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李永芳作為明朝撫順所遊擊投降後金,隨即被任命為三等副將,統轄收降的撫順及東州、馬跟單二城降民千户,仍如明制設大小官管理。
先是,努爾哈赤在事先給李永芳的勸降信中,稱其“素多才智,識時務”,叮囑李永芳:“爾乃博學聰明之人也。我已擢拔多人,以女妻之,結為親家。況且對爾,豈有不超升爾原職,不與我一等大臣等並列豢養之理乎。”李永芳投誠後,努爾哈赤對於撫順城歸降人員及李永芳又予以特別關照。《滿文老檔》記載“俾自撫順城來降之千户,未分其父子、兄弟,未離其夫婦。因戰事而失散之兄弟、父子、夫婦、親戚、家奴及一應器物,盡查還之。此外,再給以馬、牛、奴僕、衣服、被褥、糧食等。又給牛一千頭,以供食用。每户分給大母豬二口、犬四條、鴨五隻、雞十隻,以供飼養,並給予器皿等一應物件。仍依明制,設大小官員,著交其原主遊擊李永芳管轄。努爾哈赤還將自己兒子阿巴泰之長女妻之,使李永芳成為“額駙”。
其後,努爾哈赤進軍遼西諸城,李永芳則成為先導,重點在協助努爾哈赤説服、策反明軍將領和蒐集情報並參與重要戰役的謀劃。
明朝失掉撫順後,集重兵圍剿後金,企圖一舉殲滅之。據明人傅國遼廣實錄》記載,當時明擬以12萬大軍分四路圍剿後金。然而,四路大軍遠者相距七百里,近者也有二三百里,又皆先數月已暴露行期。當時努爾哈赤轄地幅員不過三百里,還不如明朝一個大縣,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李永芳遂向努爾哈赤建言:“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努爾哈赤採納了李永芳的建議,各個擊破,以少勝多,在薩爾滸打了個漂亮的殲滅戰,改變了雙方在遼東的軍事態勢。
李永芳對於後金國的建設,也多有建樹。諸如,他先後受命駐守邊境,到鎮江(今丹東附近)招降漢人,舉薦“賢人”。天命六年四月,他按照努爾哈赤命令“將明國所定諸項章典,俱繕文陳奏”;另將明遼東地方駐軍、城堡、百姓情況及木匠、畫匠匠役數目,具文奏報。不久,李永芳又與阿敦等“往沿邊各堡,置官教民,設台放哨”。顯然努爾哈赤對李永芳是頗為放手使用的。特別是在後金典章制度這樣事關政權建設走向的重大戰略問題上,讓李永芳積極參與,顯示了努爾哈赤對他的重用。
二、以情報和策反協助努爾哈赤打下遼西諸城
薩爾滸之戰後,後金與明王朝不僅戰場上兵戎相見,在隱蔽戰線的爭鬥也日趨複雜、尖鋭。雙方為獲取情報、策反官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期間,李永芳曾以極大的精力協助努爾哈赤從事情報工作和對明將領的策反,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策反明王朝將領及社會上層
策反是諜戰的重要手段。誰策反成功,誰就能輕易佔領城池,收編軍隊,並獲取大量軍事及生活物資。努爾哈赤在這方面頗為老道,儘可能招降明朝將領,為其所用。僅據《清史稿》記載,就曾先後在開原收降千總金玉和王一屏、戴集賢、白奇策等;在廣寧,成功策反孫德功、收降守備石廷柱、千總石天柱及石國柱兄弟等。其中,有的就是李永芳的傑作。
李永芳曾是明朝遊擊,對明軍駐遼寧將領頗為熟悉。他多方利用舊關係,設法聯繫、溝通、乃至遊説、勸降、策反,不僅直接瞭解明軍狀況,以利於戰爭角逐;更通過製造矛盾、瓦解對方,得到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使大局向有利於後金方面轉化。現舉若干實例。
天命六年三月,後金大舉進軍瀋陽。《遼廣實錄》記載,李永芳此前與瀋陽守將賀世賢早有聯繫,因賀世賢常吃空餉,受到前後經略熊廷弼袁應泰懷疑,派人查其賬目。賀世賢怕查出問題,急忙與李永芳聯繫,請後金來攻。三月“初六日,經略忽遣段同知展、陳同知朝輔往瀋陽核賀世賢兵餉”,“授意按籍閲之”。賀世賢見二人真的按籍點閲,“益心望陽為檄兵各戍,不能卒至;款兩同知別館。謬為恭敬而數密請李永芳引虜亟入。曰‘救我、救我’。警烽急而核兵之役不講自罷矣。連三日三請,而李永芳果以虜大入矣”。瀋陽遂為後金所佔。
以上關係賀世賢的記載,目前尚無定論。但《遼廣實錄》的作者傅國,當時作為明朝户部負責遼東餉項的官員,身當一線,為人較為質樸,所記不可輕易否認。也就是説,賀世賢在被查勘時,為避免醜事暴露,不惜引敵自救。李永芳遂得以乘機稟告努爾哈赤率軍攻陷瀋陽。
佔領瀋陽不久,明軍大舉增援,雙方激戰於渾河兩岸。李永芳又事先收買明軍炮手,使其得以用瀋陽城內大炮轉而轟擊明朝援軍。《山中聞見錄》記載:“李永芳購炮手千金,以沈城大炮擊川兵。”後金軍乘機掩殺,致使明軍大敗。
其後,後金兵鋒直指遼陽。李永芳又事先買通城內巨族為內應。據《鈔本明實錄·明熹宗實錄》記載,後金攻遼陽城“又盡鋭環攻,發炮與城中炮聲相續。火藥發,川兵多死。薄暮,麗譙火,賊已從小西門入,夷幟紛植矣。滿城擾亂,守者皆鼠伏檐壁下,而民家多啓扉張炬若有待,婦女亦盛飾迎門。或言遼陽巨族多通李永芳為內應;或言降夷教之也”。此外,當時明朝監軍高出也指出:“遼瀋相繼陷沒,以皆有內應也。遼人巨族通李永芳者百餘家,約期舉事”,即李永芳與遼陽巨族早有聯繫,經秘密溝通,成為後金攻陷遼陽的內應。
然而,策反是雙方的事情。如果被策反方不認可,不可能成功。《山中聞見錄》記載,天命三年七月,努爾哈赤率軍攻清河,李永芳奉命到其城下,勸守將鄒儲賢降,但遭到斷然拒絕。其後,李永芳在遼陽,受命策反被俘的遼東巡按御史張銓,被斥回。在廣寧附近的西平堡策反副總兵羅一貴,也遭到拒絕。這也説明勸降、策反的難度。
李永芳策反的得意之作,是使明朝參將孫德功主動投誠並獻出廣寧。廣寧為遼西重鎮。明王朝丟掉廣寧,清軍就可長驅直入,叩打關門,逼近北京。為此,明廷任命熊廷弼為經略,王化貞為巡撫,集中兵力力保廣寧,並企圖一舉殲滅努爾哈赤軍事集團。然而,明廷氣吞如虎的如意算盤卻在努爾哈赤的精心謀劃下發生了戲劇性變化。天命七年正月,當努爾哈赤揮軍西進,直指廣寧時,已探知明軍經、撫不和,並派李永芳策反王化貞的心腹戰將——中軍遊擊孫德功。
其先,王化貞也想利用諜戰,多次派人策反李永芳,企圖使其為內應,以實現內外夾擊。李永芳假意逢迎,“執其人並書以聞,上嘉獎,賜敕免死三次”。李永芳遂加緊策反,取得成功,《山中聞見錄》稱“孫得(德)功陰通永芳”。
二十二日,被王化貞委以守城重任的孫德功率先在城內製造混亂、散佈金軍即將入城消息,“欲生縛巡撫以為功,訛言敵已薄城,迎降者免死”,嚇得王化貞隻身先逃。孫德功遂封府庫、火藥,把守城門,控制廣寧,以待金軍入城。對於如此輕易得到遼西重鎮廣寧,連努爾哈赤自己都頗感意外。由此可見,李永芳在廣寧之戰中的策反,導演了諜戰史上極為精彩的一幕。
(二)對明情報頗費心機
情報是諜戰的重心和精華。誰能及時獲取對方真實的情報,誰就能掌握鬥爭的主動權,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否則,則會陷於被動乃至失敗。後金自努爾哈赤對明宣戰以來,情報就成為其制勝的重要武器。李永芳及其屬下的諜報隊伍,則成為後金從事情報工作的一支有生力量。
李永芳依據努爾哈赤的要求,積極為後金政權建立情報隊伍。他廣泛利用各種社會和家庭關係,從事策反和情報工作。他多方佈置眼線,有的派往城堡,有的在交易市場,有的到海陸交通要道,甚至直接派人到北京長期居住蒐集情報。當時這些間諜均為秘密派遣,檔案資料很難有明確記載,如果不被對方破獲,將很難發現。正因為如此,筆者只在萬曆晚期和天啓年間的實錄以及明代官員的文字中,得以發現一些後金間諜被破獲的記述。其中,以李永芳派遣和控制的記載為多。如據《鈔本明實錄》萬曆四十七年七月癸未記載,經略楊鎬題奏:“沿途捉獲奸細四名,有供李永芳自開原差偵鐵沈若干兵者;有供奴酋造船甚多,將運載鈎梯由河路攻城者。”
《鈔本明實錄》中明確記載與李永芳有關的這類材料很多,足以説明李永芳在為後金政權派遣間諜、蒐集情報方面的工作和成就。該書中還有一起記載較為明晰的有關李永芳嚮明都城北京派遣間諜的內容,頗能看出當時的一些具體情形。
《鈔本明實錄》天啓六年三月甲辰記載:“北鎮撫司許顯純具奸細武長春獄詞:長春系李永芳之婿,又娶永芳中軍趙一鶴女為妾。萬曆四十六年以催餉為名潛住京城。後遼陽失陷私回山海至覺華島地方,遇契友今在奴酋下作都堂李玉山。玉山攜帶永芳銀七百兩,令長春在京探聽,若有機會密將信息送到山東平度州陳一敬家,我與爾傳去。長春又私進京冒頂故伯武以揚武舉履歷,要推守備,投周應元引見兵部季應誠、李廷桂、李廷棟、薛應魁,指兵部説情,講定謝禮一千四百兩,見付四百五十兩,貂皮、綵緞共作五十九兩。後兵部果推守備。本下給與劄付。有不知名人知李(疑為“武”)長春冒官,挐訛詐銀。季應誠等聞知,將前劄繳回兵部。訖長春又買娼婦李鳳兒在楊美竹斜街馬家房潛住,不覺對鳳兒説出前情。長春因少盤費將李鳳兒質與水户薛應魁家,當銀八十兩。薛應魁又將鳳兒賣與樂婦梁氏家,得銀一百五十兩。長春出關。天啓六年正月,奴賊攻圍寧遠,長春在寧遠城內潛住,因袁兵道關防甚嚴,逃出進京,被東廠緝獲。”
從這份供詞來看,可以説明李永芳在嚮明王朝轄區派遣間諜方面是頗為盡心的。第一,他派遣的是自己的女婿,基本信得過、靠得住;第二,曾專門為間諜活動提供資金;第三,有專門的傳遞情報的渠道;第四,還試圖將諜報人員打入明王朝政府;第五,武長春從萬曆四十六年到北京一直到天啓六年被破獲,長達九年之久。由此可見,他的派遣是成功的。儘管通過武長春獲取情報的情況我們今天已難於知曉,但是其作用不容低估。
同時,這一案件之所以被明王朝破獲,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武長春的暴露原因一是因為寧遠防諜謹嚴;二是因為向情婦泄密説出實情。
明王朝對在北京抓到間諜武長春,極為興奮。明廷當時將其作為一件大事處置。認為在天子腳下能破獲如此案件,是“上賴宗社之神靈,下藉廠臣之忠智”,十分慶幸。天啓皇帝專門下旨:將武長春“凌遲處死,首級號令各邊”;又將與之勾結賣官的兵部官員全部處決。與此同時,緝獲該案的錦衣衞東廠則受到重獎,特別是對當時主政的魏忠賢,稱其“預發不軌之深謀,大挫積年之強虜,捷音雖報於邊塞(當時,袁崇煥剛剛取得寧遠大捷),勝算實出於廟堂”,特封魏忠賢的侄子“太子太保左都督魏良卿為肅寧伯”,可謂不次超擢。
但是,所有這些李永芳對明情報的事蹟,《清史稿》及《清史列傳》中均沒有記載。同時,儘管李永芳小心翼翼服務於後金政權,並不時向努爾哈赤貢獻方物,但仍有不愉快、被痛斥、被羞辱乃至一度被革職的事件發生。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對李永芳既放手使用,也存在戒心,懷疑他的忠誠。尤其是在明袁可立以反間計策反努爾哈赤女婿劉愛塔復州陷明事件後,對後金軍心打擊很大,後金”心腹潰而羽翼剪,諸偽將當人人自危矣“。 [16] 
天命八年七月之後,李永芳在後金政治舞台上不再受到重用,直至皇太極執政才再次出山。這一切,反映了當時雙方諜戰的尖鋭、複雜和詭異,也補充了李永芳歷史上的若干史事。 [17-18] 

李永芳人物評價

趙爾巽:永芳歸附最先,思忠為遼左右族,皆蒙寵遇,各有賢子,振其家聲。 [19] 

李永芳家庭成員

李永芳應有前妻,情況不詳。後妻是努爾哈赤的孫女、阿巴泰的女兒。 [8] 
李永芳生有九個兒子,隸漢軍正藍旗 [15] 

李永芳史籍記載

清史列傳·卷七十八·貳臣傳甲編》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一·列傳十八》 [19] 

李永芳藝術形象

年份
影視
演員
1986
張傑
參考資料
  • 1.    張鼐在《遼夷略》中説“李永芳,李如柏之子”。
  • 2.    《清史稿·李永芳傳》:在明官撫順所遊擊。太祖克烏喇,烏喇貝勒布佔泰走葉赫。太祖伐葉赫,葉赫愬於明。
  • 3.    《清史稿·李永芳傳》:明使告太祖,誡毋侵葉赫。太祖以書與明,言葉赫渝盟悔婚,復匿布佔泰,不得已而用兵,躬詣撫順所,永芳迎三里外,導入教場,太祖出書畀永芳,乃引師還。
  • 4.    方孔炤輯:《全邊略記》卷十:奴酋減其騶騎,入撫順堡,告於李永芳曰:“我忠順如故,而裏邊攜我,此金、白之讒也。金、白留老兒女羊錢,而又他許,我是以問之。”不受宴而去。
  • 5.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524,萬曆四十二年九月十三日條。
  • 6.    《清史稿·李永芳傳》:後三歲為天命元年,又三歲,始用兵於明。四月甲辰昧爽,師至撫順所,遂合圍,執明兵一,使持書諭永芳曰:“明發兵疆外衞葉赫,我乃以師至。汝一遊擊耳,戰亦豈能勝?今諭汝降者:汝降,則我即日深入;汝不降,是誤我深入期也。汝多才智,識時務,我國方求才,稍足備任使,猶將舉而用之,與為婚媾;況如汝者有不加以寵榮與我一等大臣同列者乎?汝若欲戰,我矢豈能識汝?既不能勝,死復何益?且汝出城降,我兵不復入,汝士卒皆安堵。若我師入城,男婦老弱必且驚潰,亦大不利於汝民矣。勿謂我恫喝,不可信也。汝思區區一城且不能下,安用興師?失此弗圖,悔無及已。降不降,汝熟計之。毋不忍一時之忿,違我言而僨事也!”
  • 7.    《清史稿·李永芳傳》:永芳得書,立城南門上請降,而仍令軍士備守具。上命樹雲梯以攻,不移時,師登陴,斬守備王命印等。永芳冠帶乘馬出降,固山額真阿敦引永芳下馬,匍匐謁上,上於馬上以禮答之,傳諭勿殺城中人。
  • 8.    《清史稿·李永芳傳》:明日,命隳其城,乃還。編降民千户,遷之赫圖阿喇。命依明制設大小官屬,授永芳三等副將,轄其眾,以上第七子貝勒阿巴泰女妻焉。太祖伐明取邊城,自撫順始;明邊將降太祖,亦自永芳始。
  • 9.    《清史稿·李永芳傳》:是年七月,上覆伐明,拔清河。四年,克鐵嶺。六年,下遼、沈。永芳皆從,以功授三等總兵官。明巡撫王化貞及諸邊將屢遣諜招永芳,永芳輒執奏,上嘉獎,敕免死三次。
  • 10.    《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卷56,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條。
  • 11.    《清史稿·李永芳傳》:太宗即位,以朝鮮與明將毛文龍相應援,納逋逃,命貝勒阿敏等帥師討之,永芳從。上諭阿敏等曰:“朝鮮理當討,然非必欲取之。凡事相機度義而行。”克義州,分兵攻鐵山,擊走文龍;進下定州、安州,次平壤,其官民皆遁,遂渡大同江。
  • 12.    《清史稿·李永芳傳》:朝鮮王李倧使齎書迎師,諸貝勒答書歷數其罪,許以遣大臣蒞盟,當班師。使既行,師復進,次黃州,倧使馳告已遣大臣蒞盟。阿敏欲遂攻其都城,諸貝勒謂宜待所遣大臣至,永芳進曰:“我等奉上命,仗義而行。前與朝鮮書,許以遣大臣蒞盟當班師,今食言不義。盍暫駐待之?”
  • 13.    《清史稿·李永芳傳》:諸貝勒皆是其言,阿敏怒,叱永芳曰:“爾蠻奴,何多言!我豈不能殺爾耶?”師再進,次平山,倧所遣大臣至師,卒如永芳議,遣劉興祚、庫爾纏如倧所,蒞盟而還。
  • 1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世職譜檔》全宗2,襲字11號。
  • 15.    《清史稿·李永芳傳》:八年,永芳卒,有子九人。次子李率泰,自有傳。
  • 16.    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江蘇省: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1930年:《三朝遼事實錄》:“天啓三年七月,登萊巡撫袁可立報:三年二月內,復州總兵劉興祚即劉愛塔欲反正內應,使金應魁齎送密稟,求登撫(袁可立)免死加銜牌票,登撫以因間用間計給與之。 命總兵沈有容於三月十三日率兵出海相機接應。去訖四月內,賊(見)登兵北來,毛帥之兵又交相接應,疑其攻襲,將金州沿海兵民掣驅復州。及劉愛塔又差張應科通約獻城求船接應,大抵言七月來歸也。 五月登兵與島帥佈置相應,六月續有復州劉愛塔、穆允文並金州生孫應武 、王國佐等各差人同原差哨探回鄉,高飛等仍通款訂期。已會議於六月二十五夜先取復州,仍令高飛約定愛塔。 不意有復州備禦王丙貪暴,愛塔具揭憨怒,將王丙縛去。丙■口首愛塔內應情事,憨發夷兵三萬,圍復州縛愛塔等,去其復州居民。剿殺不盡者趕往北去,並將永寧蓋二城男婦盡驅北行,南衞四百里膏腴之地奴一旦棄之。聞奴已將劉興仁、王丙斬,訖心腹潰而羽翼剪,諸偽將當人人自危矣,此可乘之隙也”。
  • 17.    李永芳諜事考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0-07-08]
  • 18.    《東北地方史硏究·第1-4期》第 11 頁
  • 19.    清史稿:列傳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3]
  • 20.    清史稿:列傳六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6-23]
  • 21.    《清史稿·李永芳傳》:第三子剛阿泰,順治初,官宣府總兵。時姜瓖為亂,山西北境諸州縣土寇蜂起,瓖既平,所部竄匿代州、定襄、繁峙五台山中。剛阿泰先後逐捕,諸山砦悉平。旋以屬吏侵餉劾罷。
  • 22.    《清史稿·李永芳傳》:第五子巴顏,天聰八年襲父爵,例改三等昂邦章京。崇德間,以參領從太宗徵科爾沁;圍錦州,與洪承疇戰松山城下:皆有功。七年,定漢軍八旗,以巴顏為正藍旗固山額真。八年九月,從鄭親王濟爾哈朗等徵寧遠,拔中後所、前屯衞。順治元年,進二等昂邦章京。旋與固山額真石廷柱剿寇昌平,與固山額真葉臣徇直隸饒陽,河南懷慶,山西澤州、潞安諸府縣,師還,賜白金五百。二年,從定西大將軍和洛輝自陝西徇四川,流寇孫守法、賀珍犯西安,再戰大破之,逐至黑水峪,斬守法;又破流寇一隻虎於商州,克延安諸路山寨。四年,例改二等精奇尼哈番。五年,進一等精奇尼哈番。討叛將姜瓖,從睿親王多爾袞復渾源州;從英親王阿濟格復左衞;從巽親王滿達海復朔州、汾州及太谷諸縣。巴顏在軍將左翼,挾火器以攻,所向皆克。八年,敍平姜瓖功,復遇恩詔,進一等伯。九年,卒。乾隆間,定封號曰昭信。四十年正月,命以其族改隸鑲黃旗。
  • 23.    《嘯亭雜錄·卷四》:李昭信相國侍堯,為忠襄公永芳四世孫。少以世蔭膺宿衞。純皇帝見曰:“此天下奇才也!”立授滿洲副都統。部臣以違例尼之,上曰:“李永芳孫,安可與他漢軍比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