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應泰

鎖定
袁應泰(?-1621年),男,漢族,字大來,鳳翔(今屬陝西寶雞)人。晚明官員,東林黨人。
袁應泰於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授臨漳知縣,築長堤四十餘里,捍禦漳水。遷工部主事,起河南右參政,官至兵部侍郎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擢右僉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撫遼東,一個月後,代熊廷弼經略遼東。袁應泰在遼東擴大邊防,收編叛將、叛卒,來投即納,大將童仲揆尤世功等以為不可,袁應泰不聽。
天啓元年(1621年)三月,袁應泰下令打開閘門,把太河水放入護城河,壕溝的內側排列火炮,嚴陣以待。努爾哈赤水陸俱進,攻下瀋陽,再戰又下遼陽賀世賢、尤世功為亂箭射死,童仲揆等赴援,亦戰死。袁應泰在遼陽城東北的鎮遠樓督戰,城破之後,舉火自焚。
明朝追封為兵部尚書。清朝乾隆年間,追諡“忠節”。
本    名
袁應泰
別    名
袁大來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鳳翔
逝世日期
1621年
主要成就
開挖渠廣濟河,成二十五堰,溉田數萬頃
官    職
右僉都御史
追    封
兵部尚書
諡    號
忠節

袁應泰人物生平

袁應泰早年仕途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授臨漳縣(原屬河北省、明清時屬河南)知縣,他動員民工築長堤四十餘里,以防漳水氾濫。調任河內(今河南沁陽縣)後,組織羣眾穿鑿太行山,引入沁水,修築25條堰,灌溉田畝數萬頃,使鄰縣也受益。政績為兩河(河南、河北)之冠。 [1] 

袁應泰修城浚河

歷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兵部武選司郎中。他認真辦事,將假冒世職的數百人全部淘汰。不久,任淮徐兵備參議。當時山東遭災,他設粥廠救濟災民,又動員他們修城牆疏,浚城河,修葺孔廟,使災民都能飽食。袁應泰又將額外税收及漕折銀數萬兩全部用來賑濟災民。户部彈劾他擅自動用官庫銀、糧。其時,他已遷為副使,遂借病回鄉。 [2] 
多年後,袁應泰被起用為河南右參政,以按察使身份到永平(明代屬京師北京)治水。當時後金屢次興兵攻邊,袁應泰加緊練兵並修備武器,關外所需糧草、火藥之類都能及時供應,深受經略熊廷弼信賴。 [3] 

袁應泰巡撫遼東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袁應泰被提升為右僉都御史,代周永泰巡撫遼東。十月,熊廷弼被罷官,袁應泰代理經略。他上疏説:“誓與遼東相始終,更願文武諸臣不懷二心,與臣相始終。”明熹宗對他嘉獎,並賜予尚方劍,袁應泰斬殺貪將何光先,罷免大將李光榮及以下十餘人,就作收復撫順的準備。決定用兵18萬、大將10人,將作戰計劃向皇帝奏報。 [4] 
袁應泰精明能幹,但用兵非其所長,規劃也不周密,熊廷弼在邊防時,執法嚴格,部隊軍紀整肅,而袁應泰失之以寬,而且更動了往日的規章制度。
時值蒙古各部遭大災,很多災民到關內乞討。袁應泰説:“我若不救,他們必將投敵;我招收他們,可增加兵員。”就下令招降,於是來他部隊歸順的很多。袁應泰將他們安置在遼瀋兩城,有的暗中姦淫搶掠,居民深以為苦。於是眾人議論紛紛,認為招降兵過多,可能暗中被敵人利用,也可能間雜着敵方間諜來日為內應,有叵測之禍。而袁應泰卻以為用蒙古兵抵抗清兵而自鳴得意,不久,遇到三岔兒會戰,蒙古人作先鋒,其中有二十多人陣亡,袁應泰就以此為理由淡化羣眾議論。 [5] 

袁應泰城破自焚

天啓元年(1621年)三月十二日,大批清兵進攻瀋陽,總兵官賀世賢尤世功出城奮戰,敗北而回。次日,蒙古降人果然作內應,使兩員大將戰死。總兵官陳策童仲揆赴援,也陣亡。袁應泰就令奉集、咸寧各軍撤退,全力守遼陽,並引水注入城河,沿河排列大炮,兵士環城守衞。
十九日清兵臨城下,袁應泰親自督率總兵官侯世祿、李秉成、梁仲善、姜弼、朱萬良出城五里迎戰,被戰敗,死傷很多。當晚袁應泰未進城,宿軍營中。
第二天,後金軍掘開城西閘門排除城壕內積水,又派兵守住城東水口,渡城河大呼而到城下,雙方鏖戰很久。很多清軍騎兵衝到城邊,被戰敗的明軍向城外奔去,有的被淹死,有的被清軍殺死,傷亡慘重。清晨,袁應泰進城,與巡按御史張銓等分陴(城牆上凹凸形的小牆)固守。監司高出、胡應棟等翻城牆逃走,人心離散。
十一日,後金軍又攻城,袁應泰督率軍士持盾牌大戰,又敗陣。到傍晚,更樓起火,後金軍從小西門進城,城中大亂,很多居民點燈等待後金軍,婦女也盛裝在門前迎接,據説這是蒙古人所引導的。
袁應泰在城樓上見此情況,覺得大勢已去,無法挽回,對張銓嘆息説:“你沒有守城的責任,趕緊走吧!我死在這裏!”説罷就佩了劍、印自縊而死。他的妻弟姚居秀也跟着自殺。僕人唐世明撫着袁應泰的屍體大哭,放火燒樓而死。此事傳到朝廷後,追贈袁應泰為兵部尚書,並隆重祭葬,封其子為官。 [6] 
清朝乾隆年間,追諡其為忠節。 [7] 

袁應泰主要成就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袁應泰調任河內知縣。這時正值河內大旱,百姓流離失所。愛民如子的袁應泰下決心將廣濟渠的引水口往上游移,變平地取水為山地取水,也就是在沁河出山口的南側鑿山開洞,通過隔山取水的方法直接引沁河水入廣濟渠。 [8] 
為把這項巨大的水利工程建設好,袁應泰嘔心瀝血,督促施工。開鑿山洞的山石堅硬,開鑿十分困難,為激勵工匠們施工,袁應泰捐出了自己3年的所有官俸約1萬金用於施工,而自己卻“6年之內布衣素食,未聞有崇肉累帛之奉”。在他的帶動下,河內各地鄉紳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力支援修渠建設。在袁應泰的帶領下,歷時3年才打通建成了“長40餘丈、寬8丈”的引水石洞。隨後袁應泰又帶領民眾用2年時間砌橋閘、安裝鐵索滑車,疏通渠系,開排洪道,建成了可灌濟源、河內、河陽、温縣、武陟“民田數千頃”的灌區。廣濟渠修好後,袁應泰又致力於河渠的安全運行。為解決渠道維修的資金問題,袁應泰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在河內縣利上鄉陸圖、南魯等村買了二頃40餘畝土地,僱佃户耕種,每年收租谷100餘擔,用於河渠維護所需。河渠渠首需要有專人看護水閘,袁應泰就在引水洞設2名閘夫看守,在減水河、分水閘各設一名閘夫管護。為解決這4名閘夫的待遇問題,袁應泰一沒給老百姓攤派,二沒求告上峯增加吃皇糧的編制,而是裁減了縣衙中的5個編制,把裁減5人的俸祿“改給閘夫工食”,這樣既不增加百姓的負擔,又解決了渠首的看護難題。 [8] 

袁應泰歷史評價

《明史》:應泰歷官精敏強毅,用兵非所長,規畫頗疏。 [9] 

袁應泰親屬成員

妻:姚氏
妻弟:姚居秀 [9] 
子:袁楷,鳳翔人。應泰殉難遼城,楷時年十八,痛父冤,徒跣走京師,上遺疏求白,因得賜祭葬蔭諡。天啓乙丑第進士,初任南京禮部主事,升員外,轉開封知府,廉毅有大略。郡號繁劇,案苦沉積,楷一時並聽,剖決無枉,人稱為“照天燭”。後累升四川川東道,未赴歸。國朝陝西總督孟喬芳屢欲疏薦,以疾辭。 [10] 

袁應泰史書記載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9] 
《罪惟錄·卷二十五》
參考資料
  • 1.    《明史》:袁應泰,字大來,鳳翔人。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授臨漳知縣。築長堤四十餘里,捍禦漳水。調繁河內,穿太行山,引沁水,成二十五堰,溉田數萬頃,鄰邑皆享其利。河決朱旺,役夫多死者。應泰設席為廬,飲食作止有度,民歡然趨事,治行冠兩河。
  • 2.    《明史》:遷工部主事,歷兵部武選郎中。汰遣假冒世職數百人。遷淮徐兵備參議。山東大飢,設粥廠哺流民,繕城浚濠,修先聖廟,飢者盡得食。更搜額外税及漕折馬價數萬金,先後發振。户部劾其擅移官廩,時已遷副使,遂移疾歸。
  • 3.    《明史》:之久之,起河南右參政,以按察使治兵永平。遼事方棘,應泰練兵繕甲,修亭障,飭樓櫓,關外所需芻茭、火藥之屬呼吸立應。經略熊廷弼深賴焉。
  • 4.    《明史》:泰昌元年九月,擢右僉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撫遼東。逾月,擢兵部右侍郎兼前職,代廷弼為經略,而以薛國用為巡撫。應泰受事,即刑白馬祀神,誓以身委遼。疏言:“臣願與遼相終始,更願文武諸臣無懷二心,與臣相終始。有託故謝事者,罪無赦。”熹宗優詔褒答,賜尚方劍。乃戮貪將何光先,汰大將李光榮以下十餘人,遂謀進取撫順。議用兵十八萬,大將十人,上奏陳方略。
  • 5.    《明史》:應泰歷官精敏強毅,用兵非所長,規畫頗疏。廷弼在邊,持法嚴,部伍整肅,應泰以寬矯之,多所更易。而是時蒙古諸部大飢,多入塞乞食。應泰言:“我不急救,則彼必歸敵,是益之兵也。”乃下令招降。於是歸者日眾,處之遼、沈二城,優其月廩,與民雜居,潛行淫掠,居民苦之。議者言收降過多,或陰為敵用,或敵雜間諜其中為內應,禍且叵測。應泰方自詡得計,將藉以抗大清兵。會三岔兒之戰,降人為前鋒,陣死者二十餘人,應泰遂用以釋羣議。
  • 6.    《明史》:明年,天啓改元,三月十有二日,我大清兵來攻瀋陽。總兵官賀世賢、尤世功出城力戰,敗還。明日,降人果內應,城遂破,二將戰死。總兵官陳策、童仲揆等赴援,亦戰死。應泰乃撤奉集、威寧諸軍,併力守遼陽,引水注濠,沿濠列火器,兵環四面守。十有九日,大清兵臨城。應泰身督總兵官侯世祿、李秉誠、梁仲善、姜弼、朱萬良出城五里迎戰,軍敗多死。其夕,應泰宿營中,不入城。明日,大清兵掘城西閘以泄濠水,分兵塞城東水口,擊敗諸將兵,遂渡濠,大呼而進。鏖戰良久,騎來者益眾,諸將兵俱敗,望城奔,殺溺死者無算。應泰乃入城,與巡按御史張銓等分陴固守。諸監司高出、牛維曜、胡嘉棟及督餉郎中傅國並逾城遁,人心離沮。又明日,攻城急,應泰督諸軍列楯大戰,又敗。薄暮,譙樓火,大清兵從小西門入,城中大亂,民家多啓扉張炬以待,婦女示盛飾迎門,或言降人導之也。應泰居城樓,知事不濟,太息謂銓曰:“公無守城責,宜急去,吾死於此。”遂佩劍印自縊死。婦弟姚居秀從之。僕唐世明憑屍大慟,縱火焚樓死。事聞,贈兵部尚書,予祭葬,官其一子。
  • 7.    《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三》:右自袁應泰以下一百八人,或死守封疆、或力紓禍難、或艱危自靖,或險阻不移,節義較着,均通諡忠節。
  • 8.    袁應泰與廣濟渠  .焦作晚報[引用日期2015-03-10]
  • 9.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3-13]
  • 10.    宦績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21-08-08]