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敦

(滿語詞彙)

鎖定
阿敦,滿語音譯,意為“牧羣”。
中文名
阿敦
朝    代
清順治十八年至康熙十六年(1661—1677),禁中設“阿敦衙門”,由御馬監改稱,即上駟院前稱;轄以“阿敦昂邦”,即後稱“上駟院卿”,正三品,2員,掌御馬等牧養、管理、使用諸政令。該衙門坐落在東華門內三座門北側,隸內務府
上駟院御馬、仗馬、備祭堂子馬、花馬、駑馬、盛京聽差馬、關口外牧場馬等,各有其用,皆分羣(廄)牧養。牧丁之上轄以牧長,滿語稱“阿敦達”,武職七品,有單、雙俸之別,上駟院內阿敦達,食雙俸。
又上駟院續設“阿敦侍衞”,多時達21員,掌值班為提供御用之馬及試騎、選用御馬。凡該班者,日以同毛色御馬4匹,停放內廷禁門景運門外箭亭南側,備皇帝需用時頃刻可得;若帝王移駐圓明園時,則日以6匹停放於大宮門之右。每年冬春,令於大內備選馬中試騎,馴順者以充御馬,否則以歸入駑馬羣。凡於關口外諸牧場閲選御馬,亦必會同該牧羣阿敦達而為之。 [1] 
參考資料
  • 1.    高文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1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