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總兵官

鎖定
總兵官,是明清兩代武職官名,宋朝也有設立。清朝之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之文官,而聽從巡撫提督之總兵武官則改為正二品,視駐地,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於一萬五千名至數百名之譜。
一般來説,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則為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就台灣而言,20世紀之前,台灣總兵受台灣道節制,統轄部隊稱台灣鎮,官銜亦稱台灣鎮總兵,人數則在一萬名至一萬五千名左右。
中文名
總兵官
解    釋
明清兩代武職官名
舉    例
總兵官﹐調衞所軍等
目    的
利於中央的統治

目錄

總兵官明代

明朝建立後,從京師至地方,皆立衞所(見都司衞所)。遇有徵伐,則任命將領擔任總兵官,調衞所軍,由其統率,戰事結束後,交回所佩將印,軍隊各回衞所。故總兵官屬臨時差遣,無品級,無定員,多由公﹑侯﹑伯﹑都督充任。正統(1436~1449)以後,邊境戰事時起,總兵官逐漸成為常設武職官員。其掛印稱將軍者,雲南曰徵南將軍,大同曰徵西前將軍,湖廣曰平蠻將軍,兩廣曰徵蠻將軍,遼東曰徵虜前將軍,宣府曰鎮朔將軍,甘肅曰平羌將軍,寧夏曰徵西將軍,交趾曰副將軍,延綏曰鎮西將軍。但其在薊鎮﹑貴州﹑湖廣﹑四川及攢運淮安者,不得稱將軍掛印。宣德年間(1426~1435),又設山西﹑陝西兩總兵﹔嘉靖年間(1522~1566)分設廣東﹑廣西、貴州﹑湖廣兩總兵為四﹐改設福建﹑保定副總兵為總兵﹐又增設浙江總兵﹔萬曆年間 (1573~1619)又增設於臨洮﹑山海﹔天啓年間(1621~1627)﹐增設登萊﹔至崇禎時益紛不可紀。總兵所統之軍稱正兵﹐與副總兵分領之奇兵﹑遊擊分領之遊兵﹑參將分領之援兵配合作戰。明初至明中葉﹐文武並重﹐總兵官頗有權勢。但明末以文制武﹐重文官﹐輕武職﹐總兵官地位顯著下降。

總兵官清代

清朝之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之文官,而聽從巡撫提督之總兵武官則改為正二品,視駐地,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於一萬五千名至數百名之譜。一般來説,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則為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就台灣而言,20世紀之前,台灣總兵受台灣道節制,統轄部隊稱台灣鎮,官銜亦稱台灣鎮總兵,人數則在一萬名至一萬五千名左右。
官階
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正二品,受提督統轄,掌理本鎮軍務,又稱“總鎮”。其直接統轄的綠營兵稱“鎮標”。清初,總兵無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銜,乾隆十八年(1735年),始定品軼。京師步兵營有左、右翼總兵,為步兵統令佐官,清末,北洋海師亦有左、右翼總兵,各統鐵甲艦為領翼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